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东南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东南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东南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东南亚文化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 外国学者一般把“东南亚分成两个主要文化区域:一是法国学者所称的‘外印度’,印度的影响在这一区域占了优势;另一个区域包括东京、安南和交趾支那,随着15世纪‘印度化’的占婆王国的覆亡,中国的影响便在这区内居于支配的地位。” 然而,东南亚各方面的固有文化“并非仅是印度或中国的文化附属物,而各自具有极为显明的个性,在吴哥、蒲甘、中爪哇和占婆古国曾开放灿烂奇葩的艺术和建筑,与印度教的和佛教的印度的艺术和建筑相比,都有显著的区别。” 不可否认,“也正是在印度和中国文化的滋养下,东南亚自身的文化才开始发展并且取得伟大的成就。” 东南亚建筑文化 东南亚建筑文化圈是一个超越原有政治及地理区划的概念,它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即东南亚大陆部分,包括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以南直到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南端,东起中国南海沿岸、西至缅甸伊落瓦底江这一广阔区域;另一部分则是东南亚岛屿部分,包括中国的台湾、海南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及苏门答腊,甚至还可延伸至琉球群岛及南太平洋的部分岛屿。 之所以要作这样的划分,是因为在这样一个范围广阔的大区域内存在着许多共享的文化特质,将它们置于同一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更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各个局部地区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东南亚的特殊文化构成也反映在建筑上,从而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东南亚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在总体特征上应该归属于东方建筑文化系统,但它与该系统中其他几个区域性建筑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同时受到中印两大古老文化的夹击,而其固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又赋予它以明显的个性。不过,在它的身上,仍然残存着一些中国早期建筑的影响痕迹。 东南亚饮食文化 东南亚菜肴多取以天然可食植物为原料,烹调出色、香、味型具佳的菜系。如越南菜则有美容保健菜肴之美称。新马泰、印尼等国菜肴则多配以当地盛产的丰富的椰子、香茅、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植物为配料,使其菜肴色味浓郁,风味独特。 东南亚菜可以说是一种受东西方影响较重的菜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长期受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华人的大量聚居,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所以形成了汇合集东西方文化和当地习俗融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东南亚饮食文化。 常言道:无鸡不成宴。各酒楼、宾馆烹制出的各种鸡肴就有百余种。其中某“东南亚风味餐厅”的“咖喱鸡”就颇有名气。现在标榜着专营咖喱风味食品的食肆,不下十数家,供应着各式南洋食品的餐馆也不在少数,以咖喱为代表的东南亚饮食对我国饮食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据资料考证:“咖喱”一词源出泰米尔语,意为用辣香料制成的调味品。咖喱起源于印度。原来印度人视牛为神,自然不敢吃。于是印度人改吃羊肉,然而,羊肉有膻味,不好受用。据说,释迦牟尼教人用香辣植物的枝叶、果皮之类,捣成佐料,与羊肉同煮以驱除膻味。这就是咖喱的开始。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从摩亨约·达罗文化时期起,咖喱就成为印度人贵重的调料。他们把咖喱珍藏于箱内,用梵文绘成一张表,按表上比例加以配制。后来,东印度公司为英国把咖喱带回英国。十八世纪,伦敦“克罗士·布勒威公司”制成便于携带的咖喱粉出售,大受欢迎。 咖喱是用黑胡椒、辣椒、生姜、肉桂、豆蔻、芫茜、茴香、芥子、八角、香椒、大蒜等原料制作而成。 作为东南亚国家对咖喱食品有代表性的就有十个,可以说十国咖喱,风味也不尽相同。新加坡咖喱,以酸辣为主;马来西亚咖喱重椰汁;苏门答腊岛的“黑牛”,色黑汁浓;印度的咖喱分为微辣的古老马、马打士、东印度的中辣和北印度的辛辣;巴基斯坦辣度适中;锡兰咖喱完全不辣;马六甲的味道辛辣之中带点“押”味,不大适合中国人口味,但一些吃惯了的外国人,则会指点这道菜;餐牌上写甜酸的则是缅甸咖喱。十国咖喱,各国味道不同,但都令人觉得有趣、新鲜。在东南亚菜中,特别注意汇集东西方作法,配制成适合当地饮食习惯的菜式,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如柬埔寨的“皇后鸡片”,既可当菜,又可做西餐食用;泰国的“五味鱼”、印尼的“椰汁牛扒”、泰国的“湄南蟹”、新加坡的“少爷明虾烙”等菜肴,既有西式做法和中式做法的特点,但又不失其东南亚的独特风味。

在探讨东南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深感有一个问题,对于从总体上认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极为重要。这个问题就是: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可以说,厘清这些问题,对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及其历史和社会在宏观上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认识。尽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极为复杂,但其发展毕竟是有序的。探讨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及其发展特点。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时期、早期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雏形期、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成型和发展期,以及东南亚近代历史和文化变化与转型期。这四个阶段前后相承,每个阶段又都有一些质的变化。

距今260万年前,在今天东南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陆地,称为巽他古陆,今天的南中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爪哇岛、巴厘岛、明打威群岛和寥内群岛等连为一体,其与今天的菲律宾群岛也有地峡相连接,与今天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组成的莎湖古陆隔海相望。早期人类有非洲沿海岸线迁移至东南亚地区,东南亚最多早的古人类是距今70万年前的爪哇人,发现于今天印尼的爪哇岛。不过爪哇人并非现代人类的祖先而是一种已灭绝的古人类。现代人的祖先晚期智人大约在距今3万年前迁徙到东南亚,并可能通过小型船只迁徙到了莎湖古陆。距今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后冰川大量消融促使海平面上涨,海水淹没了巽他古陆地势较低的地区,东南亚的大陆和群岛地区被大海分隔开。各地的古代人类从事狩猎场采集活动以谋生,这一时期人类聚落大多沿海岸线和河流入海口地区分部,古人从水中捕鱼作为食物补充。

巽他古陆与莎湖古陆

大约公元前2700年左右,农业从中国南部传播到了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开始出现早期农业聚落。东南亚以种植起源于长江流域的水稻为主,但也有起源于黄河流域是粟等作物,此外也有一些作物如菱角等可能是在东南亚本土所驯化的,狗也从中国传入。随着农业的发展,古人类聚落开始向内陆蔓延。这一时期作为定居农业的副产品,陶器也在东南亚普及,这一时期东南亚本土开始出产一些较为精致的陶器,墓葬中随葬品的增多也体现出社会财富的增长。

khok phanom di出土的墓葬与陪葬品

这一时期,青铜冶炼技术从中国传入东南亚地区,由于东南亚地区铜矿和锡矿丰富,青铜冶炼技术迅速传播,不过这一时期青铜用品以武器为主,包括手斧、短剑等。我们并不清楚这一时期东南亚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能是因为贸易的发展造成了青铜时代早期的居民的财富极速增加,且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在富有者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用贝壳、大理石和青铜等制作的装饰品,其中不乏一些跨区域交易获得的物品,其中包括大量的手环和脚环,于今天东南亚本土居民佩戴的首饰颇有类似。人类聚落进一步向内陆发展,考古遗迹向北延伸到泰国中北部地区,但同时在山区狩猎采集社会直到公元后1000年依然普遍存在。

ban non wat出土的随葬饰品

公元500年左右,铁器在东南亚出现,取代了青铜成为了生产工具和武器的制作材料。但同时青铜铸造并没有消失,而是被用来制作更加精美的装饰品和奢侈品。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考古文化越南北部的东山文化,他们制造带有复杂纹饰的青铜鼓。这一时期的青铜鼓在东南亚地区分布极广,在中国南部多个省份都有发现,且东南亚各国除了菲律宾以外都发现了类似的青铜鼓,包括远在海上的爪哇岛也有发现大型的青铜鼓,说明这一时期有一种文化在东南亚地区迅速传播,但船舶的原因我们并不清楚。这些青铜鼓带有复杂的纹饰,且有一些还有青蛙的形象,这些青铜鼓很可能是宗教礼器,可能代表了一种信仰的普及。而同时还出现了大量青铜小人和青铜牛的形象,以及其他奢侈品和珠宝,如玉髓珠子、玉石首饰等。根据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来看,这一时期东南亚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以酋邦为代表的原始国家形式,但由于文献缺乏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不甚明了。

东山青铜鼓

公元前1世纪以来,罗马人对丝绸的渴望刺激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罗马上传开始涉足印度洋寻求东方的奢侈品,并开始于南印度的居民接触,受到罗马贸易的刺激,南印度商人开始频繁在东南亚活动,印度商人带去印度的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婆罗门教的君权神授、祭祀万能论,佛教的因果轮回论迎刚好满足了东南亚地区原始国家君证明和维护其统治的需求。因而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地方君主与印度精英联合统治的几个印度化的早期国家,分别是在今天湄公河下游的扶南国、今天下缅甸的直通王国,今天马来半岛东北部的狼牙修国,爪哇岛西部的达鲁玛王国,婆罗洲东北的库泰王国,越南中部的占婆国,印度文化以这几个国家为核心开始向四周传播扩散。其中在扶南国的遗迹中发现有罗马的金币,以及来自印度和中国的货物,这反映了了东南亚地区因贸易而繁荣的社会。

Óc Eo遗址,扶南国的港口城市遗址

这一时期是东南亚地区各国成熟的时代,随着航海技术的提升和人们地理知识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开始脱离大陆沿岸的港口,航路开始难移到婆罗洲北部并下马六甲海峡,不再经过湄公河下游沿岸地区和克拉地峡,因此原本靠贸易起家的扶南国衰落,由于代表区域霸权的扶南国衰落,南中半岛陷入了政治真空,各地小国割据。取而代之的是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逐渐形成了以控制海上贸易而强大的室利佛逝王国。这一时期印度教和佛教在东南亚进一步发展,各地开始出现早期的大型宗教建筑,各国君主利用宗教强化自己的统治,要求臣民宣示对自己效忠,并通过喝符水、立碑诅咒背叛者等方式恐吓臣民。同时东南亚的君主也君主开始将神化,他们往往以湿婆、毗湿奴、佛陀和菩萨自居,形成了具有东南亚特色的神王一体崇拜。

Sambor Prei Kuk遗迹的真腊时代神庙

这一时期是东南亚印度化国家全盛时期,而东南亚彻底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中南半岛上以水稻种植为主,控制水利的农业帝国,即高棉帝国,我们也称之为吴哥王朝,这一时期吴哥王朝几乎称霸整个中南半岛,因而我们一其兴衰的年代作为断代标准,在西面的缅甸也兴起了蒲甘王朝。吴哥王朝不断修建大型蓄水池,出了宗教含义外,也处于对于灌溉水利的控制,此外寺庙也会修建一定的水利设施,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以寺庙为中心的农耕社群,贵族集团通过对寺庙管辖来划分彼此的势力范围。

另一部分是马来群岛地区形成的,因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这一地区的海上帝国强盛,包括苏门答腊岛的室利佛逝王国和爪哇的马打蓝王国、谏义里王国。室利佛逝因扼守马六甲海峡而垄断了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这损害了南印度霸主朱罗王朝的利益,后者分别于1025年和10637年两次远征室利佛逝,使其一度沦为朱罗附属国,抑制了室利佛逝的扩张。这给了东方的爪哇以机会,找达到因岛上覆盖火山灰而土地肥沃,从而农业十分发到,加上其扼守东方马古鲁群岛的香料贸易而迅速崛起。

这一时期随着神王一体崇拜的成熟,东南亚古代大型建筑兴建的高峰期,统治者通过兴建大型建筑来彰显自己的合法性,印尼的婆罗浮屠就完工于这一时期,此外柬埔寨的吴哥窟的兴建与缅甸蒲甘诸多佛塔的兴建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诸多印度化帝国的强盛。

吴哥窟

这一时期东南亚地区的主题是分裂割据与传统社会的崩解,13世纪初以素可泰王朝为首的泰人国家的崛起打破了吴哥王朝的霸权,此后双方战争不断,高棉失去了稳固的大陆霸权,其霸权逐渐向泰人诸国过度。1277年至1287年的元缅战争导致了蒲甘王朝的崩解,缅甸陷入大分裂,此后缅甸分裂为北部的阿瓦王朝、南部的勃固王朝、西方的阿拉干王朝,以及一系列效果。在越南北部新兴起的越南逐渐蚕食南部的印度化的占婆国,逐渐成为东南亚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高棉北部,高棉为了对抗西方素可泰和大城王朝的压力,支持当地的泰人建立了澜沧王国,是今天老挝的雏形。随着高棉为中心的国际体系的解体,中南半岛原来有寺庙为核心的农业社群逐渐解体。新兴的国家开始封建化的过程,其中以泰人的大城王朝为代表,大量封赐土地予贵族,并将土地上的农民交由贵族管理,从而将大量农民固着于土地之上。文化上,来自斯里兰卡的南传佛教逐渐取代了东南亚原来的大乘佛教和印度教成为中南半岛的主流信仰。

南岛地区14世纪爪哇的满者伯夷一度称霸,它通过军事威慑力强迫周边小国崇拜化身为神的国王,从而推行曼荼罗式霸权。但这一时期穆斯林主导印度洋贸易,南岛地区的各小国为了吸引更多穆斯林商人而达到贸易的繁荣开始皈依伊斯兰教并大肆修建清真寺。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导致了以印度教信仰为基础的爪哇曼荼罗霸权的彻底崩解,各个小苏丹国如雨后春笋在南洋诸岛建立。其中最著名的是15世纪建立的马六甲苏丹国,但同时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和华人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马六甲苏丹国过于忽视这些非穆斯林群体的利益导致了国家内部的矛盾。这一时期西方人开始向东南亚渗透,1511年葡萄牙人攻破了马六甲苏丹国首都马六甲城标志着西方人正式插手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从而开启了新的时代。

重建的马六甲苏丹国王国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东南亚历史的黄金时代,在南洋地区虽然西班牙和葡萄亚等西方国家开始向东南亚渗透,但是同时它们对于东方货物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东南亚贸易的繁荣,一些新的贸易国家如亚齐苏丹国、特尔纳特苏丹国、班查尔苏丹国等国家陆续兴旺,这些国家开始与西方的殖民者争夺海上贸易的霸权,并一度与西方殖民者分庭抗礼。然而南洋地区的贸易繁荣比不过没有促进这一地区的原始资本积累,西方殖民者将大量财富转移到了西方世界。文化上伊斯兰教彻底传遍了整个南洋诸岛,仅有巴厘岛保持了印度教信仰。

在大陆泰国和缅甸随着封建化系统的成熟和官僚制度的完善,逐渐成长为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从而开启了大国军师争霸的序幕。15世纪泰人的大城王朝彻底打败了高棉人称霸东南亚大陆地区,但不久西方的缅甸也统一于东吁王朝,这导致了泰缅两大国对于陆上霸权的长期争夺,东吁王朝在莽应龙统治时期长期占据上风,一度吞并大城王朝,但不久之后大城王朝一度复兴。在东方越南因分裂而放缓了扩张的趋势,但在此期间越南依然不断蚕食南方与西方的领土。这一时期老挝的澜沧王国虽然经济不发达,但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力量,勉强可以与强大的东吁王朝相抗衡。与南洋地区一样,这一时期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在中南半岛也彻底消失,南传佛教深入到社会的各方各面,僧侣集团逐渐强大,并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社会的发展。封建化得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于人口流动的限制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虽然稳定了泰国和缅甸内部局势,但也严重限制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

缅甸的莽应龙的雕像

17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转型,为了将东南亚打造为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以荷兰人和英国人为代表的殖民者开始加紧了对东南亚的侵略。荷属东印度公司和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南洋地区大肆扩张,到20世纪初荷兰几乎完全占领了南洋地区的诸岛,而马来亚地区则由英国控制。在大陆地区,缅甸、泰国和越南三国持续进行着军事争霸,而衰落的高棉和分裂的澜沧王国成为待宰的羔羊,他们都丝毫没有注意到西方的渗透。这一时期由于英国对印度的统一,将法国彻底赶出了南亚地区,法国转而谋求在东南亚立足。18世纪英国以英属印度为根据地入侵缅甸,这引起了法国的恐慌,为了防止英国在东南亚的一家独大,法国加速了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活动,通过利诱拉拢长期受泰国和越南欺凌的柬埔寨和老挝诸国,而后又通过中法战争占领了越南。而东帝汶和菲律宾早年已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占领,至此东南亚地区除泰国外全部被殖民者占据,泰国因作为英法两国的缓冲区而得以幸存。在西方的殖民活动下,资本主义得以在东南亚地区渗透,但大陆地区严格的封建制度以及南洋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东南亚社会发展十分缓慢,造成了东南亚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东南亚由于远离欧洲,各国对于其殖民地的控制能力有限,二战爆发后,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体系因为二战中日本的侵略而解体。

殖民下的东南亚(未画东帝汶为疏漏)

由于二战导致了西方殖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解体,东南亚也不例外。因此1945年后东南亚的民族独立活动声势浩大,此后东南亚十国先后独立,东帝汶因遭印尼吞并,直至2002年才于联合国斡旋下独立,至此形成了11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独立后的东南亚各国皆百废待兴,本土的传统经济尚未解体,因而经济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古代社会以来的各国的冲突依然在延续,加上美国的干涉,自独立以来东南亚军事冲突不断。为了应对现实的种种阻碍,1967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五国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此后除东帝汶外其他东南亚国家也陆续加盟,加速了东南亚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同时东南亚诸国也成为国际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东盟旗帜

一、东南亚基本历史文化简介 (九千多字)东南亚地区深刻地受到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印度、中国、伊斯兰、西洋的影响。首先,最早对东南亚产生影响的是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语文、风俗习惯、法政等可能在公元前就已经传到东南亚部分地区。东南亚许多地区都有印度教、佛教影响之下所产生的文物,如高棉吴哥(Angkor)的寺庙建筑;印度对东南亚的语文影响甚大,早期东南亚多数地区(越南北部及菲律宾除外),若不是直接使用梵文(Sanskrit)或巴利文(Pali),就是借用印度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如柬埔寨(即高棉)的高棉文、缅甸的骠文(Pyu)。其次,是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早自汉朝即开始与东南亚进行贸易活动,丝绸、陶瓷器外销各地(东南亚就是「海上丝路」的一部分),茶叶、布帛、纸札、漆器等也都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而且中国人口因贸易往来等因素南移,唐、宋、元、明以降,都有人移往东南亚。其中东南亚地区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是越南,自秦汉时期至元明清,越南与中国持续政治或军事上的往来。越南在法政、学术思想、社会制度、宗教及艺术、风俗习惯,以及经济文化上都与中国有所交流。第三个对东南亚产生影响的文化体系是伊斯兰,公元十世纪以后东南亚开始有穆斯林(Muslim/Moslem)活动,其主要范围大抵在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含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Borneo】、苏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岛【Molucca,香料群岛】等)、菲律宾南部等地方。在十五至十七世纪间,印度尼西亚群岛又相继兴起几个伊斯兰国家,岛屿东南亚陆续被纳入伊斯兰文化圈(菲律宾中北部除外)。伊斯兰成为马来世界的主要宗教,并且深深地影响住民的文学、艺术、生活(食、衣、住、用)等方面,例如不碰猪肉。第四个对东南亚产生影响的文化体系是西洋文化,西方国家从十六世纪起,为了寻找香料而航向东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相继进入东南亚、建立殖民地。法国、英国也于十九世纪起在越南、柬埔寨、寮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Brunei)等建立殖民地。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几乎已经把整个东南亚都纳为殖民地(泰国除外,其忍痛割让土地以维持独立)。各殖民者无可避免地把本国文化带到殖民地,。并且或多或少影响了殖民地。例如菲律宾受西班牙之影响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天主教国家。数十年来,西洋文化更藉由新式传播媒介,深入东南亚多数地区。四大文化体系影响了东南亚,但东南亚有自己的思维,现有的东南亚文化,应该是外来文化与在地(indigenous)文化融合而成的。东南亚有受到外来文化(尤其四大体系)的影响,但并没有照单全收;东南亚有自己的在地文化。目前的东南亚文化,并非纯由外来文化所成,也非单因在地人士的创发;应该是双方、多股势力长期接触、交织、融合而成的,因此东南亚看来复杂多样。东南亚的文化持续在变动中。中国文化圈--越南越南因为领土与中国相邻,而且中国较为强势,所以两千年来越南受中国的影响很大。在公元前,越南北部已直接由中国统治。千百年下来,进入越南的不只是儒家学说而已,还包括中国一整套的政治、社会、宗教、伦理、家庭、性别、婚姻等观念以及物质文化。不论是文是武,长久下来,越南深染华风。举例来说,越南基本上是父系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居于弱势的地位;社会呈阶层化,但阶层之间可以流动(如透过考试);家族常是维系人伦关系的单位,而且村落密集-这些可能与农业社会、集体稻作有关(因为必须有一定规模的人数以便同心协力进行农耕)。现今的越南中、北部仍有许多带着大乘或中国风味的文物。但是,不少文化产物别具一格,换言之,越南宗教综合了儒、释(大乘佛教)、道等,加上在地的泛灵信仰。越南也有科举制度,如同中国以考试举才。但越南儒、释、道三教并试;这是在中国所未见的。越南的文字「喃字」脱胎于汉字。「喃字」也是方块字,形状与汉字相似;它直接借用汉字,或者取汉字的部首、部分、一字抑或两字予以排列组合,然后变成新字,代表新意。这种字在十二世纪就已经存在了。以地区来讲,越南中部的占婆较少濡染华风。占婆是一个古国,其主要遗迹在岘港(Da Nang)一带,该国长期与越南北部对立,甚至交战。占婆在种族上以占人(Cham)为主;越南北部则以越人为主。虽然占婆受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教的影响颇深,但该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例如,该国女性地位高,「贱男贵女」,不同于印度。越南近两千年来战争不断,男性为了作战,时常在外。女性遂常成为主要的生产劳动者,做小生意的,也往往是女性;越战期间,甚至农事也几乎由女性一手包办,农业合作社亦由女性掌管。因此,女性也能拥有、继承土地。战时她们身兼数职,辛苦度日;战后因为很多人丧偶(先生阵亡)于是成为女家长,继续身兼数职。随着经济发展,女性成为劳工主流。虽然,依照中国传统父权式文化来说,女性讲「三从四德」,地位低于男性,但是就经济(实际劳动、肩负家庭生计、成为家里的支柱)这方面女性在越南的地位、角色非常重要。越南「好女性」的文化边界与越南的性别文化变迁有着密切关系。越南性别文化虽然持续变迁,但主要的内涵并未脱1960年代以欧美社会为首的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诉求,同时也贴近于「母性主义(Maternalism)」的理念;但无论如何发展,越南在十五世纪以前曾经拥有且为学者赞誉为「东亚文明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男女平权现象(Frenier and Mancini 1996:30-34),未曾再出现于越南社会。(台湾东南亚学刊第三卷第一期,2006年4月,P44)目前越南人的信仰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佛教、道教、祖先崇拜等亦盛。有十分之一为天主教徒,中部与南部有不少信仰印度教教徒;回教亦在中部流行。(越南简史,2003,梁锦文,P7)越南教育制度:越南在教育培育方面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国民识字率达百分之八十八、六。越南教育制度原师法苏联及东欧模式,近年来因为开放改革需要,教育制度及内容有相当大变革,其教育学制大抵为五、四、三、四制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部份学系如建筑科系为五年,医科为六年,硕士二年,博士二年至四年),国民义务教育为九年至初中阶段(驻越南代表处,2006)。在西洋文化影响方面,越南在十九世纪时曾被法国「保护」,法国在越南推行罗马拼音文字,也连带改变了越南两千年来以汉字为主的文化。且宗教增多,加上越战带来的冲击,美、苏文化的传入,这种外力相继进驻的情形,对越南的民族性产生了不小影响,而在此历史、环境的塑造下,也促使越人的民族性具强韧的生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及有时愿意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的精神等。伊斯兰文化圈—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近五六百年来为伊斯兰国家,是目前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早先就有泛灵信仰,也有原始部落,例如被荷兰称为达亚克(Dayak)的人。他们的艺术功力颇佳,伊卡(ikat,染色布料织品)的图案设计美观,珠饰细工有名。在第一个千纪里,印度尼西亚受印度文化影响,因此印度教、佛教的色彩清晰。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是婆罗浮屠。其所展现的观念取自印度;其浮雕内容既有佛教义理之阐发,更有丰富的生活场景、风土民情。其中央大塔和每层的众多小塔都呈钟形,顶端都有多角的石质柱状塔尖。在印度尼西亚古文化里,多角的柱状立石,乃是祖灵的象征。于是,我们从这个建筑上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在地的崇拜、印度的观念、爪哇的诠释及实践等三者之结合。另外,印度教的建筑,可以普兰班南(Prambanan)陵庙为。大约在十三至十五世纪,印度尼西亚走上「伊斯兰化」之路。清真寺成为主要的宗教建筑,亚齐的大清真寺可为代表。但以东南亚自然及人文环境之复杂,东南亚清真寺的状貌也各有千秋,「在地化」的情况不时可见。清真寺的主体未必都像阿拉伯世界那样有个穹窿顶,也不一定有瘦瘦高高的宣礼塔。相反的,它们可能有在地传统建筑的造型,也就是上下二或三层,每层周围都伸出长长的屋檐,而且屋顶呈大斜面(屋檐和大斜面的屋顶,都有利于排水)。印度尼西亚的「统一与多样」印度尼西亚有上万个岛屿,从西到东,疆域绵延四千八百公里。岛上住民的种族、习俗各异,光是时区(从西到东)就有三个。其次,印度尼西亚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国家及朝代,近代被西方长期殖民,二次大战时又被日军占领,战后复归荷兰,然后独立。在文化上接受过各种体系,也经历过各种转变,确实是复杂多样。印度尼西亚政府自独立建国后就追求「多样中的统一」,但「统一中的多样」似乎与它相伴而生,长相厮守。※本文资料主要节录严智宏的〈东南亚文化与社会〉,该文收录于教育部,《东南亚文化教学参考手册》,页79-116。二、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南洋研究院04硕专门史 胡尧瑶)摘要:槟榔在东南亚有一段长久的历史,槟榔树是棕榈科热带植物,果实为椭圆形,可以食用,又是药材,东南亚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嚼槟榔的习惯,早从二千年前就有嚼槟榔这项传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它并不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广布在东南亚印度洋至太平洋这片海岛之中,范围大致与南岛语系民族的扩张的地区相符。它与东南亚各地域的文化有十分紧密的连结,从语言上、器物上、史籍中都可以找出一些端倪;如:生活口语、神话传说。在西方人的眼中嚼槟榔是一项不雅的行为,由于这样的成见,它背后深深扎在传统文化里的根往往被忽视。其实,这项传统是十分丰富古老的,即使在日趋全球化、传统价值屈于西方主流文化的今日,它深入各个文化面向里的根仍是不可否认且值得回头仔细看看重拾的。关键词:东南亚;槟榔;槟榔文化槟榔的属名Arecae由马来西亚土名拉丁化而来,其种名catechu则是马来语的“一种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液汁”之意,可见槟榔可以用来做为天然染料。除了中国南部之外,印度、锡兰、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嚼食槟榔的风俗,至少沿续两千多年,是平民与贵族共有的嗜好。槟榔见诸于文献上,可追溯一千年前的南北朝时代。李后主的《一斛珠》:“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里残殷色可,杯深被香醪涴。锈床斜娇无那,烂嚼红葺,笑向檀郎唾。”词中的“红葺”即为槟榔。本文首先阐述了槟榔的由来及其盛行原因。接着略述了一下它的药用和主要功效,最后在此基础上浅显探讨了槟榔所体现出的东南亚传统文化,槟榔在东南亚文化重的地位和影响等,不胜浅薄。一、 槟榔的由来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盛行据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槟榔 槟榔别录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释名:宾门李当之药对仁频音宾。洗瘴丹〔时珍曰〕宾与郎皆贵客之称。稽含南方草木状言: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则槟榔名义,盖取于此。雷斅炮炙论谓尖者为槟,圆者为榔,亦似强说。又颜师古注上林赋云:仁频即槟榔也。〔诜日〕闽中呼为橄榄子,槟榔子。”槟榔树是棕榈科热带植物,果实为椭圆形,可以食用,又是药材。槟榔的果实有红、白两种,红的小而软,白的大而硬,须切成小块嚼。槟榔的口感通常是先苦后甜,还可使人略生醉意,刺激提神、槟榔汁液呈红色,长期嚼食,牙齿可被染成黑色,而有的民族也自以“黑齿”为美。本草纲目还有关于其气味的记载,曰:“【气味】苦、辛,温,涩,无毒。〔甄权曰〕味甘,大寒。〔大明曰〕味涩。〔弘景曰〕交州者味甘,广州者味涩。〔珣曰〕白者味甘,赤者味苦。〔元素曰〕味辛而苦,纯阳也。无毒。〔诜曰〕多食亦发热。”中药大字典中也有关于槟榔的记载:槟榔,Areca catechu L.乔木,高10~18米,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叶在顶端丛生;羽状复叶,长1.3~2米,光滑,叶轴3棱形,小叶披针状线形或线形,长30~7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较狭,先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叶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花萼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雄蕊6,花丝短小,花药基着,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柄,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花萼3,长圆状卵形,长12~15毫米。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厘米,花萼和花辩宿存,熟时红色。每年二次开花,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分布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以海南为多。本植物的雄花蕾(槟榔花)、未成熟的果实(枣槟榔)、果皮(大腹皮)亦供药用。槟榔怎么包、它的材料组合、形状大小都随着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最基本的共通元素是以荖藤叶包石灰与槟榔核在口中咀嚼。有的地区食未成熟的槟榔核(也就是槟榔树的种子)有的则吃已成熟的,未成熟的种子较柔软多汁也比较甜,已成熟的较苦较硬。槟榔核也分生食与熟食,一般来说,住在潮湿地区的人多为生食,在干燥地区的为熟食,方法有以水滚烫过、用阳光曝晒干燥、或是腌渍。老藤叶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是趁青绿的时候摘下来,有的是等到转黄了才采下。石灰有的是从岩石里采来,用法是磨成粉再参水成膏状。临海的地方则来自海底的贝类、珊瑚、软件动物,要用时得以火烧之再击碎磨粉。有出产香料的岛屿会在槟榔中加入麝香、胡椒、丁香等香料 。对此本草中也有相应的记载:“【修治】头圆矮毗者为榔,形尖紫文者为槟。槟力小,榔力大。凡使用白槟及存坐稳正、心坚有锦文者为妙。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以刀刮去底,细切之。勿令经火,恐无力。若熟使,不如不用。〔时珍曰〕近时方药亦有以火煨焙 用者。然初生白槟榔,须本境可得。若他处者,必经煮熏,安得生者耶?又槟榔生食,必以扶留藤、古贲灰为使,相合嚼之,吐去红水一口,乃滑美不涩,下气消食。此三物相去甚远,为物各异,而相成相合如此,亦为异也。俗谓"槟榔为命赖扶留"以此。古贲灰即蛎蚌灰也。贲乃蚌字之讹。瓦屋子灰亦可用。” 嚼槟榔所带来的轻微兴奋麻醉作用大概是使它如此流行的主要原因,槟榔核中的生物碱与单宁会刺激神经放松肌肉,使人觉得放松。此外也可以帮助中和胃酸、镇定胃痛。吃槟榔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主要是因为老藤叶,其汁液也有抗菌的效果常被用来治疗伤口、皮肤病、或是发烧头痛。在食物的分类上,槟榔核属热,槟榔叶属寒,是十分相配互补的食物。槟榔有其疗效也有致病的风险,如口腔癌、牙周病。长期的嚼食槟榔会将牙齿染成黑色、嘴唇变成红色。在西方文化尚未渗入东南亚之前,这样的外表被为视为美丽的,因为当时的人认为它有别动物的白牙齿显现出人的不同。至今,愈来愈少人坚持这样的审美观了。东南亚许多国家和民族自古就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还被人们当作待人接客的礼物,甚至是表达爱情的信物,在求婚、请客和办红白喜事时,均送摈榔。人们对盛槟榔的器具也很讲究,甚至可以通过槟榔盒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嚼槟榔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东汉时,杨郛在《南洲异物志》中记载:“(南人嚼槟榔)则滑美下气及宿食消谷。”这一古老的习俗,一直传至今天。激起活力、使人看起来好气色(嚼过槟榔后的红色嘴唇被视为美丽的象征)、带来好运、唇齿留香、预防疾病,这几项嚼槟榔的原因在第六世纪时曾在印度的典籍上记载。此外,嚼槟榔也被列为人生八大享受之一。槟榔在社交活动是个重要的角色,借着彼此分享、赠送,他们传达了一些讯息。如,送人一篓槟榔,表示了此人的大方、慷慨与对对方的重视。这些使得槟榔在东南亚地区十分盛行。二、 槟榔的药用和功效本草三十一卷载:“【主治】消谷逐水,除痰澼,杀三虫、伏尸,疗寸白。别录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道。傅疮,生肌肉止痛。烧灰,傅口吻白疮。苏恭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胸中气,下水肿,治心痛积聚。甄权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大明主贲豚膀胱诸气,五膈气,风冷气,脚气,宿食不消。李珣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好古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发明】〔元素曰〕槟榔味厚气轻,沉而降,阴中阳也。苦以破滞,辛以散邪,泄胸中至高之气,使之下行,性如铁石之沉重,能坠诸药至于下极,故治诸气、后重如神也。〔时珍曰〕按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久之,则熏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祛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四曰饱能使之饥。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又且赋性疏通而不泄气,禀味严正而更有余甘,有是德故有是功也。又朱晦庵槟榔诗云:忆昔南游日,初尝面发红;药囊知有用,茗碗讵能同。捐疾收殊效,修真禄异功;三彭如不避,糜烂七非中。亦与其治疾杀虫之功,而不满其代茶之俗也。”可见其功效是十分显著且多样的。《中药大辞典》是这样记述槟榔的功效,将其分为几个方面:“【药理】①驱虫作用 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槟榔与雄黄、肉桂、阿魏混合的煎济给小鼠灌服,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与萱草根、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③对胆碱受体的作用 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一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免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压,但作用持续较短,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由于增加肠蠕动,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出能兴奋N一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阿托品可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④其它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平时嚼食槟榔者有食欲增进,腹泻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口渴的感觉少,可能与槟榔碱的作用有关。毒性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过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笔者翻阅了相关文献,发现记述槟榔功用和药效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以下文献有相应的记载:(1)《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雍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3)《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4)《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5)《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6)《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下五膈气。"(7)《医学启源》:"治后重。"(8)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9)《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争。疗诸疟,御瘴疠。"(10)《本草通玄》:"止疟疗疝。"(11)《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12)《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近来还有研究扩展了槟榔的功效,美国加州大学药学博士郑慧文在「英国心理学期刊」指出,精神分裂患者嚼食槟榔,有助于减轻病情。研究人员针对70位患者,嚼食槟榔的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天嚼食10颗以上时,症状比较不激烈,比不吃槟榔的人来得舒服。因为,槟榔含有「arecoline」成份,对人体的影响类似于神经讯息传导物质「acetylcholine」。这种物质会让脑部的多巴胺减少,达到类似于精神分裂症药物之治疗目的。三、 从槟榔看东南亚的传统文化首先是神话传说中的槟榔。许多口传文学中,槟榔是重要的象征,从中,也可追朔出槟榔传统的源头。在高棉,一位名叫Prah Thong的公主送给他的新婚丈夫槟榔,作为对婚姻忠实的象征,而后世的人则延续之,将槟榔当作男女关系的忠实承诺。在一个越南的传说中,一对双胞胎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位女子,由于两个兄弟感情十分的好,为了成全对方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投河自杀,哥哥死后成了石灰岩,弟弟在岩石旁成了槟榔树,那位女子受兄弟情义的感动也投河化成了攀附在树上的荖藤;国王得知了这件事叫人采了石灰、叶子回来,尝了之后倍绝美味,自此越南便有了嚼槟榔这项习俗。再来看看槟榔与皇室文化的关系。皇室贵族的社交生活、外交活动总少不了槟榔。它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当两个国家相互往来,槟榔是一项贵重的礼物,代表两国彼此的关系,有时国王会交换彼此的槟榔盒子。而槟榔也是招待贵宾的重要佳肴。国王也是吃槟榔的,其制作槟榔的器具与过程十分考究,身边也少不了服侍他用槟榔的随僮。许多工艺精品因此应运而生,就如同中国宋朝、明朝的瓷器一样;国王贵族藉所使用器具精巧、华丽程度来显现、夸耀他的财富、地位槟榔与祭祀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槟榔在东南亚被当成超自然与人之间的媒介,与米同为主要的祭祀品,是当人要酬谢、请求神鬼时的「礼物」。土地与水在从事农业的东南亚是十分受重视的。所以槟榔常被拿来祭祀水神与土地之神,如:在泰国,槟榔是祈雨的献品。有时也用来驱除邪灵,特别是生病怀孕的时候。在葬礼中,槟榔被视为可帮助死者安息的东西或是在死后的世界有较好的境遇。另外槟榔在很多地方还与终身大事有着十分奇妙的联系。除了人与神之间,槟榔在男与女之间也扮演微妙角色。在马来文中pinang(槟榔核)也有求婚的意思;sireh(槟榔叶)的另一个意思是已达适婚年龄的年轻女孩;Khan mak(一盆槟榔核)也代表了婚礼。由于嚼槟榔使人看来更加有活力、漂亮,往往也容易吸引异性的目光,这可能也是槟榔与男女情事有所关联的原因之一。在缅甸,当一个女孩中意前来的求婚者,她就请他吃槟榔,并藉此暗示其它追求者知难而退。在马来西雅的Iban男子以槟榔叶向女子求婚,女方若同意,便接受之。在印尼爪哇,女人以不同的包槟榔方式来暗示对男方的意思;如果她喜欢对方便把朝上的槟榔叶子折在一块;若是没意思,便将下头的叶子折在一块。雕刻精美的槟榔盒子是泰国新娘的必备嫁妆,在婚礼中父母喂新郎新娘米饭、水果与槟榔,为这对新人的婚姻带来和谐、幸福。洞房过后,如果新郎将槟榔盒子倒放过来,表示新娘的贞操受到质疑,整个家族对新娘的疑虑也会伴随而来。小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嚼槟榔的传统已日趋没落,特别是在繁荣现代化的市区,一些贩卖槟榔食用工具的店已逐渐消失。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都秉弃了这项传统,认为是个不雅的旧习。此外,槟榔的制造方式也有所改变:以前人们总是在家里自己包槟榔,现在则是喜欢到外头买现成用机器切成、经冷冻包装的。香烟的传入也减少了嚼槟榔的人口。现代化的今日,槟榔的衰微是个渐进的趋势,除此之外,它也以不同的风貌出现在生活之中,在传统文化中的光辉似乎正逐渐消逝、为人所遗忘。仅写此文追溯一下槟榔的由来和其所体现反映的东南亚传统文化。参考书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Rooney, D.F. 1993 Betel Chewing Traditions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ala Lumpur。

东南亚音乐的论文参考文献

[1] 陈霞. 现代审美心理在民族舞蹈美学中的互渗[J]. 科技风. 2008(21) [2] 刘珊珊. 试析清江中游土家族“撒尔嗬”舞蹈的审美特征[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6(03) [3] 谢莲花. 审美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以傣族孔雀舞为例[J]. 枣庄学院学报. 2007(06) [4] 石明灯. 民族舞蹈的审美与现实价值[J]. 南方论刊. 2008(03) [5] 柳文杰. 舞蹈的审美特征[J]. 艺术广角. 2004(03) [6] 何燕君. 民族音乐舞蹈审美的维度[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7] 张平. 试论苗族舞蹈的审美特征[J]. 贵州民族研究. 1995(02) [8] 王克芬. 民族舞蹈审美意识的传承性与变异性[J]. 舞蹈. 1995(05) [1] 王亚慧. 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J]. 剧作家. 2007(02) [2] 陶景杜. "大都市化"后的"地域意识"[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5(01) [3] 马蕾,付强. 民族民间舞蹈论析[J]. 琼州大学学报. 2005(04) [4] 刘瑛. 侗族民间舞蹈的地方特色[J]. 艺海. 2006(04) [5] 曹柯香. 俄罗斯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打造额尔古纳市文化特色品牌[J]. 前沿. 2008(03) [6] 赵丽敏. 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的对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思考[J]. 艺术教育. 2009(04) [7] 李静波. 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艺术特色[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1) [8] 尹晶. 论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价值[J]. 文教资料. 2010(14) [9] 张会改. 浅谈民族民间舞蹈的美育[J]. 黄河之声. 2010(20) [10] 王敏.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J]. 大舞台. 2011(03)

音乐学参考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关于音乐参考文献有哪些?

[1] 廖叔同着.西方音乐一千年[M]. 三联书店, 2004

[2] 王黎平. 浅谈电影音乐审美的.多元化[J]. 电影文学. 2010(22)

[3] 邢艺,主编.西方钢琴作品曲名全集[M].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4] 肖晶. 罗西尼声乐套曲《威尼斯赛船会》的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探析[D].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 杨儒怀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6] 郭赛男. 论罗西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 (美) 弗里德伯格,着.成功钢琴家攻略[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8] 高为杰,陈丹布编着.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 卡尔·莱默尔(KarlLeimer),瓦尔特·吉泽金(WalterGieseking)着,姜丹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10] (德)格奥尔格·克内普勒着,王昭仁译.19世纪音乐史[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11] 曾睿娟. 罗西尼歌剧唱段中女声花腔部分的特点及其运用[D]. 武汉音乐学院 2006

[12] 宋晶. 罗西尼喜歌剧中两位女主角罗西娜与辛德瑞拉的主要唱段及人物分析[D].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13] 李京宪. 罗西尼艺术歌曲《舞曲》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把握[D].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14] 高晓光,吴国翥编着.钢琴艺术百科辞典[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

[15] 钱仁康,钱亦平着.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16] 张玲玲. 透过歌剧《塞密拉米德》看罗西尼次女高音的风格及特征[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09)

[17] 喻家燕. 钢琴学习中的踏板基本运用技法[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1] 邱鑫. 久石让音乐中的和声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3] 王少维. 纵聚类音乐分析法研究[D]. 上海音乐学院 2013

[4] 冶鸿德. 二十世纪(五种)音乐分析法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5] 石慧. 梅西安《被遗忘的奉献》音乐分析[D]. 中央音乐学院 2011

[6] 邱鑫. 久石让音乐中的和声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7] 蒋长清. 电脑音乐与多声部音乐写作论[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8] 王艺. 约翰·菲尔德夜曲初探[D]. 山西大学 2010

[9] 陈昀. 福斯特歌曲在美国大众音乐发展中的地位[D].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10] 王菲. 军旅歌曲《热爱》艺术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2014

[11] 耿仁甫. 音乐分析法研究[D]. 贵州大学 2008

[12] 欧阳文思. 音乐鉴赏中动漫的现代理念探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3] 许黎. 无词人声作品类别与特征探析[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4] 张盼盼. 约翰·斯塔米茨交响乐的音乐学研究[D]. 山东艺术学院 2014

[15] 刘岩晶. 申克音乐分析体系与传统音乐分析体系个案比较[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16] 金华芳. 《陕北四章》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及演奏心得[D]. 中央音乐学院 2011

[17] 司季发. 序列“准则”与赋格“结构”的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18] 蒋长清. 电脑音乐与多声部音乐写作论[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9] 程露. 高平《舞狂》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D]. 武汉音乐学院 2013

[20] 李凌之. 西班牙魅力-格拉纳多斯《戈雅之画》之音乐分析与踏板运用[D].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1] 彭志敏着.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东南亚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东南亚属热带气候。饮食习惯也受气候的影响。因为热、湿的气候。造成了他们喜欢口味重的食物,用这样的口感来激发食欲。酸、辣是东南亚料理的主要特色。

东南亚菜,它最大的特色应该是酸,辣,口味重。东南亚地区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我们都知道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与他们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而东南亚地区的人们也没有例外,他们所处地理位置又热又湿,导致他们的口味比较重,而且他们的所有料理,不管是汤肴还是菜品,都需要酸辣来刺激他们的味蕾,这样他们才觉得比较有胃口。

说到东南亚菜,它最大的特色应该是酸,辣,口味重。东南亚地区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我们都知道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与他们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而东南亚地区的人们也没有例外,他们所处地理位置又热又湿,导致他们的口味比较重,而且他们的所有料理,不管是汤肴还是菜品,都需要酸辣来刺激他们的味蕾,这样他们才觉得比较有胃口。

东南亚佛教文化论文

因为中南半岛都去佛教兴起的早,而且随着历代王朝对佛教进行的政治倾斜,使得佛教信仰已经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自然成为中南半岛最大的宗教力量。

东南亚地区位于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中间的位置,从古至今这里都不断的与两地文明进行融合。此外,东南亚地处交通要道,经常接纳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信息,这就让东南亚地区的宗教文化传播有了些许不同之处。

根据数据统计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中,中南半岛部分国家基本都信奉佛教。而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地,则信奉伊斯兰教多一些。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中南半岛与海岛之间,宗教信仰差异这么大的情况呢?

首先中南半岛的佛教传承占比大,是因为从古时开始的王朝统治者就对佛教进行了很大的政治倾斜。这种政治倾斜给了宗教传播非常大的便利,所以佛教发展非常迅速,在中南半岛的各个国家都开枝散叶。

古时候海岛地区也是信奉佛教的,只不过他们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与半岛地区的小乘佛教不同,他们更愿意躲在深山修行,等着香客来朝拜,这就使得佛教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于是在近代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海岛地区渐渐出现了信仰的转移。

此外,在古代想要登岛必须坐船。而古代的造船业非常不发达。这种交通不便利,导致宗教信仰传播的不便。而外来伊斯兰教文化传入海岛之后,这种不方便反而成了隔绝文化的一道天然屏障。这为伊斯兰教在海岛扩大影响力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于是,现在东南亚的海岛国家信奉的多是伊斯兰教。

相比之下中南半岛地区的佛教起源非常早,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在我国三国时期。由此可见中南半岛的佛教传统可以说是深根蒂固牢不可摧,所以佛教依然占据着中南半岛民众信仰的主流。

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自秋蓉;201251406213;2012级对外汉语;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一、东南亚的佛教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1、东南亚的地理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自秋蓉2012514062132012级对外汉语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一、 东南亚的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寮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西元七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十二世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受传大乘佛教。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 东南亚佛教是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信教群众主要分布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据记载,公元纪年前后,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在东南亚地区流行。公元2世纪到6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在经过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东南亚佛教中,很多的佛教名胜和佛教仪式都带有一定的婆罗门教的影子,譬如婆罗浮屠、吴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等。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佛教也被尊为国教,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几乎都是全民信教的地区。同时,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为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各地信教群众根据巴利语音序创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写定音译巴利三藏典籍。从公元18世纪到现代,以泰语、缅甸语、高棉语和老挝语为主的的巴利三藏音译编纂工作逐渐完备,使的东南亚佛教得以更加广泛地流传。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东南亚地区处在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接地带与印度半岛隔海相望,交通便利,经济文化交流来往密切。因而佛教得以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再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东南亚的佛教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越南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佛教约于公元2世纪由中国传入越南,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是越南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期。公元初期,大乘佛教和婆罗门叫一度流行与老挝南部。14世纪中叶,柬埔寨的两名高僧将上座部佛教传入老挝,当时的老挝国王法昂王尊奉佛教为国教,老挝的佛教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柬埔寨在公元前1世纪称为扶南国,而在公元初印度教和上不座佛教就已传入扶南。公元3世纪左右,从中印两国传入大乘佛教,到6世纪时,扶南已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传入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公元4至11世纪,大乘佛教在泰国北部、中部盛行。公元前7世纪至13世纪,大乘密教曾在泰国流传。公元11世纪,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先后传入泰国。11世纪中期,蒲甘王朝统的阿奴律陀统一缅甸后,从斯里兰卡引入了上座部佛教,并尊崇佛教为国教,缅甸开始成为清一色的上座部佛教的国家。2、历史上东南亚各国家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推崇是其在东南亚兴盛的重要原因。例如,越南在公元16至17世纪,越南出现了南北封建割据的局面北方的郑氏与南方的阮氏试图重建佛教以赢得民心,佛教开始复兴。16世纪中期老挝,在国王昭塞塔罗多的扶持下,老挝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中叶,国王苏里亚旺萨在位期间,老挝佛教进入全盛时期。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兰摩甘亨确立上部座佛教为国教。14世纪后,阿瑜陀耶王朝和曼谷王朝的历代统治者都笃信佛教,以不同的方式扶持佛教的发展。朱拉隆功国王执政后,继续推进宗教改革制度。1902年《佛教制度法》出台,新的佛教制度在泰国被正式的确定下来。缅甸,在11世纪至13世纪的蒲甘王朝是缅甸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几代王朝的悉心护法,传教长老的竭力弘法上座部佛教在全面发扬光大。13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时期是缅甸佛教大发展的时期。上部座佛教经过蒲甘王朝的辉煌后继续蓬勃发展。13世纪后,佛教上部座在东南亚大陆确立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表现形式,穿橘色袈裟的僧侣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普遍存在。3、近代东南亚地区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小乘佛教的发展。例如,20世纪初,尤其在1930年后,随着老挝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老挝佛教开始复兴。20世纪初期,柬埔寨人民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中,虽然许多佛寺收到破坏,但佛教仍有一定的发展。成立于1933年的泰国佛家协议,现在全国已有70多个分会,该会以弘扬佛法为宗旨,专门成立自愿的弘法团,到全国各地宣扬佛法。综上所述,东南亚地区佛教的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内外各因素的影响,但佛教最终还是在这一地区得以继续存在并发展。佛教在东南亚盛行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佛教文化也是东南亚人民传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参考资料:《东南亚概论》中国出版集团 祁广谋、钟智翔主编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39佛教为什么能在东南亚盛行等内容。

佛教在中南半岛有着非常多的独特优势,比如中南半岛地形复杂,消息传播闭塞,因此佛教在中南半岛广为流传!

因为佛教还是非常适合中南半岛的国情的,那的人也需要这样这样一个精神寄托,所以这样

东南亚民族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你好,蛋卷是某大学国际贸易学系学生,很高兴能帮上你。其实有个很好的办法可以让你迅速拿到这样的文献。我们一般找中英文的文献和论文都是用这样的办法。上google,然后收索你要的作品名称或者重点词汇在后面加.pdf.例如“外国民族音乐.pdf”或者“外国民族音乐.doc”这样。你要找什么论文或者文献就重点词+.pdf或者重点词+.doc蛋卷用这个办法屡试不爽,你可以多找几篇,重点词用课本里章节题目重点词也可以,找几篇类似的整合一下就是一篇自己的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发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需要,也是把我国音乐文化艺术推向灿烂辉煌的需要。下面是我整理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具有着独特的民族音乐特色,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民族民间音乐在各民族的交流互动中传承与创新着,并在中国的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对中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与发扬,从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出发,对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给予了可行性建议,以期能推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特征;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华夏独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积累发展而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虽历经坎坷,但其精髓依然传承下来,依然保留着中华民族浓郁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共同构筑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推动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发展。因此,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分析探索,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的[1]。

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分析

民族音乐是在反映本民族文化、生活、地域等特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展现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特征。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是当前世界上独具特色和表现力的一种优秀艺术形式,也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基础和核心。从一定层面来说,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来源于群众生活,而又深深地根植于群众生活,对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广为流传的民族民间音乐曲目有《十大古曲》《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近些年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却没有产生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作为传统艺术的民族民间音乐却在不断被人遗忘。尤其是当前形势下,西方各种艺术的不断涌入,人们对中华传统和古典艺术接触太少,民族民间音乐的未来发展不容乐观[2]。更为严重的是,民间音乐中许多种类出现了断流,甚至濒临灭绝。尤其是在教育领域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被人忽视,而流行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充斥着音乐课堂。每年报考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考生,不仅人数悬殊,更让人心痛的是,还有很多人因为不懂欣赏,甚至对其存在排斥心理。此外,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也是民族民间音乐日益没落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快节奏时代的到来,很多人对民族乏认同感。长此以往,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能会逐渐没落下去。这些,必须要引起相关机构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解构

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民族音乐理论不断地成熟起来。就目前而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主要是指与戏曲、曲艺、民歌等相关的音乐。笔者将对这些音乐的特征进行分析解构[3]。

1。即兴性

一般来说,民族民间音乐主要包括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器乐、戏曲、曲艺等,是民间流传音乐的总称。民族民间音乐指的是各民族间流传的所有音乐类别,以歌曲数量最多。如山歌、劳动号子、小调等,都属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范畴。如《信天游》等歌曲,都有很强的即兴性,是当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2。流变性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音乐的流变性特征十分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尤其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当前这个时代。很多音乐曲目从一个地区,不断扩散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并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民族民间音乐的流变性,对城市和乡村音乐文化的交互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地域性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地域上表现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一特点也体现在民族民间音乐上。地域性也是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特征,不仅是各民族生产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的重要表述,更是各地区之间人民不同风貌的具体体现。如藏族、蒙古族等边疆地区,其音乐表述形式多为节奏悠扬、风格奔放,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也与民族习惯息息相关。其属于游牧民族,长期在草原生活,骑马放牧,歌声悠扬嘹亮,也就成为了该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而江浙一带,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也有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烟柳风情,音乐多细腻柔婉、清雅秀丽;中原一带,因为自古以来便是战争的集聚地,群雄逐鹿,百姓流离,因此多为慷慨激昂的悲歌……由此可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色彩不尽相同[4]。

4。生活性

我们也可以发现,民族民间音乐曲风动听,朗朗上口,与通俗音乐有着一定的共通性。民族民间音乐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劳动号子,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一种民歌形式,其节奏与相关劳动项目的节奏极为符合。《川江船夫号子》《见滩号子》《下滩号子》《平水号子》就是这一劳动号子的典型代表。《川江船夫号子》节奏变化多样;《见滩号子》战斗陷入紧张,一触即发;《下滩号子》《平水号子》则通过悠扬、舒畅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心中的安静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自律美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优美,多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自律美的特征。如《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展示了盲人阿炳坎坷的一生,音乐中优美而又满含悲哀,在节奏和情感表达上都体现着典雅和悲伤的美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种民族民间音乐中自律美的表达,能让听众产生深刻的感悟,让心灵随着音乐的流动激荡万分、感同身受。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大背景下,在“民族艺术进校园”的潮流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美好的春天[5]。如何能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这需要相关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正确定位

正确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广义上来说,民族民间音乐就是华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五声调式的音乐;狭义上来说,民族民间音乐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的生活过程中所展现的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及生活特征的音乐。如今,世界主要包括三大乐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希腊音乐体系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体系。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够跃居第三位,不仅是因为中华民族历史渊源流长,更是因为这些民族民间音乐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特色,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音乐财富,位居三大体系之一,当之无愧。

2。将民族民间音乐与其他相关音乐有机结合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要获得长远的发展,不能故步自封,需将其与国外音乐、流行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相关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以使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变化。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我国的音乐工作者也可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到其他作品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这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3。对民族民间音乐加强宣传和推广

推广和宣传是民族民间音乐得以发展和弘扬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为过去式,广而告之才是大趋势。国家正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民族民间音乐有必要站出来,承担起引导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产生重视并加以继承的责任。

(1)民族民间音乐要发展,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将民族音乐融入现代元素,发展成为大众文化,而不是曲高和寡。

(2)学校有义务要将民族民间音乐引入音乐教育。孩子是中国的未来,学校教育则是铺路的重要基石。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世界音乐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也关系到世界的未来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不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是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通过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加以探讨,能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笔者衷心的希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够在正确的定位基础上,通过对各部分特征的研究,将其与其他音乐互通有无,有机结合,以适应当前的时代潮流。我们相信,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错中,在时代的历史洪流中,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必将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张军。一首气势恢弘的泰山赞歌——孙京家《泰山赞》诗赏析[J]。教育教学论坛,

[2]丁宁。探究中国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

[3]方光耀。民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杜亚雄。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之回顾[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索引序列
  • 东南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东南亚音乐的论文参考文献
  • 东南亚饮食文化论文
  • 东南亚佛教文化论文
  • 东南亚民族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