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改的政策创新
新课改已经有些年头了,现在很多教师把新课改理念不能有效落实归咎于高考的压力,我个人也认为不能排除这方面的因素。在现实教学中,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所以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但现在地理高考所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考查的难度跟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高考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注重对学生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的考查等。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
我在讲解“锋与天气”这一内容时,做了一些尝试: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设计活动,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当时上课的时候是2011年12月份,正值淮南遭遇冷锋天气的时候,我通过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发现,那几天会有一次明显的冷空气过境。于是我让班里的地理兴趣小组从周二到周五每天早晨7:40在淮南一中校园内实地观察和记录校园的天气变化情况,包括气温的实测值、云量、风向和风力等。我把这节课定位为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汇报课,在新课导入部分用地理兴趣小组室外观测气温的视频导入。为了更加直观地说明问题,我还把地理兴趣小组的观测结果制成了二维坐标图(如右图)。
我开始引导学生:“从图中同学们可以看出淮南市本周天气的剧烈变化过程,那么导致这种天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在新知学习的过程中,可充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来突破重难点,如在讲冷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时,可用动画来模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气团的运动和成云致雨的过程。可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如在讲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区别时,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力争让学生自己获取主要知识,而不是由教师来满堂灌输。
在课堂的训练反馈环节,我结合学生在观测气温活动中提出的疑问设置了以下原创题。
读“淮南一中校园天气变化图”(如上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这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无法确定
2.11月29日到12月2日上午淮南的气温骤降,风力较大,并伴有降水现象,说明此时该天气系统正处于过境_________(前、时、后)。
3.早晨7:40测得气温应该接近天气预报中气温的最____________(低、高)值;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他们测量的值往往比天气预报中的偏高,如果排除测量误差的影响,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前两个问题是常规问题,紧扣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比较轻松地答出来,第三个问题的确是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疑问。这些问题一出学生的兴致一下子高涨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有很多学生针对第三个问题提出气温偏高与测量地点有关(在校园内,即城市内具有热岛效应,所以测量值偏高)。学生得出答案的速度第一论文网很快,我给予了表扬,并进一步引导:“大家可知道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段?而我们在7:40测量的时候太阳有没有升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7:40测量的时候,在淮南的12月份太阳已经升起,近地面气温由日出前的最低值开始逐步回升)。通过这样的引导,实际上又把前面所学的地球运动中的知识贯穿了进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课堂的拓展延伸环节,我设计的是本节内容与高考的链接,用高考原题来展现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要求。(例题略)
最后,新课改下课堂教学非常注重三维教学目标,在前面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我已经有意识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这一阶段我还是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把竺可桢和淮南一中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气象的两幅照片做了一下对比,让学生谈一谈感想。
我的引导是:“竺可桢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同时也开创了新中国气象气候学的先河,他在气象气候学领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很重要一点就是他每天坚持不懈地进行物候观测和记录。而我们淮南一中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他们正在认真做和竺可桢当年同样的工作,他们在求知、探索和成才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大家要以地理兴趣小组中的同学为榜样,从现在开始,从淮南一中出发,在求知的道路上要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