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维情景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机制体现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逐渐减少,而让学生凸现出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创新;而不能总是抱着、抚着,甚至是“灌”着。教师怎样以自己的“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甚至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源。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进行“多维互动”教学就是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解决会学、会探索的问题。
1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
学问,学问,要学必须问。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质疑问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如果教师一笔带过,又难免有些敷衍;而如果教师才思妙想,设置一个堪称精妙的情境,结果只为了提出诸如“1+1”之类的小问题,那就有点小题大做,很费精力,因此,必须在创设问题情境上下功夫,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知识点。在教学中我常常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当学生渴求知识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时,才引入新课,师生共同积极主动地探求问题的原因,当茅塞顿开、幸福地达到未知的彼岸时,教师又提出更好的解题方法和好的记忆办法。学生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会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 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表现在围绕学习任务,利用情境,在学生理解教材,掌握规律的关键处设障立疑,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深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实质,以解决教学难点,丰富感性认识,并为向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体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教学中经常制造矛盾,创设一种“愤悱”的开放问题情境和心理情境,激发他们质疑和创新的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疑窦丛生。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尝试探究,自主释疑
在明确目标,创设一定的情境后,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带着目标问题,自学教材内容。在阅读中感知,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接受情感熏陶,掌握规定的知识目标。此阶段要注意:(1)教师要适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2)教师一定要认真督察,千万不能走过场。对自学认真的学生要给予表扬,教师对没有自学习惯的学生不能放任,甚至可以悄悄地告诉他:“这个问题稍后由你回答”。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情况,自学质量和效率就能不断提高。(3)自学时,教师要到学生中去,做细的调查。调查的重点是中差生,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抓到手,并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个别解决,典型问题在后面的明确归纳中,重点引导。
3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合作交流是在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和师生之间交互进行的。首先,组内交流是指小组成员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既可互相学习,又可互相讨论、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上一环节中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其次,组间交流是小组学习完成后进行的,一般由一个组首先发表意见,向全班汇报本组研讨的情况;也可以小组做好分工,展开竞赛。汇报的形式可以登台演示、口述、画图讲解等,其余小组补充。最后,师生交流是指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此阶段要注意:(1)生生、师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式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要在关键处加以指导或点拨,教师只是起组织调控的作用即可。(2)由于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动、组间互动也必然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我在给2012届学生第二轮复习直线和圆时,用(2010年全国高考第Ⅰ卷理科第(11)题)题:已知圆O的半径为1,PA,PB为该圆两条切线,A,B为两切点,那么向量PA、PB的最小值为多少?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将全班学生分为五个学习组,分别对此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学生在小组内审题、讨论、交流、互动,最后由小组推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最后师生归纳总结,得出六种解法,体现了合作的交流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很好地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4放手讨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随着“自主性学习”教学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式”这一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多元互动性。通过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师生、生生共同参与讨论,各以自己独特的思维通路发言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激活师生的思维。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决定成效。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讨论式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的。问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桃子”,如矛盾型问题能揭示教材中知识的矛盾之处;假设型问题能对教材中已知的内容进行猜测、推断;发散型问题能使学生紧密围绕教材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多方位、多侧面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把学生按优、中、差搭配分组,以小组形式群体学习,取代了单一、独立的接受式学习形式。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助活动。我把教学中重、难点分解成为一个个与学过知识相关联的小问题,放手组织讨论,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人人参与的机会。 放手让学生讨论,是使学生在“变通”中发现巧、活学习思路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由正及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变通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
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采用讨论式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忽视的。教学过程中,在问题的适当时机的提出、问题量的多少上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对有些问题,在学生讨论时适时进行点拨,或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对离题现象和理解上的偏差要加以纠正上,教师是“讨论”的引导者和调节者;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对讨论要作必要的归纳、总结、评价,使问题的结论更加明确,更有条理,对学生的发言和对问题作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上,教师是学生“讨论”的评价者。 采取讨论的形式学习,教师能从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多项交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人都喜欢和同龄人聚会和讨论,他们在一起用共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共同的特有的方式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了学生间的合作研讨,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学生获得了自我表现和自我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课堂不再有被遗忘的角落,学生获得了解放,求知的课堂变成了奏响智慧音符的殿堂。
5运用多媒体多元展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多维思考
近年来,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渐深入到课堂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件为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展示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课件为教学提供多维化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课件为教学提供了大容量、传输速度快的信息,有利于教与学的信息检索。 总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适时、适量应用可以实现学生和课件之间的互动(实际上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充分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用各种直观材料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愿望,然后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多元化、多维化、大容量信息的刺激下,达到视觉听觉和大脑有机结合,达到信息和学生在教师的调节下的互动的目的,增加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既活跃气氛,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也证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落实“多维互动”教学方法的最显著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的氛围形成了,就能够增加学生认知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难驱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使学生学的有趣、有效,并在充分自信的心境下获得成功。
总之,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教育的实质是让学生能主动地面对问题情境,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学会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以获得自主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教师在开放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组织学生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投入到积极思考、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中,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兴奋中,使课堂充满民主、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成功学习 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彰显多维情景教学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加油站静电事故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