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幽荣
转角的夏天xia
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各种绘图软件使用技巧,各种英文润色工具的使用教程目接不暇,一个最直接的事实是图片呈现的越来越美观,颜色越来越潮流,一个更加普遍的事实是热门方向的论文越来越八股。
比如审电池和新能源的稿件,绝大多数稿件的写作模式基本一致,能深度探讨的稿子很少,很多作者只知道写性能高,你问他基本的材料结构和物理特性如何影响了高性能,往往答非所问;
再看很多审稿流程,影响因子15左右的期刊也匆匆走形式,很多审稿人为了和其他组建立合作,把本身有科学问题的稿件胡乱吹捧,还强制引用审稿人自己的论文,一方面送人情,一方面建立潜在合作关系。
不认真写作是一个系统问题,是学术生态问题,最后的结果是作者端,很多人深谙此道,却没有静下来好好分析自己的结果。
另一个事实是,物理化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几乎停滞不前,有深度的稿件的内容越来越被人忽视,大家没有时间去静下心考虑一个化学键,表面结构的背后深层次机理,盲目追求高性能,但背后基本的影响因素却没能很好思考,前几天刚遇到一个类似的稿子,用了同步辐射等高端设备,各种表征都做了,但是讨论部分就是描述图,没有太多深入思考,最有趣的是,连材料的晶体结构物相分析都不写,样品的化学组分也不写,回想起前不久室温超导的争议性论文,几乎都是一样的套路,报道惊天性能,却连基本的材料结构都不认真表征,也拒绝提供。
表面看是不认真写,缺乏思考,本质是高水平水论文,因为水的都是高水平期刊,这叫水论文的高境界。
happyzhang123
你知不知道现在有一种盈利模式,叫商业化实现高被引,就是商业化帮助你实现高被引梦想,这对于不怎么收到审稿邀请的人似乎是一条路;
另一条路就是审稿人强制引用,通过我的发现,有一些有意思的规律,遇到的强制引用的作者90%来自咱同胞,10%来自印度老哥和韩国老哥,至少我从来没遇到过欧美审稿人强制引用近几年来发表的工作,当然,这仅仅是从我遇到的审稿例子反映的规律,不一定代表完整的情况,不过按照概率论而言,依旧有意义;
还有一点,如果作者是咱国内的,基本审稿人要求的全部强制引用都添加,有的人还加了额外的可能来自审稿人的其他文章来“讨好”审稿人,而国外学者则完全不同,前段时间chem comm遇到的一件事就是例子,本来快报类稿子字数就有限制,另外一个审稿人要求引用5篇,那5篇都是国内新创办的新刊,就那几个首个IF大于10的,而且都是综述,当时返修时,老外只引用了1篇,还不客气的说了一些反驳的话,这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老外可能对咱新办的期刊更加不认同,那个审稿人也算是中等大牛,却连这点道理也不懂,反而给国内期刊招来国际不好的评价。
janetwen1390
我的一篇文章的国内一个审稿人让我引用他8篇文章,虽然审稿人盲审,但是文章有作者名字。难道你是谁别人不知道吗? 我就差没给他发给邮件告诉他,我只能给你三个字buyaolian.
论文发表成功版权是属于文章的发表者,也就是作者。希望你能明白。
圈中定义“抄袭”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还真不好说。2021年的开篇,不管是什么圈子,都被“抵制抄袭,尊重原创”的风给洗脑了,人们现在只要看到有一点相似的,就能够大
以上说的都对。
看答辩时间安排。一般论文论点,论据,结论都会重点审。特别有些学校事先安排老师肓审,盲审意见也是重点。还有整体版面一定要符合学校规定。这方面的缺点老师一眼就看出。
不会仔细看,没那么多时间,稍微看下,选几个点 问你一下,看看是不是你自己写的。
优质论文问答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