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电梯论文模板

电梯论文模板

发布时间:

电梯论文模板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模拟电梯的制作三层电梯的单片机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上面全是单片机控制电梯的,再告诉你一个技巧,如果想要其他的论文,,在这搜就OK了。

参考文库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那程序不有的是啊,我记得上学时这好像是一个实验啊,怎么现在都成毕业设计啦,什么型号的你也不说,啥都没留,再说那么老长怎么给你往上发

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 在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驱动为主导,以企业岗位需求为载体,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行动领域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该课程领域的开发思路与实施,课程整体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电梯安装与调试;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是电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考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梯作业人员)的必备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电梯安装与调试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首选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电梯联系紧密。按照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推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工程实例项目,将课程知识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贯穿起来,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实践,使学生具备解决第一线实践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项目的开发,是在分析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教学目标直接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相一致。对于一门课的教学,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单元两个层面来展开。要从各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整体优化。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课程围绕电梯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工作过程,设置了10个教学情境,在资讯、分析、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的学习情境教学组织中,逐渐培养了学生作为工作者的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六步实施法

1.资讯

教师通过世界大学城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根据导轨安装的任务,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动画课件了解导轨安装全过程。让学生明白该项目在电梯企业中的实际安装方法,做这个项目有何意义,然后再认真阅读教师给学生的实训指导书中导轨安装的资料,这样,从很大程度上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

根据项目相关的知识点,以课件讲授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掌握。讲解完成后,同样可以播放导轨安装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安装的顺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要参与进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讨论导轨安装的步骤。学生接受项目任务,并按照项目的控制要求自行分析思考安装方案,然后小组6人讨论各自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项目教学中的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的过程。

3.决策

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左右,每个小组自己推选一位队长。队长根据这个项目分配合适每位同学的具体任务。每个项目任务的时间由老师设置,预留汇报时间其余的时间由每个小组的队长支配。项目小组根据本部门的职责,结合项目教学的任务要求,制订项目完成的计划。包括项目任务的执行者、任务完成时间、完成任务的方法以及任务内容等。要求每个项目任务都要全员参与,小组的队长自己决定分工,如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报告确认等。主要以学生设计,讨论为主,再加上老师的课件演示和现场模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实施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安全第一。教师先集中讲解一次安装步骤,尤其是让六个队长必须掌握导轨安装的顺序,然后分组实操安装导轨,队长根据每位成员的情况分配具体的任务,队长也是安全员,注意安全。开始实践操作,整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具体的操作中探索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寻和互助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直观地把所学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同学们,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教师在旁边指导与监督,改变了一味的填鸭式的教教学。学生和老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充实和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行业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了便利。

5.检查

项目完成后,首先是小组自己检查,拿着卷尺、水平尺、磁力吊锤检查导轨安装的具体尺寸,检查导轨支架是否水平,用磁力吊锤检查导轨的垂直度。队长把检查的结果记录好,然后是两两交叉互相检查。检查方法和自己检查方法一样,队长也把结果记录下来,大家把检查的结果给老师。教师在六个小组中,挑选最典型的小组对结果再检查一次。

6.评价

强调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三个方面构成。这样学生自评就是根据要求对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打分,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有成就感;小组互评,增加检查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让学生在其他小组中找差距;教师总评是项目完成后指导教师根据要求进行项目验收。这个环节体现项目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和评价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的信心,最后学生把实训操作的内容已经检查的结果写成实训报告发送到教师世界大学城上,让教师批阅。

三、小结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梯安装与调试设计与开发,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既能掌握应有的技能,又能进行挑战性的学习,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由厌学到乐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项目的课程教学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管理原则,符合高职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会、在会中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课程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运用做了有益的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开发方法是目前高职教育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法之一,需要不断去努力探索。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思考与探讨,进行课程改革与内涵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柴华伟.电气控制及PLC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

[2]滕云.PLC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

[3]李庆玲.以信息化手段促进PLC课程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6(9).

[4]韩亚荣.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PLC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15(18).

[5]彭儒武,徐海花.高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

[6]周书颖.可编程控制器在实验教学中的分层次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

[7]王兆明.电气控制与PLC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电梯井道模板论文

四层电梯PLC控制 双恒压无塔供水的PLC电气控制 毕业论文 第一章:设计要求一、接收并登记电梯在楼层以外的所有指令信号,给予登记并输出登记信号。二、根据最早登记的信号,自动判断电梯是上行还是下行,这种逻辑判断称为电梯的定向。电梯的定向根据首先登记信吃的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令定向,指令定是把指令指出的目的地与当前电梯位置比较得出“上行”或“下行”结论。例如,电梯在二楼,指令为一楼则向下行;指令为四楼则向上行。第二种是呼梯定向,呼梯定向是根据呼梯信号的来源位置与当前电梯位置比较,得出“上行”或“下行”结论。例如,电梯在二楼,三楼乘客要向下,则按AX3,此时电梯的运行应该是向上到三楼接该乘客,所以电梯应向上。三、电梯接收到多个信号时,采用首个信号定向,同向信号定向,同向信号先执行,一个方向任务全部执行完后再换向。例如,电梯三楼,依次输入二楼指令信号、四楼指令信号、一楼指令信号。如用信号排队方式,则电梯下行至二楼—上行至四楼—下行至一楼。而用同向先执行方式,则为电梯下行至二楼—上行至四楼。显然,第二种方式往返路程短,因而效率高。四、具有同向截车功能。例如,电梯在一楼,指令为四楼则上行,上行中三楼有呼梯信吃,如果该呼梯信号为呼梯向(K5),则当电梯到达三楼时停站顺路子载客;如果呼梯信号为呼梯向下(K4),则不能停站,而是先到四楼后再返回到三楼停站。五、一个方向的任务执行完要换向时,依据最远站换向原则。例如,电梯在一楼根据二楼指令向上,此时三楼、四楼分别在呼梯向下信号。电梯到达二楼停站,下客后继续向上。如果到三楼停站换向,则四楼的要求不能兼顾,如果到四楼停站换向,则到三楼可顺向截车。六.采用MCGS组态软件监控系统运行。实现监控功能。第二章:交流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的电气系统包括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电力拖动系统有各种交流的和直流调速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现在已逐渐采用可靠性更高、通用性更强的可编程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但是,仍有大量正在使用的电梯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本次毕业设计采用交流变极调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XPM型四层四站客货两用电梯, XPM型 型号中X代表选层按钮控制,P代表自动选层,M代表自动门。电梯的基本结构按照位置,可分为机房、井道、轿厢和厅门四大部分。一:机房部分机房设在顶层,在井道的上方,机房部分包括拽引机、控制屏和限速器等。(1): 拽引机拽引机是电梯的驱动机构,它包括拽引电动机、电磁制动器减速器和拽引电动机为电梯专用YTD系列双速电动机。减速器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拽引轮是V型或轮挂着对重,当轿厢上升时同,对重下降,反之当轿厢下降时对重上升,轿厢与对重要在井道中各自的导轨内滑动。(2):控制屏控制屏上装有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大部分电器,包括熔断器、接触器,各种继电器、变压器、整流器及各种阻容元件等。(3):限速器限速器是电梯专用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通常使用离心甩块夹绳式限速器。二: 井道部分井道是电梯轿厢垂直运动的通道,在井道里安装有轿厢和对重的导轨,缓冲器,以及各种控制和保护用的电器。——极限开关,楼层感应器,平层隔磁板等。、三: 轿厢部分电梯的轿厢部分包括轿厢体,安全钳,轿厢门的自动开关装置,平层和层楼信号装置,以及轿厢渺无人烟操纵屏和指示灯。(1):轿厢体轿厢是指电梯用来载动运乘客或货物的装置。包括厢架、厢体、厢门。(2): 自动开关装置开关门及电机开关门控制装置轿厢门由电动机拖动,能自动开关,开关门电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3):平层和楼层信号感应器装置,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的角度来看,电梯是垂直运行按行程位置进行控制的电气设备,而向控制电路发出楼层和平层的位置信号的装置是永磁感应器。平层感应器一般用永磁感应器,他和换速感应器结构相同,均由干簧管和永磁铁组成,干簧管是一个装有触点的真空管,其动触点2是用导磁的簧片制成,触点1—2之间相当于一组动断触点,2—3之间相当于一组动合触点。由于干簧管装在永久磁铁旁边,在磁场的作用下簧片动作,其动断触点1—2断开,而动合触点2—3断开。用永久磁感应器作位置控制的主令电器,不但具有动作迅速可靠的优点,而且没有行程开关容易产生机械磨损的缺点。发出平层信号的平层感应器装在轿厢上,装在上面的是平层感应器,装在两者中间是开门感应器。三个感应器随轿厢上下运动,而平层隔磁板则固定在井道中,当轿厢到达停层位置时,平层隔磁板插入三个感应器中间,则轿厢的底版正好与楼面地板平齐。楼层信号感应器的原理与此相同,不同的是停层隔磁铁板装在轿厢顶上随轿厢运动,而楼层感应器则固定在井道中(每层一个)。(4):轿厢内操纵屏和指示灯在轿厢上装有操纵屏,上面装有选层按钮和各种控制按钮。在轿厢门上有指示灯,用以指示轿厢所在的楼层数。四: 厅门部分厅门部分主要有厅门,厅门外的召唤按钮和指示灯。上分以后在发全部QQ:87041989

现今,伴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机械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机械方面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机械制造技术在与机械制图、电工、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结合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本文就主要对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措施

引言

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连带着对各种产品的标准越加严格,对产品的要求向着以下方面发展:合理的价格、高档的质量、方便性、多样化的种类、高度自动化、观赏性等。所以对机械设计以及机械制造的探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能够对提升产品各方面的性质特点有所贡献。

一、机械设计的技术分析

1、机械设计的初期计划设计分析

机械设计要进行初期的计划设计,其在工作方面和计算机软件的设计需求分析比较类似,在设计之前要对机器设计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要求的过程中,对机器应该具备的功能也要进行掌握。以此作为机械设计的基础,然后在设计以及制造过程中要对相应的约束条件进行规定。

2、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案分析

在机械设计中,方案设计是关键的部分,方案也是设计的灵魂,其决定着设计的成败。在设计阶段,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实际和理论之间的矛盾。方案设计不仅仅要符合机器本身的性能,同时,在功能方面也要进行满足。在方案设计方面,对检验人员对机器开发、认识以及创新方面都要进行重视.在设计阶段,主要的步骤可以简单概括为对工作原理进行定义、对机器结构进行确定、对机器运动方式进行设计、对零部件的选取与设计进行判断、对制图进行设计以及对初步设计进行调查。

3、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设计分析

机械设计中,对技术层面的要求最为严格,在这个阶段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校对,同时,要对图纸进行计算,对设计总图和部分草图要进行对比和核对分析。在机械设计方面对每个部分都要进行设计,设计时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核对,不能出现疏漏的情况,同时,在校对方面也要保证质量。对要进行产品生产的机械,在设计时,要根据产品进行定型设计。

4、机械设计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针对现代机械产品的机械设计

现代机械产品对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在技术层面一定要不断的进行改善.机械产品设计要更加具有智能化特点,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现代化设计手段,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虚拟的设计技术,对产品设计进行虚拟化,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产品的性能结构进行模拟演示,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在机械设计方面要更加的系统化,机械设计中包含着很多的部件,这些部件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整体的设计,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经过系统设计以后才能实现机械产品的设计目标。最后是要具有模块化特点,这种理念在设计方面比较简单,但是,要保证机械设计功能实现模块组合,在产品方案设计过程中进行实现。机械产品设计要具有特性,要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特性来进行机械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计算机对产品进行构建,同时,进行必要的推理,最终形成方案设计。

(2)现代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与前景分析

机械产品在性能方面要更加的优良,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过程中要以提高产品的性能为目标,其中机械产品的优良性主要体现在可靠性技术以及控制技术方面。机械设计要更加适合市场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发展空间,产品在形成以后要能够在市场中进行拓展。同时,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要不断开发新技术,这样能够在机械设计方面应用新技术。新技术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本方面的降低,智能化设计等。应用新技术来提高机械设计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有利。

二、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

1、主要的机械制造工艺

当代机械制造的技术覆盖范围非常广,包括焊、钳等。而现代机械制造的焊接技术主要有:埋弧焊焊接技术,即在焊剂表层下靠燃烧电弧来完成焊接的焊接技术;电阻焊焊接技术是指将待焊接的物体牢牢压在正负两极之间,再接上电源,依靠电流经过被焊接物表面以及周边能够发热的效应,将其熔化,使它和金属融为一体的压力焊接工艺;螺柱焊焊接技术,就是使螺柱的一端和管件或板件的表面紧紧连接在一起;搅拌摩擦焊焊接技术就是在焊接时,除了焊接用的搅拌头,其余焊接消耗性材料如焊剂、焊丝等都舍弃的焊接工艺;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即用电弧来发热的焊接技术。

2、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分析

(1)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前提下,机械的制造企业已经将资源配置扩散至全球范围,这促进了制造业在全球大范围的迅速扩展壮大。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也承受着全球化的挑战,许多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层出不穷。一个机械产品的完成可能是几个国家或地区分工合作的结果,所以一个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处于常胜地位,就要使本国的制造技术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再依据国情和具体的制造技术合理分配机械产品的制造工序。

(2)系统性的技术综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也逐渐突出,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更是多种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不仅突出制造技术的本身,而且增大了制造技术的范围。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已经渗透到产品的调研、设计、制造、生产以及销售等整个链条中,应用到的科学技术有自动化、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是一种综合性的制造。

(3)不断迎合市场经济

传统工艺制造的机械产品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市场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因此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要在保留原有制造工艺的前提下努力创新,同时不断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工艺,研究开发新的制造技术。这样才能使机械制造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

(4)符合工业发展的新要求

现代工业正在迅猛的发展,而且各种新技术的体系也接连融入其中,如计算机技术、化工技术等先进的现代技术都很好的融合成了一体。现代工业前提下,机械制造要不断革新制造技术,努力提升生产的效率,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能够很好的进行市场的扩展。

3、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今,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迅猛,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机械制造的设计、制造工艺和管理等方面来分析:首先就是机械制造的设计方面,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多数都应用先进的设计理论及方法,而且会对机械制造的设计数据进行不间断的更新,特别是计算机CAD软件技术的应用,更是让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企业走进了无图纸的时代,可目前我国紧缺这样类似的先进技术或者是应用得不广泛,需要有关部门和核心机械制造企业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其次是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方面,目前机械制造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高精密、高精度加工,在发达的国家,一些高级的加工工艺如纳米、电磁、微型加工以及激光等加工技术都被广泛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制造中,而目前我国这类高端技术应用得则很少甚至还没有开发出来。

因此,在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值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探索;最后就是机械制造的管理方面,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实行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机械制造的组织机制和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精细生产(LP)、准时生产制(JIT)、敏捷制造(AM)以及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应运而生,而在我国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则比较稀少,只有极少数的机械制造企业引进了这些管理机制,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要多多引进这类先进的制造管理理念,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益与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机械制造技术和精密加工工艺的发展及应用水平。而机械设计对机械制造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机械生产。

参考文献

[1]郭健禹.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1(18).

[2]刘超.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河南科技,2013(6).

[3]陈海平.试析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价值工程,2013(18).

浅析电梯的机械装置及机械结构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增多,电梯也开始频繁出现在我国的各大商场及居民建筑物中,电梯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活动带来了方便与快捷的同时,所出现的安全事故等问题也为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电梯;机械装置;机械结构

引言

电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但是,当电梯出现故障的同时也给人们带了不便甚至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对电梯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一、电梯的概念及分类

1、电梯的概念

虽然电梯十分普及,多数人也都使用过电梯,但是人们对于电梯的理解却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概念方面,所谓狭义的电梯指的是对规定楼层进行服务的,具有轿厢等垂直或是倾斜的升降设备,不包括自动人行道以及自动扶梯等等。对于广义的电梯而言,其主要指的是具有动力驱动的,可沿着刚性导轨进行运行的箱体或是沿着固定的线路进行运行的梯级、踏步等等,可对人或货物进行升降或平行运送的机电设备。其既包括普通意义上的载人或载货电梯,也包括自动扶梯以及自动人行道等等。

2、电梯的分类

2.1 按其运行速度快慢来分,可将电梯分为四大类:低速、快速、高速以及超高速四类电梯。对于低速电梯而言,其主要指的是运行速度小1m/s的电梯,多数货梯的运行速度均在此速度区间内;快速电梯指的是运行速度在1m/s-2m/s之间的电梯,通常而言,15层以内的多层客梯以及住宅电梯的运行速度均在此区间内;高速电梯主要指的是运行速度在2m/s-4m/s之间的电梯,高层写字楼中常为此种类型的电梯;而超高速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4m/s,主要用于分区进行控制的高层大厦中。

2.2 根据电梯使用用途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乘客、载货、医用、杂物、观光、车辆以及船舶等多种类型的电梯,除了常用电梯以外,还有不少种类较为特殊的电梯,例如,建筑施工电梯、斜行电梯以及立体停车场用电梯等等。

二、电梯的机械结构及主要装置分析

1、门系统

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关闭电梯的轿厢空间门与各层的层门以免乘客出现意外。门系统是电梯安全保障的重点之一,门系统必须保障的几点是:在轿厢没有升到层门并停好之前层门自动闭锁(某商场就出现过电梯因意外导致层门闭锁失灵,结果一个乘梯的顾客看也没看就走了进去);在轿厢运动过程中轿厢门必须自动闭锁。

2、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牵引轿厢上上下下到达乘梯者指定的层数。曳引系统主要由导向轮、限速轮、曳引钢索、曳引机等组成。曳引机即俗称的电梯主机,是为电梯提供动力的装置。电梯主机根据其电机可以分为交流曳引机与直流曳引机;根据其减速方式可以分为无齿轮曳引机与有齿轮曳引机;按其速度可以分为低、中、高、超高速曳引机;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卧式曳引机与立式曳引机。电梯的轿厢与对重是通过同一根曳引绳挂在同一个曳引轮上的。轿厢的重量与对重的重量使曳引轮与曳引绳之间产生摩擦力,曳引机则驱动曳引轮转动从而以摩擦力驱动轿厢的上下。

3、轿厢系统

轿厢就是我们平常进入到电梯里的厢式空间。轿厢一般是由轿底、轿门、轿顶、轿壁等部件组成的。轿厢是四大空间中唯一的乘客空间。轿顶与轿门对面的轿壁通常为镜面,轿顶处安装有监控装置。轿厢是电梯的承重与承载空间也是我们最熟的空间,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轿厢的底部还有称重装置,可以精确地称量出目前电梯上所有乘员的总重量,一旦这个总重量超出了电梯的额定重量,则发出声音报警,现在许多电梯已经将原来单调的警示音改成了语音报警,以提示电梯目前处于超生停止运行状态,必须对重要做出调整。这时候只要下去一个或几个人只要不超过额定的重量电梯就可以继续运行了。

4、导向系统

电梯的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轨架、导靴等组成。导向系统的功能就是对轿厢与对重的自由度进行限制,约束对重与轿厢在各自的轨导上运行,以免发生碰撞,因为对重与轿厢其实挨得很近,如果不加以约束非常容易相撞。在意外停电、曳引绳断裂等意外发生时,导向系统可以将轿厢卡死在导轨上以防止其做自由落体式坠落从而造成人身伤亡。导轨能控制电梯的升降方向,控制了轿厢和对重在水平方面的移动,使得轿厢与对重在井道中处于合理的位置,避免发生倾斜。电梯井道中共有4根导轨,2根为对重架导向,2根为轿厢导向。利用螺栓、螺母与压道板实现导轨的固定。而导轨架之间的距离需控制在3-5m长的导轨上,且数量必须在2个以上。导轨在安全钳动作时,可当成被夹持的支承件,支撑轿厢或对重。

5、重量平衡系统

此系统主要包括了对重、补偿绳、补偿装置以及补偿缆等。对重用的钢丝绳经曳引轮与导向轮同轿厢相连,并负责在运行过程中对轿厢及电梯的负载进行平衡。对于对重重量值而言应严格依据电梯的额定载重量相关要求进行配置,以尽可能确保电梯处于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若电梯的曳引高度大于30m时,曳引钢丝绳的差重将会对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及其平衡状态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进行补偿装置的增设,例如,补偿链及补偿缆等等。

6、机械装置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安全必须绝对保证。在此主要介绍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及终端超越保护装置。

6.1 限速器和安全钳

限速器能够反映轿厢或对重的实际运行速度,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极限值时(一般为额定速度的115%以上),限速器停止运转,并借助绳轮中的摩擦力或夹绳机构提拉起安装在轿厢梁上的连杆机构,通过机械动作发出信号,切断控制电路,同时迫使安全钳动作,从而使轿厢强行制停在导轨上,只有当所有安全开关复位,轿厢向上提起时,安全钳才能释放。当安全钳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时,电梯不能使用。所以限速器是电梯超速并在超速达到临界值时,起检测及操纵的作用。

6.2 缓冲器

缓冲器是电梯极限位置的最后一道安全装置。当所有保护措施失效时,带有较大的速度与能量的轿厢便会冲向底层或顶层,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设置缓冲器的目的,就是吸收、消耗轿厢能量。一般在对重侧和轿厢侧都分别设有缓冲器。缓冲器的类型有弹簧型和液压型。由于弹簧缓冲器受到撞击后需要释放弹性变形能,产生反弹,造成缓冲不稳,因此一般只用于额定速度1m/s以上的低速梯。液压缓冲器,是以消耗能量的方式缓冲的,因此没有回弹现象,缓冲过程相对平稳,噪声又小,因此在快速和高速电梯中被普遍使用。

6.3 终端超越保护装置

终端超越保护装置的作用,在于避免电梯的电气系统失效,而造成轿厢越过上、下端站能够持续运行,引起冲顶、撞底等意外的发生。终端超越保护装置,通常安装在轿厢导轨的上、下终端支架上,其主要是由减速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并配有打板、碰轮、钢丝绳等构件组成。打板在电梯失控后,会因轿厢的运行而与减速开关相碰,让开关内的接点送出电梯停止运行的指令信号。若这种方式无法停止电梯,则需要利用限位开关的动作,使得电梯往相反的方向运行。若电梯依旧无法停止,极限开关将把电源断开,电梯迅速停止。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电梯的机械结构较为简单,但其机电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所应用的自动化技术也相对较为先进,电梯控制电路及过程复杂程度高。但是,同其他任何机电系统相同,电梯的装置以及机械结构间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现有电梯仍需进一步完善,应将传统的曳引绳牵引电梯转变为磁悬轨道动力牵引电梯,并采用固定轨道对电梯进行固定,以确保电梯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叶安丽.电梯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丁立强.曳引电梯动态特性研究及其仿真平台开发[D].杭州:浙江大学,2005.

电梯模型毕业论文

1. PLC控制花样喷泉.doc 2. S7-200PLC在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 PLC控制五层电梯设计 4. 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切割系统电气控制设计5.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6. 西门子PLC交通灯毕业设计7. 双恒压供水西门子PLC毕业设计 8. 世纪星组态 PLC控制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论文9. 三菱梯形图PLC控制四层电梯 10.三菱PLC五层电梯控制11.全自动洗衣机西门子PLC控制 12.欧姆龙PLC控制交通灯13.基于PLC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14.双恒压无塔供水系统plc设计毕业论文15.工业用洗衣机的PLC控制 16.PLC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 毕业论文17.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 18.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19.基于PLC电梯控制设计 20.基于PLC中断技术的集选电梯控制系统实现21.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22.简易电梯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oc23.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24.机械手PLC控制设计25.PLC控制锅炉输煤系统 26.PLC控制自动门的课程设计 27.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28.交流变频调速PLC控制电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29.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毕业设计论文 30.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31.PLC在电网备用自动投入中的应用305022336

:MCS51系列的单片机没有那么强大的功能(主要是可扩展的存储器有限), 如果真要使用的话,可能要用好几片. 2:现在的电梯都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或者是专用微机板控制,就我了解到的,已经有用4片64位CPU控制的电梯专用微机板. 3:电梯是一个机/电一体话的大型设备,使用51系列单片机,不好控制. 4:你还要了解变频器的使用以及与控制系统的配合. 5:现在电梯有很多附加功能,如:短电再平层,消防员服务,远程监控等. 总之,用51单片机做的话,很难. 建议你放弃这个毕业设计. 你想要的话,我可以给你一份许继富士电梯几年前的控制程序,大的可能要2M左右. 拿8051为例,达到2M的存储器,你要扩展到8块单片机. I/O扩展就可能要求更多了:基于CAN总线技术,以AT89C51为核心,采用Intel82526及PCA82C250构成的电梯监控系统,通过主控制器与轿厢、门厅控制器间的通信,完成了对电梯的控制,并可进行远程监控。对通讯中出现的冲突采用非破坏性仲裁的方法解决。 关键词:CAN总线;串行通信;电梯 现代社会中,电梯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运输设备。电梯的存在使得每幢高层建筑的交通更为便利。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继电器控制阶段,微机控制阶段,现场总线控制阶段。 与其它几种现场总线比较而言,CAN总线是最易实现,价格最为低廉的一种,这也是目前CAN总线在众多领域被广泛采用的原因。CAN总线协议是建立在国际标准组织开放系统互联模型基础上的。作为工业控制的底层网络,CAN总线通波特率可高达1Mbps,最远距离可达l0km;通讯采用短帧结构,使得数据传输的时间短,受干扰的几率低,并且CAN总线协议有良好的检错措施,因此CAN总线通讯的可靠性较高。由于CAN总线的安全性,实时性,简单易操作性和价格低廉,使其十分适合在电梯通讯中应用。目前电梯井道系统中,主要采用并行通讯,上行、下行电缆比较多,现场安装调试比较麻烦。采用CAN总线后,通过串行通信方式,构成控制器局域网,仅用四根线,其中两根为电源线,一根信号发送线,一根信号接收线,实现呼梯、内选及显示信号的通信,并为进一步实现多台电梯群控、远程监控、楼宇自动化提供便利接口。 1系统组成及硬件设计 1.1 系统的总体结构 系统基于CAN总线多主结构,以CAN总线控制器82526和总线收发器PCA82C250为主体组成通信控制模块,设计了主控制器、轿厢控制器、门厅控制器。通过串行通信方式构成控制器局域网,实现呼梯、内选及显示信号的通信。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建筑面积的扩大,需要并排设置几台电梯,以完成大楼内的垂直运输任务。为了实现群控,便存在着电梯相互联接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有监控微机统一监控调度。这里我们采用485总线实现单台电梯主控制器之间以及与监控微机间的通信。电梯的群控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电梯控群控系统结构图 1.2 系统硬件设计 在单台电梯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要完成其它控制器信号的采集,显示信号的输出,电梯运行控制等一系列的功能。而轿厢及门厅控制器只需要将呼叫信号采集,经CAN总线送往主控制器,并接收来自主控制器的显示信号将它输出即可。因此,轿厢、门厅控制器结构大体与主控制器类似且相对简单。 下面以主控制器(如图2所示)为例介绍硬件设计。电梯主控制器CPU采用了AT89C51单片机。AT89C51单片机是与8X51系列单片机兼容的增强型微控制器,其内部集成了4K字节的Flashrom。由于主控制器是电梯控制系统的核心,担负着控制电梯运行的重要任务,所编出的程序较大,因此,它的外部还要扩展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按常规采用2764和6264。 在单台电梯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与轿厢及门厅控制器之间采用CAN总线实现通讯。CAN总线控制器采用INTEL公司82526芯片。PCA82C250作为CAN总线的接口。82526内部采用硬件实现了数据链路层的全部功能,因而这部分的程序只需将82526中的数据读出和将数据写入82526。图3为CPU与CAN、485接口电路部分的外围电路接线原理图。 图3通讯接口电路原理图 在主控制器中,因为需要输入的点数较多,这里我们采用常用的8255作为输入输出接口芯片。考虑到实际调试、修改程序的方便,主控制器中设计了键盘显示电路,这一部分电路的核心采用专供键盘及显示器接口用的可编程接口芯片8279,以扫描方式工作。扫瞄线SL0~SL2经过3-8译码器产生8路扫描信号。另外为了解决外部的干扰引起的问题,在主控制器中要加入Watchdog电路,保证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及时让系统回到正常工作状态。 2通讯协议 本系统采用CAN2.0A标准,该协议最大的优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因此CAN没有节点地址的概念,代之以对通讯数据块进行编码,支持以数据为中心的通信模式。当电梯层站数不同时,只需要在总线上进行增减控制器的节点数,并对相应的数据帧进行适当的修改。 2.1 数据帧 数据帧(如图4所示)包括七个部分:帧起始,仲裁场,控制场,数据场,CRC序列,ACK场,帧结束。仲裁场包括有报文标识符(11位)和远程发送申请位(RTR);控制场由六位组成,后四位为数据长度码,代表数据字节数,这里设为 2;传输信号每帧数据含两个字节,高字节表示具体层楼数,低字节设为控制字。 图4数据帧组成 2.2 仲裁 总线空闲时,任意节点都可以发送数据,其它节点都可以接收数据,只需要通过报文滤波即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等通讯方式,无需专门调度。这里用接收码寄存器,接收码屏蔽寄存器实现报文滤波。 当多个总线控制器同时发送报文时,为避免冲突需进行仲裁,这里采用非破坏性仲裁的方法解决冲突。所谓非破坏性是指这种仲裁方式可以使信息和时间都没有损失,它是借助逐位仲裁帧中的ID号码来实现的。CAN数据帧如前所述仲裁场ID号码唯一的标识一个节点地址,RTR位为0表示该帧为数据帧,为1时表示远程帧,而后者优先权要高于前者。这12位ID号代表报文的优先权高低,数越小优先权越高。 非破坏性仲裁的过程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图5,某时刻网络上有三个节点a、b、c同时发送信息,ID标识符的发送顺序为从高位到低位,即由ID.0到ID.11,每发送1字符网络做一次与运算。比如ID.6发送后,网络做运算:0∩1∩0=0,则网络上各节点收到的信息为0。ID.6为1的字节发现接收到的与发送的不同,停止发送。这样就使优先级低(ID大)的节点退出发送。如此比较下去,直到全部ID及RTR发送完毕,网络上仅剩节点c继续发送信息,并且无需重发。 3程序设计 图5 CAN的冲突仲裁过程 主控制器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根据电梯实际运行的要求,主控制器须通过与轿厢及门厅控制期间的通讯,来实现对轿厢和门厅呼梯信号的采集,完成对电梯运行方向、当前层楼数的判断、显示和中途停车等的控制。同时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主控制器还要对井道中各种开关量限位信号进行采集分析,以实现对电梯的准确控制。在系统调试时,主控制器还应能与PC机实现通讯以方便系统的实时控制。因此,主控制器的程序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上述功能的有机结合。 图6主控制器程序流程图 轿厢、门厅控制器的程序流程框图如图7所示。它们所要完成的功能比较简单即采集呼梯信号发送到主控制器,接收来自主控制器的显示信号并将它们输出。 图7轿厢、门厅控制器程序流程框图 停车控制子程序主要负责电梯停车及轿厢开关门控制。首先,程序输出停车控制字。然后,使电梯开门。接着判断光幕信号是否被截断。若是,则等待,没有被截断的话,再判断此时电梯是否超重,若超重则报警等待,没有则继续判断是否有关门信号,有则电梯关门。没有则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门,返回主程序。程序流程框图如图8所示。 图8停车子程序流程框图 4结束语 基于CAN总线技术,以AT89C51为核心,采用82526结合PCA820250芯片构成的电梯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收发器借助CAN总线完成与其他主控制器的数据通讯。经在两台8层电梯上实地使用,与代用PLC控制系统相比,故障停梯时间大大缩短,可靠性明显提高,调试和增减内容均比较方便,达到了预期效果。

电梯问题的数学模型论文

学生全部走楼梯,电梯只停8、9、10、11。

电梯分段停靠, 因为涉及到运行速度,开关门速度等。这好象是在大楼设计阶段首先应该考虑的人流问题

我的论述 1 电梯问题 人能不能在电梯里面跳起来 首先先要弄清楚 "跳起来"的含义 是只要胶离开电梯改惯性参照系的地面就算跳起来 还是人一定要首先与地面(参照系中的)有相对加速度的脱离才算跳起来 如果不考虑跳的语文含义的话 任何电梯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以电梯为惯性系 任何电梯间没有相对加速度 不存在相互之间的力的作用 所以 人是可以在电梯中任意移动的 就像航天员一样 人不能当质点来考虑 所以 我得观点是 如果认为 离开地面(惯性系中的)就算跳起来了话 是完全可以的 只要简单的向下用力伸腿 (无论是否接触物体)都会有相对位移 因为腿有惯性 在以电梯为参照系 所有物体都等效与不受重力 向下伸腿 腿给人身体就有一个反作用力 于是就产成力相对速度 还有 向下吹气等等都可以2 鸟的问题首先我认为 这个问题要把空气阻力计算在内 鸟自由落体10秒 速度为98M每秒 随着速度加大 空气阻力也在加大 最后 空气阻力会等于重力尔又因为空气的密度越来越大阻力会大于重力 知道如果作出速度图像的话 图像最终的样子应该是一条 斜率(加速度)很小的线鸟能否飞起来 取决于鸟在开始自由落体时的高度H 这里假设理想状况(无空气阻力) 鸟的质量为M 鸟翅膀产生的最大升力为F那么就可以推出下面的公式(G=10) 前10秒鸟的位移=1/2gt^2=500m 鸟的用力后的加速度=(F-G)/M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不是G-F 你是依照和证据证明时前者不是后者的呢证据 正常的鸟时可以起飞的 尔起飞时的加速度勿庸置疑向上所以是前者)(在这里鸟施加力的过程所用的很少的时间不予以考虑)鸟减速到下落速度是0时候的时间=100/(F-G)/M=T减速时的平均速度=50(解释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时平均速度 画速度时间图像 在中间时刻座平行与X轴的线可得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上面的小三角就何以用下面的全等三角代替 那么位移=面积=T*V0/2)则下落减速到0的位移时 50*100/(F-G)/M+500[实际这个值小 由于有空气阻力帮忙] <>H 比较大小 由于变量很多所以 这个问题不是单单靠设想模型解决的了的 要实际测量验证 3不考虑重力 阻力 你忘了作为一个抢手在远距离射击要关心的基本原则了 地转偏向力 在北半球 偏向左 在南半球 偏向又 即使者也不考虑 子弹射出的提前量也完全正确的画 那时会击中的 把这个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就是在立体坐标系中的交点问题 1要又交点2各自的飞行位移长/各自的时间要相等 那么击中才有可能在实际中 变量太多了飞机相对与射手的位置 和移动方向十分关键 如果飞机正对这人以90度角俯冲则击中它就太简单了 如果横向飞过 要击中人起码需时时检测各种变量的检测器 枪的精度误差小的可怜 一台计算机才行 这就向时在狂风骤雨中用纸团取仍一个远在100之外的目标几率很小 我的观点发表完毕

智能技术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智能技术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阐述智能技术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化电网能够优化电梯的系统配置,提高故障诊断质量,增强线路处理的效率。

关键词:

智能技术;系统配置;故障诊断;

引言:

电梯控制系统是电梯运载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切实保障电梯得到平稳、安全、有效的运行。我国传统的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继电器对电梯进行控制的。虽然能够实现较为简单的逻辑功能,然而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弊端。而在电梯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技术能够充分地融入控制系统中,使电梯的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升。

1、电梯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

电梯是种垂直运送货物和人的输送设备,根据运行速度可分为低速电梯、快速电梯、高速电梯等三种。主要有层站部分、轿厢部分、底坑部分、井道部分、机房部分等部分组成。其操作系统具体包括拽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平衡系统、拖动系统、控制系统、保护系统等部分。其中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时控制和操纵电梯运行,通常由选层器、平层装置、控制屏、显示装置、操纵装置等装置构成。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乘客通过按钮发送指令信号,并由控制系统为乘客呼叫电梯。当电梯处于启动状态时,各层轿门和厅门会处于闭合状态,电梯轿厢内的关闭按钮要想实现关门任务,就需要电梯控制系统通过向减速控制装置和加速控制装置分别输入信号,从而使电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关门任务。而在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后,电梯会根据电梯内的重量变化,确定乘客是否离开电梯,随后调整电梯门闭合时间,再执行呼梯者所发出的质量。其所涉及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指纹识别、眼球识别、安全控制、安全保护、数字监控、报警装置等技术。

2、电梯控制系统中智能技术的类别

智能化电网。电梯控制系统电网具体包括功率分配、电器配置、系统设计等内容,如果电力系统出现问题,譬如缺乏反馈机制,将导致电梯难以实现安全运行的目的,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乘客的生命安全。我国电梯工程已经应用了多种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如遗传算法、模糊算法及神经网络法等。其中模糊算法主要以模糊数学为抓手,借助隶属度、模糊集等方程构建电梯控制系统平台的模糊系统。而自适应算法能够通过分析电梯控制系统中的空间状态或状态空间,自适应电梯内的某种特征,使该特征可以在电梯运行中出现特定的变化。通常来讲,将模糊算法与自适应算法相结合,可以形成模糊自适应算法。而遗传算法可以模仿生态空间中的群体变异、竞争的关系,通过差分进化的方式,降低自身的复杂性,使数据收集、挖掘及整理过程更加智能。最后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能够通过模拟人类神经元的方式,构建多层的神经网络系统,使数据分析过程更加灵活、智能。在电梯故障排查中,可通过输入故障数据的方式,使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地分析故障的类型,提高电梯的稳定性。

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是电梯控制系统中智能技术的第二大类型。主要包括“处理单元”与“系统应用”两大组成内容。首先是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主要指智能算法硬件化,即“片上系统”。在智能算法应用的过程中,程序需要占据CPU大量的内存,且运行时间较长,如果将算法进行“硬件化”,将会提高CPU的利用率,优化系统运行速度和时间,也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系统功耗,提高系统运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现阶段,我国应用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智能化单元主要有硬件单元和软件单元两种,其中软件单元主要指固定流程、算法软件的程序包,需要技术人员设置访问接口,以便于开发者进行相应的调用。而在软件单元的层面上,软件单元需要技术人员设置相应的电器接口,如总线接口、电源接口等。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智能化单元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需要我国相关学者及专家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其次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能够为电梯处理器或CPU“并行处理”各类任务奠定基础,可以使PC指针与处理器在各类任务中进行“自由切换”。通常来讲应用在工业领域的操作系统主要有Linux、Windows、Frertos、Ucos等系统,但Linux与Windows较为庞大,难以应用在电梯操作系统中,但Ucos、Frertos等系统程序简洁、体积较小可以嵌入在单片机与处理器中,提升电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现阶段,我国电梯控制系统还主要以逻辑控制型电梯为主,部分电梯系统能够集成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譬如ucos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在搭载控制系统后,能够帮助开发者提升人机交互的便捷性、任务处理的实效性。而在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多地操作系统将被广泛应用在电梯控制系统中

3、智能技术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在综合探究电梯控制系统中智能技术的类型后,我们能够初步地了解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向和应用途径。譬如智能化电网是以电力系统智能化为抓手,融入故障诊断系统、电力优化系统、故障自适应性等内容,可以切实减少电梯故障的发生概率。而智能化控制主要从控制单元与操控系统等角度出发,提高电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然而在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中,我们需要从以下角度出发。

节能环保技术。

(1)小机房电梯。由于小机房井道与面积截面相同,通常为传统机房的一半。能够凭借永磁同步拽引机、驱动控制技术,降低机房的建筑面积。

(2)在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等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电梯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控制输出功率的大小,减小电梯运行的时间,降低能源消耗的程度。

(3)在变压驱动控制与同步曳引机的支持下,电梯轿厢风扇、电灯能够获得自动停止、熄灭的功能,可以切实减少电梯运行所耗费的电能。譬如在操纵箱、电梯层站难以为乘客提供相关服务的时候,内部的电灯会自动熄灭。

(4)在神经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电梯能够根据电梯运行时间、荷载重量及乘客数量,自动调整运行功率,即在大荷载或电梯乘坐高峰期,电梯会自动提高输出功率,尽量满足乘客的乘梯需求,而当荷载量小时,电梯则会降低运行速度和输出功率。

数字电梯技术。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梯控制系统能够将传统的数字电路发展为模拟电路,通过软件驱动代替硬件驱动的方式,优化电梯的运行过程,满足乘客乘坐电梯的基本需求。

(1)数字化电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实现多媒体数据传播的功能,能够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提升电梯运行中网络数据、电信数据传播的质量。

(2)研发人员需要利用数字电梯技术整合各类电梯技术,使电梯控制系统在联网的前提下,丰富电梯固有的功能体系。譬如用户人脸识别功能、安全控制功能、数字监控功能、远程报警功能等。

(3)研发人员还应利用数字电梯技术实现各类智能服务功能。如语音导航、乘客引导、智能宣传等。其中智能宣传主要指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宣传针对性较强的商业推广信息。

模糊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能够在智能化电网中发挥出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系数,提高故障检测的实效性。而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模糊控制技术还能发挥出突出的优势和作用。通常来讲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拥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通常会出现各类突发状况和问题。为切实提升电梯整体的稳定性,研发人员需要通过模糊控制技术的“自主学习”,来提升电梯运行的基本性能。使电梯能够规避各类干扰因素,提高垂直运行的质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研发人员还需要使电梯控制系统拥有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智能处理等功能。即通过收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数据,明确问题类型及运行调整方向。此外,电梯控制系统还需要将各类智能调节、自动调节技术融入其中,如缓冲、限速及紧急制动等技术。

4、结语

将智能技术充分应用在电梯控制系统中,能够切实提升电梯运行的智能化水平,增强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然而在智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电梯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类型出发,对其进行整体地了解,随后从电梯使用,运行的层面,探究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向和方法,才能切实发挥智能技术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东,王伟,邵诚电梯群控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J].控制与决策,2001(05):513-517.

[2]韩宇.多联机型曳引机驱动与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D].江苏,南京理I大学,2019.

电梯类期刊

你说的是群控,不是电梯群。群控----参考文献里有图 群控系统 在主板上开关X86与CAN总线(总线末端)连接起来。该开关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电梯上关闭的其它的打开。 主要特点:群控电梯的信号传递采用两线CAN-BUS的串行通讯方式,从而保证了大量数据的高速、可靠传送。当维修保养时,此电梯自动推出群控服务,恢复正常运行后,电梯立即自动转换成群控运行,由EKM6500电脑主控板所实现的群控功能无须加并联柜。 主要功能: ■ 动态泊梯 对每台梯设置好泊梯误差后,每台梯将产生一个泊梯区域,在"动态泊梯" 功能下,这些泊梯区域将依据"避免空驶和快速响应"原则在各梯之间相互转换。 如一台梯在设定的泊梯时间内无指令呼梯,则行驶到下一个空白泊梯区域的中央;泊梯期间如有呼梯指令,则泊梯运行被中断,电梯此时所处位置的不同,将做不同的响应。 ■ 分散待梯功能 当群控系统的所有电梯都保持待梯状态一分钟时间,群控系统就开始分散待梯运行: A.如果基站及基站以下层楼都没有电梯,系统就发一台最容易到达基站的电梯到基站闭门待梯。B.如果群控系统中有两台以上电梯正常使用,而且中心层以上层楼没有任何电梯,系统就分配一台最容易到达上方待梯层的电梯到上方待梯层闭门待梯。 ■ 倾向服务 群控系统根据投入群控中的电梯和实际使用情况的比较,如果发现投入使用的电梯量大于需要量的上限标准值,就逐渐减少投入使用的电梯数量,知道电梯数量符合需要量或者只剩一台电梯投入使用为止。其中电梯都让它们处于休息状态,从而减少电梯的运行次数,起到节能功能。反过来,如果群控系统发现投入使用的电梯数量小于需要量的下限标准值,就逐渐增加投入使用的电梯数量。 ■ 疏散状态运行 如果大楼备有电源,当正常电源突然停电,切换到后备电源供电时,就需要这一选择功能,此时群控系统为了防止后备电源的功率有限,根据预先设定,按次序逐一让每台电梯返回到基站开门放客待梯。当所有电梯都返回到基站后,群控系统根据预先设定指定哪几台电梯继续正常使用,哪几台电梯关梯休息,这样可保证后备电源不会超负荷运行。 参考资料: 回答者:ALOSTSHIP - 进士出身 八级 4-14 19:22 电梯使用运行安全的要求是什么 来源: 日期:2003-09-29 一、电梯的产权单位应对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履行下列职责: l、设置专人负责电梯的日常管理,记录电梯运行状况和维修保养工作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积极采取先进技术,降低故障率。 2、确定合理的电梯运行时间,加强日常维修保养。 3、安装、维修保养人员和电梯司机均应持有效的特种行业操作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 4、在便于接到报警信号的位置设立电梯管理人员的岗位,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和操作程? 回答者:fengshanjian - 助理 三级 4-15 10:36它是通过系统来远行的 回答者:ttdx - 童生 一级 4-15 11:41楼主如果需要下面文献的话可以发邮件联系我(点我可见),专业的论文,文献比较多,可联系后再详细讨论。 电梯群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vator Group Controlling System 【作者】 朱明富; 雷科; 王国萍; 【英文作者】 Zhu Mingfu; Lei Ke; Wang Guoping Zhu Mingfu: Assoc. Prof.; Dept. of 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ST; Wuhan; China.;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湖北武汉; 【刊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4期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Wuhan Automotiv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中文关键词】 电梯群控系统; CAN总线; 调度算法; 【英文关键词】 elevator group controlling system; CAN bus; dispatch algorithm; 【中文摘要】 通过对电梯群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结合CANBUS总线实时、高速的通信特点,提出了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CANBUS的通信特征、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系统软件结构设计以及调度算法进行了阐述,在软件结构的设计中运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提高了电梯群控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英文摘要】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an elevator group controlling system are analyzed. A designing method of an elevator group controlling system is presented combining the timely and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features of CAN Bus. The communication features, system architectur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ing, and the dispatch algorithm of CAN bus are clarified. The designing method of modularizing is applied in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to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of an elevator group controlling... 【DOI】 CNKI:ISSN:1007-144X.0.2005-04-011 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Elevator Group Supervisory Control Technologies 【作者】 杨祯山; 邵诚; 【英文作者】 YANG Zhen-shan; SHAO ChengResearch Centre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China.;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中心; 辽宁大连; 【刊名】 控制与决策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12期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英文刊名】 Control and Decision 【中文关键词】 电梯群控技术; 人工智能;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英文关键词】 Elevator group supervisory control technologi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uzzy control;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中文摘要】 在对电梯群控系统的结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该技术最新发展概况综述的基础上,对电梯群控系统研究中的控制算法以及控制策略的采用、实施的效果、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电梯群控系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现阶段电梯群控技术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英文摘要】 Based on the revie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vator group control technologies,the principle of work and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EGC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EGCS,including the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ftermath of the control algorithms and strategies,key technologies used in this field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are conducted considering the curresent application of EGCS.Some prospective control technologies for EGCS and dev... 【DOI】 CNKI:ISSN:1001-0920.0.2005-12-000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算法的研究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Investigation about dispatching method i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作者】 赵硕; 杨欣宇; 丁海波; 【英文作者】 ZHAO Shuo YANG Xin-yu DING Hai-bo (Computer Department;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Qiqihar Water Company; Qiqihar 161005);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系; 齐齐哈尔市自来水公司; 齐齐哈尔; 【刊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3期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中文关键词】 电梯群控系统; 电梯调度; 人工智能; 【英文关键词】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elevator dispatch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专家系统的算法,基于模糊控制的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系统算法以及遗传算法在电梯群控系统中的应用。 【英文摘要】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several intelligent control methods in the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such as expert system-based,fuzzy logic-based,neural networks-based control and Ga-based method. 【DOI】 CNKI:ISSN:1007-984X.0.2005-03-023 基于CAN总线的电梯群控系统的通讯接口设计与实现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for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CAN bus 【作者】 余华; 孙德宝; 【英文作者】 YU Hua1; SUN De-bao2(1.Institute of Wuhan Shipbuilding; Wuhan; China; 2.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机构】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刊名】 电气传动自动化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1期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英文刊名】 Electric Drive Automation 【中文关键词】 CAN总线; 电梯群控系统; 通讯接口; 【英文关键词】 CAN Bus;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中文摘要】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给出了CAN总线通讯接口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 【英文摘要】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CAN Bus are introduced,and the hardware circuit and software design method of CAN Bu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re also presented. 【DOI】 cnki:ISSN:1005-7277.0.2006-01-012

电梯定向逻辑电梯的定向是根据电梯的上行请求信号、下行请求信号、电梯轿箱内请求信号、电梯当前所处位置等信号来确定电梯继续运行的方向。电梯的定向是电梯控制中的重要逻辑。在以往电梯的定向逻辑中,一般都是将电梯各个层的上、下行请求信号、电梯轿箱内楼层请求信号、电梯当前楼层信号等综合到一条或几条语句中进行判断。这样一来,当楼层数目比较大时,每条语句的编程元件很多,不可避免的带来程序复杂,容易出错,调试麻烦,运行速度慢等问题。以下提出的用逻辑运算指令来进行电梯定向的方法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该问题。3.1 状态转换方式电梯的方向只有上升、下降2个方向,但电梯也可能由于没有任何的上升或者下降请求信号而处于停止状态。在电梯的方向处理过程中,电梯只能在上升状态和停止状态或者下降状态与停止之间转换,例如当电梯由上升状态转为下降状态时必须先由上升状态转换为停止状态以后再由停止状态转为下降状态。这样的处理方式对电梯的运行是很有意义的,以往的电梯控制系统中,当电梯响应完某个方向上的所有信号后,若所有剩余的信号都是反方向的,电梯立刻改变方向,此时,在原方向前方若出现新的呼叫信号,电梯将不会立刻应答,只是记忆该呼叫信号,而去响应换向后的方向上的呼叫信号,这样既不符合电梯选层的优先原则,又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采用图2所示的状态转换方式,电梯在响应完某个方向上的所有信号后并不是立刻反向,而是保持该状态等待一段时间后进入停止状态,然后再反向响应相反方向的呼叫信号。对保持时间进行合理的选择,完全可以做到既不会使得电梯的换向过程显得迟钝,又能有效的响应同方向的新呼叫信号。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电梯的上升与下降状态之间需要通过“停止状态”该中间状态来转换,故在电梯的方向判断逻辑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1) 电梯处于上升状态在该状态下,当前楼层的上面有上升请求,当前楼层的上面有下降请求或者电梯轿箱内请求在当前楼层的上面,3个条件有1个和多个成立时,电梯继续处于上升状态;当以上3种条件都不满足时,电梯经过一段定时时间后进入停止状态。(2) 电梯处于下降状态在当前楼层的下面有下降请求,当前楼层的下面有上升请求或者电梯轿箱内的请求在当前楼层的下面时,电梯继续处于下降状态;当以上3种条件都不满足时,电梯经过一段定时时间后进入停止状态。(3) 电梯处于停止状态在当前层之上有下降、上升的请求信号或者电梯轿箱内楼层请求信号在当前层的上面则置电梯为上升状态;相反,若在当前层之下有下降、上升的请求信号或者电梯轿箱内楼层请求信号在当前层的下面则置电梯为下降状态。3.2 电梯定向逻辑电梯定向逻辑在程序处理上使用OMRON的C系列的PLC所具有的逻辑运算功能可以大大简化程序的开发过程,并使程序的运行更加有效。将DM0000作为电梯上行的记忆信号。将它低8位中的一位用作表示该层有没有上行请求信号产生且被接纳。第一位代表电梯1楼上行请求信号,第二位代表电梯2楼的上行请求信号,依此类推。程序开始时首先将DM0000的低8位全部置为“0”,然后判断在每一层是否又有上行请求信号,如果有,就将该层对应的位置为“1”,否则就置该层对应的位为“0”。同理可以将电梯的下行信号记忆到DM0001的低8位中,将电梯当前的位置保存在DM0002的低8位中,将电梯的轿箱内的请求信号保存在DM0003的低8位中。电梯处于上升状态时方向判断相对简单,只需将保存当前电梯位置DM0002与DM0000(记忆上行请求)、M0001(记忆下行请求)、DM0003(记忆轿箱内楼层请求)作比较就可以简单的判断在当前楼层之上有无上行请求、下行请求或者轿箱内楼层请求是否在当前层之上,从而决定电梯是否继续上升。当电梯处于下降状态和停止状态时的方向判断则比较复杂一些,以下只以电梯处于下降状态时为例来进行说明。为了判断电梯在当前楼层以下是否有请求,在程序中用到了另外一个DM单元(DM0004)来保存电梯的当前位置,但该单元的存储方式则与DM0002完全不同。电梯当前所处的楼层和DM0004的低8位数据的对应关系如附表。DM0004与DM0000作“与”操作,则可以屏蔽当前楼层以上的所有上行请求,而保留当前楼层以下的所有上行请求。 若“与”后的结果不为零,则表示在当前楼层的下面仍然有上行请求存在,若“与”后的结果为零,则表示当前楼层以下已经没有上行请求存在了,程序如图3所示。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判断在当前楼层的下面是否存在下行请求和轿箱内的楼层请求信号。综合以上3个判断结果就可以判断电梯是否继续处于下降状态。若电梯继续下降的条件不成立,则电梯经过一段定时后进入停止状态。电梯处于停止状态时的方向判断的程序编制方法与电梯处于下降时有很大的相视之处 判断当前楼层下有无上行请求的程序度及加速度值启动电机,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行。当电梯响应呼叫,到达目的层的减速点时,PLC切断高速度信号输出,此时变频器以设定的减速度将最大速度减至爬行速度。在减速运行过程中,变频器的调速器能够自动计算出减速点到限位点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优化曲线,从而能够按优化曲线运行。 使用PLC、变频器来控制电梯还有一种比较好的速度控制方法可以使用,就是利用PLC的D/A模块来实现。事先将数字化的理想速度曲线存入PLC寄存器,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PLC通过查表找出对应的速度值写入D/A模块,再由D/A模块转换成模拟量后控制变频器的频率输出。

你说的是群控,不是电梯群。群控----参考文献里有图 群控系统 在主板上开关X86与CAN总线(总线末端)连接起来。该开关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电梯上关闭的其它的打开。 主要特点:群控电梯的信号传递采用两线CAN-BUS的串行通讯方式,从而保证了大量数据的高速、可靠传送。当维修保养时,此电梯自动推出群控服务,恢复正常运行后,电梯立即自动转换成群控运行,由EKM6500电脑主控板所实现的群控功能无须加并联柜。 主要功能: ■ 动态泊梯 对每台梯设置好泊梯误差后,每台梯将产生一个泊梯区域,在"动态泊梯" 功能下,这些泊梯区域将依据"避免空驶和快速响应"原则在各梯之间相互转换。 如一台梯在设定的泊梯时间内无指令呼梯,则行驶到下一个空白泊梯区域的中央;泊梯期间如有呼梯指令,则泊梯运行被中断,电梯此时所处位置的不同,将做不同的响应。 ■ 分散待梯功能 当群控系统的所有电梯都保持待梯状态一分钟时间,群控系统就开始分散待梯运行: A.如果基站及基站以下层楼都没有电梯,系统就发一台最容易到达基站的电梯到基站闭门待梯。B.如果群控系统中有两台以上电梯正常使用,而且中心层以上层楼没有任何电梯,系统就分配一台最容易到达上方待梯层的电梯到上方待梯层闭门待梯。 ■ 倾向服务 群控系统根据投入群控中的电梯和实际使用情况的比较,如果发现投入使用的电梯量大于需要量的上限标准值,就逐渐减少投入使用的电梯数量,知道电梯数量符合需要量或者只剩一台电梯投入使用为止。其中电梯都让它们处于休息状态,从而减少电梯的运行次数,起到节能功能。反过来,如果群控系统发现投入使用的电梯数量小于需要量的下限标准值,就逐渐增加投入使用的电梯数量。 ■ 疏散状态运行 如果大楼备有电源,当正常电源突然停电,切换到后备电源供电时,就需要这一选择功能,此时群控系统为了防止后备电源的功率有限,根据预先设定,按次序逐一让每台电梯返回到基站开门放客待梯。当所有电梯都返回到基站后,群控系统根据预先设定指定哪几台电梯继续正常使用,哪几台电梯关梯休息,这样可保证后备电源不会超负荷运行。电梯使用运行安全的要求是什么 来源: 日期:2003-09-29 一、电梯的产权单位应对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履行下列职责: l、设置专人负责电梯的日常管理,记录电梯运行状况和维修保养工作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积极采取先进技术,降低故障率。 2、确定合理的电梯运行时间,加强日常维修保养。 3、安装、维修保养人员和电梯司机均应持有效的特种行业操作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 4、在便于接到报警信号的位置设立电梯管理人员的岗位,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和操作程序,在接到报警信号40分钟内排除设备内排除设备故障,解救乘客。 5、住宅电梯和病床电梯不得以无司机状态运行。 6、发生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及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二、电梯的产权单位应对电梯逐台建档,并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投人运行。安全检验合格证有效期为一年。凡未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的电梯不得使用。 三、电梯的产权单位应与持有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核发的安全认可证的企业签定安装、大修改造、维修保养合同,井明确被委托企业的责任。 四、电梯机械部分发生严重腐蚀、变形、裂纹等缺陷,电气控制系统紊乱,存在严重不安全隐患,已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时,应报废。报废的电梯,其产权单位应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备案注销。报废后的电梯严禁继续使用。 五、凡发生电梯事故,产权单位应立即向市及设备所在区县报告,并负责保护现场。发生人员伤亡的,应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并按有关规定向公安部门、检察机关报告。

《中国电梯》,《电梯工业》,《上海电梯杂志》,《电梯》,《电梯杂志》《首都建设报》、《建设市场报》、《中华建筑报》、《西部建设报》、《中国房地产报》、《建筑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外建筑》这些是报纸《中国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纵横》《住宅与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天津房地产》《陕西房地产》《房地产参考》〈长沙房地产〉〈山东房地产〉〈福州房地产〉《房地产世界》《中国房地产》《赣州房地产》《中国精品房地产》《房地产导刊》,《中国地产》 《新地产》《温州房地产》《家缘》《商务房地产》《金房选择》《南方房地产》《房地产经纪人杂志》〈中外房地产导刊〉〈江苏房地产〉。。。。。。太多了

  • 索引序列
  • 电梯论文模板
  • 电梯井道模板论文
  • 电梯模型毕业论文
  • 电梯问题的数学模型论文
  • 电梯类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