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应对路径
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及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从根本上说,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终原因还是在于毕业生自身,如竞争意识淡薄、能力素质欠佳、择业观出现的偏差等不利因素。择业观是人们关于职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择业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反映。
一 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1.不良的就业观念
第一,一次性就业观。一次性就业观也称“从一而终”就业观,一次性就业观认为初次就业就是永久就业,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统包统分体制的色彩,求稳怕变。具有一次性就业观的大学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稳定可靠没有风险的单位。实际上,随着我国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将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社会将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破产、裁员、分流等时有发生,所以大多数人企求的一次性就业观终将变得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动态就业观念。
第二,狭隘的专业对口就业观。狭隘的专业对口就业观主要是受到了精英式高等教育时代专业细化特点的影响,过于强调专业在求职中的重要性以及专业对口的单一性固化思想,从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狭隘的专业就业观的高校毕业生总是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当作择业的关键因素,从而缩小了可选择的空间,导致某些工作机会丧失。
第三,狭隘的就业地域观。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择业观念过于陈旧,择业时偏爱大都市,导致大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人满为患,形成了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而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基层却无人问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打破传统地域观念的束缚,既可以在城市也可以到农村、基层就业,在不同的地域中找到适合自身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盲目的择业观。部分大学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就是简单地递交一份简历,简单地回答用人单位的几个问题,而并没有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发展情况和企业文化,也不结合自身的爱好特长对招聘岗位进行选择,只是人云亦云,盲目地进行择业。待正式入职后才发现所从事的工作或岗位并不适合自己,从而导致频繁的跳槽现象出现,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五,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毕业生大多追求高薪、高层次岗位和大城市,而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其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比其他同龄人在知识、能力、眼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加之他们有较为远大的抱负,这就使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存在着过高的自我评价,这种高度的自我评价在就业问题上表现为期望值过高,欠妥当地将就业出发点定在“我想做什么”,而不是“我能做什么”或“我该做什么”上。
2.自身素质、能力的缺陷
第一,诚信品质缺陷。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简历弄虚作假。在应聘过程中,有些大学生为了能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求职简历上大做手脚,通过修改学习成绩、随意添加学生干部头衔、虚报荣誉和奖励等手段把个人简历写得精彩绝伦、完美无缺。(2)面试自我吹嘘。一些毕业生面试中不懂装懂,夸夸其谈,极力掩饰自己的缺陷。把参加某项活动说成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把对某些技能浅显的了解说成是熟练精通,把偶尔的打工经历说成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一味迎合,不做如实回答。(3)毁约现象严重。在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面前,一些毕业生为了尽早定下工作,备好后路,而不管工作是否理想,是否适合自己,便与用人单位先签订协议。在签约的同时,心里做好了违约的准备。一旦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出现,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毁约,诚信严重缺失。
第二,学习成绩不理想。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如此,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安心学习,不主动提高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补考次数增多,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学得过死,应变能力差,英语、计算机过级率低,毕业证、学位证等不能如期获得等,从而导致在就业中失利。究其原因,除扩招形势下,升学率增高,入学门槛降低,生源素质下降等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学生在学习上不够努力。
第三,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已经形成了有好的学习成绩就是好学生的思维定式,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重书本知识,轻实践锻炼,能力素质欠佳。知识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是利用知识和经验来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在其未外化时,仅仅是主观的东西,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借助能力才能外化出来发挥社会作用。一般来说,用人单位虽然很看重大学生的潜力,但对一般的岗位,他们更希望能用可以直接胜任的人,而不愿花费相当的经费和精力去培训动手能力差的毕业生。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顺利就业增加筹码。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自身问题的成因
1.社会原因
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发展之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消极思想趁机肆意发展,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在文化、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也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消极的西方价值观也随之涌入,对中国青年价值观尤其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很大。个体至上的利己主义、盲目追求实际成果的功利主义以及单纯追求金钱和物质的现代“拜物教”等消极思想,时刻围绕在大学生周围,一些大学生缺乏理性,在就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这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另外,中国的一些传统消极思想,如官本位思想、等级思想、重男轻女思想等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社会因素。
2.学校原因
学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自身问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就业指导力度不足。大部分高校对
指导主体和指导对象的认识不到位;指导机构不健全,投入不足;就业指导内容不到位等。实际上就业指导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工作,它既包括对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更包括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择业技巧等的教育和引导,还包括有个体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相关教育培养等。
第二,就业思想教育落后。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育体系越来越表现出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仍然停留在帮助毕业生确立职业定向,了解人才市场信息,培养其择业求职技巧等方面,而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以及诚信素质、择业心理等规范的教育与引导。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就业思想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消除大学生在就业思想和观念上与实际需要存在的偏差,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发展。
3.家庭原因
每个大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而家庭又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毕业生家庭是影响现代大学生择业最原始、最初级的场所,家庭环境在现代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家庭为毕业生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情感的依托,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职业现状以及对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影响子女的选择。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家长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他们的意识很难立刻从精英教育的观念上转变过来,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统分统配”“铁饭碗”“吃皇粮”等传统思想通过家庭生活的长期熏染,潜移默化地逐步向子女渗透,使子女在择业范围、择业目标上受到这种无形束缚,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过窄,就业目标单一,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4.个人原因
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自身问题形成的原因除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等外部因素外,大学生个人的主体因素才是最根本的,主要包括价值取向、角色定位、职业理想、地域观念四个方面。
第一,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人生一切选择的基础,就业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日趋进步和开放,大学生自我意识日渐强烈,在择业时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转向注重个人利益、自身价值。那些只强调个人利益的大学生,面临就业时常常会考虑工作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和工作条件好的职业,而很少会从国家社会需要考虑选择到偏远的基层地区。
第二,角色定位。自20世纪末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已从以前的精英化教育下的“天之骄子”转为大众化教育下的“普通劳动者”。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时把自己的身份地位放低,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去寻求工作。但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并没有与时俱进,依然停留在精英化教育的时代,这是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最根本因素。
第三,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对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准备有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应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兴趣的基础上。但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潜质等并不完全了解,其职业理想也不是建立在个人实际的基础上,而是不考虑自身特点,盲目追求个人名利,将就业目标定得过高,增加了自身的就业难度。
第四,地域观念。在大学生就业目的地的选择方面,他们一般会选择上大学所在的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和家乡所在的城市或县城,而不愿意去不熟悉的城市和基层地区;或宁愿选择在大城市待业、回家找关系就业等,也不愿去其他地方就业。
三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次性就业观、期望值过高、与社会需求错位、过度依赖等问题,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大学生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期望值,放弃不切实际的虚荣心和依赖想法,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加强竞争意识,增强择业的主动性,消除依赖心理,树立勇于挑战的信念,正确对待就业。
2.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就业指导机构、专业化职业化的指导人员队伍三个层面出发,形成自上而下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设备完善、工作周密,从而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2)改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方法,坚持思想指导与技能指导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全程指导与重点指导相结合;(3)拓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培训途径。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就业指导专题报告、加强日常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等途径,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能。
3.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一,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和提高。个人能力可通过工作不断锻炼而得到提高,而人格品质却需要较长时间来塑造。现在的用人单位都青睐具有忠诚、敬业、勤奋好学、执着、自强、团队精神和全局观念的大学毕业生。所以,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人格品质修养。
第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应端正择业心态,培养主动经营自己人生的信心,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自己敬业的心理素质。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因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位居心理问题的第四位。所以,大学生应多读一些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就业案例,并从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及时改善。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不应太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把第一份工作作为择业的起点,而不可期望一步到位。
第三,专业知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专业知识指大学生各自所学专业的知识,是大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技之长,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直接显示体。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比较看重的一个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重中之重。人际交往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能否正确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
适应状况,而且影响其将来事业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要做到自信而不自大,谦虚而不自卑。
第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是当代高校对大学生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具备深厚的知识积淀,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更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敢于打破常规,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新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