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甘草的药理作用ppt论文答辩

甘草的药理作用ppt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

甘草的药理作用ppt论文答辩

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甘草的药理作用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除去甘草甜素的浸膏及甘草中黄酮甙类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对健康人及动物都有促进钠,水潴留的作用;小剂量甘草甜素(每只100ug)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产生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样作用。大剂量时则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不明显,只呈现盐皮质激素样作用。3.解毒作用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解毒作用的有效成份为甘草甜素,解毒机制为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止咳平喘作用甘草次酸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大剂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盐尚有抗炎症及抗过敏、抗肝损伤、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5.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

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应用:1.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2.用于痰多咳嗽.3.用于脘腹及四肢孪急作痛.4.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5.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事物中毒等.能清热解毒.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清热宜升用,补中缓急宜炙用.====西医研究:甘草根和根茎含甘草甜素,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为甘草的甜味成分;此外尚含多种黄酮成分。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比较显著.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甘草浸膏和甘草甜素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以上是中药学对甘草的注解,不知是否有帮助..:)

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

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甘草,从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甘草的用途】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 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

甘草酸的药理作用论文答辩ppt

■抗炎作用抗炎是甘草酸类药物最主要的药理作用。多数报道认为,其抗炎机理与抑制前列腺素等介质的作用有关。贵阳医学院的黄能慧等人发现,甘草酸单铵盐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化学性耳廓红肿、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明显减轻急性炎性反应时的红、肿、热症状,同时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抗炎效果与地塞米松接近。■抗病毒作用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酸及甘草酸的铵盐、钠盐、钾盐的通称)对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及其他病毒的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并接受。甘草甜素片已正式在临床上应用于乙肝的治疗,日本开发生产的一种甘草酸注射剂也已被应用于慢性乙肝、丙肝患者。近年来,有关甘草酸抗病毒的药理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日本学者考察了甘草酸在体外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向细胞外分泌的影响,发现乙肝病毒(HBV)感染细胞的HBSAg分泌受到抑制,肝细胞的破坏受到控制,从而改善了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障碍。此外,有关研究还证实,甘草酸可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及坏死,减轻肝细胞间质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纤维增生以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且副作用较少。近来应用于临床的甘草酸类新品种甘草酸二铵药物活性强,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作用,对多种肝毒剂导致的肝脏损伤有防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如能明显阻止和改善半乳糖胺、四氯化碳等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增高和肝组织损害。它对复合致病因子引起慢性肝损害的小鼠,能明显提高其成活率,改善其肝功能。甘草甜素的抗HIV作用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首先报道的。最近,日本山口大学医学系山本直树教授和福岛医科大学伊藤正彦助教授组成的科研组在研究中发现,中药甘草是既能预防又能治疗艾滋病的良药,对艾滋病病毒有效的成分是含量在3.63%~13.06%之间的甘草甜素。实验证明甘草甜素可明显抑制 HIV增殖,并具有免疫激活作用。■抗呼吸系统感染有国外报道指出,甘草酸可改善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的吴赤红等人,随机将60例SARS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另一组未用,观察患者肺部病变出现的时间、部位、范围等特点,证实复方甘草酸苷组胸片的改变好于对照组。此外,甘草酸还可广泛用于咽峡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等疾病的治疗。■抗癌作用日本学者对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的抗病毒、抗癌活性进行的筛选表明,甘草甜素对艾滋病病毒具有抑制增殖作用,甘草次酸对骨髓瘤及腹水肝癌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锌通过诱导金属硫蛋白(MT)降低顺铂毒性,对顺铂引起的肾脏、血液、生殖系统损害及致死毒性均有一定拮抗作用,有望被开发成为抗癌药物减毒剂应用于临床。■免疫调节作用甘草酸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其主要增强细胞免疫,可增强吞噬功能,选择性地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甘草酸口服给药时在消化道经细菌及消化酶作用,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然后吸收入门静脉。因此,口服甘草酸与注射给药不同,最终进入血液的是甘草次酸,提示甘草次酸可能才是 P-450诱导剂。■解毒现代研究证明,甘草酸对多种中毒有很好的解毒作用,解毒的主要机理为甘草甜素的吸附作用、甘草次酸的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以及甘草甜素水解后产生葡萄糖醛酸结合解毒。■降血脂近年药理实验发现,甘草次酸对家兔或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极显著的降低血中胆固醇、β-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且其强度超过抗动脉硬化药物。动物模型证实,甘草酸灌胃可明显抑制实验小鼠、大鼠血脂增高,还可显著抑制高脂饮食诱发的家鸽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强药物功能甘草甜素能与多种生物碱、抗生素、氨基酸等生成复盐或复方制剂,具有协同、增溶、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及降低毒副作用的功效。甘草酸的许多金属盐可被人体适当吸收,并且不易造成金属元素的蓄积中毒,因此常被用来配制成健脾和胃、止咳化痰、顺气平喘、治疗慢性肝炎、降低血脂的药物。

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甘草的药理作用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除去甘草甜素的浸膏及甘草中黄酮甙类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对健康人及动物都有促进钠,水潴留的作用;小剂量甘草甜素(每只100ug)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产生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样作用。大剂量时则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不明显,只呈现盐皮质激素样作用。3.解毒作用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解毒作用的有效成份为甘草甜素,解毒机制为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止咳平喘作用甘草次酸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大剂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盐尚有抗炎症及抗过敏、抗肝损伤、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5.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

甘草主要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论文

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只能够治疗人们的咳嗽,对嗓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甘草不可以长期服用,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的服用会使人体对药物造成依赖感。

甘草一般就是用来祛痰镇咳使用的。甘草不建议长期服用,因为甘草里含有一定量的阿片,这个东西会让人产生依赖性的。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功效,应用在心气不足的心动悸,咳嗽,咽喉肿痛等方面;但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所以不可长期食用。

甘草药理作用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1.1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1.2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2.2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0.01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3.1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3.2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3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3.4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1、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2、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3、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4、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5、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扩展资料

标准格式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鱼腥草药理作用研究论文

鱼腥草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降低。早年曾报道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抑制作用,最近报道多数认为煎剂作用弱或无。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后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芽孢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鱼腥草素易随水蒸气蒸发,由水蒸气蒸馏制取的鱼腥草注射液已作为抗菌消炎药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注射液中癸酰乙醛含量甚微,鱼腥草注射液在体外及小鼠体内并无抗菌活性,鱼腥草挥发油水溶液也未发现有抗菌活性[4]。这可能同癸酰乙醛性质不稳定,提取后很易聚合有关。人工合成的鱼腥草素为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性质稳定,保留了鱼腥草素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80ug/ml。 2. 抗病毒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11株(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其非挥发油部分,腹腔注射对流感病毒FM1实验感染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经口或滴鼻给药也有一定效果。挥发油部分无效。 3. 免疫增强作用: 鱼腥草煎剂和鱼腥草素均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血清备解素的水平,用于慢性气管炎患者可观察到它能提高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给药4日后与给药前比较,血清备介素量成倍增加。 4. 利尿作用: 实验证明本品有明显利尿作用。这一作用除因含大量钾盐外,可能与所含槲皮苷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而利尿有关。 5. 体内代谢过程: 合成鱼腥草素给大鼠灌服,在胃肠道中半衰期为3.5小时,大鼠静注20分钟后,药物分布以肺最多,因此可能有利于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次为心、肝、肾,血清内含量很低。在组织中代谢消除较快,2小时后各组织已查不到药物存在。离体温孵也证明各种组织均能迅速使药物转化。尿中未能测得药物,表明药物主要在体内代谢消除。 6. 毒性: 鱼腥草毒性很小,未见中毒报告。合成鱼腥草素,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1.6±0.081g/kg,静脉注射每日75~90mg/kg,约相当于人用量200倍,连续7日,未致死,解剖检查也未见异常变化。合成鱼腥草素体外实验有一定溶血作用,加入血清则此作用减弱或消失,体内应用未见溶血,可能因血清产生的保护作用。 [性味功能] 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 [主治]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蛾,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薰洗。 [附方] 1. 治肺痈: 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2. 治肺痈吐脓,吐血: 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3. 治痨咳,盗汗: 折耳根叶63g,猪肚1个。将折耳根叶放在猪肚内,炖烂。汤肉齐服,分3次服,每日服1次,3日1剂,连用3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4. 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 鱼腥草、厚朴、连翘各9g。研末。桑枝30g,水煎,冲服药末。《江西草药》 5. 治慢性鼻窦炎: 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21g,水煎服。《陕西草药》 6. 治扁桃腺炎: 鲜蕺菜、鲜筋骨草各15g,柚子(种子)适量。共捣烂绞汁,调蜜服。《福建药物志》 7. 治痢疾: 鱼腥草18g,山楂炭6g。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8. 治疗痔疮作痛: 鱼腥草捣烂敷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即愈。《积德堂经验方》 9. 治痈疽肿毒: 鱼腥草晒乾,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消,已成脓者能溃(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10. 治痔疮(不论内外): 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薰洗患处,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11. 治 *** 边肿硬,痒痛不可忍者: 鱼腥草一握。煎汤薰洗,仍以草挹痔,即愈。《急救良方》 12. 治妇女外阴骚痒,肛痈: 鱼腥草适量。煎汤薰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13. 治疥癣: 鲜鱼腥草捣烂外敷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14. 治恶蛇虫伤: 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敷之。《救急易方》 15. 治热淋,白浊,白带: 鱼腥草18~30g。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16. 治尿道炎,膀胱炎: 鱼腥草根茎6~9个,灯心草3~6g。水煎服。(南药《中草药学》) 17. 治小儿腹泻: 蕺菜15g,炒山药6g,炒白术3~5g,茯苓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18. 治食积腹胀: 鲜鱼腥草30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19. 治小儿脱肛: 鱼腥草擂如泥,先以朴硝水洗过,用芭蕉叶托住药,坐之自愈。《永类铃方》 20. 治荨麻疹: 鲜鱼腥草捣烂,揉擦患处。(南药《中草药学》) 21. 治肝炎: 臭臊草、水荖根、石壁黄、茜草、桶交藤各20公克、黄水茄40公克,炖猪小肚服。 22. 治咳嗽、解郁: 取全草70~100克,水煎,冲鸡蛋服。 23. 治高血压: 取全草与仙草各70~100克,水煎服。 24. 治膀胱炎、尿道炎、小便淋痛: 鱼腥草、黄花蜜菜、咸丰草、笔仔草各20公克,水煎服。 25. 治痢疾,解热: 鱼腥草、车前草各40~75克,水煎服。(21~25方引自《台湾植物药材志》) [附注] 1. 虚寒证慎服。 猴头菇鸡汤 材 料: (1)鱼腥草 半斤 (2)猴头菇 四两 (3)鸡 一只 (4)蒜头 二两 (5)姜片 一两 前 处 理: (1)鱼腥草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过滤,留汤汁备用 (2)鸡切块,以沸水烫过备用 (3)猴头菇洗净切块备用 烹调步骤: (1)起油锅,蒜头爆香 (2)入鱼腥草汁、烫过之鸡肉、蒜头、姜片共煮二十分钟 (3)再加入猴头菇块续煮五分钟,适量调味即成 功 效:开胸利膈,疏气止咳,健胃强精。宜胸闷郁滞虚咳,胃脘冷痛,精力衰退。 中药戒烟汤:鱼腥草30克、地龙、远志各1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参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5次饮服,效果颇佳。 中药戒烟茶:鱼腥草250克,水煎当茶饮,每日早晚各煎1剂服用,即可达戒烟目的。 中药戒烟酒:鱼腥草60克,远志、甘草各20克、地龙、薄荷、藿香各15克研碎浸于1公斤60度的酒中,然后加盖密封半月后饮用。戒烟时,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8~12次。 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参考: 自己,功效和介绍: 鱼腥草,俗称猪鼻孔、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根或全草。“药食同源”,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相传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菜(鱼腥草)而食之,以充饥废荒;魏晋时起,蕺菜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著作用。随着现代人们愈来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朴,在各地(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大路野菜”。 鱼腥草作菜,生食最佳,其香气独特、口感别具、风味适口可人。凉拌佐餐使人大开胃口,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汤、煮粥、炖肉的不同食疗方法。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如在1:40000浓度的鱼腥草液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抑制作用,故它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效能。鱼腥草素现已制成片、针、冲、雾化等剂型,广泛用于人体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有资料表明,国外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在日本,鱼腥草受到青睐,传统上称之为“十药”,作为时髦的保健佳蔬,认为鱼腥草有抗菌、消炎、助消化、清热、解毒、抗过敏、抗辐射、防癌抗癌等明显作用,除采用传统汉方、药膳食疗外,还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饮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应用。 目前,国内外把鱼腥草素已用于贫血、便秘、胃肠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多种炎症、癌症等方面疾病的预防、治疗与辅助治疗,预示著鱼腥草在营养保健、防病祛疾上尚具有实用开发前景。 食谱: 配方:鲜鱼腥草l00克 莴苣(莴笋)300克海蜇100克 盐5克 姜5克 葱5克 酱油10克 醋5克 芝麻油5克 大蒜10克 1美食 制作: 1.把鱼腥草洗净,去掉黄叶及老化部分;海蜇洗净,煮熟,切丝;姜切丝,葱切段。 2.将莴苣去黄叶,剥去皮,洗净,切细丝,加入盐2克,腌渍20分钟,用手挤干水份,待用。 3.把海蜇、鱼腥草、莴苣、姜、葱、盐、酱油、醋、芝麻油放盆内,拌匀即成。 此汤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排脓。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兼肺痈胸痛,咳吐脓痰,小便黄少患者。,

……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 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 并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鱼腥草的副作用

鱼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后有鱼腥臭味,肌注时局部可出现疼痛;

对阴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有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过敏性紫癜等。

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

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用于热毒疮疡

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用于热林小便涩痛

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治疗肺脓疡

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治疗痢疾

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治疗习惯性便秘

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治疗肾病综合征

鱼腥草(干品)100~150克入开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日。

治疗感冒发烧

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治疗慢性宫颈炎

用时先以0.1%新洁尔灭液棉球拭净宫颈分泌物,揩干,阴道后壁放凡士林纱布1块保护,再取棉球1个浸水溶液置宫颈糜烂处,每天上药1次,5次为一疗程。1周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月经期暂停。鱼腥草蒸馏液也可用作局部治疗。

治疗化脓性关节炎

用鱼腥草注射液(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15毫升,注入关节腔内(先抽尽关节腔脓液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每隔2~3天1次;同时肌肉注射5毫升,每日2次。患膝应加固定以限制活动。上法共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3例,分别于7.10.12天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关节腔注入鱼腥草注射液,一般1~2次后即能控制症状。

治疗慢性气管炎

每次20~30毫升,日服3~4次。服药后咳嗽、咯痰均减轻或消失。或用鱼腥草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分注2~3个穴位(主穴:定喘、曲池);同时配合拔罐或针刺(主穴:身柱、膏肓)。2周为一疗程。经数百例临床观察,均以单纯型的疗效较好,喘息型较次。使用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少数病人服药后偶可出现头晕、胃部不适、心窝部烧灼感等,不久能自行消失。

治疗肺炎

鱼腥草合剂在肺炎球菌的培养基上或试管内均无直接杀死或抑制肺炎球菌生长的作用,认为它对肺炎球菌的作用,似应以神经学说来解释。抗菌素在体内的作用原理与它们在试管内对细菌的作用不是等同的,除抗菌作用外尚有生理的防御性作用。

敷背防哮喘

药理研究发现,鱼腥草中含有鱼腥草素、芳樟醇、槲皮素等药物分子,能促进肺泡及气管黏膜活性,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保障呼吸道畅通,并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治鼻窦炎

取鱼腥草、板蓝根各30克,白芷20克,金银花、连翘、辛夷、桔梗各15克,苍耳子9克,川芎6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另取鱼腥草液滴鼻。临床试治鼻窦炎44例,全部治愈。两年未复发41例,复发3例。

治痤疮、粉刺

鱼腥草30g 蒲公英30g 薏米30g 桃仁15g 菊花20g 白花蛇舌草30g 皂角刺15g 甲珠10g 水煎服。

鱼腥草的热量

鱼腥草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0大卡(0千焦)。每100克鱼腥草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0%

据分析测定,鱼腥草每千克茎叶中含蛋白质22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60克,以及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等,同时还含有鱼腥草素、月桂醛、甲基壬酮等。

鱼腥草的食用方法

鱼腥草蒸鸡

主料:嫩母鸡1只(重约1500克),鱼腥草200克。2.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葱段、姜片。

做法:

(1)将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爪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洗净血污。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

(2)取汤盆1只,放入全鸡、精盐、姜、葱、胡椒粉和适量清水,上笼蒸至鸡熟透,再加入鱼腥草、味精,略蒸即可出笼。

健康提示:

此菜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鱼腥草与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温中益气的功效。可作为肺脓疡、虚劳瘦弱、水肿、脱肛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看食用。

鱼腥草茶

主料:鱼腥草500克

做法:

(1)将鱼腥草择去杂质,清水洗净,沥干水;

(2)鱼腥草捣汁,煎煮一沸,去渣取汁,频饮。

鱼腥草茶的制作要诀:

(1)制作此茶可根据需用量的多少增加或减少鱼腥草的用量,一般情况下鱼腥草的用量为250克至1000克。

(2)此茶也可选用干品鱼腥草,用量为30至60克,制作过程中干鱼腥草洗净后用冷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一沸,去渣取汁,即可饮用。

健康提示

此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的作用。

凉拌鱼腥草

主料:鱼腥草;

调料:盐、酱油、醋、白糖、鸡精、红油、干辣椒;

做法:

(1)将鱼腥草的老根、须掐去,留下嫩白根及叶片,用清水多洗几遍,洗净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钟,捞出控干水分待用;

(2)将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温油中炸至酥脆,发出香味,连同油一块倒入碗中待用;

(3)将鱼腥草放到盆里,放入盐、酱油、白糖、醋、鸡精、红油、炸好的辣椒油拌匀,即可食用。

凉拌鱼腥草的特色:酸辣稍甜,清淡爽口,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佳品。

贴士:食用时鱼腥草只能吃白根和叶,食用时必须用冷水泡,消除异味。

  • 索引序列
  • 甘草的药理作用ppt论文答辩
  • 甘草酸的药理作用论文答辩ppt
  • 甘草主要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论文
  • 甘草药理作用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
  • 鱼腥草药理作用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