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物流学科导论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3-12-12 03:52

物流学科导论论文3000字

物流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物流战略管理研究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产业搭上我国十大振兴产业的末班车,这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的决策,体现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物流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物流战略管理 SWOT 战略控制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含义

物流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二)物流战略管理的特征

1.目的性 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2.长期性 物流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就是在环境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发展未来,为现代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3.竞争性 企业物流战略必须面对未来进行全局性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活力,使 企业战略 具有对抗性和战斗性。

4.系统性 任何战略都有一个系统的模式,既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针,还要制定政策和规划,并构建一个战略网络体系。

5.风险性 物流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就存在风险。要求决策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风险。

(三)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

1.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与运输和存储相关的可变成本降到最低,通过寻找和评估备选方案,实现利润最大化。

2.减少资本 减少资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物流系统的投资回报最大化。可以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将辅助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服务 企业的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尽管提高服务水平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也可以使收入大于成本的增长。改进服务,制定差异化服务是必然选择。

二、物流战略的制定

(一)物流战略制定流程

物流战略的制定主要涉及三个战略层面: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操作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时间跨度分别是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二)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

战略的制定要受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必须对内外环境进行观察与评价,在制定物流战略时经常考虑的内外环境因素有:行业之间的竞争性、科学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结构、社会经济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企业 文化 、国家政策和法规等。

(注:通常用SWOT分析法对环境进行分析。SW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T指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SWOT分析就是企业在选择战略之前先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

(三)物流战略选择SWOT分析

根据上面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表制定出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类战略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多种经营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1.发展型战略:外部有众多机会,又有强大的内部优势。

2.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外部有机会,但是内部条件不好。

3.多种经营型战略:拥有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

4.紧缩型战略:外部有威胁,内部状况又不好,应设法避开威胁,消除内部劣势。

三、战略的实施

(一) 物流战略实施的内容

1.对总体物流战略的说明

即说明什么是企业的总体物流战略,为什么做这些战略选择,实现此战略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重大发展机遇,以及总体的物流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2.企业分阶段物流目标

分阶段物流目标是企业向总目标前进时,欲达到的有时间限制的里程碑。分阶段的目标的计划和手段是和企业的总目标相联系的,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工具。

3.企业物流战略的行动计划和项目

行动计划是组织为实施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资源重组活动的总汇。各种行动计划往往通过具体的来实施。

4.企业物流的资源配置

企业物流资源的实施要配备相应的人员、资金、设备等。因此,对各种行动计划的物流配置的优先程度应该在战略计划系统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5.企业组织结构的物流战略调整及物流战略子系统的接口衔接协调企业物流战略需要适应动态发展的环境,组织结构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态弹性。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还要包含相应的子系统。

6.应变计划

有效的物流战略计划系统要求企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就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计划做保障。

(二)物流战略资源的配置

1.人力资源的分配

(1)为各个物流战略岗位配备管理和技术人才。

(2)为物流战略实施建立人才及技能储备。

(3)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整体队伍综合力量的搭配与权衡。

2.物流资金的分配

(1)零基预算。即一切从零开始,将一切的经营活动都从彻底的成本---效益分析开始,防止预算无效。

(2)规划预算。它是规划项目而非职能来分配物流资源。

(3)灵活预算。它允许费用随产出指标而变动,有较好的弹性。

四、物流战略控制与绩效评价

(一)物流战略的控制的概念

物流战略控制是指对战略规划、物流计划实施的实际成效经过信息反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的评价,检验二者的差别,偏差并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 进行纠正以达到完成战略目标的过程。这个控制过程包含四个体系: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战略绩效、反馈、纠偏。

(二)物流战略控制过程

1.确定评价标准

(1)物流战略内部绩效评价标准。有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管理、质量五类评价标准。成本,即完成特定目标所发生的真实成本;客户服务,公司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生产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如总成本运费等;资产管理,是对资产使用率的衡量,如投资报酬率等;质量,这是整个评估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物流战略活动的综合效率。

(2)物流战略外部绩效评价标准。外部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客户认知度和制定最佳标准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来评价物流战略实施绩效。客户认知度又称为顾客满意度,是企业通过调查,了解客户对系统绩效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并比较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制定最佳标准是通过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有关的成本、客户服务、质量、生产率等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来确定企业的优势与不足,以进行调整或改进。

一般物流战略控制过程图如下

(3)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标准。用于总体上对物流系统和绩效进行评价。包括质量、时间、成本和资产四个体系。质量体系衡量的是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时间体系衡量的是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装运的时间,运输时间和客户接受时间;成本体系衡量的是物流战略实施的总费用,如仓储和库存成本等;资产体系衡量的是资产的利用率,如投资收益率,存货跌价等。

2.评价战略绩效

评价战略绩效是将实际绩效与确定的评价标准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差距及产生的原因的一系列活动。这是发现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和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存在这样问题的关键阶段。绩效评价时也应当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确定合理的评价频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将通过衡量和评价得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有关决策者。对战略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偏差在允许的可控范围内。

4.纠偏

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完全没有偏差是不大可能的。当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采取纠正措施,但是如果偏差不在可以控制的误差范围内,就会给物流战略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阻碍物流略的实施,这时就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措施进行补救,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兰洪杰 .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2]邓海涛.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3]刘明菲.王槐林 .物流管理. 科学出版社.2008、1

[4]王利 .许国银.黄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如今,网络通信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各个企业开始逐步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更大。物流是现代企业作用比较突出的部分,如果企业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大大提高效率。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理想化的选择。

一、企业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较快,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现在的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物流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国家针对这些问题为各个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不断发现问题,优化结构,不断发展。以下是企业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

就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传统的物流观念已经不能够全面应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管理观念的转变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非常淡薄,并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信息化管理仅仅是运用电脑数据库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信息化”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对物流管理实行信息化,所以这带来的效益也是微小的。这些企业只是国内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由此可知,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意识在企业中如此淡薄,这对企业的发展显然也是不利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建设就会收到影响,然后人才引进也会发生变化,信息化管理发挥的作用很小,最后收到冲击的就是企业的利益与发展前景。因此,企业应当摒弃落后的管理观念,增强信息化意识,努力学习,将物流管理信息化真正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2.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落后

对各行各业来说,技术问题都是尤为重要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言,信息化技术发展慢,水平低成为发展的瓶颈。第一,企业不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平时的管理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 方法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治标不治本”。第二,企业在资源配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设备的配备,还是流程的制定,只追求表面的利益,而未真正实行。其实,信息化的长期执行,节约的就是长期的成本,是利益的长久化,而不是去贪图眼前短暂的利益,却浪费了长久的人工资源,这时的成本则要远远高于信息化的成本了。

3.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而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人员对于信息化相关领域的了解很浅显,外部的专业人才又少,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制约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体系建设迫切地需要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这种专业人才却相当缺乏,导致很多信息化管理流程无法正常实施,就算实行了也不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

二、企业物流信息化问题解决方法

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尽快、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下是针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增强信息化意识,转变陈旧的观念

转变传统的观念,并不是摒弃传统观念,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一方面,传统的管理观念也有着积极的一面,比如,顺“道”、人和、守信,求实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接受更多先进的管理观念。而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作为先进的管理观念也应该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因此,企业应该多对外交流或组织培训,在企业内部树立新理念,并实践于管理中,让企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科学并客观地管理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可持续化发展,也能让企业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2.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体系,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 企业管理 者应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因为眼前进行信息化而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就放弃实行信息化。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体系。这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拥有完善的信息化体系,物流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影响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过硬的技术。以前的那种大而全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顺应现在物流管理的形势了,只靠着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在以前可能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但现在还是被淘汰掉了。现代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强开发新技术,尽快将新技术利用到管理实践中。所以,革新技术,攻破技术难关,大力整合信息是企业向前发展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3.以人为本,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资源,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每一步实行中,无论是系统开发,调试还是最后使用,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我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信息也在飞速更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首先,国内各大高校应设置相关课程,注重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设置相关培训会。最后,政府也应当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实行物流管理现代化,紧跟国际潮流,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交流。

三、 总结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下的中国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将物流管理信息化做的更好,真正实现物流管理的资源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中国的各个企业要不惧挑战,积极改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观念,革新技术,吸纳人才,攻克难关,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物流管理导论4000字论文

您好,1导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与国外物流业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如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等诸多问题。随着物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外资物流企业不断进入我国市场,它们依靠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完善的服务体系、强大的信息支持系统为其客户提供比较优势的服务,对我国物流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进程需要不断加速。

  从物流业的特点看,第一,具有服务行业的普遍特点,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所提供服务的柔性化、差异化,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敬业精神;第二,组织上的松散性和业务流程上的严密性密切结合,物流行业大量工作都需要在严密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并给予员工充分的授权和比较大的发挥空间;第三,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随着物流国际化进程,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人员已经成为了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高度重视“人”的作用,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员工绩效管理。

  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发展速度慢,企业的管理能力比较薄弱。物流企业引入绩效管理也相对较晚,绩效管理不是很成熟。从近年的发展看,物流企业逐步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大部分企业已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绩效评价体系,企业和员工的绩效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总的来说,绩效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绩效管理很少运用到激励机制,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来,物流企业的发展普遍遇到了 “人才荒”的问题。因此,物流企业绩效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通过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达成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当前的重要课题。

  YRCD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农产品批发、加工、配送、仓储、物流、检疫、进出口贸易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随着公司的发展,企业的内部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了公司快速发展后继乏力。

  因此,YRCD公司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留住并吸引大量人才已经成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其整体效能和绩效。绩效管理体系的成功导入将会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组织层面看,绩效管理能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从人力资源层面看,能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良性循环;从员工层面看,能激发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个体管理开发。

  YRCD公司充分认识到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从成立之初便引入了绩效管理,但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实施过程不到位,绩效系统还存在片面性。本文以YRCD公司为研究对象,并以绩效管理为研究主题,是因为:

  ①在对YRCD公司现有绩效管理分析基础上建立一套对该公司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促使公司能稳步发展。②通过有效、系统的绩效管理形成对员工的公正评价,为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空间,留住并吸引大量人才,解决公司因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荒”问题。③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近几年来物流企业如雨后春舆般兴起,YRCD公司要在该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掌握核心竞争力,如何通过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发展优势成为了 YRCD公司至关重要的任务。④目前,国内对农产品物流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YRCD绩效管理的研究,从而为国内农产品物流企业研究出一些具有实效性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为国内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

  国外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早在1930年代梅亮(Elton Mayo)就开展了人际关系理论,强调员工受关怀程度会影响其工作表现。1950年代的绩效考核发展成由主管针对部属的人格特质及工作行为做考核的特征评核(trait-based)。1960年代由于以往的考核方法并非十分理想,杜拉克(Peter Drucker)便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mentBy Objectives),强调组织的绩效必须纳入评核内容,也就是个人的目标要与公司目标相结合的一种绩效方式。197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Aubrey Daniels第一次提出了 “绩效管理”的概念,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平衡计分卡(BSC)营运而生。21世纪至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绩效管理成了组织达成战略目的的一种手段方式。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的绩效管理理论方法体系主要有两个,一是关键业绩指标法,二是平衡计分卡。

  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绩效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由于欧美国家强调管理以人为本,认为组织是由个体构成,因此欧美地区绩效管理侧重于对员工个体行为与资质的评估和管理。基于此,Compoir将绩效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非具体工作任务熟练程度;具体工作任务熟练程度;书面和口头交流任务的能力;保证工作纪律;所表现出的努力;监督管理或领导;促进他人和团队绩效;管理或行政管理。而日本企业更加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绩效管理观念则注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权限. 的委让;其二,参与计划和沟通;其三,团队是和谐的团体。

  1.3.2国内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及专家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冯英俊教授等(2004)针对现有的绩效评价所测试出的结果往往含有被评价对象受客观条件优劣的影响,从而难以反映人们主观上有效努力程度,其激励作用有限的现状,提出了要从动态变化角度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的全新思想,即要在动态变化中认识管理的作用,选择管理模式,度量管理的绩效,提出了一种新的绩效管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彭剑锋教授2在总结了中国企业绩效评价经历了平均主义思想下的赏罚调剂、主观评价、德勤能绩评价以及量化考评与目标考评等4个阶段后,从绩效管理实践中看出:绩效考评非常大的作用在于将战略目标转化成为可衡量的指标,对这些指标加以落实,最后企业从下到上的所有行为、任务、业绩都在支撑企业战略。复旦大学胡君辰教授认为,个体绩效的累加是企业的绩效,企业绩效来源于个体绩效。优秀员工的绩效必然高于平均水平,其对工作的投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对组织的贡献都要高于平均水平。员工的个体绩效会受到自身价值观、情绪、态度等的影响,优秀的员工会努力尝试提高自己的绩效,使这一绩效保持高于平均水平。

  国内学者在绩效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国内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绝大多数沿用了西方绩效管理理论,国内研究创新还较少。国内对绩效管理与考核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介绍和评价国外学者关于绩效管理与考核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的经验做法;二是分析和评价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与考核的实践与经验;三是对我国企业的绩效管理和考核提出意见和建议。总之,国内对绩效管理和考核的创新性的研究不多,如何将国外先进的绩效管理与考核体系与国内各行业、各企业的发展阶段的实际相结合,并进行创新性的应用是国内绩效管理研究的重要工作。

  1.4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釆用了案例研究法,通过对YRCD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掌握了该公司绩效管理的实施现状,借鉴现代的绩效管理理论知识对公司绩效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出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解决思路与方案设计。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本文第1章为导论,概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6章为结论,第2、3、4、5章为主体部分。

  第2章陈述了企业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包括绩效管理的内涵、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绩效管理的流程及绩效管理的技术保障;第3章概述了农产品物流绩效管理现状并重点陈述了 YRCD公司的绩效管理现状;第4章分析了 YRCD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第5章详细介绍了 YRCD企业绩效管理体系需要具体完善的方法及绩效管理在实施中的技术方法,最后总述了针对农产品物流行业绩效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希望你让帮助到您

跪求物流类论文3000字左右?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

摘要 3-5
ABSTRACT 5-6
1.导论 10-25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0-11
1.2 基本概念界定 11-15
1.2.1 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11-13
1.2.2 第三方物流企业 13
1.2.3 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竞争优势 13-15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5-21
1.3.1 第三方物流理论综述 15-18
1.3.2 企业战略研究综述 18-21
1.3.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简要评述 21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21-25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21-23
1.4.2 研究方法 23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3-25
2.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及主要观点 25-37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理论分析框架——ERSCA分析模型 25-33
2.2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理论假设 33-37
2.2.1 主要观点 33
2.2.2 理论假设 33-37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7-64
3.1 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37-42
3.1.1 物流市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37
3.1.2 第三方物流的兴起 37-38
3.1.3 全球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38-42
3.2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前景 42-43
3.2.1 计划经济时期的第三方物流 42
3.2.2 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的第三方物流 42
3.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第三方物流 42-43
3.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43-46
3.3.1 宏观经济环境 43
3.3.2 政治法律环境 43-44
3.3.3 社会技术环境 44-46
3.4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产业环境分析 46-57
3.4.1 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与结构分析 46-49
3.4.2 第三方物流产业变革驱动因素分析 49-51
3.4.3 第三方物流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51-57
3.5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57-64
3.5.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 57-58
3.5.2 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与能力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58-60
3.5.3 各类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 60-64
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64-79
4.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64-68
4.1.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64-65
4.1.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作用 65-67
4.1.3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顾客服务 67-68
4.2 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及竞争力分析 68-71
4.2.1 物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68-70
4.2.2 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70-71
4.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71-79
4.3.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规模、市场份额、经营网络与地域分布 71-73
4.3.2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设备设施与信息技术水平 73-74
4.3.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经营管理机制与水平 74-75
4.3.4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与运营效率 75-77
4.3.5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状况分析 77-79
5.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

感兴趣与你全文

上一篇:云南开放大学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下一篇:毕业论文答辩的研究思路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