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sci论文小修_sci论文小修会不会被拒

发布时间:2023-12-11 11:11

sci论文小修

在进行SCI期刊论文投稿时,往往得到最多的回复就是需要进行大修或者小修,直接通过的还是少数,不过往往审稿人说需要小修,那基本就是可以通过啦。所以当我们收到需要大修或小修,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点,认真对待审稿人意见。
无论是小修(Minor Revision)还是大修(Major Revision),都要认真对待审稿人的审稿意见。需要对审稿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行精读,彻底理解,而面对不懂的问题要寻求老师、朋友以及论坛战友、甚至专业论文编辑公司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合理地回复审稿意见并写好回复信(Responseletter or Rebuttal letter)。
第二点,按照审稿人意见进行修改。
如果你是技术性问题,比如试验方案设计不合理,那就需要进行试验方案更改并重新进行大的整改;而如果是非技术性问题,例如语言问题,语法表达问题,这类的话只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更正和优化语言表达即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找专业论文润色机构进行润色。不过原则就是按照审稿人意见进行修改。
第三点,一定要写好回复信。
因为杂志社主编主要通过看这个回复信,来判断作者是否对文章认真修改了。作者需要对所有问题进行逐一回答,并明确指出在修改稿中的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修改。通常来说,作者在没有原则问题情况下,应尽可能满足审稿人的要求。
若对审稿人提出的观点持不同乃至反对意见,作者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来解释或辩驳。比如审稿人对作者使用的实验动物数目少,缺乏统计学意义时,作者一方面可以从统计学、甚至伦理学角度来辩驳。另一方面可以用已发表在同领域影响因子高的SCI杂志上的文章数据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记住,要做到有理有节,对审稿人千万不可“得寸进尺”,这样才是对论文发表有利的。
一般来说,大修可能需要做较大的调整,而小修则相对比较容易。不过这都是很常见的SCI论文投稿结果,作者无需气馁,只要按照审稿意见进行修改,见刊的机会仍然很大。

sci论文修回后多久给结果?如何申请延迟?

 

   发表见刊的sci论文中,直接被录用的几率很低,大多数都需要经过修改, 论文修改分大修、小修,大修修回的论文还需要审稿人审稿;小修修回的论文可能给审稿人,也可能编辑能决定是录用还是继续修改或是退稿,那么sci论文修回后多久给结果?目前还没有参考的标准答案,sci论文修回后有结果的时间都不一样。

sci修改内容或难度不同,不是所有作者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修回。需要申请延迟。那如何申请延迟sci修回时间?大修的时间比小修更长一些,但具体修回的时间,还是与修改内容的多少以及难度有关系。

  期刊方会视sci的实际情况,给出修回时间的期限。正常情况下,作者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修改意见完成修改,并及时修回。但可能因为作者处理稿件周期长、修回时间短等原因,不能及时修回,需要申请延期,否则会直接失去被录用的机会。

  依照sci期刊的规定,sci修回时间是可以申请延迟的。作者发现完成sci修改需要的时间超过规定的修回期限,一定要提前给期刊编辑写邮件,说明不能及时修回的原因。作者与编辑耐心沟通,延迟原因充分合理,编辑一般是会理解的,给出允许延迟修回的答复。

   不过,作者在申请延迟sci修回时间时,要注意几点事项:

     1. 不要到截止期限才申请延迟。发表sci基本上都在线上系统操作,如果延迟修回的申请晚,系统设定的期限来不及修改,会自动清除稿件的修改状态。作者只能重新走sci论文的发表流程。

    2. 申请延迟修回的原因一定要充分,

    3. 作者要在延迟修回时间内完成返修,二次申请延迟修回,基本上会被直接拒绝。

   SCI论文的发表非常重要,能发表SCI论文的人一般是教授或者副教授级别。SCI属于国际核心期刊,发表的过程比较难。论文的发表需要审查,在审查过程中作者可能会收到论文修改的通知。没有发表论文经验的人不太清楚。大修说明审稿人认真审稿之后,感觉论文需要修改、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必须大幅度修改。收到通知的作者可能有点着急,论文的修改表明审稿人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论文的内容,按要求修改就可以。

   通常没有大问题的论文修回后,基本上编辑看一次觉得没问题,会直接通过并录用,还是比较快。按照修改意见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修回。但是请注意即使是小修也有拒绝SCI论文的概率。

 

  

 

  

sci小修后还会小修吗

大部分不会。
小修过后文章大概率依旧要送审的,而且基本会送审给之前的外审专家继续审核,可能也存在一些小修过后不再送审的情况,但比较少见,因此,对于文章的小修作者一定要认真对待,不仅要认真修改,还需要认真回复外审专家的修改意见,小修后稍有不慎被拒稿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所以不要因为是小修就掉以轻心。
当稿件投递之后收到的结果是大修或者小修,那么就说明稿件的内容得到期刊的认可,但还存在部分的问题。这个时候,想要顺利见刊就需要我们结合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有针对性的对稿件进行修改。

毕业季来临,我评审的SCI论文审稿意见都给了小修

现在离毕业季不远了,很多博士、硕士都准备着自己的毕业论文。除了自己的大论文外,很单位都是需要发表相关SCI论文或者中文核心期刊才能毕业的。有些人可能已经发表了相关SCI论文,这样的话就准备好大论文即可,就不用为SCI论文的事情而感到烦恼; 有些人的SCI论文可能还在投稿中,这个时候是比较紧张的,找工作可能都没有心情找。如果论文不被接收,可能连答辩的机会都没有,估计不能正常毕业。

每年的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审稿,总是希望邮件没有收到editor的来信,但是次次都是这个时候收到邀请审稿的邮件最多。 如果按照严格的审稿标准来执行,有很多不好的稿子可能会被秒拒,如果这位学生正是等着毕业的话,估计就没有戏了。一想到学生没有办法毕业,自己内心也不好受,会产生一种后悔感。

如果都是给小修的话,也觉得对不起“学术”两个字。最后想到学生因为这个没有办法毕业,内心还是过意不去的,所以决定现在毕业季还是给小修吧。虽然大多数情况不止我一个人审稿,但是基本上每次都跟我给的意见没有很大的出入。昨天的审稿结果给了小修,结果editor也是给了小修。

6月份过后就要恢复严格的审稿意见 ,生信数据挖掘、meta分析、预测模型、基础科研这些文章都有评审过,其中对meta分析最为严格, 凡是meta分析没有较好的创新性一律都是秒拒,meta分析没有进行注册的一律也是秒拒 。

审稿人意见太多?SCI论文返修攻略,离论文发表就差一点了!

之前说过,稿子投出去,除了拒稿的情况,还有就是得到返修的结果。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都说明编辑对这篇文章是持有一定认可度的,但仍然需要经过修改才能够成功发表。

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编辑提出的意见进行稿件的修改, 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亚于写作 。不要因为邮件里编辑提出了很多意见就慌了阵脚,只要注意好下面这些点,事半功倍~

首先态度肯定要端正,不管是大修还是小修,都要认真对待,仔细思考审稿编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前辈甚至领域内其他大佬,切记不要不懂装懂,只有认真分析了问题所在,后续修改才能更顺畅。

当然,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求助比较专业的机构,只是如果选择这一方法的话,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骗了。

如若文章中有实验相关的图表数据,且审稿编辑对此数据结果提出了疑问,甚至有时候会要求 补实验 ,如果实验短期内无法完成,作者应该 礼貌回复编辑 ,请求询问是否可以延长修改的时间。如果是无法补齐的实验,更要解释清楚原因,以得到审稿编辑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审稿编辑提出的疑问和建议会有好几条,里面包含了一定需要作者修改的内容,也可能还有比较疑惑的点,但是 没有明确表示出需要作者修改的意思。 这个时候,有的作者可能会想是不是没明确表示的就可以不做修改,解释一下就可以了。遇到这种情况,一般还是 建议作者修改的 ,不要觉得这是可改可不改的小问题,既然审稿编辑提了出来,就去做。

当然,也不能一味顺从审稿编辑的意见,如果是图表、字符等问题直接改就好,但如果涉及了论文核心观点,就要思考一下应该如何修改了, 不能盲目服从 ,毕竟是自己的文章嘛。如若和审稿编辑持有不同的想法,可以邮件回复对方,礼貌告知解释。

审稿人经常会对一篇文章提出好几个问题,或许有的问题在作者本人看来并不重要或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在回复审稿意见的时候,就直接跳过了这个疑问。然而这其实是一个不太好的做法,会让审稿编辑觉得你不够认真,不够尊重他。不要回避审稿人的疑问,针对审稿意见,最好每一点都在下面一一解释回答,回答地越详细明了,就越能够说服对方。

对于审稿编辑提出的意见,一一编号回复后,可以也在论文中把修改处标注出来。另外还可以将审稿意见加粗,与自己回复的内容区别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审稿编辑对观点的看法不同而产生了意见分歧,其实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只要在邮件里好好沟通,向编辑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就可以了,语气用词尽量 温和谦虚 。既然没有直接拒稿,说明这篇稿件大部分地方还是被认可的。

出现这种情况, 一定不要和审稿编辑起争执 !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也许你自己认为只是在讨论,但万一惹火了编辑就不好了,毕竟人家可是掌握着你论文是否可以发表的“生杀大权”。

如果修改过后的稿件中加入了新的图表数据或是引用说明等,注意要在后面把新加入的地方标注出来,方面审稿编辑阅读查看。

由于大部分审稿编辑主要还是通过查看回复信来看作者对文章进行了哪些修改,判断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因此回复信的写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总之,回复信中一定对审稿意见作出解答,明确表示出修改内容。要让审稿编辑一眼就能看明白。

能得到“修改”这个结果,说明编辑对文章是有认可的,而返修这个过程,也算是和编辑“斗智斗勇”了~除了要对稿件内容的修改,还要注意回复时候的语气用词,心态放平,只要过了这个坎,好结果也会接踵而至!

sci小修后没换审稿人

正常现象。
sci过初审后,稿件再到审稿人那里,大部分杂志是2-3个审稿人,少数杂志会有4个审稿人。然后根据期刊不同,采取不同策略,大修、小修、拒绝阶段。拒绝了,那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如果大修和小修的话,需要把握机会再努力一把!按照审稿意见仔细修改,如果小修或大修后被拒了,那也有可能,这个阶段,审稿人会根据文章的数据状况,给作者1-3个月左右的时间补充相关数据。
二修,如果你一修做的很到位的话,一般都不需要二修了,当然,这取决于审稿人的满意程度,二修一般是一个月时间。最终决定,是拒绝还是接收。如果小修后仍是原审稿人是很正常的现象的。

博士发表SCI论文二次小修后发稿到编辑手二周多了找不到审稿人,是不是再找不到

不是的。
其实大多数论文小修后并不会重新找审稿人,因为这样是比较浪费时间的,也比较耗费精力,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作者的文章比较冷门,所以找审稿人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只能有更大的耐心等待了。

投稿SCI论文被拒,如何进行sci论文修改?

文章进入审稿流程后,得到的结果无非是大修、小修、拒稿及接收四种情况。小修与接收是最好的结局(小修基本就等同于接收)。40%的论文在大修后接收。但是,相当一部分论文会被拒稿。SCI论文拒稿,该如何修改?这是一个困扰科研工作者的问题。很大一部分作者在收到拒稿的消息后,很多作者认为审稿人的意见合理,但是时间不允许修改,直接转投到其他期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要知道拒稿的论文在经过其他审稿人审理时,也会得到类似的审稿意见。还不如,在接到拒稿信后就开始修改,尽早解决问题。再者,有时候审稿人的意见不尽合理,可以适当申辩。因此,多数拒稿SCI论文,可从以下几种方式选择解决之道:
1.如果文章拒稿是因为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如样本量不足等。这类文章可以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确的结论后,再将修改的文章投稿至相应的期刊。期刊编辑会考虑重新受理。有些作者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换个期刊后审稿人或许不会找出数据或分析层面的不足。这种几率非常小,毕竟论文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方式决定了结果的可靠性。
2.如果被拒论文不是文章中的数据或分析不足,而是重要性或创新点缺乏。那么,作者就要仔细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并认真修改,转投到影响因子该该刊低一点的期刊尝试。不同期刊对论文的创新点要求不一,作者投稿前有必要了解其刊发要求,进而缩短收稿周期。
3.如果是因为审稿人审稿时不够公正所致的拒稿,作者可以礼貌地申辩下。审稿人有时也会犯错误,并非源于专业知识,而是因为有些时候期刊的编辑找的审稿人未必是作者这个领域的专家。即便他们的审稿意见看似不够专业,我们也要礼貌地申辩。如果作者对否定有异议,可以向编辑或主编提出自己的意见。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这就是学术本身的意义所在。在回复中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编辑同意作者的意见,论文可以重新进入到新的一轮审稿程度。
4.从自身找原因,仔细修改。多数作者的拒稿多源于文章构架的不够合理,进而造成文章意义不够突出。拒稿后,着重进行文章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讨论部分,很多作者的讨论是对结果的再陈述,但实际上写讨论也要与购物一样,讲究货比三家。只有将自身所得数据与既往结果进行比较,才能突出本研究的优势所在。这就需要作者,多看些相关的文献,挖掘其他研究与本研究的衔接之处。

投稿SCI论文被拒,如何修改?

文章进入审稿流程后,得到的结果无非是大修、小修、拒稿及接收四种情况。小修与接收是最好的结局(小修基本就等同于接收)。40%的论文在大修后接收。但是,相当一部分论文会被拒稿。SCI论文拒稿,该如何修改?这是一个困扰科研工作者的问题。很大一部分作者在收到拒稿的消息后,很多作者认为审稿人的意见合理,但是时间不允许修改,直接转投到其他期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要知道拒稿的论文在经过其他审稿人审理时,也会得到类似的审稿意见。还不如,在接到拒稿信后就开始修改,尽早解决问题。再者,有时候审稿人的意见不尽合理,可以适当申辩。因此,多数拒稿SCI论文,可从以下几种方式选择解决之道: 1.如果文章拒稿是因为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如样本量不足等。这类文章可以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确的结论后,再将修改的文章投稿至相应的期刊。期刊编辑会考虑重新受理。有些作者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换个期刊后审稿人或许不会找出数据或分析层面的不足。这种几率非常小,毕竟论文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方式决定了结果的可靠性。 2.如果被拒论文不是文章中的数据或分析不足,而是重要性或创新点缺乏。那么,作者就要仔细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并认真修改,转投到影响因子该该刊低一点的期刊尝试。不同期刊对论文的创新点要求不一,作者投稿前有必要了解其刊发要求,进而缩短收稿周期。 3.如果是因为审稿人审稿时不够公正所致的拒稿,作者可以礼貌地申辩下。审稿人有时也会犯错误,并非源于专业知识,而是因为有些时候期刊的编辑找的审稿人未必是作者这个领域的专家。即便他们的审稿意见看似不够专业,我们也要礼貌地申辩。如果作者对否定有异议,可以向编辑或主编提出自己的意见。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这就是学术本身的意义所在。在回复中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编辑同意作者的意见,论文可以重新进入到新的一轮审稿程度。 4.从自身找原因,仔细修改。多数作者的拒稿多源于文章构架的不够合理,进而造成文章意义不够突出。拒稿后,着重进行文章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讨论部分,很多作者的讨论是对结果的再陈述,但实际上写讨论也要与购物一样,讲究货比三家。只有将自身所得数据与既往结果进行比较,才能突出本研究的优势所在。这就需要作者,多看些相关的文献,挖掘其他研究与本研究的衔接之处。

sci中大修删掉两行内容没事吧

没事:
篇高质量SCI论文一般都要经过多次自我修改,即使是有丰富经验的作者,也很难做到一次定稿。而投稿后的SCI文章,也常常会收到编辑大修、小修的各类修改意见。没有经过修改的文章,见刊的可能几乎十分的小。总之,一篇SCI总是在改改改中度过。大修后接受:当编辑认为论文在需要大幅度的修改时,就会做出这个决定,作者在返还修改稿的时候需要附上给审稿人意见的逐点回复,修稿后的论文也可能再送外审,通常会交给第一轮的审稿人,但是编辑也有权选择不同的审稿人,第二轮的审稿,有些期刊称作“再审稿”,结果如何是根据作者针对评审和编辑意见进行的修改还有回复来决定,如果作者没有完整回复所有的意见,那就有可能还需要再修改,甚至有可能会拒稿。不管是大修还是小修,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来进行文章的修改:
第一,要尽可能利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对生造词语、词类误用、词义混乱等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的毛病,要坚决改掉,坚决消灭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词。
第二,对结构残缺、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等不合语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语言规范。但是要尊重文章的原有结构,否则可能越改越乱。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内容通顺流畅。逻辑不通,论文也就不通了,论文看着都别扭就更别说别人能同意你的观点,认同你的思维。
第四步是关于文章的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那些表述模糊的数据和案例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如果数据不充分的话,就需要你去寻找相关的数据进行补充。

上一篇:农学植物学论文_农学植物学论文选题方向

下一篇:sci教改论文_学术论文 教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