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主要问题和发展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5-09-01 13:54

  [中图分类号] G64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18-03
  教育服务贸易是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项下的第五类服务贸易,其本身又包括四种基本服务形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来华留学接受中国式的教育服务,属于境外消费类教育服务贸易,在四种教育服务贸易形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开展远程教育、本国教师出国讲学、在国外设立教育机构等其他三种教育服务形式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把招收留学生的权利由国家下放给高校,自费留学生的出现是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开端。这一阶段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0年,累计来华留学生高达160万人次。21世纪,来华留学生人数呈增长态势,2012年共有328330名各类留学生在华学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还会增加,到2020年,来华留学人员数量将达到50万,届时我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尽管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程度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服务贸易相比,差距明显。同时,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经济贡献的潜力很大,需要高度重视。根据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NAFSA)估计,2012-2013学年,留学生及其家庭对美国经济的直接贡献近200亿美元。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生源国过于集中
  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2012年按国别排序为,韩国位居第一,来华留学生达到63488人,美国24583人、日本21126人、泰国16675人、俄罗斯14971人、印度尼西亚13144人、越南13038人、印度10237人、巴基斯坦9630人、哈萨克斯坦9565人、法国8386人、蒙古8210人、德国6271人、马来西亚6045人、新加坡4250人,生源国特别集中,其中前三位所占比例高达90.8%。据统计,2012年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来华留学生前十位的国家除了美国外都是亚洲国家,且都是中国的近邻(以上数据均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来华留学生比2011年增加了35719人,增长比例为12.21%。
  (二)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较单一
  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文科,尤其是汉语言、中国文化和中医等。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结构依旧失衡。目前,来自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所属专业几乎覆盖了中国所设全部学科,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言和医学以外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八十年代以前,来华留学生中学习经济管理类和法律类专业的人数几乎为零。现在学习此类专业的人数不断增长,比如,中央财经大学的在校留学生有400人,这些人所学专业几乎都是经管类的。但是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的结构问题并没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仍然集中在文科类专业,这与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留学生所学排名前十位的学科及其比例分别是:商科与管理(22%),工程(19%),数学与计算机科学(9%),物理与生命科学(9%),社会科学(9%),美术与应用艺术(5%),职业健康(5%),英语强化(5%),教育(2%),人类学(2%)与农业(1%)。这说明我国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仍然停留在汉语言和医学等传统文化和技术上,这是中华民族在其长达五千年发展历程中的积淀和瑰宝,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绝对竞争优势的来源。相比之下,中国的理科和工科教育目前对国际学生仍然缺乏吸引力,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也主要集中在此。
  (三)来华留学生的层次不高
  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生所占比例较低,短期留学生较多,尤其是短期语言进修生,而这部分留学生在其他教育发达国家中的留学生统计中是不计入在内的。可见,我国留学生看似很多,但是长期学历生较少。以2012年为例,该年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名来华留学生,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仅有133509人,占来华学生总人数的40.66%,而2012年留学美国的学历生有76万人。
  学历生中研究生比例的高低,更能体现出一国留学生的层次问题。美国留学生中研究生所占比例为50%以上。2012年,来华留学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占全体学历生的比重仅为27%,这与美国相比重相去甚远。
  (四)教育服务贸易存在逆差
  我国出国留学生逐年增加,数量多于来华留学生人数。国外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高于国内,导致中国教育服务贸易产生逆差。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为399 600人,来华留学生(不包括港澳台)有328330人,人数逆差为71270。在留学费用方面,以中国顶尖高校北京大学为准,留学博士生最高收费为每年40000元,生活费每年20000元,而出国留学的成本要高得多(见表2),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人均每年花费20万元人民币,即使是在留学成本最低的韩国每年花费也在7万元人民币左右。
  由于我国的相关统计资料不完善,教育服务贸易额只能做粗略估计。以2012年为例:该年各类在华留学生总计328330名,其中自费生299562人。按照笔者所在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费加住宿费约37000人民币的收费标准计算,在华留学生的直接经济贡献约为110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美元。另外,以在华留学生的生活费为每学年20000人民币计算,这笔经济收益约为66亿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2012年来华留学生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合计约为29亿美元,而2009年中国留学生对八大留学目的国的经济贡献额就高达136亿美元,贸易逆差很大。
 从教育服务贸易的角度看,由国家汉办独立或与其他国家合办的孔子学院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旨在促进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播,并未赢利,还需要国家的补贴,同样造成我国服务贸易逆差。
  三、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分析
  (一)加大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投入,丰富要素禀赋
  由于教育服务对学科所需人才的差异性,行业内部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很大差异。教师和教学设备,是教育产业的两个主要生产要素,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是知识密集型人才,是长期教育的结果,是高级生产要素。
  中国五 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积累了特定的要素禀赋。来华留学生主要是学习汉语言和中医学。汉语是中国的母语,是当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中国有大量的汉语言教师,学习汉语言对来华留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中医也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教育服务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乃至绝对优势的学科。而中国的其他学科领域对留学生来华学习的吸引力小,这也反映出这类学科的高级生产要素稀缺,在国际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低。
  教学设备也是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生产要素,教学设备的建设虽然不如教师的培育那样耗时长久,但是改善教学设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国家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校舍条件,淘汰老、旧等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试验设备等。
  培养多学科人力资源,增加投资额,改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师资力量,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增强我国国际教育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
  (二)打破垄断、创造需求,是提升中国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世界上学生最多的国家,国内对教育的需求很大,然而这种需求并没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行政化,教育由国家一手包办,即使是教育产业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教育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于是在我国国民教育中便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市场很大,但被买方垄断。而在美国等国家,教育供给大于需求,这也是其有能力接受大量留学生的原因之一。
  既然我国高等教育的垄断化是制约中国教育品质提高的原因之一,那么适当打破垄断是提升中国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幼、小、中学的私立学校越来越多,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也是越来越好。问题出在高等教育这一块。我国的高校大部分是公立的,私立大学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目前私立高校还不能对公立高校形成比较大的竞争压力,私立高校还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歧视,这客观上导致了大部分公立高校不思变革,不求创新。要激化中国的高教市场的竞争,私立高校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要对私立高校的建立和发展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重视相关支撑产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教育的相关与支撑产业有很多。比如,支撑产业有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的厂商,供应粮食的农场等。这些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对改善教育品质不起关键作用。企业是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归宿,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对人才要求的高低是高校教育品质提升的最大刺激因素。这就要求中国要着力培养创新型产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客观上决定了高校教育的培训模式。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企业的建立是关键。企业对中国学生的需求会反馈到高教系统中去,进而改善教育的适用性。
  目前来说,中国高校由于组织结构的行政化,国内竞争的不足,有长远战略考虑的高校不多,当然不少学校也提出了国际化的口号,建设学生满意大学的愿景。中国高校的战略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并在优化组织结构,减少政府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发挥好本国汉语言和医药学(尤其是中医)的绝对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高教育品质,为学生提供自身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
  (四)淡化政府作用,强化高校主体地位
  政府在教育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正确的政策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服务贸易顺差的实现,不合时宜的政策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对教育产业起支持和服务作用,高校是教育的主体,不能对高校教育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政府应该做的主要有:1.完善法律制度。目前来华留学生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比如,来华留学生还存在求学期间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教育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都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要借鉴发达国家在相关法律方面的成功经验,颁布适合中国国情的法规。2.教育资源的推介活动。如完善驻外使领馆提供国内高校留学信息的服务,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等海外中华文化传播机构的桥梁作用等。3.完善国家奖学金的设置和发放,适当增加奖学金的数量和比例。这不会对财政造成很大的影响,还能使来华留学更具吸引力。
  高校作为接收留学生的微观主体,应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中国高校向留学生收取的学费普遍低于其他国家,要适当提高收费标准;高校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不同学科的发展水平,制订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学费;高校要建立校级奖学金制度,其额度和比例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给贫困留学生适当的照顾;强化服务观念,体现学校对留学生的关爱,比如食堂的饭菜要满足不同国家民族的饮食偏好,举办汉语角或汉语大赛等活动增加留学生提高汉语的机会等。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和展望[J].高教探索,2011(1).
  [3] 夏清文.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0(7).
  [4] 曲恒昌.论比较优势与我国高教服务出口的潜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
  [5] 杜剑锋.试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风建设思考[J].大学教育,2012(2):33.

上一篇:基于PBL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创新机制

下一篇:中职生的价值观的确立路径的探讨和发展趋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