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巫术

发布时间:2023-12-08 16:34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巫术

民俗 文化 是千百年来历史的记忆,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准则。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传统文化 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传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是在现阶段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在不断的被压缩当中,如何保证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 传说 、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

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西方节日 在进入中国后, 中国传统节日 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 反思 。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 措施 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 调研 报告 [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3]王晓洋.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王新亮.保护视野下的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

浅谈民俗文化市场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

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 市场营销 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内涵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

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 热点 。

2 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 故事 、民谣、 谚语 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 清明 节、 端午节 、 中秋节 。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西藏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 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 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 文章 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入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4 结论

总体来说,民俗文化有其地方的独特性,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其发展以旅游业为经济依托,旅游的发展与当地可进人性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需要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市场营销。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并非一无是处,相反。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发展未必能够长久。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不存在所谓永远的原汁原味,只要社会在发展,民俗文化就在不断演变,也只有不断变化了的民俗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市场化、商品化也是一种在社会前进中的必然现象,不可能人为的去阻止改变,但可以人为的引导其正确的发展。

因此,传统的民俗文化当前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其本身的独特性,市场细分,对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进行精美包装,以经济带艺术,以艺术促经济协同发展。这样,也许很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如东巴文化一样发扬开来,再次张现其生命魅力。

巫术在古代的盛行,巫术对于如今社会来说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巫术表现了人类企图对自然界及人自身进行控制的一种特殊行为,巫术信仰则代表了人类原始意识发展过程中的所产生的观念文化,也可以说它是在人类社会发生得最早的原始信仰。由于人神之间无法直接沟通,自称可以通晓神灵奥秘的巫师便以某种方式担当起这个任务,于是出现了巫术信仰。这种现象其实带有远古先民对未知鬼神的崇拜,那个时代的知识水平落后,根本不懂巫术是迷信。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其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的理解会趋向理性化,但巫术信仰却是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由于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宗教形态,所以虽会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与人们社会生活中长期积淀的信仰风俗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不少巫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被民俗信仰度诚地传承保留,乃至衍化嬗变,成为民俗信仰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很早的时候便有了关于巫的记录,像传说时代的颛顼,就是能够“绝地天通”的大巫,后来巫逐渐为统治者所垄断,上古时期的巫师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与此同时,早已在民间生根发芽的巫术信仰则在民俗活动中保持了巨大的活力,尤其是中国民间多神崇拜祖先崇拜观念长期盛行,为巫术信仰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空间,使之得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世代相沿久盛不衰的民俗事象,从而构成了我国民族信神中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古代巫术的发展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远在殷商时代民间巫风就已十分炽盛,从古至今,巫术信仰始终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特色显著的部分。

通常,施展巫术被认为是与神灵沟通的过程,神灵的意志通过某种奇特的方式展示出来,使人们面对巫术的结果直观地感受到一种非凡法力的存在。一旦这种神奇的魔力被表现出来,便愈发渲染出巫术本身所特有的神秘色彩。

而反过来,其变化莫测的神秘性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巫术祟拜的倍念。因此,巫术信仰经过历代的发展嬗变,仍然保持着极其深厚的民俗基础。清代统治者信奉萨满教,萨满教中的跳神活动即是一种巫术信仰的表现形式,如清人昭桩所撰的《啸亭杂录》中便详细记载了跳神仪式的内容,里面还提到有蒙古跳神,说明当时在东北地区满族及蒙古族中间跳神风俗广为流行。统治阶层的嗜尚对社会风习往往会产生重要影响。满族跳神既然得到提倡,民间的巫术信仰自然难以禁行。

巫术在古代有什么用?

如果你看过当年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那你对巫师、魔药什么的一定不陌生。虽然这是一本童话小说,但是任何小说都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在西方流传过来的故事中,随处可见巫师和巫术的身影:

白雪公主里的后妈,是一个兼职女巫;

白雪公主中的后妈

睡美人是因为被女巫才陷入沉睡;

睡美人与坏女巫

丹麦童话里的小美人鱼找女巫把鱼尾换成了人腿;

小美人和女巫交易

英国的史诗说中,亚瑟王身边也有一个大魔法师梅林。

但是,巫术不仅仅能为童话故事提供素材,巫术的身影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都是非常常见的,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自然也不应该被忽视。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不禁要问,巫术这种蒙昧时代的产物,不过是一些愚昧落后、欺骗害人的把戏,能有什么进步意义呢?小编你最好能自圆其说,不然老子把你头给你打掉。

"巫"的反噬:西方巫术历史研究的蒙昧时代

巫术活动在中世纪的西方曾被视为洪水猛兽。当时的西方人痛恨巫术,对巫师的抵触情绪严重,甚至常常出现焚烧和杀害巫师的事件。在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所撰写的《女巫》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西方人曾一度非常憎恨巫师,把他们当做魔鬼的代名词,可以任意拷打、焚烧被认作是巫师的人"。

传说甚至因为过度杀害巫师和猫,从而导致鼠疫泛滥,"黑死病"席卷欧洲,造成了2500万人的死亡,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超过一战和二战欧洲死亡人数的总和(关于黑死病的传播,西方有学者认为是蒙古人所携带的病原体所导致的;教会势力也曾经把这口锅扣在犹太人身上;现在尚没有公论)!但是猫数量的减少,无疑是助长了身带病菌的老鼠的传播。

可见,当一个群体以极端不理智、不客观的态度和做法面对某些无法理解和认同的现象、事物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会酿成悲剧。事情终于在十九世纪迎来了转机。

巫的力量:社会人格在无助时的安慰剂

十九世纪以后,西方的学者开始用理性的态度去评价和研究巫文化和巫术,并在世界巫文化研究领域中取得了颇为可观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如果要一一列举,那小编恐怕不愿意。这里我们介绍一下非常富有启发性的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的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看法。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社会性的文化功能。这句话太文绉绉了,翻译成我们好理解的文字,可以这么说:

当一个人遇到自身现有的经验难以解释的境遇,和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他的心中往往充满了恐惧,但他又不得不继续前进,这时候就会求助于神灵、巫术的力量。从这个层面来说,巫术保护和促进了这个人人格的完整。

社会也是同样的,当人类遇到难关,现有的知识与实际控制力都宣告无效时,与其说巫术主动跳出来迷惑人类,倒不如说是人类在主动寻求某种精神上的依靠。此时,巫术就具有了维护社会关系的功能,所以对社会而言,巫术也是一种组织力量。

巫师是最早的知识分子,巫术是科学的前身

除了在危难时充当精神依靠,巫术对后世还有更深远的影响。英国科技史专家丹皮尔在其著作《科学史》中曾说过:

"科学并不是在一片广阔而有益于健康的草原——愚昧的草原上发芽成长的,而是在一片有害的丛林——巫术和迷信的丛林中发芽成长的,这片丛林一再地对知识的幼苗加以摧残,不让它成长。"

对这样的观点,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也曾说:

"予尝谓科学之发端于迷信,其始巫觋,握知识界之权威,任意放言天地鬼神,以博取蚩蚩者之信仰,其后接触实际日多,遂多据之以为人民服务。故医学者,所以疗疾也,而始作于巫彭。地理学者,所以认识地形与其生产者也,而集合巫者长期之经历,以成《山海经》,凡山川、矿物、禽兽咸有记载,开科学性记载《禹贡》、《水经注》之端。"

《中国数术学纲要序》

顾先生生于19世纪末,是老一辈知识分子,习惯用文言写作。这段话翻译一下,我曾经说过科学是从迷信发展起来的,这个发展的起始,就是巫术。这从何说起呢?

巫师最开始掌握了一些普通人没能掌握的知识而脱颖而出,嘴里说的都是些人们听不懂,但是却令人敬畏的神言鬼语,来博取群氓的信仰,在这些巫师取得了权力之后,再反过来用这些知识服务于人们。所以,给人们治病的医学,发源于巫术;《山海经》中的山川、矿物、禽兽等信息,源于巫士们对自身经历的记载,更是科学性记载《尚书·禹贡篇》、《水经注》的发端。

中国巫文化研究起步晚于西方,但是由于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而巫术又始终伴随着这段历史的左右,并在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乃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历史上巫文化之丰富,甚至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巫文化的总和相媲美。

巫文化最灿烂、丰富的国家:中国

传说,上古人神混居。神就住在高山上,谁都可以和神交流,这样的状况非常自由,但也非常混乱,因为谁都可以说自己代表神的意志。于是在公元前3790-前3748年之间,发生了一件意义深刻的大事。

当时有一个领袖叫颛顼,也就是帝高阳氏,他决定结束这样混乱的状况。于是他召集臣民,任命重、黎分别管理人和神的事,从此结束了"人神杂糅"的情况。这样一来,普通人和神交流的渠道就被封锁起来了。这件事,史称"绝地天通"。"绝地天通"重新建立了一个秩序化的巫统:帝巫—大巫—巫—小巫,除此以外,他人不能通神。这样一来,神权和王权就彻底合一了。

历史再往后发展,巫文化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国先秦史专家金景芳先生在谈到殷商的巫师时说:

"殷代同鬼神经常打交道的已成为一种专门职业,这就是巫。祝宗卜史等一些名目,则是自巫派生的。我们不要简单地说巫都是骗子,实际上当时的知识分子就是巫。"

著名历史学大家范文澜先生也曾说:

"在阶级剥削的基础上,商朝文化比夏朝有极显著的进步,庶民劳动,培养出拥有较高知识的人物巫和史。巫、史都代表鬼神发言,指导国家政治和国王行动。"

巫文化一直伴随着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发展,使古老的中国一度成为巫风炽盛的国度。我国的巫文化经历了史前的古朴时期、奴隶社会的黄金时期之后,在秦汉以后逐渐没落。

巫文化有积极的一面,如维护社会关系,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了科学文化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各个朝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现象和各种思潮。

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如巫文化发展到后期,一部分巫师开始用欺骗等手段来谋取私利,尤其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助手,在宫廷动乱中起了引发、促进的作用,引发了社会动荡和不安,这也是我们无法否认的。

巫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我国,皆源远流长,曾经对我们的文明史产生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在下断论之前,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对自身的思考和发展都有极大的利好。

中国民俗学中六个民俗事项是指哪些?

1、民俗学原理——对民俗事象发生、发展、演变及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包括对综合与单项问题的研究。

2、民俗史——对民俗事象的历史进行探究与描述。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

3、民俗志——一种对一定范围(如某一民族、某一地区)民俗事象进行科学记述、描写、呈现的研究方法。

4、民俗学史——关于民俗问题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研究史。

5、民俗学方法论——关于民俗事象整体整体的观察研究和和具体的调查整理的技术与方法两方面的理论。

6、资料学——关于民俗事象资料的获取、整理、保存和运用等活动的探索与讨论。

扩展资料:

民俗的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

民俗学的缘起:

民俗学产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 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后, 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它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与过去以农牧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引起不少学者产生一种从科学上给予解释的诉求。

民俗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但是,民俗学(folklore)一词却是1846年才由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首先提出。在此之前,民俗学在德国被称为人民学 (volkskunde) ,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或俗文学(popular literatur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俗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俗

民俗学科的经典著作有哪些?

民俗风情网站


中国民俗书籍介绍

  中国民俗书籍
  
  
  一、秦汉风俗学史概况
  司马迁:《史记》。
  首部文献风俗专著,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原书30卷,现存10卷。
  王充:《论衡》。
  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
  东汉崔寔撰:《四民月令》。
  《西京杂记》,无撰者名。
  二、隋唐风俗学史概况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
  《朝野佥载》,唐张鷟的随笔。
  《大唐新语》,唐刘肃著。
  《教坊记》,唐崔令钦撰,是一部记载盛唐伎艺,兼及音乐、舞蹈、戏剧的专门著作。
  《茶经》,唐陆羽著。
  《开元天宝遗事》、《杜阳杂编》、《独异志》、《宣室志》、《岭南异录》、《北户录》等对唐代社会风俗文化均有所记载。
  魏晋南北朝风俗学史概况
  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
  周处:《风土记》。
  颜推之:《颜氏家训》。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晋人干宝:《搜神记》。
  贾思勰:《齐民要术》。
  晋陈寿撰:《三国志》。
  三、五代宋元风俗学史概况
  1.文人笔记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
  《梦梁录》,南宋吴自牧撰。
  《武林旧事》,南宋周密撰。
  《齐东野语》,南宋周密撰。
  2. 考索性风俗研究著作
  《岁时广记》,南宋陈元靓编。
  《云麓漫钞》,南宋赵彦卫著。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著。
  3. 小说、史书、地方志对风俗有所采用
  《太平广记》、《太广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四明图经》、《临安志》。
  四、明代风俗学史概况
  1. 郡邑的方志
  《天下郡县志书》(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年]诏修)
  《寰宇通志》(陈循等主修,景泰七年[1456])
  《 大明一统志》(李贤等主修,天顺五年[1461年])
  2. 布政使司的“通志”
  3. 文人笔记
  沈榜:《宛署杂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初刻,全书20卷。记载明代北京宛平属区各方面的情况,经济、政治制度、风俗掌故。
  刘侗:《帝京景物略》,该书对风俗,以岁时为主,且较为详细,并有所考索。
  张岱:《陶庵梦忆》,对明代江南地区的风俗民情有所记载,为研究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阶层生活风俗的重要资料。
  陆容:《菽园杂记》,以明代朝野掌故为主,同时记载手工业与社会风俗。
  姚旅:《露书》。
  史玄:《旧京遗事》。
  文震亨:《长物志》。
  杨慎:《丹铅总录》。
  蒋一葵:《长安客话》。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屈大均:《广东新语》。
  4. 考索性风俗研究书籍
  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20卷及《续编》12卷。
  王圻编次《三才图会》106卷。形象直观的习俗活动画面,具有较高的风俗史学价值。
  五、清代前期风俗学史概况
  1.在清初就有以记录和研究北京历代风俗的著作问世。
  朱彝尊等编撰的《日下旧闻》。
  于敏中等编撰的《日下旧闻考》。
  翟灏的《通俗编》
  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
  2.地方风俗的书籍:
  李光庭的《乡言解颐》5卷。
  李调元的《粤东笔记》。
  顾禄的《清嘉录》。
  李斗的《扬州画舫录》。
  3.各地方志对风俗的采录。
  六、清代后期风俗学史概况
  黄遵宪(1848—1905)所撰的《日本国志》。
  第一部风俗史的出现,张采亮著《中国风俗史》(宣统二年九月既望萍乡张采亮识于皖江之寄傲轩),对风俗形成、特征、采集方法做了介绍。
  方志载俗的勃兴。
  近人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全书92类,1.3万余条,300万字。趣而可贵,是研究清代后期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要文献。
  七、民国时期风俗学史概况
  1. 民俗学运动的风俗研究
  1918年初,北京大学的歌谣征集活动揭开了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序幕。1921年上海商务印务馆出版的《妇女杂志》月刊自第七卷1月号起开辟了“民间文学”和“风俗调查”两个专栏。
  《歌谣周刊》发表了大量的风俗研究文章,如温寿链的《福建龙岩县的风俗调查》、顾颉刚的《两个出殡的孝子账》、郑孝观的《江南风俗一零》等。同时,《歌谣周刊》开辟了具有民俗意义的专号,对婚俗、丧俗、岁时节日、信仰等进行研究。
  继歌谣研究会之后,北京大学又成立了风俗调查会。调查会制定通过的“风俗调查表”,是我国第一份比较正规和全面的风俗调查提纲。这个调查表,将风俗范围分割为环境、思想和习惯三大块,共54个方面,概括较全,反映了当时风俗调查会和歌谣研究会一些学者对风俗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1925年4月30日至5月2日,顾颉刚、孙伏园、容庚、容肇祖、白涤洲等进行了一次妙峰山庙会调查。《京报副刊》于1925年5月至8月间出了6个“妙峰山进香专号”,发表了18篇文章,这一经典性的专项调查成果,为以后民俗学者“田野作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风俗调查会还编辑了《妙峰山》、《东岳庙》、《北京市招》等3种风俗书籍。
  1926年到1927年间,北大一些教授纷纷南下,不少学者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重新将《歌谣周刊》的旗帜耸立起来。
  1927年11月,中山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正式以“民俗学”命名的组织——广东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了《民俗》周刊。《民俗》周刊共出123期。其中“槟榔专号”、“清明专号”、“中秋节专号”、“旧历年专号”、“神的专号”(4次)、“妙香山进香专号”、“疍户专号”等,均以风俗为研究对象。
  何思敬《民俗学的问题》、杨成志《民俗学问题格》、钟敬文《数年来民俗学工作的小结账》、陈锡襄《风俗学试探》等都是对风俗研究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章,基本上代表了20年代末30年初发民俗研最高水平。
  《民俗》周刊停刊三年后,1936年9月复刊为《民俗》季刊,共出8期。其中重要文章有王兴瑞和岑家梧的《琼崖岛民俗志》、刘伟民的《东莞婚俗的叙述与研究》、江应梁的《昆明民俗志导论》、郑师许的《方志在民俗学上之地位》等。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还出版了民俗学丛书37种,其中有关风俗研究的有顾颉刚、刘万章的《苏粤的婚丧》、周振鹤的《苏州风俗》、顾颉刚的《妙峰山》、奉宽的《妙峰山琐记》、魏应麒的《福建三神考》等。
  1930年前后,钟敬文、钱南扬、娄子匡等在杭州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编辑出版《民俗周刊》以及《民俗学集镌》两辑,发表了《紫姑的姓名》(娄子匡)、《丛祭祀说起》(钱南扬)、《南阳婚俗》(蔡一木)、《“迎紫姑”之史的考察》(黄石)、《金华斗牛的风俗》(钟敬文)、《周汉风俗和传说琐拾》(顾颉刚)、《签试小考》(钱南扬)、等风俗研究方面的文章。同时还利用《民众教育季刊》,出版了“ 民间风俗文化专号”。
  民国时期的民俗学活动,“以北大为开端,以中大为发展,北大始其源,中大畅其流,再加30年代各地的活动,形成了一个比较繁盛的时期”。在这场民俗学活动中,风俗学始终被置于重要的地位,体现出民国时期学者对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2. 风俗学研究著作的大量涌现
  在民国民俗学发端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俗学学者,他们原本从事其他学科,诸如社会学、考古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等的研究,现在却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投身于民俗学领域。开始对汉族风俗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探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标志就是有一大批水准极高的风俗学著述问世。
  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商务印书馆1938年4月版),是第一部对我国历代社会风俗事象进行系统考证的专著。
  杨荫深著的《衣冠服饰》(世界书局1946年版)
  李干忱《破除迷信全书》(1924年)、
  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1928年)、
  嵇宇经《民间游戏》(1928年)、
  贾逸君《中华妇女缠足考》(1929年)、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1933年)、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1935年)、
  陶希圣《婚姻与家族》(1935年)、
  吴守雄《婚丧喜庆礼节文件大全》(1935年)、
  高达观《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1946年)、
  卫聚贤《岁时令节》(1946年)、
  邓子琴《中国礼俗学纲要》(1947年)、
  许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1947年)等都是优秀的风俗学专门著作。可以说,民国时期的风俗学专著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样、深刻,有些甚至至今仍无法超越,确实是现代意义上的风俗学著作。
  3. 系统性风俗志书和资料汇编的出现
  胡朴安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广益书局1923版)、
  李家瑞编的《北平风俗类征》(商务印书馆1937版)
  瞿宣颖辑的《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商务印书馆1937版)。
  4. 传统笔记对风俗的记述
  《京津风土丛书》(1938年9月北京双肇楼校印),共收书17种:其中包括民国时期的风俗笔记著述,记录饮食风俗的《燕京负贩琐记》(燕归来簃主人)、《琉璃厂肆后记》(缪荃荪)、《大兴岁时志稿》(张茂节、李开泰)、《宛平岁时志稿》(王养濂、李开泰)、《春明岁时琐记》(让廉)、《燕京货声》(闲园鞠农)、地志之书《天津扬柳青小志》(张江载)等。
  
  附:徐杰舜、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徐杰舜、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460千字,2001年10月第1版,2004年1月第2版第2次印刷,定价:30.00元。)

上一篇:幼儿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下一篇:本科论文查重一般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