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植保方面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11 23:06

植保方面的文章

写论文就是专门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水生花卉涉及太广,你可以选择一种花卉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就是围绕一个话题,相对比较好写,有条件可以到中国知网里查资料,那里的论文都是比较权威的

植物保护的期刊

《植物保护》创刊于1963年,是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植保专业科技期刊。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本刊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已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1980年本刊开始兼营广告,以提供科技信息、指导消费为己任,各层次读者很多是产品的直接用户,刊出效果极佳,许多农药及农业器械在本刊登广告后使产品很快打开销路。本刊热忱欢迎贵公司在《植物保护》刊登广告,宣传您的新产品,提升和拓展您的企业形象。(广告价格和版位可具体商议,本刊将全力提供优惠)。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 编:吴孔明地 址: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94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9-1542国内统一刊号:CN 11-1982/S邮发代号:2-483单 价:25.00定 价:150.00 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技术与应用;不定期栏目:实验技术、国外植保、基础知识、有害生物动态、专家视角、争鸣;另外还有科技信息、产品介绍、企业动态、学会活动、书讯、会讯小栏目。获奖情况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科技类)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全国农业科技优秀期刊奖北京市全优期刊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植物保护》创刊于1963年,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刊名。本刊宗旨是促进我国植保科技发展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坚持面向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各级植保科技人员基础理论和业务水平。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库收录。已纳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500名精品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有关植物病理、农林业昆虫、杂草及鼠害等农作物有害生物、植物检疫、农药等植物保护学科各领域原始研究性论文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成果文章,优先发表创新性突出的文章。读者对象: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农林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各级植保科技人员、各级植检工作者、农药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园林、园艺工作者。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 主 编 吴孔明副主编 陈万权 高希武 陈剑平 王音编 委 (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克坚 万方浩 马 祁 牛永春 王进军 王春林 王源超 田 喆 任顺祥 朱恩林刘二明 杜予州 陈红印 陈宏(美) 陈 明 李正西 李保华 李健强 吴新平张友军 张 杰 张国珍 张青文 张跃进 张朝贤 范在丰 金道超 郑永权 封洪强郭予元 施宗伟 祝增荣 曹克强 康振生 赵建周(美国) 彭于发 喻大昭 虞国跃廖金铃荣誉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明勇 李明远 成卓敏 肖启明 沈佐锐 吴钜文 肖悦岩 邵振润 杨崇良 高洪荣 黄大昉 曾士迈 1.仿生胶对枸杞瘿螨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的影响 何嘉;孙海霞;王少东2.南瓜花叶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梁新苗;边勇;邓丛良;李桂芬3.小麦植株和麦田土壤莠去津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李广领;田雪亮4.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农田沟渠水中草甘膦残留 王聪;刘颖超5.瓜类果斑病菌致病基因及靶标基因的预测 严婉荣;王铁霖;戴良英;杨玉文6.番茄白粉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郑坤;姜景彬7.甲氰菊酯和螺螨酯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张寿芳;沈修婧;蔡瑜如8.常用杀螨剂与顶孢霉Ahy1菌株的相容性及协同作用 姜立波;赵亚冬9.葡萄溃疡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张玮;燕继晔;郭霞10.抗黑星病芽变鸭梨组织结构、生理生化与抗病性关系研究 刘艳涛

植保技术推广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推广工作是将植保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而推广人员则是联系科研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当前我国植保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三大任务是:健全推广组织、稳定推广队伍,实行社会化服务;规范植保技术,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特点;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植保技术水平。

(一)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推广的重点

植保工作最终是要在广大农村进行的,广大农民是实施植保技术的真正主力军,植保技术需要由农民来掌握,并在农业生产中自觉加以应用,才能发挥作用,实现效益。然而,目前农民仍然普遍缺乏植物保护的基本常识。主要表现为:(1)缺乏病虫害及天敌的诊断、鉴别知识,害虫与益虫不分;(2)缺乏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知识,误把农药当作“灵丹妙药”,当做唯一的控害抗灾手段,过分依靠农药,滥用农药。结果只治标,不治本,造成病虫害越治越难治,越打越多,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益明显下降。(3)缺乏病虫害调查知识,不知道防治适期,不掌握防治指标。(4)缺乏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正确认识,缺乏植保工作的效益观念。

要推广植保技术,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种田的技术与技能水平,因为任何植保技术或防治策略,最终都要通过农民的实践来得以实施而生效。因此,植保技术推广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途径,诸如宣传教育、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指导、示范引导等形式,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技术包括植保技术水平。

(二)植保技术的规范化及可操作性,是推广工作的前提

基层植保科技推广人员和具体应用操作植保技术的农民,是推广实施植保技术最关键性的力量。因此,植保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必须考虑广大农民和基层植保员现有的知识水平与实际理解、接受能力以及操作实施能力。推广过程中,必须首先将科学家研究开发的较复杂的植保科技成果转化为易于被基层植保工作者和农民所理解和掌握的实用规范化技术,使之具有道理浅显,可操作性强和简便易行的特点。诸如病虫害的识别与发生规律,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农药的合理安全应用,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抗性品种的合理种植、作物的合理布局、健身栽培、田间调查与操作等关键性技术问题,都应该以简易规范的形式传授给农民。

(三)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是推广工作的保证

我国从中央农业部到省、地、县都建立了植保组织机构和病虫测报体系,对贯彻执行植保方针政策、指导病虫防治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县以下的植保组织队伍往往不健全、不稳定。虽然大部分乡镇有农技站,但很少有专职植保技术人员,全国大部分村没有专门的农技员,因而很难做到因地因时制宜,将农业技术包括植保技术落实到农民的实际工作中。植保工作面对千家万户,应切实抓好基层(乡、村)农技组织和植保专业队伍的建设,做到乡有植保员,村有农技员,使植保技术推广到基层时,有人组织传播,有人接应落实,农民在生产上遇到的技术问题也能得到及时解决,因而植保技术的推广普及,才有组织上的可靠保证。当前农技推广工作,要在服务上下功夫,为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建立以乡、村为单位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实行承包防治服务,切实解决农民防治病虫的迫切要求。今后还要不断完善和充实服务体系,增加社会化服务内容,引导农民走产业化的道路。

由于基层植保队伍承上启下,直接服务农民,因此在宣传组织农民、培训指导、服务农民方面是主力军,在推广植保技术、普及植保知识方面是先锋队。

综上所述,可以说植保队伍、植保技术和农民群众是植保技术推广的5大要素。

上一篇:老男人杂志下载

下一篇:半月谈杂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