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余方程是一个数学方程式。该方程式的内容为。
对于一组整数Z,Z里的每一个数都除以同一个数m,得到的余数可以为0,1,2,...m-1,共m种。
就以余数的大小作为标准将Z分为m类。每一类都有相同的余数。
设是整数,当时,成立,则称是同余方程的解。
凡对于模同余的解,被视为同一个解。
同余方程的解数是指它的关于模互不相余的所有解的个数,也即在模的一个完全剩余系中的解的个数。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我写个简例吧:AAA解法:解同余式组:x≡1(mod5) x≡2(mod11)解:中国剩余定理的等效解法令x=5a+11b +55t 亦即 x==5a+11b mod 5*11代入原同余式组得11b==1 mod 55a==2 mod 11解得b==1 mod 5, a=-4==7 mod 11取任意一组特解如b=1,a=7代入得x==5*7+11*1=46 mod 55 BBB解的数量之判定法:对于多个模并非两两互质的情况,可以先确立一组两两互质的分解基数集(质数集是一个常用的特例),将这些模用分解基数表示成为多个因数项,将其中相关于同一个分解基数的项进行归并。如果有矛盾,则无解。否则有解。例:同余式组x=2 mod 16x=3 mod 5x=6 mod 12取4, 3, 5作为分解基。变成x=2 mod 4^2x=3 mod 5x=6 mod 4x=6 mod 3其中相关于同一个分解基数的情况,仅有x=2 mod 16与x=6 mod 4是相关于分解基数"4"的,它们没有矛盾。取两相容解集的交集,即其中解集较小的那个:x=2 mod 16.再与x=3 mod 5及x=6==0 mod 3联立求解。另例:x=2 mod 18x=8 mod 12以3,2为分解基。相关于分解基数3的转化式有x=2 mod 3^2, x=2 mod 3, 取前者。相关于分解基数2的转化式有x=0 mod 2, x=0 mod 4, 取后者。 另例:同余式组x=3 mod 12x=2 mod 18以2,3为分解基集,于是原同余式组变成x==3 mod 2^2x==3 mod 3x==2 mod 3^2x==2 mod 2矛盾。故此同余式无解。如果是形如ax=b mod m形状的同余式联立的,则可能出现无解、一解、多解的情况。一个基本的例子如下:12x=18 mod 27 注:相当于12x=9+18k自然就等价于同余式4x=3 mod 9解得x=3 mod 9, 转化为模27的同余式,为x=3,12,21 mod 27 AAAAAA快速计算法例如同余式组(以下用==表示同余号)x==2 mod 5-2 mod 6-3 mod 7对中国剩余定理一个简单的改进可以是这样:令x=5*6*7*(a/5+b/6+c/7) mod 5*6*7即x=6*7*a+5*7*b+5*6* c+ 5*6*7 t代入原题即得6*7*a==2 mod 55*7*b==-2 mod 65*6*c==-3 mod 7求得a==1 mod 3, 或者说是形如-1+3u的任意整数。b=2 mod 5, ...c=2 mod 7剩下的就是如果计算出x来了。下面也给了简化方法。从下面这个式子上看x=5*6*7*(a/5+b/6+c/7) mod 5*6*7=5*6*7*(a/5+b/6+c/7 mod 1) 注意,这个式子极具有启发性!我们看到,我们需要的x的值,只要取以5*6*7作分母时的分数(a/5+b/6+c/7) 的分子就行了,如果我们将 a/5+b/6+c/7表示成带分数,即整数加真分数的形式。还可以发现,如果要取最小正整数解,就取这个真分数的分子就形子。。在计算过程中,任意加减一个整数,造成数的增大和变小,并不影响我们的结果。同时,任意交换加项,也不影响。下面我们来计算:1/5+2/6+2/7 mod 1=16/30+2/7=172/210 再例:这是我刚答的一道题,讲的较为明确精炼,请参考。一个数÷5余1,÷7余3,÷9余2,这个数最小是几?题目转化为同余式组x==1 mod 5x==3 mod 7x==2 mod 9解:令x==7*9*a+5*9*b+5*7*c mod 5*7*9即x=7*9*a+5*9*b+5*7*c+5*7*9*t即x==5*7*9*(a/5+b/7+c/9 mod 1)即x=5*7*9*(a/5+b/7+c/9+t)代入原同余式组得7*9*a==1 mod 5 , 于是a==2 mod 5, 取其特值2为代表。5*9*b ==3 mod 7,于是b==1 mod 7,取其特值1为代表。5*7*c==2 mod 9,于是c==-2 mod 9,取其特值-2为代表。再以x==5*7*9*(a/5+b/7+c/9 mod 1)为求值式,进行计算。先计算(a/5+b/7+c/9 mod 1)注意,计算过程中,任一个加项或整体值上可以加减任一个整数,不影响。同时,在计算时,可以充分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随意调整加法项的位置与加法过程的顺序。其中,mod 1这个提法一定要理解,这样可以为解同余式组带来极大的方便。mod 1表示两个对象相差一个整数值。如果mod用来表示求余,则表示求一个数的小数部分;如果N==0 mod 1,即说明N为整数。2/5+1/7-2/9 mod 1 ==2/5-2/9+1/7==8/45+1/7==101/45*7==101/315于是x==101 mod 315这个数最小为 101
解方程写出验算过程:1、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2、左边等于多少,是否等于右边3、判断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例如:4.6x=23解:x=23÷4.6x=5检验:把×=5代入方程得:左边=4.6×5=23=右边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扩展资料整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未知量,设为未知数。(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正确解方程。(4)检验。
(2200字) 在二分法中,由于不断取中点,区间不断缩小,区间的中点逐渐逼近方程根(或函数零点)的精确值,所以二分法体现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二分法本质上又是一种区间迭代的数值算法,渗透了算法思想;二分法还体现了非此即彼的哲学思想,它综合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极限等多种知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应用. 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例1】 用二分法求方程2x 3-4x2-3x+1=0在区间(2,3)的实数解.(精确度0.01) 解:设f(x)=2x 3-4x2-3x+1,由f(2)=-5<0,f(3)=10>0,由零点存在性定理知,区间(2,3)可作初始区间(2,3),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列表如下: 由于精确度ε=0.01,二分次数是6次时,|2.53125-2.515625|=0.015625>0.01,不合题意;当二分次数是7次时,|2.5234375-2.515625|=0.0078125<0.01,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2.5234375. 点评:精确度与方程的精确解和近似解的差的绝对值有关,若这个绝对值小于某个数值,那么这个数值就是精确度.即若设方程的精确解为x *,近似解为x n,由于x *和x n都位于区间[a n,b n]上,则|x *-x n|≤|b n-a n|.人教A版教科书上定义了精确度的概念:若区间[a n,b n]的长度|b n-a n|<ε,则称ε为方程近似解x n的精确度,此时|x *-x n|<ε.所以区间[a n,b n]任意一个值都是满足精确度ε的近似解,故该题取区间(2.515625,2.5234375)上的任何一个值都符合题意,为方便不妨取区间的端点作为近似解. 二、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 【例2】 已知函数f(x)=x 3-x-1,x∈[1,1.5]. (1)当精确度为0.01时,二分的次数最少为多少次可确定零点的近似值? (2)用二分法求[1,1.5]的一个零点.(精确到0.01) 解:(1)设函数零点的精确值为x *,近似值为x n,由精确度定义可知|b n-a n|<ε,又|x *-x n|≤|b n-a n|,所以|x *-x n|≤|b 0-a 0|2 n<ε,即1.5-12 n<0.01,则2 n>50,n≥6,即二分的次数最少为6次可确定零点的近似值. (2)由f(1)<0,f(1.5)>0,根据零点存在性定量可知,区间[1,1.5]可作为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列表如下: 当二分次数是5次时,|1.3281-1.3125|=0.0155>0.01,不合题意;当二分次数是6次时|1.3281-1.3203|=0.0078<0.01,符合精确度要求,∴x 6=1.3242≈1.32即为所求零点. 点评:该题首先要满足精确度0.01,二分次数需6次,此时区间[1.3203,1.3281]两端点精确到0.01,近似值不同,所以再取中点x 6=1.3242≈1.32即为所求零点. 当区间两端点精确到0.01数值相等时,函数零点的近似值即为端点的近似值,如在例1中,区间(2.515625,2.5234375)两端点精确到0.01的近似值都 是2.52,那么该方程精确到0.01的实数解就是2.52,从中可看出“精确度”和“精确到”是有区别的,“精确到”往往和有效数字“形影不离”,是一个近似值,而“精确度”与精确值和近似值的差的绝对值有关,它可取区间上的任何一个值作为近似值. 三、用二分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例3】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一条10km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如果沿着线路一小段一小段地查找,每查一次要爬一次电线杆,10km长的线路大约有200余根电线杆,维修电路的工人师傅如何工作才能把故障的范围缩小到100m以内?至少要查多少次? 解:设A表示闸门,B表示指挥部, 他首先从中点C 查,用随身带的话机向两端测试时发现AC段正常,断定 故障在BC段,再到BC中点D来查,这次发现BD段正 常,可见故障在CD段,再到CD的中点E来查……每查一次,就把待查的线路长度缩短一半,则由精确度定义得10×10 32 n<100,解得n≥7,即至少查7次就可以把故障发生的范围缩小在100米以内. 点评:二分法不仅可用来求方程的近似解以及函数的零点,还可以用来查找线路、水管、气管,还能用于实验设计、资料查询等,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小的精力去解决问题.
解:分享一种解法。用“丨a,b,c:β1;d,e,f:β2;g,h,i:β3丨”表示线性方程系数和值构成的广义行列式的各元素。广义行列式A=丨1,1,1:0;1,2,a:0;1,4,a^2:0丨。将第1行元素乘以(-1)分别加到第2、第3行上,A→丨1,1,1:0;0,1,a-1:0;0,3,a^2-1:0丨;再将第2行元素乘以(-3)分别加到第3行上,A→丨1,1,1:0;0,1,a-1:0;0,0,a^2-1-3(a-1):0丨。∴a^2-1-3(a-1)≠0,即a≠1、a≠2时,方程有唯一解,x1=x2=x3=0。此时,与方程x1+2x2+x3=a-1没有公共解。故,只有a=1或者a=2时,方可能有公共解。①a=1时,由原方程组,解得x2=0,x1=-x3,完全满足x1+2x2+x3=a-1=0,∴其公共解是x2=0,x1=-x3,其中x3为任意数。②a=2时,由原方程组,解得x1=0,x2=-x3,代入方程x1+2x2+x3=a-1=1,得x2=1、x3=-1。∴其公共解是x1=0,x2=1、x3=-1。供参考。
联立四个方程即可
代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处理线性关系问题。线性关系意即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以一次形式来表达的。例如,在解析几何里,平面上直线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空间平面的方程是三元一次方程,而空间直线视为两个平面相交,由两个三元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来表示。含有 n个未知量的一次方程称为线性方程。关于变量是一次的函数称为线性函数。线性关系问题简称线性问题。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是最简单的线性问题。 九章算术线性代数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在20世纪才形成,然而它的历史却非常久远。最古老的线性问题是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方程》章中,已经作了比较完整的叙述,其中所述方法实质上相当于现代的对方程组的增广矩阵的行施行初等变换,消去未知量的方法。随着研究线性方程组和变量的线性变换问题的深入,行列式和矩阵在18~19世纪期间先后产生,为处理线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从而推动了线性代数的发展。向量概念的引入,形成了向量空间的概念。凡是线性问题都可以用向量空间的观点加以讨论。因此,向量空间及其线性变换,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矩阵理论,构成了线性代数的中心内容。线性代数的含义随数学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数学的许多分支,同时也是理论物理和理论化学所不可缺少的代数基础知识。
利用矩阵的行初等变换将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化为行阶梯形,如果系数矩阵与增广矩阵有相同的秩,则方程组有解,否则无解。在有解的情况下,若增广矩阵的秩小于未知数的个数,则方程组有无数组解,否有唯一解。
剩余天数不足的话有可能是使用的比较多,而且存的数量不够。
知网论文检测剩余天数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搜索。
知网论文检测剩余篇数不足说明检测次数达到了上限。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1998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提出。1999年3月,以全面打通知识生产、传播、扩散与利用各环节信息通道。
打造支持全国各行业知识创新、学习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总目标,王明亮提出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并被列为清华大学重点项目。
CNKI工程的具体目标:
一是大规模集成整合知识信息资源,整体提高资源的综合和增值利用价值;二是建设知识资源互联网传播扩散与增值服务平台,为全社会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知识创新信息化条件。
三是建设知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平台,为社会各方面提供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信息化手段;四是为知识资源生产出版部门创造互联网出版发行的市场环境与商业机制,大力促进文化出版事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与跨越式发展。
凭借优质的内容资源、领先的技术和专业的服务,中国知网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在2007年,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获提名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知网
回帖是种美德.
活着 txt+PDF+epub+mobi+azw266:
《活着》的经历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活着……寇延丁(12月6日12:20)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活着》,余华的作品,十万余字,用词简练,淡淡的,好似品茶一般,回味悠长。 一开始我在想,以我现在的年龄和经历,畅谈《活着》,会不会遗憾了余华的作品。我害怕,害怕文字过于苍白和无力。可是,我深爱《活着》,福贵的一生震撼了我的心灵。 首先说说余华,他是除三毛,晓溪外我最喜欢的作家。我一直都觉得,他似乎是在用生命去写作,用内心去写作,拒绝谎言,拒绝涂脂抹粉。读他的文字,你才能感受到中国文字的乐趣和精华,才能知道我们的生存状态如何。人是一种容易的动物,至少我是这样觉得,因为我们总是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景象中,从而忽视了社会的现实性,那令人揪心的现实。而余华作品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品读它们的过程中我们又审视这个社会的机会。在我心里,余华就像是《黄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孩子,用内心真实的感受说话。 《活着》这部作品的问世来源于余华听到的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的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但他却毅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民歌深深地感动了余华,于是就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 《活着》讲述的是福贵的一生,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更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庆幸我曾那么执著地感知中国的历史,这点,无疑对我理解这部作品起着重大的作用。福贵成长于解放战争前期,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文革时代,改革开放初期。他的一生,实则也是中国的演变史。 我想,一个不了解历史的人,读《活着》,看到的就仅仅是福贵波折,苦难的一生。而实质上,这部作品反映出来的却是多方位的。它让我们见识了战争的残酷,让我们了解文革是一个多么混乱和阴暗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疯狂,在一阵阵暴风雨中艰难度日。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记住这段历史的。试问,一个善于忘却历史的民族,有可能是个有前途的民族么?这或许也是《活着》带给读者的重要启发和引思吧! 第一次读完《活着》,老师问我有何感想。我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回答: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死了,很悲哀很讽刺。我并不羞愧于自己的想法,纵使它与众多学者们的见解完全不拉纲。我想和余华一样,遵循内心的声音说话。 第二次读《活着》,我突然明白:人,就要为活着而活着。福贵年少时轻狂,但他在经历人生种种磨难,看着一个个亲人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心底实际是在滴血,在哭泣。但他仍然挺过来了,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年迈古稀之时,以一头耕牛为伴,没有丝毫沮丧。当“看到”他得意自鸣地咿呀啊呀哼着长长的引子,唱着“黄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也浮现了那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自得的情景。 第三次读《活着》,我已不再为福贵亲人的离去而哭泣。我觉得,《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品性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才是希望所在。我也看过一个读者的感想,他说:我觉得支撑福贵老人走过一生的是其对土地的信仰,土地对于一个农人来说,就是命,就是生命意义所在。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信仰更是思想的升华,人类更要有信仰。我佩服这位读者能够深层剖析。我一直觉得,我还小,没有这般见识,自身学识的浅陋让我没有更多的感怀罢了。 曾有一个意大利中学生向余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您的小说《活着》在那样一种极端的环境中还要谈生活而不是生存?生活和生存之间轻微的分界在哪里? 我羡慕,羡慕那位中学生有与余华交谈的机会。曾几何时,我也想过同样的问题,当我置身于《活着》的时候,我就想过了。余华如是说:在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对于《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中的福贵虽然历经苦难,但是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就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一种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 对于他的回答,我没有太多的想法。或许只是余华善用人称去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罢了。抑或是,给疑问者一个回答,仅此而已。 此外,为《活着》里逝去的生命默哀。那些个,都是善良的生命。由时候,会痛恨余华,不懂为什么他要让那些鲜活的生命死于他的笔下。但我原谅他,我明白,那些生命,也在成就着《活着》的价值。 时下,许多人由《活着》联想到当今的制度,市场,经济,教育,甚至是环境和GDP,我无法云之。因为并不认同他们的看法,恰似无病呻吟。也无法更深层地去探讨,我说过,知识过于浅薄。 其实,这个社会真的需要《活着》的呐喊,才能让我们感知社会并不是一片漆黑。有一丝光,在暗暗地照着,对于我们来说,已足够。坚强,勇敢地面对一切,用自己的良知去闯荡社会。大多时候,遵循自己的声音说话。 最后,仅以下面两句话结束。 鄙视轻生的人。 人,要为活着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