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理论综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57 — 04
引言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形式。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贸易自由化日益加强,各国开始以隐蔽性的形式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区别于过去的关税措施为主要保护手段的传统贸易保护主义。自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人们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提供系统的资料,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决策参考。
一、 研究设计
样本来源。本文样本选自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新贸易保护主义”为主题,搜索时间为2003—2013十年时间,对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进行搜索,得到符合要求的208篇论文作为样本。笔者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分布、核心作者、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样本进行分析。
二、 研究状况分析
(一)文献分布
在对文献分布进行分析时,笔者运用了时间分布、来源分布、机构分布和基金分布等四个维度进行梳理。
1.时间分布。本文将文献按年度进行论文数量统计,如表1所示。
表一和图一显示,近10年间,从2008年起,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论文呈急剧上升趋势,从2011年起,论文数量开始下降。由此可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由于进口国的需求疲软,我国外贸增速降至入世最低点;另一方面,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有所增加,制定新贸易保护措施使本国尽快摆脱困境,一些国家政府和行业组织日益频繁地对中国出口产品和企业设置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成为热点话题。自2011年以来,西方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减弱,贸易壁垒现象开始相对减少,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不再成为热点。而在2008年之前,世界经济呈平稳发展趋势,贸易壁垒现象相对较少,新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研究也非热点问题。
2.来源分布
统计显示,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文献分布于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共有203篇,其中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88篇,上述文献分布于40种不同的期刊,分布不均衡。其中,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期刊有2种,共36篇,占17.3%,表2呈现了这些期刊的种类。
由表2可知,现阶段我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发表在CSSCI上的只有88篇,其中,发表水平最高的刊物是《世界经济》杂志,赵瑾在《世界经济》发表的《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一文被引用43次,下载1517次,是影响力最大的一篇论文。
3.机构分布
表3显示,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文献作者最多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这说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学术机构。
4.基金分布
统计显示,新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世界贸易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受到了我国一些基金的支持和资助,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是资助力度最大的基金组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项目产出的成果也最多。
(二)核心作者
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著名国际贸易专家,对外经贸大学薛荣久教授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论文被引频次最高,达到九十次。上海对外贸易大学陈泰峰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轩、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瑾研究员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文献被引频次也在40次以上。
(三)热点主题
对被引频次前20位的文献结合知识脉络的可视化分析,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5个热点主题。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
(1)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是指一国通过增加一些技术性的标准来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的贸易保护措施。技术壁垒有隐蔽性和合理性的特点,对进口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具体的规定,以阻止低于规定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技术标准的提高可以影响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往往通过提高技术要求和检验程序来限制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口。在技术认证上,当代最流行的国际体系认证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其他国家的生产等环节进行审查和检验,经认证合格后,由权威机构授予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以证明某项产品是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技术壁垒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对于技术条件水平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一道阻碍出口贸易的屏障,将技术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拒之门外;同时,技术壁垒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更新生产设备、引进生产技术、完善企业管理等等,提高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意识。
(2)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市场准入的环保标准,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一国为了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保护措施,是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低,暂时达不到发达国家制定的产品环境标准,发达国家利用这种由于经济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环境标准,将环境标准与贸易保护挂钩,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优势,这种以“环境保护”名义在国际贸易中引入所谓“环境条款”,借以歧视乃至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的做法使绿色壁垒迅速发展。
(3)劳工标准。劳工标准,是指关于处理劳工关系和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则、规则。近年来发达国家利用提高劳工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准入标准,表面上合法化,是各国企业用工的发展趋势,是一种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4)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家之间纷纷组成经济贸易组织,共同保护组织内成员的利益。当代贸易保护主义不再只是以国家为单位,而趋向于区域性的贸易壁垒,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一
种区域性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方面使组织内成员贸易更加畅通无阻,促进内部经贸发展,另一方面,它形成了对外的贸易壁垒,保护组织内成员国的市场,同时组织内成员国可以合作联合抗衡外部国家的竞争行为。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西非共同体、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3.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保护对象的广泛性。传统贸易保护主要是保护国内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如对幼稚工业的保护等,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范围从传统的弱势产业发展到优势产业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对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等的贸易保护,如专利保护、技术壁垒等,发达国家延长了优势产业的垄断地位。对优势产业的贸易保护不仅会破坏国际市场竞争的正常机制,还会阻碍优势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损害本国利益。
(2)保护方式的多样性。首先,新贸易保护主义从传统的关税保护向多种非关税壁垒转变;其次,保护的产业领域更加广泛;同时,贸易保护从单一的国家向区域性转变,一些国家纷纷结成经济贸易组织,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
(3)保护手段的隐蔽性。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但是明显的非关税措施日益受到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因此,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如质量认证、检验程序、环境保护等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青睐。WTO的某些例外条款被发达国家利用,凭借其技术优势提高技术壁垒,形式上合法,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为名号,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4)保护制度的法制化。为了使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措施更加合理,新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环境、资源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由,使得贸易保护名义上的合理化,发达国家会采取措施使得新贸易保护措施更加法制化。如修改相关法律规定等,使措施更加合理化、制度化。
4.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不同,但都企图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各国之间为了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而进行各种碰撞,必然造成各国在对外贸易上的摩擦,因此,新贸易保护主义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
(2)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迅速崛起,对发达国家逐渐构成威胁,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失业情况不容乐观,使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开始动摇,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加剧,因此,发达国家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以此来维持其优势地位。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确定,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被约束,发达国家不得不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应对竞争。
(3)WTO制度的约束。为了促进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WTO要求各成员国大幅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成员国对保护国内市场的传统手段受到了限制,为了能在日益严格的贸易自由化制度约束下保护本国市场,各国开始寻求新当然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从而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出现。另外,WTO例外条款的设置也被用来作为贸易保护的依据。〔2〕
(4)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正在被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同时,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成本高,能耗高,其传统优势产业逐渐丧失了国际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失业人数上升,贸易收支逆差增加,要求国内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全球产业结构的变迁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5.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1)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不断复杂化。随着中国产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构成威胁,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的限制,使得国内企业的损失不断增大,提高了我国产品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度,我国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严峻。
(2)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益损害较大。我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国际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重点对象,特别是加入WTO后,各国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更是愈演愈烈,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由于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商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发达国家通过出于对本国经济保护的需要,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限制我国价格低廉的产品进入其市场,严重损害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利益。
(3)影响国内经济运行和就业状况。发达国家出现经济、社会危机,本国的经济实力下降、产业竞争力衰退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转移国内危机。我国现在正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城市化进程缓慢,但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形成了新的难题和阻碍,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困难重重,并可能把外贸方面的危机转移到国内,使得经济增长放缓,失业人数上升。
6.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1)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完善贸易保护预警机制,向企业及时传达有效的有关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帮助指导国内企业;同时,密切关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新动向,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对广大企业服务加强,对企业给予法律方面的援助,积极应诉;其次,加强政府间的交流和协作,有效化解国家贸易摩擦争端,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3〕
(2)加快国内产业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积极适应国际标准。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形势下,应该尽快适应,同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以适应国际水准。
(3)改变对外贸易战略,减少贸易保护对我国的损失。目前我国主要是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了应对其他国家对低廉产品的反倾销行为,企业应该改变对外贸易战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支持跨国企业的发展,鼓励各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进行生产销售,绕开贸易壁垒,减少贸易保护的威胁。〔4〕
(4)充分利用
WTO体制约束,改善我国贸易环境。WTO运行机制各国都必须遵守,对各国的对外贸易有一定的约束力。我国要积极争取在WTO运行机制完善建设的发言权,利用有效的多边贸易体制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行为,化解我国的贸易摩擦,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三、结论及研究趋势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新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日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文献的数量上,有中间多,两边少的特点,研究质量上不断提高。在作者分布上,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作者较为分散,从热点主题上来看主要有新福利经济学等六种理论支撑新贸易保护主义,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具有隐蔽性,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朝着区域化、集团化的方向转变,而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全球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WTO体制的约束等,对于新贸易保护主义,我国要积极应对,通过政府发挥作用、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和提高技术水平等对策,积极改变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新贸易保护主义会继续存在,无论是目的还是手段上,新贸易保护主义都将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在不同的经济背景和发展主题下,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也随之变化。近期,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品技术水平较低,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绝非一日之谈,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以低碳经济作为新的保护措施对我国出口进行限制,这也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的趋势。伴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这一趋势,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必将加深和扩展,低碳贸易问题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焦点。
〔参 考 文 献〕
〔1〕秦法萍,郭立银.对当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的思考〔J〕.前沿,2006,(10).
〔2〕王佃凯.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原因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4).
〔3〕宋才发.新贸易保护主义背离国际公平贸易准则〔J〕.贵州社会科学,2009,(07).
〔4〕薛荣久.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在哪?〔J〕.人民论坛,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