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全文

发布时间:2015-09-28 08:51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1
二、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2
三、研究意义.............................................................................2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4
第二章 国外低碳经济现状分析…..........................................................6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首次提出….....................................................................6
第二节 各国应对低碳经济的措施…..............................................................6
一、美国奥巴马“绿色新政”….....................................................................6
二、欧盟低碳能源计划…...............................................................................7
三、日本“福田蓝图”….............................................................................8
第三节 低碳经济衍生的三种典型碳交易机制分析….......................................9
一、排放贸易机制(ET)的概念….................................................................9
二、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概念..............................................................10
三、联合履行(JI)的概念........................................................................11
四、国内外关于碳交易机制的研究分析........................................................11
第四节 低碳经济下国际社会的合作尝试......................................................11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2
二、《京都协议书》(Kyoto Protocol)..................................................12
第三章 国内低碳经济现状分析.............................................................14
第一节 国内能源现状分析...........................................................................14
第二节 国内环境现状分析...........................................................................16
第三节 国内发展经济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的矛盾........................................18
第四节 国内企业发展现状..........................................................................19
一、出口结构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19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偏高.......................................................20
三、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能源使用效率低....................................................20
第四章 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之路.........................................................21
第一节 企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21
第二节 企业如何实现低碳转型....................................................................21
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创新.........................................................................21
二、开发低碳技术,并将技术用于产品生产.................................................23
三、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强多方合作...........................................................23
第五章 结束语.........................................................................................25
第一节 总结................................................................................................25
第二节 展望...............................................................................................25
参考文献..................................................................................................27
致谢..........................................................................................................28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新经济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途径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
“低碳经济”即包括“低碳”,也涉及“经济”。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而能源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中国为例,由于整个社会还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过大,使得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消费剧增,同时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上升和环境的破坏。通过下图我们发现,2000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3.05%,能源消费总量增长105.70%,同时伴随着空气中碳排放量的急剧增长。

 
图1-1 2000-2008年期间中国GDP和能源消费总量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可见,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耗,而能源消耗的上升又会导致空气中碳排放量的增加,进而导 致环境的恶化。反之则亦然。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各种极端天气的出现,“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尝试再一次浮出水面,从这一概念衍生出的“碳足迹”“碳形象”“碳主张”“碳交易”等新概念也正逐渐被人们熟知,这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体系、经济模式已经确立。

二、 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早已意识到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的威胁,这种意识也为后来其他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指示的作用。
“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气候变化
近年来,地震、海啸,沙尘暴等多种极端天气在世界各地频发,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据科学家们统计,在过去的20世纪,地表温度上升了0.6摄氏度,其中温室气体的“贡献量”最大。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物体可以以红外线的方式释放能量,但这些被释放的能量并没有完全反射回太空,而是部分被大气中少量气体吸收,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等。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气体的膨胀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急剧增加,最终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二)能源危机
人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也增加了经济发展模式的风险性。一方面,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从世界能源储量,开采效率和强度上来看,未来人类使用能源的经济成本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大幅增加了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并将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温度的进一步上升,并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而言之,由于大气的流动性以及能源禀赋的差异性,低碳目标已不是单个国家或组织的单一行为所能实现,它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通过制定相关的协议或达成某种共识来约束各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尝试之一。

三、研究意义
在气候变化,能源匮乏这两大背景下,“低碳”目标已不是某个国家的某种行为所能实现,它需要全球共同合作,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当前市场环境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企业,要想在这种趋势下生存,必须顺应潮流,改走低碳发展之路才是出路。
作为一个正在经历工业化阶段的国家,一方面我们需要充足的能源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又势必向低碳经济转型,势必淘汰、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势必调整产业结构。
这就引出了此篇文章的研究方向,即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的企业在逆境中如何求生存,求发展。然而,由于“低碳”在中国是近两年刚刚新起的一个新课题,许多企业和机构还未认识到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再加上我们国家对于“低碳”“节能减排”这方面的规范和法律条款较少,使其发展之路更加漫长曲折,本文希望通过探讨中国企业在低碳背景下如何实现战略转型来给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参考,也为如何在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找到平衡提供些许观点。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问题进行探讨。
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采取文献研究的形式,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与报告,了解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上采取的措施,同时结合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衍生出的碳交易机制(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提出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实践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结合我国的能源、环境现状以及我国企业的特点,研究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转型尝试,并提出完整的实用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技术路线
本文的总体技术路线可以表示为下图:

图1-2 论文技术走势图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文献,我们发现各国专家学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非常丰富,但主要是关于外国低碳尝试和探索的研究比较多,对于国内社会低碳发展和国内企业低碳转型的研究并不多,相关可参考的专业文献也比较少,一些学者虽然已在理论上进行了研究,但都还只是停留在论文形式讨论的阶段,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专著出现。另外,由于低碳在国内还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个新话题,国内企业在低碳方面的尝试也不多,因此这些研究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多大目前还无从得知。但是,正如胡锦涛所说,气候变化即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发展问题。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开发新能源和新技术,才能缓解气候恶化,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要想在这股低碳浪潮中求得生存,只有战略转型。因此,本文关于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战略转型,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的研究是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本文研究的指导性目标是:
(1)突出适用性。本文对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低碳经济浪潮下的战略转型探讨是基于国内外经济现状之上的,尤其是国内的能源、环境和企业现状,而不是基于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个点,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才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当下就应该做的事情,延迟行动只会带来更大的成本损失。
   (2)突出实用性。本文在研究关于低碳经济理论的相关文献及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针对国内企业的低碳战略转型方案是完整实用的,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是高成本的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
   (3)突出合作性。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都不是单个单位的行为所能实现的,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作配合,企业的低碳转型也是如此,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鼓励和规范,更需要与国内外更多的企业合作,学习经验,取长补短,才能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二、本文的不足点
无论在国内外,低碳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不多,再加上国内企业在低碳转型方面的尝试很少,本文中提出的企业低碳战略转型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多大还无从得知。
此外,由于相关文献资料的缺少,国内外对于低碳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不 是很完善,本文所提出的观点难免比较片面,缺乏系统性。


第二章 国外低碳经济现状分析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首次提出

低碳经济,在人类社会的首次亮相,是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富足的岛国,英国已经充分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因此在该白皮书中,英国政府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具体包括:(1)大约到2050年时将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消减60%,并于2020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促进国内外竞争市场的形成,协助提高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并提高劳动生产率;(4)确保每个家庭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充分的供暖。
同时,在2006年英国政府颁布的《能源回顾 能源挑战》中,进一步确认了2003年白皮书的四大目标,并指出了英国面临的两大挑战:(1)与其他国家一起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2)保证安全、清洁和合理的国内能源供应。
此后,值得欣慰的是英国并没有放慢在低碳道路上的脚步,而是积极全面的推进社会的低碳转型,包括:2008年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2009年4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6月,正式公布了《清洁煤炭发展计划》草案,要求英国境内新设煤电厂必须首先提供具有碳捕捉和储存能力的证明;2009年7月,发布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对能源、工业、交通、住房等各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详细的减排要求,有效促进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外,英国还通过财政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通过标准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英国,不仅从实践上论证了低碳经济的可行性,还为其他国家的低碳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典范和指示作用。更为可贵的是,即便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英国并没有放弃自己在低碳经济上的追求,而是执着的致力于社会的低碳转型。

第二节 各国应对低碳经济的措施

一、美国奥巴马“绿色新政”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如何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复苏成为美国政府的短期目标,而长期目标则是如何摆脱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促进美国经济的战略转型。
因此,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危机,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战略方向。在2009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奥巴马引述《圣经》中的“岩上之屋”,比喻说建在沙上的房子会倒掉,建在岩石上的房子则会屹立不倒,他解释说,美国的经济就像着火的房子,要重振经济除了要尽快灭火,还需要重建经济基础,打造一个“岩上之屋”。美国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那就是“绿色经济”。
2009年2月15日,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到了7870亿美元。该法案将发展新能源作为主要内容,在该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与开发新能源相关的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按计划,在未来3年内,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将翻一番;在未来10年内,美国在可替代能源上的投入将达到1500亿美元。可见,新能源的开发是奥巴马“绿色新政”的核心。
当然,除了开发新能源之外,奥巴马的“绿色新政”还包括节能增效、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节能方面主要是汽车节能,按照新标准,到2016年美国境内新生产的客车和轻卡每百公里耗油不超过6.62升。 此外,美国还将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设定建筑能耗标准,对节能产品提供优惠政策,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节能补贴,鼓励建筑商发展节能建筑。美国正在制定全新的智能电网计划,以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浪费。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奥巴马政府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与振兴美国经济的工作是一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在他的新能源计划中,提出建立一个“碳排放限制和交易制度”来控制大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实现到2050年把二氧化氮的排放减少80%的目标。

二、欧盟低碳能源计划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出现,欧盟在英国及其他国家的低碳尝试背景下,也开始寻求一条开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转型之路。
2007年3月,欧盟颁布了《一揽子能源计划》,其内容主要包括:(1)欧盟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2)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耗费的比例提高到20%;(3)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减少20%;(4)将生物燃料在交通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提高到10%;(5)在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0%至80%。
2007年11月,颁布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主要包括:欧洲风能启动计划;欧洲太阳能启动计划;欧洲生物能启动计划;欧洲二氧化碳捕获、         运送和贮存启动计划;欧洲电网启动计划;欧洲核裂变启动计划;
2008年2月,欧盟又颁布了《能源技术战略计划》,旨在通过加大能源领域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强能源科研和创新能力;通过建立欧盟能源科研联盟,加强大学、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在科研领域的合作;通过改造和完善欧盟老的能源基地设施,建立欧盟新的能源技术信息系统;通过建立由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参加的欧盟战略能源技术小组,协调欧盟和成员国的政策和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技术在内的 “低碳能
源”技术,以促进欧盟未来建立能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此外,欧盟又于2008年12月签署了《欧洲经济复苏计划》,包括:(1)10.5亿欧元用于资助7个碳捕获和储存项目;(2)9.1亿欧元用于资助电力联网;(3)5.65亿欧元用于资助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海上风能项目。
由此可见,欧盟的低碳能源计划主要着重于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它的低碳能源战略计划的实施,必将对国际能源市场以及研发、特别是新能源的研发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 日本“福田蓝图”
自然资源稀缺,自然灾害频发,使日本很早就意识到了节俭和环保的重要性,2008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草案的具体内容,这也标志着2008年6月由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的“福田蓝图” 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根据 “福田蓝图”,日本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提出要在3 ~5年内,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价格降至目前的一半,同时大力推进将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的碳捕集及封存技术的开发,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为实现日本在 2020年之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14%的目标,节能,减排要一起推进,共同发展。“福田蓝图”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日本的太阳能发电量提高到现在的10倍,到2030年再提高到40倍。
为了进一步落实“福田蓝图”,日本政府鼓励开展碳交易,日本东京都制订了东京都碳捕捉 和交易计划,对东京都内的能源消耗大户制定减排指标,若完成不了,就必须购买碳信用来填补不足,这是全世界第一个涵盖城市商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源的强制性减排计划。
此外,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是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的必需。为此,日本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包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食品再生利用法》,《绿色采购法等等》,以进一步加快向低碳社会转型的进程,实现日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和其他正在实行低碳尝试的国家一样,日本也重视低碳技术的开发,它认为只有推进现有技术的改良和普及,在相关新科学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挂钩”问题,实现完全 “脱钩”。2006年6月,日本出台了《国家能源新战略》,提出从发展节能技术、降低石油依存度、实施能源消费多样化等6个方面推行新能源战略。2008年5月,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批准了《环境能源技术创新规划》,为实现日本提出的2050年之前全球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减半的目标描绘中长期技术创新路线图。
“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它的低碳技术创新、制度变革为日本社会指明了方向。

第三节 低碳经济衍生的三种典型碳交易机制

    碳排放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它起源于《京都协议书》,其内容主要是:协议国家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一定的减排目标,各国再将自己的减排目标分配给国内各个企业。当某国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时,可以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同样,在一国内部,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的企业也可以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企业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排放权交易行为由此形成。
    碳交易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排放贸易(ET)、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JI)。

一、排放贸易(ET)的概念
排放贸易,是《京都协议书》第十七条所确立的合作机制,该机制主要适用于发达国家之间。主要是指通过将减排的GHG量转化为一种商品量(CO2当量 ),使得各组织之间可以进行交易,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一方面,它可以激励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产生相反的激励,因为在衡量过去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分配许可证,这难免给企业不削减排放量提供了一个理由。比如说,一个企业,它可以决定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它将来可以得到的排放许可证却因此而减少了。这个问题也可以解释为道德问题,因为这个污染者的减排行为是有回报的。而且,在排放交易机制下,排放许可证是通过拍卖而不是送出的方式发放的,这给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这收益可以用来提高我们环境政策的整体效率。
当然,该机制也存在很多争议,有些人认为,这种贸易方式其实是另一种殖民主义,发达国家在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基础上,又获得了低效工业的减排许可证。另外一个争议是,由于某些国家超额排放许可证的存在,《京都协议书》中的减排目标是难以实现的,比如说,俄罗斯由于前苏联解体出现了超额的排放许可证,其他的国家可以从俄罗斯购买这些许可证,但是这并不会减少整体的碳排放量,相反,它是排放许可证的重新分配。
但是,随着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世界新潮流,碳排放贸易量近几年也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5年有3.74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通过这个机制实现交易,与2004年相比,增幅达240%。

二、 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概念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协议书》第12条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灵活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合作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由发达国家缔约方用于完成在《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
对发达国家而言,清洁发展机制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部分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但是,CDM只能作为全球减排和技术转让的手段之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排和技术转让还需要发达国家做出更多的努力。
然而,CDM项目必须满足:(1)获得项目涉及到的所有成员国的正式批准;(2)促进项目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3) 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产生实在的、可测量的、长期的效益。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还必须是“无此CDM项目”条件下产生的减排量的额外部分。
此外,参与CDM的国家必须满足一定的资格标准。所有的CDM成员国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要求:自愿参与CDM;建立国家级CDM主管机构;签署《京都协议书》。此外,工业化国家还必须满足几个更严格的要求:完成《京都议定书》第3条规定的分配排放数量;建立国家级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估体系;建立国家级的CDM项目注册机构;提交年度清单报告;为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买卖交易建立一个账户管理系统。
三、联合履行(JI)的概念
联合履行是《京都协议书》第6条所确立的合作机制,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抵消额,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相对而言,该机制的谈判进展比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容易得多。排放交易单位为排放减量单位(ERU)。

四、国内外关于碳交易机制的研究分析
外国学者Vipul Sandwar 和Himanshu Sikarwart,在他们的著作《缓解气候变化因素之碳排放交易》中认为,为了达到某个特定 的环境改善目标,通常需要提供一个灵活的责任分配机制,因为它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碳排放许可证交易的想法就是出自于此。他们认为通过碳排放交易,那些拥有更低减排成本的国家和企业被鼓励扩大减排活动,因为他们可以向那些拥有高减排成本的排放者出售许可证。
在碳交易机制的可行性方面,Vipul Sandwar 和Himanshu Sikarwart认为,原则上没有任何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方法不能用于国际上控制超越国界的气体排放。而当前,只有很少的国家同意接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目标。这些国家通过与其他国家交易既定的减排目标而减少自己的排放量,或者与那些目前无减排目标的国家建立合资企业来减少排放量。
而澳大利亚国家大学和布鲁金斯协会的Warwick J. McKibbin,美国环境保护局的Robert Shackleton和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和布鲁金斯协会的Peter J. Wilcoxen在他们的著作《京都协议书下国际碳排放许可证交易存在的潜在影响》中认为,碳交易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首先,套利的存在使所有国家的许可证价格趋于一致。这保证了各国的减排边际成本相同,实现目标的成本也将降到最低。那些拥有相对较低减排成本的国家会出售许可证;而那些拥有较高减排成本的国家则会购买许可证,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了买卖双方国内的碳排放量相比于之前任何一种情况都要减少的更多。此外,碳排放交易使得整个控制体制得到缓解,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排放量都可能会低于其在京都协议书中承诺的排放量。控制体制的缓解意味着协议书下真实的排放减少量将会更多。
由此可见,他们都认为碳排放交易机制是一个可行的而且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机制,世界各国应加入到低碳减排的行列中来。

第四节 低碳经济下国际社会的合作尝试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该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到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15次会议为止,加入该公约的缔约国已发展到192个。
公约将参加国分为三类: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的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公约还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
该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近一次会议,即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5次会议上,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尽管有些国家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不太满意,但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京都协议书》(Kyoto Protocol)
《京都协议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它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该协议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止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
《京都协议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其对缓解气候变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章 国内低碳经济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能源现状分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处于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时期,决定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高碳发展地位。我国的能源现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能源结构不合理,偏重高碳能源
资源赋存的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长期以来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征。据统计,2008年的能源生产总量是260000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为76.7%,原油占10.4%,天然气占3.9%,而其他的水电、核电、风电则占9.0%。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2008年的能源生产结构。
 
图3-1 2008年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图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与之相匹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也是“以煤为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28500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的比重68.7%,石油占18.7%,天然气占3.8%,水电、核电、风电站8.9%。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显然,这种以低热值的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负外部性对环境影响较为重大。

 
图3-2 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下图是我国2000-2008年期间的煤炭生产和消费走势,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煤炭生产与煤炭消费基本上是保持平行发展的态势,也就是说我国消费的煤炭总量基本等于生产的煤炭总量。

 
图3-3 2000-2008年期间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走势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
       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 丰富的。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可采储量而言,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有关专家估计,若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石油资源和东部的煤炭资源将在2030年耗尽,水力资源的开发也将达到极致。就质量而言,我国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按各种燃料的热值计算,在目前的探明储量下,世界能源资源中,固体燃料和液体、气体燃料的比例为4:1,而我国则远远落后于这一比值。目前,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

三、能耗水平高,能源利用率低
尽管我国目前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居世界之末,但是其能耗强度却居世界前列。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能源系统的总效率仅为9%,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其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能耗水平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中国的经济结构来看,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倾向。再加上工业技术的落后,设备的不完善,这些又导致了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
此外,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能源运输不足,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是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能源在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的持续高速发展。

第二节 国内环境现状分析

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根据《2008中国环境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519个报告了空气质量数据的城市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1个、二级标准的城市378个、三级标准的城市113个、劣于三级的7个,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达标比例为71.6%,县级城市达标比例为85.6%。
但是,工业化阶段的发展现状,再加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整体的空气污染状况还是比较严重,虽然与之前几年相比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下图是中国近几年全国及部分城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近几年呈现出逐步缓解的趋势,但部分地区的污染仍很严重,这些酸性气体正是导致酸雨形成的罪魁祸首。


表3-1 2000-2008年间全国及部分城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单位:万吨
  全国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河北
2000 1995.1 22.4 46.5  179.6  120.2  132.1
2001 1947.8 20.1 47.3  172.2  114.8  128.9
2002 1926.6 19.2 44.7  169.0  112.0  127.9
2003 2158.5 18.3 45.0  183.6  124.1  142.2
2004 2254.9 19.1 47.3  182.1  124.0  142.8
2005 2549.4 19.1 51.3  200.3  137.3  149.6
2006 2588.8 17.6 50.8  196.2  130.4  154.5
2007 2468.1 15.2 49.8  182.2  121.8  149.2
2008 2321.2 12.3 44.6  169.2  113.0  134.5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单位:万吨
 
图3-4 2000-2008年间我国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造成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烧煤和汽车尾气,其中烧煤是最根本原因。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核心的,这样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而且,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中国煤炭的消耗会随之将大幅度提高,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将进一步增加。

二、水污染严重
根据《2008中国环境公报》显示,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上年持平。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一类至三类、四类至五类和劣五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珠江、长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及水库中,呈富营养状态的占46.2%。
此外,在污水排放方面,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到了2173775万吨(以110373个工业企业为样本),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到157770万吨,纺织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230362万吨,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排放量为407675万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301935万吨。这些工业污水主要来自化工、制药、石化、造纸、食品、制革、纺织、采矿和石油钻探等行业。
当然,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的粪便、洗涤用品、化妆品等等,多数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泊。农业中过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对水体也带来了相当大的污染问题。
除了空气和水体污染这两大环境问题之外,植被破坏,土壤状况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也很突出,好在近几年我们开始意识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通过政策、财政等方式缓解环境的恶化。

第三节 国内发展经济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的矛盾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的相继出现,中国越来越意识到摆脱“高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制定发展新能源的规划,大力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阶段,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必须通过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来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由此,发展经济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
一方面,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加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提高的对生活和消费质量的要求,使得我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导致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不断积累,大气温度上升。
另一方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近几年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使中国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来自能源供应、能源安全、出口等各方面的能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被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快速崛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国效应”已开始显现,中国经济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经济的走向。因此,对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出的快速增长的态势,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国只有改变自己的“高碳”增长模式,实现向低碳经济社会的转型,才能在保持自己经济增长的同时,保住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地位。
对中国而言,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这一切带来的真正挑战在于如 何从长期视角出发制定对策,抓住当前的时机,使自身利益与世界利益相结合,并最大程度的满足自身利益。环保、节能、新能源等全球化的重点,低碳经济也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国没有理由逆全球形势而动,尤其在此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前。
实际上,低碳发展道路与中国当前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的国际战略、与中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全球化浪潮发展至今,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全球氛围下,与其为应对发达国家制定的新规则疲于奔命,不如以开拓者的姿态,搭上低碳经济发展的头班车,与发达国家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竞争未来,走低碳经济之路,实现社会的低碳转型,应成为此时中国的战略抉择。

第四节 国内企业发展现状

一、出口结构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特点。
我国的出口贸易大都集中在纺织、服装、制造以及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主要竞争力在于其产品相较其他国家同类产品明显的价格优势。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产品之间差异化程度小,这些行业的产品出口价格弹性相应较小,一旦失去价格优势,将大幅降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从而对产品出口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高能耗的特点,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比较强,势必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积累,最终导致气温的上升和环境的恶化。
据统计,2008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31%;煤炭消费总量19.58亿吨,比上年增长6.07%;原油消费量是5.33亿吨,比上年增长1.9%;天然气消费量1.08亿吨,增长16.13%。其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比重约为70%左右,石油、天然气、核电等优质能源仅占20%的比例。
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对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是个难题,它将有力促进中国从黑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我国的低碳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少数企业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大多数企业依然持续着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二、 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偏高
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低耗能的服务业和农业比重偏低。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9年6月开始,中国的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开始超过轻工业,到11月份已经达到22.2%,超过轻工业9.6个百分点。而在工业结构中,碳需求量比较大的重化工业占到了工业比重的70%左右。
重工业化的再度加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和内需拉动。投资主要是4万亿的政府投资和2009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加速,消费主要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消费,仅此三项的消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从而拉动了钢铁、水泥、石化、电力、工程机械、电力设备和汽车等重工业企业的高增长。因此,与以往的重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本次重工业高增长是在外贸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并主要靠内需拉动的,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
然而,中国重工业化的过程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又有所不同,我们几乎没有科技发明或技术管理创新,一般加工与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的比重非常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上升缓慢,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非常低。

三、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能源使用效率低
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先进科技支撑,比如废水废气的净化,甲烷的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收集储存技术等。但是,由于我国整体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企业在污水控制,废气集存转化方面的能力有限,导致通向低碳经济的道路更加崎岖。
此外,在能源利用方面,据统计,目前中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在这种危机之下,战略转型是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以低碳经济推动中国企业战略转型是下一个经济发展周期的发展潮流和希望所在。这就需要企业将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战略转变为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以低碳经济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企业不仅要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实现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并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 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之路

第一节 企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企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加工制造、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经营,企业不仅不能获得足够回报,反而造成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为题,长期以来,中国很多大型企业都没有真正进入全球市场进行竞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企业缺乏全球领导力,以及对国际市场风险和危机的应变能力。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企业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才是顺潮流而动,才可在企业自身发展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在全球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必将出现新的胜利者和失败者,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给出的强烈信号,媒体和公众对低碳经济的高度关注,都预示着市场逐渐会有一个新的转变。这是企业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机遇。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爵士曾经说过,气候变化将引发世界经济分流,依存于世界经济体系下的企业个体亦不能置身事外。仅以企业合规为例,由于国际和国内有关温室气体控制的法规和制度渐趋明朗,企业将面临的合规压力及相应增加的合规成本也不言而喻,若企业恰好属于高排放企业,这种压力就变得更加明显。
但是,犹如硬币有正反两面,气候变化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认清形势,实现生产方式、产品种类、企业定位、市场类型等战略转型的机遇,企业完全有可能在这种形势下走出低成本、低风险、高竞争力的战略路线,从而享受低碳经济和气候变化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商机和丰厚回报。
2009年首次发布的“胡润低碳富豪榜”证明低碳商机成就了一批企业,从低碳财富榜的行业人数上看,经营太阳能的有9位,经营充电电池的有4位,经营垃圾回收处理的有5位,而经营水电和风能发电的各有1位,可见这些企业在低碳商机下都成功实现了低碳战略转型,而且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第二节 企业如何实现低碳转型

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创新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以市场为基础,建立制度框架,实现政策创新,形成 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从而推动低碳技术的技术创新和推广使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转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
因此,作为政府,首先应通过制定政策,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主要可以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人员,促进节能法规、标准的制定及执行能力的建设;通过制定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鼓励低碳企业与低碳技术的发展;支持综合节能服务机构的成立和运作。
从2000年开始,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以引导企业研发、推广节能技术,促进节能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
(1)增值税方面,自2001年1月1日起,对属于生物质能源的垃圾发电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对风力发电实行增值税减半征收政策;自2005年起,对国家批准的定点企业生产销售的变性燃料乙醇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对县以下小型水力发电单位生产的电力,可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部分大型水电企业实行增值税退税政策。消费税方面,自2005年起,对国家批准的定点企业生产销售的变性燃料乙醇实行免征消费税政策。
(2)出口退税方面,自2004年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以来,为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包括各种矿产品的精矿、原油等。对上述产品中应征消费税的产品,相应取消出口退(免)消费税。对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5%,主要包括铜、镍、铁合金、炼焦煤、焦炭等。
(3)在法规方面,2005年2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其发布和实施以来,大大促进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2007年,中国已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和使用量两个世界第一,并致力于到2010 年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面积达1.5 亿平方米,到2020年达到3 亿平方米的发展目标 。
之后,2007年10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通过了旨在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不可否认,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积极推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措施,逐渐向低碳生产、清洁生产转型。但是,由于这些政策措施还不是很完善,政府支持的范围和力度与这些政策法规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的开发推广缺乏必要的税收支持政策;另一方面,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因为缺乏对这项工作发展的整体把握,一些政策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一些新的政策尚未实施,税收支持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二、开发低碳技术,并将技术用于产品生产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和恩斯特报告中都认为,技术进步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低碳技术是如何体现出其强劲优势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实现中国节能减排的最终目标;
   (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
   (3)低碳技术成就的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压力。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转型的动力,是企业主要的推动力。以汽车产业为例,开发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是发展绿色汽车产业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在交通领域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众多中国本土企业也加大了对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投资和研发力度。据相关部门估计,到2012年,国内将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新能源与电动汽车,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30万吨(以目前国内汽车年产1000万辆计)。
而清洁能源技术方面,主要是太阳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发布大大促进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其中太阳能技术的创新尤其引人注目。以日照市为例,2007年日照城市建成区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99%,许多交通路口、广场公园、大部分小区内路灯、草坪灯等公共照明设备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农村地区普及率达到30%以上,有超过60000平方米的大棚利用太阳能集热板保温,太阳灶和太阳能冬暖式大棚都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仅规模化应用太阳能一项,日照市相当于减少了30.3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发展高能效和清洁能源等低碳技术,不仅是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能够在此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抓住机会,则有望在诸多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创造低碳繁荣。

三、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强多方合作
中国目前推动的节能减排是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容,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务支持和企业自筹资金,其中政府财政支持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据统计,2008年中国在能源效率工程方面的投资已达410亿元人民币。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转型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企业自筹还远远不够,需要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国际金融组织与兴业银行合作,推出“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开展能效融资项目(CHUEE),2006年以来为中国提供了1.26亿美元的贷款,另有6.5亿美元的贷款项目也在进行之中。“中国和意大利环境保护合作计划”在苏州、济南和太原三个试点城市进行了能源调查,据2008年底报告显示,仅太原能效项目二氧化碳排放每年减少70万吨以上。
除此之外,许多地方也在建立投融资机制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如武汉市拟设立绿色建筑发展专项基金,由市场化公司运作,实施低碳项目。
当然,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保障,除了投融资机制的建立,多方合作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都难以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加以改变,只有调整发展思路,在政策、技术与融资等方面展开对话与合作,才能充分利用这种战略互补性,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分享交流成功实践,建立健全的低碳政策体系和融资平台。
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市经济开发区于2008年加入&ld quo;LED City”计划,成为中国首个LED城市照明示范区。这一计划既是中国国内产学研合作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府与国际公司合作的重要项目,加强了TEDA与天津工业大学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中心,以及美国科锐公司的深入合作。同时,在天津LED城的建设目标驱动下,可以培育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形成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促进天津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并增加就业机会。


第五章 结束语

第一节 总结

经过几个月的文献查找、学习、翻译,终于完成了这篇毕业论文的设计。本文主要在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上,深入了解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世界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低碳经济”的讨论,再结合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国内企业的现状和时代特征,分析了国内企业实行低碳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企业实现低碳战略转型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创新;开发低碳技术,并将技术用于自身产品的生产;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强多方合作等。但是,由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目前都还处于低碳的探索尝试阶段,虽然很过国家已经取得相当的效果和成绩,但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国情的复杂性和国内企业在低碳领域的尝试非常少,这些战略的实施到底会产生多大的效果目前还无法得知,只能靠我们一步步去探索,去尝试。
在论文设计过程中,本文也引用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希望通过数据的呈现可以使文章更加充实。通过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提高了我综合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低碳”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才是刺激全球经济复苏回暖的重要契机。低碳经济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体系、经济模式的确立,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才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中国及时的选择走低碳发展之路,也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重大战略转型。

第二节 展望

随着全球变暖与能源资源的枯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借此作为世界新一轮产业竞争、技术竞争、经济增长竞争的关键。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我们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政策措施,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实现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和经营,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同时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希望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在这次机遇面前可以成功的实现战略转型,既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强化了自己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实力,也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下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998
.
[3]Smita Nakhooda, Athena teros. Investing in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s[J]. WRI Report.
. 2008
. Transport Policy,2005, P137—151
[6]庄贵阳. 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J]. 国际经济评论, 2007, (5)
[7]杨莉. 低碳经济发展可行性与策略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3)
[8]气候组织. 中国的清洁革命II:低碳商机[J]. 经济研究, 2006. 11-23
[9]程燕婉. 发展浙江低碳经济[J]. 浙江统计, 2009, (12)
[10]贾书梅,宋天和. 低碳经济与企业战略转型[J]. 企业研究, 2010, (1)
[11]李竖明.  国际推动低碳社会的策略与经验[J]. 台湾经济研究院能源月刊, 2009, (6)
[12]姚德文. 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新路径[J]. 当代经济, 2009, (24)
[13]邓梁春.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J]. 世界环境, 2008
[14]李志青.“后危机时代”与低碳经济[J]. 文汇报,2009
[15]朱永冗. 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新形势下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
考[J]. 中国电力报,2009
[16]郑鸿.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宏观思考[J]. 商情, 2009, (24)
[17]吴勇毅. 低碳经济开辟企业新活路[J]. 新财经, 2009, (10)
[18]《商学院》编辑部. 企业社会责任:用“低碳经济”创造“零碳未来”[J]. 商学院, 2010, (1)
[19]秦大河.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M].科学出版社,2005, (8)
[20]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2009
[21]魏一鸣,范荚.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08
[22]李竖明.国际推动低碳社会的策略与经验[J]. 台湾经济研究院能源月刊,2009, (6)
[23]谭祟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2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 科学出版社,2009. 248-263.
[25] 樊纲.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79-82


致  谢

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涯里交出的最后一份也是最重要的一份成绩单。本次毕业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我在这里要感谢我的导师惠丰廷老师给予我的指导与帮助,使我能够按时的完成每一个环节。
感谢大学四年里每一位经管学院的老师和领导对我的培育和教导,是你们使我的专业知识更加宽阔,更加全面。
感谢我的大学同学,谢谢你们陪我走过了这难忘的四年。
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在背后给予我的默默支持和帮助,没有你们的爱就没有今天的我。
感谢评阅本毕业论文和出席论文答辩会的各位专家 学者们,感谢你们对此篇论文提出的批评和建议。
                 
                                                                                                    倪慧丽
                                                                                             二零一零年六月

上一篇:浅谈狄金森诗歌的艺术价值和特征

下一篇:广告的翻译的中英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