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研究之李欧梵《上海摩登》的价值体系

发布时间:2015-09-14 11:42

 李欧梵,1939年10月生于河南太康,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著名教授、作家,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在台湾大学的时候师承夏济安、与夏志清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哈佛大学,受教于普实克,一人兼得欧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三大巨擘的真传,李欧梵所代表的文学意义不在话下。
  王德威这样评价《上海摩登》,“李欧梵重新绘画了上海的文化地理,刻画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市与租界的微妙关系。此书史实超卓,文辞优美,真的令人钦佩;此书并预示着新世纪的一种新文化批评风格。”[1]如果我们除去其中王德威对此书的推介诱惑意味,李欧梵在此书中强大的理论支持、新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都耐人寻味。
  1979年左右,这个时候的李欧梵对现代性还没有深入的研究,在夏志清教授的点拨下,李欧梵开始接触到施蛰存的作品和《现代》杂志。至此,作者开始了对现代性问题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并得出一个结论——现代性显然是与都市文化有关的。那么,在现代性进入的中国的时候,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能称之为大都市的,只有上海。
  选择上海作为自己都市文化研究城市客体,李欧梵有自己的见解,当时的李欧梵,不满于大陆对都市文化的乡土型研究。加之当时的西方文学界正是重视描写城市的,在欧风美雨的熏陶下,李欧梵自然崇尚陶醉于都市生活的体验和描写。此外,作者当时在哈佛接受的是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学习,以及受同事的著作《世纪末的维也纳》的启发,这些都开启了作者研究关于上海的文学创作的念头,可以说,李欧梵选择上海绝非偶然。
  在《上海摩登》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数据,资料杂志小报以及施蛰存先生的回忆,给我们再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风姿。作者对上海的重绘,更多的是重构上海的文学想象。在《上海摩登》的第一部分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外滩建筑、百货公司、咖啡厅、舞厅、公园和跑马场等场所,在这些新的公共空间基础上,重绘了一张上海的文化地图,增强了研究的说服力和真实性。此外,还添加了《现代杂志》《良友》和月份牌等新的文化传媒,以印刷文化作为一个突破点考察上海的文化,印刷对作家收益、文学创作、文学宣传以及市民接受阶层的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他们都是见证上海都市文化最好的证据,可以观察出古老中国的“东方明珠”现代性过程。那么,在城市现代性进入市民生活时,必然会培养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特殊体认,和印刷文化齐头并进的是另一种新的视听媒介——电影院。“如果出版文化在这个试听的适应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这个可视媒介的流行迅速导致了一个逆反过程——视听进入了书写,电影成了小说技巧的主要源泉。” [2]在这里作者做了很好的铺垫,并在后面成功地介绍擅长以电影手法创作小说的作家们——刘呐鸥和穆时英,他们都是都市生活的弄潮儿。
  在考证了都市文化背景后,作者选取了六位“都市现代派”作家——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邵洵美和张爱玲。对每位作家的分析和作品的解读,构成了都市和文化的对举。这也正迎合了《上海摩登》这本书的副标题——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刘呐鸥和穆时英,对他们来说都市是他们文学创作依存的世界,他们创作的资源地,他们在都市里创作,也用一种新的实验技巧表达他们对都市的情感。
  在这本学术著作中,《上海摩登》在学术视角、学术方法以及理论支持方面都显示出高超的水平,尤其是李欧梵选用的学术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从历史的角度进入文学研究的话题,重绘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再现其摩登神韵。作者用史学家的视角来观察和还原这座城市,建筑、人物、历史和风物等,用大量的考察和史料支持,将上海的都市文化面纱撩开,从真实的细节中品察这个城市的现代性。在《上海摩登》的第一部分中,四章内容都是在详细地介绍上海的物质方面现代性的过程,例如,在分析“上海”和“现代”的关系时,作者从史学的角度分析历史上鸦片战争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影响,随即出现了“初则惊,继则异,再继则羡,后继则效”的西方现代文明的接受和传播,这是上海物质文明方面的现代性的表现。
  其次,作者在研究上海都市文化时,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上海,选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历史史料,访问了多位老上海的见证人,历时十几年来,多次走访上海并拜访了施蛰存先生,在一些历史史料方面未达到准确,会多次确认。例如,在第一张“重放上海”的章节里,作者找到一份关于舞女的月收入统计表。其中详细地统计了,舞女一个月的详尽的生活花销,甚至在舞女的最大支出中的“服饰”花销中,作者更是详细地列出了春装的十六项具体支出情况,这些统计表均取自1934年2月和9月的《时代漫画》。这些都体现了李欧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史料准确性的把握。
  此外,李欧梵长期在海外接受教育,一人兼得三大巨擘的真传,故《上海摩登》的特别之处也在于,作者有强大的理论支撑,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将文学和文化联系起来,这就要涉及到“现代性”的问题,因此,在《上海摩登》这本著作中,最大的理论支撑就是关于现代性的问题,都市的现代性、现代性进入文本、文本反映了现代性等等。在第一部分中,都市文化的背景也就是上海物质文明的现代化,第二部分,现代文学的想象:作家和文本,展示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都市作家们的笔下,都市的现代性是如何在文本中展现的。李欧梵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研究文化的生产便是以文本、作家作为主要元素,来探讨怎么可以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整合、结合起来。” [3]在第一部分的第四章里,文本置换:书刊里返现的文学现代主义,书本杂志在揭示了上海现代文化的同时,也协助了都市的现代化进程。
  正如毛尖女士的评价一样,《上海摩登》是小说是散文是一本老上海摩登游记。李欧梵在这本著作中新鲜的语言风格,结合了学术文体和杂文文体,语言具有个人化风格,李欧梵在重绘老上海摩登的时候,笔调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 无限深情,风格柔情浪漫。加之文学的怀旧想象,自然流露对老上海的怀念和深情。
  海外求学的经历成就了李欧梵的学术地位,也正是因为长期接收海外理论,作者以海外学者的角度研读的“老上海摩登”,也有它不可避免的局限性。2003年12月6日上海图书馆,在探讨“当代东亚城市: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话题这一会议上,李欧梵谈到关于《上海摩登》的修订和补充,李欧梵指出下面三个问题:1.仍然补充关于“老上海怀旧”的内容,扩充怀旧的内容;2.李欧梵重点谈到上海和香港“双城”间的关系,在上一版《上海摩登》谈得不够充分,希望可以在再版中完善“双城”问题;3.也是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一些学者提出的 “只怀十里洋场的旧,对底层生活的艰辛却视而不见”,为什么只讲了上海浮华的一面,而没有讲穷人。在这里我们仍然感受到一位认真严谨的学者风范。
  《上海摩登》,一个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挖掘出来的新题材。在一个又一个的现代都市里,李欧梵“他那不经意间的一瞥,在怀旧与新潮的交替中,完成了一次次文化的穿透与考察。” [4]真正做到了重新恢复上海的都市文化。
  【参考文献】
  [1][2]李欧梵.上海摩登[M].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9,135.
  [3]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9:114.
  [4]李凤亮.浪漫 颓废:都市文化的摩登漫游[J].宁夏社会科学,2006(6).

上一篇:纵观池莉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培养方式

下一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风险管理理论的综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