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创新
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主要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发出的音响,给人以听、在听中诱人的美感。音乐也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听觉,人的音乐实践都是从听开始的,并永远伴随着听去进行。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从人们的日常音乐生活现象来看,社会上善歌能奏者究竟为数不多,而最广泛的还是音乐欣赏者。既然是听都居多,那么,我们的学校音乐教学,也该针对这个现实,有所适应。至少要改变目前以唱歌为中心的音乐课的教学结构,使唱歌、器乐、欣赏三者并重。如确发现有音乐天才的就进行专业人才的培育。而主要方面,是培育大量的音乐爱好者。因此,学校音乐课中的欣赏课教学是绝对不能少的,要认识到“听比唱更重要”的道理,只有欣赏水平的提高,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
学校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感和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思维活动为主要目的。音乐欣赏之初,就宜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各种类乐器的音色以及组合音响、色彩变化等的辩听方面。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最好能与视觉形象相结合,如录像、幻灯、图片等,宜短小、生动、多样。这种直觉形象配合,以音乐为主,视觉形象为辅,把设置的图片,幻灯只作为启示性的展示,也不能把它作为“图解”,因为音乐是很难用语言及视觉形象来作具体解释的,如这一乐句讲的是什么,那一乐句表现是什么,它只是给人以总的印象,在感情上给人以感受。但是,在幻儿园,小学低年级的欣赏课中,还不能在感情上作文章,而要与他们熟悉的生活相联系,在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中找题材。感情只能是当听到这些相类的音响在音乐中描写后,有几句感情上的抒发就可。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则要逐步增加感情的因素。单纯地用耳朵听还不够,有条件的要让学生用操作简单的一些乐器去模拟所欣赏乐曲中的各种音色,模拟组合不同的音响变化等等。但在模拟的同时,还要有音乐性,能使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学生头脑中认为“音乐就是为了模拟”,那就本末倒置了。
音乐欣赏的方法大致可以有以下几项。
1 让学生听。一支曲目可以连续地播放二、三遍,也可间隔地播放
有时,随着讲解需要,更可择其一片断播放,通过多听,让学生从实际聆听中得到美的感受。以及自然而然地培育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乐感是最重要的,音准节奏,就是籍此来潜移默化地获得,它比唱歌,讲乐理有兴趣得多,收效也更大。
2 欣赏课中,要渗透进大量的音乐知识,且要很灵活的进行
它必然会涉及到音乐史、流派作家、时代背景、创作起源等,也会涉及到乐曲的内容、体载、形式、风格及技巧表现手法等,更会涉及到音乐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如同一种题材,可一曲中,一曲洋;一曲声乐的,一曲器乐的先后欣赏。或者在同一体裁中,把不同作家的作品先后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浮游,不断地吸取养料。它的容量比之单纯地唱歌,不知要扩大到多少倍。因结合欣赏而设,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3 通过音乐欣赏使视野扩大,让学生在感性下了解世界不同地域及民族的音乐风格
中国不同地域及民族的音乐风格,以及中西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各类声乐器乐曲。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
3.1 民歌的欣赏应是大量的,一是有歌词可循,二是有地域风格可作对比,三是对各时期,各地域的社会面貌,生产面貌,人民思想感情,风格习惯等在感性上的认识有所促进,四是语言上的悬殊,大致上有些感性的接触。特别是当地民歌,可作乡土教材来看,在感情上更易诱起对家乡热爱。
3.2 对于变奏曲的欣赏,最易于说明作曲家发散性艺术思维的本质,教师可先写出它的主题旋律,然后一段一段的来聆听。当然,给中小学生听,还不能象专业的曲式课那样细致,但从知识性上说,仍可稍稍地给予介绍。有时,也可结合一个片段,让中小学生动笔写几句变奏及发展的旋律,使课堂样式更丰富,学生兴趣更浓。
3.3 对音画的欣赏,最易诱起学生的想象力及生活联想,且会很生动的,这对启迪学生的想象很有帮助,如格罗菲《大峡谷组曲》第三乐章《山间的小路》,便有使人听到、看到、经历到进入峡谷的情景。
4 音乐欣赏课也和其他学科一样,要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安排
一般说从短曲作品开始,先从旋律性强开始,先从结构简单的开始,先从声乐曲开始……一句话,即从学生易于理解并能诱起兴趣的开始。使引导入门,然后逐步加深。直至能欣赏哲理性甚强的交响乐。在聆听时,教师要事先讲解、介绍。提示乐曲的大致内容,听后各人发表感想。
5 音乐欣赏课教师的讲解本身是一种艺术,必须认真地备课
教师应在备课时反复聆听。研究该曲的内容、形式、特色等等,使自己先能得到感受,然后再考虑如何作提示。提示的语言要简洁生动极富有启发性。关键是听完一、二遍后感知,这是必须在听前作好思想准备,使再听时更进一步聚精会神去探索奥秘所在。反复听多少遍,教师要常掌握火候,不宜过多。这样听听、教师讲讲、学生谈谈、会使学生不断加深美感及对音乐的理解,即一生、二熟、三更美。因为听一遍如浮光掠影,印象不深。但多听之后又要形成“厌”,这是要尽量避免的。要认识欣赏课后气氛,全掌握在教师的身上,特别在教师用语的艺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