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

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

发布时间:

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面具:起源、发展与变迁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写道:“希腊悲剧在其最古老的形态中仅仅以酒神的受苦为题材,而长时期内惟一登场的舞台主角就是酒神……在欧里庇得斯之前,酒神一直是悲剧的主角,相反,希腊舞台上一切著名的角色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等等,都只是这位最初主角酒神的面具。”我们知道,古希腊戏剧最初来源于古希腊人在春秋两季对酒神的祭祀,酒神也因此被称为戏剧之神。而面具则被视为酒神的替身存在,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酒神的缺席在场。 面具的产生,据贺拉斯在《诗艺》中的记载,是“埃斯库罗斯创始了面具”。面具,其拉丁语源为persona,而非我们所熟识的mask,有学者在研究了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初叶英国东英吉利亚地区的基督教剧本和对面具及其拉丁文指称“persona”的语义变迁后认为:英语中从 *** 语中引入了mask这样一个“几乎空白的、不带任何沉重的历史责任的词汇”来表示作为戏剧术语的面具,是“在人文主义的整体浪潮的推动下,对神意的 *** 作为戏剧中上无可变更的既成事实得到默认,戏剧的面具时代就此结束。”①面具与其起源一样,最初是与神性相连,随着人类神性意识的日渐淡漠,面具也渐渐褪去了其神圣的面纱,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它作为戏剧仪式之神象征的时代终于结束。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表现手法,它最早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悲剧,古希腊剧中的人物通常只有六、七人,这些人物由3个演员轮流扮演,女角色由男演员扮演,戴面具,不使用假嗓。古希腊的戏剧演出始终有歌队,队员一般不戴面具。那时,面具仅仅是作为道具来使用的。借助面具,一个演员可以轮流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解决演员人数不够的困难。其次,面具的运用也是为了克服剧场条件的限制,使观众能在容纳一万多人的露天剧场中清楚地辩认出演员的形象,这与我国戏曲中的脸谱有相似之处。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第15章中这样写道:“刻划性格……第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性格’必须是善良的……每个阶层都有善良的人:事实上,世界上有好女人,或者好奴隶,虽然女人无疑属于下等阶层,奴隶作为一个阶层是一钱不值的”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古希腊人对于女人根深蒂固的成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要想拥有男子汉气概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公元前六世纪,当古希腊的庆典成为所谓的戏剧时,女性就从这类活动中消失了。“女人”开始由男性易装上演,而真正的女性却禁止上舞台。由于戏剧中常常需要表现性别间的争斗,因此,男演员不得不扮演女性角色。面具在这里成为了男性塑造女性形象的媒介。古罗马戏剧在戏剧渊源上与古希腊戏剧是一脉相承的,甚至连它的剧场也是仿照古希腊剧场建筑的。当古典戏剧逐渐走向衰弱时,阿特拉笑剧和摹拟剧继续受到欢迎。阿特拉笑剧原来是坎佩尼亚的奥斯克人的戏剧,大约在公元前300年传入古罗马,它在演出时也采用了戴面具表演的形式,多以古意大利乡村生活为题材。在阿特拉笑剧中,演员通过面具来扮演四种主要的人物类型:“马库斯”--愚蠢的丑角,“布料”--贪嘴的饶舌者,“帕普斯”--吝啬、好色的老年人,“多塞努斯”--不学无术、招摇撞的驼背。面具在阿特拉笑剧中成了类型化人物的标签,人们很容易从面具上来辩认出人物角色和性格特征。而摹拟剧的产生可能与殖民到南意大利的希腊人有关,它的题材与阿特拉笑剧相似,但并不戴面具,而且,还允许妇女参加演出。到了罗马帝国时期,摹拟剧的演出超出了阿特拉笑剧,但随着社会风尚的日渐衰败,摹拟剧的思想水平也日益下降,失去了其原有的讽谏评论的锋芒。在古典戏剧发生变化,音乐、舞蹈、表演逐渐分离的情况下,以神话为题材的舞剧取得了优势,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悲剧的演出。“潘托弥穆斯”(意思是“完全的摹拟”)是一种由一名演员表演的舞剧,演员可以更换装束和面具,饰演不同的角色。它吸收继承了戏剧的一些样式,由合唱来介绍剧情,相对于其鲜艳的服饰、豪华的场景来说,面具在这里并没有太突出的作用,只是为了标明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古希腊的戏剧不但影响到了古罗马戏剧,它还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戏剧观念,尤以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为甚。由于当时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进行了重新的评估,人们意识到了要模仿古典的写作风格,而且他们似乎找到了比古希腊更好的在舞台上展示女性形象的方法:他们摈弃了古希腊传统中的面具而采用了面相比较俊美的男童来扮演女性。根据史料,我们知道,英国最早的戏剧倡导者是允许女性部分地参与戏剧的,但当戏剧成为一种专职之后,女性又一次地被戏剧舞台所驱逐。只是这一次的驱逐比起古希腊时期,更加的彻底和无情,它甚至不再需要面具这样一种描绘着女性容颜的替代,它甚至不再需要用面具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的符号。事实上,在文艺复兴时代,由于更多地倡导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人们逐渐把“人”放在了重要位置,就像拉斐儿的《西斯庭圣母》一样,戏剧中也更多地考虑了“人性”的存在而非“神性”的存在。曾经被视为神的替身的面具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步走向没落,不再成为西方人心目中的图腾和禁忌,人神两界间不可逾越的距离被弥平,受到人文主义气息熏染的演员开始以全然自我的形貌出现在舞台之上,作为戏剧仪式之神圣象征的面具在欧洲被普遍地摘除,惟有涂脂抹粉的小丑脸上还残存着面具的痕迹。到了18世纪时,欧洲戏剧中的面具实际上已经消亡了。 面具作为神的时代湮灭在了时间的流沙之中了,但面具的时代并不因此而终结。20世纪初,英国现代戏剧改革家戈登·克雷曾预言:“假面具将重返剧场。”因为在他看来,戏剧应该“超越于现实”,而人(演员)的面孔却是“最现实的东西”,它会滞碍戏剧对现实的“超越”。他认为,“要到几百年以前东方的遗产中去探索”,从而“创造出世界性的假面具”--“可以看得见的思想表达方式”。这种思想与尤金·奥尼尔不谋而合,奥尼尔也认为“那些以纯现实主义为术语构思的戏剧”并不适合使用面具,但在“新的现代剧”中却应该使用它,但他并没有机械地从“东方的遗产”中去寻找,而是将西方戏剧中早已存在的这一古老道具加以了全新的运用。奥尼尔对人有一种独到而执拗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有着多种水平和层次的,因此,他在戏剧中一直致力于表现出人格的不同层次,既表现出人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时的所作所为,又表现出人潜在的不轻易外露的内心世界。他在《关于面具的备忘录》中就向我们阐述了可以通过面具来展现人物内心的可行性。他提到,现代剧使用面具的主要价值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因为现代剧作家面临的课题是:“怎样才能以最明晰、最经济的戏剧手段,表现出心理学的探索不断向我们揭示人心中隐藏的深刻矛盾”,运用面具就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最自由的方式”,他把面具视作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他称这种运用面具来表现人类内心世界的戏剧称为“心灵的戏剧”。这样的戏剧,以他的《大神布朗》展现得最为明显,剧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用了面具,当他们戴上面具时,他们对外界的一切采取一种虚假、冷淡的态度,只有当他们摘下面具时,才露出真正的自我。戏剧评论家JosephT.Shipley在评论《大神布朗》时说“这是一出描写藏在假面具背后的 *** 裸灵魂的令人惊异的新剧作”,奥尼尔用自己的戏剧创作印证了戈登·克雷的预言。奥尼尔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对于面具的挖掘并不止步于此,他还有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那就是面具还可以用来表现芸芸众生,表现出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意志的人物。他在《拉扎勒斯笑了》、《毛猿》、《马可百万》等剧中都试图表现出这一点。特别是《拉扎勒斯笑了》一剧,他总共用了四十九个面具,除了拉扎勒斯之外,其它角色全都戴上了面具。奥尼尔以此来表现群众的角色,并成功地用这些没有个性的乌合之众衬托出了拉扎勒斯这样一个超人的形象。面具在奥尼尔的手下焕发出了戏剧史上从未有过的绮丽光采。 现代戏剧史上还有一位大师也对面具深有研究,他就是布莱希特,他的美学论著《戏剧小工具篇》是阐述“叙事体戏剧”的重要文献,而他对于面具的运用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与奥尼尔不同的是,他对于面具运用的理论和实践更多地来源于“东方的遗产”。1935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观看了梅兰芳的戏曲演出,并从中看到了“力求唤醒觉悟,而不是魅惑”的新型戏剧可以借鉴的表演技巧。他开始有意识地把京剧中的“面具(脸谱)”、“姿态示意”、“舞台装置”等艺术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戏剧实验之中,同时结合自己对于戏剧的认识创造了“叙述体戏剧”。他发表于1940年的著名的譬喻剧《四川好人》里就运用了面具。在戏里,他虚构了3个下凡寻找好人的神仙,结果找到了一个贫苦的底层 *** 沈黛,他们给了她一笔银元开了家店铺。沈黛的乐善好施很快导致了经营的困难。后来,她受别人启发戴上了一副面具,化装成“表哥”隋大来剥削工人,又把得到的钱接济穷人。最后,真相终于大白:作恶多端的隋大和沈黛原本就是同一个人。布莱希特在这里用面具刻画了双重的人性。由于布莱希特主张戏剧应该让用观众冷静地思考代替融入戏中,而面具本身所具有的非现实性和不真实性也容易使观众产生他想达到的“陌生化”效果,因此,我们常常可以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看到面具。 布莱希特之后,被欧美戏剧界公认为德国最重要的戏剧家是海纳·米勒。他在戏剧运用上的匠心构思也令人拍案叫绝。他喜欢把舞台上所发生的动作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引人深思的戏剧性。在他的名作《哈姆雷特机器》中,当打扮得像个娼妇的奥菲莉娅问哈姆雷特“你想吃我的心么?”时,哈姆雷特说:“我想变成女人。”于是奥菲利娅帮助哈姆雷特打扮成了一个娼妇。接着场景换成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哈姆雷特回到了现代。于是哈姆雷特脱下戏服拿下面具,让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演绎他自己。他向观众说道:“我不是哈姆雷特。我再也不扮演角色了。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的思想已被他们的鲜血的意象所耗尽。我的戏再也不上演了。在我身后布景正在搭建。由那些对我的戏毫无兴趣的人在搭建,为那些戏对他们毫无关系的人而搭建。我自己也已毫无兴趣。我不再演了。”米勒用演员摘下面具这样一个强烈的戏剧动作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从而引发了观众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思考。他用娴熟的戏剧技巧将莎士比亚的古典悲剧与现实中发生的事件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编剧法产生了极具震撼性的艺术感染力。而面具则成为了演员到人本身的一个阶梯,人通过面具的剥离成为他自己。 在现代戏剧中,面具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在胡雪桦导演的舞台剧《王子兰陵传奇》②中,面具成为了主宰人灵魂的生命体,并且拥有了自己的意志,表现得最明显的一场是:一个竖起来足有两人高的巨大面具和兰陵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而且是用一种魔化了的语言在说话,面具的强悍意志与兰陵王的卑微存在的对峙产生了极其强烈的艺术效果,令人惊奇。他的这样一种处理手法与思路和美国的著名女导演朱莉·泰摩尔很相似。朱莉·泰摩尔在为日本斋藤纪念艺术节排演的歌剧《俄狄浦斯王》(清唱剧)中,她把面具像王冠一样置放于演员的头上,使演员看起来足有八英尺高,他们的面部变得清晰可见。朱莉·泰摩尔在这里把演唱者变成了角色的气魄与音乐情绪相匹配的比真人还大的形象。她还让每一个主角举起特大的手并做一些表意符号的动作。泰摩尔让两个演员扮演俄狄浦斯王,演唱者演唱,日本舞者则担任沉默的角色。两个俄狄浦斯在 *** 时融合,舞者刺入演唱者面具上的眼睛,然后转过来展示出红布从他自己的眼睛上移过的场景。但朱莉·泰摩尔比胡雪桦走得更远,在她的音乐剧作品《琼·达里安》里,泰摩尔给了剧中的猎人一双巨大的持枪的手臂。她通过这样一件头手面具来向我们展示了猎人的强悍和令人恐惧。面具在她的演绎里,不再是面部这么一种简单的形态,而是千变万化。相对于胡雪桦,她更多地考虑了面具在戏剧舞台上的影视化效果,她喜欢通过木偶、面具与演员三者的配合来展现这样一种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她的代表作《狮子王》,在这部早有电影版的话剧中,她用木偶做的奔跑中的羚羊、头戴着面具的狮子王以及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呈现了一个别具风格的具有影视化效果的舞台版的《狮子王》,她的种种创新,特别是对面具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运用,使得戏剧舞台上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 面具,从酒神的神圣替身渐渐走下神坛,又因了人文主义的理想沦落成滑稽小丑的象征,之后渐渐被人淡忘。在奥尼尔等剧作家的努力下,它又重返戏剧舞台,并在现代戏剧中大显身手……正如戈登·克雷所预言的那样,面具这一古老的道具正在现代戏剧舞台上迈向它的新的世纪。 [注释] ① 孙柏《丑角的复活——对西方戏剧文化的价值重估》第124页 ② 该剧获得了1993年度美国戏剧节最佳演出奖、最佳男主角奖,胡雪桦凭该剧获得了1993年度的肯尼迪荣誉奖 [参考书目] 1、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 译) 2、贺拉斯《诗艺》 3、亚里士多德《诗学》 4、廖可兑《西欧戏剧史》 5、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 6、孙柏《丑角的复活--对西方戏剧文化的价值重估》 7、苏·埃琳·凯斯《女性主义和戏剧》(吴靖青 译) 8、戈登·克雷《对假面具的注解》 9、尤金·奥尼尔《关于面具的备忘录》 10、汪义群《奥尼尔创作论》 11、廖可兑《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 12、弗吉尼亚·弗洛伊德《尤金·奥尼尔的剧本:一种新的评价》 13、黄式宪,胡雪桦《银幕·面具·人--〈兰陵王〉导演访谈》 14、艾琳·布鲁蒙索尔《朱莉·泰摩尔》(舒畅 译) 15、曹路生《国外后现代戏剧》 面具的来历与发展 面具,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都会遇见的,走进商场、工艺品商店,比比皆是,已经不足为奇。可真正知道面具来历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 面具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面具?面具代表的是什么意义? 面具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所认可的,是祖先灵魂和魂魄寄居的场所。神或祖先去世以后,灵魂便可以寄居在面具里。于是就有了面具的出现。 面具的出现其实已经有7-8000多年的历史。甚至更早,具体的出现时间,目前学术界尚且没有得到确切的说法。 面具具有很深的宗教色彩,从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三星堆出土的面具里,其中有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面具:兽面具、纵目面具、人面具。这三个面具在同一个祭祀坑里出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完美的解说。 兽面具的由来,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在人类还不懂得耕种的时候,他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狩猎,因为动物赐给了人类丰富的事物,所以在哪个时期,人便对动物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崇拜。人们渴望通过各种宗教活动来乞求上苍赐给他们更多的食物于是就有了兽面具的形成。而兽面具实际上代表的是自然神。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开始懂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们学会了先进的技术,懂得了农业的耕种。于是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逐渐的开始向人类神的崇拜进行转变。这样就出现了人面具。 而最能说明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纵目面具的出现,纵目代表的是眼睛凸出的意思,古代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其中总目便是这千里眼了,所以有纵目,是因为人们需要看的更远,更适合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找到解释,在海洋的深处很多海洋生物的眼睛都是突出,这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而特别演化出来的。 面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才演化到今天,并产生了它相应的衍生物——脸谱。 脸谱又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的开始细化并形成系列,有的代表情绪,有的代表代表一种图腾,有的代表一种理念……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脸谱,比如非洲一些国家的图腾上,中国的戏剧里,还有我们常去的寺庙里。都可以看见。 就拿寺庙来说,我们常常为很多不同表情的塑像而迷惑,其实不同的塑像代表了一种宗教的含义。但总体上来所分成两大类别,一类是怒面,一类是善面。 从宗教派别的角度上来说,和人类社会一样,分成很多层级,也有很多的护法,光护法就有九界内护法,九界外护法、善面护法和怒面护法等等很多分工。我们平时看见的那些面目狰狞的实际上就是怒面护法,他的主要工作是抵御敌对教派。所以总是面目狰狞的表情,而这一类护法一般都在手里拿着某种武器或法器,脚下踩着一些生灵,其实那些脚下的生灵实际上是代表敌对教派的势力。 而善面护法主要的工作是传播自己教派的思想,自然就应该是以和蔼的面容针对信徒了。 以上介绍供读者参考,但内容是详实的,并经过考证。 jimer101.blog.163/article/-aado-yfnrRT#

参见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奥尼尔集》。

廖可兑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

参见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奥尼尔集》。

《榆树下的欲望》故事发生在1840年,新英格兰。70多岁的农民老头子卡波特.埃普汉独揽农场大权。两个儿子彼得和西蒙十分慵懒,也早已对农场的生活产生厌倦,他们一心向往的是加利福尼亚的黄金。三儿子伊班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将来要夺回自己的土地和农场。他为了完成对母亲的诺言先偷出父亲的一笔金币来和两个哥哥作一笔买卖,让哥哥们签订协议土地归伊班所有。此时,父亲由外地返回,带回一个年轻貌美的意大利女人安娜,并宣布与其再婚。安娜和伊班开始就谁将来是这块土地的继承权问题互不相让。卡波特承诺如果将来能与其育有一子,他才会将土地交给新儿子和安娜。但是没过多久,安娜和伊班两个年轻人竟然相爱了,不久,安娜产下一子,卡波特大喜,并邀请四邻前来庆祝。谣言四起都说孩子是安娜和伊班两个年轻人所生。安娜也向伊班说明孩子是由他俩所生。卡波特将安娜的一番话向伊班全盘托出,伊班一怒之下准备出走。悲伤的安娜为了证明自己爱伊班杀死了他们的骨肉。伊班之后又被安娜的真情所感动,于是以同谋为由和安娜一起赴坚牢。人与人之间病态的情感纠葛既是人性被传统文化扭曲的表征,也昭示了人对正常的爱的寻求,对因文化压抑而曲折的反抗。而这情感纠葛又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天网,把剧中人牢牢地罩在其中,谁也逃脱不了文化压抑与人性欲求的冲突带给人们的灾难。奥尼尔曾说:生活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它是“生活背后神秘的力———命运、上帝、我们生物上创造现在的过去,不管你叫它什么———总之很神秘”。在奥尼尔的作品中,这种决定人命运的力量往往是战争、物欲、宗教等各种非理性的力量和人自身已认识到但却又无法把握的非理性的结合。弗洛伊德向人类揭示了人自己身上存在的黑暗大陆,使人们看到自己的非理性的一面;而随着战争的爆发,现代工业的高度发达,人们越来越感到社会的非理性、非人性。奥尼尔戏剧中的“命运观念”正是这种社会思潮的反映,它反映了现代西方人的审美意识。同时,它也为作家批判现实,向人的心灵开掘提供了保障。

尤金奥尼尔论文研究背景

尤金·奥尼尔(EugeneO'Neill,1888-1953年)美国著名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琼斯皇》、《毛猿》、《天边外》、《悲悼》等。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评论界曾指出:“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场;在奥尼尔之后,美国才有戏剧。”一生共4次获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并于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尤金•奥尼尔和曹禺分别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和中国杰出的戏剧大家。奥尼尔对曹禺有一定的影响,故他们的作品和戏剧观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学术研究也重点集中在他们的共同点上。《榆树下的欲望》(以下简称《榆》)是尤金•奥尼尔的悲剧作品之一, 体现了其主要悲剧观念,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而《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反映了中国当时的家庭社会情况,也体现了曹禺的一些悲剧观念。该剧与《榆》在剧情设置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由于文化背景及创作意图等的不同,这两部戏剧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将从悲剧性的角度来探讨这两部悲剧的不同点。

尤金·奥尼尔于1888年10月1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父亲是个著名演员,母亲是个出色的芭蕾舞蹈家。幼年时代,奥尼尔随父母到处巡回演出,直到7岁时才进小学就读。1906年入寄养学校,后又进普林斯顿大学,一年之后辍学,从事水手、工人等多种职业。1912年因劳累过度,身患肺病。也是从这个时候,他开始对写作剧本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更好地创作,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和研究了一年古代希腊的悲喜剧。1914年,奥尼尔创作了第一个剧本《蛛网》。1920年,他写了两部多幕剧《天边外》和《琼斯皇帝》,他的第一出长剧《天外边》在百老汇公演,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从而使奥尼尔一举成名,誉满全国。此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剧本创作,直到1953年11月27日逝世为止。

尤金奥尼尔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有专门表格,其中需要写的关于论文的东西不多吧,记不很清了大概是要你把你想如何进行这篇论文写一下比如,第一段时间你想做什么,然后你进行哪部分,……最后,你打算多少时间完成。具体格式可以网上搜下开题报告具体内容就看你自己了我记得当初我写时,好像是几月几号确定论文题目,然后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搜集材料,然后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进行论文第一部分,然后……

当代英美文学之中的存在主义隶属于当代西方国家的哲学体系,也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的流派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在中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这句话的含义是在语言学习中,只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了解其中的含义。在英语学习中这个方法其实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通过不断诵读,确实能够有效地稳固学生对于单词、句子结构、整体语感的掌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并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就是阅读再多遍,也不可能达到“其义自见”的程度。这种情况下,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集大成者,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但是涵盖面极广的语言的精炼和巧妙的运用。文学作品对于语言文字的驾驭和使用只会高出一般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而不会比这个要求更低,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引入英美文学这一元素,以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经过教学实践,教师们发现,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确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且学生的英语驾驭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达到了兼具考试和实用两个层次的价值,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深刻了解西方文化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文化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决定着语言的所有要素。任何一种语言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明的精炼。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对于该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学习。对于母语的学习和本国文化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即便是再小的国家,也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这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是极为深厚的,想要在短短十数年中精通是绝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中国学生每个人的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是未必每个人的成绩都会很好的原因所在。本国语言的学习尚且如此,更遑论拒自己国家千里万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完全不同的,文化差异特别巨大的国家的语言的学习。而每一个国家都有具备极强文字驾驭能力的人,他们的文学作品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语言的精炼与巧妙组合,不仅对语言文字的解析十分有帮助,还直接体现了本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文化这种元素是无法进行教育的,只能自己去感悟,通过对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就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敏感程度。

2、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英语能力

中国当前高校英语教育的主要要点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是其实我们从这几点就可以看出这个层次是非常低的。举例来说,对于非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学来说,听和说不必考核,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进行交流的前提,但是对于语文的考察却不会仅仅停留在能读懂和能写出两个层次,语文的考核会考核学生对于古文、现代文深刻的理解,要体会隐藏在纸面上的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元素。但是对于英语的考核就没有这么深入。当然,对母语的考核和对外语的考核肯定是要有所区别的,但是当前的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国际化的优秀人才,是要让这些学生将来能够在国际上与英语母语的人流畅沟通的,所以要求必须要提高。但是又因为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所以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提升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并且体会其中的感情和文化就是不错的方法。

3、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关于“兼听”和“偏听”的讨论。在语言的学习中亦是如此。尽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道路,但是如果能够对全世界范围内各种意识形态都有一种较为深刻的认识,会让学生的这种信仰更加坚定。并且刨除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的碰撞这些直接的元素来考虑的话,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会讴歌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在情感的表达上,这种人文的思潮是任何国家都一致的。并且当前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学生如果全面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对其审美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文学作品在提升审美和价值观念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其中的人文性也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望尘莫及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现实路径解析

1、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

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绝不仅仅是多看基本英美文学名著就能达到目的的,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和改革。第一,要进行教育体制上的必要革新。教育改革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但是似乎整个教育体制变动较大的只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似乎并不大。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高等教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任务,其改革的成效将直接关乎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那么具体到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这一目标上,自然不可以免地要谈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天平倾斜。想要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必然要做的是加大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阅读量。并且为了由于英语这门学科并不会吸引大多数的学生,所以有必要用相对的考核对敦促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当然,本身这种模式都是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考核自然也不能够仅仅是考试。可以适当举办一些活动和比赛,既增加趣味性,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英美文学素养的理解,一举多得。第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有必要了。既然要求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有一定的提升,那么相应的,教师的英美文学素养必须也有所保障,并且教师在教学思想和观念上也应当有相应的提升。也就是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应当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到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英美文学在高等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的领会,并且主动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创新。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的要求比传统的英语教师要高得多。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对西方文化较为深刻的了解、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好的整体把握、对世界各国的一些文化知识都有涉猎。这样能力全面的教师才能够真正担负起培养学生优秀的英美文学素养。第三,当前的英语教材亟需改编。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仅凭课上的部分讲解和课下的学生自觉是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的,要做到将英美文学素养作为评价高校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重要要素之一,就需要对现有的英语教材进行改编。当前的英语教材是中国的相关专家和一些国外的相关专家联合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确更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但是却在文学性上有些许的不足之处。未来英语教材应当在保有现有的模式下,加入大篇幅的英美文学作品,使学生学习的不再是专门为他们设置的英语教材,而是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这样对培养他们真正的语感和适应未来的国际化社会是更加有利的。当然,英美文学作品加入教材中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产生了一些困难的,因为文学作品中往往存在大量俚语、修辞和非常规的英语用法,不过对于适应了这些困难以后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2、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现实路径

在解决了基本的教育体制、教材、教师三方面的前提条件以后,就完全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了。第一,要设置多元化的师生互动活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靠学生读写和教师讲解就能够完全实现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首先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讲解之前自己先通读设定的篇章,找出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的地方,用师生交流或者同学间的交流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多采取一些活动,例如文学作品的演绎、文学作品读后感的诵读等等,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熟悉和敏感,也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外要进行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活动,组织相关的社团组织,定期举办活动等等。第二,多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当前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和网络的时代,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从网络中获取英美文学作品的相关资讯,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了解作者的背景、文学作品的整体逻辑和脉络等等,并且借助于多媒体的设备,用各种声光影结合的形式改变以往仅仅给学生视觉刺激的教师模式。其实这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文学作品的信息,还能够真正地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被动地“教”为主体向现在的主动地“学”而转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变得更有成效。第三,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鼓励学生说和写。每一个人阅读文学作品以后,或多或少地心中一定会有感悟,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这种感受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让学生将自己心中模糊的感受在说和写的过程中不断清晰和深化,将这些在不断阅读中积攒的一点一滴逐渐融合成为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成果比传统的模式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这对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点是学生一旦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对于英美文学素养的提升来说是非常明显的,不利的地方则是学生需要认知的事情太多、太繁琐了。但是其实能够正视和有效利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学生,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因为它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又承担着直接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英语是各个专业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但是教学和学习实效是非常差的。近些年来,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不断地研究大学英语的创新出路,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都需要进行较大的变动。而在当前形势下,引入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成为了一项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不小成果的手段。当然,这种模式还处在初级阶段,各项工作还不够完善,但是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必将成为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适应国际化趋势的人才。

普通高校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设置的目的不仅在于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训练,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英美文学课在外语专业曾经备受青睐。然而,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大潮冲击下,功利主义泛滥,实用型的课程如口语、听力、翻译课等成了重要的专业课程。英美文学课则显得可有可无,逐渐被边缘化。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大压缩英美文学课程。根据调查,河南省大部分本科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时仅为72个学时,其中,英国文学36个学时,美国文学36个学时。每周两个课时的文学课,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普通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概念不准确,内容不完整

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是作为两门课程还是一门课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外语学院都是把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作品选读两门本应分开的课程合为一体,称为英美文学。还有些学校没有开设“英美文学史”这门课,只在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分别开设一学期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学生对整个英美文学史没有系统和宏观的把握,就直接研读作品,使学生只掌握少数具体的作家作品,对各个文学流派、文学传承以及与时代的联系缺乏整体掌握。

(二)课时安排偏少,边缘化趋势突出

为迎合重商主义的社会风气,全国外语院系刮起了一股砍削文学课的飓风。更改教学大纲,削减文学课程,并不顾自己的实际,硬性增设经贸、金融等课程。英美文学课从一二十人小班的、讨论式的教学变成了一两百人的大班讲授式,从两个学年的课程“浓缩”到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的课程。有的外语院系干脆把英美文学课定为选修课,英美文学课遭遇严重的“边缘化”。

(三)开设时间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很多学生尽管是英语专业,但在大学一二年级很少接触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文学功底差,到了大三突然接触深奥的文学作品,如经典剧作《浮士德》、《麦克白》等,感到艰涩难懂,因而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很差。实际上,文学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我们除了要重视专业教育外,也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加强学生在文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而学习外国文学是提高综合素质有效而重要的一环。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与教学的现状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大大降低了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大学英语专业培养的将只是翻译工具,而不是全面发展的英语专业人才。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师,应该以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为己任,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走出英美文学课程困境,充分发挥英美文学的人文价值。

二、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调整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内容

许多年来,英美文学的教材一直沿用“文学史+选读”的固定而陈旧的模式,教材按照历史顺序,分别列出各种各样的文学史知识,如所有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卒年月、作品概况介绍等,这些内容占了大部分的篇幅。其实,将宝贵的教材篇幅用来介绍背景知识是不科学的,这可能会让学生忽略文学作品本身。文学作品应以文学鉴赏为基础,并提升文学批评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的建议是在作品之前设置一些预习作业与问题,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查找和总结作家介绍和作品背景,将宝贵的篇幅留给文学作品本身。作家和文学作品的遴选也是教材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传统的英美文学教材往往是厚古薄今,尤其是早期的经典著作对古英语涉猎过多,如学生在文学课的开始就遭遇内容晦涩难懂的古英语诗歌《贝奥武夫》,难以把握作品的精髓与内涵,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英美文学时间跨度大、内容非常广泛,名家名作不胜枚举,教材的设置和作家的取舍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宏观把握下的重点筛选,比如在讲美国文学中的当代戏剧时,应将重点集中于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戏剧家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并将他们的写作风格、历史传承进行对比研究,对其代表作如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进行对比阅读分析,找出现代人的孤独、欲望和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摧残等剧作家想要揭示的共同主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不同文学时期的科学把握,也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降低学习难度。

(二)改革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模式

由传统的英美文学教材衍生出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英美文学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则疲于对这些知识死记硬背,根本谈不上自己对某一具体作品的见解和思考,更不用说对文学经典的鉴赏与文学情趣的提升。由于教材死板,授课方式墨守成规,英美文学课变成了精读课+历史课,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语言知识点,而没有提升对文学文本的整体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英美文学教师可以尝试设计研究性课堂和实践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开始时,由教师推荐一些有关英美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课题给学生进行研究,如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研究、美国梦文学研究、美国现代戏剧研究等。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承担不同的课题,并在课堂上用幻灯片等方式陈述研究结果。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多渠道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举办英文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戏剧表演、适时组织收看英文原版电影等。

(三)采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手段

英美文学远离我们熟悉的母语环境和语言习惯,且跨越时代久远,陈旧、落后的“书+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景,难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效果。目前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多媒体设施不足和设施陈旧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为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推广铺平道路。

首先,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抽象、晦涩的文学作品通过视频、音频等材料更生动、直接和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耳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改善英美文学课堂上沉闷、单调、枯燥的教师一言堂的顽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能更大限度地克服授课时间与授课场所的限制,有助于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向课外有效延伸,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

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形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材料,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出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出为之服务的方案,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使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授课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懂得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由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快速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效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语言综合技能的提高。

丹尼尔笛福研究论文

鲁滨孙漂流记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鲁滨逊漂流记 封面鲁滨逊漂流记(英文原名:Robinson Crusoe,又译作鲁宾逊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

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毕业论文就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一篇总结性的学术论文。需要大家注意: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独立完成,当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三是总结性的,所谓总结性的就是说,将来在选题的时候,比如中文系,你可能会选语言方面的,也可能会选文学方面的。语言方面,你可能更喜欢古代汉语,或者更喜欢现代汉语,或者更喜欢应用语言学。文学方面,你可能喜欢古典文学,或者喜欢现代文学,或者是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你可能喜欢东欧的或者西欧的,或者喜欢日本的等。总起来说专业分的比较强。为什么说是总结性的呢?尽管你选择的选题可能是你所学的四年来最感兴趣的的题目,但要真正写出一篇象样的、合格的毕业论文,需要调动各种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毕业论文来检查一下你四年或三年半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都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论文具有总结性。

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论文的格式: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希望对你有用。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生平事迹简介

丹尼尔笛福简介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在其作品中充满了积极的个人奋斗的精神,催人奋进。这种精神是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的一个鲜明写照,丹尼尔·笛福最著名的作品是举世闻名的《鲁宾逊漂流记》,鲁滨逊的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缩影,下面做一下丹尼尔·笛福简介。

丹尼尔·笛福画像

丹尼尔·笛福简介:1660年,丹尼尔·笛福出生于英国一个中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经营屠宰业,他受过中等教育,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曾经学习当牧师,后来选择了经商,曾经经商很成功。

1685年,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

1688年,丹尼尔·笛福参加了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的军队。

1692年,他的生意失败了,32岁的笛福负债累累,为了生活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因为这些政论文章笛福数次入狱。

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办女学等。

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

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因此受到罚款和入狱六个月的惩罚。

1704年他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此后11年间充当哈利及其继任者托利派戈多尔芬的秘密情报员,并且因为写文章再次入狱。

1719年,59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笛福简介,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得其还清了一部分债务,此后,他写成了《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写鲁滨逊的小说。

1731年,丹尼尔·笛福在穷困潦倒和孤独恐慌中去世。

丹尼尔笛福怎么死的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新闻记者和宣传小册编写人,一生经历坎坷,曾经多次因为自己的文字入狱,但是始终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最终凭借着自传体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而扬名世界,之后写出了众多的小说作品,被后人称之为“英国小说之父”,但是这样一个人据说却死的很凄惨,下面就说一下丹尼尔·笛福怎么死的。

丹尼尔·笛福画像

丹尼尔·笛福的死让人们无比感慨,1731年的一天,《伦敦信使报》刊登出一条消息:星期一傍晚,著名的小说家丹尼尔·笛福在临卡纳特林荫道自己租住的寓所里逝世。当时丹尼尔·笛福已经是71岁高龄,没有报道显示他是被人谋杀或者自杀,也没有显示之前他有什么疾病,他死亡之前身边没有任何的亲人,据推测应该是死于心肺衰竭这类的正常死亡。

丹尼尔·笛福为什么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死前身边没有任何的亲人呢?这就要从丹尼尔·笛福的商人经历说起。丹尼尔·笛福曾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但是后来破产,欠下了大约15000英镑的债务,之后的丹尼尔·笛福不仅仅要负担六个孩子和妻子的生活,而且还要偿还这些债务。虽然后来丹尼尔·笛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小说家,还掉了一部分债务,但是直到其临死之前还有一些债务没有还清,于是年年已古稀的丹尼尔·笛福不得不躲避债主的催债,被迫一个人租住在外,与自己的亲属也不常往来,最终在身边没有任何亲人的情况下孤独的死去了。

丹尼尔笛福的作品

丹尼尔·笛福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一生之中创作的小说不是很多,但是对于任何作品来说都是贵精而不贵多,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鲁滨逊漂流记》足以奠定其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至今还是一本催人奋进,教育意义非常强的小说,甚至是被中国 *** 选择为青少年必读读物。在这部小说中丹尼尔·笛福塑造的鲁滨逊是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丹尼尔·笛福用第一人称的自述的方式写了鲁滨逊在一个荒岛之上独自奋斗,想办法生存下来,并且生存的很好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探险精神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内涵,使得很多后世探险家以鲁滨逊自居。

丹尼尔·笛福除了《鲁滨逊漂流记》之外,还写作了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记事》、《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另外还写作了大量的政论文,诗歌等。在丹尼尔·笛福的作品中充满着昂扬的战斗精神,是很好的励志作品。

丹尼尔笛福创作风格

丹尼尔·笛福的著作

丹尼尔·笛福创作风格一:丹尼尔·笛福是一位中小资产阶级的斗士,所以在丹尼尔·笛福的作品中充满了自己的阶级属性,丹尼尔·笛福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小资产阶级这个阶层中的人物,无论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还是《辛格尔顿船长》的船长,到《罗克萨娜》中新教徒的女儿都是丹尼尔·笛福这个阶层的人物。所以说丹尼尔·笛福的作品一个重要的风格就是描写了自己熟悉的阶层的人物的命运。

丹尼尔·笛福创作风格二:丹尼尔·笛福是一位中小资产阶级的斗士,一生之中都在积极的奋斗着,曾经做过很多种工作,他将自己的心灵历程融汇到自己的作品中,写出的人物都是非常积极的,具有着战斗精神的笛福简介,这是丹尼尔·笛福作品中一个鲜明的特色,正是因此丹尼尔·笛福才被各个阶层的人所追捧,因为丹尼尔·笛福的作品是资产阶级励志教材。

丹尼尔·笛福创作风格三:丹尼尔·笛福在作品中都是采取第一人称的自述,写作的时候将场景写的活灵活现,让人感觉如同亲临其境,不得不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丹尼尔笛福被誉为什么

丹尼尔·笛福画像

丹尼尔·笛福被誉为什么?丹尼尔·笛福被后人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也被誉为“英国报刊文学之父”。丹尼尔·笛福的人生经历非常的丰富,曾经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学习做一个牧师,但是后来他给自己的评价是不适合做一个牧师,于是转行做了一个商人,丹尼尔·笛福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是最终他破产了,并且欠下了一大笔债务,这个时候的丹尼尔·笛福已经结婚,并且拥有了六个孩子,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可以说为了养家糊口丹尼尔·笛福成为了一个专门撰写政论文的新闻记者,写出了很多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的文章,于是多次被捕入狱,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英国报刊文学之父”的称号可能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丹尼尔·笛福虽然给报刊写了很多的文字,但是真正让其扬名世界的是他的小说。他的成名作,也是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开辟出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道路,奠定了这种崭新的文学形式的基础,从此之后小说在18世纪开始繁荣起来,成为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正是因为丹尼尔·笛福对英国文学做出的这些贡献,因此被称为“英国小说之父”。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生平事迹简介

  • 索引序列
  • 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
  • 廖可兑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
  • 尤金奥尼尔论文研究背景
  • 尤金奥尼尔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 丹尼尔笛福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