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品德与社会论文五年级

发布时间:2023-12-08 05:52

品德与社会论文五年级

《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有感
在绍兴县 “思品社会”教研活动中,我听了一位教
师组织引导的 《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印象颇深。这
堂课,充分体现了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特点,让人
感觉到:品德课堂原来这么美!
一、生活性
新课标指出, “思品社会”课程的内容要关注儿
童的现实生活、真实的生活、普通的生活、日常的生
活、今天的生活 (正在进行的生活) 首属群体中的生活
(在儿童主要生活圈中的生活)。身边的例子就是最好的
教材、最好的资源。冬天到了, “学生不能按时起床”
是家长向老师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课
始,执教老师向学生播放了自拍录像 《一分钟》:起床
时间到了,主人公小明 赖床一分钟而错过了公交班
车,改为步行上学,导致晚到学校20分钟。 “小明只晚
起一分钟,为何迟到20分钟呢?”学生讨论后。知道了
赖床带来的麻烦,更意识到了哪怕是短短的一分钟.但
也不应该浪费。
二、活动性
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教师正在由单纯的知识
传授者向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转变。在
“一分钟能做多少事”的体验活动中,执教老师组织学
生参加了一分钟写字比赛、一分钟口算、一分钟跳绳比
赛等,学生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当活动结束时,学生们
都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在一分钟里写那么多汉字,做那么
多口算.跳绳那么多下!老师还把班级的最好成绩输入
精心制作的电子表格,让学生算出一个月 (30天)及一年 (365天)中每天一分钟加起来可写的字、做的口算
跳的绳又是多少。学生看着大屏幕中闪现着的数字。惊
呆了:想不到每天节约一分钟。能干那么多事情呀!
三、整合性
“思品社会”学科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
视角(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角度)地去分析、探究
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
活,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
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执教老师在学生知晓自己一分钟
能干那么多事情后,还在屏幕上出示了社会其他行业的
人一分钟能做哪些事,如一分钟打字员能打字120个
锈花机能做5000帧,运动员能跑400米……学生从中感悟
到时间就是效率。接着教师又向学生播放了一组录像资
料:一个粗心的母亲没有及时把吞食果冻的5岁小孩送
往医院,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小孩失去了生命;为
攻下敌人火力点,解放隆化城,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董
存瑞舍身炸掉暗堡;重庆特大井喷事故,因未能即时上
报,酿成243人死亡的惨剧……孩子们静默了。他们的
心被这些来自历史、社会的真实事件触动了.真正意识
到时间不仅是效率,还是生命、财富和胜利。最粮费不
起的是时间,使大家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主体性
“思品社会”课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倡导
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在执教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已深
刻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必须合理安排时间,有些事可做
统筹安排。于是教师出了一道题:傍晚,小明既要完成
妈妈交代的工作——烧饭、剥豆,又想看动画片。(电
脑屏幕上出示:淘米1分钟、电饭煲烧饭15分钟、看电
视30分钟 、剥豆25分钟)怎么安排才最理想呢?四人小
组的讨论十分激烈,每个学生对结果都进行了自我检
查、总结、评价和补救,最后的安排是既省时又高效。
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引导下,
学生已充分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不仅要珍惜时间,
还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使 《品德与社会》课程被学生
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和思考到。记得有
位名师说过:“品德课是最美的课程。因为在这门课
中,我们唤醒、挖掘真善美,让孩子的心灵纯洁、美
丽。”是呀,追求美的课堂本身也应该是美的。让我们
一起为美丽而努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秀教学论文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1.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2.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考试反思800字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对我国古今中外最基本 的文化、经济、科技、地理等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接受中华 民族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取向,感受当今社会、社区的人文、 地理、科技等的进步,进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因为编者要照顾到更多地区的学校教育教 学,因此有许多知识对每个地方的针对性、适应性不是很强, 需要教师及时做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达到教育学生热爱 家乡,热爱祖国的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 教材中出现的例子,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所提供的 内容只不过是个引子,要求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与当地社会人 文等紧密结合,达到落实《课程标准》的目的。 答题情况及分析题号 总分百分试卷得分 11.14 9.22 9.47 17.64 10.21 8.555 65.29 得分率% 65.54 76.83 78.92 73.52 51.07 57.03 本次考试共设置六大题,另设卷面分(扣分0-5 一题为填空题,满分17 分,抽百份试卷进行分析,得分11.14 分,得分率65.54%。本题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材的 基础部分,另一部分是与教材内容相近的涉及青藏高原、玉树地震、青海省六州名称,湟中县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等 贴近时代性、地方特点的知识信息。从答题来看,基础部分 好于延伸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灵活, 题目稍微改变了答题方式,就不能准确做答。 第二题是判断题,满分 12 分,实际得分 9.22 分,得分 率76.83%,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在增加了 许多干扰因素后,让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难度比较小, 得分情况较好。 第三题是选择题,满分 12 分,实际得分 9.47 分,得分 率为78.92%,是六大题中得分最高的题,也是难度最小的题, 因为有两个以上的答案,学生凭回忆就能够做出准确选择。 本题失分最多的题是考查学生对湟中县卡约遗址的了解,结 果学生非常陌生,导致失分,说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跟 有直接关联的地方课程资源册有密切联系,学校和教师忽视 了地方课程资源册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所在大环境的知识信 息,从而导致失分。 第四题是连线题,满分24 分,实际得分17.65 分,得分 率73.52%。这一部分涵盖内容多、知识类型广,从近几年的 自然灾害,少数民族节日、服饰,省名与省会城市,名山与 所在省份,湟中县名人等,失分多的依次是湟中县名人、少 数民族节日。说明教师对教材延伸部分的地方知识信息关注 不够。第五题是简答题,共 小题,满分10.21 分,得分率 51.07%。本题得分刚刚过半,失分相对较多。第一二小题紧 密联系学生生活,举例子讲民族团结的故事,少数民族风俗 习惯等,多数学生对此不够了解,造成大面积失分。第三题 是写出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能准确 写出20 个以上,有不少学生把省会城市当作省名,还有的学 生把青海省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海南、海北、玉树等当作省名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施问题教学的实践论文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施问题教学的实践论文

“什么是好的教育?系统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这是问题教学法的积极倡导者波利亚对于“好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施问题教学,就是引入某些社会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解决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创境:拨动学生的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设身处地、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兴趣或情绪中,设置基于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使之成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之源。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虽然只是提供了一个个生活片段或者只言片语,却仍旧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个重要依据。在问题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其内在联系,创设适宜的、能拨动思维的问题情境。

1.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置情境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如果模拟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六年级《对立还是沟通》一课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小美的妈妈偷看了小美的日记,小美气得哭了,与妈妈大吵了一顿。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理?是对立?还是沟通?怎么沟通?在现实生活情境的感染下,自然而然地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

2.以学生先验观念为基础设置情境

学生在认识某一事物的概念之前,已经形成一些固定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先验观念善加利用,可以引发思想冲突。如学习《民族危亡的时刻》一课伊始,教师出示了清朝前期、清朝末年的中国版图以及现在的中国版图,大小迥异的画面立即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为什么中国版图和熟悉的“雄鸡”版图相差甚远?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探究的兴趣一旦被激发,等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3.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设置情境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也是学生极感兴趣的问题。引入社会热点,既可创设问题情境,又可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充满现实味道。2011年,教师在上《天下为公》一课的当天,恰逢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庆典。教师让学生观看了庆典上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辛亥革命值得纪念?接着引领学生回顾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进而体会“天下为公”的含义,培育学生的民主情感。近年来,教师越来越重视热点问题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运用,目的就是在于搭建文本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促使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走进课堂学习中。

二、启思:问题创设的第一大原则

一个恰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浪花。情境的设置必须带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从情境材料中“发现”.由学生提出问题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很难要求学生一开始就把问题提得很好。因此,教师的倾听、调控、梳理是特别重要的。特别1而是有目的的,要有恰当的学习目标定位,要能把握核心问题。因为问题反映着教学价值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托。

1.根据教学重难点确立问题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而课程目标正是国家根据各阶段学生学习与认知的特点来编撰的。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新知识,领悟新道理,教师需要依据文本与课程目标来设置问题,把课程目标及重难点内化成教学中的问题。

《走进不同的家乡》是四年级下册的教材,教材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课上,教师展示了祖国各地风格迥异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之后,让学生质疑,从孩子们的问题中,教师确立了这样的核心问题:“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们从事着怎样的劳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2.把教师对文本的认识转化为问题

虽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品德与社会课的书本,但是我们的书本是严格根据学生心理与接收能力来编撰的,它包含了本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应本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吃透教材、处理教材,从高处着手,把自己的'文本认识转化为问题。《乡音乡情》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文本提供了四川的虎头鞋、变脸等艺术形式,教师细读文本之后就能知道,这不是学习的素材,而是提示我们关注家乡的民间音乐、戏曲及手工艺术。因此,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串”: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曲?有哪些特殊的民间戏曲?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便是最好地利用了教材文本。

3.从学生预习中产生问题

相对于以前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先学后教”的策略让教师有机会引导学生从预习中提出问题。如在上《家庭消费小调查》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课前调查一周内家庭花销情况,将之带到课堂上来。同学们生成了一个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家中的开支都有哪些方面?哪些钱是为我花的?哪些开销天天都有?等等。学生对一个个问题想想算算,不仅了解了最基本的家庭消费常识,同时感受到居家过日子要考虑方方面面,花钱要统筹考虑等。

三、抛锚:解决问题的指导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问题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效的问题解决者,培养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在情境和问题的刺激下,学生应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或回忆已知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头绪。课堂上,教师不经意的包办代替,将使有效提问变成无效提问,甚至把问题的空间缩小到零,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应更加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效果。教师作为辅助,可以采用“抛锚”式的解决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搭脚手架

抛锚式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向其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例如在《一起画学校》一课中,学生研究的问题是“一幅学校平面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当孩子们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教师提供了几份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得出结论。这样的脚手架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解答问题的机会,并于无形中帮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小组互动,以支持生成性学习。

2.连点成线

当一个问题难以被解决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分解难点,连点成线。如在《包装袋上学问多》一课中,同学们带来了花花绿绿的包装袋,联想到相关课题,教师便提出了:包装袋上有哪些学问?这个探究问题很大,同学们讨论起来比较涣散而混乱。因此,教师便设置了“问题串”:观察包装袋上有些什么标记,猜猜他们表示什么?吃了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可能出现什么后果?买了没有生产厂家的产品可能出现什么问题?通过将这些小问题连点成线,最后让学生梳理出包装袋上的知识(学问),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3.引向纵深

在《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一课中,师生探讨了“现代通信工具有哪些”与“它们是怎样一步步地更新换代的”两个问题,同学们感受到了现代通信工具带来的方便、快捷,感受到科技给通信家族带来的迅猛变化,孩子们都由衷惊叹。教师立足于现实生活,继续追问,引导学生思考:“不断变化、更新的通讯时代,有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孩子们审慎思考后便提出了不少观点:通讯方式越便捷,人们面对面交流却越加淡漠,比如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新型通讯方式虽然快捷,却不能像寄信那样表达情感、保留文化,比如有些家书流传千年,而微信、微博却时时被刷新……这样的课堂上,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思辨能力逐步提高,能多角度看待社会生活,符合品德与社会学习的认知规律。

总之,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很难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也就难以深入思考。在问题教学三步法中,“创境”“启思”是基础,而“抛锚”是架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但无论哪些方法,只要在教学中操作得当,都能促使学生解疑成功,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上一篇:关于周易与人生的论文

下一篇:品德与社会论文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