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营造人与环境的共鸣场所的设计体会

发布时间:2015-10-08 10:14

营造人与环境的共鸣场所
—以余杭休闲园老年活动中心设计为例
摘要:要使景观能够具有积极的审美作用,必须使其与观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吻合。因此,建筑景观的审美意趣不可因追赶流行和张显个性就随意为之,必须使之人性化,才能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否则人们居住其中无法体会到景观的美妙甚至感到压抑、不自在,也就无从获得舒适惬意的“共鸣”之感。

关键词: 人与环境 人性化空间  共鸣场所


Abstract : In order to have a positive visual aesthetic, it is necessary to watch it with th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coincide. Therefore, th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of the aesthetic charm attempt to catch up with pop and show the personality on the act at will, we must make it humane. dwellers can provide a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Otherwise people live with no way to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even depression, uneasiness, it can not be comfortable soft "sympathy" for him.


Key words : human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of space resonance places

目  录
摘  要 …………………………………………………………………………………(0)

Abstract………………………………………………………………………………(0)

一、人性化设计观是科学的设计观 …………………………………(2)
(一) 人性化的历史………………………………………………………………………(2)
(二) 人性化设计的丧失…………………………………………………………………(2)

二、“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空间…………………………………(3)
(一)  功能与空间的统一 ………………………………………………………………(3)
(二)  尺度与空间的统一 ………………………………………………………………(3)
(三)  采用合通的尺度与造型 …………………………………………………………(4)
(四) 注重景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4)
(五) 注重与人文精神的结台 …………………………………………………………(5)

三、本次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塑造…………………………………(5)
(一)  走廊的设计……………………………………………………………………… (5)
(二) 花房和露台的设计 ………………………………………………………………(5)
(三) 书画室的设计 ……………………………………………………………………(6)
四、结论………………………………………………………………………………(6)
致谢………………………………………………………………………………………(6)
参考文献………………………………………………………………………………(7)

人性化设计是科学的设计观
(一)、人性化的历史
人性化一词在我们周围的时间并不久远,然而在我们懂得开始住进山洞的时候开始, 人性化已经随之而来了。人性化与设计是形影不理的好朋友,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衡量一个设计是不是成功当然也是一人为中心的,人的需求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考虑。这两着的个关系相互渗透没有绝对的界限。而实现这个需求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这样人性化成为人们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代名词。更加确切的说就是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并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然而,人们在为长期美好生活而艰辛忙碌的时候,有两方面使我们的设计忽视了人性化。一方面往往只记得数清我们留下的胶印而忘记了奋斗的初衷,另一方面是现代技术对人性化的扭曲与异化。前着表现的是设计自身的问题,后者是技术、人化、人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条件和环境,前着只是后者的结果和部分的外在表现。要做到人性化设计就得先弄清楚人性化丧失的原因。
(二)、人性化设计的丧失
首先,现代技术对人性的扭曲和单一化。因为现代技术能够创造出任何传统技术无法媲美的生产力。从蒸汽时代开始,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较量才正式开始。传统技术开始在历史舞台上节节败退,产业革命开始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传统技术以奇迹般的速度被现代技术抛出了历史的舞台。人们丧失了手跟心的直接对话,丧失了手工创造的乐趣,也迷失了对艺术的方向。现代技术是以机器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人本身也被套在机器生产的一环。和人们双手接触的是冰冷的机器,不再是人们想要得到的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人们的设计思想不得不考虑诸多机器生产要素而套上枷锁。因此带来的结果是:设计师设计出思维受到种种局限的产品。人们的生活中再也找不到精美的手工艺品。
其次,因生产力的提高而形成的消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更加使我们的生活难以收到人性化关怀,这样一个物欲纵横的消费时代,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时尚、品牌。为人们设计生活的设计师成了一个矛盾的复合体。
再者,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的环境当中,人自身的生活方式也从中作崇。在这样的现实当中,人们的审美习惯不得不改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精美的建筑的时候,我们开始提问它“看上去像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更少的去考虑它与人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的审美越来越留于表面的形式美感。并且我们实际生活当中也经常以这样一种形式美去评判身边的事物,而忽视了更加深刻的与人性相关的社会问题。


老年活动中心作为城市的开放空间,它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并以其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息等活动的重要空间。是以人为主体的,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组织各种为人所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通常认为在其中人们能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获得亲切、舒适、安全、自由、有活力的生活体验,就是所谓人性化空间。
在老年活动中心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旨在实践这一论述,提供一个这样的城市公共场所: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地方,一个供人分享休闲、看与被看的所在,是具有感觉价值的中心,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鸣的场所,是一个动人、为感情所依附的焦点,使人感到意趣盎然。同时,“以人为本”, 通过功能和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突出对人的关怀和体贴,让人与环境建立一种和谐共鸣的整体关系,创造富有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的人性化空间。
一、“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空间
(一):功能与空间的统一                                                                                                                                                                             设计首先考虑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的有机衔接以及处在整个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中功能定
位,设计以优美的流线作为主题,采用自由式布局,以自由活泼为主基调,利用轴线、圆、
椭圆、直线和弧线将零散的空间秩序化,体现他的魅力和包容性,突出建筑的公众性和市
民活动需求的多样性,在整体意象上显示出浓厚的人性味。自由的轴线的景观规划,采用自
由的手法,并不强调强烈的轴线关系,而是通过空间的开闭转合引导视线。注重建筑空间的
完整与和谐,考虑空间上的联系,加强新旧建筑空间的对话关系(图1)。从宏观上把握周
围环境形态,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功能区取得有机的联系.成为凝聚人气、改善环境、提升
城市中心区景观形象和文化品味的公众活动游憩场所。    图1 沙里宁作品 拱门 1965年   

(二):尺度与空间的统一                          
根据人们活动的内容,将大的空间小型化、区域化,以适应不同兴趣群、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展开活动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既要有综合性的集中活动空间,也需要适应集体和个人分散活动的小型空间。营造综合性的集中空间,而在四周布置尽可能多的成片绿地,构筑多种多样的富有个性化的小空间,来满足需求的多样化,让人们在花丛、树荫下进行各种活动。通过人性尺度组织,表达一种特定的空间氛围,并满足其使用功能,体现环境对人的关爱和体贴。富有韵律的线性空间和流畅的曲径可创造或私密或开敞的交往空间。符合少数人的性情和活动轨迹,规划为少数人的活动场地。加上文化氛围的营造,传达较高层次的文化信息,提升文化品味,给人以喻悦的美感(图2)。   图2
(三):采用合通的尺度与造型
尽量采用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比如步道,绿地轮廓,景观小品,驳岸等采用自然曲线,直线。 还有,尽量采用适宜的尺度,比如道路不应过宽,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机会,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发展。另外要注重细节设计,缺少细节刻化的景物容易他人觉得冷漠,也容易使人厌倦。另外,规划还充分考虑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设置便民服务设施,使环境与最广大的使用者沟通,并为之服务。 
(四):注重景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好的景观应是可游可赏可玩的,其有较强的趣昧性和参与性,而现在的很多设汁却不如人意,比如很多建筑拥有大面积的草坪,绿化率上看来很是达标了,但是这么大面积的部分却不能进入,不能游览.而且草种单一,也无任何兴趣的景观,单调乏味,实在难以说是人性化的设汁。再如很多居住区建造了罗马式柱廊,看起来是豪华气派.但是一来不能挡雨遮阳,二来不能休憩,徒有其表,实际却无甚用处。而中国传统园林就很注重人与景物的交融.山可登,石可坐,水可潍.园路更是曲折有效,趣味无穷,虽然古今有别,但是很多造景手法仍可借鉴(图3)。
 图3


(五):注重与人文精神的结台
尊重民俗传统,承接历史文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方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民俗民风和审美习惯。如果居住区景观能够挖掘当地的历史文脉, 视觉性的艺术美感之外更增添一层人文精神.使景观内涵与老年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就能达到“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刚景常新”的效果,愉悦身心,韵昧无穷。
三、本次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塑造
(一)走廊的设计
在本次设计当中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老年活动中心东北面靠山,南面邻江,风景相当的优美,其形状基本成一个正方形,我们就采用了自由的布局和自由的手法,用强烈的线条将空间秩序化,并且通过空间的开闭转合来引导视线,注重空间的完整与和谐。考虑到老年活动中心的地理位置,我们在住建筑的四周设计了一圈走廊,这道走廊从正门开始连到了东北面的山上,贯穿了整个建筑,它很好的连接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也连接了人与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实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图四)。 图四
(二)花房和露台的设计
在对花房这一侧的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利用了不规则的直线将空间多样化,使人置身于变化多端的空间中,能够被多样化的空间所吸引,不像以往建筑那样死板、乏味。特别是在露台的设计中,将它与北面的山体连在了一起,使人们能够从冰冷的建筑中直接走进大自然,能够与环境进行连续的对话,自然的引导人们体验整个空间,刺激人们之间及其与环境直接的相互作用,帮助人们进入环境,共享环境,与环境工存(图5)。  图5
   图六
(三)书画室的设计
场景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也不是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的。图六中的圆型建筑是一个书画室,在一个大的场景中将一个场景缩小化是有目的的。设计要以人为本,考虑人的需求和在不同活动条件下的空间感受,以宜人的尺度创造具有韵味的小环境。将书画室缩小化使其具有私密性,更加迎合了部分人的需求,在内饰中加上文化氛围的营造,更加提升了建筑的品位,给人以愉悦的美感。进一步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结束语
本次规划方案通过人性化空间的营造和建设等方面探索人与环境共鸣的场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成为共同认可的实施方案。但是让建成环境的设计者与使用者通过环境进行无声的交流,是设计者的本意。

致谢
感谢学校四年来的培育和教育,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使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让我受益非浅。还要感谢王老师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对我们的教导和帮助。

参考书籍
[1] A.K.萨明著 杨仕章译. 不讲规矩[M].东方出版社  1999

[2] 贾尼.布拉费瑞著 王莹译. 奥尔多.罗西[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3] 东京大学工业部建筑学科  安腾忠雄研究室编 王静  王建国 费移山译.建筑师的20岁[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 派屈克.纳特金斯著 杨惠君译.建筑的故事[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0

[5] 麦克哈格著 芮经纬译. 设计结合自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6] 高原荣重、小形研三著 索靖之、王恩庆译.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7] 阿尔曼德著 李世玢译陈传康、潘树荣校.景观科学[M]: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 商务印书馆  1992

[8]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著. “反规划”途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

[9] 熊明.建筑美学提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7


 

上一篇:浅谈地方原资源的整合及利用的策略和路径

下一篇:浅论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设计的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