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分析
第一章 引言 1
一、背景与事实 1
二、各国的反映与动作 1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
第二章 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3
一、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和行政干预手段 3
二、从商品贸易领域扩展到劳动力雇佣和金融领域 3
三、表现形式更加软化,更具隐蔽性 4
第三章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6
一、使外贸企业的出口受阻,出口额下降 6
二、加大了外贸企业的涉外经济风险 6
三、削弱了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比较优势 7
第四章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思考 8
一、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8
二、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 8
三、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应对贸易摩擦 8
四、推进自主创新,鼓励企业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 9
五、积极扩大内需且转出口为内销 10
六、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10
七、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11
第五章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14
第一章 引言
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认为,自由贸易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以及有效配置,从而对经济的总体增长与长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对于一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都是有利的。然而国际金融体系经历的一场前所未见的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的实体经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难独善其身。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几率相对提高,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且在实践中,当一国的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时,在对外贸易措施上最有可能采用的是临时紧急保障措施,包括在短时间内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而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全世界遭受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和企业更需要提高警惕,在合理的范围内采取必要措施化解贸易保护主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背景与事实
自2008 年9 月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因信贷紧缩和资产价格缩水而导致的全球需求下降正在以惊人的力度冲击全球贸易市场,各主要国家出口轻则增速减缓,重则大幅缩水。2009年9月12号奥巴马总统签署了轮胎特保案。9月20日在二十国峰会上,奥巴马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1至11月份累计出口1,0709.8亿美元,同比回落了15.8%。从主要出口市场来看,对美国出口数量减幅小于对欧盟和日本的减幅;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出口数量减幅均持续收窄。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美国出口价格下跌5.3%,出口数量下降10.1%;同期,对欧盟出口价格下降4.4%,出口数量下降18.2%;对日本出口价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出口数量减少17.6%。
进入2009 年2 月后,美国国会讨论的长达700 多页的经济刺激计划议案中,仅小半页纸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美国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已在众议院获得批准。参议院正在就此计划进行讨论,众议院在通过此计划时,其中一项附加条款规定,除特例外,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刺激方案资金支持,必须使用美国产钢铁产品。人们推测,参议院审议的版本可能会把“购买美国货”的限定范围从钢铁扩展至所有能够使用美国产品的制造业商品。
二、各国的反映与动作
国际舆论连续对美国众议院通过的这项“购买美国货”的条款给予激烈抨击,将其斥责为“一项愚蠢透顶的经济政策”。该条款率先在欧洲和加拿大引发抗议风暴,每年这两个地区都要向美国出口大量钢材。加拿大总理哈珀最早公开对该条款表示不满,称将对此事“严重关切”。欧盟贸易代表阿什顿也说,如果美国国会通过禁用外国产品的振兴经济法案,欧盟“绝不会坐视不理”。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09 年,也许是国际经济最为艰难的一年,世界各国在去年不断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之后,本应更加团结,共治危机,可是,不利的消息却不断传来,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似乎又日渐显现,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其理论依据、政策手段、目标对象和实施效果都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有着显著的区别。
总体来看,在WTO规则的约束下,大多数国家都在向自由贸易的方向迈进,但由于现行多边贸易体制并非无懈可击,因而保护主义总是千方百计从中寻找“合法”的生存土壤。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保护本国的利益,反击遭到的不公平待遇。这就为各国以 “公平贸易”为口实实行贸易保护留下了空间。WTO规则并不排斥各成员国的经济自主性,目前,保留本国经济自主性的要求不仅来自发达国家,而且还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即新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
第二章 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新老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都是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大多体现在通过大幅提高进口关税以及对进口的数量性控制,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但在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形势下,这类措施将招致其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应,并可能遭受报复性贸易保护措施。2009 年全球各类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层出不穷。因此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的形式及措施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等特点。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 1、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利用WTO规则,实行贸易保护。2、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3、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4、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5、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总的来说,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有如下特点:
一、更多地运用法律法
规和行政干预手段
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前,往往宣示自由贸易和政府应少干涉,但在面临危机时,却不得不求助政府干预,包括贸易保护。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面对逐渐加深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损害,为了阻止经济衰退及工人失业的增加,纷纷通过立法和行政干预手段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最为典型的即是2009 年2 月13 日美国参众两院正式通过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所包含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该条款规定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的工程项目中必须使用美国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限制使用进口钢材。虽然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该条款刺激美国经济,创造或保留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此举无疑是赤裸裸的显示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二、从商品贸易领域扩展到劳动力雇佣和金融领域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各国的贸易保护倾向不断发展,各自出台相关法案大兴贸易保护主义,并将贸易保护从商品领域扩展到商品生产、劳动力雇佣和金融领域。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全球就业情况的评估,到2009 年底,金融危机将导致世界新增失业人口2000 万,总失业人口将达到2.1 亿。各国通过劳动力就业歧视政策,实现与贸易保护主义相同的目的。在金融领域也出现了这种保护主义的倾向,一些国家为了帮助自己国家的银行应对危机,从新兴市场中把资本抽离,而这可能会造成新兴市场资金的短缺,使它们缺少资金的支持,可能会使全球经济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三、表现形式更加软化,更具隐蔽性
在当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一国实行明显的贸易保护措施,其他国家很快就会采取反制措施,从而造成两败俱伤。因此,当前贸易保护的形式更加软化和隐蔽。当前,在国外流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于旧的关税壁垒而言的,主要有以下六种表现形式:
(一)技术壁垒
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技术壁垒。由于这些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具有良好的定向性、隐蔽性和灵活性, 其中一些技术要求以提升技术水平、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甚至可以视为中性的贸易标准。WTO 对这些贸易措施应用的限制并不统一,因而,其保护效果更为突出,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美国近10 年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频进行知识产权调查,占美国该项调查总数的25%左右。近年来,欧盟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TBT)公告项日益密集,给发展中国家设置与发达国家一样高的门槛,违背WTO 的公平性原则。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REACH) 法案的生效, 成为中国加入WTO 后最大的贸易壁垒。
自1994年以来,德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继采用的印染制品含偶氮染料禁止令就对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服装等轻工品的出口影响甚重,损失惨重。目前我国虽已攻克了此技术难关,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还有,已被有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广泛接受和认可的HACCP则明确规定,食品包装需标明食品的营养成分,从而增加了食品制造商的成本,对缺乏技术分析手段的食品实际上构成了禁止进口令,进而影响相关产品的贸易和生产。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则对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有的国家还规定了许多涉及安全、健康项目的审查,使进口品因季节需求的变化或失去商机,或无法进口。凡此种种,均对有关国家的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技术阻碍。
(二)绿色壁垒
不断提高进口产品的生态环保标准, 是发达国家越来越普遍使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这些市场准入的环保标准,大多内含于发达国家的国内法当中。欧盟用能源产品生态设计指令,对中国家电行业造成重大影响。EUP 环保指令成为继WEEE 和ROHS 以后的又一大环境壁垒。
(三)蓝色壁垒
发达国家逐步强化社会责任壁垒的功能,推行《社会责任标准8000》。这是继质量认证标准、环境保护认证标准、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标准等之后,又一新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国际标准。目前,接受和执行这一标准的国家越来越多,但国内通过社会责任认证的企业很少。
(四)利用WTO允许使用例外条款进行贸易保护
发达国家还大量运用WTO 所规定的、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使用的手段对付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2009 年上半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多达58 起,涉案金额超过80 亿美元。今为止,中国已连续10 余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同时,国外对中国反补贴调查案急剧增加。这些反补贴调查主要涉及我国现行的汇率政策、金融体制、国企改革、外资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水电煤气定价等多种项目,指控一旦成立,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调控措施都会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保护成员国的利益。
区域一体化组织具有的排他性特征被视为对成员国的一种贸易保护。通过“内外有别”的政策和集体谈判的方式, 区域一体化协定在为成员国创造更有利贸易条件的同时,却往往对非成员构成了歧视,起到了对成员国进行贸易保护的作用, 使非成员国遭遇高壁垒,影响进一步加大。
(六)包含贸易保护主义成分的经济刺激计划。
克鲁格曼等学者提出的战略贸易理论认为, 不论在促进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还是在维护本国企业免受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方面,都需要国家的贸易政策发挥作用,从而为国家通过干预贸易, 提高和维护本国产业的战略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并由此形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体系。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较量不断升级, 战略性贸易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所接受,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政策。许多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都包含贸易保护主义的成份。
第三章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实施贸易保护是“去全球化”的历史倒退。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质就是封闭、保守的经济,与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是背道而驰的。在相应的历史条件下,有它暂时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对于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成熟,各国经济互相依赖,国际分工和经济发展模式基本定位、产业结构更具特色的时代,唯有自由贸易才能顺应各国经济健康的运行和发展。
在新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受到的影响最大。2008 年我国有36.1%的出口企业受
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05.42 亿美元。2008 年,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分别占全球总数的35%和71%, 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 成员。进入2009 年以来,美国、欧盟、印度、阿根廷、加拿大、土耳其、秘鲁、巴西等13 个国家(地区)对我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碳钢紧固件、无缝钢管、汽车前桥梁、铝箔、金属盘条等发起“两反两保”调查。截至六月底我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更多达五十八起,涉案金额超过八十亿美元。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我国的出口商品正面临着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使外贸企业的出口受阻,出口额下降
据海关统计,2008 年我国出口14285.5 亿美元,增长17.2%,比上年同期回落了8.5 个百分点;2009年1 至7 月全国进出口总额11467.1 亿美元, 同比下降22.7%。外贸出口规模的下降,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商品外部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和日益加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息息相关,新贸易保护主义造成我国很多出口企业出口受阻。目前对我国企业出口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排在前五位的是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拉美国家,我国外贸出口商品中受保护最严重的产品类别包括奶制品、钢铁、汽车、化学制品、塑料和纺织品等。以轮胎特保措施案为例,青岛作为全国重要的轮胎制造基地占2008 年全国对美轮胎出口的8%,该案涉及本地10余家企业、近2 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印度、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出口额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出口额纷纷下降。
二、加大了外贸企业的涉外经济风险
目前我国的出口规模有两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而且出口的大量产品是国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遭遇的贸易摩擦比较多。随着由于贸易保护引发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外贸企业面临的涉外经济风险也加大,如在欧盟政府对中国产品频繁设限的同时,当地企业与中国厂商的矛盾出现了激化的趋势,“砸店”、“烧货”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危及中国厂商的正常经营和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而且开始形成针对中国产品的“民间壁垒”。随着国际上“中国威胁论”泛滥,并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我国外贸企业的涉外经济风险加大,并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三、削弱了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比较优势
由于我国的物价水平比起西方国家相对较低,所以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商品一直以物美价廉的价格比较优势占领国际市场。物美价廉的商品给进口国民众带来了实惠,其进口需求量激增。而当金融危机爆发后, 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和企业,便制定较高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性标准限制我国“价廉”商品的进入,从而削弱了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比较优势,对我国的商品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受到了进口国的技术性规章和规范、包装和标签的要求、检验和检疫的规定、环保等方面的限制。如我国出口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据统计,每年有240 亿美元的出口农产品因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间接受到影响。2008 年,世界上有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的食品和农产品采取过限制进口乃至全面禁止等措施。
第四章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思考
2009 年3 月,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名为《贸易保护:初现端倪但趋势令人担忧》的报告显示:自2008 年11 月以来,G20 中的17 个国家已经实行了47 项措施,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对对外贸易进行限制。而这种贸易保护趋势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仍将继续在各国蔓延。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规模较大,外贸依存度较高,实体经济必然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而危机发生前,我国在进出口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各领域就与发达经济体频发摩擦,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使这些问题愈演愈烈,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无疑都是雪上加霜。面对金融危机与贸易保护的双重冲击,中国作为崛起中的经济和贸易大国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具体而言,应重视和加强如下举措:
一、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必须联合世界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一是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但也必须兼顾其他贸易国家的利益。2009 年2 月下旬,中国赴欧采购团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体现了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心。二是坚持采取适度贸易保护政策,积极倡导国际经济合作,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三是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订和修改,推进符合各国利益与多边贸易体制的WTO 多哈回合谈判,通过多边贸易规则来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二、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特保和技术壁垒必然会增加,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贸易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有待完善和提高因此,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反倾销调查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贸易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国外贸易保护的数据库,及时向企业传递有关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指导国内企业突破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其次,检验检疫机构应积极利用信息优势,增强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分析能力,及时发现低价竞销的苗头,提供给有关决策部门参考。最后,应定期对一些敏感产品列出清单,与海关、经贸部门配合,公布有关商品的最低限价,并建立合理的出口商品评估制度。
三、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应对贸易摩擦
针对我国面临的日益增多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应发挥企业、行业与政府协调应诉的积极性。采取“谁应诉,谁受益”原则,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应诉,挽回市场;组织行业协会,代表全行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商务部则专门代表国家,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具体而言,需注重以下3点:
(一)针对近年来国
际间贸易摩擦的突出特征,强化政府组织的宏观调节作用, 解决行业和企业本身不能解决的贸易摩擦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政府一方面应深入研究WTO规则与国外反补贴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加紧对现行的补贴政策进行一次检查,认真梳理和调整与WTO规则不相符的补贴政策与措施,不再实施的要及时清理。不断改进政府调控经济和发展产业的手段,在出台金融、产业扶持、国企改革、税收和土地管理等领域的直接优惠政策和措施时,严格审查,防止不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的补贴政策与措施的条文出现; 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制订与WTO反补贴规则不相冲突的新的补贴政策,以规避反补贴调查。
(二)明确行业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的职能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协助政府部门搞好行业规划,站在国际行业发展的高度,对本行业的发展提出科学可行的要求; 2、向政府组织报告行业内企业的基本情况, 反映企业的意见和要求,提出政策性建议和改进措施,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根据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和要求,为企业提供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人才信息,搞好咨询服务,促进企业自主走向国际市场;4、组织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立足行业发展的前沿,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和生产、经营、技术发展方案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服务, 协助企业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和综合分析。
(三)加强与国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行业协会是行业领域内一个群众性的社会经济组织,它的组成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等条件的限制,凡是同行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 不论其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如何,都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入行业协会。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 行业协会可建立健全各种咨询服务中心,如信息中心、咨询服务、技术中心,培训中心等。
四、推进自主创新,鼓励企业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己经开始从产品竞争转入到品牌、营销、管理等综合实力的竞争。必须看到,许多贸易壁垒都是针对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不高、技术水平低提出的。政府应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对科技和教育的扶持,努力促进基础研究、产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激励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增强国内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在外贸出口过程中牢牢把握自主创新这一主导思想, 立足所进入区域市场的质量、技术要求,注重以下三点:其一,按照WTO规则和所进入国家的市场要求,明确自主创新定位,尽量回避所进入国家的大企业、大公司共同关注的热点项目,选择它们易于忽略而又有一定经济效益的项目,发挥中国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其二,在创新发展中运用逆向思维,对于那些与企业自主创新有关的信息和线索,大胆运用逆向思维加以分析,拓宽创新的思路;其三,自主创新领域及内容要符合WTO规则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过必要的调查分析,立足于所进入国家消费者的需求习惯和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将目标定位在产品核心技术能力的自主创新与研发。
五、积极扩大内需且转出口为内销
加强国内市场的活跃,刺激内需,苦练内功,提高免疫能力。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强劲增长,贸易规模不断加大,外贸依存度也随之急剧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的统计, 2008年, 中国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了25616.3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近26%。伴随着对外贸易总值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不断攀升,从2001年的38.5%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58.2%。虽然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曾极大地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以及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高度依赖。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过度的依赖国际市场而使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形成支持不足,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不能保障。所以,我国在宏观调控时应更多的放在扩大内需上。重新配置投资、出口和内需这三大经济成长动力之间的比重,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尤其农村市场也是减轻这种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形势下,扩大内需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提高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方面有助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格局,改进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出口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扩大消费为主的内需,可以缓解经济增长受到外需下降的冲击。另一方面,增加消费,降低过高的储蓄水平,将有助于缩窄贸易缺口,削减贸易顺差,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开始采取“出口转内销”的策略,期望能借国内市场渡过难关。“出口转内销”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外贸企业转向内需市场,还需多方政策和措施配合。
六、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正如英国首相布朗所表示的,现在不是从全球化转向保护主义的时候。诉诸保护主义手段并不能解决目前的金融危机。各国应团结一致,加强合作。中国应积极依托国际贸易组织和各种国际机制,通过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在充分体现多元主体发展差别和利益诉求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各国救市计划的监督和审议,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毒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要做到真正的世界贸易强国,就必须要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市场的制定标准。与国际接轨,加速我国国际贸易物品的质量,达到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必不可少。充分利用多边场合呼吁联合防范贸易保护主义众所周知,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金融风险积聚长期积累的结果,解决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七、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来往要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开拓新兴市场,降低自己对发达国家市场过高的依赖性,规避某些贸易保护主义强烈的国家的堵截。进入新千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以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自2003年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迄今,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 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 个自由贸易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规避区域化的贸易壁垒,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稳定国际贸易环境。
第
五章 结论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迟缓的冲击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长。然而,我们希望以往的经历与教训,能够提醒各国的政府与政治人物,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解决经济困难的良药,如果各国过分强调自己的眼前利益,不顾其他经济体的承受能力,并在贸易顺差和逆差上斤斤计较,那么随着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世界经济就难以走出困境,各国就业和增长的恢复就会更加艰难与漫长。全球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国际贸易正常发展是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全球经济能否走出低迷,将取决于各国政府之间政策的协调程度。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危机的蔓延及可能来临的区域性或全球性贸易保护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这既包括在WTO 框架下实施集体行动,对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谴责,并敦促其积极纠正;也包括积极实施国内结构性调整,通过刺激内需来降低国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还包括努力发掘新的出口市场、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等。
【参考文献】
[1] 高永富.浅论购买美国货条款的保护主义实质[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10):67-73.
[2] 白明.次贷危机波及我国外贸发展[J].经贸观察,2008(3):45-55.
[3] 毕夫.新兴市场的贸易保护与中国的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9(5):35-43.
.国际商务研究,2009(3):112-19.
[5] 陈泰锋.金融风暴背景F多哈回合谈判的未来⋯ .国际经济合作,2009,(1):123-135.
[6] 武艳杰.透视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双失衡[J].国际问题研究,2009,(1):87-92.
[7] 郑玲丽.金融危机下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对策[J].国际商务究,2009(3):37-52.
[8] 梅新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及其应对[J].国际贸易,2009(3):19-27.
[9] 李智.对全球贸易保护升温下我国贸易救济工作的思考[J].国际贸易2O09(3):145-154.
[10] 薛策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J].国际贸易,2009(3) 52-69.
[11] Harold James,The End of Globalization:Lessons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173-198.
[12] 彭光明.邓安球.国际贸易概论[M].国际贸易,2009(5)
[13] 闯新著.美国的秘密[M].国际贸易,2009(1)
[14] 梁爽.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9(7)
[15] 王佃凯. 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原因和现状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9(11)
.国际商务研究, 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