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宝鸡市报刊杂志

发布时间:2023-12-06 23:20

宝鸡市报刊杂志

时间过得可真够快,又是酷暑三伏天。每次上街时,都会看到很多的美甲店,又无意间瞥见家门口盛开着的灿烂的“凤仙花”,原本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却勾起了我对童年悠悠往事的回忆……

曾经的年代,物资匮乏,没有五颜六色漂亮的指甲油,更别说那遍布大街小巷的美甲店了。看着有人家种着凤仙花(在我们关中腹地,又名‘指甲花’),到了三伏天,就免不了乡邻们过来讨要几支指甲花枝干,绿叶片,鲜红色花朵,回家给女孩子们“捂指甲”,在当时能有满手鲜艳的红指甲,那可是女孩子们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我痴爱捂指甲,所以妈妈就不厌其烦,每年都会在家门口的菜园子边角种上一小块凤仙花,到了盛夏,粉红的,正红的,深红的指甲花花朵儿密密匝匝地竞相开放,她们掩映在小小的绿色尖角叶片里,微风徐徐吹过,花香四溢。

童年记忆里,无论是上学的大姐姐们,还是那些流着鼻涕的小妹妹们,对“捂指甲”都是情有独钟,乐此不彼。我也对此特别痴迷,每年都要‘’捂指甲‘’。刚刚捂过的指甲,手指头上也变得很红很红,所以看起来不怎么好看,还觉得手指脏兮兮的呢,过一段时间,手指头上得红色就会褪去,只剩下指甲是红色,色泽饱满,颜色鲜艳,真的是特别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指甲渐长,新长的指甲呈自然色,红指甲就慢慢褪到上面了,这种指甲其实最好看,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我还清晰地记着,那时候暑假结束,一开学,和女同学们见面,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攀比‘’,看谁捂得指甲好看。因为每年伏天,妈妈都给我捂指甲,而且坚持持续几晚上不间断的重复捂指甲,不到指甲捂红我也绝不放弃。由于我的喜好,我的坚持,还有妈妈的付出与母爱的滋养,所以我的红指甲总是受到伙伴们的追捧与羡慕。

那时候,我们总是快乐的。到了徬晚,火辣辣的太阳终于示弱了下来,慢慢地也就凉快了许多。大家就赶紧准备指甲花,不约而同的采来“构树叶”,那种边缘没有豁口的构树叶,作为包裹用。采回来的构树叶,被一个个想着捂指甲的小姐妹,争先恐后抢着洗得干干净净,沥干水分、晾干,以备捂指甲的时候用。

那个时候,从来没有人偷懒,而且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地自觉完成着,大家分工明确,生怕别人抢了自已的活路,而造成捂指甲时的失落。因为捂指甲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限制,所以,大都选择在炎热夏季的临睡觉前,婶子们便开始了自己的拿手戏,开始给自己的闺女和侄女们,包括邻居家懂事的小姑娘们,无一不落地捂指甲,免得第二天有哪一个因为没有捂上指甲而闹别扭的,和谐共处善良淳朴的关中农村人就是这样的宽厚仁慈。

傍晚时分,负责捂指甲的主角——妈妈和婶子,把屋子里的电灯泡从窗户接到院子来,在当年并不是十分酷热的农家小院,她们借着灯光把指甲花壮实的枝干放在“捶背石”上,用打碎的碗的小片,一段段地切割开,再撒上沿成面的“白矾”,指挥着大家如何用镰刀把,把指甲花茎秆段与白矾的混合物捣碎,(期间不能有铁的器物接触,说是铁器会影响捂指甲的效果),不多会功夫,妈妈和婶婶的额头、臂膀就汗淋淋的,看着她们辛苦的模样,那些准备捂指甲的姐妹们便抢着替她们干活,婶婶虽然让她们动手,自己却特别细致地督查着,干活一个比一个卖力的姐妹们,她们捂指甲心切,其实压根就不用监督的。

燥热的院子里,不时地有飞蛾围着电灯泡飞,婶婶和姐妹们聚精会神的干着各自的活路,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弟弟,也闲不住地驱赶着飞蛾,一不小心又把电灯泡撞一下,摇摇晃晃的电灯泡使得婶婶们的劳作受到干扰,婶婶就戏谑地喊道:一会逮住这怂,给这碎仔儿也捂个红指甲,叫他也变成个女娃娃……

那个时候,婶婶的这种震慑,吓得弟弟总是暂时的跑开,但是不多会功夫,他又会围过来凑热闹。看到婶婶挨个给叽叽喳喳像燕子窝内等吃的雏燕一般,抢着想先捂指甲姐妹们的手指甲,捏上捣烂的指甲花枝干酱,小心翼翼的用构树叶包裹,再用细麻丝认认真真的绑扎着,一边询问着紧不紧,包裹好的姐妹们,开始静静地站在旁边,还没有包裹的姐妹们就叽叽喳喳地嚷着快给自己包。

费了许久功夫,费了好大劲,大家终于包裹完毕。婶婶和妈妈叮嘱大家睡觉要当心,不能脱掉包裹的构树叶包,还有就是到明天早上才可以打开,晚上千万可不敢“放屁”哦,要不然明天的指甲就不是红色,而是“屁红色”(泛白的红色)。结果第二天,真的就有撞掉包裹的,也有屁红色的哭哭啼啼地找妈妈和婶婶诉苦,妈妈和婶婶非常有耐心,在第二天晚上又会给她们再补一次。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虽然现在的凤仙花比当年多多了,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各种色彩的指甲油,再也没有人给姑娘们捂指甲了,喜欢的话自己用指甲油涂抹一下,就可以了。不过指甲油腐蚀性特别大,对人的身体有伤害,而且指甲油涂上去以后,保持时间不长,就会掉片,掉渣,最后完全脱落。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 社会 的发展,又出现了新事物——美甲,不但颜色出奇的漂亮,而且还可以做成好多唯美的造型,镶嵌上小宝石,各种色彩的鉆,煞是好看。如今你去美甲店,想要什么颜色、造型的指甲,都可以随心所欲的满足。但是这么完美的美甲,有时你不小心也还是会掉块,会脱落的。

相比而言,我还是觉得捂指甲最好,绿色环保原生态纯天然打造,而且不会对身体有任何伤害。还有就是她的嫣红永不褪色,只会随着指甲的生长被我们用指甲刀一截截的剪掉。

捂指甲,一代人忘不掉的记忆!

作者简介

王小娟:女,汉族,陕西扶风人,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作家协会会员。自2018年7月写作以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笔耕不辍,数十篇文章发表于『文化艺术报』『宝鸡日报』『北上广文学』『山东散文』『齐鲁文学』等报刊杂志。有数篇文章散见于『周原文艺』『慢城文苑』『扶风百姓网』等多家微信公众平台。

宝鸡市烽火中学的设施条件

学校小学部校舍生均3.06m2,操场和活动面积生均4.2 m2。每班都有符合标准的教室,人人有木制桌凳。中学部办学条件均达城市Ⅰ类水平,校舍生均9.9 m2。各项指标均达省颁“普九”标准。理化生实验仪器和设备达城市Ⅰ类水平。各科教具标本、模型、挂图齐全。新建60台电脑教室两个,现有微机共150多台,有立体投影机2台,投影仪每个教室各一台。校图书馆藏书和报刊杂志均为城市Ⅰ类水平。学生图书生均25.9册,教师用书人均为85册,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568种,报刊种类为268种。体育器材有45种,2500件。有体育器材室2个。音乐室2个。美术室2个。音乐教学器材50件,美术267件。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传承石鼓文化的记忆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传承石鼓文化的记忆

快乐有趣

唐代贞观初年仲春,十面石鼓在渭河宝鸡南岸被一个放羊的老人发现,当时的石鼓就已历经千年风雨。这个石鼓,是最重要的金石学石刻遗物,它上面刻着的文字,人称当今汉字的“祖宗”。唐代韩愈曾专门为其上书请求妥善保存。当时的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均十分推崇石鼓文书法。唐代诗人杜甫、古文大家韩愈、宋代文学家苏轼等,还专门为它做过诗。近代的康有为曾誉其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在中国的文字史、文学史、考古史、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对于当代宝鸡人来讲,与石鼓有关的一切文化符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建园筑阁 ,永久传承

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馆的十面石鼓是国宝级文物,它们是从宝鸡出土的。之所以贵为“国宝”,是因为这些鼓面上刻的文字据考是周宣王时代的。唐代大诗人韩愈在《石鼓歌》颂扬了周宣王中兴王室及驰逐围猎、勒石铭功的宏大图景。据研究,周宣王刻在10面石鼓上的这些文字的形状是“苍硕之嗣,小篆之祖”,也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时依据的母体,也可以说是今天汉字的“祖宗”。所以,数千年来,这十面石鼓的地位在考古界、文物界和学界备受尊崇,曾被康有为美誉为“中国第一文物”。 石鼓,最早被人发掘是在唐代,出土于宝鸡市,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宝鸡出土的十个馒头状花岗岩石刻,因外形似鼓,被称为“石鼓”,上面的文字被称为“石鼓文”,这是一种由大篆向小篆过度的文字,后也被人称为“籀文”。这十面石鼓其形上小下大,直径约三尺,每个重一吨,鼓上皆刻有四言诗,内容多言渔猎之事,故石鼓文又称为猎碣文。本来十个石鼓皆有文字,不过由于历经波折坎坷,每逢战乱便失于保护,流落民间,未得到持续保护,甚至有一鼓曾被人当做磨刀石,上面的文字都被磨损殆尽。原有700多字的“石鼓”,现剩300余字。不过经过历代人的研究,并根据鼓身上的文字,将十面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霝雨。石鼓是国内出土最早的成篇石刻文物,世称“石刻之祖”,也被后人誉为“汉字的活化石”。石鼓出土后,鼓上陌生文字引起当时金石学家注意。查遍古籍,也没找到类似文字,这让文字大家认识到,这是之前文字研究中所缺失断裂的一段历史!所以,后世评价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文字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石鼓对历史研究、汉字演化研究都有着深刻意义。在文学上,石鼓上与《诗经》句式、风格相似的四言诗歌,从出土文物角度佐证了《诗经》传世的真实性。石鼓岀土是一件除了有历史意义、研究价值外的文物外,这更是一件艺术珍品,这上边的文字被后人奉为“书家第一法则”。石鼓上的文字是先在较为平整的鼓面上书写上去,在一笔一划精心刻之,这样更真实保留了书写本意。纵观石鼓,布局均匀有度,结构严谨,用笔舒展大方,笔力遒劲。被后世学篆书者奉为正宗,历代书家、名人赞誉和临摹者甚多。

      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以文化强市为战略决策,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把宣传弘扬石鼓文化作为切入点之一。从2006年开始,市上在中华石鼓的发现地——宝鸡石鼓山,投资3.5亿多元,建造了“中华石鼓园”,着力打造石鼓文化品牌。整个园区总占地500余亩,建筑总面积4.7万平方米,建有石鼓阁、石鼓书法艺术博物馆、研究院,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周秦—金石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融历史性、学术性、艺术性为一体,气势恢弘,堪称中国书法第一园。石鼓阁陈列有石鼓仿品10面,分别是《车工》、《千沔》、《田车》、《銮车》、《霝雨》、《乍原》、《吴人》、《而师》、《马荐》、《吾水》。石鼓阁,北临渭水,南依秦岭,高56.9米,阁顶距滨河路相对高度110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仿秦汉建筑风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由白墙、红柱、灰瓦构建,气势雄伟,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居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堪称中华西北第一阁。石鼓阁是仿秦汉建筑,在阁楼的最顶端有一只金鸡,仿佛象征着宝鸡,是宝鸡市标志性建筑。园内建设的仿秦汉建筑风格的石鼓书法研究院,搭建“陈仓论书”的平台,供海内外书画家挥毫泼墨,展示书法艺术。同时,围绕中华石鼓园配套建设的石鼓文化城,投资12亿元,打造精品古玩街、文化艺术品市场和旅游文化产业园等,使其成为西北乃至全国闻名的新兴旅游胜地。中华石鼓园已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热土,成为宝鸡新的城市名片。目前,已接待游人19万多人(次),其中,登临石鼓阁的中外专家学者、有关方面领导和游客6万多人(次)。

石鼓本无声,蜚声四海文光远,雅阁诚有意,流韵千秋墨宝香。

2010年9月下旬,中国书法家协会与宝鸡市人民政府在宝鸡中华石鼓园举办“中国·宝鸡首届‘翰墨石鼓’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就是因为宝鸡的石鼓山是名副其实的汉字之根系、书法之源头、书家之朝圣地。

著书立说,传之后世

  正如那些已经无法辨识的文字一样,石鼓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和它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十面历史悠久的石鼓,以及笼罩它们在身上的未解谜团,让它们在跌宕的历史潮汐中更显独特,更显珍贵。我市学者对石鼓文的研究也没有停止过。先后也发表和出版过多篇(部)论文和著作。2010年11月5日,彭曦先生《中华瑰宝石鼓文》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彭曦先生年近八旬,是宝鸡文理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是陕西省文史馆馆员,宝鸡炎帝研究会顾问、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在长城学、考古学、科技史、古文字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致力对宝鸡地域历史文化的贯通性思考和深入研究,对宝鸡姜炎文化、周秦文化研究、对石鼓阁建设等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瑰宝石鼓文——石鼓新韵共赏析》是彭曦先生沉潜学术、厚积薄发、服务宝鸡文化建设和开发的新作、力作。近年来,彭曦先生在担任宝鸡石鼓山公园建设文化顾问的同时,殚精竭虑,潜心钻研,终于撰成《中华瑰宝石鼓文》一书,让学界听到了宝鸡学人研究石鼓的声音。彭曦先生在《中华瑰宝石鼓文》一书里,就石鼓的初置地、发现地、作成的时间、石鼓文的内容、石鼓的价值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彭曦先生认为,石鼓诗作于春秋,鼓作于战国,石鼓的初置地和发现地均在宝鸡的石鼓山,石鼓具有文字、文学、书法、管理文化、自然科学和秦人精神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不愧为“中华第一古物”。彭曦先生在书中特别指出:石鼓并非一般的纪念、祭祀之物,“石鼓诗是以景抒情,以景抒志,是秦人秦国开拓奋进中那种走向强国的呐喊浩歌,是秦人秦国统一天下的一组交响序曲。”信哉斯言!《中华瑰宝石鼓文》的出版,其积极意义,不仅为近年来石鼓文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对石鼓文的进一步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我们宝鸡中华石鼓园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学术支撑,对提高我市知名度也将产生重要作用。

2010年《曹宇石鼓文图》问世。曹宇,1947年1月生于陕西岐山,早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宝鸡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群众文化副研究员,炎帝研究会理事,《石鼓》杂志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西秦美术学院、西京大学教授,岐阳印社社长等。书画作品在全国美展、书展多次展出,出版著作多部。近年来,倡建宝鸡炎帝陵,开发大散关,筹建西普陀,研究石鼓文化。宝鸡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文化工作者”称号。曹宇先生(号石鼓堂)在各级领导和朋友的支持下,多年来潜心研究石鼓,创办《石鼓》杂志,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对石鼓出土地长期实际考查,根据石鼓文译义,创作出了十首《译石鼓文诗》及十幅《石鼓文图》。《曹宇石鼓文图》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画于八尺宣纸,十幅《石鼓文图》经过作者数十年反复推敲、修改,在其六十花甲之年终于问世。十幅《石鼓文图》各件既是单幅作品,又有相互联系,洋洋巨著,连接在一起近乎四丈,文图再现了先秦政治、军事、民众生活、飞禽走兽和自然风光。对人们了解、研究先秦历史将会产生辅助作用。中国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一直关心支持曹宇研究石鼓文化,并题辞“岐阳石鼓、碑刻之祖”;中国书协顾问、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先生题辞“猎碣重光”;日本东丘印社社长川合东皋先生题辞“珠联璧合”;书法大家谭建丞题辞“金石寿书画缘”。有关专家对《曹宇石鼓文图》也给了他高度的评价。这也是曹宇先生近十年来一件力作,陕西省委省政府两厅授予曹宇先生“构建和谐陕西2007书画界新闻人物”。

    《曹宇石鼓文图》脱稿后,《华商报》、《陕西日报》、《西部建设报》、《宝鸡日报》等报刊作了长篇报道。各地发来贺诗短信,祝贺《曹宇石鼓文图》问世。户县政协王仲第吟诗:石刻之祖石鼓文,堪称瑰宝何须询,深奥难解其中意,以画释意唯曹君。书法家刘侃道:先秦猎碣出陈仓,识文唐人有韩张,文豪沫若研其意,吟诗作图石鼓堂。

      曹宇还创办了社刊《石鼓》杂志,在全国影响很大。得到了国家领导、书画大家楚图南、马文瑞以及沙孟海、吴作人、启功、文怀沙、欧阳中石、康殷、沈鹏、霍松林、黄养辉、冯亦吾、刘江、茹桂、石开、王冬龄、黄惇、王崇人、李延声、吴善璋等先生题辞与支持。出刊五期后因经费问题停刊。2009年,宝鸡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恢复《石鼓》杂志,宝鸡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批复、同意复刊。现在《石鼓》杂志在宝鸡市新一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新的面貌、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与全国人民见面。它将会成为书、画、诗、印爱好者的案头资料,宝鸡市的大名片,飞扬于祖国各地。

  目前,在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潮中,我市学者李仲操、蒋五保、张亚炜等,热心石鼓文的研究,为揭示石鼓文化的内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目前在石鼓文研究中对一些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石鼓文化的探讨和研究。

岐阳石鼓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岐山召开

根在宝鸡,向外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石鼓文的研究和传承,呈现出市场化、多元化的路子,

  吉朝声创办石鼓印社。 石鼓印社社长吉朝声先生是于右任大师三原的同乡,虽不处同一时代,但有着文化的传承,他热爱书法篆刻艺术,刀功遒劲,刀法自如,执着追求,创新思维,集同行为友,身先优学,必成未来之大器。 公务员吉朝声退休后没有养花种草,而是精心筹备创办“石鼓印社”。然而,他的这个举动却引起了与湖南衡阳同名印社的争夺战。 2010年 10月,,石鼓印社先后投入了 16.5万元,完成了 45个类别的商标注册和网络品牌保护,让石鼓发现之地的宝鸡,合理合法地留住了“石鼓”二字。听说吉朝声创建了石鼓印社,并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了石鼓印社的知识产权,宝鸡书法篆刻界为之一振,也得到国内书画界关注。 2011年重阳节,石鼓印社将价值十万元的 100幅篆刻精品“百寿印”捐赠给宝鸡慈善总会,转赠予宝鸡的长寿老人。同时,石鼓印社联合宝鸡印社、岐阳印社,在 2012年元旦成功举办了《宝鸡首届篆刻艺术联展》,为宝鸡 58位篆刻艺术家搭建起交流学习的平台。 

  成立石鼓研究会,开展研讨交流。2012年12月13日上午,宝鸡石鼓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万利酒店石鼓堂隆重召开,标志着宝鸡石鼓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会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调研员叶涛宣读了市民政局《关于同意筹备成立宝鸡石鼓文化研究会的批复》,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霍海利宣读了《关于宝鸡石鼓文化研究会领导班子的批复》。会议表决通过了《宝鸡石鼓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任周方,宝鸡市文物旅游局; 岐阳石鼓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岐山召开 。

命名石鼓镇,用地名传承石鼓文化

从史志记载看,石鼓山上确实有一座石鼓寺,由于历史劫难,早已不复存在。前后相隔,村民自发和政府主导各自修起一座“石鼓寺”,其历史背景与建设初衷也是迥然有异。1985年,李仲操先生等在石鼓山北麓立碑标注。文革结束,乡村民间信仰恢复萌芽,集全村之力,于2002年恢复庙宇,不知历史上石鼓寺属于佛教还是道教,但村民却依据自身的理解和信仰习惯,将之定为社庙道观,逢会敬神。2015年,中华石鼓园的开发建设已臻成熟,修建这座新石鼓寺

石鼓阁南侧新建一“石鼓寺”,气势恢弘,建筑全部采用大理石材堆砌,佛像亦为石质。这等规模和讲究在宝鸡地区很是罕有。寺内共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等,美轮美奂。从门口的石碑得知,石鼓寺建于唐代,清嘉庆年间曾经重修,现在的寺院则是2015年由政府及企业家捐资重建。扩建重修石鼓寺院重修石鼓寺记石鼓山留有石鼓寺遗址。1965年,石鼓寺遗址出土一块清嘉庆13年石碑,载《重修石鼓寺记》。近年,在石鼓山西南一隅、连霍高速公路北侧重修石鼓寺一座,面向渭水,背靠秦岭。。

《重修石鼓寺记》: 石鼓之迩(er),邑乘载之详矣。其由来迁徙,尔时见于他说,唐韩昌黎有石鼓歌,及今世所刻石鼓文。予少时读之,尝以未获亲见其物为恨,而此山即其旧置之所也。山去邑东南十余里,蜿蜒南来如蛇龙,然自鸡峰而下逼临渭水。其山之阳有寺颓废有年,荒烟蔓草,荆榛满目,遥望之,不啻(chi)寒郊一荒冢耳。父老尝曰:此古之大刹也,昔之石鼓实出于此。丁卯冬,居人谋重修焉。披荆棘,除荒秽,伐木斩板,磨礲砖石,为构佛殿三楹,越岁而工程告竣,遂求记于予。予曰:石鼓,名迹也,构佛殿毋乃有误乎?佥(qian)曰:自昔已然。今之父老犹有能言之者,且寺有常住,地若干亩,僧会司岁催其租。予曰:然则胡为而犹以石鼓名也?佥曰:仍其旧也。予闻之而疑,疑而终且信,曰:自古贤人君子卓立于世,其生卒里居以及转徙流寓,后之人未尝不爱之惜之,乐识不忘,虽历世而犹不忍没也,而况周宣王之蒐(sou)狩,太史籀(zhou)之记载作石鼓以志中兴之盛者,其地乃在是哉。虽为佛寺,仍以其名名之,宜也。至古人寄迹之所,往往有极为名胜,入其中而为释道家之神祠者,唐宋元明以来多有之矣。寺虽无于石鼓之意,而犹幸不没石鼓之名,则凡瞻谒佛像而洁诚拜礼者,顾兹寺之名,当思石鼓之所以作,而翻然悟,蹶然兴也。谨为之记。

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仲冬月榖旦

邑丁卯科副榜高奋翥熏沐撰文并书丹

    本堡会首    赵绶、马登科、程泰、秦川、吴盛、

曹天亨、祖涌、畅程万、林茂、马绪全、范中义

1965年6月12日,李仲操先生(时任宝鸡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和当时宝鸡市文化局干事张凤彩从石鼓山下的石鼓寺遗址下挖出该碑并拓文,惜现已不存。2004年12月,南粹生先生自费在村民所建“石鼓山”庙院中重刻立碑(目前仍在,见下图)。本次碑文根据新石鼓寺山门东侧石碑背阴碑文所整理,

举办书法大寒

注册石鼓企业。宝鸡市石鼓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东岭石鼓文化廊桥工程总投资1.45亿元,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由宝鸡市河道路管理委员会和东岭集团共同建设,其中东岭集团出资8000万元援建。廊桥东岭石鼓文化廊桥作为中华石鼓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石鼓山下,横跨渭河,全长 684.4米,桥宽6.5米。廊桥构造独特、新颖,廊桥桥面以上布置双坡长廊,间或布置六角亭,主要桥墩上布置双层重檐塔楼。廊、亭、塔楼为仿古建筑,与石鼓山公园的建筑遥相呼应,相映成趣。桥体上装饰有金石走廊、历史年表、诗词歌赋、人物浮雕、历史文化地雕,廊桥顶部选用了中国历代名画点缀,同时把宝鸡青铜器、石鼓融入其中,整体展示了中国辉宏的历史长卷,更凸显了宝鸡八千年的地域文化。“长廊记史上河图展前朝画,渭水扬波鸣凤曲吟盛世歌。

“石鼓文”亮相宝鸡街头。2013年12月,在宝鸡市区经二路道路南边的人行道上新出现了10面石鼓雕塑。石鼓高约2米,直径约1.5米。每个底座上,除了正面有名称外,两边分别是中英文介绍。据介绍,由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和住建部门牵头,经二路综合整治改造提升指挥部协调,从今年8月开始在经二路上安装珍品仿制青铜器、石鼓仿制品及青铜器水景。这次展示的石鼓,其原型在初唐时期发现于宝鸡石鼓山,被称为“中华第一古物”。有描写千河美景的“千沔鼓”,记述秦公与随从等太远游猎盛况的“田车鼓”,另外还有“銮车鼓”“酃雨鼓”“作原鼓”“吴人鼓” “吾水鼓”“而师鼓”“马荐鼓”等。石鼓上的文字不仅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难得一见的大篆体书法作品,而且是我国最早的石刻诗歌。

为了弘扬传承优秀周礼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岐山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岐山县周文化研究会召开的岐阳石鼓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用证据论证,以理服人,发表了很好的观点。岐山作为周文化的发祥地,研讨岐阳石鼓意义重大。大家对石鼓出土于岐山之阳,命名为“岐阳石鼓“,属周文化范畴,达成共识。

会后,部分专家学者还参观了岐山县正在建设中的“岐阳石鼓博物院“,这个作为岐山县今年招商引资的文化项目,建设进度之快,场馆面积之大将是对宣传、研究周秦文化提供很大的平台。该项目是由著名书画家、石鼓文化传承人曹宇先生退休之后为家乡所作的贡献。与会人员认为曹宇先生老当益壮,古稀之年还投资公益文化事业,造福乡梓,精神可贵,值得赞扬。

.

宝鸡第一高级中学介绍

宝鸡市第一中学 - 宝鸡第一高级中学
作者:全民一中网
学校简介
宝鸡市第一中学成立于2003年9月,是宝鸡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省级示范初级中学。
学校地处宝鸡市西关,南临渭水,北倚陵塬,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群楼环抱,现代气息浓郁。学校注重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知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2名教职工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2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市级教学能手32人、教学新秀6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3人,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另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生活指导教师36名。

教学模式
宝鸡市第一中学采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推进了课堂的气氛与学生的兴趣。
高效课堂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启发和开导学生独立思考,不同于以前教学模式的填鸭。学生是课堂的主宰。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教职工108人,学生两千余名。119名教职工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宝鸡名师1名,省级教学能手2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者9人,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者48名;中学高级教师9名,中学一级教师44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秉承“为每位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示范、改革实验的窗口、名牌教师的舞台、优秀学生的摇篮”这一目标定位,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人文精神、“严格、精细、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健康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充实快乐的寄宿生活特色。
学校地处陕西省宝鸡市市辖区,南临渭水,北倚陵塬,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群楼环抱,成立当年被评为宝鸡市“绿色文明学校,2005年通过“省级示范初中”评估验收。

办学规模
宝鸡市第一中学占地35170多平方米,其中操场10170多平方米,各类建筑面积23500多平方米。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报告大厅、多功能厅等教学设施,并配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电视直播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阶梯教室等现代化视听设施。其中,逸夫图书楼建筑面积1627㎡,总投资173万元,楼体为玻璃幕墙式四层建筑,室内一层设有书库和图书查寻借阅处,二层设有报刊阅览室,三层设有3个讲座室和1个教师阅览室,四层为380人的大型讲座室兼多媒体投影教室。图书楼藏书5万余册,报纸杂志300多种。校园网采用先进的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通过10M光纤接入Internet,学校简介
宝鸡市第一中学成立于2003年9月,是宝鸡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省级示范初级中学。
学校地处宝鸡市西关,南临渭水,北倚陵塬,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群楼环抱,现代气息浓郁。学校注重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知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2名教职工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2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市级教学能手32人、教学新秀6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3人,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另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生活指导教师36名。

教学模式
宝鸡市第一中学采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推进了课堂的气氛与学生的兴趣。
高效课堂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启发和开导学生独立思考,不同于以前教学模式的填鸭。学生是课堂的主宰。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教职工108人,学生两千余名。119名教职工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宝鸡名师1名,省级教学能手2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者9人,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者48名;中学高级教师9名,中学一级教师44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秉承“为每位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示范、改革实验的窗口、名牌教师的舞台、优秀学生的摇篮”这一目标定位,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人文精神、“严格、精细、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健康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充实快乐的寄宿生活特色。
学校地处陕西省宝鸡市市辖区,南临渭水,北倚陵塬,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群楼环抱,成立当年被评为宝鸡市“绿色文明学校,2005年通过“省级示范初中”评估验收。

办学规模
宝鸡一中占地35170多平方米,其中操场10170多平方米,各类建筑面积23500多平方米。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报告大厅、多功能厅等教学设施,并配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电视直播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阶梯教室等现代化视听设施。其中,逸夫图书楼建筑面积1627㎡,总投资173万元,楼体为玻璃幕墙式四层建筑,室内一层设有书库和图书查寻借阅处,二层设有报刊阅览室,三层设有3个讲座室和1个教师阅览室,四层为380人的大型讲座室兼多媒体投影教室。图书楼藏书5万余册,报纸杂志300多种。校园网采用先进的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通过10M光纤接入Internet, 1000兆光纤覆盖全校,实现了全部教室和办公室与互联网的高速连接。
校园网覆盖全校,电子监控系统和校园安防系统全市一流,教室配置有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和50吋液晶电视,每位教师配备有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了全面普及。

学校荣誉
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示范初级中学”、 “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 “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文明校园”等多项殊荣,并多次荣获“宝鸡市文明单位”、“宝鸡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宝鸡市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接待了陕西省校长培训班、骨干学员班等300余名校长和市内外中小学校的参观考察,并多次开展城乡学校联谊共建活动,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也被全市推广,有效发挥了示范初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家长和社会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品牌学校。

上一篇:电脑报杂志网站

下一篇:读写算期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