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提高广西居民商业保险意识的对策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15 11:06

 一、广西商业保险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末,广西区域保险业务呈现良好发展局面,各市保险业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区14个市保险业务全部实现正增长,7个市保险业务增幅高于广西平均增幅,钦州市以30.46%的增速跃居广西之首。北部湾经济区保险业迅速发展,南、北、钦、防四市总体保费规模116.99 亿元,同比增长 17.68%, 高于广西平均水平2.06个百分点。广西非寿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18.9 亿元,同比增加22.0 亿元,增长22.7%,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12.2亿元,同比增长19.9亿元,增幅21.6%; 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7亿元, 同比增长69.2%;意外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31.4%。 广西寿险业实现保费收入 156.6 亿元,同比增长 1 0.8%, 增速较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在全国36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 17 位(见表1)。
  表1:2008-2013 年广西各市保费收入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广西保险业年报(2013)
  根据以下各表数据显示,2008年—2013年,广西的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呈现增长趋势发展,相比“十五”期  间,广西居民保险意识有所提高,但与全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表2:广西保费收入与全国历年数据比较表 (单位:亿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广西 133.48 148.62 190.94 212.65 238.26 275.47
  全国 9784 11137 14528 14339 15487 17222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广西保险业年报-2013)
  表3:广西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与全国历年数据比较表(单位: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广西 278.56 307.32 414.84 457.81 508.88 583.75
  全国 736.7 834.4 1083.4 1064.4 1143.8 1265.7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广西保险业年报-2013)
  表4:广西保险深度与全国历年数据比较表 (单位:%)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广西 1.86 1.93 2.01 1.82 1.84 1.92
  全国 3.25 3.32 3.65 3.04 2.98 3.03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广西保险业年报-2013)
  二、影响广西居民商业保险意识的主要因素
  (一)文化差异
  受到历史时代的限制,很多居民的文化水平偏低、知识面不广。据广西2010年人口调查统计,全自治区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5.14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07.90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84.15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58.05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这说明,自2000年以来我区受中等及以上文化教育人口日益增多,而只受过初等文化教育的人口逐年减少,从而使广西人口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受教育结构上了一个层次。即使如此,根深蒂固的文化程度差距还依旧存在。投保时并没有对保险合同进行认真分析,以致对保险责任范围不够清楚,尤其是对责任免除条款的内容不加注意;片面认为只要投了保,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损失,都可向保险公司索赔,由此引起各种纠纷使不少人产生怕被人欺骗的忧虑,进而影响到投保兴趣。
  (二)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
  保险作为一种高消费商品,由于广西各地区的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收入参差不齐,收入达不到,居民的注意力就主要集中于生活必需品方面,所以在保险意识上,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关注保险的分量有差距。
  表4 2008-2013年城乡居民生活情况
  (数据来源:广西统计信息网)
  (三)居民心理因素
  1.运气和侥幸心理
  保险合同本身是一种射幸合同,很多险种只有当保险事故发生之后,才会做出赔偿或者给付。一部分人认为危险可能发生,因而指望缴纳较少的保费得到一笔丰厚的赔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保险事故,便自认为投保不必要,自己保费白缴了,吃了亏。这时候他们预防灾害的心理就会消失,而侥幸心理占了上风,认为一切自有天意和命运,导致退保。这种害怕吃亏的心理,本质上说是因为并没有明白保险运行的机制,投保动机的不稳定性,对保险消费有着阻碍作用。
  2.迷信心理
  一些人存在迷信心理,因此将遭遇的意外事故视为报应,而不能主动采取经济于段对风险进行抵抗或补偿,宁愿用钱去祈求菩萨保佑,也不愿花钱获得保险保障,认为参加保险不吉利,忌谈或不情愿触及保险条款中的某些风险灾害字眼,唯恐带来晦气。加之中国家庭大多数有以储蓄防不测的习惯,还有“财不外露”的保守心理,更加促使广西居民的保险心理态度不端正。
  (四)保险基本知识和行业宣传不到位
  1.保险的保障功能宣传力度小
  随着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保险市场对内开放和90 年代初期对外开放,保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各保险公司采取的对外宣传形式包括广告(包括网站)、公关和知识讲座。这些形式无疑对提高人们对保险的认知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保险公司为追求短期利益,各自为战,侧重对公司形象、产品、储蓄投资功能的宣传,缺乏对保险基本知识及整体行业的宣传,甚至误导扭曲,致使多数人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储蓄和投资的手段,没有真正认识到保险独有的保障功能,从而使得购买保险的动机进一步扭曲。
  2.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与保险人才的观念
  在广西,从事保险工作的人员大多不是保险专业科班出生,而是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产品机构转行过来,保险公司大多数三、四级机构负责人也是从普通的业务员成长起来,保险公司的普通员工受教育水平属于中等偏低,保险行业整体的人员素质不等,在管理方面的全局掌控能力有限,思维逻辑性和市场前瞻性不足,而一些与客户打交道的营销人员或理赔人员素质不高,在客户心中形成不好的印象,也会影响到市场的需求的增长。
  三、提高广西居民商业保险意识的几点对策
  居民保险意识的提高,是广西保险行业蓬勃发展的直接动力。政府,保险公
  司,居民都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商业保险在广西保险业快速的发展。
  (一) 政府部门先行引导 加 强监管力度
  1.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颁布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从经济学角度看,保险是对客观存在的未来风险进行转移.把不确定性损失转变为确定性成本核算(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从社会学角度看,保险体现了人们的互助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因没买保险而“一病致贫”的,买了保险但没出事就认为是“白买”的种种现象,恰恰是缺乏风险和保险意识的表现。广西的保险业起步晚,基础薄弱,覆盖面不宽,居民保险意识整体上比较缺乏。《意见》特别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做到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将保险业纳入地方或行业的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认真落实各项法规政策,为保险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政府加大保险知识普及力度
  对政府来说,应该加速保险立法,为国民保险意识普及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在西方或发达地区,民众的保险意识如此普及,除了商品经济发达之外,国家对某些社会保险和责任保险通过法律形式强制实行是重要的原因,例如在香港,雇主若不为其雇员投保劳工保险则触犯劳工法。法律的强制性、严肃性、权威性和长期稳定性,形成了民众的牢固保险意识观念,促进了保险保障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保险意识应该从小培养。一些国家在小学或中学开设金融保险的课程,让金融风险意识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思维中。因此,要把提高保险意识列入国民教育之中。
  3.加强保险专业高等教育 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大力发展保险专业高等教育,是促进保险各项社会功能在广西充分发挥的核心力量。必须加强高等教育保险学科和保险教材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在相关专业开设保险类必修课和选修课,拓宽保险教育人才培养渠道;积极发展保险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保险业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
  政府主管部门应重点扶持具备专业建设能力的院校完善学科建设,设立独立的保险专业教育。并立足广西现状,强化高校与广西保险各个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联系,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聘请监管机构、保险公司、中介公司以及风险管理咨询机构的科研骨干力量、优秀经营、管理、销售人才等, 定期到院校以开展讲座、辅导校内实训等,重点解决部分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课程教学,如人身保险实务、财产保险实务、保险营销实务、风险管理实务等课程,聘请保险一线人员对学生进行保险实务演示或讲解,帮助学生和教师更深人地了解实务部门的运作机制,提高对保险实践的认识,为进一步的校外实习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从而确保保险专业教育“产品”质量,构筑起广西保险专业教育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保险公司要挖掘自身内部潜力 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
  1.加强保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加大保险宣传力度,首先要加强保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保险代理人对潜在投保人进行宣传时,对每一个险种都必须进行详细介绍,还根据个人和家庭的具体情况给客户提出建议,让每一个居民消除那种“保险骗人的行当”的想法。
  其次,探索面向广大客户全体的服务举措,语言关切服务——在节假日和自然灾害来临前的预报提醒等关切语音服务,防灾安全宣传等都将使全体客户受益,保持了日常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联系,突出了公司品牌和印象,有利于减少损失发生,使广大客户感受到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建立公司对客户的亲和力。香港保险业宣传的方法就有借鉴意义,香港寿险业通过对保险意义的广泛宣传和对险种的精心设计来增强广大市民的保险意识。险种覆盖了包括旅游、医疗、意外伤害、生活、子女培养、养老、安居供楼等广大范围,涉及到个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和家庭的每一项重大事宜。
  第三,保险公司要挖掘自身内部潜力,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保险公司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把保险理赔工作与保险营销工作同等看待,简化理赔手续,公开理赔流程和赔付标准,加大电子化建设,提高理赔人员素质,实现理赔工作全面“提速”。
  2. 增强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从广西相关制度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保险公司应拓展增值服务和附加值服务。特别要制定对优质客户群和不出险、出险少的客户的服务标准以及服务内容。对高端优质的客户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和维护,要着眼于个性化产品开发,做好营销产品定制化营销,要调动客户参与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增强服务的主动性、互动性,改变客户被动消费的单一模式。
  除利用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外,开发利用微信、网页等新媒体,扩大覆盖面,开发适应性强的保险产品,并通过互联网和微信、MSN等渠道让居民更多的了解产品,增强认知度。
  (三)居民自我教育
  1.提高规避风险及自我保险的能力
  (1)居民应及早转变“风险发生的概率很小,没必要投保”,“保险是可有可无的,多花这笔钱太冤枉”的观念,听过学习、了解、认识保险到底是什么,转变过去把保险当成“包险”,把一切险当成一切都保,把万能险当作保险万能的错误认识。
  (2)转变对家人、政府依赖的传统思想,努力实现“风险自担”。正确、科学、合理地评估自己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消除普遍存在的运气和侥幸心理,学会借助这一风险管理方式来转移风险。
  (3)全面认识买保险不仅仅是为了保障自己,也是帮助别人的一种直接有效途径的意义。这样通过买保险,得到双倍的收获和快乐,从而增加对保险的兴趣和理解。
  2.拓宽保险知识面
  在各级干部的指导和带领下,居民可自发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学习保险知识,深入了解保险是什么,保险有什么作用等知识,进一步理解保险在人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理论学习、进保险公司学习、实践学习等途径增强保险意识,把学习保险知识和提高自身保险意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保险知识和西保险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保险知识和建设富裕和谐广西结合起来,这样学习了保险知识,懂得了自己在保险业发 展中的责任,也更有利于居民保险意识的切实增强,以意识牵动需求。
  因此,从广西保险业今后发展,增强居民保险意识对广西的保险业和经济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产品、居民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广西保险业在宣传本公司企业形象和险种的同时,应该注重与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对居民的保险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增强居民的保险意识。通过政府的引导  、组织协调等形式形成各方合力的保险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好东盟博览会、国际民歌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泛北部湾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和构建和谐广西等覆盖面广的文化建设机遇,发扬重新创业的科学精神,以保险意识牵动保险需求,带动广西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安照.加快发展广西保险专业高等教育的意义与对策[N].广西大学学
  报.2006年10月
  [2] 教育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保险教育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6〕24号
  [3] 叶安照、黄健丹.发展保险专业教育 繁荣广西保险事业[C].广西保险科学发展.2007年1月
  [4] 梁永乾、项爽.扬州市居民保险意识现状调查[J].现代商业,2014年27期

上一篇:基于ISSM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实证统计效

下一篇:提高我国工业地产本土竞争力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