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中历史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2023-12-05 21:35

高中历史论文1000字

林则徐西学思想论略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
英雄和爱国者,他不仅领导了中国历史上
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
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
严,而且与清王朝长期奉行的盲目排外、
闭关锁国政策不同,以务实的态度和作风
开了了解西方情况、学习西方知识,并将
之付诸行动的先河。
林则徐与“民主”政治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面对西洋的坚甲
利兵,不得不作“西夷”背景的了解,因此有
《四洲志》之编著。《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
绍了当时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概况,内容包括地理历史、政治制度、财政
经济、军制武备、对外关系、科技文艺、宗教
信仰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许多新知新
闻。这部书对于当时的中国,犹如一股清新
的“民主”空气吹进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
政治的堡垒,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为辛亥革
命以后,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高
扬“民主”大旗制造了舆论。
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该书竟然提到了
西洋的议会,特别是英、美、法三国的上下
议院,颇有相当篇幅。该书叙述英国上下
两院的结构时,谓上院议员多王公贵胄,
全院约426人;下院议员来自地方,“由各
部落议举殷实老成者充之”,共658人。谈
到议院的权力,指出“国王虽有权裁夺,但
必由‘巴里满’(Parliament)议允”;国王行
事有失,承办官员要交“巴里满”议处。美
国是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军国大事,必
“西业”会议而后行。西业即今之参议院
(Senate),其议员经由选举产生。选举是将
选票“暗书弥封存贮公所”,“以推荐最多
者为入选”。法国设“占马阿富”(Les
Chambres),其制度与英国相近。①
《四洲志》讨论英、美、法议会的组织、
权力关系、选举等。林则徐介绍这些观念
时,相关的名称都是音译,例如上院译为
“律好司”,下院译为“甘文好司”,原来就
是House of Lords及House of Commons的
音译,但均未予转换,不谙原文者,读之有
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林则徐似乎对
自己的著作并不满意,加上内容需要进一
步充实,因之决定敦请魏源作全面性的补
充。
然而,魏源的补充并未超越林则徐的
《四洲志》,原因是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限制了其个人视野,重点放在了解英
人的坚甲利兵,于议会政治甚少措意,大
多转抄《四洲志》的内容,没有进一步的发
挥。比较突出的一点是,魏源提到了议院
多数决的原则,“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
占从二,舍独循同”,感觉其为一美好制
度。②
作为“民主”特别是民主政治的具体
运作———议会思想进入中国,加快了中国
的民主进程,由此,才有了清廷之派遣五
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不仅深入理论,同时
考求实施的技术,至此中国进入了紧锣密
鼓的实行时期。
议会思想于1840年前后进入中国,这
无疑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当
时引进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
传统有功名的绅士,如冯桂芬、王韬等;
一类是政府官员,如林则徐、魏源等;一
类是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如麦都思等。林
则徐是最早注意到西方“民主”政治的中
国官员。
林则徐与“论用兵”
为了准备反侵略战争,对西方军事、
科技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便成为林则徐重
点关注的内容。从《澳门月报》第四辑“论
用兵”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论用
兵”收集了广东、福建的一些海战材料,林
则徐根据从澳门翻译的书报中对这些海战的评论“具知西人极藐水师,而畏沿海
枭徒及渔船蛋户”,③又了解到英舰害怕我
用火攻,这进一步发展了林则徐“民心可
用”的思想,因此,在反侵略战争中,他招
募渔民、蛋户编成水勇,并采用火船出其
不意进攻敌人,且屡获胜仗,大大增强了
其抵抗侵略的决心和信心。
通过对西方军事情况的了解,林则徐
认识到英国在军事方面的优越与先进,为
了学习英军的“船坚炮利”,他还从澳门购
买了军事技术资料,组织摘译了有关欧式
大炮瞄准发射技术的书籍,训练军队学习
使用欧式大炮,并在广东防务中应用。为
了改变中国的军事落后状态,林则徐通过
澳门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船炮,譬如,他
从澳门“设法密购西洋大铜炮及他夷精制
之生铁大炮,自五千斤至八九千斤不等,
务使利于远攻”,④这些铜铁大炮被用以装
配虎门炮台和广东水师船只。外国的帆舰
无法引进,他便通过美国商人购买商船
“甘米力治号”,将其改建为兵船,船上共
装有34门英制大炮。林则徐曾试图与水师
提督关天培合作,以这条船为模型来推行
水师的近代化,这可说是近代中国洋务运
动的最早萌芽。
战争规律告诉我们:知己知彼首先是
战争实践的要求。19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
阶级为了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和控制中国
这个广大市场,对华肆逆称兵已是迟早之
事。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通过接触外界认
识到“必须时常探访夷情,志气叙事”。开始
为即将到来的鸦片战争作准备,是在“林则
徐自去岁至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
书”,“具知西人极藐水师,而畏沿海枭徒及
渔船蛋户”。正是通过对对方的了解,林则
徐不仅看到了中国水师的腐败和人民力量
的伟大,也看到了英敌的怯懦,从而相信
“民心可用”,继而招募渔民、蛋户丁壮
5000人,变为水勇,日夜操练,成为后来抵
抗英军的强大的战斗力。
除调查研究英敌动态外,他们组织专
人翻译外文书报,编译《华事夷言》、《四洲
志》和《各国律例》等,介绍外国的政治经
济、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使中国人民对
外国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也使林则徐认
识到英距中国“历海程七万里”,从而在广
州严密设防,“以逸待劳、以守为战”,使英
舰逡巡海上而不敢冒犯广州,被困于海
面。尽管鸦片战争中我方处于防御地位,
但是林则徐在了解敌情的基础上却充分
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即使被撤职后,他也不忘对地方的研
究。1841年4月14日林则徐应邀筹议战守
时,仍高兴地呈上了一份长达2000余字的
防御粤省计划,计划中对对方进行了这种
阐述:“周密探报敌情,捉拿汉奸,英军行
动‘朝夕变迁’,并非一致,必须派遣妥干
人员,或轮流改装分路确探,或在澳门暗
中坐探。”这再次展示了林则徐对敌方研
究的高度重视。
林则徐与“新闻纸”
澳门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占据之后,
西方国家人士就不断地移居澳门,使澳门
逐渐成为西方商人的立足点、鸦片贩子的
贩毒中心以及外国侵略者(尤其是英国)
的情报收集站和给养基地。正因此,大
量的西方近代文化、知识和各种信息也
随之带进澳门,这也带动了澳门新闻出
版业的发展和繁荣,“新闻纸”也就应运
而生。
澳门汇聚大量西方文化和信息,成为
林则徐了解西方的一扇窗口。由于清王朝
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文化上则实行
愚昧的专制主义,不允许任何背离“经书”
的“邪说”、“异端”存在,禁书之严为历代
所罕有,阅读“夷书”更属大逆不道。因而,
西方近代先进的文化、知识等很难进入中
国内地。而澳门由于已成为西方人的居留
地,无形中成了中国唯一能够接触西方
事物、获得西方信息的地方。在澳门,不
仅有各种西方书籍传入,而且西方人还办
有各种报刊,如《广州周报》、《广州纪事
报》(这两种报纸原在广州办,1839年5月
移至澳门)和《新加坡自由报》等,这几种
报纸被统称为“澳门新闻纸”。此外还有
《澳门杂录》、《中国丛报》等。这些报刊的
主要内容涉及外国人对有关时事政策的
反应、报道和评述等,而这正是林则徐
在禁烟活动和反侵略斗争中需要的。因
此,林则徐一到广东,就将澳门作为其
了解外部世界的首选之地。用林则徐自
己的话说:“其澳门地方,华夷杂处,各国
夷人所聚,闻见最多……又有夷人刊印之
新闻纸,每七日一礼拜后,即行刷出,系
将广东事情传到该国,并将该国事情传
至广东,彼此互相知照,即内地之塘报
也。彼本不与华人阅看,而华人不识夷
字,亦即不看。近年雇有翻译之人,因而辗
转购得新闻纸,密为译出,其中所得夷情,
实为不少,制驭准备之方,多由此出。”⑤从
1839年3月到1840年11月,林则徐组织翻
译了澳门的外国报刊和书籍,金安清在
《林文忠公传》中说:“公独设间得其新闻
纸,及外洋记载,通以重译,能中其窥
要,而洋人旦夕所为,纤悉必获闻,西
酋骇为神助。”⑥可见澳门独具的西方知识
与文化信息汇集的条件,正好为林则徐等
有识之士了解西方、了解外部世界打开了
方便之门。
林则徐作为封建王朝的封疆大吏,能
够冲破保守势力的藩篱,努力探求西方新
知,向西方学习,其影响是深远的,这在当
时或多或少地延缓了中国被英国殖民地
化的进程,同时为中国文明与开放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

高一历史小论文1000字(自选题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我们各自的优秀传统,如何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之中,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
  在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大潮中,重视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尤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着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将束缚人类的创造力,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既是对各民族文化之根的追溯,也为现在与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本土文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防止盲目的、急功近利的、破坏性的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愿意与各国交流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寻国际合作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
  传统文化的保护,既包括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目前,关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立法和国际协作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专门国内法的国家还很少,国际间的合作也还很不够。希望会议能够在关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更加关注扩大和加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不仅涉及到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方法问题,所以建议会议提请各国关注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出现冲突时的具体解决办法。我们尤其希望会议在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模式和实践,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机制等具体操作层面做出创造性的工作。
  二、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祖先创新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鼓励和保护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活生生的当代生活,并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在科技迅捷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当代,紧跟时代、着力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图强的十分重大的问题。21世纪各国的文化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保持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值得我们深入研讨。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没有文化的多样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其独特的精神财富是产生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现代化的发展,从技术手段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电脑、互联网和各种信息传播的普及,到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与商业关系的密切,使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需要适应这种转型,才能在这种当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应当发挥关键性作用,要研究政府如何通过政策调整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各国政府需要采取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的保护,使之成为历史的忠实样本,使人们由此了解过去;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又需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为现代生活服务。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中鼓励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样是当代各国政府进行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传统,具有各自的发展道路,不同传统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随着人类进步和时代发展,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单独发展或孤立存在,东西方文明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顺乎潮流,合乎人心。不同文化传统间的沟通有助于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前提下文化的共同发展。
  在各国之间形成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机制,加强联系和对话,减少冲突和磨擦,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的前提是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同时,需要不同文化间加强交流与交往。通过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可以达到文化的共同繁荣,这是一种在保持自身文化特征的前提下的相互促进关系。世界因不同而精采,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文化发展需要各民族间建构一种相互的交流环境。因此,在文化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一套文化交往基本准则和有效机制的体系,将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准则和机制不仅应覆盖绝大多数国家,还应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可操作性。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既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又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国度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

为了帮助各大莘莘学子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优秀历史教学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一

摘要: 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传递和交换越来越频繁,人类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深受影响。借助于现代技术,不仅教学手段得到了创新,教学方法也得以改进,教学内容也大为丰富。因此,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以便为历史教学服务。

关键词: 大数据;高中历史;兴趣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这种技术的极大进步,不仅直接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而且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大致如下: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黑板、粉笔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的口头讲解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黑板、粉笔加老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原始单一。整个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居于绝对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手段的单一加之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许多老师都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自从信息技术普及之后,教学手段得到了极大改善,学生的兴趣问题也有了很大改观。

就以《孔子与老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孔子、老子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在孔子、老子生活的时期,世界各国还诞生了哪些思想家,有的学生说:亚里士多德;有的学生说:柏拉图;有的学生说:释迦牟尼。通过这样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个时代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教师要将孔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学习效率。

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于多媒体可以展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取代了教师的板书,也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讲授,从而使教师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机会从一个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指导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由此,便可以实现师生地位的转变,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

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动态演示法、表格归纳法使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将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开始涌现出来,如,合作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涌现,都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历史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要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适当引进一些教科书之外的内容。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此前对于教材的拓展和补充并不多。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查找提炼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到教学课件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等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入本节的新课。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图文介绍,在讲解完教科书的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在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形势。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对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大势有一个宏观把握。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创新教学手段,全面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艾音红。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历史素养的培养[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C],2014.

[2]王毓高,石莉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改革与开放,2012(02)。

[3]张荷。运用“友善用脑”理念,创设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设计[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二

一、背景篇

高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了,截至期末考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组织了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和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波动很大,尤其是期中考前后。在平常我值班的自修时间里,来问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期中考试前的一周,在我值班时很多学生很频繁地拿书、拿练习册来问我,甚至有学生还跟我预约,要我在其他自修时间里来班级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学习、钻研的热情让我动容,我也在所教的几个班级来回奔波,忙得不亦乐乎。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回到了考前的平静状态,我坐了一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上来问问题。我曾戏谑他们说:“考试真是灵丹妙药啊,一场考试就可将考前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在学生会心的欢笑声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这种考试前后问问题频率大波动现象背后,暴露了高一年级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问题篇

1.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已经进入高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带着初中的心态对待高中的各门功课,认为除了语、数、英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此外,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风气严重,很多学生抱定读理科的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课不用心听,不愿意做笔记,下课后就将书和笔记扔到一边去,等到下次上课才再拿起来。所以,平常不钻研也就没问题可问。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不科学

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几天熟悉知识点在课本的位置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初中学历史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以为考前背一背,练习册做一做、看一看就可以了,平常不重视复习、消化知识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来讨教老师。

3.不重视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效率不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三个被动”,即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被动写作业,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培养阅读、分析、归纳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没有自己主动对知识点整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性训练,就没办法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出建设性问题来与老师交流。

所以,尽管考前有很多学生来找老师问了很多书本、练习册上的问题,但期中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甚至考出了非常低的分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平常的积累和钻研。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

三、对策篇

1.重视开学第一课的引导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堂历史课上,最好不要教授课本内容,而是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工作。比如,要讲讲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难度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改变轻视历史学科的初中思维,做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准备。

2.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爱上历史课,更要注意渗透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相似、相同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等图示法来归纳知识点,等等。通过种种学习方法的启发、应用,引导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这样可以在深入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例如,比较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和希腊地区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能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3.重视练习的训练和落实

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做历史练习册,被动抄写应付,因此,平常要加强对学生练习册的检查,既要他们及时做完,还要求他们用红笔对答案批改,老师再定时抽查批阅,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或者另外布置作业。此外,还要由备课组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定时定量组练习卷,学生做完后要第一时间收上来批改并挑出典型题目来讲评,做到及时、保质、保量、有针对性、常规化训练,让学生能及时应用、消化知识点,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不至于所有的问题都积压到考前那几天,而平常无题可问。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求一篇高中历史论文

  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英国王权的确立过程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整个西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频繁的遭到外族的入侵,“这个时候,人们会热烈希望出现一个平息天下的君主。任何一种具有绝对统治权特征之一的制度在这时出现,向社会提出安邦定国之计,社会就会群起支持,热烈拥护,就像逃亡者奔赴教堂寻求避难一样。”[1]恩格斯曾说:“在这种普遍混乱的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2]英国王权就是在这种普遍混乱的状态中建立起来的。
  1、封建王权的孕育: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大约在公元5—6世纪,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西欧。“这些新来的人来自日耳曼的三个较为强大的民族,即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3]日耳曼部落在战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国家,经过不断地兼并,到七世纪初形成了七国对峙的局面。伴随着诸王国争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的同时,8世纪末丹麦人也开始发动了对不列颠的入侵。在反抗丹麦人的过程中,英格兰逐渐建立起了统一的王权。
  2、封建王权的确立:诺曼王朝时期
  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大不列颠,建立了地跨海峡的盎格鲁—诺曼王国。为了政权的合法性,把强大的军事占领转化为牢固的政治统治秩序,威廉意识到,必须在被征服地区建立起强大的王权。为此,威廉将死于战乱或流亡异地的旧贵族领有地收归国王所有,同时没收了大部分盎格鲁—撒克逊贵族的土地,然后按照封建制的模式,建立起直接的封君封臣关系。随后,通过“末日土地调查”和“索尔兹伯里誓约”使国王获得了对各级封臣的财产和人身支配权,增强了英王封建领有制特权。
  二、王权与议会的斗争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这一政体确立的过程实则是资产阶级与王权展开角逐的过程,它最终导致了议会主权的确立和君主实权的丧失。
  自诺曼征服以来,英王就一直保持对全体居民的直接权力和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特别是经历了中世纪的政府机构改革,王权得到极大的加强,国王在议会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新贵族参政意识的增强,下院的独立意识逐渐加强,王权尽量限制议会,而议会则力图挣脱一切限制,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开始展开。
  1、议会斗争阶段
  伊丽莎白统治晚期,王权已有衰落趋势。詹姆士一世即位后,不能容忍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和独立性的增强。但是詹姆斯一世却长期被财政问题所困扰,只有召开议会,要求批准增加新税。议员们无视国王的征税要求,着重讨论议会特权问题,批评国王的内外政策,詹姆斯一世两度解散议会。查理一世即位后,专制统治有增无减,屡次解散议会。议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1628年向国王提出《权利请愿书》。为了换取议会拨款,查理一世被迫签署该法令。1640年为筹集军费对付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再次召开了长期关闭的议会。但议会没有满足国王的要求反而大肆抨击政府暴政,国王无奈立即解散议会。随着苏格兰军队的再次进攻,英格兰军队的节节败退,查理一世进退维谷重新召集“长期议会”。议会显示了空前的革命性,王权受到严重的削弱。查理一世不甘心失去权力,率领卫队闯入下院,首先用武力对付议会。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开始诉诸武力。
  2、内战阶段
  随着议会与王权矛盾尖锐化,最终导致内战的爆发。内战爆发后,议会里形成了三大派别: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大贵族利益的长老派,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独立派,以及代表城乡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平等派。内战初期,长老派控制了议会军的领导权,他们态度暧昧,希望能在国王作出让步的情况下与其言和,致使战场上议会军处处被动,革命形势恶化。议会军广大官兵对长老派妥协的态度极为愤慨,较为激进的独立派和平等派开始与长老派展开了一系列斗争。1645年,议会通过《自抑法》改组军队,组建“新模范军”,克伦威尔拥有实际上的指挥权。通过纳斯比荒原战役打败了王党主力,取得了第一次内战的胜利。
  第二次内战期间,长老派仍坚持同查理一世谈判,要他在接受条件后复位,士兵和下层人士对此强烈不满。通过“普莱德清洗”,克伦威尔控制了议会;在平等派的推动下,克伦威尔采取了断然措施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处决国王后,议会又通过决议,宣布废除上院,实行一院制。后来又废除君主制,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阶段
  共和国的建立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与王权及其他政治派别斗争的产物。共和国建立后,克伦威尔自封为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居于统治地位的独立派开始扼杀革命的发展。克伦威尔死后,英国各种势力处于对抗状态。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围绕着王权的归属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渴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遏制人民的斗争和保护他们既得的利益。在这种情形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达成了妥协——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不仅仅意味着王权的复辟,还标志着议会的回归。王权逐渐受到议会的制约,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也逐渐得到了确立。
  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王权的保留说明“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4]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仅仅拥有行政权,而且这种权力也越来越多的被内阁所代替。随着议会主权的确立和君主实权的丧失,最终促成了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参考文献:
  [1][法]基佐.欧洲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2-5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3.
  [3][英]比德.英吉利教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7.48-4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99.

上一篇:中国旅游文化相关论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