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悲剧美学论文题目大全

悲剧美学论文题目大全

发布时间:

悲剧美学论文题目大全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哈》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了新王杀兄的罪行。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地,最后三人同归于尽,母后也误饮毒酒而死。 《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麦》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1)《奥瑟罗》叙述摩尔人贵族瑟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奥瑟罗是个襟怀坦白、英勇豪爽的战士,苔丝德蒙娜天真痴情,毅然爱上了他,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歧视,同他结了婚。但是,他们的爱情虽然战胜了种族歧视,却没有逃脱伊阿古的阴谋陷害。伊阿古假装忠诚,心地奸诈,由于升不上副将,就对奥瑟罗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害死奥瑟罗夫妇,最后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通过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已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李尔王》描写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结局。悲剧的目的同样在于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已主义,批判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悲剧还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的英国现实。在第三幕第四场里,李尔被两个女儿驱逐出门以后,跑到暴风雨的荒野,诅咒女儿忘恩负义。在雷电交加中,李尔对穷苦的人们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这里,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的口表达了他对无家可归的农民的同情,同时也是对当代现实的揭露。但是,紧接着上面那段话之后,李尔说道:“安享荣华的人们呵,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这种求助于剥削阶级发善心以解决社会矛盾的想法,正是一种调和阶级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 (3)《麦克白》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作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4)《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因为父王突然死去,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不久,母后又同新王——他的叔父结婚,使他更加难堪。新王声言老王是在花园里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疑惑时,老王的鬼魂向他显现,告诉他“毒蛇”就是新王,并嘱咐他为父复仇。哈姆莱特认为他这复仇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说自己有重整乾坤,挽狂澜于既倒的责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漏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不欢,只好装疯卖傻。同时,他叔父也怀疑他得知隐秘,派人到处侦察他的行动和心事。甚至利用他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去侦察他。他趁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机会,改编一出阴谋杀兄的旧戏文《贡札古之死》叫戏班子演出,来试探叔父。戏未演完,叔父做贼心虚,坐立不住,仓皇退席。这样,更证明叔父的罪行属实。叔父觉得事情不妙,隐私可能已被发觉。宫内大臣波洛涅斯献计,让母后叫儿子到私房谈话,自己躲在帷幕后边偷听;王子发现幕后有人,以为是叔父,便一剑把他刺死。从此,奸王使用借刀杀人法,派他去英国,并让监视他去的两个同学带去密信一封,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就杀掉他;但被哈姆莱特察觉半路上掉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他自己却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莉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临死遗嘱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心愿。 C:鉴赏与品评: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下面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如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惨痛的变故使他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陷入深刻的思索。 在艺术上,悲剧是莎剧中成就最高的。首先,多线索手法的运用体现了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哈》剧中安排三条复仇线索,以王子复仇为主线,另两条线索穿插糅合其间。《李》剧中也有两条平行交错的线索。其次,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丰满深刻。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富有哲理性。麦克白杀人后精神崩溃的过程更是刻画得细腻真切。此外,作者还善于渲染气氛,营造悲剧性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麦》剧中夜与血的形象贯穿始终,阴森恐怖。《李》剧中暴雨荒原一场,激烈哀愤……凡此种种,都使莎士比亚悲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我们要怎么选择美国文学的题目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一) 1. 简论Jane Austin 的爱情婚姻观 2. 从《简爱 》看早期女权主义的理想和追求 3. 十九世 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真、善、美 4. 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5. Romanticism in Mark Twin's works 6. 批评方法之我见 段燕 7. 浅谈泰戈尔的生命 段燕 8. 浅谈《红字》中珠儿形象的作用 9. 论《 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10. 论海丝特·白兰的性 格发展 11.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2. 论霍桑《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3. 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14.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 15. 伍尔夫创作中的女权主义立场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思想 17. 伍尔夫女 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二)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三) 1. 论劳伦斯《虹》中的异化 2.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3. 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4.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5.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6. 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7.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8.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9.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10. 从《飘》看内战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11. 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 12.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13. 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 14. 女性作家的共性 15. 《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权意识比较研究 16. 《失乐园》 与《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对比 17. 《老人与海》与《鲁宾逊漂流记》的比较研究 18. 哥特式风格在《弗兰克斯坦》中的体现 19. 浅议反讽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20. 分析麦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21. 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2.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3. On tragic Beauty 24. A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Impact on the Character -- Sister Carrie 25. Exploration of the Common Features of American Writers During World War II 26. Jane Eyre's Linguistic Features 27. 论Virginia Woolf 的意识流创作方法在某一作品中的体现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类论文范文 2.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3.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 4. 关于文化的政治论文题目 5.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毕业 论文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现当代文学论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2.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3.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4. 余秋雨 散文 的 文化 “寻根”情结 5.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6.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7.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8.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 传统文化 精神 9.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10. “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 11. 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 12. 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 13. 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 14.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15.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 日记 》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6.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7.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8.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9.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10.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11.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12.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13.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14.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15.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16. 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17. 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基督教意识 2.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3.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4.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5.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6.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 白露 、花金子、愫方等) 7. 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 8.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9.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10.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11.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12.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3.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4.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5.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1.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目录 2.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3.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参考 4. 有关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5. 浅谈现代文学本科生论文 6. 关于当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一、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31.文学创作情感论 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13.论审美变形 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论朴素美 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20.论审美现代性 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22.论诗歌语言 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 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5.《故事新编》研究 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 12.《腐蚀》的艺术特征 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 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 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 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 31.胡风的诗和诗论 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 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 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 36.瞿秋白杂文论 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 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 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 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42.试论高觉新形象 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45.苏青小说研究 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 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 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 49.论徐志摩的诗 50.论闻一多的诗 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 52.论穆旦的诗 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 54.论沈从文的《边城》 55.萧军小说研究 56.论田汉的戏剧 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58.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2. 《吕氏春秋》与杂家 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7. 《战国策》名篇研究 18. 老子的思想 19. 《老子》的艺术特色 20. 《庄子》的艺术特色 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30. 曹操与诗文革新 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47.谢灵运与山水诗 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 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62.唐诗的精神风貌 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 65.论李贺诗的怪诞 66.李贺诗与屈原赋 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71.杜牧的史论诗 72.论韩愈散文的“气” 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75.唐传奇与佛教 76.唐传奇与道教 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 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90.唐代散文家研究 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95.苏洵散文研究 96.论苏轼的“超然” 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103.论杜牧的咏史诗 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106.苏轼各体词研究 107.苏词的风格 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 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111.论咏物诗 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 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 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123.明代散曲与民歌 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125.《郁离子》研究 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128.《花间集》风格论 129.《花间集》题材论 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 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134.《水浒传》风格论 135.《水浒传》接受史 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5.《茶馆》简论 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7.金庸小说主题论 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 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 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 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 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 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 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 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 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 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7.张平《抉择》的意义 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 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 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3.汉语词义的演变 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 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 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 3.当代笑话论 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 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 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 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 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 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17. 论洪水神话 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 19.论神话的影响 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21.论×地的人物传说 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 23.论×地的英雄传说 24.论×地的历史传说 25.论×地的地方传说 26.论×地的风俗传说 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28.论×地的劳动故事 29.论×地的家庭故事 30.论×地的爱情故事 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 32.论×地的嘲讽笑话 33.论×地的幽默笑话 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 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 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 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 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 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 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 42.论×地的民谣 43.论×地的民歌 44.论×地的山歌 45.论×地的民间小调 46.论×族民歌 47.论×地的劳动歌 48.论×地的农民苦歌 49.论×地的长工歌谣 50.论×地的工人苦歌 51.论×地的妇女苦歌 52.论×地的讽刺歌谣 53.论×地的情歌 54.论×地的仪式歌 55.论×地的儿歌、童谣 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57.论×地的政治谚语 58.论×地的劳动谚语 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 60.论谜语的历史 61.论×地的谜语内容 62.论×地的谜语分类 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 64.论×地歇后语分类 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 66.论×地相声 67.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赞(101)评论转载(202)分享(116)复制地址编辑

美学原理悲剧论文

第一章 美学,从何而谈 (一)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什么是美学? 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日常的美化活动。 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思想家对于美与艺术问题的哲学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1]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世纪一些资产阶级美学家在实证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力图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所谓“经验的科学”。当然,以所谓“经验的科学”自命的实证美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哲学的支配,但美学在这一时期是更加广泛地和独立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美感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条、颜色、音韵、谐调、鲜艳、匀称等的感知,是产生美感的基础。2、对美的对象的感知和力量。美感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审美就是对美与丑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可能产生美感。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不仅对美与丑的评价鉴赏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对善恶的评估也会影响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二)美与美感 什么是美?尼采的理解,除“外观的幻觉”[2]说和“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说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什得注意的提法: 第一、美是强烈欲求之所系。尼采认为,自康德以来,一切美学理论都被“无利害关系”这个概念败坏了。他厌恶所谓“无欲的静观”,而主张:“美在哪里?在我须以全意志意欲的地方;在我愿意爱和死,使 意象不只保持为意象的地方。爱和死:永远一致。求爱的意志:这也就是甘愿赴死。” 第二、美是强力的形象显现。“当强力变得仁慈并下降为可见之时,我称这样的下降为美。” 尼采对美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 第一,联想说。美的判断“赋予那个少许发它的对象以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是以各个美的判断之间的联想为条件的,却与那个对象的本质完全无关。”把一个对象感受为美的,是因为这个对象激活了主体无意识中对以往种种美好体验的回忆,所有这些体验相互少激励,集结在这个对象周围了。所以,美感是以无意识联想为基础的一种错觉。 第二,动物性快感混合说。我们身上存在着性部动、醉、残酷等动物性快感状态,当一个对象少许起这些快感状态所寓区域的兴奋之时,“动物性的快感和欲望的这些极其精妙的细微差别的混合就是审美状态。” 第三,同感说。在远古时代,人受恐惧的训练,在一切陌生者身上看到危险,于是学会了在心中迅速领司和模仿对主感情的本领,即学会了同感 。人甚至把这种看法从人、动物推广到了自然事物,以为一切运动和线条都蕴含着意图。由恐惧而练习同感 ,由同感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美感,包括对自然的美感。此说相当于移情说,不过尼采指出了移情起源于原始人的恐惧。 第四,距离说。美感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三)由美感而产生的美学构想 由费希纳开始的“自下而上”[3]的美学所提供的所有启发就在于此。 我们既然已经有了人类真实的审美体验作为美学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作为讨论一切美学问题的最本原的基础,那么关于美的客观存在的假说,立即就成为一种奢侈,而且绝对是一种碍手碍脚的奢侈。从美感出发的美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也不复是美的所谓本质,不复是关于美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是美感的本质,美感过程的本质,是人类主体审美地感知和把握对象的过程本身。这就意味着美学已经从一门关于“美”的科学转化成了一门关于“美感”和“审美”的科学,美学的立足点也就从本体论层面上迅速地转移到了认识论层面,从对本体的形而上的研究转化为对认识的形而下研究。 有位哲人说过,当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说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而且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于不间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更何况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用以判断对象的价值标准不同,面对同一对象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将它放到整个审美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不同个体的审美体验的差异,甚至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持的价值标准的不同。我们在观照一片清淡平和的风景时产生的怡然自如的愉悦固然总是被美学家们称之为“美感”,然而我们在剧院里观赏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时心灵有可能经受到的巨大震撼也可以称之为“美感”吗?还有,我们在阅读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经历的怪诞无比的复杂心情,应该不应该也称之为“美感”呢? 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历代美学家们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们总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美感,却似乎很少来谈论那些被称之为“美感”的人类的具体感受本身。 第二章 由美学而发的审美感受 (一)审美感受 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美感”。 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在漫长的美学发展史上,就此曾经有过许多的争论与异议,而且还因为美感的定义其实也与美的定义一样,涉及到美学领域里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重要问题。对“美感”的理论界定,与此前美学家们致力于对美的界定一样,实际上正是美学中有限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中的一个。 美学中所有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辨,只要是具有理论意义的争辨,大致只能出于两种最基本的分歧。其一是缘于各人欣赏趣味的不同,其二,则是缘于理论出发点的差异甚至对立。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常互相攻讦。古典主义者看不起罗可可风格,现实主义诋毁流漫主义,托尔斯泰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其间的是是非非,更不能一言而尽。纵然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理论上的根据,来证明某一种艺术风格比起另一种风格来更有生命力,或者说某种风格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显得更加适合时宜,我们亲身的审美感受却好象并不受这些理性的证明的左右,它似乎超越于理性的思考之外,而直接在心灵中与对象产生碰撞。面对这样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不想变成为感性领域里的暴君就只能这样说,因趣味不同而产生和出现的感受的不同之间,恐怕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审美体验,就是正确的。在真正的审美感受领域里,没有错误可言。正因为此,休谟才说“趣味无争辨”,因为在审美的领域里真正值得争辨的不是感受的真伪,而是某种感受是否属于审美的范畴,应该将哪些心理感受归之于审美的范畴之内,而又应该将一些怎样的心理感受剔除出审美的领域。然而这样的讨论,早就已经超出了趣味的差异。 这样的分歧与趣味不同而产生的美学分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用一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出于趣味不同而产生的美学争辨,就象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欧洲人为了打破回教徒对东西方贸易的封锁,四处寻找通向东方的海路,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行的他们始终都未能真正到达传说中那个神秘而诱人的黄金之都,然而在这个探险过程中,从每个方向前进的人们却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富;而因为理论基点的不同出现的争论,则象是那个古老的盲人摸象的传说所描述的那样,那位摸到腿的盲人说大象是柱子形的,那位摸到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就象一把蒲扇,那位摸到大象腹部的人说它就象是一块平板……不同的摸索者都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推导出他们不同的理论,于是难免会从中产生出关于大象形状的“柱子学说”、“蒲扇学说”,甚至可能更振振有辞的“平板主义”。 然而就像要解决摸象的盲人们的争论,我们有可能做到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出他们各自的理论出发点之后,比较这样几种不同的出发点对于完整的大象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就象某个三段论如果最终推导出了荒唐的结论,而它的推理过程本身又正确无误的话,我们就应该到它的前提中去发现与寻找错误的根源。一个自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果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么很有可能其错就在它的理论出发点。 (一)审美价值与评价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三、)对美学的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后,曾占中国美学主流的实践美学话语开始衰落,美学界或是拒斥形而上学而转向审美文化的实证研究,或是仍在传统模式内以生命本体置换实践根基从而倡导生命美学或后实践美学。然而,美学基本理论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最终还在于思想范式的转换。曹俊峰的《元美学导论》就是这一转换的初步成果,它无疑是90年代以来最有创造性的美学原理著作之一。在批判传统和当代美学的缺陷的基础上,作者发现它们共同的病因在于语义含混、概念不清,对于美学陈述的性质认识不够准确,在讨论美学问题时缺乏自觉的逻辑意识。由此,他提出以语言分析作为对美学痼疾的“较好的诊疗术”,其所谓的“元美学”(metaaesthetics)实质上就是语言分析美学,“它以一般的美学陈述为对象,以更高层次的语言对美学陈述作语义和逻辑分析”。根据他提出的诊治方案,首先要从审美和美的分析转变为用语的分析,从而把美学陈述或语句作为解析对象,进而还要考察美学陈述的内在逻辑问题。显然,这一方法论来自于欧美的从弗雷格、罗素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它体现出将这一思维范式具体落实到美学领域的本土化的努力。在具体操作中,作者先是从美学概念的分层(对象描述层、心理描述层、艺术技巧的评价层、审美评价层和美学原理层)入手,考察了这种鉴赏性概念的语义上的模糊性多义性、不可定义性,以及随审美心理而不断创新的开放性。接着,又着手对不同的审美命题分别进行语义分析,从而推导出一系列的结论:所有审美对象描述句都带有主观情感性,都非客观准确描述,越是不可证实就越有审美特性;审美心理描述句不能把个人的内省经验的描述普遍化。如此等等。 毋庸质疑,《元美学导论》深受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的“语言学转向”的影响,它突破了以往美学原理研究(深受黑格尔主义浸渍)仅囿于人文主义一脉相承的传统,力图在语言分析哲学的基础上构建出元美学的理论轮廓,为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指出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结论:千百年来人们很少真正从具体的人的真实的感受出发来研究美学,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美学。离开了人的感受,离开了人性及其人性的发展变化过程,美就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这样的研究,永远不可能看到随着人本身的变化,随着人类所赖以生活其中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变化,随着人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艺术与人的审美感受本身都在发生着不停顿的变化。所以我只能说,我们既然生在这个人们思想境界还不高的年代,我们就只能通过相当的定义来结实我们所谓的美学,可是,我多么希望,我们所说的美学,不仅仅是艺术家眼中的美丽,它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入平常百姓啊!审美活动则是象征地面对世界、超越世界.

浅谈悲剧美美文

浅谈悲剧美美文,说到悲剧,相信许多人对之是难过和遗憾的,而悲剧除了痛苦之外,其实悲剧却能给人们另外一种感受,那就是悲剧的美丽。下面分享关于浅谈悲剧美美文!

完美在看来是一种轮廓美,而悲剧美则就是一种结构美、细胞美、意境美。较之于喜剧,我更偏爱于悲剧。

这大概是因为喜剧里充斥着人们一直无法逾越的完美成份在,而悲剧因为更符合于凡人的生存哲学,虽沉重,但却可以开启人的心扉。

完美,是人的一种憧憬,更或者是人毕生追求的东西。它因为过于唯美,而只能成为人的一种终极目标或者是心愿。

悲剧,因为它往往是把虚假的表象撕碎给人看,它因为有了几分残缺美,而令人回味无穷。也许做为人,我们不愿意在已承受地悲苦面前,再去赏析一种悲伤,而愿意在童话里去寻找一种愉悦心情的完美。

比如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爱情,更或者是《穆斯林的葬礼》中韩新月与楚雁朝的爱情。做为这两部共同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做为两部我都十分喜欢的作品。

它们或许不能诠释中国文化的精髓,但它们所焕发出来的文化现象却永存世间,不可替代。孙少平,一个不屈地奋进者,他平凡而不平庸。

他,是煤炭工人,田晓霞,一个记者。他们的爱情是纯洁、高贵的。做为小说中的人物,他们得共同为一个主题服务。而“平凡”的意义,不是一种唯美的成全,而是面对苦难人生的一种态度。

做为两个层面的人物,或许他们的爱情可以突破职业的界线、无视社会地位的差异。

这样的爱情,或许会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或者是可以做为一种没有厚重人生感的童话剧来处理。也许田晓霞的死,才是《平凡世界》的点睛之处。

田晓霞死了,代表着这种唯美的爱情死了。因为对于生活而言,这样的爱情缺少滋生她们的土壤,只能在世情的扼杀中,才能揭示他们的人物内心世界,才能塑造他们的人物性格。

试想一下,如果他们结婚了,这是可以满足读者追求完美的大团圆心理。而这样的作品却因为缺失了平凡生命中的厚重,而没有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学价值。

如果他们结婚了,两个层面、两种生活方式,这一切的不对等,他们能幸福、会幸福吗?这是一本凡人的书,它只属于生活,得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田晓霞死了,留给读者的是一种惋惜,留给孙少平的是无比的痛。这种悲剧美,因为有了残缺美,而让人更加地难以忘怀。这种悲剧美,一点都不逊色于假设中的完美。

因为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它不仅存在于作品中,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因为有了生活的支撑,这本小说才得以于璀璨的地位。田晓霞死了,而孙少平没有颓废,他用自己最好的活着状态来回馈心爱的人。

生活不曾因为我们的不幸而停止不前,活着就是对亡灵最大的安慰。因为生活还得继续,而我们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它的价值在于用一种不屈地奋进精神,在穿越人生的磨难,更或者说它是用一种悲剧的美在成全平民英雄。

在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我们在韩新月与楚雁朝的身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悲剧美。做为回民的韩新月,做为父亲与小姨所生的她,或许在她懂事、不懂事的时候,这种悲剧美就开始塑造她了。

她在家的压抑中成长,她却在用自己的学业筹码来改变。楚雁朝,一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他们的爱是一种充斥在校园里的浪漫,他们的爱是一种朦胧中的自然。

做为小说,做为穆斯林的“葬礼”,也许凄美是构成它的元素。而人物生来就是开创悲剧美的,为作品的主题服务的。

他们的爱,本可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没有。也许这样点缀的主次分明的悲剧美,只是为了解密一个民族的神秘面纱,更或者是在成全一个主题。韩新月走了,与其说是得的一场病,还不如说是一个家族的病,得在她身上。

不是自己的病葬送了她,而是家族的病葬送了她。她是一个矛盾的产物,她是一场是非的产物,她虽没有置身于悲剧的漩涡,但这个漩涡却在间接地吞噬着她的天伦之乐。

她走了,走在这个已被揭秘的回民史事中,走在一个不再记恨是非的往事中,走在一个追悔莫及的思念中。也许悲剧不一定从她而来,但她却是最凄美的一朵。曾经已经尘封,唯有她才是反映、揭示这一切主线的根源。

她或许还没有来得及唱响生命的辉煌,就走了,带着她这个民族的情结,带着这个家族原本不属于她的悲剧。

她遇到爱情,却没有来得及厮守。她的悲剧不在于爱情的无常,而在于生活的无常,只是这样的生活既属于她,又不属于她。唯留下坟墓前一段悠长的小提琴声,在楚雁朝的手里。

其实这《梁祝》本就是穆斯林的葬礼,或许它只属于韩新月。《穆斯林的葬礼》在我看来,它是为着笔墨最多的韩新月举行的。

她虽只是回民的一个,但是与她有关的章节太多了。她的悲剧美,是成就小说的砝码。她的悲剧美,也使我们看清关于回民的渊源。

以上,是我从两部小说,四个人物中浅析出来的悲剧美。是悲剧美成就这些小说,因为悲剧因为有了生活的参与,而使得这种美更深厚、更悠远。

也许那些只是填补人内心虚荣的完美,显得是那样的浮躁和没有根基,因为在这里面少了几许读后的宁静和不舍!

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最完善的艺术种类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

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

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

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

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国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

而黑格尔则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但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给予真正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悲剧的见解散见于他们的许多著作之中,但比较集中地阐述这一问题的,则是一八五九年评论拉萨尔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的两封信。

马恩在各自回信中分别批判了拉萨尔的唯心主义悲剧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结合自己对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总结,表明了他们对悲剧的看法。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说明悲剧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体现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合理要求、理想、优秀品质等等,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和本质。

“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合理的要求、理想未能实现。这两方面的矛盾冲突是悲剧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总之,马恩的悲剧观吸收了从亚里斯多德到黑格尔悲剧论一切合理的东西,又远远走出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将悲剧观念提高到了新的理论水平。

“置于两方面之间”的悲剧观念深切揭示了悲剧形成的内在根源,在中外古今的悲剧和悲剧性文学杰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具有广泛和普遍的概括意义,对之后的悲剧创作和评析及悲剧理论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悲剧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以其哀伤的叙事情节和悲愤的情感震撼人心。悲剧艺术从广义上讲,就是以悲剧故事为体裁的艺术形式;从狭义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民族艺术。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条件、民族性格、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各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而中国悲剧

艺术独特的文化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悲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它唤起人们对正义、崇高、良善的心理认同,激发人们对审美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

在我国,关于“悲剧”一词,据考证直至晚清时才偶然在一些文论中出现。而古代文学往往把那些悲惨之作称为“怨谱”或“哀曲”;在民间,老百姓则称之为“苦戏”,这可以视为中国悲剧艺术的最初形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悲剧艺术是有明确的文化理想和价值目标的;反映的是人们在对苦难命运具有大致认同的基础上,怀着悲壮的豪情践履自己使命的情操。

那些悲剧人物往往不畏险恶,甘愿为承担时代的苦难而付出,甘愿将其牺牲纳入道德的谱系中,牺牲者并因此获得精神的永生。

同时,由于社会分为不同的政治集团、不同的结构层次,这种道德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也会各不相同,而道德标准的异化也会滋生痛苦哀伤的情愫。

因此而在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道德生命同样会喷发出情感的岩浆,从而凝铸成悲剧艺术的基石。

有时,一个撼动人心的悲剧作品,比那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平庸作品更有力量。

正因为这样,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

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元杂剧《窦娥冤》、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会产生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悲剧美的力量。

当然,这里说的悲剧美,不是作为戏剧一个品种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形态的悲剧。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不喜欢悲剧的出现,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都会出现悲剧,就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悲剧还是不断产生。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必然有悲剧的内容。

因而,正确引导青少年赏析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悲剧美的描写,就有着现实意义。

悲剧,作为戏剧的一种品种,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悲剧就是代表进步社会力量的人物在斗争中受到严重的苦难或死亡,从而引起人奋发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的愉悦感情。

简言之,先进的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毁灭就是悲剧。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而作为美的一种形态的悲剧,亦即悲剧美——因悲剧而产生的美感,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悲剧人物一般来说是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正面人物,亦即是好人;

(2)悲剧人物的苦难或灭亡必须是社会矛盾冲突或生产斗争或由于人性的某些弱点引起的;

(3)悲剧必须能使人奋发向上,提高精神境界,产生美的愉悦,即化悲痛为力量。因此,悲剧,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有着极大的审美教育意义。

在课堂教学和指导青少年课外阅读中,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理解悲剧美的认识价值,和赏析悲剧美的丰富内涵。

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剧本,在赏析悲剧美时,都要紧紧抓住悲剧人物形象的赏析。即从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悲剧冲突的性质以及所产生的审美特点等三个方面去赏析。

一般认为,悲剧有四种类型的悲剧人物,因而会产生四种不同形态的悲剧美效果。

(1)悲壮的悲剧美

这类悲剧人物是崇高的英雄,是先进的社会力量的代表。他(她)自觉反对

旧制度旧势力,不是为个人利益,而是为了解除人民的苦难,为人民的解放,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而英勇奋斗,宁死不屈,流血牺牲。

悲剧冲突的性质是社会矛盾冲突,或是敌对阶级斗争的冲突,或是民族之间的冲突。

悲剧所产生的美感是悲壮感,主要是壮,壮中带悲,虽使人泪流满襟,但壮怀激烈,气冲霄汉。

这类悲剧美,能教育人们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激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如文天祥的《过零汀洋》中的诗人形象,电影《董存瑞》中的董存瑞,小说《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都属于悲壮的悲剧美。

基于这种认识,要引导青少年读懂这类作品,向英雄人物学习,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2)悲悯的悲剧美

这类悲剧的悲剧人物是善良的,但又麻木不仁、懦弱的。当遇到反动势力或落后势力的逼害,苦难深重。

但又不知苦从何来,以为命中注定,或知苦从何来,但又不敢起来反抗,只是吞声忍气、逆来顺受,或者心中虽有不满,但又不敢大声呐喊。

悲剧冲突的性质都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亦有少数人民内部矛盾、家庭内部新旧思想的矛盾。这类悲剧美,主要激起的情感是悲,其次是怜悯和愤怒。

由于这类悲剧人物不是崇高壮美的人,只是善良的人、麻木的人,凄凄苦苦地活着,悲悲戚戚地死去,所以不能引起悲壮的感情,只能引起悲悯同情之情。

悲悯的悲剧美,尽管蒙上一层悲凉凄苦的色彩,缺少悲壮美那样的震撼力,但亦具有较大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而且这类悲剧人物,在旧社会具有较大普遍性,大都是社会的最底层、最无社会地位的工人、农民、下层知识分子,极为常见,更真实有力地揭示社会的本质。

正如鲁迅指出:“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语言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

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亡于极平常的,或者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多”。

(《且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作品中《祝福》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于勒等大都属于这类悲剧人物。曹禺的《雷雨》中的侍萍,也属这类人物。

这类悲剧的审美价值在于启发青少年认识社会的本质、分清是非善恶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对社会弱小群体及善良人民的同情心。

(3)悲愤的悲剧美

这种类型的悲剧人物,虽称不上崇高伟大的英雄,他(她)们的抗争也不全为国家、民族,但他们敢于蔑视旧社会旧势力,抗争到底,而显示其精神品格的光彩。

这类悲剧冲突的性质,有阶级斗争的,但更多的人民内部、家庭内部两种思想、两种伦理观念的斗争,这种矛盾冲突也是社会斗争的一部分。如元杂剧的《窦娥冤》中的窦娥,电影《菊豆》中的菊豆,属于这类人物。

因此,这类悲剧的审美特点,在于激起人们悲愤与赞美之情,愤恨旧社会、旧势力,赞美悲剧人物的反抗斗争精神。这与悲悯的悲剧美的审美效果是有区别的。

(4)喜剧性的悲剧美

这种形态的悲剧人物,总的来说是个好人,他们受苦受难,值得同情和悲痛。但这种人同时也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又以喜剧的形式出现,引起我们的讥笑。他们的悲剧性格是通过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悲剧矛盾的性质,既有阶级矛盾也有人民内部矛盾。

这类悲剧引起的美感很特别,既悲痛又好笑,哭中带笑,或笑中带哭,即人们常说的“含泪的笑”。

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一个例子。他一生受苦,受压迫、受剥削,想反抗又不知如何反抗,只挥舞着“精神

胜利法”这一武器向旧势力进攻,被旧制度、旧势力打得一败涂地,却又以得胜者自居。读作品时,令人感到好笑又难过。

有些人指出还有一类悲剧,就是性格的悲剧,或者成人性的悲剧。悲剧人物的苦难或死亡,不是由于社会矛盾的冲突造成,而是由于人物自身的性格弱点造成。 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

奥赛罗其实是作者所肯定和同情的人物,他坦率、公正、诚信,但性格中存在敏感多疑、刚愎自用的弱点。

他轻信虚假的表面现象,让感情左右理智,以至他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虽战胜了种族的偏见,又亲手扼死了无辜的苔丝狄蒙娜,后来知道了了真相,奥赛罗悔恨万分,为了惩罚自己铸下的大错,挥剑自杀身亡,酿成悲剧结局。

有人认为,这种揭示人性的弱点的悲剧,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惋惜、同情、反思)更巨大,更能体现悲剧美的光辉。

悲剧美学论文文献参考

[参考文献][1]东方兰.论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J].文学研究,1940,(5):.[2]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3]方平.莎士比亚“天鹅之歌”—《暴风雨》赏析[J].名作欣赏,1995,(1):.[4]郭华敏.论《暴风雨》中的基督教隐喻系统[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110-113,.[5]贺祥麟.莎士比亚[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6]华泉坤 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46-52,.[7]亢西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8]李蕾.《暴风雨》情节的深层隐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3):77-80,.[9]彭镜禧.发现莎士比亚—台湾莎学论述集[C].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0..[10]邵旭东 王忠祥.《暴风雨》的主题及其它[A].阮坤.莎士比亚新论—武汉国际莎学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李伟民; 何处是安妥灵魂的精神家园——哈姆莱特形象认识辨析 [J];四川戏剧; 2003年06期姜桂栩;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基督教文化视角检视 [J];文史哲; 2003年05期于凤保;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 [D];安徽大学; 2007年陈敦;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05期李玉莲;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89年04期肖四新; 莎士比亚悲剧的宗教解读 [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05期王本朝; 论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影响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04期从丛; 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05期从丛; 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01期赵晓梅; 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莎士比亚创作 [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01期王鹏;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忏悔母题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1期李伟昉; 莎士比亚与《圣经》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04期黄龙; 莎士比亚文艺观溯源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01期Frye, Roland Mushat; Shakespeare and Christian Doctrine [M];; 1963年李伟民; 莎士比亚研究——构筑起心灵的家园——兼评张冲的《莎士比亚专题研究》 [J];外语研究; 2007年02期李伟民; 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焦晓燕; 哈代小说与基督教文化 [D];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钱佼汝; 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J];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04期; 60-65孙家琇; 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J];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04期; 72-80张冲; 当代西方莎士比亚变奏二十年(1965—1985)[J]; 外国文学评论; 1992年01期; 123-129王田葵; 试论拜伦诗歌“惊人的莎士比亚式的丰富多彩”——十九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历程论(四)[J]; 零陵学院学报; 1990年04期; 66-73方平; 小精灵蒲克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观——《仲夏夜之梦》研究[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93-99郑土生,肇星; 浅论莎士比亚的艺术特点[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100-106卞之琳; 了与不了: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纪程——《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前言[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107-110钱佼汝; 美国新派批评家乔纳森·卡勒和分解主义[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3期; 22-24乔纳森·卡勒,钱佼汝; 当前美国文学批评中争论的若干问题[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3期; 25-32朱虹; 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J]; 外国文学评论; 1988年01期; 90-94汪义群; 莎士比亚宗教观初探 [J];外国文学评论; 1993年03期; 117-124张慧荣; 从《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亚的中立女性观 [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64-66智慧的作用 [J];领导文萃; 1996年09期; 87再说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J];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03期; 154-155阅读莎士比亚 [J];博览群书; 2004年12期; 70杜革非; 分析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英文) [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02期; 24-25马太·阿纳德原,曲文敏; 《莎士比亚赞》 [J];河西学院学报; 1988年02期; 104-105天章; 西柏林世界莎士比亚大会 [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年03期; 73-76许国璋; 莎士比亚十二赞 [J];外国文学; 1981年07期; 65-72萧莎; 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J];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01期; 151-152孙丽丽; 从毁灭到拯救 [D];山东师范大学; 2003年厉彦花; 论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中的宗教观 [D];山东师范大学; 2006年孙海西;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D];山东大学; 2005年矫福军; 莎士比亚悲剧的思想意蕴 [D];吉林大学; 2004年宋艳;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 [D];安徽大学; 2005年黄凌; 《乌托邦》与圣经暨莫尔的宗教观 [D];河南大学; 2006年徐剑莹;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爱情故事 [D];安徽大学; 2006年王彦; 艾米莉·狄金森诗中的圣经原型 [D];河北师范大学; 2006年孙珍; 背弃与顿悟 [D];山东师范大学; 2004年董莉; 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 [D];河北师范大学; 2006年陈茂庆; 戏剧中的梦幻 [D];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王志耕; 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D];北京师范大学; 2000年臧天婴; 莎士比亚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 [C]; 1997年陈少辉; 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 [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 [C]; 1997年桑迪欢; 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 [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C]; 2002年裘克安; 莎士比亚日在中国 [N];人民日报; 2002年雷鸣; 莎士比亚经典的现代话题 [N];中国妇女报; 2004年洪蔚; 当莎士比亚遇上电影 [N];科学时报; 2004年许钧; “遭遇”莎士比亚 [N];中华读书报; 2002年书评人 马淑艳; 当莎士比亚戴上童话面具 [N];中国图书商报; 2007年〔英〕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 原汁原味品莎翁 [N];光明日报; 2004年裘克安; 有关莎士比亚的一些事实 [N];光明日报; 2000年兰守亭; 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亚 [N];中华读书报; 2004年易沉; 莎士比亚诗作的出版历程 [N];中华读书报; 2002年通讯员 杨英姿记者 余传诗; 《读莎士比亚》:王元化88岁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礼物 [N];中华读书报; 2007年

悲剧最初是一种戏剧种类,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悲剧反映的是现实悲剧性,悲剧性是它的核心,它使悲剧具有最激动人心的、最具持久性、含有最深的文化意义的力量。悲剧体裁是戏剧所特有的,然而悲剧性却是可以超越悲剧的,它可以体现在绘画、音乐、雕塑、小说等艺术形式中,后把它引入美学范畴,即一切表现出悲剧思想的艺术形式都可以说是悲剧的。其实对悲剧的定义很多,最有名的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悲剧意识就是作家意识到这种悲剧性,并通过作品对这种悲剧性进行文化把握,就构成了作品中的悲剧意识。相关文献张法. 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曾庆元. 悲剧论[M]. 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程孟辉. 西方悲剧学说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3年.

毕业论文红楼梦的悲剧美学

西谚有曰:“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个中国人,就有一千个《红楼梦》。迄今从文学上谈论《红楼梦》最为深刻的,依我看还是鲁迅、王国维和余英时三人。鲁迅称此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又说:“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王国维将《红楼梦》看成是一部存在的悲剧,这悲剧不是政治的、民族的,历史的,而是哲学的、宇宙的、文学的,是由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悲剧,人人皆无所逃于其间。余英时将《红楼梦》的世界划分成两个世界,而大观园纯粹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与混浊现实的冲突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并最终被现实世界的黑暗所吞没。即使今天,如何看待这部小说,仍然是见仁见智。“不敢妄谈《红楼梦》,只怕难解其中味。”我认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与希腊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蒲斯王》具有同样震撼人心的力量。 《红楼梦》的主题,描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描写的虽然是一个贵族世家的日常生活场景,这里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发生在刹那间的生死毁灭。但是却有着经常不断的、十分隐秘的折磨。一切都发生在极其平常的生活琐事之中。你的心在哭,人们却以为你在快活的笑;你坐立不安,寻寻觅觅,人们却以为你是无事瞎忙;你稍稍越出了常轨,人们就忙不迭的过来规劝你、劝导你,把你重新纳入正轨。这是一种缓慢的被风化、被锈蚀的毁灭,这是一种因其平常,有时连受害者本人也不觉察的毁灭。所以,林黛玉感叹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一时代的“风刀霜剑”,“一年三百六十日”毫不间断的摧残着人生的精英,思想的花蕾。然而,人们却看惯了,习以为常了,并不觉得悲剧正每时每刻地在身边发生。在那个“游丝软系飘春榭”的大观园里,有谁能象宝黛那样,为这些可怜的“落花”抛洒同情的眼泪呢?面对这样的社会情势,黛玉只能作“无声之泣”,有泪往心里流;宝玉只好着了魔似的把自己的“怪僻”形之于外,来宣泄胸中的阵阵狂澜;而探春则有感于那些乌眼鸡似的亲骨肉,满腔悲愤地诉说:“我们这样的人家,人都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何等快乐,殊不知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厉害!”的确,笼罩着整个贾府的,正是这种“说不出来的烦难”,这种挥之不去的,人们几乎呼吸惯了的悲凉之雾。鲁迅曾经说过:“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确多。”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着力表现的就是那些“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 《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贾、薛等家族由兴到衰的发展历史,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中的爱情的独特性,首先是由其男女主人公的独特性而决定的。其次具有同以往所有的爱情故事不同的内涵。宝黛爱情悲剧是必然的。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一方面反映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衰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然而,在曹雪芹的笔下,宝、黛刻骨铭心的绵绵爱恋之情,不仅毫不涉及风月,更无郎才女貌的俗套。即使那复杂细微的感情纠葛,也显示了一种真情至性的境界,在读者心中升出情之美感。黑格尔称“悲剧是艺术的桂冠。” 打开《红楼梦》长卷,我们可以看出其悲剧性具有三重意义。即从写作题材的表层意义看,全书是通过贾府兴衰过程及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来写时代悲剧;从写作题材的深层意义看,是通过几个女子的毁灭过程来写文化悲剧;从写作题材的象征意义看,是通过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变迁过程来写人生悲剧。一、《红楼梦》的时代悲剧如果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王朝思想钳制造成的精神悲剧的话,那么,曹雪芹通过封建贵族世家盛衰的描写,则较全面地表现了清王朝腐朽没落造成的时代悲剧。 荒淫,是贾府这个贵族世家衰败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贾府上下的男人大都生活腐败,道德沦丧,荒淫在这个贵族世家被视为平常之事。贾珍的公媳乱伦,贾琏的“包二奶”,贾赦对鸳鸯的企图,甚至连王煦凤与侄辈贾蓉也有染,等等这些,正应证了老仆人焦大的那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的话。另一方面,由荒淫所引起的人事纠纷、甚至恶毒的残杀,更是不断地动摇着这座封建大厦。虽然也有不少清白的女儿家门努力地在这罪恶的泥潭里挣扎反抗,但最终也都与这腐朽的家族同归于尽,几乎没能有一个落得好下场的。 奢侈,是这个贵族之家衰败的原因之二。且不说那些名目繁多的美器珍玩如何填满这个家族的每个角落,也不说那些精心烹调的美味珍馐如何充塞这个家庭的每个盛筵,单就秦可卿之丧事与贾元春之省亲,那奢华靡费程度就够惊人的了。虽然凤姐、探春等人在最后已感到家庭经济危机的来临,但这时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了。 “一代不如一代”,更是这个贵族之家的致命伤。贾敬访道,贾赦淫乐,贾政的迂腐无能、头脑古板,贾珍、贾琏、贾蓉等纨绔子弟个个沉湎酒色,毫无廉耻,诸如此类,大观园中比比皆是。家族的种种腐朽已无可救药,唯一较有灵性的贾宝玉也只能痛苦地呼吸着这令人窒息的悲凉之雾。而他与封建传统的不相容必然导致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在这个时代不容纳他们,他们也不屈从时代的悲剧冲突中,随着腐朽力量的由盛转衰,新生力量也落了个由萌芽到夭折的结局。这是《红楼梦》告诉我们的那个时代的悲剧,人人概莫能外。 宝黛俩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于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由于他们和封建势力的尖锐冲突导致了这一悲剧,从而写出了这一悲剧的时代深刻性和必然性。宝黛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不是悲剧,因为在宝黛那个时代,假如两人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话,就必须不仅找到一块能够容纳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的国土,还要找到能够容纳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国土,找到一块能够容纳他们叛逆的地方。可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就揭示了宝黛爱情悲剧发展的必然性,揭示出这不是一般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那么大的贾府,上到贾母,下到丫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并不是由于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是简单地由于自由恋爱触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本身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造成了悲剧,这是曹雪芹高出于他的前辈的地方,也是写得更深刻的地方。 爱情这个题材,到了曹雪芹手里,被空前地用社会性的、政治性的内容充实起来、提高起来,从而全面而深刻地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有力的批判,这是《红楼梦》不同于才子佳人小说的地方,不同于以前的言情小说的地方,也就是《红楼梦》为什么如此富于影响和震撼人心的地方。 由此看来,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腐朽”有可能萌发“新生”,却不可能催化“新生”,相反,当“腐朽”势力还相当强大时,还会扼杀“新生”。可以说,《红楼梦》的家庭婚姻生活正是从这一角度折射出时代的悲剧。纵观中国历史,正是在上层社会蔓延的种种腐败现象,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当时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至导致国力的衰微、王朝的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府的悲剧正是时代悲剧的一面镜子。 二、《红楼梦》的文化悲剧 通过作品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对前途的迷惘。而归根结底是几千年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如“天人合一”,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并非西方文艺复兴时提出的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这种缺乏个性意识的“人学”就难免造成了逆来顺受、自我压缩的人格,造成了不冷不热、不生不死的生存状态。 “木石前盟”与“金玉因缘”的悲剧。《红楼梦》所提供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故事框架,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故事本身。而且,其思辨内容的丰富和深邃,它伸向中国历史,文化、哲思、美感的深处,结晶了几乎全部的精华和缺憾,囊括了几乎全部的欲望和冲突。近年来有的研究者力图透过小说故事情节的表层进入到精神象征的深层,注目于设置在人物之间的抽象而隐秘的关系。如说薛宝钗的“金”是草“木”之人林黛玉的克星而贾宝玉的“石”有两重性,既可化为土而生木,又可采炼而成金,所以有“木石前盟”和“金玉因缘”两种潜在可能性。在林黛玉代表的“木”字和薛宝钗代表的“金”字上,可以检索出中国文化一连串相关的意象及概念:木近水,金近火,阴柔与阳刚,寂寥与活溢,虚无与实有,悲观精神与乐观精神等等,正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宇宙人生两种不同的本质认识的体现。薛林二人是作为两种对立的审美规范、人格理想和宇宙精神的化身而呈现的,贾宝玉这个人物的意义便是尝试某种取舍的可能性。作为巨大的精神矛盾的负担者,贾宝玉的秉赋虽倾向于林黛玉,实际上是无从选择的。在封建的“礼”教面前,他是渺小的,以他个人的能力是无法与整个封建社会抗衡,也无法与封建的婚姻制度抗衡。 摔不碎的通灵玉,像是隔膜,用“金玉良缘”来芥蒂两颗寻求共同的心灵,却更象是纽带,让二人在激烈的矛盾之后清楚的探测到对方的心意:金玉固然般配,但是真正与玉琢契合一体的,却是那一根穿玉的丝绦。词叹葬花,暮春伤时的眼泪便隐有相思之意;诗会重阳,中秋抒情的吟咏更暗寓离恨别愁。直到宝玉“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的告白,如山雨欲来风满楼,兆示着大观园的灾祸变迁,也兆示这段玫瑰色情感的横生变故。这一对在暗夜中相互依偎着的恋人,终于因惊世骇俗的一吻而面临被逐出乐园的惩罚。我们无法知道在永诀之前究竟有没有一次重大的误解而导致的心灵的挫折,但是命运那一把赌气的剪刀,却毫无疑问的将穿玉的穗带剪作了几截。“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命薄?”这泣血的控诉,便是他们最终的咏叹。贾宝玉是人所共知的小说主人公,可以说处于全书形象体系的中心地位。金陵十二钗是小说着力描写的十二个女子,应当说在这个形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还有为数不少虽则身分低微然而品性不凡的女儿形象令人瞩目。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它将这些可敬可爱、美丽纯洁的女性,囚于那异常黑暗污浊的世界,在给了她们时间、空间、程度上极为有限的自由独立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些反抗粗暴和亵渎的美蹂躏毁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女性总悲剧也由此拉开帷幕,公开上演。绛珠仙子终于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之下“泪尽天亡”,“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黛玉纯美的灵魂如水晶一样透明素丽,如冰山雪莲一样净洁孤傲,在那黑暗的世间哪里找得到天尽头的芳丘?只能是饮恨而去之时,发出那柔肠寸断之声:“宝玉、宝玉、你好意在言外,岂是一个“愁”字、“恨”字了得!黛玉的毁灭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女性总悲剧中的最强音,它震撼了千万读者的心灵,赢得了世世代代读者们同情的眼泪。史湘云、李纨青春寡居、独守凄凉;善良软弱的迎春被“作践得公府千金似下流”,出嫁一年便香魂一缕含恨而去;妙玉欲洁不曾洁,想空未能空,沦落污泥浊淖;心比天高的晴雯被斥逐羞愤而死,金钏儿跳井而死;惜春、紫鹃落发为尼,自此长伴青灯古佛“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些钟灵毓秀、姹紫嫣红的众女子,一如风流云散、雨打残红,霎时间全都玉殒香消,化作寒烟冷雾。 迎春,很善良,但也很懦弱。从乳母偷她的螺金凤这件事及她的态度就可见出她逆来顺受的性格,这种性格往往使自己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增加,对受别人摆布、控制和欺负的敏感度降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结果是迎春成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沦为其父贾赦偿还债务的替罪羊,自己的不幸,至死也不觉悟。可见,迎春之不幸,多由于性格。 再看黛玉的悲剧,难道完全是外力与环境造成的?其实不然,人们往往看到她秉承优秀传统而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她深具传统文化性格而死的一面。由于传统文化个性意识的缺乏,在传统文学中往往表现为人的依附性,即一个弱者的主体性往往必须依附在家庭、父母或一个强者身上。在灵魂深处,她已被这种依附性折腾得精疲力竭,她时刻感到失去依附的痛苦、离家的凄凉甚至生的绝望。于是她的病日益加重,以致心力交瘁,在爱情尚未毁灭之前,她的生命却已走到尽头。所以说,黛玉爱情的毁灭,既是无情世道的他毁,也是悲剧性格的自毁。 另一方面,贾宝玉性格中存在软弱的一面。《红楼梦》中睛雯、金钏、黛玉的死,他除了恨的要死怜惜的要死之外,没有真正为避免她们的死而抗争过。正是他的软弱,所以他才能够爱晴雯却不能拒绝袭人的诱惑,爱黛玉却又贪恋宝钗的冰雪肌肤,大家都说曹雪芹以隐语说宝玉,说他的草莽愚顽、不肖无能,在对待爱情这一方面来说,其实也是不无道理。贾宝玉本身所存在的弱点,也成为他们爱情更加难以逃避悲剧结局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关于薛宝钗的悲剧,一般认为是一个努力迎合时代的人竟也不为世道所容,所以是社会悲剧。但从文化角度看,她也是封建文化之树上一颗必然的苦果。封建文化要求每个“个体”去做的事最好不要去符合心中的欲望,这样才会获得社会的好评。薛宝钗就是这种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做人理想的其中一个。爱情上、才学上、生活上,宝钗已被封建文化磨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锋芒;自己对所爱的人与物不敢有太强烈的追求,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与事也不敢断然决裂,生命处于一种不生不死的浑沌状态。这种自我压缩使她的生命过早地枯萎了。我们从这一形象的毁灭过程,可以看到封建文化深层意识是如何蚕食人的灵魂与消磨人的个性。曹雪芹这种历史沉郁中的文学的思考,的确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觉醒。 三、《红楼梦》的人生悲剧 时代悲剧侧重从横断面去解剖当时社会,文化悲剧侧重从纵深处去反思民族的文化,而人生悲剧则是从哲学上去思考生命的本质。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打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几乎不思考有关个人的存在等基本哲学问题,这也是《红楼梦》能跨越时空的思想魅力。 “人之生也,与忧俱在。”生命的欢乐往往是在痛苦的追求之中才实现。这种痛苦的程度与知识同步增长。以宝玉为例,开始宝玉并不惧怕生活,而是正视生活,对生活以及自身在生活中具体的存在价值、存在目的还抱着一种较为积极的态度。然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现世中,他总是深深感到:不但事物无常,人生易老,就是感情也不能永久保存。于是陷于失望之深渊,遂悟宇宙人生之真相,终于抛下一切远离尘嚣,这是他对生命的个体价值与人生理想的沉思后的毅然抉择。人生总是这样,总是不美满,总是有所欠缺,而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复原,这是人人概莫能外的悲剧。 宝玉是情痴,黛玉是情种,她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对宝玉的爱是她生命所维系。“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宝玉。正是他秉菩提心,具金刚胆,在那黑暗愚昧、野蛮残忍的时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石破天惊地宣布并践行他的“女清男浊”的人生哲学。至于宝、黛、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实质上是“追求自由爱情”和“封建婚姻制度”这两股力量的斗争。当人的主观意愿和他的行动所造成的后果不相符合甚或背道而驰时,他往往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和牺牲,这就是悲剧的生活基础。宝玉的自由选择和被迫接受不一致,最终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悲惨结局。从整部作品看,《红楼梦》也笼罩着一层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这侧重表现在许多曲、词的咏叹之中。如“多情公子空牵连”,“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风流灵巧招人怨”,“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等等,都体现为美的毁灭。人生有如此多的缺陷,当我们超越题材的表层意义来体会时,便会感到这种缺陷的揭示能激发人们更加珍惜时光,执着现世,具有强烈的劝世作用,当然,倘若消极对待的话,就会走向丧失意志,悲观厌世的另一端。作品似乎在告诉人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话又说回来,在那样一个悲剧的大时代里,作为凡夫俗子的大观园里的儿女们,无论怎样选择,又能有什么好的结局呢?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也是作者着力最多、写得较为成功的人物。在他身上既有作者的影子,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和现实的反思。 关于他的形象,作者在第三回有过概括而形象的说明;“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在这两首《西江月》词中,作者所赋予贾宝玉最鲜明的性格,就是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的叛逆精神。而在这以后的描写,都无非是这两首词的深化和形象说明。 贾宝玉性格的特点,首先是对于锦衣玉食、安富尊荣生活的不满、厌恶,乃至愤懑。第七回他感慨地说:“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绫罗纱锦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木朽株。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第七十一回,贾宝玉更是愤慨地说:“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拉,就是那个劝,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9)封建贵族的沉闷生活,使他心中充满了孤独、寂寞和哀愁,也刺激了贾宝玉要求摆脱束缚的性格发展,并导致了他在思想和行动上对一系列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教义的怀疑否定。他对八股文深恶痛绝,认为那只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诓功名混饭吃的”。贾政督逼他必须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他读了几年,仍大半夹生,“断不能背”。但却对当时的“淫词小说”《牡丹亭》、《西厢记》非常喜爱。他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为宦”的道路,更不愿同官场人物交际,骂那些热衷功名的人都是些“国贼禄鬼”、“沽名钓誉之徒”;却对封建社会最低层的艺人和奴婢怀着深深的同情和友谊,与出身平民的秦钟、家道贫寒的柳湘莲及艺人蒋玉函称兄道弟,对备受凌辱的丫环们温柔体贴,百般呵护。他对于男尊女卑的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把他的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纯洁的女孩儿身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具有发展上的一贯性、连续性,以及思想上的严肃性和不妥协性。他同姐妹们的亲疏远近,是以思想上的亲疏远近为标准的。第三十二回,他当众宣布:“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宝玉和湘云、宝钗在思想上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同宝玉真正接近的只有黛玉。所以“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正是由于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经过长期了解,是稳固地建立在思想同一的基础上的,宝黛之间的爱情才有了近代情爱色彩,而与封建的婚姻格格不入。 就红楼梦而言,作者所要传达的是一种漩涡般的无可逃避也无可挽回的巨大的虚无——对于人生来说虚无意味着渺茫的前途,对于社会国家而言,虚无更意味着终极的塌陷与毁灭。可以说大观园的花团锦簇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暗灰色的大背景之上,她的辉煌的存在是为了反证她凄凉的湮灭。这样的深刻洞察往往被浅薄的人斥为消极悲观——殊不知人类精神世界中最鲜艳的花朵,往往在这样最荒凉的土地上盛开,因为这无边无垠的萧索与惨淡,又反而是不屈的人格精神最有力的衬托。宝黛的精神恋爱何以能让无数人伤心泣下——那纤细的生活剪影、日常的吵吵闹闹、平凡的唏嘘切问,那所有的最简单最朴素的关怀和爱恋,为什么能在我们的心扉上敲击出如此沉重的曲调,让眼睛变成不竭的清泉,正是因为雪芹先生在这一幅绚丽画卷的最深处已经设置了空洞而且悲凉的人生底色。 见者真故知者深,由于曹雪芹深刻体验到人世的痛苦和人生之“大哀”,故能将这种痛苦提升到一种人类痛苦的高度加以艺术概括和表现。必须指出,这种悲剧感是不同于儒家的忧患意识的,儒家的忧患意识来源于群体意识中产生出来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而曹雪芹更直接的是与庄子的思想相通,他对人生之忧远胜于对家国之忧。因此,这种人生悲剧感也远比屈原、杜甫的“离忧”更具深沉特质、更具普遍的人生内涵。结 论综上所述,《红楼梦》是一部空前的也可能会是绝后的伟大悲剧作品。正如大学者王国维所说:“《红楼梦》乃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悲剧中之悲剧也!”从《红楼梦》的三重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对现实、文化、人生的批判、反思与探索精神。然而他毕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中,与旧的、传统的、落后的东西也还是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于是批判现实与希望中兴,意识中反传统与潜意识中维护传统,出世与入世,便成了对应着三重悲剧的三对矛盾。

悲剧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去揭露丑恶。这是我们对悲剧最直接的一个了解。 但悲剧在美学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本质?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是与喜剧美相对的特殊表现形态。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遭到不应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及其特性。 悲剧从两个方面揭示矛盾冲突:一方面正面的事物在毁灭中显示其价值,在暂时失败中预示着未来的胜利;另一方面反面事物在其暂时胜利中暴露了它的虚弱和必然灭亡。如果说真正的喜剧接近悲剧,那么真正的悲剧则同时预言着旧事物最后喜剧的到来。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美。悲剧是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他经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暂时的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失败和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困苦……等等,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它是对社会力量的实践斗争的积极肯定。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完全是不同的。 《红楼梦》是通过爱情的悲剧来表现一个家族的悲剧,从一个家族的悲剧来展现一个时代社会的悲剧,又以一个时代社会的悲剧来揭示人生永恒的悲剧——人生永恒的悲剧却是爱、欲、悲、欢、散、毁、败、老、死……等无法回避的结局——抒发对美的事物在某种原始动力下不可回避的命运的叹息。归结起来,就是用主观的“情”来看待客观的自然规律。这种“情”是宝玉“情不情”的“情”,他用个人的“情”去对待别人乃至社会、自然的“不情”,最终只能给我们展示个体生命的局限,告诉我们一切悲剧的不可避免。 《红楼梦》的时代悲剧性、文化悲剧性、人生悲剧性都说明了封建社会发展的没落与败亡,体现出崇高性,属于美学的范畴。

《红楼梦》的思想内涵与矛盾冲突

问题一: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古今中外许多美学家对悲剧的论述,总是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特征:从幸福到苦难,从追求到幻灭,从有价值到毁灭。根据悲剧的这一基本特征,一部《红楼梦》,我们可以看出其悲剧性具有三重意义。即从写作题材的表层意义看,全书是通过贾府兴衰过程及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来写时代悲剧;从写作题材的深层意义看,是通过几个女子的毁灭过程来写文化悲剧;从写作题材的象征意义看,是通过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变迁过程来写人生悲剧。下面具体谈谈悲剧的三重意义。一、时代悲剧:如果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王朝思想钳制造成的精神悲剧的话,那么,曹雪芹通过封建贵族世家盛衰的描写,则较全面地表现了清王朝腐朽没落造成的时代悲剧。纵观《红楼梦》全书,我们可以得出几点认识――荒淫,是贾府这个贵族世家衰败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贾府上下的男人大都生活腐败,道德沦丧,荒淫在这个贵族世家被视为平常之事。贾珍的公媳 *** ,贾琏的“ *** ”,贾赦对鸳鸯的企图,甚至连王煦凤与侄辈贾蓉也有染,等等这些,正应证了老仆人焦大的那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的话。另一方面,由荒淫所引起的人事纠纷、甚至恶毒的残杀,更是不断地动摇着这座封建大厦。虽然也有不少清白的女儿家门努力地在这罪恶的泥潭里挣扎反抗,但最终也都与这腐朽的家族同归于尽,几乎没能有一个落得好下场的。奢侈,是这个贵族之家衰败的原因之二。且不说那些名目繁多的美器珍玩如何填满这个家族的每个角落,也不说那些精心烹调的美味珍馐如何充塞这个家庭的每个盛筵,单就秦可卿之丧事与贾元春之省亲,那奢华靡费程度就够惊人的了。虽然凤姐、探春等人在最后已感到家庭经济危机的来临,但这时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了。“一代不如一代”,更是这个贵族之家的致命伤。贾敬访道,贾赦淫乐,贾政的迂腐无能、头脑古板,贾珍、贾琏、贾蓉等纨绔子弟个个沉湎酒色,毫无廉耻,诸如此类,大观园中比比皆是。家族的种种腐朽已无可救药,唯一较有灵性的贾宝玉也只能痛苦地呼吸着这令人窒息的悲凉之雾。而他与封建传统的不相容必然导致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在这个时代不容纳他们,他们也不屈从时代的悲剧冲突中,随着腐朽力量的由盛转衰,新生力量也落了个由萌芽到夭折的结局。这是《红楼梦》告诉我们的那个时代的悲剧,人人概莫能外。由此看来,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腐朽”有可能萌发“新生”,却不可能催化“新生”,相反,当“腐朽”势力还相当强大时,还会扼杀“新生”。可以说,《红楼梦》的家庭婚姻生活正是从这一角度折射出时代的悲剧。纵观中国历史,正是在上层社会蔓延的种种腐败现象,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当时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至导致国力的衰微、王朝的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府的悲剧正是时代悲剧的一面镜。二、文化悲剧:通过作品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对前途的迷惘。而归根结底是几千年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如“天人合一”,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并非西方文艺复兴时提出的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这种缺乏个性意识的“人学”就难免造成了逆来顺受、自我压缩的人格,造成了不冷不热、不生不死的生存状态。我们从书中几个女子的毁灭看到了这一点。迎春,很善良,但也很懦弱。从乳母偷她的螺金凤这件事及她的态度就可见出她逆来顺受的性格,这种性格往往使自己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增加,对受别人摆布、控制和欺负的敏感度降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 问题二:分析红楼梦的悲剧内涵 主讲嘉宾:饶M子,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专著:《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艺术的心镜》等。 “说不尽的奇书” 我并非红学家,今天我只是以一个《红楼梦》爱好者的身份,来和大家分享自己阅读这部作品的心得。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谈一谈《红楼梦》这部“说不尽的奇书”,以此作为演讲的前言。 大家知道,《红楼梦》问世至今已有200多年,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叫做“红学”,有不少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都有影响很大的《红楼梦》研究成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对《红楼梦》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近二十多年,国内研究、言说《红楼梦》的论文和著作,更是多不胜数,一些著名的作家如王蒙、刘心武、李国文等,也加入研读《红楼梦》的行列。一部《红楼梦》说了200多年,还有那么多人在说,学术界、文学界对它还那么“热”,为什么?这是因为《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成就很高、极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意蕴的古典小说。英国人说莎士比亚时,经常会说“哟!真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回顾历史上如此众多的红学著作,我们也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哟!真是说不尽的《红楼梦》!” 《红楼梦》之所以“说不尽”,是因为它的意蕴极其丰富,有巨大的艺术感发力。说不尽的“说”,就是阐释;“说不尽”,就是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我们可以不断去言说它、解读它。20世纪末以来,影视界、艺术界把它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也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表现、演绎这个文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有无限可能的阐释空间,并非一人一说就能说清楚,一种阐释只能从一个点上去照亮它的某一个方面,不可能穷尽它。所以就不断有人来“说”。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说话,不像理论的著作,一个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要靠读者在阅读中去领悟。因为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审美旨趣和视角,所以每个人对作品的领悟和言说并不完全一样。举个例子,拿《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来说,有人说是“围棋式”的结构,有人说是“圆形”的结构,有人说是“网状”的结构,还有人说是“循环”的结构……这种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对我们研究《红楼梦》的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启发。 《红楼梦》的三层悲剧 现在我就开始讲《红楼梦》的悲剧意蕴。大家都说《红楼梦》的意蕴非常丰富,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体会,我认为,它的文学、美学的意蕴,主要是在于它的悲剧性,而且这种悲剧意蕴是多层次的,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来解读。 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悲剧 第一层,《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他所在的贾府,以及贾府内外的政治、经济、人际关系,展现了一个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悲剧;并围绕这个贵族家庭的兴衰史,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具体、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封建末世的“形象史”,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罕见的。这个层面,过去的学者,包括各种古典文学史都说得比较多,如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红学”著作说的多是这个层面,尽管其中有些比较绝对化的观点,但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这个贵族家庭的兴衰线索确实是十分明显的,现在播放的36集电视连续剧也是突出这个层面。 我个人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贾府的由盛而衰,有两个特点:一是以重大事件来写贾府之盛;二是在日常叙事和人物对话中来写贾府的衰。......>> 问题三:《红楼梦》反映了社会悲剧 人物的悲剧性决定于人物所处的悲剧性的冲突。悲剧是一个冲突过程,一部作品的悲剧性 总是蕴藏在作为情节基础的冲突之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红楼梦》是摆脱了大团圆传统格局的彻底的悲剧。过去有人把它的悲剧根源归结为命运,归结为福善祸淫,因果报应, ⑴那是回避社会矛盾,企图用超社会超自然的神秘的命运来解释悲剧;还有人认为人生本来就是悲剧,要避免悲剧,世界最好是回到混沌状态里去,没有欲望,没有生活,也就没有苦痛了⑵。这当然更是一种悲观主义的议论了。这些解释与《红楼梦》作品的实际是相去甚远的。《红楼梦》悲剧的根源在于社会冲突。这个社会冲突不但表现为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而且渗透在矛盾着的人物的性格之中。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贾宝玉及其周围的一群女子的悲剧。曹雪芹在小说的第一回里说,这些悲剧人物“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并不是什么盖世英才、绝代佳人。而她们的悲剧遭遇也是生活中实际的样子,“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才使作品得以冲破“瞒和”这个中国封建传统文艺思想的网罗,在平常生活的描写中揭示出社会矛盾的真相,在矛盾冲突中完成了各种人物的悲剧历程。这些悲剧人物主要的可分为三类: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是封建叛逆者;二是晴雯、鸳鸯这类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奴;三是属于封建正统方面的贵族妇女,如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等,所有这些人物的悲剧,都是发端于社会冲突,完成于社会冲突,他们的悲剧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 剧。 问题四:红楼梦 的悲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红楼梦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迎春嫁了中山狼,面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出卖,惜春,甚至是史太君,都只能无能为力 探春远嫁海外。探春曾对赵姨娘说,但凡我是男儿,又何若困在这四方天地,终于她是走出了这四方天地,但是却永远的离开的自己的亲人 晴雯之死,妙玉高洁却被 污,凤姐的贪婪,导至荣国府最后惨况的导火索,宝玉面对母亲的压力却无所作为,黛玉的一片深情最终落得个赤条条来去。巧姐被亲奶奶和亲叔叔出卖,惜春家为尼,史太君面对儿孙的胡作非为而无能为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可悲可叹的 楼主若有兴趣不妨百度百科一下,可以很详尽的了解 ――来自写意天下团队 问题五:红楼梦的悲剧性 20分 红楼梦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迎春嫁了中山狼,面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出卖,惜春,甚至是史太君,都只能无能为力探春远嫁海外。探春曾对赵姨娘说,但凡我是男儿,又何若困在这四方天地,终于她是走出了这四方天地,但是却永远的离开的自己的亲人晴雯之死,妙玉高洁却被 污,凤姐的贪婪,导至荣国府最后惨况的导火索,宝玉面对母亲的压力却无所作为,黛玉的一片深情最终落得个赤条条来去。巧姐被亲奶奶和亲叔叔出卖,惜春家为尼,史太君面对儿孙的胡作非为而无能为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可悲可叹的楼主若有兴趣不妨百度百科一下,可以很详尽的了解――来自写意天下团队 问题六:求有关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悲剧意义 抄检大观园指的就是由于傻大姐见到了绣春囊且交给了邢夫人,引起王夫人震惊,引发大观园内部抄检和惩办。捡到者如果是别人,自然会意识到其中厉害,可傻大姐不会;若碰到的是凤姐,也会被掩盖过去;正是这些所有的 抄检大观园指的就是由于傻大姐见到了绣春囊且交给了邢夫人,引起王夫人震惊,引发大观园内部抄检和惩办。捡到者如果是别人,自然会意识到其中厉害,可傻大姐不会;若碰到的是凤姐,也会被掩盖过去;正是这些所有的巧合促成了事情的发生。 此外,抄检大观园之所以能发展成大规模的事件,有着深刻的内部原因:邢夫人对王夫人与凤姐早已不满,她借此事件找难题,向大观园的管理者发起攻击;王夫人因为一直怕宝玉“被挑唆坏了”,对此类事件非常敏感,且早就对大观园中的丫鬟心存怀疑;王善保家的进谗言,让这场抄检从原本查找绣春囊所有者发展到累及众人,从而使晴雯、四儿、芳官一概受牵连。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其寓意是相当深刻的。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虚构的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及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主子与丫鬟之间几乎忽略了等级差别。里面没有功名利禄等世俗愿望的干扰,也没有外面世界的污浊恶臭。在宝玉看来,只有在园子里才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女儿们才能永葆青春与清净。他希望这座花园能常驻人间,女儿们也永远不要离开这里。但是,大观园毕竟只是理想的存在,它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外在形式,自然不能避免世俗的袭扰。大观园的最终命运,是归于毁灭,这是《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核心所在。抄检大观园,是毁灭的开始,所以惊心动魄。 在这次事件中,邢夫人未出场,却扮演了一个可耻的角色。王夫人一来就怀疑绣春囊是凤姐所遗,显系邢夫人暗示的结果。邢夫人与王夫人面和心不和,妯娌间本有矛盾;与凤姐更是介蒂很深,常常互相拆台。邢夫人借机一石二鸟,是想让王夫人与凤姐姑侄俩难堪。她还派王善保家的推波助澜,惟恐天下不乱,最终导致了抄检。所以说,此情节反映了妯娌、婆媳间的矛盾。 王熙凤在此间扮演的角色值得注意。当她被冤枉时,侃侃而谈,以五条理由辩白,终获王夫人信任,反映出她的机敏。当她知道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用心时,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所以此后的言谈举止就特别讲究分寸,渐渐变被动为主动,最后把难堪又还给了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一方。凤姐管家有年,深明利害,有此翻云覆雨手段,是合乎情理的。从抄检过程看,凤姐只是奉命行事,并无故意加害于园中人的用心。她为晴雯、紫鹃、入画等说情,更可看出她的心是向着大观园的。由于后四十回掉包计的影响,凤姐与黛玉的关系常被误解,这是应当分辨明白的。 对于抄检事件本身,园中主人的表现,作者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两姐妹的反应。探春反应激烈,持坚决对抗的态度,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她从家族的全局利益着眼,义正辞严,眼光敏锐,头脑清楚。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惜春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撵入画,与探春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等的反应。晴雯最无辜,却先遭谗陷,被王夫人痛骂,所以抄检之夜她的态度也最激烈。她兜箱底倒物的举动,突出表现了她内心的愤怒与火爆性情。然而,结果对她十分不利,在七十八回,她成了抄检的最大受害者。晴雯的命运,集中反映了宗法社会中大家庭家长们的刻薄无情。入画被撵事出有因,衬托出惜春冷面冷心的特点。司棋完全是邢王两派家庭矛盾的牺牲品,但她无所畏惧,且毫无羞愧之意,可见她与表弟盯又安的相爱是出于......>> 问题七:论《红楼梦》悲剧性之体现? 简单来说吧! 我看过《红楼梦》很多遍,不用网上的那些理论,说一些简单可以理解的。 贾府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我想不能这样说,贾宝玉的思想真的就是不对的吗? 其实在那个年代,主要是 *** 就很腐败,国家一样腐败! 在元春吃香的时候,贾家是蒸蒸日上,元春不吃香了,甚至刚刚身亡,贾府就落难,这难道不是这个原因吗? 是那个年代的悲哀。 当然贾府的很多人也确实很作孽! 如果一个人一家人作孽做多了,会有报应的! 原因很多,只有多看多体会! 问题八: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80分 ki/...22 blog.sina/...q blog.163/...42310/ 悲剧是人类所追求的美好和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大凡一部永垂不朽的文学作品,必有精神境界的审美贯穿于其中。作者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个流于琐碎的故事,而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在里面,让人读后对人生有着深沉的思索,并有一种诉说的冲动。李泽厚先生说过一句话:“关于《红楼梦》,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大概还有万语千言要说……”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入世者的悲哀和出世者的无奈。由此观之《红楼梦》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一部真正的悲剧作品,一部完整的悲剧作品。它的悲剧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自觉强烈的悲剧意识。 这种悲剧意识主要体现为作者悲剧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作者对悲剧人生有着痛切地感受和透彻的了悟,从而凝结出令人心酸的人生箴言,这便是第一回的“好了歌”。人的一生主要围绕金钱,功名,妻室,儿女拼搏奋斗的。但人们为此拼搏一生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1)”不过绝大部分人却是蒙昧的,麻木不仁的,他们上演着悲剧又不明就里,所以作者之将这种悲剧人生观赋予两个人,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的悲剧意识伴随着他短暂的一生,她终日以泪洗面,身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尤其她的诗词,无疑不闪动着悲剧人生的泪光。而贾宝玉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可谓贾府之中第一安富尊贵的人。岂料他“富贵不知乐业,无故寻愁觅恨”(2),内心充满着不尽的烦恼,忧愤,焦虑与无奈。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观念不融于当时社会,他除林黛玉这个同盟者外再无其他外援,因而毁灭已是看得到的结局。 从人生观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扩而广之,深化出悲剧的世界观。书中第二十二回有这样一句话“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方是干净(3)”前面几句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便进入了佛性的自由王国,最后两句说,追求佛理的天国这一过程也是空的,一切皆空方是大彻大悟。最后贾宝玉遁入空门便是这种悲剧世界观最好的诠释。或者现实中作者看到社会上的丑恶太多了吧。他被这一切包围压迫着,美好的东西被摧残,被毁灭致使他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因而产生了虚无厌世的悲剧思想,也是因为有了这种悲剧的世界观,才创作出这样一部真正的悲剧。 二, 规模宏大的悲剧框架。 《红楼梦》这部作品仿佛一座摩天大楼,高大严谨,丝丝入扣。作者用前五回的序幕奠定了整部书的悲剧基调,营造了......>>

日本悲剧文化论文题目

】 芥川奖是日本文坛上最有影响的纯文学奖项之一,是日本现当代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芥川奖的设立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芥川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35年到1944年,是芥川奖的设立与战时阶段。在文艺春秋社社长菊池宽的提议下,1935年1月正式设立了芥川奖,同年举行了第一届评奖。第一篇获奖作品是石川达三的小说《苍氓》(第一部)。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民为生活所迫无奈移民巴西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到1944年为止,芥川奖进行了20届评奖,有22位作家的23篇作品获奖。这23篇获奖小说的作品主题可以比较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了日本国民艰难的生活状况,另一部分则是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歌功颂德和鼓噪。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0年,是战后芥川奖的恢复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24次评奖,有22位作家的24篇作品获奖。这些获奖作品的主题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反思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造成的苦难;二是表现战后日本人的艰难生存状况;三是表现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出现新问题。许多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获此项殊荣。如井上靖的小说《斗牛》获得了第二十二届芥川奖,小说以《大阪新晚报》社举办的斗牛比赛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现实。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获得了第三十二届芥川奖,小说表现了美军占领下的日本的国民心理。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获得了第三十四届芥川奖,这篇青春小说掀起了“太阳族”文学热潮。小说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失去了社会性目标的青春时代,恣意放纵自己的冲动和热情。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获得了第三十八届芥川奖,小说通过儿童的天真天性被利欲熏心的大人抹杀的故事,对现代一味追逐利益的成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大江健三郎的《饲育》获得了第三十九届芥川奖,作品通过一群儿童看护美军黑人俘虏的故事,表现了大江健三郎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第三个时期为1961年至1980年,这是日本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评奖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40届评奖,有44位作家的44篇作品获奖。在文学创作中,显示出西化的特征,这些获奖小说深刻表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了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处于一种文学的“混沌”的状态。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日子…》、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等。《然而,我们的日子…》表现了日本新的社会时期青年人的心灵世界。这篇小说带有青春小说、政治小说、或者恋爱小说、教养小说等多层性,在内容上隐含着“不透明”的扭曲,这些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小说的特点。《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成为了“透明族”文学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深刻表现了驻日美军基地里的日本年轻人以放荡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及传统的挑战。第四个时期为1981年至今,这是日本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芥川奖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这个阶段共进行了61届评奖,共有62位作家的62篇小说获奖。这些获奖作品反映出在日本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自我的艺术认知,是现代日本社会与人们心灵世界的艺术展现。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柳美里的《家庭电影》、丝山秋子的《在海浪上等待》、川上弘美的《踏蛇》等。《家庭电影》是1996年芥川奖的获奖作品。这篇小说以新颖的形式和手法表现了当代日本社会家庭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展现了市场经济时代日本青年一代对传统家庭、亲情、爱情以及社会伦理观的颠覆。《在海浪上等待》以新颖的结构和清晰语言,通过两位主人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交往和情感交流,表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那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精神与心灵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信任和勾通的现实,揭示了电脑时代人与物异化关系的新变化。这篇小说鲜明体现了日本文学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敏感性。川上弘美的《踏蛇》以变形记的形式反映出90年代后日本文学上的异化现象。芥川奖至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芥川奖的历史既是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日本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映。芥川奖的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同时,在如今商品化社会里,芥川奖已经成为一种日本独有的近百年的文化品牌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芥川奖凭借评选的严肃性;对扶持新人作家的满腔热忱[1] 肖霞. 突围与建构:论日本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J]. 文史哲. 2010(05)[2] 陈世华. 直面社会和人性:2009年日本文坛回顾[J]. 译林. 2010(02)[3] 于长敏. 第136届芥川奖获奖作品解读[J]. 日本学论坛. 2007(01)[4] 施小炜. “他人就是暴力” ——漫话第133届芥川直木二奖[J]. 译林. 2005(06)[5] 李讴琳. 安部公房前期作品初探[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05)[6] 王宗杰. 试论当代日本女性文学的特征[J]. 东北师大学报. 2005(05)[7] 张文宏. 芥川文学“野性美”根源初探[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8] 臧运发. 日本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6)[9] 武德庆. 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日本文学理念“物哀”试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10] 宋凤军. 日本悲哀之美内涵的解读[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本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日本文学的论文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高低。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日本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一) 1. 日汉否定表达的对比研究 2. 关于中日同形类义词的研究 3. 日本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 报告 4. 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5. 浅谈日语寒暄语表现 6. 翻译补偿视角下的《雪国》汉译研究 7. 川端康成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和接受 8. 《罗生门》与《鼻子》的汉译本对比研究 9.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 10. 关于日语中“猫”惯用句的研究 11. 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谈母语迁移现象 12. 从语用学角度对日语会话中省略表达的研究 13. 从语境看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隐匿性表达 14.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的研究及其 教育 指导 15. 日语外来语的特征及其教育指导 16. 关于日语教育中日本 文化 导入的考察与教育指导 17. 《伊豆的舞女》中文译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18.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19.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 成语 的对比研究 20.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 广告 语言对比研究 2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日流行语的对比研究 2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运用 23.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产品 说明书 翻译 24. 从《探求中国的山水》汉译本看游记类文本的翻译策略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二) 1、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 2、现代日语可能表达研究 3、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 4、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 5、汉日动物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 6、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 7、司马辽太郎咱歴史小说研究 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格助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9、韩日语助词共现对比研究 10、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 11、日本近代言文一致问题初探 12、韩日越汉字本土化过程研究 13、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对比研究 14、韩日禁忌语对比研究 15、汉日比较视野下的汉语对比对生性研究 16、汉日隐性性别词语对比研究 17、日语复句句式变化研究 1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中日同形 近义词 产出难易度影响因素研究 19、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20、日语多义感觉形容词的语义分析研究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三) 1. 中日色彩语「青」侦娭偡傞対照研究 2. 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 3. 关于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比研究 4. 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 5. 从《伊豆舞女》中文译本看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6. 《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 7. 关于中日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8. 中日惯用语中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 9. 中日耻意识及其在言语表达上的体现 10. 惠普日语客服的翻译实践报告 11. 关于低碳增长的日语学术论文翻译实践报告 12. 「逼傛偮偲」的暧昧性及其原因 13. 中日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与信息再现 14. 时尚类杂志文本的日译汉翻译实践 15. 新闻类稿件的翻译策略研究 16. 关于日语中食感表达的研究 1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语中以“心”为中心的惯用句意义 18. 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翻译技巧探究 19. 星新一小说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应用 20. 太宰治《人间失格》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21. 对加译和倒译技巧的研究 22. 日汉翻译技巧-加译在实例中的运用和分析 23. 日译汉实践报告-《日本人和中国人这里不同》中常用翻译 方法 的应用分析 24. 日语长句的翻译方法-《日本人与中国人这里不同》翻译实践报告 25.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日译汉 句子 结构调整 26. 常用翻译技巧的应用 27. 日语中“手”的概念隐喻意义研究 28.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译日分析 猜你喜欢: 1. 日本文学论文选题 2. 日本文学的相关论文 3. 浅谈日本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4.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5.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6. 日本文学方面的论文

  • 索引序列
  • 悲剧美学论文题目大全
  • 美学原理悲剧论文
  • 悲剧美学论文文献参考
  • 毕业论文红楼梦的悲剧美学
  • 日本悲剧文化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