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老子与墨子思想的现代性的意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5-09-11 10:52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已取得极大进步,相对应的文化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差距很大,有些人的精神生活表现相对滞后,有些人价值观多元复杂而又混乱驳杂,生命体验多样多重,不少社会阴暗面不断被曝光,公平公正甚至受到怀疑,有人认为社会和谐似乎只能做为一种理想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来重建、平衡个人与社会的价值体系,实现精神世界新的和谐,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个人自我内心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的前提
  社会和谐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然坦诚、和睦友爱、幸福平等地共处,人与人之间一种理想地沟通境界。儒家文化复杂的繁文缛节和过高的道德标准使得传统中国人性虚伪,常常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言行不一,人与人之间不是坦诚的朋友关系,而是相互欺压、相互残害的不平衡关系,是主子奴隶关系,以致心灵扭曲阴暗,形成传统中国人的病态性格,中国社会的阴冷气氛。
  社会和谐必须以每个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为前提,一个人只有自己实现心境平衡、平和、宁静、自然、健康,才能真正与别人融洽相处。
  自我内心达到和谐必须具备几点: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不贪、有定力)、良好的不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
  (一)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物质上不过于贪图享受,注重精神的丰盈。
  老子认为“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就是说,堵塞嗜欲的孔穴,闭其嗜欲的门径,终生不受所累;打开嗜欲的孔穴,终身不得安宁。适当地控制个人的欲望,才能保持身心的宁静和谐。现在人们的物质欲望泛滥,而精神萎缩、道德滑坡。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但在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的物质要求之后,人就应该提升精神素养,追求精神丰富,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物质上也不能长远发展。老子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充满物质的诱惑,炫富、物质攀比心态越来越重,大学校园也很难放下一张宁静的书桌,个人很难保持内心的宁静,致使许多人眼光不能够长远,心胸也不够开阔,“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其实缺乏良好的精神素养,只能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娇,自遗其咎”,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物质上也不能获得长久保有。
  物质与精神是矛盾的统一,此消彼长,一个人过于追求物质,必然精神空虚匮乏,反之,精神丰富之人,多物质需求淡薄。
  (二)摒弃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不嫉妒别人,也注意不被别人嫉妒,养成欣赏别人、学习别人、低调扎实的智慧而阳光的心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加强自我修养。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攀比、嫉妒心理几乎可以说是人性的通病,这种人性的弱点,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恶化人际关系,实在是一种弱智的表现。当我们不如别人时,要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子主张不争,认为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如同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掌握与人相处的智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7﹞;;当我们胜过别人时,也要注意不被别人嫉妒,老子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有所成就的人更要低调、谨慎,做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堪称慈母德范,它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德,是老子给合乎道德人打的最高分,其行为境地无限接近于“道”。“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认为人要保持“至虚极,守静笃”的心境。在人格修养方面,老子认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做人要有真内涵、要扎实,“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三)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会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才能成就个人事业。
  老子认为圣人都是懂得反省自己缺点的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成就事业要懂得,“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欲上民,必以言下之。”﹝32﹞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一个人事业有成,心里愉悦,必然与别人笑脸相迎,反之,事业失败,就会有压抑感、自卑感,就容易仇视别人,反对社会,很难与别人和谐相处。
  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人就不能从自然界过多得攫取物质财富,应有所节制。墨子提倡节用,认为人们应提倡节俭,主张非乐、节葬,他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墨子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财富,对于自然财富人要适度、合理利用,才能保证自然界源源不断地供养人类。人始终要戒一个贪字。
 三、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一)社会公平要提倡兼爱的智慧
  墨子兼爱理论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博爱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墨子认为“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二)社会公平要人性淳朴,人性淳朴才能有大智慧。
  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目,圣人皆孩之。”老子认为只有真正善良淳朴之人才能懂得大智慧,奸诈之人只能懂得小精明,精明看到的是眼前利益,智慧之人才能目光长远、胸怀坦荡、气度不凡,才能接近于大道、大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真正的治理国家之道是不能经常变动的,社会和谐需要稳定的环境,不要经常折腾,统治者掌握治理国家的大道就好了,大道其实很简单,就那么几条。
  四、和而不同是社会和谐的根本特征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和为贵”、“中和之美”、“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等,这些注重和谐的古代智慧无一不包含着“和而不同”的哲理。“和而不同”肯定的是事物的多样统一、多元并立、多样共存,认为只有多样统一、多元并立、多样共存才是世上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状态。反映在文化上亦是如此,一个国家文化的统一性表现在有各民族共同认可的主导思想,但同时允许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这已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所印证:中华文化正是在华夏文化的统一下,对不同文化兼收并蓄,包容融合,互相渗透,才形成了辉煌灿烂、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和谐不是社会同一,是理解、尊重、承认差异性、矛盾性的统一,是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性别下的和谐,是运动中之静止,变化中的常态,矛盾中的统一,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合而不同。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墨子.《兼爱》[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经济学思考

下一篇:社会和谐关系的哲学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