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张掖大佛寺《 西游记 》故事壁画

发布时间:2016-08-16 15:14

  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甘州城区县府街东侧,与中心广场相邻,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也是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据考证,寺院所在地最初是建于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的迦叶如来寺,北魏时期,梁武帝下令灭佛杀僧,寺院被毁,成为废墟。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嵬咩国师在迦叶如来寺废墟下挖出了古卧佛像,随即产生了在此处修建寺院和塑造佛像的愿望。当时,嵬咩国师一方面在张掖本地募集资金和物资,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朝廷的支持。公元1103年,西夏崇宗李乾顺颁旨建卧佛寺,并赐额卧佛。初建的卧佛寺,雄伟壮观,由此奠定了皇家寺院的基础,此后,该寺就成了西夏至元代诸朝的皇家寺院。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张掖大佛寺几易其名,明清时期曾称弘仁寺宝觉寺宏仁寺,民间称作甘州卧佛寺大寺等,近年来亦称西夏国寺。不少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曾来此参观,影响深远。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专门题写了大佛寺匾名。1995年,大佛寺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1120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4A风景名胜区,被国内外游客誉为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张掖大佛寺是一座集建筑、砖雕、塑像、彩绘、书法、佛经、雕版等于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古建筑布局严谨,雄浑庄严,独具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是西夏建筑艺术的瑰宝。这里保存了全国仅有的由西夏党项民族修建的佛教殿堂,有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万计的馆藏精品文物。该寺作为历代皇室家寺院,与西夏、元、明、清王室关系密切,具有典型的宫廷建筑风格。寺院建筑群贯穿于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左右配殿呈对称式排列,整组建筑造型别致、布局严谨、主题突出、基调鲜明,它所承载的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张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多民族融合的鲜活史书。主体建筑大佛殿是西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殿身由两层楼阁组成,平面构架工整规范,空间组合变换多端,给人以既潇洒自然又庄重深邃,既鲜明真切又朦胧空灵之感,真正体现了皇家九五至尊的气概。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曾在这里诞生,其母别吉太后也与这里有着扑朔迷离的关系,死后还被安葬于此。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显在此出家,遗腹子风传朝野,并有元朝天下,南宋皇帝的说法。

 

  张掖大佛寺还保存了几处与《西游记》相关的精美壁画,价值深远,现分别对其作以介绍。

 

  《西游记》故事壁画

 

  《西游记》故事壁画绘于大佛殿内卧佛身后的墙壁上,是该寺壁画中的经典之作。这幅壁画色彩斑驳,面积约15平方米,由若干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画面上有险山怪石、参天古木、奔流溪水、云雾缠绕、高山火海,反映的是取水子母河道昧放心猿婴儿戏禅心大战红孩儿活人参果树路阻火焰山大圣拜观音大圣闹天宫观音收怪犼大闹金兜洞等故事情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观音菩萨、红孩儿等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壁画采取通景散点式构图法,用人、神、魔、兽、树、云、水、火、山、石等点缀其间,或动或静,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极其传神。有人认为,此壁画所绘内容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描写多有悬殊,特别是猪八戒的形象与书中大不相同。在小说《西游记》中,猪八戒是一个又懒又馋的笨拙角色,常令人哭笑不得;而在这幅壁画中,猪八戒却是一副勤劳、拙朴的可爱形象,在艰苦的取经路上,他不仅要挑着沉甸甸的行李担子,还要于深涧取水,与妖魔奋战。有人说,猪八戒之所以如此勤劳勇敢,是为了讨好他心爱的高小姐,因为高老庄就在张掖。

 

  经过仔细对比,我们发现,大佛殿内《西游记》故事壁画与明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中的11幅插图有许多相似之处。明代刊本袁幔亭提辞的《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国内失传久已,我国学者早年曾在日本见到此书。新中国成立后,藏书单位先后从民间购得两部,分别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河南省图书馆。全书共一百回,卷首有幔亭过客的题辞,卷中有点评,回后有总评,各回文前附插图两幅,为徽派著名刻工刘君裕、郭卓然所雕刻。

 

  现将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1239日出版的明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影印本插图与张掖大佛寺大佛殿《西游记》故事壁画的10个场景进行对比,以兹说明。

 

张掖大佛寺《 西游记 》故事壁画


  大闹金兜洞

 

  孙悟空骑在口吐火焰、疾速飞驰的火龙身上,双手横握金箍棒。火龙之前是三只奔跑的猴子,其中两只持棒,一只持弓。紧随火龙之后的是面目狰狞的三个妖怪,头上长角的兕大王(青牛怪)手执钢叉,带领两个手执长矛和大刀的妖怪,向孙悟空追杀。此壁画与明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插图有相似之处,但妖怪的画法与明刊本大不相同。在小说《西游记》中,兕大王的武器是长枪,而壁画上却是钢叉。

 

  近年来,张掖文博部门的研究人员曾先后与北京、南京、淮阴、兰州等地的一些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合作,就壁画的时间问题进行过多次探讨,大致形成两种意见。一是元末明初说,有的专家根据张掖大佛寺建筑的沿革变迁以及取经壁画剥落、残缺的程度,特别是壁画的风格特点,推测该壁画应是元末明初的作品,绘制时间要早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成书的200多年。这说明,《西游记》的故事在民间早就广为流传。二是清代说,有专家根据卧佛体态臃肿,后世数次修葺时加覆泥层及佛坛屏壁质地与大殿墙壁质地的细微差异等方面,认为壁画绘制于清代,应是小说《西游记》的衍生物。理由是这些壁画太像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在元代不可能出现如此精细的取经故事,壁画中的某些内容只能出自于吴承恩的《西游记》。至于大佛殿取经壁画内容与《西游记》的少许不同,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差别。《西游记》毕竟是故事,没有谁规定就不可改动,绘画的人在细节部分做一些即兴发挥也是有可能的。《西游记》第三十六回猪八戒挑着行李,沙和尚拢着马头,与壁画内容是完全一致的。猪八戒在《西游记》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同样有勤劳、勇敢的一面。

 

  诸天礼佛壁画与供养菩萨壁画

 

  在张掖大佛寺大佛殿中有两幅诸天礼佛壁画和两幅供养菩萨壁画,均绘于清代。诸天礼佛壁画又称诸天神将图,位于大佛殿西壁殿门南北两侧,共绘神像27尊,其中南侧13尊,北侧14尊,还有犬1只,主要包括以四大天王为代表的二十四诸天神、齐天大圣、二郎杨戬。供养菩萨壁画位于大佛殿东壁殿门南北两侧,紧靠门的两侧绘哼哈二将各一尊、供养菩萨各六尊。这些诸天神将和供养菩萨衣冠服饰朴素、端庄,白壁为底,流畅的线描细而不腻、繁而不乱,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人物神态生动。

 

  《取经图》大型壁画

 

  该壁画绘于张掖大佛寺山门北侧步行街旁外墙上,由徐全熙于1998年绘制,现已严重风化,面积为30多平方米,场景有唐僧别太宗收徒两界山悟空战八戒告别高老庄收服沙悟净三打白骨精观音收红孩路阻火焰山三调芭蕉扇大战牛魔王途经通天河师徒成正果等。

 

  作者:唐国增 来源:丝绸之路 20161

上一篇:《西游记》的科研价值

下一篇:浅论《西游记》中孙悟空与道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