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困境的语言特色
We usually feel confused about how to call others appropriately,what makes us in an awkward position. It can be defined as "appellation dilemma"when choosing a weighing appellation word . It’s the opposition and conflict of new cultural concept and the past cultural concept,also the ne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pa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which reflect on appellation word,instead of a simple problem about form.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appellation dilemma" is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equidifferent principle and emotional principle. The best way to solve "appellation dilemma" is a new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and value system. I explor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relfect, reason, direction and method to solve the dilemma through text reading and digital resource sharing and based on past research,make examples and analysis from the signification of both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is paper .
Key words:appellation dilemma; socialization penellipse; equidifferent principle;emotional principle
目 录
一、 何谓“称谓困境” 4
二、“称谓困境”在社交生活以及文化上的体现 4
1. 通称选择的困惑.............................................................................................5
2.社交称谓语的缺环.......................................................................................6
三、“称谓困境”出现的原因 8
1.称谓语缺环与社会关系复杂化的矛盾......................................................8
2.等级原则和情感原则的矛盾........................................................................8
四、如何解决“称谓困境” 9
1.加强完善称谓文化的建设.........................................................................9
2. 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新型的语言交际观...................................................10
参考文献 10
称谓困境浅析
,毕业论文的脚注要用①,而不是1,而且每一页的脚注序号都是从①开始算,而不是累积。目录页在我这里怎么都是乱的,不知道在你电脑上是不是也如此。
一、何谓“称谓困境”
日常交际中,人们普遍感到选择称谓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相识不相识,都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使用称呼,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厌恶,就会给交际带来障碍。比如,在宾馆、饭店、商场等公共场合,面对服务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不知道叫什么好。过去称呼“同志”、“小姐”很得体,可是现在这样称呼人家,别人并不见得愉快,因为这些称呼在特定的环境下,被赋予了别样的内涵。
陌生人之间难称呼,连熟人之间称呼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在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感到不知该如何得体地称呼别人,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一个人由于职务或身份的改变,特别是由你原来的下级变成现在的上级,双方都可能会感到难于选择一个合适的称呼,让人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普遍感到选择称谓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给交际带来障碍。
说话人在使用了称谓词后没有得到听话人的认可,听话人或其他听话人针对说话人提出称谓建议,纠正说话人的不当称谓,这也是不好称呼的一种表现。称谓方式被别人否定,总担心自己所用的称谓是否被别人愉快接受,已经成为人们社交场合的一种心理负担。
称谓语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大类。亲属称谓词如爸爸、妈妈、舅舅、老公、老婆等,一般都只用来称呼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特定的一个人,而社交称谓词如老师、先生、小朋友等,可以作为某一特定群体的统称。亲属称谓通常不会出现称呼困难的问题,因此,本文所针对的主要是“社交称谓语”,而我们把社交中类似以上没有一种被公众普遍认可的规范称谓、使用时颇费斟酌的现象,定义为“称谓困境”。
二、 “称谓困境”在社交生活以及文化上的体现
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对社交称谓困境的描写,如:
(1)她扫了一眼腮边沾着菠菜的小男孩,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他显然算不上男人,但用“小男孩”招呼他也太过稚嫩,至少他不是个童工。“小伙子”么?透着点鼓舞和褒扬的意思,女人没有这种意思。他不超过17岁吧,有点鼠相,有点孱弱,面目和表情几乎于城乡之间,皮色发暗,一个营养不良的少年而已。
---铁凝《谁能让我害羞》
在言语交际中,交谈的一方或者双方就称谓出现协商的情况,这其实也是称谓困境的表现。如:
(2)李定国:请坐吧,于科长!
于大璋:别那么称呼,我不过是个副科长。
---老舍《春华秋实》
例(1)中,女人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个腮边沾着菠菜的小男孩。
例(2)中,于大璋对别人叫自己“于科长”感到不习惯,告知对方“别那么称呼,我只是个副科长”。这些都是称谓困境在社交生活和文化上的体现,从语言本身和文化的意义上深入研究,我们又可以把社交称谓困境归结为通称选择的困惑以及社交称谓语的缺环等两个方面:
1. 通称选择的困惑。通称即通常的称呼。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称谓语来协商彼此的社会关系,即是通称的选择。通称的使用在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是否能够选择得体的通称对于交际者的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称谓语语义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演变或延伸,使得人们在使用称谓语时产生通称选择的困惑。下面我们联系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冲突,对几个典型的通称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通称选择困境现象作一个深入的了解。
1.1同志
追溯其历史,“同”与“志”结合使用,上古文献中已经出现。《国语•晋语》中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同志作为称谓语,大约汉代已出现,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释《周礼•大司徒》时即说过这样的话:“同志曰友。 ”这种意义的“同志&rd
quo;,应该就是后来作为称谓语的“同志”的源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声“同志”可以包含好多信任和鼓励。20世纪50年代初,“同志”因其浓郁的革命色彩愈发受到青睐,“同志”成为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称谓语,是最流行的称呼,也是最不会出错的称呼。相互熟悉、关系较好的朋友之间,工作场合,党内民主生活中,大家都可以互称同志;问路找警察,去商店买东西叫营业员也可以说同志。此时的“同志”称谓鲜明地体现了“平等”的内涵,与“同志”后来的用法相比,此时更具有亲和力和口语化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中“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同志”称谓中的“平等”内涵无须特别强调,使用时淡化了等级观念和社会差异。后来由于“文革”影响,“同志”称谓中,“光荣、平等、尊敬、信任”的感情色彩已经大大弱化甚至消失了。于是,“同志”称谓的使用出现了无庸讳言的困境和尴尬。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同志”渐渐受到“冷落”。一方面出于对外交往的需要,国人迫切希望与国际接轨的动因,在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中,特别是年轻人当中,认为用“同志”悖时、落伍。另一方面在香港一带流传开“同志”的另一层含义——同性恋,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这层特定意思又被内地的一些人群所认可。由于“同志”在语义上的这些变化,使得人们在日常交际生活中陷入用“同志”是否合适的困境。
如今,我们多用职业称谓来代替“同志”。如“你是个好同志”,我们经常说成“你是个好老师(好学生、好医生等)”。当不知道或者不确定对方职业时(多指陌生人之间问询情况),我们则直接用“您好”来代替“同志”的称呼,如过去人们问路会说“同志,请问城市广场怎么走?”,而现在则直接说“您好,我想问一下城市广场怎么走?”。
1.2 老师
“老师”的初义指年老辈尊、传授学术的人。目前在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出版界、医学界等领域,年轻人或资历浅的人在称呼比他们年长或资深的人时常常会选用“老师”这一称谓,也有年龄及资历相近的人互称“老师”。非同一领域,也有使用“老师”称谓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老师”称谓往往可以担当排解困境的角色,在不好称呼的情况下,叫声老师总不会错的,一方面在抬高对方地位的同时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拉开了双方的距离,充分表现出敬意;另一方面将双方关系置于“师生”关系这一轻松、亲密的模式中,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实现了情感的沟通。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并不是叫“老师”就一定可行。比如有些教授专家,你如果唤他们作“老师”,他就疑心你笑话他不够资格,呼者也心里惴惴不安。另一种情况,有些人排斥自己被叫成“老师”,认为自己本身并没有达到“老师”的高度,叫他们“老师”可能是对自己的讽刺。所以我们在选择是否该叫对方“老师”之前,还要细心观察对方的心理。
1.3 小姐
“小姐”一词出现在汉代以后。在宋代“小姐”是宫婢、乐妓、娼女等社会地位卑微的女性。到了元代,开始作为官僚富家未嫁女的敬称。在以后及至五四时期,“小姐”一直被用作尊称,用来称呼年轻的女性,如“张小姐”。建国后,这个称呼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连在了一起。那时候,绝大多数年轻女性都从心里排斥这个称呼,认为她是和不革命、不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小姐”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之后改革开放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交际需要我们使用世界通用的称谓,以便交际双方构建一个更加亲切、融洽、密切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小姐称谓开始重新使用并注入新内容,主要针对年轻女性群体。国内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交往中,商店、服务业、旅游业等都使用“小姐”这个称呼,体现了人们希望淡化称谓的等差色彩,忽视阶层、职业、年龄、收入等情况,强化感情色彩,追求关系的平等和融洽。但是后来由于某些特定行业的出现,最终导致这个词被赋予特定的色彩,容易造成误解,使用范围缩小,于是出现了现在人不敢随便叫人小姐的现象。目前,“小姐”仅在“航空小姐”、“世界小姐”、“导游小姐”等不至于引起误会的称谓场合中使用。
如今,“美女”作为“小姐”的替代词在言语交际中大量出现,不仅在一些报刊杂志、网络中频频使用,并且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年轻人也乐于使用,甚至将其视为一个社交称谓语。“美女”一词的适应暂时摆脱了使用“小姐”的尴尬,既体现了年轻女性的爱美心理,又满足了年轻人的交际需要。但是我相信,“小姐”一词不会因此消失,并且一定会以更合理的形式一直被沿用。因为汉语称谓词是一个自动组织的开放系统,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汉语会不断产生新的称谓词,每一个新的称谓词或旧的称谓词的一个新的意义出现时,往往是不断淘汰旧质(这里指的是淘汰“小姐”一词不合理的形式或意义,被新的意义或适当的意义所取代),输入新质的过程,是一个新旧消长的过程。
2.社交称谓语的缺环。所谓缺环,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活动日益多样化,特别是语言实践中的陌生人交往增多,常常出现的无呼可称的尴尬现象。
我们在一定地区内考察称呼语状况时,常常把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等要素作为社会分层的依据。这些要素都会对人们对称呼语的态度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大小之别。其中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两个要素的影响比较大,而收入和年龄的影响比较小。
从身份上来分,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互相交际时易产生缺环的现象。由于所处的阶层不同,所用的称呼语和称呼原则就会不同,从而导致缺环。如在机关工作的工龄较长的人如何称呼由旧同事变成的新领导。比如:老王在机关工作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与他同一个处室
的小张工作能力很强,被提升为处长。以前老王都很随意的“小张长,小张短”的叫,可是现在总不好意思这么叫“上级”了,究竟如何称呼他更好呢?难道叫他“张处长”?可是会显得很疏远和尴尬。他一直找不到答案。
从交际双方的性别来分,异性之间交往产生缺环的机会比同性之间交往产生的缺环机会大,由于妇女社会会地位的变化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在称谓语中也体现了出来,导致在旧的称谓语中找不到合适的称谓语。如: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大学里的导师应是男性而且应上了一些年纪才合乎情理。但现在也有一些女教授出现,对于到她家做客的学生来说如何称呼女老师的先生成了一个难题。如果其配偶也是老师可称其为老师虽不十分准确,但也可蒙混过关,如果其配偶的职业不是教师,就不好称呼了。称谓语中“师傅—师母”这一组相对的称谓但当师傅是女性时,并没有“师公”这样一种称谓。即使老师是男性,如果师生的年龄相差不大,称呼其配偶为师母也叫人开不了口。但选择什么样的称谓语才合适呢?叫嫂子也不合适。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男女地位差异的反映。从社会角色上看,男主外,女主内。当老师、师傅是男性,女的只能操持家务,尽管当老师、师傅的也有女性,但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一种意识反映到语言中变成了称谓语的缺环现象。
再如年轻人在工作中如何称呼异性同事也是件麻烦事。比如甲被分配到一个单位工作,他办公室里还有一位女同事。这位女同事比他大几岁直呼其名不礼貌 ;像一般人习惯的那样,在其姓前加“老”字,这位女同事又太年轻,不合适;她又没有一官半职,称呼职位是不行的;而他又不习惯用“某姐来称呼。他工作几年竟没有称呼过他的这位同事。类似的情况还有男性对“上级的妻子”、女性对“上级的丈夫”就不好称呼;平辈对平辈,如对“朋友的妻子或丈夫”,包括称呼“朋友的丈夫”,男性称呼“女同学的丈夫”都不好称呼。其中也折射出了一定的文化变迁。由于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男女之间交往和其他生人交往一样日益增多,导致了人际关系中也体现出来,导致旧的称谓语体系找不到合适的称谓语,语言交往活动的变化与称谓的短缺就产生了此类矛盾。
从受教育的水平来分,在素质高的人中间更加容易出现缺环的现象。素质高的人由于受到教育,知道了不同的称呼原则,反而难以决定如何去称呼对方。而受教育低的人在于陌生人交际时所采用的称呼原则单一,多把所有的人都看成与自己有血缘关系,采用泛亲属称呼语(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有使用亲属称谓来称呼与自己毫无亲属关系的交际方的习惯,这被称之为拟亲属称谓或泛亲属称谓)如:在小朋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用小朋友的名字加“妈妈”来称呼对方的母亲。一般情况下,小孩子都跟爸爸姓,所以称呼别的小朋友的父亲只用在“叔叔”前加上姓就行了,对别人的妈妈就直接叫“某某的妈妈”或者叫“阿姨”。但是对于老师来说,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来称呼学生家长,还存在着一定问题。虽然在开集体家长会时,老师用“各位家长”来称呼所有的学生父母是合适的。但单个交谈时,如此称呼是不妥的。这种临时性的搭配不是称谓语。但在这种场合,家长们似乎并没注意到应提醒老师用别的称谓语来称呼他们,并且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学生家长,老师也找不出一个通称来称呼他们。
三、“称谓困境”出现的原因
“称谓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总结为以下两点:
1.社会称谓系统不完备、不健全、不成熟(即称谓语缺环)与社会结构复杂化、社会上人与人间的交际活动日益多样化的矛盾。
汉语的称谓语系统庞大,历史悠久,但却存在着机构性的缺损,这种缺损主要体现在对陌生人的称谓语上,人们常接触的人多是与之熟识且多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这导致了熟人称谓语发达,而生人称谓语缺乏。随着人们交际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陌生人交际增多,常出现交际双方缺乏适当称谓语来称呼对方的尴尬现象,这种现象即是称谓缺环。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与人间的交际受到时空限制明显,并且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人们多是“男耕女织”的经济活动,很少有和外界发生联系,其社会结构单一,亲属称谓发展很快。相应的社会称谓起步晚,发展相当缓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与人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结构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而社会称谓系统并没有与之同步,无法适应人们交际多样化的需求,社会称谓语缺环现象便应运而生了。
除上面说到“陌生人和熟人”称谓语多寡的对比外,称谓缺环还体现在男性与女性称谓词上。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男女称谓语在交际发展中出现相应的“不平等“现象,如称呼男性“官人、相公、公子、壮士、君子、大爷、阁下、英雄“等,而称呼女性的则相应少些,常见的只有“小姐、姑娘”等。尽管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是这种男女性称谓差异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在现代社会某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女性称谓男性化的现象:位于湖北江汉平原中部的沔阳地域(含仙桃市、洪湖市和汉川、天门、潜江、监利四县市的部分地区),这里的人称奶奶也叫“爹”,呼妈妈、姑姑也叫“爷”,喊儿女也谓“子”,对所有女性称呼皆用男性称呼。
2.选用称谓语所遵从的原则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等级原则和情感原则的矛盾。
通常的说法是汉语称谓原则包括礼貌原则、谦逊原则和合作原则。我们认为,这些原则仅仅是称谓的表层原则,汉语称谓的深层原则是等级原则和情感原则。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和尊卑有序的文化心理定势,使汉语传统称谓词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对人的称谓原则是一种“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等级原则。同时,讲究情感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儒家义理的核心是情感和理性。等级原则和情感原则决定着汉语的称谓方式。人们在交际中,一般或用等级原则,或用情感原则,可是经常在选择等级原则时又想到情感原则,选择情感原则时又想用到等级原则。等级文化和情感文化力量的冲击,使得
现代汉语的称谓轨迹变得复杂起来,以至游移不定,让人难以把握。
李树新、余家骥以及浙江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者褚良才教授一致认为,社会变化引起了称谓原则和称谓心理的变化,传统的等级原则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现代的平等原则的影响,但是我认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多根深蒂固,尽管现在社会提倡平等原则,但是在社会交往中,特别是言语交际中,等级原则依然存在。所以,不管是从共识还是历时的角度分析,等级原则和情感原则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相应地受到平等原则的影响而已。
由于情感原则是汉民族称呼人的重要原则,人们总是希望和被称呼人能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和认同,拉近彼此的距离。所以,真正关系好的人总是放弃等级原则而使用情感原则。但从目前的语言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等级原则也在言语交际中占有极其主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消灭剥削和等级压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并不是随时随地对他人可以称名道姓,特别是称呼领导和上级时,还存在着一种等级称谓。这种称谓的两难性,只要汉名族的人际关系不变,将会一直存在。再以“小姐”为例,面对陌生年轻女性时,发话人总是放弃等级原则而使用情感原则,在消灭了剥削和等级压迫的现代社会里,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地提高,但其身份、地位还是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半边天”,况且为数很少的一部分女性放弃了自己的尊严确实在从事一些色情服务,这样在社会交际中青年女性对自己的权势的维护就非常敏感,她们竭力将自己的身份与那些从事色情行业的“小姐”区分开来,所以非常排斥被人称之为“小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或者症结正是这些排斥被称为“小姐”的中青年女性没有很好的把握称谓词的语用原则,过分地在乎等级原则而淡化了情感原则。
综上来说,称谓困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等级和情感两条称谓原则之间的矛盾,它决定了汉语称谓的复杂性,是人们选用称谓词的无形的紧箍咒。比如前面谈到的,相熟的同事升职以后该如何称呼,叫“小张”体现亲和但缺乏职位上应有的尊重,叫“张处长”体现尊重但又缺乏亲和力。
这两个原因在称谓困境现象的产生过程中共同起作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社会是一个封建的宗法社会,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是社会生活的思想基础。汉语的传统称谓语系统作为社会的缩影,也有了等级性。等级性是称谓语选择时唯一要遵从的原则。在当时,“男女授受不亲”,女性是禁止与陌生男性说话的,自然就没必要知道如何称呼陌生男性。正是因为中国社会男女交往的缺乏造成了这方面称谓词语的短缺(原因一)。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男女之间交往和其他生人交往一样日益增多,语言交往活动的变化与称谓的短缺就产生了此类矛盾。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传统的等级原则被平等、礼貌原则所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情况使人们陷入了选择称呼语的困境(原因二)(针对男女交往中称谓困境这一语言现象)。
四、如何解决“称谓困境”
对于称谓语困境的出现,针对前面总结的两种主要原因,解决这一现象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点:
1.加强完善称谓文化的建设。要构建新的文化价值系统,建立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关系和人际称谓系统。比如可以像西方人那样建立一套通用的交际称谓。英美人习惯对陌生人的称谓方式是:对男性成Mr.(先生),对未婚女性称Miss(小姐),对已婚女性称Mrs(太太),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女性称Ms(女士)。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采用新型交际称谓将大大减少称谓困境现象的发生。
2. 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新型的语言交际观。所谓语言伦理就是人们对用以人际沟通的语言结构和语言活动的一种价值判断。一定的语言交际形态总要产生与之相应的语言伦理观念。”中国文化中,语言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正是因为受这样的伦理观念的影响,人们在交际中不可能用同一的眼光看待与之交往的所有的人。但新的观念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它受到诸如社会、经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的名字是个人的标识。我们应该改变“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的陈旧观念,养成自我介绍的习惯,也习惯被他人直呼其名,像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那样,学生可以直呼教师姓名,子女也可以叫父母的名字。如果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了这种新观念,那称谓困境的现象就会有所改善。
中共中央十六届二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特别强调,“一切着眼于建设”。要把这种思想用到称谓文化建设上来,构建新的文化价值系统,建立平等、和谐、友好的新型人际称谓系统。解决称谓困境的出路在于社会的进步,在于人们进一步摆脱传统文化中等级的意识网络,在于人们文化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在于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和谐、融洽。如果始终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始终不能摆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冲突的氛围,那么,称谓的困境就可能是一种长久的甚至是永久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陈原:《 社会语言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3版。
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版。
3.陈建民:《 语言文化社会新探》,华夏文明出版社, 1989版。
4.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版。
5.姚亚平:《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基本趋势 》,文汇出版社,1995版。
6.田惠刚:《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7 版。
7.吴友富:《 国俗语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版。
8.马宏基.常庆丰:《 称谓语》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版。
9.王威杰/钟佳蓉:《中华称谓拾遗》岳麓书社版,2003年版。
10.贾娇燕;《醒世姻缘传》社会称谓研究[D]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致 谢
我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赵翠阳老师。这篇毕业论文从开题、资料查找、修改到最后定稿,没有她的悉心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我不可能顺利完成这四年的学业,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他们的支持
与鼓励,永远是支撑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感谢管语言文学学院的所有授课老师,是你们诲人不倦才有了现在的我。
感谢身边所有的朋友与和我共度四年美好大学生活的汉语言文学061班的全体同学,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照与宽容,与你们一起走过的美好岁月,将会是我一生珍贵的回忆。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 称谓困境浅析 》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孙丹春
2010 年 6 月 3 日
上一篇:《绯闻女孩》的文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