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文学杂志社
海河文学杂志社
快讯
收到2017年第57件礼物:
《海河文学》杂志2017年第3期,刊发曾令琪散文《白马关》。
深谢张莉莉主编,深谢悦香副主编,深谢《海河文学》杂志!
敬请指教,敬请拍砖!
再接再厉,多写多发!
一
说到蜀汉之开国,绕不开庞统这个人物。
现代小说家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需要层次论”,其第四级为“尊重的需要”。所谓“尊重的需要”,其实就是指人人心里都渴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与尊重。“出名”,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较大的名气,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名人”,获得社会的承认。庞统的出名,应该算比较早的。
庞统的家世,现在已不太明了。《襄阳记》载:“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见德操。德操与语,既而叹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史料告诉我们,在庞统成长的过程中,其叔父庞德公,对庞统的成材、成名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有叔父的培养和“水镜先生”司马徽(德操)的揄扬,庞统很快崭露头角,成为荆州、襄阳一带的名人。
而比庞统小两岁的诸葛亮,同样受到了庞德公的精心培养。
诸葛亮一家随叔父诸葛玄往依荆州刘表,年仅17岁的诸葛亮和叔父诸葛玄把诸葛亮的大姐嫁给荆州大姓蒯祺,――蒯家的蒯良、蒯越对刘表入主荆州立下过汗马功劳;把二姐嫁给荆襄地区声名卓著的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弟弟诸葛均礼聘荆襄地区著名的林家之女为妻;而诸葛亮自己,则娶了沔南名士黄承彦之女、著名的才女加“丑女”黄氏,――《三国演义》第117回说:“武侯之学,夫人多所赞助焉。”而黄承彦之妻蔡氏乃荆州之主刘表后妻蔡氏的大姐。
由于与庞家关系密切,诸葛亮也得到了庞家的特殊关照。诸葛亮以师礼对待德公,“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清人阮函在《答鹿门与隆中孰优说》中说:“庞公却辟刘表,知其不足与为;而智辩昭烈,隐然出武侯以自代。在国可扶炎鼎之衰,而在已无改岩林之乐。”阮函认为,庞德公对诸葛亮的成才起了关键的作用;而现代学者谭良啸则更直接地指出,庞德公实际上就是诸葛亮的老师。
《后汉书·逸民传》载: 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德公进府,皆不就。刘表问他不肯官禄,后世何以留子孙。他回答说:“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世人留给子孙的是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我留给子孙的是耕读传家、过安居乐业的生活,所留不同罢了。表现出德公独到的见解。德公善鉴人,称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徽为“水镜”,庞统为“凤雏”,被誉为知人。
《诗·大雅·烝民》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庞德公这个人,可谓乱世当中善于保全自己的高士。有这样的叔父言传身教,自小聪明的庞统成长为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二
翻开一部中国史,很多时候令人触目惊心。东汉末年就是这样一个天下板荡、生民涂炭的时代。现在想来,诸葛亮《出师表》所谓“苟全性命于乱世”,并非虚语,而端的是肺腑之言。
先是桓帝、灵帝之时,因皇帝幼年即位,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中央政权。他们扶持羽翼,任人唯亲,肆意兼并土地,残酷压榨百姓。后是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激烈冲突,引发“党锢之祸”,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统治者上层的斗争,很快让东汉王朝显现出败亡之相。国家已经到了“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境地,而从皇族到各级地方官吏,对国家深深的危机视而不见,继续花天酒地,穷奢极欲,大肆挥霍。身为最高统治者的汉灵帝,居然公开卖官鬻爵,以增加收入。试想,那些花钱买官的“瘟神”,一旦到了任上,不穷凶极恶、加倍搜刮才怪!
国家危机四伏,而统治阶级尚不觉悟。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声势浩大的黄巾军农民大起义。东汉王朝惊恐万状,皇帝、外戚、宦官、官僚和士大夫,他们暂时抛弃了他们的矛盾,全力以赴,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可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董卓坐大。董卓死后,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刘表、孙策等人先后占据州郡,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谚曰:“神仙打仗,凡人遭殃。”难怪身为统治阶级一员的曹孟德慷慨悲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面对自己“士”的卑贱地位与无常的命运,只能哀叹“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在那动乱的时代,要想“保首领以殁”,差不多成了一种奢求。
有的士人,也知道“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所以“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得过且过;有的士人,感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所以“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及时行乐,用醇酒、妇人来麻醉自己的神经;而身怀高志的士人,则“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他们渴望的是“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旗帜鲜明地疾呼“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良禽择木而栖,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平生之志,那才是他们最大的追求。
在这一点上,生当乱世的庞统,和诸葛亮一样。
三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载:“(庞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每次读到这一段,我都特别欣赏司马徽和庞统的雅量高志。一老一少,树上树下,自旦至暮,交流无碍。以知人善鉴著称的司马徽,称赞庞统是“南州士之冠冕”,可见这一次“老少对话”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庞统由此名显于荆襄。
不过,出名归出名;名气再大,不处之以一定的位置,则才华不显,最终无非一个山野遗民,或者最多是一个倜傥风流的文人雅士,如此而已。
在加入刘备集团之前,庞统先在荆州担任功曹;周瑜助刘备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庞统归周瑜。周瑜卒,庞统送丧至吴,与吴地很多名士如陆绩、顾劭、全琮等结交,深获嘉许。刘备领荆州,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关于这件事,《三国演义》通过庞统荒政、张飞亲临的情节,将庞统的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我推测,大约是庞统对耒阳县令这个职位很不满意,感觉屈才,心里存有“杀鸡焉用牛刀”的想法,所以行政、执法毫不挂怀,甚至沉迷于“杯中之物”,因此被免。自古高才难为用,人才,任何时候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多亏身在孙权集团的鲁肃,坦诚地给刘备写信:“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大约鲁肃知道,庞统这样的“大才”,在江东孙氏那里,难以施展其抱负,所以将其推荐给刘备。而与庞统过从甚密的诸葛亮亦言之于刘备,这才引起刘备的重视;由此,庞统也被刘备委之以军师中郎将的重任。
四
一般人都知道《隆中对》,都为诸葛亮“天下三分”的战略眼光而赞叹不已。殊不知,庞统也曾经有过类似的陈述。《九州春秋》记载,庞统对刘备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庞统劝刘备先取益州,与曹、孙鼎足而三。庞统与诸葛亮,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对庞统的进言,刘备津津乐道的是:“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刘备不想因为所谓的“背信弃义”,而与刘璋兵戎相见。对此,庞统谏道:“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庞统还给刘备献出上中下三计: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为上计;以退回荆州为名,执杨怀、高沛,进取其兵,兵临成都,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为下计。在庞统的劝说之下,刘备最后下定决心,采用中计,西取益州,并以之为根据地。
可以这样说,在刘备进取益州之前,庞统对刘备集团的贡献,和诸葛亮在伯仲之间。蜀汉之所以能最终奠定开国的格局,与魏、吴鼎足而三,庞统其人,功不可没。
自归刘备,庞统可谓得心应手。
取涪城(今绵阳)以后,刘备大宴属下,置酒作乐。可能“刘皇叔”酒喝高了,得意地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应之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借着酒劲,大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庞统什么也没说,“从容退场”。待庞统退出去之后,可能刘备一下子酒醒了,后悔不已,马上派人去把“庞军师”请回来。庞统又“从容进场”,慢慢回到原来的座位上,饮食自若。刘备可能有点奇怪,问道:“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刚才我们的议论,谁对谁错啊。庞统对曰:“君臣俱失。”意思是二人都有错。刘备大笑,宴乐如初。
当代一个伟大的独裁者曾经说过:“胜利者是不应当受到指责的。”为什么庞统敢于在志得意满的刘备面前直言不讳呢?
《史记·陈丞相世家》引陈平的话道:“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我估计,庞统把自己给刘备所出的一系列“损人利己”的主意,统统归为“阴谋”一类,所以,自感惭愧;加上君臣皆有酒上头,所以才有“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的由衷之言。而刘备虽初初“大怒”,终能改过。能为开国之君,其肚量显然非同寻常。
可惜,造化弄人。正当庞统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他的生命却因为一支小小的流矢而被彻底终结。
刘备军进围雒县(今广汉北),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年仅36。刘备悲痛不已,诸葛亮亲自祭拜。后追赐关内侯,谥曰靖侯。
五
庞统祠墓又名龙凤祠,在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侧。祠墓为建安19年(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刘备所建。清初三藩之乱时,王屏藩乱蜀,墓、祠均毁。康熙30年(1691年)修复,现存大门、正殿、两侧亭、栖凤殿,祠后为庞统墓。
我来到龙凤祠的时候,只见松柏千株,郁郁葱葱。祠内天井,古柏森森,相传此两株古柏系当年张飞张翼德所栽。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匾对,其一云:“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不知道作者是谁,但用一“明”字,用一“甘”字,显然是作者“事后诸葛”式的强加于人。不仅未能发其志士之悲,也未能对庞统的一生功业做出应有的评价。二马亭分建于两侧,一曰白马亭,一曰胭脂亭。白马亭塑白马一匹,胭脂亭塑红马一匹,大约是根据演义小说和民间故事而来,象征刘备、庞统换马之事。正殿背后的石壁上,刻有陈寿的《庞靖侯传》,实际上就是《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倒还值得慢慢品味。
庞统祠墓所在山头地势险要,为古代由秦入蜀最后一道关隘,真可谓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祠墓三进四合,石木结构,古朴敦厚,肃穆庄重。可是,生前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身后却是多么的寂寞!整个祠墓没几个游人,除了大门口售票、看门的几个人,我只看见墓地两个黄冠老道。没人的时候眯着眼打瞌睡,见有游人,其中一个便拍响腰鼓,和着节拍,唱起歌来。但仔细一听,原来唱的是四川民歌《好久没到这方来》。
同样是开国功臣,同样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显然不能和武侯祠相比。让人不由得感慨不已:时耶?命耶?而一个何姓“著名书法家”为正门题匾“汉靖侯庞统祠”,“祠”字居然把“示”旁写成了“衣”旁!
徘徊于庞统祠墓,唯闻知了声声,唯觉蚊蚋烦人。跨越1800年的时空,一切都已如流水一般,逝去不回,只有祠墓旁那秦蜀金牛古驿道,车辙深邃,长满苔藓,真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想起庞统短暂而不甚辉煌的一生,我不由得感慨系之,诗云:
国士为报主,只手能擎天。
三分开汉业,一殂落凤前。
南俯益州土,北瞻秦岭巅。
寂寂千载下,萧萧白马关。
海河文学期刊
期刊到底有几种类别
针对期刊从不同的角度分,有多种分类,这样的分类太过复杂繁琐,小编介绍的这种分类主要三个角度进行,更能帮助读者了解期刊的分类。
1. 按期刊的学科归属进行分类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为代表,将期刊分为五个基本部类: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刊物。在基本部类中,又分为若干大类,如社会科学分为社会科学总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2. 按期刊的内容特征和读者层次进行分类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3.按期刊的学术地位分类
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大类。
关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若干领域)中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受到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
国内对核心期刊的测定,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及通过专家咨询等途径进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6年推出第二版。第二版从正在出版的近万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1578种核心期刊,并做了简要介绍。在第二版的基础上,2000年又推出了第三版。《总览》是我们了解全国核心期刊的重要工具书。我馆藏书索书号为:Z87/Z65=2和Z87/Z65=3。馆藏地为:综合借书处和中外文采编部。
了解核心期刊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编者而言,可以从核心期刊吸取经验。就读者而言,树立核心期刊意识,可以明确价值取向,提高阅读档次。例如,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首先要阅读《中国语文》、《文学评论》等核心期刊,而不是本末倒置。就图书馆而言,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订阅时当然是以核心期刊为首选目标。就科研管理部门而言,可以统计分析单位或个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情况,以此作为衡量其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人们往往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太阳从大漠升起
在新疆待过的人都知道,以天山山脉为界,天山以南的地方叫南疆,天山以北的地方就叫北疆了。阿克苏与和田都属于南疆片区,只是和田还要比阿克苏往南——在东方雄鸡的鸡屁股位置上。
七月里骄阳似火,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天气常识。若有点旅游知识的人都懂得,特别是有点西部边陲经历的人更清楚——从哈密进入吐鲁番,再到达坂城,就离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市不远了。如果大家都是从未谋过面的新疆人,一见面就会问:“你那儿的?”互相肯定会这样子回答:“我是乌鲁木齐的”、“我是奎屯的”、“我是伊犁的”、“我是喀什的”、“我是和田的”,而不是回答:“我是乌鲁木齐市的”,或者“我是和田市的”。这是新疆人的语言习惯。因为2003年我转业离开和田地区时,新疆的大部分行政区划还是老叫法——某某地区,而不是某某市。
吐鲁番不仅有香甜可口的葡萄、清爽凉快的坎儿井,更有闻名世界的火焰山风景区。从哈密市到吐鲁番市,途经那里的人们都会透过车窗看到外面有一座座红色的高山在移动。那些红色的高山是由距今约1.7亿年前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堆积的砂石泥土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经过长时间的高温氧化和雨水淋漓,形成了红色的氧化铁,固化成而今的砂岩和页岩。却也构成了一道道火焰般燃烧的红色风景!
即便是没有到过吐鲁番的人们,也都晓得《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吧?相传,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的时候路过火焰山,孙悟空与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熄灭火焰的故事,可真是一波三折、曲折离奇,中国人妇孺皆知啊!
每到盛夏,由于吐鲁番的海拔低于海平面许多,平均气温都在摄氏50度上下。天气晴朗的时候,火焰山热浪滚滚,就像熊熊燃烧着的烈焰一样。你猜吐鲁番的最高气温能够达到多少度?把一颗生鸡蛋放进沙窝子里,过上一个小时后就能烤熟哩!
从阿克苏出发向西南行进,绕道南疆重镇喀什,再折转向南行进才能到达我国的最西部和田——这是一九九六年以前的老路。现在就没那么费事了,从和田市的民丰县进入世界之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级公路,就能到达库尔勒市的轮台县。这条路把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与和田市的距离整整地拉近了500公里。这也是人类沙漠筑路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是由我们中国人创造的!
塔克拉玛干——这个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号称为“死亡之海”的世界第十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用维吾尔语解释,意思是“进去出不来”。它东接库尔勒市的罗布泊区域,西连喀什市的莎车县、泽普县和叶城县的部分地区,南缘和田市的策勒县、于田县和民丰县境内,北至阿克苏市的沙雅县等盆地边缘,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多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达到了33万多平方公里。沙漠的四周分布着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与车儿臣河等四条河流。其中,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内流河,她由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河流全长2137千米,被新疆各民族兄弟姐妹们亲切地唤作“母亲河”!
塔里木河自西从阿克苏市的阿拉尔市出发最后流入东边的台特马湖,滋润着河道两岸约19.8万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
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的流动沙丘到处遍布,充满了变幻莫测的自然色彩。由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系暖温带干旱型沙漠,降水量稀少、昼夜温差大,风沙活动十分频繁、剧烈。白天,塔克拉玛干大漠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最高可达70至80摄氏度。剧烈蒸发使得地表面常常有一股飘忽不定的气浪,在楼兰古道上、沙漠公路上,人们常常会看到远处那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壮观。
在荒凉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这里是生命的禁区,几乎没有多少动、植物生长。偶尔有一窝窝被近逝作家红柯老师誉为 “太阳深处的火焰”的沙漠红柳(学名叫柽柳),也是生长在大漠沙丘的低洼处、或者是没有流沙活动的地带。那也是极具生命力的一簇簇极稀少的植物啊——也许是上苍给予这一片无垠的荒凉的恩赐吧!
至于在沙漠的边缘——沙丘与河谷交汇的三角洲地带,由于地下水较为丰富,那里生长着大片的芦苇、红柳、骆驼刺、蒺藜和号称“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林。
胡杨树和芦苇是构成沙漠“绿色走廊”的主要植物,而那行走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就成了承载人类文明的“沙漠之舟”!一声声古老悠长的梦驼铃,摇曳出几多人类探索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史诗。
在那些鲜为人知的浩瀚沙海深处,仍然残留着一截截干枯和被风化了的胡杨树躯干。有的树干横卧于沙沟,仿佛沉寂了千年时光;有的树身被流沙淹埋了大半截,依然直立不倒,如同向苍天在呐喊;有的虽然躯干倒地了,内心早已死去多年,但是树皮上依旧有那么三两根树枝还活着,生长出灰绿色的树叶,在向世界宣示——我还活着!那是怎样一种不朽的生命力量啊!
在和田市民丰县喀巴阿斯卡村以北20公里处,人们在沙漠中发现了汉晋时期的精绝国故址。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至5世纪——叫尼雅遗址。它的发现,揭示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古老文明和一个被大漠湮灭了的历史传说。
时空拉回到公元1995年8月中旬,我的战友、军校同学吴鸿的女友从四川省大邑县不远万里特地赶来新疆完婚。我也从陕北老家探亲完毕,归队回到了乌鲁木齐市。正好与吴鸿的女友同乘一辆大巴车回和田。
当大巴车驶入达坂城河谷的时候,吴鸿的女友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起她和吴鸿的恋爱往事,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也极度勾起了我对几天前才在陕北老家与爱人和刚刚满月的儿子的思念。
吴鸿在民丰县武警中队当排长,他驻守的目标单位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南边缘。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普遍使用上手机,全支队也只有数见的几部程控交换电话能打长途,通信方式还是以传统的书信往来为主。吴鸿的女友从背包里拿出来吴鸿写给她的一沓书信让我看,一行行整洁规范的楷体字迹想来也是令她倾心的原因之一吧?
我在和田汽车站下了车,吴鸿的女友一再叮嘱我回到机场的中队后一定要用部队的专线给吴鸿打一个电话,估计在几个小时后到达民丰县汽车站。我想,大概是一路的颠簸再加上水土不服,几天时间的长路把吴鸿的女友给折腾坏了。
我在汽车站的大门口给她买了一袋皮山县出产的皮亚曼石榴和墨玉县产的马奶子葡萄,叮嘱她放心、路上多吃水果,赶天黑前一定能到达民丰县,吴鸿肯定会在汽车站早早地等候的。
乘坐上从和田市区到土沙拉乡的公共汽车,赶在夕阳偏西的时候我回到了中队驻地。赶紧跑到中队长的办公室给远在200多公里处的民丰县中队拨通了电话,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布艺沙发上,等待那边的通讯员去叫他们的排长吴鸿。
早操结束后,队形解散了,战士们都回到班里整理内务、洗漱去了。我站在戈壁滩上的停机坪中央,望见大漠东边的天尽头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这里的早晨要比内地迟到两个小时。
用当年和田地区武警支队的支队长韩国有上校在欢迎我们的晚宴上的话说:“你们是注入和田武警的一股新鲜血液,就像大漠里初升的一轮朝阳,也是历年来上级分配给咱们支队干部最多的一次!”显然,老支队长十分欢迎我们的到来,更是感激总队党委对偏远地区支队分配干部名额上的政策倾斜。
当初到达和田支队时已是傍晚时分,老支队长破例组织机关的官兵在大院的门口列队欢迎了我们,还给我们十九名新到来的排长在支队机关的小食堂里摆下了接风洗尘的欢迎晚宴——就像迎接上级首长时那样的隆重,韩国有支队长和政委张卫星更是分别亲手为我们每个人倒满了一大杯接风酒(后来军队实行了禁酒令,营区里连酒具都不允许藏放,更别说是饮酒了),说那是一杯“召唤战斗力”的上阵酒。
老支队长举起酒杯既是语重心长,又是在命令我们:下到新的中队后,一定要带领全排战士守卫好祖国的西大门!
作者简介:武俊祥,男,汉族,七零后,军校大学文化,有过14年军旅生涯,现职业人民警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榆阳区作家协会会员,2017西北大学作家班高级研修班学员。曾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作家报》《散文选刊.下半月》《延安文学》《西安日报》《榆林日报》《海河文学》《红石峡》《神木文学》《无定河》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和《文学陕军》《散文百家》《金陵文学家》等作协公众号平台上发表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二十多万字。
肖复兴的资料
肖复兴是北京人,于1947年生,现未逝。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曾经当过十年的记者。
他说:“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 、《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青春回旋曲》,报告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近著有《音乐笔记》、《音乐的隔膜》、《聆听与吟唱》、《浪漫的丧失》、《纸的生命》、《遥远的含蓄》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到天堂的距离>>.
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曾经当过十年的记者。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作者语:“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岳父的三分薄田
古代皇帝为了了解和体验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情况,在皇宫大院里划出来“一亩三分地”,世袭躬耕。后来一亩三分地就引申为“自己的小地盘”,或“势力、范围”的意思了。
年逾古稀的岳父已经退休在家十余年了,除了每天早、晚健步,坚持接送孙儿、孙女上学外,还在乡下老家叼空种了三分薄田。说是“三分”,其实就是房前屋后的零星地块罢了,只能种些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菠菜、油菜和葱蒜之类的时令蔬菜。
早年岳父曾在县里的烟草公司工作,在我转业回来的那一年退居了二线,起先还专门到公司去开个年会什么的,后来顾不上了,也就不管不顾了。顾问、顾问,用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的话说——无官一身轻。
记得在烟草公司的家属住宅区大门口有一个门房,每逢晚饭过后,门房的过道里总会聚集来许多观看下象棋的人。岳父没有退休前他的前任经理常常把守在“楚河、汉界”的一方,与前来切磋棋艺的棋友们展开车轮大战,直杀到深更半夜,直杀得棋盘“呯啪”作响。岳父退休下来后也和他的前任经理一样,加之他为人直爽、调门又高,围观者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下棋的响动更加夸张。
后来,我们的小家从县里搬到了上班地的市区里,与岳父就聚少离多了。只能在逢年过节和我的儿女放寒、暑假之际才回去小住上两三天。
岳母也是在岳父退休后下得岗,成天待在家里做做饭、拖拖地、洗洗衣服、擦擦桌椅和茶几什么的,很少见她到街上去走动走动。
岳父和岳母打小生长在农村,成家时也是在农村,村里现在还有一院住处、外加房前屋后那三分薄田。
我和爱人刚调到市里工作的那阵子,女儿还小,不到上学的年龄,就交由岳父和岳母来照料。有一年夏天的周末,我和爱人开车回到了县里,进了家门却不见女儿,打通了岳父的电话,说他们正在农村老家浇菜地哩。二话没说,我和爱人锁了家门,再次驱车赶往岳父的乡下老家。
爱人上小学前曾在老家生长,田间地头自然了然于心。
把车停靠在菜地畔,看见岳父和岳母每人戴了一顶新草帽,各自的手里还提着一把铁锨,正在往绿油油的西红柿、朝天椒和豆角苗田里放水浇灌哩。女儿看见了我们,小小的身躯在菜地里一蹦一跳着,向我们奔跑过来。
岳父对着我们喊,老闺女和大女婿回看你们的小闺女来啦?岳父总是这么幽默风趣。岳母则把注意力集中到摇摆、蹦跳的外孙女身上去了,一个劲儿地吼喊,慢点儿、慢点儿!怕她的外孙女绊倒在菜畦上哩。
女儿的小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爱人就有点儿不高兴了,就对着她的爸、妈——我的岳父、岳母说,你们还知道戴草帽哩,咋就省不得给我的宝贝女儿把遮阳帽戴上呢?
岳父才不管他的大女儿说话的语气,仍旧笑呵呵地问我们:“都回来了?”
我也是快步紧随在爱人的身后,分别给二老递上一瓶矿泉水: “爸、妈,我们回来了。累了吧?”我却不提晒与不晒的话题。
二老笑容满面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不累、不累。
接过岳父手中的铁锨,走在菜畦埂上,清凉凉的井水顺着地畔边的渠道哗哗地流进了菜地里,土地瞬间就变得湿漉漉的,菜苗喝足了水,棵棵都精神饱满,仰起了头,满身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鲜活亮丽。
2010年下半年,女儿到了上学前班的年龄,我们从岳父、岳母的身边把女儿接了回来。这样,岳父就更专注于他的那三分房前屋后的薄田了。
今年夏秋交替之际,爱人说她爸种的红葱该到拢畦埂的时候了。岳父人上了年岁,有那么多的营生,怕吃不消,爱人就动员我跟她回去帮忙一两天。
一大早,我们从榆林开车到府谷,再到乡下岳父的老家,少说也有近二百公里路程,回到岳父家的小院,已经是正午时分。岳母给我们吃了一顿自家产的农家饭,那些煮玉米、煮花生、蒸土豆、蒸倭瓜、西红柿炒鸡蛋,还有萝卜泡菜,蒸窝窝头和小米稀饭,直叫我们吃得那才叫一个香哩!因为很久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农家饭了,事实上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呀。
稍事休息,换了一身干活的行头,由于岳母身体不大好留在家里休息,我和爱人及岳父扛起农具到紧挨房屋后头的一块租来的山地上给红葱拢畦埂,顺便把间种在红葱地里的几行熟了的绿豆荚摘回家。
岳父在狭长的田地里给红葱苗挖肥坑,我给往里面撒农家肥。而后从旁取土,既埋住了肥料又给红葱的腰身填上了培土。这样有利于红葱苗长高、长粗腰身,因为红葱的根茎才是最有营养价值的食材部分。
红葱是用一行、一行的布局来栽种的,行距没有什么要求,一块地里只栽一行红葱也可,还可以套种别的农作物;间距可是很有讲究的,必须一株紧挨着一株来栽种,间隔不能大于十五公分,否则就是对土地的浪费,红葱的产量也不会太大。
由于陕北人家喜吃红葱,只要动油,不管是荤油还是素油,放入一点儿红葱花,那股炒香味儿可以调剂各种食材,能够顿开味觉,帮助下饭。陕北的红烧肉、小炒猪肉、炖羊肉,都离不开大量的红葱来调味儿。就是那有名的陕北小吃——羊杂碎,也离不开一把红葱花来调味儿。据说,红葱是滋阴壮阳、补肾、活血的极佳食材。难怪陕北人都好这一口。
说实话,两行红葱的畦埂拢下来,令我浑身出了好几趟汗,中途还跑回家里冲了一次澡,秋老虎也热的太厉害了。岳父就那样不紧不慢地干着活儿,也是满头的大汗。一壶凉开水被我们翁婿俩不到一个小时就给喝完了。我爱人不得不几次回家去烧水,再拿到地里来,再晾冷,供我们解渴、补充水分。
种这些房前屋后的小块土地,收益并没有多少。我不知道岳父种这些土地的目的是什么。
在一次家宴上,无意中听岳父说,他的糖尿病患了三十多年时长了,除了吃饭前半小时要打一针胰岛素,别的什么药也不用吃,并且对任何饮食都不忌口,还没有发生过任何并发症。
处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能够无病,儿女能够好好学习,那便是天大的幸福。
所幸,岳父、岳母坚持回乡下种了这么多年的地,使得二老的身体健健康康,让我们做儿女的也少操了一道子心。
看来,我得年年回乡下陪岳父、岳母种地劳动去喽,不为别的,只为二老能够健康长寿。私下念叨,等到退休以后,我也要学习岳父回乡下老家种地去。爱人说,我们在农村老家早就没有房屋了,那么远怎么回去种地?想种地锻炼身体?而今城市的郊区空地多的是,租种上一半亩足够了。
(2918年12月24日写于榆林)
作者简介:
武俊祥,曾用笔名胡杨枫渊,男,汉族,一九七零年十二月出生于陕北神木县东南部一个小山村。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作家班高级研修班学员。二零一六年开始写作,先后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作家报》《延安文学》《散文选刊》《榆林文苑》《海河文学》《西安日报》《榆林日报》《榆林新青年》《榆林文化》《红石峡》《神木文学》《无定河》等报刊杂志和陕西省作协《文学陕军》、河北省作协《散文百家》等公众号上发表散文和小说作品数十篇。作品入选多种文集。
长篇散文《垂钓记》获得第四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暨第12届作家报杯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征评大赛一等奖,排名散文类一等奖榜首。
上一篇:杂志投稿通过率
下一篇:文章阅读量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