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论文300字_时事政治论文300字2021
时事政治论文300字
时事政治是学生进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 教育 ,是帮助学生透视社会 热点 ,下面是我整理的时事政治论文3500字,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浅谈欧债危机
【摘要】自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已对全球金融和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对欧债危机发生的起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研究了欧债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我国应对的对策。
【关键词】欧债危机;起因;影响;对策
1 前言
2009年10月,新上任的希腊首相George Papandreou对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的情况对外宣布之后引发市场恐慌。使得截止到2009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均对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进行了下调,导致投资者大量抛售希腊国债,于此同时,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至此欧洲债务危机正式全面爆发。随即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的债务问题导致这一危机再度升级。虽然并没有想美国次贷危机那样发生之初就来势汹汹,但此次的欧债危机却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牵涉的国家不断增多和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而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事件。以下将对引发此次危机的起因进行分析。
2 欧债危机的起因
2.1 过度举债
此次欧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为政府与私人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PIIGS 五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五个国家的简称)在1980—2009的投资状态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990年左右经历过净储蓄盈余外,均为负债投资状态,从而导致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根据欧盟的《稳定与增长公约》,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GDP的百分之三。以希腊为例,从希腊于2001年加入欧元区到2008年危机爆发几年间,它的年平均债务赤字达到百分之五,远远高于同时期欧元区的平均水平2%;另外希腊的经常项目赤字年均为百分之九,而同时期欧元区仅为1%。截止到2009年,希腊外债占GDP比例已高达115%,这个习惯于透支未来的国家已经逐渐失去了继续借贷的资本。这些问题在PIIGS五国中普遍存在。
由于欧洲区域一体化的逐渐深入,一些经济发展相对不高的国家(像希腊和葡萄牙等)在社会福利待遇、工资水平和失业救济等方面慢慢向法国、德国等经济水平高的国家靠拢,导致国家总的支出比国内产出高越来越多。而工资和其他社会福利涨上去就很难调下去,使得最终政府与私人的负债比率越来越高。至于爱尔兰和西班牙债务问题,则是由于受到次货危机的影响而导致的。由于背负巨额债务,五国政府的信用已经很难再让投资者安心当它们的债权人了,而使得其借贷的能力大大减弱。通常6%是投资者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个标准。而在PIIGS 五国中只有意大利的10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接近 6%,其他几国在 2009 年的政府赤字都超过了GDP的3%这个警戒值。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没法使用新发债务的 方法 得到弥补时,债务危机的爆发自然无法避免。
2.2 政府失职
PIIGS 五国发生这么严重的危机,五国政府具有很大的责任,政府的失职是危机的重要助推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或为了眼前利益,或为了在大选与民意调查中取悦民众,政府采取了“饮鸩止渴”和欺骗民众的做法。例如,希腊政府在 2009 年之前对民众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其次,一些政府千方百计躲避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的监管处罚;然后,一些国家政府(像西班牙和爱尔兰等)对国内经济泡沫膨胀置之不顾,而当这些泡沫破灭,又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助虚拟经济,致使经济结构被人为地扭曲;最后,政府首脑行事过于谨慎,当危机出现之初不敢采取果断 措施 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意大利危机升级的局面就是政府首脑过于谨慎所致。
2.3 制度缺陷
本次危机还体现出欧元区的制度缺陷。根据欧元区的制度,欧洲央行对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实施进行负责,各成员国不具备货币发行权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一统一的货币制度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可以促进了区域内外的贸易发展,降低宏观交易成本,而在经济危机时期,如果陷入危机的国家没有及时因地制宜地执行货币政策,就没有办法通过本币贬值的方式达到让债务规模减小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加的目的,而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3 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3.1 导致人民币“被升值”
最近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美元指数先后突破85、86和87,美元对欧元、英镑、澳元和瑞郎等货币纷纷升值。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从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另外,人民币“被升值”还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3.2 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增幅下降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欧盟国家紧缩政策导致的公共支出削减和欧元贬值导致欧洲国家居民和政府的购买力下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发生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幅已经由2010年的31.8%下降为2011年的18.3%,2012年1—5月的1.3%,这也正反映出欧债危机对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加强。
3.3 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欧债危机发生之后,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行为比之前显著增加。据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欧盟对中国向其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1起,比2009 年增多了60%,甚至比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还多;2011年5月14日,欧盟决定对中国高档铜版纸征收4%—12% 的反补贴税及8%—15. 1%的反倾销税,这是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实施“双反”政策;2012年2月16日,欧盟又宣布对中国出口至欧盟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和玛钢管件进行反倾销调查。我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出口形势也越来越严峻[3]。 3.4 企业出口利润下降
2011年欧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为9.0561,而2012年目前该数据为8.1113,下降了10%左右,这将直接导致出口价格下跌,产品销售成本率增加,直接减少了企业的出口利润,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同时也给以欧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汇兑风险,严重挤压了企业本身并不丰厚的利润空间,也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众多对欧出口企业面临着接单赔钱,不接单停工的两难困境,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 欧债危机下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4.1 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欧盟是中国重要的出口贸易对象,由于欧债危机的持续发展导致欧洲经济低迷,并且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都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欧洲市场需求大幅缩减,对我国贸易出口的需求必然缩水,这样影响了许多以欧洲为主要出口对象的企业的经营发展,使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由此看来,第一,我们需要对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枃进行调整,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及核心竞争力,一改以价格取胜的出口模式,进而调整中国出口行业的产业结构及整体实力的提升;第二,扩大内需以降低对外需的依赖势在必行,并且我国不能完全走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要结合国家总战略目标,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对自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4.2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欧盟和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大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防范欧债风险,就必须降低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出口企业应有意识地开拓南美、非洲、中东、东欧等新兴市场,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寻找更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的进口商,开辟多种销售 渠道 ,通过提高新兴市场的份额来弥补发达市场出口额的下降,借助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及国际产品差异化战略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降低欧债危机的影响。
4.3 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企业内外部成本压力加大。我国企业如果还继续生产附加值低的低档产品,难以继续保持出口优势,这逼迫企业必须通过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来摊销高成本。一方面,企业应该应积极引进关键设备、零部件和紧缺资源,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要着力培育和健全创新驱动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好创新平台,重点推进关键技术突破,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规避竞争冲击,抵御市场风险。
5 结论
总之,欧债问题对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多个影响角度尚待深入挖掘,并且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些研究对于我国政府机构部门及时把握对外贸形势、制定具体详实的宏观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加强政府监管和预警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志前,喇绍华.欧债危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郑熙春.欧债危机下我国出口企业的困境及应对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3(03):12-13.
[3]程春生.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金融经济,2012,12(8):23-2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时事政治论文3500字
时事政治相关的论文800字范文
时事政治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 热点 ,引人注目,且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时事政治论文800字,希望你们喜欢。
时事政治论文800字 范文 篇一
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法律,给人的感觉总是严肃、神秘、崇高。其实,法律就如同做人的规则,与你的道德、习惯、纪律都一样,规范着你的 言行举止 。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红绿灯,走在马路上,若不遵守交通法规,闯了红灯,付出的也许就是脆弱的生命。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只因为我们的一不小心,而发生事故。其实,法律很简单。只要我们从小遵守社会治安,这些事完全不会发生。我们现在所要遵守的就是不吸烟、不喝酒、不去网吧、不迷恋网络。做到这四点不就好了?但违反法律更简单,现在,许多人都迷恋网络,不仅是小孩,还有大人。这让我又想起前段时间发生的 故事 :
2009年11月4日,在南京市 儿童 医院,一位仅仅五个月半大的可爱婴儿就这样离去了。医院值班医生玩忽职守,就让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因医生严重的工作过失,导致入院仅一天的徐宝宝死于南京市儿童医院。事后在48小时内,南京市卫生局针对此事发布了两个观点截然不同的声明,最终认定了院方的过失,院方承诺向患儿家属赔偿51万元。南京市卫生局为什么在48小时内实现180度大转弯呢?第三方的权威证实成为决定性因素。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徐宝宝事件”的大致经过。2009年11月3日早晨,徐定金夫妇带着高烧的宝宝来到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右眼眼眶蜂窝组织炎,收治入院治疗。当晚7点多钟,发现宝宝的病情有恶化迹象后,徐定金夫妇赶忙跑到值班医生毛晓珺的办公室。当时正在玩网络游戏的当班毛晓珺称:“这个宝宝白天不是我治的,他的情况我不了解,有什么情况你等白天管床医生来才说。”在徐定金夫妇俩的再三恳求下,毛晓珺很不情愿地来到了宝宝的病房,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后,并没有遏制宝宝病情的发展。最终,即使徐宝宝母亲三次向医院医生和护士跪求,也没有最终挽救孩子的生命。2009年11月4日,五个月半大的徐宝宝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爸爸妈妈。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医生的玩忽职守,就让这个五个月大的孩子,消失在世界上。医德?谈什么医德?完全就是没有良心。三次的下跪,都只换来冷眼相待。这是什么医生?情况不了解的话,完全可以在检查一次或向家属询问。事情没调查清楚之前还说这位医生很敬业,并没有玩游戏,说过“我不要睡觉了吗”等话。拿出证据了,你们才赶紧承认。这摆明是对一个生命的不尊重!
而法律的力量,最终让这件事情水落石出,揭示了某些医生的不良表现。正是因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我们应该感谢法律带给我们的一切。有了他的管制,小鸟就自由飞翔!
时事政治论文800字范文篇二
古人云:“无为而治。”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千年前的封建帝制时代尚且如此,何况在我们今天的文明社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每每提到法律,人们总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认为它是绝情的,其实不然,如果你能合理的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那么法律将是你最好的武器。
现在未成年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为图一时快活,以身试法,为非作歹,偏偏社会上又有很多“法盲”,不知如何运用法律制裁这些坏人,只能打掉了牙往肚里咽,有些受害者甚至草率盲目的找对方拼个“你死我活”,这种作法无疑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什么?你说公理自在人心,天公会为你做主?不必了!在这个文明秩序社会上,你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给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一个有力的还击。什么?你说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颠倒是非,法虽立而无用武之地?那么我告诉你,你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法制步入正轨,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
有一个故事: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 毕业 便辍学。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 台球 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就是因为迷恋网络,使小新走上了不归之路,导致了最后结局的场面,原本平静幸福的家庭,就这样破灭了。如果回到当时,小新遵守法律,就不会这场悲剧。就如同一场游戏,你不遵守规则,最后受到惩罚的将是你。如果不遵守要求,生命也许就会付出代价。我想,谁也不愿意看到悲剧发生,所以我们要遵守法律。特别是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叛逆期逐渐到了,一旦步入了这样的轨道,那么,你无论怎么后悔都没用了。
时事政治论文800字范文篇三
《浅谈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意义》
时事政治指的是国内国外的一些热点问题和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是政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初中政治 教育 中不可避免的要融入时事政治的学习,这不仅是为了考查的需要,同时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效果,提高他们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可求知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将它视作一种可以临时抱佛脚的突击性学习内容,简单粗暴地处理,这就让时事政治的教育意义全部丧失。从根本上说,这是对时事政治教育意义和教育方式的认识不够造成的。
一、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时事政治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素材,甚至有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亲身经历的,这样它的带入性就很强,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其意义显而易见。其实,时事政治教育也是在贯彻教育改革的思想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能够全面彻底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是转变旧有教学方式的一种途径,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时事政治教育还是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一种方式,学生是教育的主题,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时事政治正好是这种理念的实践素材。教师可以利用时事政治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将生活与知识相互联系,从而提高他们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初中政治的解题能力,最终得到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如何将时事政治教育融入课堂
1.明确融入的时事政治内容
并非任何时事政治都不加筛选地就可以融入教学,这样做的最终效果是适得其反。我们在选择时事政治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我们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筛选出恰当的合适的时政内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政治的乐趣所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我们的教学质量。
2.以老师为主导,让学生做主体
这里“以老师为主导”指的是教师的引导工作,必须由我们教师将时政教育内容恰当地切入课堂,引导学生分析。鼓励他们大胆评论。“让学生做主体”指的是学生才是教育的真正主体,时政教育中更是如此,要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大胆的发表个人观点。这样的最大好处是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广泛搜集时事政治教育的素材
明确了时事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课堂上的主体,就要开始准备教育素材。搜集教育素材主要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是教师搜集的部分,二是学生自主搜集的部分。教师搜集不言而喻是教师本职工作的需要,且更能符合教育目的和任务,而学生搜集的意义不仅仅是对时事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补充,更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搜集的过程中,他们必须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才能从浩繁的信息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内容,挖掘信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时事政治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和谐的、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时事政治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开篇我们就说过,时事政治教育在初中政治实际教学中不被多数老师重视,这是最大的问题,即便我们通过上面的阐述知道了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懂得如何将时事政治融入课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会存在很多问题,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以下我们简单举出几个常见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初中政治老师的重视。
1.随意性、表面化
时事政治教育没有深入内心,只是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想起来了就拿出来,像是零食一样,且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只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一切都流于表面,不深刻,也就无法真正起到效果。
2.点缀性、程序化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他们在教学中只是将时事政治当做一种吸引学生注意的点缀,在课堂上只起到了补充作用,甚至只是作为课堂导入程序,并没有切实做到时事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工作。以上,就是我对时事政治教育的一些新的体会,虽然并不具体也不深入,但是相信从中也能体会到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全身心的投入教学的研究中去,帮助学生开发出最理想的学习环境,让他们高效学习、快速健康的成长。让我们在初中政治教育中,将时事政治教育当做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加以重视,从而实现教育改革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吴德强.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
[2]袁忠典.浅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渗透时事政治教学[J].学周刊,2013(01).
毛概时事政治论文(2)
副标题#
毛概时事政治论文篇二
关于“毛概”课实践教学策略分析和路径的思考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是一门政治素养较高,理论政策性较强,内容知识面较宽的一门大学生思政必修课。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主要是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本文从理论策略和实际途径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使该课程成为既能发挥育人作用又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进行了相应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毛概 实践教学 策略 途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政治理论课。该课程的主要理念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够更好了解社会发展动向,更好把握住基本国情、党情和世情。那么,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市场经济化的今天,面对及其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如何提高本门课程的实效性就成为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深有体会,颇有感触,开展实践教学刻不容缓。作为两课教师,主要从理论策略和实际途径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和全方位的剖析。
理论策略
毛概课是一门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党政等方面内容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这就需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政治修养及社会阅历等方面。但是,作为两课教师,往往只侧重于文史哲、政经法等专业方面的知识。由于受到学科知识领域的约束和限制,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偏重于某一学科知识的阐述,而忽视了其他理论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但是,对于“毛概”这门政治课,其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对于各方面的知识融汇贯通,向学生讲解要深入浅出,列举案例要恰如其分,结合实际要活灵活现。因此,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才能真正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提高理论素养,拓展知识领域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提出的中国梦作为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要想把握住其理论精髓和科学品质,两课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观点吃透、理解、消化,最终加以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熟读马列主义的经典文献著作。比如毛选1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选2卷《新民主主义论》、邓选2卷《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等。尤其要熟悉带有典型时代感的著作,比如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邓小平的《1992年南巡讲话全文》和的《“中国梦”系列讲话原文》,代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从而指导全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这些内容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理解。其次,要认真研究党在成长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带有标志性的重要历史文件和珍贵的历史资料文献,如邓小平《对起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共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汇编》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重要讲话等。同时,还可以拓展其他的知识领域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所涉猎的相关理论著作等。通过大量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才能真正领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主要内容,准确理解理论发展的逻辑性、规律性、时代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挖掘,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2.增强政治修养,强化政治意识
“毛概”课不仅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理论课,而且还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时政课。理论学习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就是要运用到实践中,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两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将最新、最快、最有价值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穿插到理论知识的讲解中,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效果更加适宜,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要多多关注一些与政治课相关的重大国际、国内外的时政事件。比如国际上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欧元区经济再度受挫、2014年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失败等,国内更是关注重要的时政热点,尤其是以来,上任后所提出的最近的理论观点。比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时政动态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政治境界;另一方面,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提升人文内涵,加强社会实践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那么,教师的人文素养又从哪些方面得以体现,主要是教师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参与一系列的社交活动和实践活动,作为两课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还必须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研讨活动,通过这种学术交流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努力取得在知识领域的新突破。当然,青年教师还可以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以此来不断进化自身的心灵,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更为关键是思政教师要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责任心、感恩的心来回馈社会,比如社会上组织的“送温暖、献爱心”大型公益活动,都值得我们去付诸行动来做好学生的楷模,力争做一名有思想、有灵魂、有人格魅力的思政课教师。
实际路径 通过强化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课外社会实践的锻炼,使得思政课教师从很大程度上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丰富自我。但是,政治理论课不是 “闭门造车”,它迫切需要与社会实践接轨。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互动式探究法
互动式探究法是“毛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教师主体性的一种常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互动既包括课内的互动,也包括课外的互动和网上的互动。互动的方式包括课堂讨论、主题发言、专项引导、问题点评、案例分析、角色互换等。在诸多高校中都得到了两课教师的广泛采纳和学生的普遍认可。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很大程度上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抓住有利的学习时机,不断开挖自身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可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不但能够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思想交流和平等对话,不断提高学生的话语权、主动权和参与权,而且能够形成一种师生彼此尊重、爱戴、包容、理解、平等,课堂民主、活跃、热烈与和谐沟通的课堂气氛。因此,互动探究式教学法在“毛概”课堂教学中非常值得借鉴,对传统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式的作用。
2.音乐教学法
在“毛概”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图、文、音有机结合,起到声情并茂的作用。当然多媒体教学最显著的效果就是运用音乐教学法,就是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一些学生喜爱且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音乐或歌曲有意识地穿插于课堂当中,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真正实现音乐育人的作用。比如在介绍毛泽东时播放摇滚歌曲《毛主席语录》、《东方红》、《北京的金山上》等革命红色歌曲;从这些歌曲中让学生能真正领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再比如讲到改革开放时播放《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抉择的历史背景和缘由,这就为我们具体介绍改革开放作了内容上的铺垫。还有,我们在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章节时,首先以两首形成鲜明对比的经典歌曲来拉开这一章的序幕,比如国外著名的影视剧《大长今》的主题曲《呼唤》以及国内脍炙人口的民族传统音乐《喜洋洋》,让学生从这两首歌曲中深受启迪,引发内心深层次的思考来关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3.演讲比赛法
演讲比赛法也是“毛概”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热烈赞赏。它是一种依据相关章节内容与社会时政动态紧密相连、与学生思想实际密切结合、在学生中提倡采取围绕某一具体主题而展开演讲比赛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介绍第八章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节时,作为思政课教师,就可以动员学生围绕“和谐”二字展开,在取材方面学生可以以“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宿舍”、“和谐自身”等为主题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在班级中开展生动有趣的演讲比赛活动。然后,教师对此进行适当的点评。通过实践教学的课堂尝试,在学生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反响。首先,它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克服了学生胆怯的心理,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表现自我的机会;其次,它提高了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通过演讲比赛也让学生增强了自身主人翁意识,敢于表现自我、提高自身的自信心树立了一面精神旗帜。这些都为今后学生走入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 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学效果的体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的思政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育人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所以,作为一名高校政治课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念,提高理论修养,丰富思想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这门课程更加丰富、生动,真正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一门课程,这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卫红、虞尚元:《互动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第21期。
[2]胡移山:《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原则》,《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3]左明贵:《“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4]曲澎:《高校“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6期。
[5]楚凤梅:《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为例》,《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西安
看了“毛概时事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 2016时事政治论文范文
2. 2016毛概时事热点论文3篇
3. 2016关于医院的毛概时事热点论文
4. 关于高中时事政治的政治论文
5. 有关中国梦的3000字毛概论文
时事政治论文1500字(2)
时事政治论文1500字篇二
中俄在中亚的军事安全政策
摘要: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长远、宏观筹划,它是指国家在平时或战时,综合运用国家的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力量以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艺术和科学。中俄双方利益交织、碰撞和不确定性最多的应该是中亚地区。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中俄两国分别在中亚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军事安全政策,同时中俄双方在维护该地区安全和稳定方面又有相同利益,但也存在竞争。本文从阐述中俄两国在中亚的军事政策入手,分析了中俄双方在中亚地区的合作与竞争。
关键词:军事安全 集体安全条约 安全两难
一、俄罗斯对中亚的军事安全政策
中亚是俄罗斯传统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密布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安全领域依然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是中亚地区拥有关键性影响的大国。
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在外交与防务领域的许多政策并不十分清晰,但在对待独联体三国无核化问题上的立场却异常明确与坚决,即俄罗斯是原苏联唯一的核武器库继承国。如何将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核武器快速安全地运送到俄罗斯中央核武器库成为俄罗斯早期在中亚地区首要的军事安全关注点。
在解决该问题之初,俄罗斯并不希望美国过多参与,它坚信这个问题能够以“兄弟”的方式解决,不需要旁观者参与。但是由于俄无力向哈萨克斯坦等三国提供经济补偿、无力帮它们安全拆除核武器,并且哈萨克斯坦等国也不肯接受俄罗斯单方面向其做出的、没有国际担保的安全保证,俄只能转而寻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最终促成了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无核化。
二、中国对中亚的军事安全政策
中亚是中国的比邻,中亚局势的稳定与否与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状况紧密相关。
(一) 增强军事信任、解决边境纠纷
中国对中亚地区最初的军事安全关注主要是解决与中亚国家的边境问题,中国与哈吉塔之间有长达3300公里的共同边界,还有多个跨境民族。苏联的解体并没有使双方在边境重兵集结的状况得到改善。这不仅消耗量大量财力与物力,也无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
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在上海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双方不举行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限制军事演习的规模范围和次数;相互通报边境100公里纵深地区的重要军事活动;彼此邀请实地观察军事演习;预防危险军事活动;加强双方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边防部队之间的友好交往;该协定无限期有效。
1997年4月24日,上述五国在莫斯科元首峰会上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双方将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裁减到与睦邻友好相适应的最低水平,使其只具有防御性;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谋求单方面的军事优势;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裁减和限制部署在边界两侧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边防部队人员(在边界线各自一侧100公里范围内,每一方保留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的人员不超过13.04万人)和主要种类的武器数量;交换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有关材料;对协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等。该协定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经双方同意可以延长。
(二)支持中亚国家实现无核化
在哈萨克斯坦实现无核化进程中,中国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5年2月18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向哈萨克斯坦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中国完全理解哈萨克斯坦希望得到安全保证的要求,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一立场适用于哈萨克斯坦。中国政府呼吁所有国家作出同样的保证,以增进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所有无核国家的安全。”哈方高度评价并赞赏中方的立场,强调该声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重申为不断加强全球和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愿与中方继续相互协作。
2006年9月8日,哈吉塔乌土五国签署《中亚无核区条约》:1、中亚五国自愿放弃苏联时期遗留下的所有核基础设施;2、禁止中亚五国获得核武器和其他核爆炸装置;3、禁止其他任何国家在中亚无核区内部署或驻
扎核武装力量。这一条约,符合中国政府在无核区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赞扬。在中亚建立无核区有利于中国的西部安全,它将起到防止某些国家在该地区调动、部署核武器的作用。
三、中俄在中亚的合作与竞争
(一)两国的合作
1、争取国内稳定 发展的外部安全 环境符合两国共同利益要求
作为中亚的共同近邻,中俄在中亚地区有相似的安全利益,都需要保障中亚地区的安全,稳定本国的边疆,巩固自己的战略后方,还要增强地区影响力,保持和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
2、防范美国将中亚地区作为削弱、遏制中俄的地缘依托
9·11事件后美国军事力量直接进入中亚,中亚地区成为美国调控俄罗斯使其不能重新强大并预防未来中国崛起侵蚀或冲击美国显著优势的潜在砝码。尽管美国再三声明,它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并无针对中俄之意,并希望与中俄在这一地区的合作能持续下去,但在战略逻辑上,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必然产生地缘 政治后果: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可以将中亚基地作为军力中继站,向北可控制俄罗斯,向南可控制中国;平时可以监视威慑离间中俄在上海合作 组织架构下的区域合作。所以中国和俄罗斯应加以防范。
(二)中俄在中亚的竞争
在合作的同时,中俄两个相邻的大国也存在安全两难问题,安全两难理论是约翰·贺次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他认为国际 社会的每个个体为求安全起见总是在追求权势和实力,这样一个过程又会促使其他个体因同样的理由而不断加强自己,从而又加剧了前者的不安全感,如此循环的作用—反作用进程不仅没有真正巩固各自的安全,而且可能恶化双方关系的气氛。中俄两国的安全两难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人为的结果,而是两个接壤大国由于力量状况的变化,在传统安全理念影响下形成的状态。俄罗斯目前在中亚地区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在军事安全领域,俄主导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已经成为中亚安全与稳定的基础;在政治 经济领域,俄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动机,它势必想保持传统的影响和当前的相对优势地位,所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中亚地区影响逐步的扩大的大国全面进入中亚地区会存有一定戒心。对此中国应予以理解和高度重视,设法找到缓解两难局面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合作中加强了解和信任。
在和美国的关系上中俄也存在一定竞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的一位学者写道:“对于俄罗斯和中国来说,与美国的关系显得特别重要。每一 方都希望自己与华盛顿取得满意的关系。从美国方面来说,也存在同样的兴趣,在这‘三套车’中的任何两个伙伴都不可能形成反对‘多余的第三者’的统一战线。
参考文献:
【1】郑羽主编《中俄美在中亚:合作与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学术论文集——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卷》,经济 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3】朱成虎主编《十字路口:中亚走向何方》,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看了“时事政治论文1500字”的人还看:
1. 时事政治论文800字范文
2. 关于时事政治的政治论文2000字
3. 高中时事政治论文2000字
4. 时事政治论文800字左右
5. 高一时事政治论文2000字
关于难民的时事政治论文
难民是指由于天灾或人祸而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需要离开原居地的人。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难民的时事政治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从难民危机看欧盟一体化
摘 要 欧洲难民潮爆发至今,各国民众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以德国民众态度转变尤为巨大,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难民问题解决的困难――代价过大、耐心耗尽的民众是否仍会继续支持政府在难民问题上的开放态度――欧洲各国政府态度不一是难民问题妥善解决的最大障碍。面对影响整个欧盟国家的重大问题,欧盟领导机构在难民问题上的决策乏力折射出欧盟一体化的困境。
关键词 欧洲难民 德国 欧盟一体化
作者简介:刘静,河南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
冷战以来,欧洲连续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以来两次大的难民潮,应该说第一次难民潮推动了欧洲难民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盟一体化的进程。而最近这一次难民潮不仅来势汹涌,更因其难民主要来源于伊斯兰国家,不同于第一次难民潮是来源于欧洲国家内部, 文化 融合较为容易。伊斯兰文化和____文化的隔阂历来就较难解决,这次难民的涌入更是从经济、文化、政治、宗教各个方面冲击着欧盟民众的神经,由此带来的欧盟国家迥异的反应,不断挑战欧盟一体化建设的意愿。①
一、欧洲难民问题上德国态度转变
面对二战以来欧洲最大的难民潮,德国政府最初是持欢迎态度的,因此越来越多的难民从欧盟内部越境进入德国。德国德累斯顿《萨克森报(Sachsische Zeitung)》援引记录申请庇护者初始分配信息的。Easy系统的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109.1894万名难民在德国登记申请避难。②政府要为每位成年难民每月发放几百欧元的补贴,这些钱都来自于财政拨款,经济压力尚好解决。真正值得担忧的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问题,这些难民大多持有和欧陆主流____文化不同的伊斯兰宗教信仰。欧陆原本就存在伊斯兰种群和基督____的融合问题,它们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越来越多的德国民众担忧,如果任由伊斯兰文化背景难民入境,那么社会分裂趋向将会更加严重。迫于种种压力,德国在奥地利的边界地带恢复边境审查,难民无法再任意进出。这种违反欧盟申根协定的行为和德国政府最初欢迎难民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德国的执政联盟中,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Union)和社会民主党(SPD,以下简称社民党)在难民问题上也失去了以往共进退的步调。社民党主席、德国副加布里尔于2015年11月2日驳回了关于在德国边界设置过境区以过滤较无望取得庇护的移民的提议。③
除了政府风向的转变,随着进入德国难民数量越来越多,德国民众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欢迎难民到来然而这一热情变得摇摆起来。默克尔曾经宣称难民将会是“德国的新鲜血液”,给德意志带来“新的民族融合”,但是德国人的视线却总被一些负面新闻所吸引――不时被曝光的伪装成难民的恐怖分子、汉诺威球场恐袭威胁、新年夜科隆的大规模性侵和遍及全德的民众抗议。曾甚为民众支持爱戴的默克尔在难民问题上态度强硬,丝毫不理会德国民众的诉求。而民众则以他们自己的的方式给予回应:德国广播电视联合会(ARD)2016年5月份民调显示,持右翼民粹主义立场、反对大规模接受难民的德国选择党(AfD)获得民众极大欢迎,支持率从2015年8月份难民危机刚发生时的3%急剧飙升至创历史的15%,而联盟党(Union)则由起初的43%下降到33%。④在支持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联盟党(Union)是否会因为2017年德国大选而给默克尔以更多压力也值得关注。
二、欧盟在难民问题上的态度纷争
不单是德国,其他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类似的问题。英国《金融时报》5月10日报道,奥地利极右翼的自由党(Freedom party)因其反移民倾向而支持率大幅飙升,而担任奥地利逾7年之久的法伊曼,则在失去所在中左翼社会民主党(SP)的支持后宣布辞职。类似的情形还有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FN),虽然在12月13日法国内政部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在首轮选举中获胜的“国民阵线”在第二轮投票中落败,但这个坚持民族主义、反移民、反申根协定的政党自此留在法国政坛,自此拥有了政治话语权。
冷战以来,欧盟各国对待移民态度分化明显,以法国的“同化原则”及英国、荷兰的“多元文化主义”最具代表性。⑤但从本世纪开始,随着伊斯兰世界的纷争加剧,及世界范围内与伊斯兰相关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增加,从本世纪初期开始,各国伊斯兰政策开始趋于同向。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又适逢伊斯兰难民潮,欧洲极右翼政治势力得以趁机发展,一些极右翼政党公然鼓吹排斥难民,反对欧洲“伊斯兰化”。尽管很多选民将选票投给这些极右翼政党只是为了表示对执政党的不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极右翼势力已经成功的站在了政治宣传舞台上,并将移民、文化冲突、移民等问题变成各政党都难以忽视的竞选话题。极右翼政党在政治影响力和执政 经验 上都远远不如传统政党,但毫无疑问他们成功的将选民的注意力转移到这次难民潮上。为了争夺选民,欧盟各国政党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保守化”、“右倾化”,特别是一些南欧国家因为地理因素承受了更大的难民压力,更易导致右翼政党的上台。
除了选民倒逼执政党外,接收难民也将增加经济负担,挤占社会资源,使原本就是低迷的经济雪上加霜。文化背景的差异更使得民众担忧宗教、民族、文化冲突会酿制类似恐怖袭击的事件。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科隆跨年夜性侵事件以及布鲁塞尔机场车站爆炸事件更印证了欧洲民众对难民政策的质疑,早在此前就有人担忧恐怖分子利用难民潮混入欧洲核心区域。
基于种种考虑,不难理解为何欧盟各国对待难民问题前后不一、自说自话。面对难民潮的持续发酵,欧盟也曾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案,都因成员国态度不一,最终没有形成获得全部国家支持解决方案。如欧盟委员会于2015年9月10日做出的把希腊和意大利境内的16万难民分配到其他欧盟国家的计划就遭到了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明确反对。而在该计划执行的最初6个月内,只有937名难民被成功转移。⑥欧盟委员会从2016年4月6日开始着手修订以《都柏林协定》为核心内容的难民庇护政策,以减轻希腊、意大利等“前线国家”的难民潮压力。而这同样不被看好,被认为离复杂的政治现实太远。 三、从难民问题看欧盟一体化
难民危机越演越烈的很关键一点是,欧盟没有及时作出有效可行的决策。作为波及整个欧元区的难民潮,欧盟共同利益要求所有成员国共同行动,而各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却作出迥然不同的反应。承担了大部分难民登记、审查和接纳工作的法德两国,希望尽快通过难民分配方案;而北欧国家因难民份额较小,采取了遣返难民的政策;南欧的意大利和希腊因其不是难民的目标国家,干脆放弃了履行《都柏林公约》关于允许难民停留并审查难民申请第一责任国义务,放任难民过境。
上述问题不过是欧盟政治体制设计本身存在漏洞的表象。欧盟内部的决策一直遵循着协商一致的机制,并且运行良好,但我们应注意到,欧盟的上层建筑架构主要用来运营市场一体化项目,抑或作用于贸易协定的谈判,一旦触及到难民潮等政治社会危机,欧盟机制实际上就处于瘫痪状态。在难民政策的决策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成员国的各自的意志,而非欧盟整体的意志;政策执行上也是通过各国政府柔性的协调和支持实现的,而非欧盟领导机构的统筹安排,这些都必然影响有效决策的形成和落实。欧盟的团结一致原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挑战。
此外,与难民问题互相影响的,是在6月23日举行的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的英国公投,它将是下一个欧洲关注的焦点。“德国《柏林日报》5月9日刊文称,英国公投将是一个‘脱欧晴雨表’。若公投结果是脱欧,将加速各国仿效英国进行脱欧公投;即便结果是留欧,也只是暂时给各国公投的想法‘泼冷水’。”作为欧洲大国的英国,其一举一动都会给欧洲各国带来难以估量的示范作用。脱欧情绪的蔓延成势反映了欧盟正遭遇多年来最严重的认同危机。
在欧盟的历史进展中,一直存在着反对移民,反对欧洲一体化的思想和政党,但它们一直被欧洲一体化成就的光芒所遮盖。进入到21世纪,反对外国移民的极右翼政党和反对欧洲一体化的疑欧主义政党开始合流,形成了一股反对外国移民,反对欧洲一体化的强大的极右翼力量。面对2014以年的难民潮,欧盟没有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导致难民问题演变成难民危机,这给反对外国移民、欧洲一体化的极右翼政党以绝佳的崛起机会,也直接导致各国极右翼政党在近年来的各国选举中屡创历史记录。虽然极右翼势力的崛起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认,难民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脱欧情绪,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这次难民潮来势汹涌,短时间内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透过这次难民危机中欧盟机构及各国的反应和态度不难看出,在紧急情况下,欧盟上层机构在面对成员国为求自保而无视欧盟整体行动的行为时,缺乏一种妥善有效的处理机制。作为一个超国家机构,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政治协调机制,没有切实可靠的执行保障,在重大集体决策面前,都将无能为力。难民问题也好,债务危机也好,都不过是欧盟上层决策机制漏洞的反映。在新世纪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欧盟一体化进程除了要面对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重重困阻,恐怕更难解决的是欧盟成员国与超国家机构之间的利益分歧。欧盟下一步是走向分裂还是继续向着一体化前进,就在其决策协调机制的重构了。
参考文献:
[1]宋全成.欧洲难民危机:进程、特征及近期发展前景.山东社会科学.2016(2).
[2]伍慧萍.难民危机背景下的欧洲避难体系:政策框架、现实困境与发展前景.德国研究.2015(4).
[3]黄海涛、刘志.试析欧洲难民危机.现代国际关系.2015(12).
[4]张浚.福利困境、“去民主化”和欧洲一体化:欧洲政治转型的路径.欧洲研究.2014(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难民的时事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