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评论杂志
新课程评论杂志
这几天一直在阅读《新课程评论》中关于“家风与教育”专题的五篇文章,从中第一次了解到什么是家风。对于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的吕云萍校长来说: “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世方略的潜移默化。”[1] 对于山西大学郭三娟教授来说: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家庭、家族在长期的生活传承中逐步积淀和形成的生活方式、道德品格和文明风范。家风看似无形,但却力量巨大,它对家族成员的成长进步起着侵润陶冶和潜移默化 的影响作用。”[2] 对于湖南省浏阳市商南花校长来说: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形成的相对比较稳固的家庭风气,一般是指由父母或祖辈在家庭中因长期提倡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后形成的一种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品质。”[3] 从各位教育专家的家风概念理解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家庭能够形成优良的家风,对这个家庭来说,影响与作用是深远的,对每一位家庭成员来说,是成长中的强心剂,催化剂,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行。在阅读中,我不仅学到家风的理论基础,同时文章里面的故事更是生动感人,总让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所以尝试借用吕云萍校长的文章格式写写自己。
我出生在东北哈市县下的一个小小村屯,全村不到百户人家,民风淳朴。从记事起,就知道家里过得很辛苦,爸爸外出打工,妈妈操持所有家务,家庭成员除了我们兄妹三人外,还有一直把我哄大的姥姥。在这个六口之家里,处处体现着和睦,勤俭。
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虽然是女孩子,但是家里人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我深得宠爱。小时候的我曾跟爸爸去哈市玩过过山车、摩天轮,这是村里所有孩子们都没有过的经历。但可惜那时自己太小,根本就不记得,每次听爸爸讲述时,我都满心欢喜。哥哥们更是对我照顾有佳,好吃的都留给我,好玩的都带我玩。妈妈整天忙里忙外,我就跟在姥姥的身后,一会儿让姥姥抱着,一会儿让姥姥背着,黏着姥姥不放,但姥姥从不打我,总是对我充满耐心,呵护备至。
我的姥姥只有三个女儿,妈妈排行老二,自从姥爷去世,姥姥一直呆在我家三十多年,妈妈,爸爸非常孝顺,无论生活多么贫困,总会给姥姥买好吃,每天也必喝一碗鸡蛋白糖水,所以姥姥的身体一直很康健。七十多岁还能给我们做饭,直到八十五岁去世。我的童年在这样一个以孝为先的家庭里成长,心中自然而然也充满着对家人的爱,也更理解爱可以让人感到幸福!
我的少年时代,由于常年的劳累,妈妈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家里更加的拮据。哥哥们渐渐长大,开始外出打工。爸爸妈妈也开始为哥哥们娶亲做打算。记得十四五的我就和妈妈扛起家里家外的活计,每天放学后,我都要挖野菜,割草喂养鹅、猪、牛。有时还要去地里干活,刚开始不会用镰刀,手指上全是割破的伤口。虽也有怨言,但却没有停止劳作,因为每当看着妈妈没日没夜的忙碌身影,内心总是不忍,想替其分担。妈妈没有读过书,不会用书本上的大道理教育我们,但她却用自身的言行影响着我们。妈妈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为人和善,有同情心,谁家有事求到她,妈妈从不知道拒绝。但妈妈很少求人,她常说:“做事要靠自己,不能总麻烦别人。”所以做任何事妈妈总会竭尽全力,特别要强,再苦再累,总感觉妈妈活得很有尊严。妈妈更是节俭、整洁,我们穿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但却干干净净,记得我1997年考入师范学校时,依然穿着妈妈给我做的单布鞋,一针针纳得规整的鞋底加上红色的鞋面,一点也不逊色于商店买来的鞋。妈妈是持家好手,对生活充满着期待,用妈妈的话就是“人活着就要有奔头。”这么多年,妈妈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进入寒冬才会回到家里。就连查出肝癌后,还在打理家里的菜园,饲养鸡鸭,一刻不停歇。妈妈说:“不干活,就觉得全身不得劲,这就是挨累的命。”妈妈的一生都是那么勤俭,辛劳,无怨无悔地付出着,是妈妈让我不再害怕生活的辛苦。
在我十五岁时,因为庄稼收成不好,村里的人陆续搬家,我家也从哈市的小山村搬迁到齐齐哈尔市富区的一个村子里,这里有上千户的人家,家家都有自行车,种地用四轮车,比起我的老家要发达很多。在这里我完成了初中学业,顺利考入师范学校,但家中一直在偿还大哥结婚时欠下的债务,早已一贫如洗,根本没有钱,当时的我真的有过放弃求学的念头,但爸爸妈妈一直坚持,到处借钱供我上学。三年的学习生活,我都是吃着最便宜的饭菜,有时直接用咸菜拌着米饭吃,营养不良再加上家里种地时出了车祸,赔偿了很多钱,我心里着急上火,十九岁的我就得了乳腺增生的毛病,整宿疼得睡不着觉,还不想告诉爸爸妈妈,以免他们担心。最后难以忍受,自己偷偷去医院就诊,开了一些药,才有所缓解。生活的困苦并没有泯灭我的希望,参加工作后,我一直帮家里偿还债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与自己能过上不欠债的好日子。但事与愿违,我结婚后,婆家很穷,我和老公借钱买了住房,整整又用了十年的时间才真正走出还债的生活。而爸爸妈妈六十岁才偿还完所有的债务。回想妈妈那坦然的表情,爸爸那欣慰的笑容,我知道那是他们战胜困苦的见证,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虽然日子过得艰辛,但我的心中总是记得妈妈的话:“只要你认干,日子总会好的。”是呀!只要我们心存希望,所有的艰难困苦都会随着你的努力烟消云散,会成为你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已步入40岁的我,一直希望通过努力给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精彩与美好,少留遗憾。凡事自己能做到的总是尽力而为,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总想达到更完善,更温情。然而事事难料,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母亲的病故,让我深切体会到失去的痛苦,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妈妈临终前,我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她常说:“人死如灯灭”一切都“尘归尘,土归土”,不再计较得失。 六十七年的光阴,妈妈都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缺憾?有时想想人的一生真是如此的短暂,有多少时间能让我们挥霍呢!生死难料,把握今生,今时,珍视当下,过一个无悔的人生,那该有多好!
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可以引领我们健康的成长。 “家风,如空气,如土壤,如阳光,与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息息相关。”[4] 在我的家里从未有过关于家风文字的提炼与总结。通过这几篇文章的阅读让我萌发了提炼的意识,结合自己的家庭故事,以及对女儿的殷切希望,想用几个词语鞭策自己,教育孩子:“持之以恒,勤能补拙。善待他人,孝顺父母。知足常乐,以德抱怨。”
参考文献:
[1][4]吕云萍.家里再穷,也不能没有书橱 美好家风对我的生命成长的润泽[J].新课程评论,2018(02).16、18页
[2]郭三娟.从《曾国藩家书》看当代家庭教育[J].新课程评论,2018(02).20页
[3]商南花.好家风:好孩子从这里成长[J].新课程评论,2018(02).26页
教育哲学对教师的价值
教育哲学的实践价值和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金生鈜先生访谈
原创: 金生鈜 新课程评论 5天前
受访者 / 金生鈜
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和价值教育研究所所长
“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这是美国学者乔治·F·奈勒在《教育哲学导论》一书中关于教育哲学对于教师成长的价值最触动人心的言说。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对教育现象和行为做哲学审视和思考的文化结晶,同时也是哲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应用。但凡大教育家都有自己比较明确和系统化的教育哲学思想,而大哲学家往往也有关于教育的哲学作品。
然而,对于教育哲学,很多中小学教师往往“敬而远之”,认为它离教育实践比较遥远。其实,一种教育行为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一种教育哲学的支撑,而每一次课程改革的背后也都有某种教育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应该亲近教育哲学、走向教育哲学,发挥教育哲学在自身专业成长和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
那么,哲学于生活有什么价值?教育哲学和教育实践之间是什么关系?中小学教师如何走向教育哲学?教育哲学在教师专 业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新课程评论》杂志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哲学研究专家金生鈜先生。
1.
哲学与教育都致力于人的美好生活
《新课程评论》:尊敬的金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关于教育哲学的采访。我们知道,哲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哲学”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原意是热爱智慧。为什么哲学是爱智慧呢?
金生鈜:您好!您的问题很好!如大家所知,“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意为智慧之爱。所谓爱智慧,就是爱真理,即不停地追寻事情的本质是什么,不断地检验我们的信念是否真实,考察我们的行动是否正确,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在这种追问、反思、考察中,我们确证自己持有的观念,明了行动的目的和原则,思考生活的意义。哲学的眼睛盯着真理,意思就在这里。
哲学的“爱智慧”,就是指批判性反省的精神与方式,以及通过省思之后人的通达、明智、见识。所以,哲学的爱智慧,与形成健全的心智有关,与我们形成对事情的根本思想与见识有关,也与我们的生活行动的良善有关。实际上,哲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通过这种生活方式而对自己的生活信念、实践行动、生活环境形成一种慎思的态度,形成智慧地对待生活的心智,即形成敏锐的判断、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哲学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一个学科,而在于它是生活方式本身。
《新课程评论》:哲学不只是一个学科,更是生活方式本身。看来,哲学的热爱智慧包含热爱生活的智慧。就教育而言,它与生活不可分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如此来说,哲学与教育一样,对于我们创造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您怎么看呢?
《新课程》杂志是什么级别的,如何投稿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扎根乡村沃土 绽放职业生命――教师风采展示情景剧本
短片时间:3分钟内
2001年,焦忠宇教师来到富区最偏远的乡村小学——海格小学从教。17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乡村教育沃土播撒自己青春与热情。(片头 8张图片)
焦老师课堂教学灵活多变,方法多样,能根据孩子特点与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孩子们在焦老师的指导下,正进行着课本剧表演。入情入境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场景一 课本剧表演)
焦老师经常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永保一颗童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场景二 与学生游戏 打口袋)
达达父母不在身边,焦老师经常与他谈心,每遇到困难,总是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教他系鞋带、拉拉链,给他过生日,送他礼物,用爱温暖着他。(场景三 谈心 拉拉链 生日图片3张)
焦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挖掘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带领孩子们播种、观察植物,学写观察记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场景四 播种图片3张 观察花 写记录)
除此之外,焦老师与家长通力合作,带着孩子们走进学生家里观察小兔子,给小兔子喂食,让孩子们通过切身的体验,进行写话练习,提高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场景五 走进学生家里 观察)
焦老师还是一个善于钻研,总结与反思的人。利用QQ软件,坚持记录与学生发生的点滴故事,教学反思,活动设想等。(场景六 电脑打字 )
尝试撰写教育论文,把自己的所做所想真实表达。(场景七 读书手写)
一年多的坚持,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她的论文相继发表在《江苏教育》、《班主任》、《新课程评论》等杂志中。(场景八 杂志 文章)
一路走来,焦老师依旧会不断提高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事业中,扎根乡村教育,绽放她的职业生命!(片尾 5张图片)
[寻常道] 术与道的追问
——兼评溧水区高中青年历史教师基本功竞赛
刊载于《溧水教育》2019年第6期“名师视野”栏目。致谢:张映春主编,教研员周红英老师,新同事刘夏亲老师,永远的好助手汪俊老师。
一堂好的历史课标准是什么?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又如何从称职走向优秀?相信这既是许多同行时常追问和思索的话题,也是孜孜以求的目标,更是外界对中学历史教育界的殷切期望。
在我看来,如此的追问,是一个孟子式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般的生涯追问,包含了一个历史教师通过“术”的练就、提升“基本功”,继而经历“道”的追寻、走进“新境界”。
1962年鲍勃•迪伦21岁,创作了一首歌——《答案在风中飘扬》,此后风靡,这也是他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关键作品。歌中唱道:“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称为真正的男子汉。一只白鸽要飞越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滩上得到安眠。” 它从某种角度上颠覆了既有的成功定义,阐释了人生是一趟旅程,也可以此来勉励人们的职业生涯其实是学无止境、不断追求变化和提升的过程。
一、术的练就:提升基本功
关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思考,对于我而言,二十多年萦绕在心。时断时续的,有意无意间,或心中反思一回,或对话中追问一番,总未释怀。
读迈克尔•富兰系列教育著作,笔记中依然记着他引用的如下一段建议教师的自我追问 :“我当初为什么选择做教师?教师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能给我的工作带来什么?我希望自己能够留下什么?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不忘记自己的良知,我能够做些什么?” 时时追问和反思,这正是历史学的专业特质,因此,也成了历史教师的职业思维特质。
在中青年教师——主动担当公开课教学或愿意接受听课的——多为学校骨干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听者,我有时思绪游离,有时陷入沉思,感慨他们相比“曾经的我”,要优秀得多,而且更成熟和理性。而在同行的眼中:他们的课堂重视自身形象和亲和力,语言表达清晰,几乎没有知识性或科学性的错误,教学环节完整,课件精美,课堂驾驭能力强。于是,一个词语,不时地跳进我的脑海,频现我眼前:基本功。而对于这些教师的印象,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基本功扎实。
什么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功?抑或,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带着这个时常萦绕脑海的问题,我翻捡了近年的学术期刊,有的认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当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初步的国际视野和一定的生活文化视野”; 有的建议中学历史老师需要开展“校本研究、专业学习、教师合作互动、参与校本历史课程开发和经常性反思”; 有的提倡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进行“有思想的阅读和有内涵的备课”; 有的倡导中学历史教师应当“通过教材分析专题报告、通过试题分析研究、开展与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参加教学比赛和组织读书沙龙” 。
基于基本功和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我也曾数次追问,大体包含如下领域:专业知识结构要“深”、阅读面要“宽”、教学方法要“活”、史学前沿要“观”、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要“熟”等。
受众多当代教育理念的启发,抱有引导青年教师成长的殷切期望,区中学历史教研员周红英老师从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在区高中青年历史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设计了三大环节:一是笔试,主要考查选手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学科专业知识、命题和评题;二是通用技能展示,包括粉笔字(板书)、即兴演讲和课件制作,三是专业技能,即教学设计和模拟课堂教学。
“模拟课堂教学”的课题是“罗斯福新政”。这是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的经典篇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中教材各版本均给予高度重视和肯定,并以浓墨重彩呈现之。大体在于,罗斯福“新政”有效化解了威胁美国甚至全球治理的“经济大危机”,是20世纪资本主义改革道路上的成功典范,客观上也使得美国在即将到来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全世界“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同时,这一篇章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一线教师对此章节向来关注有加,因而以此来考查“备”与“教”的基本功,顺理成章。
现行课程标准,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要求,可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内容、特点和作用,即:哪些“政”、“新”在哪和“效”如何?教学中,若以“教教材”立论,围绕三个关键词,次第展开即可。若从“用教材教”计,也即“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在设计的立意上,就应当提升到罗斯福“其人其事”(人以励志,事在政新),并置之于历史的纵横大背景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新”、认知其“政”、体会其“果”和领略其“伟”。纵,就是要把新政置于美国、甚至世界历史的时间框架中,从其理念看,前有自由放任,后有干预主义;从其背景看,恰恰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且与其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横,就是要把新政置于与苏联、德国和日本对比的空间框架中,如此的新政则是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探索和不断改革中的一环,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面对危机、基于本国传统等因素所做出的一种值得后世赞许的选择。如此“纵”“横”的把握,正切合了历史学科关于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要求。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个人认为此次竞赛不乏如下亮点:
搭框架,是高手上课的绝活。 就框架设计的纲目之精巧而论,二高中的谢艳老师以“由”、“要”、“新”和“果”等四字统领,即:寻新政之“由”、举新政之“要”、析新政之“新”和论新政之“果”,清晰的线条感,反映出惊人的条理性。
巧预设,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惯用的“伎俩”。 多位参赛教师在“新政”一课的模拟教学中,埋下伏笔,追问“谁”的新政、“谁”在主导、“谁”加强干预,引出主角是美国政府,方法是通过立法,从而揭示美国政府从自由主义理论出发,政府从“看不见的手”转化为“或隐或现”的一只手。
打比方,是教师在教学中化解抽象理论或概念问题惯用的招数,但往往也有一个是否贴切的分别。 三高中的金晓影老师借用一套医学常用语言,把“经济大危机”比喻为“美国病了”,把新政比喻为“处方”,评价时将其喻为“良方”,可谓神形俱到。
清概念,则是“功夫到家”的把关教师的绝活。 省溧中的王莉老师强调,面对危机,前任胡佛是“恪守传统”,现任罗斯福倡导“新政”则是从传统出发,虽是“急就章”,其实施却引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对后来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讲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展现出她头脑清楚,思路敏捷的特质。而新政使美国“走出”低谷,“渡过”危机,却不是“解决”危机的强调,折射出她是一位杰出的把关教师。而对以“没事找事”这样的家常话来形容新政措施中的“以工代赈”,则反映出她幽默的语言风格。相信这样的教师,正是课堂中学生喜欢的类型。
重反思,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特点。 教而不思则浅,思而不教则空。好教师一定善于思考,一定是位反思者。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指出: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省溧中的刘夏亲老师在课后写道:“与传统的自由放任相比,‘新政’‘新’在加强国家干预,突出‘加强’一词,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期,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新阶段,强调资本主义民主秩序的新运用,从而抓住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结尾环节,渗透了当下提倡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鉴于教科书对‘新政’评价主要持肯定态度,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知,尽量接受历史真实,还适当补充了批评‘新政’的材料。”省溧中的王莉老师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三年可以熟悉一套教材,六年可以操作一套教材,九年可以驾驭一套教材,十年以上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吧。无他,唯手熟尔!而我便是常常满足于这种‘手熟’。历史深邃而广博,仅仅是历史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也浩如烟海,自己知道的可能连沧海一粟都够不上,所以所谓的‘手熟’不过是可笑的夜郎自大,每一次的参赛经历都印证了这一点。不出错的教学充其量是‘手熟’的匠人作品,而有意味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的灵魂碰撞,是大师的‘艺术’!所以我珍惜每一次的参赛机会,它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并有机会聆听真诚的忠告、见识闪光的智慧。”
一个历史教师,在最“原始”的状态下,表现出的最基本素养应当是什么?这是在接到基本功竞赛“即兴演讲”的命题任务后,回想在我脑海的一个追问。多年以前,教育中人经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来简要回答什么是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当你离开了学校,忘记了知识,剩下的就是素质。正所谓,大道至简。作为命题者,我坚持认为,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素养涉及诸多领域,但假使抛开一切辅助的技术和外在工具,在最短的时间里即兴地展现出作为一个历史教师的“基本功”,我觉得最简而言之的衡量是: 知人、论事和读书 。于是,参加基本功竞赛的选手根据抽签,分别收到三个“即兴演讲”的题目:请你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推荐一本历史专著或介绍一位历史人物。
省溧中的谈娟老师推出了一位历史人物:苏格拉底。这是一位从智者学派的思想中突围的大师,一位影响了柏拉图并促使其形成“理想国”主张的引领者,一位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雅典民主政治弊端的智者和勇者,一位在“言必称希腊”的历史回溯中绕不过去的人物,也是在雅斯贝尔斯眼中身处“轴心时代”并与孔子以及释迦牟尼齐名的思想家。
省溧中的刘珩老师介绍了一本奇书:《金枝》,作者詹姆斯•乔治•弗雷泽(1854—1941年)。一本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一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据他介绍,本书文笔清丽,义理明畅,对世界各地习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加上众多耐人寻味的观点和评论穿行其间,全书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绝少呆滞和陈腐的气息,读来兴味盎然,令人不忍释卷。
二高中的谢艳老师向大家推介:《中国近代史》,此为蒋廷黻(1895—1965年)所著。在介绍中,她特别点明蒋廷黻在此著中不仅论史清晰,而且字里行间呈现出作者对于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溢出深厚的家国情怀,蒋廷黻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稍显意外的是,有三位选手抽中并呈现的讲一则历史故事,大概是由于题旨过于宽泛,反而没有能够充分展示历史教师会讲故事这一最具底色的基本功,也未能提炼和贡献出独到的启示,故引为憾。
二、道的追问:寻找新境界
“术”,一般指方法、路径,属器物和技术层面,大致可以理解为“基本功”。“道”,则指轨道、规律,万物的根本原理。由“术”而“道”,也就是从方法论到世界观,一个历史教师在掌握了“术”或“基本功”并可游刃有余之时,“道”的追寻自在眼前。此时历史课堂的追求,正是一个历史教师从称职迈向优秀和卓越之路,这就需要从价值观层面思考和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了。
一个历史教师,通过后天自我加压和反复训练,掌握“基本功”,也即教学之“术”,至多可以达到“匠”的层面,可以制造出一节又一节没有毛病的课。那么,一堂没有缺点的课,是不是一堂好课呢?一堂没有争议的课,是不是一堂示范课呢?一堂没有问题的课,是不是一堂完美的课呢?有时发现,在教师出色的引导和帮助之下,学生所有的疑问都在课堂上迎刃而解,赞叹之余,却往往会让听课者产生一种莫名的、怅然的失落感。
多年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历史教学》曾经就“一堂好课的标准”约了不少同仁撰写稿件,其用意不在于讨论出好课的“标配”,而是引发大家关注一节好课的元素有哪些?一位优秀历史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简而言之,主题在于“发现更好的课堂,发现更好的教师”。专治教育哲学思考的教育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更上位的思考。
关于课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早在《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就发表题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至今依然影响深远并不失其现实意义。在文中,她明确提出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
关于良师。他的弟子,李政涛教授在《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一书中,将教师分成匠师、艺师、儒师和哲师等四个类型 。“一是匠师。如果教学被视为一种技术的话,他的技术无缝是圆熟,甚至是高超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学’本身,在他那里都是施展手艺的原料和舞台。他要做的工作是日夜打磨自己的技术,并为自己的作品而心醉神迷,如同泥瓦匠面对着他的房子,铁匠面对着自己手中的刀剑。中规中矩的教学策略、学生优良的学习成绩和各种教学大奖赛的奖状,就是匠师的作品。当人们把鲜花献给他的时候,时常还会在内心发出遗憾的叹息,在匠师身上,始终缺两样东西:思想和激情。匠师的技术是没有思想的技术,而我们希望的教育,是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更要命的还在于他没有那种永无止境地向上的生命激情,他时常会在自己的作品前微笑,继而甜蜜地安眠。”“二是艺师。他不仅充满激情,而且有着丰富的艺术细胞。通过优美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表情、姿态和动作,把教学艺术化,甚至浪漫化了。艺师的课堂始终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受到了强烈感染,听起课来兴致盎然。但匠师之所长,恰恰是艺师之所短,艺师的课堂可以很活跃、很生动,但有时会失之于随意和散漫,教学效果不见得比匠师好。”“三是儒师。具备传统知识分子风范是其基本特征。他很有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使命感,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的温情,且富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在所任教的学科上,他具有精深的了解,可以称得上是本学科的专家。但他的局限也在于此,他的视野始终是在自己的学科世界里,他对自我的形象定位依然是‘蜡烛’,是奉献者和牺牲者。”“四是哲师。他力图在思考和创造中教学,追求的是有思考深度和理念支撑的教学。哲师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牺牲者,他更是一个创造者和超越者。永不停留在任何既定的成就面前,永无止境地追求受教育者生命和教育者自我生命的完善,永远在理性和情感的相互交融中进行教育活动和实现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和重建。”
最理想的教师,是将上述四种类型的教师特征融为一身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将从优秀走向卓越。那么,如何走向优秀,继而从优秀走向卓越,一个历史教师的教学,甚至一些课堂的记忆,除了应试和知识教学之外,如何溢出其无形的记忆、印象和影响呢?又或者说,超越了寻常意义的历史课堂教学的精彩在哪里呢?什么样的课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对学生有可能产生终身、不可磨灭的影响呢?至此,“境界”一词,自然地跃在眼帘。那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优秀教师的新境界,在哪里?
方孝孺诗云 :“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王国维认为, 词以境界论高下 。境界,有些玄妙的美好,既是自我修炼的体现,又是思想觉悟的反映,仿佛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万水千山,遇到了世事沧桑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意境和外在修为。省溧中的刘珩老师在“基本功”竞赛后,写下题为“五味杂陈”的感慨:“酸,奔四十的人了,还要参加基本功竞赛。甜,每年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做完,跟学生一起成长,笔试成绩很好。苦,准备基本功竞赛时,作为高三班主任和教师,还要待妻教子,陪伴父母,忙得透不过气来,只能相信功夫在平时。辣,即兴演讲不知所云,模拟课堂,想法与理想落差太大。”省溧中的谈娟老师也反思:“教与学,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因素,要想教的更精彩更高明,就必须让素养更深邃,当穷毕生精力去探索和钻研。好比三五年教学,收获了一些业绩,你以为已到达‘山峰’,这个看法太肤浅。其实这‘山峰’是活的,随着年龄和阅历,高度在上升。而接近的唯一途径就是阅读和积累。只顾攀登莫问高,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作家麦家说:“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他就是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线!”这正是以上书写出颇有焦虑和反省之感的优秀青年教师心态的一种注解。
此次参赛的中青年历史教师,业已是单位的骨干,学生的依赖,事业的中坚,家庭的梁柱,一切顺其自然,也无可厚非。然而,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突破职业发展的舒适圈,探寻“道”的新境界,就必然寻找到新的支点,重新出发,再起飞。
“术”的练就功德圆满之后,“道”的追寻油然而生,在中学历史教师群体走向优秀、步入新境界的路上,相对于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本质要求,窃以为,应当: 一是多读,读专业之书,读教育之书,读经典之著,读大家之著;二是勤写,写教育叙事,写教学反思,写读书心得,写教学论文;三是常悟,悟课堂本质,悟教育本源,悟历史本来,悟人生意义;四是留白,留课堂时空之白,留疑难答案之白,留对话交锋之白,留未来期待之白。
一堂好的历史课,没有标准,但若课堂中有这样一些元素,哪怕呈现一二,都将有助于追寻历史课堂的最高境界:有思想的张力,有情感的渲泻,有思维的碰撞,有理性的追问,有诗意的流淌,有对话的渴望。美妙还在于,下课之后,师生犹有余音绕梁之感,并期待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如此的课堂,即使有些瑕疵或缺憾,又有何妨!如此的师者,哪怕有一些无伤大雅的缺点,也无愧于魅力教师。我期待遇见这样的课堂,享受其间,则为学生所喜,为同行欣慰,为历史教育而幸甚。我期待相逢这样的教师,与其为友,则宁请其为师,共同为中华而教,为文明传承而行,为教育创造而为。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 :“教育应该向学生揭示伟大的真谛。” 负有历史和文明传承之重要使命的历史教育,则更应如此。从术而道的追寻虽任重而道远,从优秀而卓越的路途虽漫长,但已觉醒,尽管启程,因为过程即是教育的全部意义。
曾经在七年级的语文课上,听到一位教师绘声绘色地讲一篇课文,题为《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美国的莫顿•亨特),有如下片段,至今不忘 :“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如此问道,仅是序章。
教育名家、华南师大附中原校长吴颖民曾在一次论坛中告诫教育同仁 :“优秀是走向卓越的最大障碍!” 这句话,曾给我很大的警醒,相信也能引起同仁反省,激励大家共同寻找教育的新境界。
【引用文献】
1帕克•帕尔墨语,转引自《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迈克尔•富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2章国好:《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刍议——近几年高考试题引发的思索》,《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
3侯雁飞:《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教师发展》2010年第4期。
4朱可:《浅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两大途径:阅读与备课》,《历史教学》2010年第21期。
5刘洪生:《探中学历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困惑与专业成长》,《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第5期。
6 叶澜:《新课程评论》2018年第11期。
上一篇:万维期刊是什么
下一篇:化学最权威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