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小学体育舞蹈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9 20:11

研究小学体育舞蹈论文

体育舞蹈论文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情感,是一种人体文化。舞蹈艺术居艺术之首,它随着人类的社会演变和文化进程而发展。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现在,体育舞蹈受到越来越多大民的青睐 ,它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增强人民的体制方面都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与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舞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本文就是对体育舞蹈的一些探讨。
一. 体育舞蹈的起源于发展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社会活动的舞蹈,它的原名为“舞厅舞”或称“舞会舞”,也有人称之为“社交舞蹈”,现在的名称是“国际体育舞蹈”或“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其它的各种艺术一样,不断地从劳动人民的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加工,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交谊舞。早在11、12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规范和精炼、提高,进入了宫廷,形成了“宫廷舞”,成为王公贵族们消遣、娱乐的工具。直至法国大革命,宫廷解体后才使这种贵族独特享用的“宫廷舞”进入了民间社会,变成了社会中人人可跳的交谊舞。这个时候流行的社交舞,由于受“宫廷舞”的影响,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绅士风度,当时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从此,在欧洲各国流行。历经了7、8年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各种流派的舞蹈,因流派的增多,所以舞步也渐渐失去了一致性。到20世纪20年代初,为使社交舞有统一、规范的舞步,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集中了各方面的交谊舞专家,在当时政府的支持下,对当时交谊舞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将各种舞蹈的舞姿、舞步、跳法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共同审定了7种公认的合乎标准的舞蹈。它们是:布鲁斯、慢华尔兹、慢狐步舞、快华尔兹、快步舞、伦巴、探戈舞,并合为《国际标准舞》,由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公布于世,从此,在国际上便形成了比较统一的交谊舞步。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交谊舞与拉美当地豪放、洒脱的黑人文化相碰撞,从而产生拉丁舞。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教材的不断修改与更新,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规范的两大类舞蹈,即当今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
二.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 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于30年代率先进入上海,后又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解放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文化大革命中交谊舞消声匿迹,于1979年2月2日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后复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我国的体育舞蹈活动逐渐开展。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英国、丹麦、瑞士、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来我国大陆进行表演和讲学,从而在我国掀起了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潮。1989年8月,国家体委成立了体育舞蹈俱乐部。1991年5月3日“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宣告成立。随后,从1991年~1996年,分别在北京、深圳、武汉、郑州、广州、北京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1994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和“国际标准舞学院”相继成立。1995年中国2次派团赴英国和德国参加比赛。1995年和1996年先后2次在上海和北京举办“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教师级考核,共有近70人通过,成为该会会员。随后,中国又多次派团参加世界著名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995年4月国际奥委会对体育舞蹈的认可,为体育舞蹈开辟了广阔天地。同一时期,199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班,这预示着体育舞蹈将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1992年“北京市高校体育舞蹈协会”宣告成立。1994年和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举办了高校比赛,尽管舞者技术水平不高,但它预示着体育舞蹈如同刚出土的幼苗,在高等学府的校园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已先后将体育舞蹈引入课堂,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舞蹈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开展的范围越来越广了。
三. 体育舞蹈对不同阶段人的影响 (一.)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舞蹈的强度可以自由掌握,适合于大众及中老年朋友,并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对各种慢性病,平足病和神经衰弱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体育疗法。它还能防止某些生理缺陷,纠正人体的不良姿态,发展人体动作的对称性、协调性、控制能力等。老年人处于体质由盛转衰的时期,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发生着退化性变化,人体开始逐步分解消耗自身的体质,骨质疏松,肌肉重量减轻,肺活量降低等老年症状开始显现,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通过适度的运动及合理的营养调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加强的,体育舞蹈正是减缓老年人体质衰弱,增强体质,进而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运动方式之一.老年人的体特征有别于年轻人,在体育舞蹈的编排与音乐选择方面要予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创编适宜的体育舞蹈,这样就可以使舞蹈者在优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并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美妙动听的音乐使人精神振奋,可以调动全身的神经参与进来,使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体育舞蹈对中年妇女的影响 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从中年进入老年都要经历人生一个转折点,即更年期。处于更年期的妇女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更年期综合症,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这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幸福,也涉及到家庭,涉及到社会,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和妇女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分布开的。所以关心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体育舞蹈锻炼能预防和减少更年期妇女的肥胖,优化体型,提高心肺功能。在运动过程中,参与者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如:华尔兹(30小节\min)消耗能量(23.8kj\min)布鲁斯(26-28小节\min)消耗能量(21.94kj\min),伦巴和布鲁斯是体育舞蹈节奏最慢,消耗能量最少的舞种,但仍比每小时骑5.5km的自行车(18.8kj\min)的能量高出26.6%,其他节奏更快的舞种,消耗的能量就更多了。通过有规则的体育舞蹈锻炼,课增加女性荷尔蒙“雌激素”的分泌,使他们的负情绪也得到了发泄,又消耗了大量能量,所有更年期妇女通过有规律的体育舞蹈锻炼,可以减少肥胖,优化体型。体育舞蹈是一种中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人体在有氧供能条件下完成的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有氧练习,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换氧供能、增加肺的容量和通气量,提高肺的功能。体育舞蹈能缓解和排除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困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容易引起情绪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如:失眠、心烦、容易激动等,另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妇女更年期生理和心理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排除和缓解妇女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先要使其身心平衡。科学证明,运动负荷适度的体育舞蹈锻炼能使人体释放体重多肽物质-咖啡呐,它能使人产生欣快和镇静,从而促进心理平衡。在跳舞过程中,需要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配合,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所以肌肉感觉也特别敏感,引发舒服的生理感觉,有了生理感觉,再加上积极愉快,稳定的情绪,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困扰得到了缓解和减少,心理健康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所以说体育舞蹈锻炼对更年期妇女有直接的健康效应。总的来说,体育舞蹈能增强更年期妇女的体质,减轻、缓解更年期妇女身心困扰,提高心肺功能及心理健康水平。(三.)体育舞蹈对青少年的影响 07年国家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广,其中男女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经过推广,这些舞蹈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青睐,学生锻炼的兴趣普遍比较高,在娱乐中健身,其自觉性也强,运动量和强度就有了一定得保障,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从而保证他们身体,心理健康成长的血药,更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体育舞蹈受绝大多数女性的欢迎,特别受女学生的青睐。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学生的心理需求。集形体美、音乐美、服装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同时,体育舞蹈又是一项严谨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参与体育舞蹈要求学生依着整齐,风度大方,养成文明礼貌的风尚、习惯, 昔日的体育活动项目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舞蹈把健身和健心融为一体,因此,倍受欢迎。 体育舞蹈不同于滑冰运动,体操等技巧运动项目,它的无惊险性,使青少年容易接受,它的舞种多,风格各异,难易有别。对青少年来讲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青少年可根据自己对舞蹈风格、音乐节奏、艺术表现等爱好特点,来加以选择,重点练习。体育舞蹈是男女合作的群体运动,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养成心胸宽阔和与人为善的性格,而且还有利于养成他们热爱集体,精诚合作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四. 体育舞蹈能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要 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们对精神文明与文化体育生活得渴求,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余,不再满足于观赏他人的表演,而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形成现代人独特的心理特点。现代人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要追求形体美、艺术美、心情快乐及精神2.4体育舞蹈能丰富健身活动的内容 体育舞蹈丰富的内容,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们选择提供选择的内容。同时又大大改变健身的传统模式。由于体育舞蹈种类多,风格迥异,练习者不失时机灵活多样地选择体育舞蹈作为健身内容充实到自我锻炼中去,不仅可以激发自身的锻炼热情,又可改变自身的精神面貌,活跃群体锻炼的气氛,达到健康体魄和愉悦身心的目的。通过练习体育舞蹈既可以消除疲劳,松弛紧张的情绪,又从中健美了形体,还可以提高各自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通过在十堰市张湾区发放居民健身调查表(见附件),得到的结果,50份调查报告,回收率100%有效率98%,其中有75%的人了解体育舞蹈,有30%的人现在在进行体育舞蹈锻炼,有70%的人想要学习体育舞蹈, 居民的健身方式比较多样,但是体育舞蹈还是很受广大居民的欢迎和喜爱的。只有人们喜爱它才会愿意去学习它,它才能得到推广。
结论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上从事体育舞蹈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人们不甘寂寞地从家庭的小天地走向了社会大舞台,领略和享受体育舞蹈艺术的美,赞叹生活的美好。体育舞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有很强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由于它不受年龄、职业、场地、时间、体质的限制,因此,社会的个体抱着不同的目的参与到体育舞蹈中来,或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或为健身娱乐、医疗治病;或为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等。当前,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环境的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运动缺乏、营养过剩,文明病一跃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能使剩余能量得到释放,生理机能得到增强,它能有效地消除疲劳。体育舞蹈做为一种有机性刺激的手段,能使舞蹈者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在轻松自如的舞步中抒发内心的情感,使生活既丰富又充实,使人们得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闲暇之余的有益活动,有助于个体参与群体,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从而增加了获得各种有益信息的机会,也丰富了社会健康的文化生活。体育舞蹈具有社会需要的多种功能,即: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医疗功能、交往功能。体育舞蹈对提高社会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开拓知识领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需要它,社会需要它。体育舞蹈可以再社区健身活动中得到推广。

体育舞蹈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我给你提供了几个选题,你可以看看,或者参考参考都可以
但必须是你体育舞蹈专业,也可以参考自拟题目
舞蹈论文题目一:

1宋代乐器研究
2萨拉萨蒂创作演奏的风格特征及其文化分析
3《古希腊音乐文献》研究
4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

5.18世纪欧洲音乐与“中国热”
6“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
7水陆法会音乐研究
8在多元化的进程中——新时期音乐批评的理论和实践
9汉代丧仪音乐中礼、谷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10宋代教坊乐制研究
12简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钢琴音乐风格特征
13析沟上日出夫声乐套曲《永不关闭的剧场》的创作特征
14拉莫一近代和声理论的奠基人
15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上的价值
16三首浪漫时期钢琴叙事曲的比较分析
17多学科渗透的音乐课程综合观的研究
18论音乐艺术的第三度创作——听众的鉴赏
19《黄河大合唱》与清唱剧《长恨歌》之比较研究
20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
21德彪西和他的音乐世界
22清史稿乐志研究
舞蹈论文题目二:

23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和演奏特色研究
24论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精神二元冲突
25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
26湖南民歌及民歌音调创编的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
27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8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9主题——动机理论——开放性的理论
30在“他者”与“自者”之间——先秦至魏晋乐论流变分析
31现代音乐中的新音响及其作品结构力
32先秦筝乐文化
33汉魏时期的筝乐艺术
34中日传统音乐在江文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35用动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民歌
36贵州梭戛“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
37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研究
38乐府史研究
39德国早期艺术歌曲研究——兼论诗歌对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影响
40面向21世纪,探析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41西洋歌剧泳叹调的美学研究
42宋史乐志研究
43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

体育舞蹈论文题目

舞蹈论文题目一:

宋代乐器研究
萨拉萨蒂创作演奏的风格特征及其文化分析
《古希腊音乐文献》研究
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
18世纪欧洲音乐与“中国热”
“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
水陆法会音乐研究
在多元化的进程中——新时期音乐批评的理论和实践
汉代丧仪音乐中礼、谷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宋代教坊乐制研究
简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钢琴音乐风格特征
析沟上日出夫声乐套曲《永不关闭的剧场》的创作特征
拉莫一近代和声理论的奠基人
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上的价值
三首浪漫时期钢琴叙事曲的比较分析
多学科渗透的音乐课程综合观的研究
论音乐艺术的第三度创作——听众的鉴赏
《黄河大合唱》与清唱剧《长恨歌》之比较研究
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
德彪西和他的音乐世界
清史稿乐志研究
舞蹈论文题目二: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和演奏特色研究
论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精神二元冲突
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
湖南民歌及民歌音调创编的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主题——动机理论——开放性的理论
在“他者”与“自者”之间——先秦至魏晋乐论流变分析
现代音乐中的新音响及其作品结构力
先秦筝乐文化
汉魏时期的筝乐艺术
中日传统音乐在江文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用动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民歌
贵州梭戛“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
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研究
乐府史研究
德国早期艺术歌曲研究——兼论诗歌对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影响
面向21世纪,探析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西洋歌剧泳叹调的美学研究
宋史乐志研究
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
舞蹈论文题目三:

论巴赫《马太受难乐》的戏剧性
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
席曼诺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学分析
做有文化底蕴的钢琴家 ——傅聪的成长与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彦克声乐创作研究
唐代音乐繁盛原因探索
两宋间歌舞初探
石馨形态通考
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研究
贝尔格作品中的回文结构
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青海互助土族民歌的调查与研究
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
老爷山花儿会调查研究
河南信阳民歌的风格及演唱技巧
河州少数民族宴席曲
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
二十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
我国20世纪20——40年代艺术歌曲创作综述
论内心听觉与器乐的演奏学习
贝多芬《欢乐颂》研究
舞蹈论文题目四:

社会转型期中国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心理蕴涵
埃里克·萨蒂之《运动与娱乐》研究
储望华钢琴音乐研究
艾夫斯《新英格兰三地》中的传统回响
黄自及其合唱作品研究
丁善德钢琴音乐研究
审美世俗化——从大陆近二十年流行音乐的发展看当代审美文化转型
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现状的三种模式及其社会心理背景分析
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及其演唱方法
论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个性
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浅论勃拉姆斯音乐的浪漫主义特性——以晚期特性钢琴小品集(作品116——119号)为例

上一篇:论文目录应该在哪个位置

下一篇:药学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