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女报杂志的姐姐

发布时间:2023-12-07 04:25

女报杂志的姐姐

  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谢谢哦锋芒初露 才女也有过人胆识
  吕碧城(1883年-1943年),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父亲吕凤歧,光绪三年进士及第与清末著名诗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学政,家学渊源。吕家有姐妹四人,吕碧城是老三。吕碧城和她吕碧城
  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当有人告诉他这只是一位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惊讶得不能相信。   1895年,父亲吕凤歧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乡处理祖产,族人因为觊觎吕家家产,唆使匪徒将母亲劫持。吕碧城在京城听到了消息,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几番波折,事情终于获得圆满解决。但此事让小小年纪的吕碧城显示出了其非凡胆识,却也让与吕碧城有婚约的汪家起了戒心,认为小小年纪的吕碧城,竟能呼风唤雨,于是提出了退婚要求,吕家孤女寡母不愿争执,答应了下来,双方协议解除了婚约。然而在当时女子被退婚,是奇耻大辱。吕碧城虽身为新女性也一度自怨自艾,对其今后婚姻产生了一定影响。   婚约解除后,吕碧城的母亲带着四个尚未成人的女儿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
  主笔《大公报》提倡女权
  1903年春,20岁的吕碧城有意到天津市内探访女学,外甥女要入新学,脑筋陈旧的舅父严辞骂阻,吕碧城一时激愤,第二天就逃出了家门,只身踏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车,不但没有旅费,就连行装也没来得及收拾。一个富家女子独自出门,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之举。而此次出走,正是吕碧城登上文坛的开始,也是她与各界名人交往的开始。   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吕碧城,在去往天津的火车中,熟识了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到达天津后,暂住其家中。但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吕碧城只好写信向居于《大公报》报馆的方夫人求援,这封信恰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英敛之一看信,即为吕碧城的文采所倾倒,连连称许。不仅如此,爱才心切的英敛之还亲去拜访,问明情由,对吕的胆识甚是赞赏,并当即约定聘请她任《大公报》见习编辑。从此,吕碧城就走上了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在报端屡屡发表诗词作品,格律谨严,文采斐然,颇受诗词界前辈的赞许。她又连续撰写鼓吹女子解放与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吕碧城也因此在文坛崭露头角,声誉鹊起。她在诗文中流露的刚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横刀立马的气概,深为时人尤其新女性们所向往和倾慕。一时间,出现了“到处咸推吕碧城”的盛况。   1908年,光绪与慈禧先后亡故,一大批人为之惶惶不安,似乎慈禧一死,国家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如何办才好。这时却有人填了一阕《百字令》:“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并题咏慈禧的画像,登在报上,痛斥慈禧,说她在主朝的近半个世纪中,把大清皇朝的江山搞得一踢糊涂,把中国边疆的大量领土,国库中的大把银钱送给帝国主义国家,她到阴曹地府,一定怕和汉高祖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见面。这使清政府十分恼火,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这首引起轰动的词作者就是当时年轻的吕碧城。1904年到1908年,吕碧城借助《大公报》这一阵地,积极地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而发表大量的文章和诗词,她结识了大批当时的妇女运动领袖人物,与秋瑾尤其交好。1904年5月,秋瑾从北京来到天津,慕名拜访吕碧城。两人此番相会不足四天,却一见如故,情同姊妹,当即订为文字之交。这可以称得上是两位新女性间的一段因缘佳话。   秋瑾也曾经用过“碧城”这一号,京中人士都以为吕碧城的诗文都是出自秋瑾之手,两人相见之后,秋瑾“慨然取消其号”,原因是吕碧城已经名声大著,“碧城”一号从此应当为吕碧城专用。交谈中,秋瑾劝吕碧城同去日本,投身革命运动。吕碧城答应用“文字之役”,与秋瑾遥相呼应。此后不久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兴女权贵有坚韧之志》、《教育为立国之本》两篇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秋瑾的影响。1907年春,秋瑾主编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其发刊词即出于吕碧城之手。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遇难。吕碧城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引起颇大反响。吕碧城与秋瑾的交往也引起了官方注意,以致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一度起了逮捕吕碧城的念头。只是介于找不到更多的借口,才没有实行。
  办女学 育现代女性
  除了在《大公报》积极宣扬女权,作妇女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在办女学的实践上,吕碧城积极筹办北洋女子公学。首先,吕碧城发表多篇言论以作舆论宣传,宣扬兴办女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把兴女学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以此冲击积淀千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反过来说,女权运动的兴起,恰恰证明了社会上男女观念的不平等,“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趋于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强毅之气。”吕碧城认为办女学开女智、兴女权才是国家自强之道的根本。   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吕碧城积极筹办女学,英敛之介绍她认识严复、严范孙、傅增湘等津门名流,以求支持和帮助。在天津道尹唐绍仪等官吏的拨款赞助下,1904年9月,“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吕任总教习。两年后,“北洋女子公学”改名“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年仅23岁的吕碧城任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为我国女性任此高级职务的第一人。吕碧城在这所当时女子的最高学府,从教习提任到学校的监督,一呆就是七、八年。她把中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结合起来,把中国的传统学问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使北洋女子公学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希望她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也能致力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到来尽各自的力量。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曾经在这里亲聆吕碧城授课。
  游世界 扬中国女子威风
  吕碧城的志向不仅在于教育,还有振兴国家的宏愿。在她的许多文章中,她都谈到怎样建立一个强国的想法。她认为在这竞争的世界,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国就必须四万万人合力,因此不能忽视二万万女子的力量。解放妇女,男女平权是国之强盛的唯一办法。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世人,济世救民。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出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吕碧城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她雄心勃勃,欲一展抱负,但是黑暗的官场让她觉得心灰意冷,等到1915年袁世凯蓄谋称帝野心昭昭时,吕碧城毅然辞官离京,移居上海。她与外商合办贸易,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财富。可见她不只是才学过人,同时也有非凡的经济头脑。   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为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四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脍炙人口,传诵一时。她的诗词造诣深厚,尤擅填词,字字珠玑,吟咏自如,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传世著作有《吕碧城集》、《信芳集》、《晓珠词》、《雪绘词》、《香光小录》等。   1928年,她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并在日内瓦断荤。1929年5月,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物会的邀请赴维也纳参加大会,并盛装登台作了精彩绝伦的演讲,与会代表惊叹不已。在游历的过程中,她不管走到哪里,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言行,她认为自己在代表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她要让世人领略中国女性的风采。此后,她周游列国,宣讲动物保护的理念,成为这一组织中最出色的宣传员。   吕碧城极具反叛精神,对女子相夫教子、贤妻良母才为德的传统理念不以为然。与她交往的社会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她在婚姻一事上,早期被弃的阴影一直困扰不散,再加上她自恃清高,始终觉得身边无可匹配之人,所以宁愿独身终老。当友人问及她的婚姻,她回答说:“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于是,吕碧城虽姿容优雅,但终身未婚。
  妇运点评
  吕碧城,作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闻名20世纪初京津地区。她的诗词创作,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才华,是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她创办了京津一带最早的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公学,1906年增添师范科,成为北方第一所正规女子师范学校。她不仅亲身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还特别注意宣传自己的教育主张,对宣传兴办新式女子教育的益处不遗余力,大力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   吕碧城不仅是女子教育的提倡者和组织者,还是男女平等的呼吁者和先行者,是提倡女权和女学的急先锋。她在《大公报》上陆续发表的一些关于女学、女权和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诗词,受到极大关注和响应,众多文人学士纷纷投诗相和。   此外,吕碧城一直坚持只用文言创作,反对“五四”时期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但有论者说,以吕的艺术感觉和描写功力,如果能用白话文创作,成就可能超过新文学史上其他几位女性作家。
  风华绝代的“剩女”吕碧城
  吕碧城的一生颇为传奇:她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还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凤毛麟角之才女
  吕碧城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父亲吕凤岐乃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三万卷。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吕碧城聪颖而早慧。   吕碧城9岁时便与同邑一汪姓乡绅之子订婚。13岁那年,她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父亲病逝,因无子嗣,全部家产被族人霸占,母亲严氏被强行幽禁。小小的吕碧城挑起重担,给父亲的朋友和学生写信,四处求人告援,囚禁多时的母亲得以脱险。但吕碧城“夫家”却起了戒心:这样的媳妇日后过了门恐怕难以管教,于是提出退婚。吕家自此劫难后孤儿寡母,势单力薄。
  《大公报》主笔
  后来,吕碧城的母亲带着4个尚未成年的女儿,投奔于塘沽的舅父严凤笙,开始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戊戌变法之后,维新思想狂飙突进,因不满闺中粉黛丝竹的生活,20岁的吕碧城逃出了家门,踏上开往天津的火车。由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她无意中得知舅父秘书的夫人住在《大公报》报社,就给她写了一封信寻求援助。   这封信恰巧被《大公报》总编辑英敛之看到了,他对吕碧城的胆识甚为赞赏,当即决定邀请她担任《大公报》见习编辑,吕碧城自此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才女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所发表的格律严谨、文采斐然的诗词就颇受前辈们的赞许。1904年至1908年,吕碧城成为《大公报》的主笔。
  社交场上的明星
  当时,各种聚会上常常会出现吕碧城的丽影芳踪,一时成为京津地区的一道奇特景观,人们对这个有思想的美女加才女刮目相看。   当时追求吕碧城的人很多,据说吕碧城的眼光也非常高,只看上了梁启超与汪精卫,但她又嫌梁启超年纪太大(比吕碧城大9岁),汪精卫年纪太小(与吕碧城同岁)。另外,《大公报》主编英敛之十分爱慕吕碧城,甚至引起了英夫人的误会。   吕碧城这样谈到她的情感感悟: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
  倡导女权的教育家
  做《大公报》主笔期间,吕碧城借助这一舆论阵地,为倡导妇女解放发表了大量诗文。兴办新式女学成为她的奋斗目标。   为了帮助吕碧城兴办女学,英敛之介绍她与社会名流严复等人相识,以求支持。教育家严复早闻吕碧城大名,对她十分赏识,不仅收她为女弟子,还向总督袁世凯鼎力推荐吕碧城,说她是兴办女学的最佳人选。于是袁世凯欣然同意,让她协助筹办女学。   1904年11月17日,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两年后,时年23岁的吕碧城升任监督(校长)。这样年轻的女校长,当时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在这方校园的净土上,吕碧城为推广新式女子教育不遗余力。许多在此学习的女生后来都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艺术家,如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等。
  从秘书到居士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任大总统,吕碧城担任大总统的公府机要秘书。后袁世凯欲称帝,吕碧城不屑袁世凯及其追随者之所为,毅然辞职,携母移居上海。她与外商合办贸易,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商人。   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4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时间长达7年之久。   吕碧城终身未婚,后逐渐对宗教产生兴趣。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吕碧城由瑞士返回香港。1943年1月24日,她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享年61岁。
  萧红
  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宇慧)
  简历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石评梅
  简介
  石评梅
  石评梅(1902 ——1928),原名汝壁,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父亲石铭,字鼎丞,清末举人,其家庭为平定城内一个书香门第。   石评梅自幼聪颖好学,很受父母喜爱,从三、四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认字,每晚坚持不断,有时她没有认熟,虽是深夜,也不许去睡,直到念熟为止。后来进了小学,白天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晚上放学以后,她父亲仍然教读《四书》、《诗经》等。所以评梅童年时代在父亲严正的教育下,就打下了国文根底,为以后从事文学活动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不久,评梅父亲石铭到省城太原山西省立图书馆任职,于是评梅随父来到太原,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附小毕业后直接升入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由于石评梅天资聪颖,再加上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校里学业突出,被誉为才女。在女师读书期间已经显露了石评梅的反抗思想和组织才能。一次女师闹风潮,她为组织者之一。风潮过后,校方要开除她,后因惜其才学,又恢复了学籍。   1919年暑假,石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迈出这一步,是对石评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验。因为在当时社会里,一般人思想认为:“一个女孩子,中学毕业就可以了,何必费劲的深造呢!”然而她却不断求学、奋斗着。她在父亲支持下,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学。到北京后,她本来要报考女高师的国文科,但是当年女高师国文科不招生,使改考体育系。   从闭塞的娘子关内来到全国思想活跃的中心——北京,这在石评梅是一生中的重要转折。其时正值“五四”爱国运动以后不久,新文化、新思潮方兴未艾。就文学革命而论,鲁迅等已发表了一系列新文学作品,白话文已开始取代文言文。封建旧道德、旧礼教受到强烈冲击,民主与科学已成为思想进步青年心目中的新的旗帜。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石评梅一方面在女高师勤奋学习课业,一方面即开始写诗和散文向各报刊投稿。1921年12月20日,石评梅的诗歌《夜行》就在山西大学“新共和学会”办的刊物《新共和》第一卷第一号上正式刊出。   1920年在山西同乡会上,石评梅结识了北京大学学生、五四运动健将、山西籍最早的共产党人高君宇。这是石评梅一生中又一重大转折点。在同乡会交谈中,得知他们父辈即有交谊。他乡遇故友,格外亲切,于是二人便建立了友谊,二人经常通信,谈思想,谈抱负。1921年4月15日,石评梅曾致信高君宇,倾吐了她思想的悲哀。高君宇次日去信,帮助她分析青年之所以普遍感到烦闷,就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所以我就决心来担负我应负改造世界的责任了。这诚然是很大而烦难的工作,然而不这样,悲哀是何时终了的呢?我决心走我的路了”;“我很信换一个制度,青年们在现在社会享受的悲哀是会免去的——虽然不能完全,所以我要我的意念和努力完全贯注在我要做的‘改造上’去了。”信中鼓励石评梅“积极起来,粉碎这些桎梏”,“被悲哀而激起,来担当破灭悲哀原因的事业,就成了奋斗的人”由于思想深交,高君宇认为石评梅是一个才情十分可取的女子,便由友情转成了爱情。石评梅也视高君宇为知己。1924年高君宇因张国焘被捕叛变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他从在京住所腊库胡同十六号化装脱险,在狂风暴雨的夜晚到石评梅住处告别。石评梅后来写文章回忆说:“杏坛已捕去了数人,他的住处观尚有游击队在等候着他。今夜是他冒了大险特别化装来告别我。”他劝石评梅“不要怕”,“没要紧”,“就是被捕去坐牢狱他也是不怕的,假如他怕就不做这项事业。”这件事对石评梅教育和印象颇深。   1923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石评梅与体育系12人、博物系14人组成“女高师第二组国内旅行团”南下旅游,她们沿京汉铁路,经保定、武汉、南京、上海,从青岛、济南返回北京。返校后,石评梅写了一篇五万余字的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连载于《晨报副刊》1923年9月4日到10月7日。   同年,石评梅完成学业,走出女高师“红楼”。她接受师大附中聘请担任女子部学级主任和体育教员、国文教员,后来还在春明女校、女一中、若瑟女校、师大等校兼任教员和讲师。北京师大附中从1921年开始男女同校。在封建传统思想依然顽固的当时,敢于冲破旧礼教,实在是一件大事。至于如何管理、如何施教这都是新的问题。1923年石评梅担任女子部主任后,在管理上她采取理智指导、真情感化的方法,使学生心悦诚服接受规则约束。她的教育管理浸透一个“爱”字。她曾说过;“我从前常常是不快活的,后来我发现了她们,我这些亲爱的小妹妹,我才晓得我太自私了。我最近读着一本小说,叫做《爱的教育》,读完之后,我哭了。我立誓一生要从事于教育;我爱她们。我明白了我从前的错误。”所以在教学上她是无时无刻不在想尽方法,使学生有所受益。她平时担任的教学课时很多,但是她无论怎样忙碌,从来没有对学生的课程敷衍过,常常在深夜里为学生批改作业,第二天一早又到学校上课去,由此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同人的尊敬。
  逝世
  1925年3月,高君宇因病逝世。高的突然病逝对石评梅精神上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此后她把全部感情都放在已故的高君宇身上。3 月29日,北京大学、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立一中校友会召开高君宇追悼大会,石评梅送了挽联,上写:“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又在白布上亲笔题写一首挽词,悬挂在追悼会上。5月8日,根据高君宇的遗愿由石评梅和高全德出面将高君宇安葬在北京陶然亭,石评梅在高墓周围亲手植松柏十余株,并在墓上题了如下碑记: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高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刻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评梅
  高君宇去世后,石评梅写了十多篇文章寄托哀思。这些作品收在散文集《涛语》中。但是石评梅并没有沉沦下去,在悲痛之余,她严肃认真思考社会和人生,逐渐理解高君宇所从事的事业,精神开始振作起来。1926年,她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我还是希望比较的有作为一点,不仅是文艺家,并已是社会革命家呢!”同年,她向朋友说,“象我这样人还有什么呢?我干教员再这样下去,简直不成了!我虽然不能接续天辛(高君宇)的工作去做,但我也应努力一番事业。你看,北京这样的杀人,晶清是革命去了,北京只剩下我了,暑假后我一定往南边去,让他们认识认识我评梅,做革命事业至少我还可多搜集点资料做文章呢!”有一次行装都整理好了,只因北京教育界同人劝阻,母亲不同意,未能成行。   在此之前,1924年11月,石评梅与陆晶清等编辑出刊了《京报》副刊——《妇女周刊》。她以犀利的笔触,揭露抨击社会的黑暗势力,激励人民

女报的出版信息

国内统一刊号:CN44-1379/C国内标准刊号:ISSN1006-611X刊期:旬刊发行范围:国内外发行主办单位:深圳市妇女联合会 9出版社:女报杂志社杂志重量:约200 G订阅全年:60元/年折后价格:48元/年邮发代号:46-146出刊日期:每月29日周期:月刊类别与女报相近的杂志介绍: 《今日女报》原名《湖南妇女报》,1956年创刊,两年后休刊。1982年复刊,是当时全国惟一一家女性报纸。今日女报由湖南省妇联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今日女报》以“凤眼看世界,见证她时代”为办报理念,坚持独特的女性视角,办精品特色周刊,行诚信特色经营,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曾两次入选“全国地方报刊管理先进单位”,各项指标均在全国女性报纸中名列前茅。 《现代女报》创刊于1984年10月,是辽宁省唯一的一张女性专业报,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为4开16版,设有30余种版性的周二报。《现代女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跟时代步伐,牢记“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的办报宗旨,勇于改革,开拓进取,闯市场,争效益。《现代女报》具有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实干精神,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打造出独树一帜的女性都市生活品牌,零售量雄居中国女性报纸之首,年发行量达1400余万份,覆盖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成为目前全国妇联系统备受瞩目的品牌报。

李孟春是谁

半盲李孟春:杀出岳阳新闻界的一匹黑马
本刊记者周忠应

他曾经无助、绝望过,所以,他说他是从绝境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的。童年的凄苦,眼疾的折磨……接二连三的苦痛,令本来坚强、乐观的他几次失去理智,差点终止生命。是文字,重新燃起了他的生命之火,将他从几乎黑暗的昨天引领到了光明的今天。他就是近年杀出岳阳新闻圈的黑马李孟春。
从2006年开始,岳阳平面媒体几乎天天都有李孟春的名字,很多人认为李孟春是岳阳媒体的记者,常有人打电话给报社找李孟春报料,殊不知李孟春却是平江山区的一个残疾农民。
2008年,他开始专门采写特稿题材,并以此进军国内新闻圈。3年多来,他先后在《岳阳晚报》、《长江信息报》、《洞庭之声报》、《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现代家庭报》、《兰州日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今日女报》、《家庭导报》等20多家报刊发表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60万字,一手资料图片300多张。作品经常被全国知名网站和报刊转载,并多次获报刊通联先进。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每年稿费收入达3万元,今年他向10万的稿费冲刺。

灰色童年,屋漏偏逢连夜雨

1982年,李孟春出生在平江老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20多年来,在他的身上发生过太多的不幸,特别是他的童年,几乎就是生活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恶梦里。
李孟春出生时,李妈妈生下的本是一对双胞胎,但李妈妈因病服用药物过量,李孟春的同胞的哥哥还没能满月就夭折了。这也给李孟春带来了先天隐患,脸上残留了红色胎记。两岁那年,久治不愈的李妈妈在李爸爸撕心裂肺的哭喊中撒手人寰,自此,李孟春的人生失去了人间最平凡却有最伟大的母爱。
8岁,李孟春因脸上胎记,下额出现毛细血管瘤,因当时的治疗环境,不得不到省城长沙医治,途中被狡猾的扒手偷走了李爸爸几年来辛辛苦苦一点一滴攒下的血汗钱,李爸爸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家境也从这一天便一贫如洗。11岁,灾难再次不期而至。比李孟春大三岁的姐姐被该死的人贩拐到了远方给人当妻,姐姐一生的幸福换去的是毫无人性的罪恶腰包,数年后获消息的李爸爸精神几乎崩溃,脸上从此不再有笑脸。
童年的凄苦让人无法忍受,而这一切并没有让李孟春胆怯,每一次沉重的打击之后,他总对自己说,男儿当自强,有危机就有转机,于是他坚强地挺了下来。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18岁,来不及参加高考的他被确诊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导致视神经萎缩,一张刺眼的病历单,把父亲吓昏了,把他吓傻了。天旋地转的瞬间,他所有的理想与梦化为泡影。
“那时我真的开始消极,失去理智,以至绝望。”多少次,李孟春将头无休止地在墙壁上碰撞,他甚至想到,何不就让自己的生命这样走向终点。最后还是李爸爸唤醒了自己沉沦的孩子:“有勇气死,就更有勇气活!”
“我真的很感谢我的爸爸!”李孟春至今难忘那些年,爸爸的四处奔波和身体劳苦。他一面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处打听失散女儿的下落;一面要照顾好患病中意志消沉的李孟春,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一次,李爸爸听说邻乡有个女孩之前曾和女儿一起在外打过工,于是,次日天刚蒙蒙亮,他就马不停蹄不行赶过去了。但没想打听毫无结果不说,还耽搁了整整一天的劳作,返回时已快天黑了。担心绝望边缘的李孟春在家中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他苦苦央求司机,花五毛钱挤上了一辆中巴,谁料,人还没进去,车们“嘎”地就关上了,来不及抽出身体的李爸爸将手卡在了里面。十指连心啊!李爸爸痛得咬牙裂齿。可令他更加心痛却又是欣慰的是,回到家时,眼前呈现的一幕让他的老泪”唰“地夺眶而出。一直将自己关在房间沉默不语的李孟春又戴上了那副曾被他摔坏的眼镜,正蹲在灶台边,手忙脚乱地给他热饭。此情此景,将李爸爸一天的劳累和所有的苦痛顿时驱赶得烟消云散,他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哽咽着喉咙说:“我的儿,你要振作起来啊!”
也就在此刻,李孟春恶梦方醒,家庭接二连三的打击,其实父亲比自己更心痛。他开始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脆弱,原来以前口口声声坚强、乐观的自己也是如此不堪一击,临阵脱逃是懦夫的表现。真的不能再麻木了!李孟春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走出绝境,杀出岳阳新闻圈

与其说李孟春是一个文学爱好青年,不如说他是一个专职的新闻写手。他的直率和坦然,总是让人沉思。他说:“我从事新闻写作,动机并不高尚,不是那些所谓的文学青年夸夸其谈的热爱写作,而当时只是作为一门谋生的手段,因为双眼视力迅猛下降,作为一个半盲人,寸步难行的绝境中,我没有其它职业选择。”而现在,李孟春对自己职业的观点却是说不清:“说实话,我一面想着我的稿子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一面又想着怎样才能把稿子写到最好,能挖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素材。当然,不管怎么说,后者还是服务前者的。”
2000年,李孟春就开始从绝境出发,拾笔写作,当时他的心里还有着一个文学梦,也可以说是作家梦,他连绵不断地写小说,四处投稿,并参加一些征文活动。荣誉证书拿了不少,但实质的利益却并没什么,更多的当然还是石沉大海。因为眼疾,李孟春不能用眼太多,也就无法阅读到更多的书本,李爸爸怕他一人呆在家里无聊,便给他买了一部收音机。手捧收音机,李孟春如获至宝,因为里面有太多自己想要的知识。他最爱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套和第二套(现在改名为“中国之声”和“经济之声”),这两套都是新闻频道,除了整点和半点有新闻播报外,还有很多的新闻节目和深度报道。由此,李孟春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就让电台当老师,自己何不也尝试写写新闻报道?于是,他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开始留意身边发生的奇人怪事。
一开始,李孟春把所采访到的奇闻趣事都投向了《岳阳晚报》,但除两则无法再小的豆腐块外,他在报纸上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其它文章。纳闷的他根本没意识到,平时很少读报,对各家报刊的投稿要求缺乏了解。他于是打电话到报社询问起自己的稿子来。也许是见他投稿很多,报社的编辑耐心地指导他说,平时要多读报,投稿要根据各报社的用稿风格,热情、和气的编辑还提醒他,像他这种奇闻趣事投市内的《长江信息报》更合适。果然,当他将采写到的稿子转投《长江信息报》后,发稿率连连攀升。
李孟春说,他要特别感谢当时任《长江信息报》社会版责编的周庆龙老师,是周给予了他很多的发挥空间和机会。写第一个特报,他花了三天,修了又改,改了又修,结果还是一塌糊涂,让周老师编了整整一个下午,把他的眼睛都折腾痛了。当时写的是一个关于平江一对姐弟俩七年寻亲姐姐的故事。为了这稿,李孟春前后采访当事人三次,但当他问回了很多想要的材料回来后,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动笔,不是前后重复,就是前后矛盾,百孔千疮凑合5000字,总算是交了稿。见报后他才发现稿子几乎全文动了“手术”。还删除了差不多2000字的垃圾。也因此,李孟春顿感自己对新闻写作的无知。于是,他开始拚命地阅读报纸,看记者们的好稿,特稿。直至现在,他还坚持天天阅读,上网浏览大报上的名篇佳作。
2006年8月8日,李孟春以《平江农民打拼十年成月薪上万设计师》对平江打工仔李高厚进行整版篇幅的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对那些打工族给予了深深的感动和激励,一位美协领导甚至还致电李高后,希望自己同样爱好美术的女儿到他那去实习。就在这一年里,李孟春在周庆龙编辑的指导下,先后采写了20多个整版篇幅的特别报道和100多个短消息,从而很大程度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也由此杀入了岳阳新闻圈。
为了更多、更及时地给报社供稿,2007年6月,李孟春买回了电脑并通过辅导教材开始自学起来。但对于从没碰过电脑的他,眼疾的折磨成了他的最大障碍,每次坐到电脑前不到半小时,双眼就会胀痛难忍。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忍痛坚持每晚学到凌晨两三点。之后,他又在没有任何人辅导的情况下,从零开始自学会了一种盲人使用的读屏软件,从而大大降低了用眼疲劳。目前,从使用电脑到安装电脑,双眼视力均不到0.5的他都能独立完成各项操作。

专写特稿,自撰梦想比天高

爱留长发,鼻梁上架着一副厚片眼镜,现年27岁的孟春看起来就是一个爱张扬个性的当代青年。孟春对自己的评价是四个字:不修边幅,总认为自己不管什么时候做事都很没分寸。其实不然,与他合作过的编辑、记者都知道,表面上他看起来粗心大意,但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他总是一丝不苟,不管什么时候,任何编辑交给他的任务他总能出色地完成,且从无延时。他有一个倔脾气。不管是什么题材,从挖掘线索到采访,再到组稿,中间的每一个步骤他都得亲自过问,不从现场、当事人和多方核实情况,他从不轻易发稿,而且见报后的文章总是黑白分明。曾有一家被吃了官司的企业出钱请他在报纸上做一个正面报道,被他婉言拒绝了。为了维护媒体的公正,他也曾受过多次威胁和恐吓,尽管这样,他还是一直坚持着他的真理。曾有人这样评价李孟春:“梦春这人,爱憎分明,他总是关注着社会的最底层,有什么新风尚他都会积极地弘扬,该揭露的丑态他也总是不遗余力。”正因为对工作的认真,他采写出来的报道从无出现过举报或不良反映,相反,引来的是强大的社会反响和读者关注。
由于对新闻的敏锐,善于捕捉题材,不知不觉中李孟春采写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平江,而覆盖了整个岳阳,他的作品也不再局限于岳阳媒体,而逐步延伸到了省级,以至中央级媒体。2008年3月31日,李孟春以《临湘一农妇获两项国家专利》为题在《长江信息报》对临湘农妇龙丽娟搞发明的事进行整版报道后,不但受到了岳阳、临湘两级相关领导的慰问和嘉奖,还引起了全国多家媒体的关注。《长沙晚报》随后在阅读版醒目的位置对龙丽娟的事迹报道后,全国上百家网站转载了该文,湖南卫视、长沙电视抬,中央电视台等都对此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希望与龙丽娟合作开发产品的邀请函也从四面八方如雪片飞来,其中就包括美国保洁公司的中国分公司。李孟春说,新闻写作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的报道能给当事人带去帮助和收获。就比如他的报道曾让一个沉睡了17年之久的怪老汉在心里医生的治疗下,回到了以前,完全变成了一个正常人;又比如他的报道曾让一个全身瘙痒了15年的壮小伙得到了奇人的救治,……最让他难忘的是,2008年9月3日,李孟春在《洞庭之声报》用整版的篇幅对平江17岁身高只有1.14米的小伙黄小进行报道后,除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外,还引发了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并纷纷对其加以报道,也由此,黄小在湘雅医院获得了红十字会“天使之爱”,为其捐献了两万元的助长治疗。
由于自身条件,以及编辑的约稿所需,从2008年开始,李孟春把写作锁定在了特稿题材上,并以此向全国媒体进军。去年,他采写的特稿《百岁夫妻挑战吉尼斯》和《怪婆婆45年三伏天穿棉袄》经省、市多家报纸刊发后,在全国媒体引起了一时的轰动,包括中央电视台,全国上下20家知名媒体纷纷对其进行了追踪报道,尤其是怪婆婆的事迹,直至现在,还有多家省级电视台来电要求采访。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至今,李孟春先后在《岳阳晚报》、《视界》、《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现代家庭报》、《老年人》、《羊城晚报》、《长沙晚报》、《今日女报》等全国20家报刊发表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五、六十万字,一手资料图片300多张,作品经常被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等转载,也因此先后被多家报刊评为通联先进。今年,被多家报刊指定为特约记者和特约撰稿人的他,特稿题材又开始转向纪实,并已收到《知音》、《家庭》、《人生与伴侣》、《莫愁》等知名杂志编辑的约稿函。在这些编辑的指导下,他已有数篇记实特稿被采用,将发表于近期的刊物。

活出自己,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孟春的朋友圈中,他的多才多艺是有口皆碑的。他会很多种乐器,如击它、风琴
唢呐等等。他最擅长的是二胡和口琴。每当身体觉得有些疲倦的时候,他就会随便取出一样乐器放歌起来。
据了解,孟春不但会唱歌,而且还会写歌、写曲。他的一首自作的词曲《雨》还受到过一位知名歌手的赏识,并入围了其的专辑候选歌。2000年,他的词作《世纪曙光》曾被广西某乐队谱曲并试唱。现在,他与多位艺人有通信来往。他的才艺还受到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望远的高度赞许,并时常发邮件鼓励他。
之前,因为工作日程安排,很难与李孟春进行亲密的交谈,有写作上的交流也总只能是在网上。虽说这样,但彼此爱好文字的心是走到了一起的。所以当记者与同样从事文字工作的李孟春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时,便有着一种心心相印的感觉。他再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属于他的人生,活出了一个生命的精彩。他的坚强、乐观与自信,令人敬佩,又值得借鉴和学习。就拿他做采访来说,因为视力低下,出外采访成了他最大的困难。偏偏,他的身边总有要好的朋友给予他帮助,而大多都是有车族,不管是附近还是长途,总有朋友免费给他当司机。更值得一提的是,有3个女孩对他默默的支持,她们都把李孟春当自己的亲哥哥,无论是从工作还是生活,都给予了他莫大的帮助。
“写作证明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李孟春说,他用自己的能力与方式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得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他的亲友和各刊物的编辑记者们。如今,他用所得的稿费大大减轻了父亲肩上的负担,让贫困潦倒的家庭又开始慢慢有了新的希望。而且,姐姐也在前两年找到了,并和他们团聚在了一起。虽说因家境他已延误了治疗眼睛的最佳时期,视力还在慢慢减退,有可能面临失明。但他依然乐观、自信:“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治好我的眼睛,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坚强、勇敢面对一切,我坚信,只要我努力,我的未来就不是梦!”
经当事人同意,我们在这留下李孟春的联系方式,希望新、老编辑、记者和广大读者朋友在以后能给予他更大的扶持和鼓励。电话:(岳阳),QQ:653617036,邮箱:。

民国第一奇女子吕碧城读后感

  冠盖群芳、风华绝代的吕碧城,堪称民国第一奇女子,其一生颇为传奇:身为红粉,而有巾帼女豪之誉,一生伤怀国是,关怀民瘼,痛恨黑暗,同情弱小,又倡导佛学菩提,力主护生。她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时人写诗赞曰:“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凤毛麟角之才女
  
  吕碧城,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安徽旌德县人,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父亲吕凤岐乃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玉牒纂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三万卷,诗书自可育人。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吕碧城聪颖而早慧:“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
  
  吕碧城不仅是大才女,而且是大美人。从时人赠她的“天然眉目含英气,到处湖山养性灵”以及“冰雪聪明芙蓉色”等诗句里,我们也可看出她的美貌来。今传有其照片多帧,着装为欧式衣裙、胸绣孔雀翎、头戴翠羽,风姿绰约,娟秀妩媚,美丽可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苏雪林曾誉其为“美艳有如仙子”。
  
  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就已很高了。这一年她写了这样一首词:
  
  “绿蚁浮春,玉龙回雪,谁识隐娘微旨?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把无限时恨,都消樽里。君未知?是天生粉荆脂聂,试凌波微步寒生易水。浸把木兰花,谈认作等闲红紫。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剩一腔毫兴,写入丹青闲寄。”
  
  当有人告诉当时的“诗论大家”樊增祥和吕碧城父亲是同年进士,曾任两江总督,这是一个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断不敢相信“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如此荡气回肠的词章竟出自一个小女孩之手!樊增祥后来曾编辑出版吕碧城诗词,极为喜欢吕碧城的一首《浪淘沙》:“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并在这首词旁批曰:“漱玉李清照曾著有《漱玉词》犹当避席,断肠集宋代著名才女朱淑真词集名勿论矣。”
  
  吕碧城著有《信芳集》、《晓珠集》、《雪绘词》、《香光小录》等十几本诗词集,其代表作被近代词学理论家龙榆生收入《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称之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凤毛麟角之才女”。吕碧城的诗词文风唯美、超越、冷艳,以超越时俗的激情与识见融入丰饶瑰丽的意象,以一支饱含时代风云、欧风美雨之生花妙笔,写尽了鲜活的风光事物,如:火山、雪湖、冰河、铁塔、网桥、电缆、飞艇、木棉、旭日、海涛、日落、自由女神,乃至胶鞋、雨衣、冰淇淋……使词这一文学样式走出旧日儿女私情、风花雪月、伤春哀怨、身世感怀、闺阁情丝等局限,从而开创了波澜壮阔、奇妙多姿的新境界。
  
  评论家陶杰说,吕碧城的词“并非首首闺秀纤巧,而是烙印了时代的烽烟。手笔婉约,别见雄奇,敏感玲珑,却又暗蓄孤愤。”柳亚子认为,百余年来,吕碧城“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吕碧城不仅是近代卓越的女词人,而且于诗文创作亦同样才笔纵横,卓荦不羁,造诣甚深。诗人易实甫曾称赞道:“其所为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
  
  《大公报》主笔
  
  吕碧城9岁时便与同邑一汪姓乡绅之子订婚。13岁那年,她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父亲病逝,因无子嗣,全部家产被族人霸占,并唆使匪徒将母亲严氏强行幽禁。小小的吕碧城挑起重担,给父亲的朋友和学生写信,四处求人告援,其中包括时任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的樊增祥。一时间各种压力纷纷来到安徽的各级政府,官员们不敢怠慢,囚禁多时的母亲得以脱险。但碧城“夫家”却起了戒心: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能量,这样的媳妇日后过了门恐怕难以管教,于是提出退婚。吕家自此劫难后门衰祚薄,孤儿寡母,势单力薄。那时女子订婚身不由己,而被退婚则视为奇耻大辱。这段痛苦的经历,在碧城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成为她终生难以抚平的创伤,自此萌发了对封建制度的无比痛恨。
  
  连遭失夫与女儿被退婚的双重打击后,生活无着落,吕碧城的母亲便带着4个尚未成年的女儿,投奔于塘沽任盐课司大使盐场总管,八品官,不是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开始寄人篱下的生活。1903年春,戊戌变法深入人心,维新思想狂飙突进,因不满闺中灯影小楼、书艺墨魂、粉黛丝竹的生活,一心想逃脱藩篱,20岁的吕碧城有意到天津“探访女学”。外甥女要入新学,遭到守旧的舅父的严词骂阻,说女孩家应在家中“恪守妇道”,引起吕碧城的极大激愤,她第二天便逃出了家门,踏上开往天津的火车。她身无分文,就连行装也没来得及收拾。举目无亲的吕碧城在火车上遇上一位好心人——天津佛照旅馆的老板娘,当她了解到吕碧城的情况后,便将她带到自己的家中住了下来。由于吕碧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便四处转悠。她无意中得知舅父署中秘书方君的夫人住在天津滨江道的《大公报》社,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的经历和来津的种种情况,情真意切地寻求援助。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吕碧城时来运转。这封信恰巧被《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看到了,他同情吕碧城的遭遇,也为她信中的文采所倾倒,连连称许。英敛之,名华,号安蹇斋主,立宪党人,倾向维新,才华横溢,他于1902年在天津创办了《大公报》。惜才爱才的英敛之亲自前往方夫人的家中探访,相见之下对吕碧城的胆识甚为赞赏,并当即决定邀请她担任《大公报》见习编辑,让她搬到报馆居住。吕碧城因祸得福,到天津“新学”没有上成,却自此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并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才女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所发表的格律严谨、文采斐然的诗词就颇受前辈们的赞许。她又连续撰写鼓吹女子解放和宣扬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在诗词和文章中流露的刚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横刀立马的气概,深为时人尤其是新女性所倾慕。吕碧城也因此在京津地区崭露头角,声名鹊起,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1908年,光绪与慈禧先后亡故,一大批人为之惶惶不安,似乎慈禧一死,天就要塌了,国家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却有人填了一阕《百字令》: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纤手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
  
  这首词和一幅题咏慈禧的漫画像,都登在了《大公报》上。作品痛斥慈禧,说她把大清朝的江山搞得一塌糊涂,将边疆的大量领土,国库中的大把银钱送给了外国,她到阴曹地府,见到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一定羞愧难言。这使清政府十分恼火,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这首引起轰动的词和画的作者,就是当时只有25岁的年轻女子吕碧城。

  1904年至1908年,吕碧城成为《大公报》的主笔,她的锦绣文章频频面世。她的两个姐姐吕惠如、吕美荪和她一样,均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大公报》编辑出版了《吕氏姊妹诗词集》,并发表评论,称她们是“硕果晨星”式的人物。

    
  社交场上的明星
  
  其时,各种聚会上常常会出现吕碧城的丽影芳踪。一时成为京津地区的一道奇特景观,人们对这个有思想的美女加才女刮目相看。当时各界名流纷纷追捧吕碧城,如著名诗人樊增祥、易实甫,袁世凯之子袁寒云、李鸿章之子李经羲等,正如内廷秘史缪珊如有诗赞说:“飞将词坛冠众英,天生宿慧启文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用吕碧城自己的话说:“由是京津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署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
  
  当时追求吕碧城的人很多,据说吕碧城的眼光也非常高,只看上了梁启超与汪精卫,但她又嫌梁启超年纪太大比吕碧城大9岁,汪精卫年纪太小与吕碧城同岁。另外,根据近代天主教史学家方豪先生考证,《大公报》主编英敛之,十分爱慕吕碧城,甚至引起了英夫人的误会。史学家梁元生先生也在英氏日记中发现了英敛之写给吕碧城的词:“稽首慈云,洗心法水,乞发慈悲一声。秋水伊人,春风香草,悱恻风情惯写,但无限悃款意,总托诗篇泻。”确实情意绵绵,流露着一片深情。
  
  吕碧城是这样与友人说起她的情感感悟的: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诸诗写得不错,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东不成、西不就,有失机缘。幸而手头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了。
  
  倡导女权的教育家
  
  吕碧城还与“鉴湖女侠”秋瑾交情莫逆,提倡女权,曾与秋瑾同榻而眠,所论多国运民脉之事。“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是她们的共同心声。有趣的是,秋瑾因仰慕吕碧城,也号“碧城”,不少吕碧城的作品被误认为出自秋瑾之手,于是秋瑾“慨然取消其号”。不久,吕碧城又为秋瑾创办之《中国女报》撰写发刊词。秋瑾被害,吕十分痛心,夜不能寐,设法与人将其遗体偷出掩埋,又于灵前祭奠之。吕碧城又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引起颇大反响。她曾与“鉴湖女侠”呼吁革命,是发动女权运动的先驱者。
  
  做《大公报》主笔期间,吕碧城借助这一舆论阵地,积极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等主张发表了大量诗文。作为妇女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她认为,要想实现女性的真正独立,必须“启发民智”,极大提高女性人群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兴办新式女学成为她实践自己理想的奋斗目标。于是,吕碧城发表了多篇言论,宣扬兴办女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把兴办女学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以此冲击积淀千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女学运动的兴起,恰恰证明了社会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趋于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强毅之气。”她认为,“办女学、开女智、兴女权才是国家自强之道的根本”。
    
  为了帮助吕碧城兴办女学,《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介绍她与社会名流严复、严范荪、傅增湘等相识,以求支持。《天演论》译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当时执教于天津水师学堂,并任该校总教习、总办校长,与英敛之过从甚密,曾为其手书《大公报》报名。他也早闻吕碧城大名,对她十分赏识,赞之曰:“此女实是高雅率真,明达可爱,外间谣诼,皆因此女过于孤高,不放一人于眼里之故。故我看甚是柔婉服善,说话间除自己剖析之外,亦不肯言人短处。”严复随后不仅收她为女弟子,悉心教授逻辑学原理,师生互致诗词唱和,还向总督袁世凯鼎力推荐吕碧城,说她是兴办女学的最佳人选。于是袁世凯欣然同意,让她协助戊戌科进士、直隶提学使傅增湘筹办女学。在天津道尹唐绍仪等官吏的拨款赞助下,女学筹办进展顺利。1904年10月3日《大公报》刊登了“倡办人吕碧城”发布的《天津女学堂创办简章》,同年11月17日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并开学,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傅增湘为监督校长。两年后添设师范科,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时年23岁的吕碧城升任监督校长。这样年轻的女校长,当时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这一时期,吕碧城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女子教育以改造国民素质为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完全之个人”和“完全之国民”;女子要享有与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打破女子教育以识字和家政为主的教育清规,以西方教育为蓝本,对女子必须授予全面的教育;女子教育要大胆任用男教师,以提高女子教育质量;女师的学生,今后不仅做女子学堂的教师,更要做男子的教师;等等。这些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当时的教育界是极大的震动,确为当时的女子教育吹进一股清新的风。
  
  在这方校园的净土上,吕碧城为推广新式女子教育不遗余力。她一干就是七八年,既负责行政又亲自任课。把中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结合起来,将中国国学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使北洋女子学府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希望她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也致力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将来尽各自的力量”。许多在此学习的女生后来都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艺术家,如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曾是袁世凯敬重的家庭教师等,她们都曾亲聆过吕碧城授课。在沉寂的中国大地上,吕碧城为女性的整体觉醒播下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吕碧城影响下,吕氏姐妹皆从事女子教育,并成就斐然。大姐吕惠如担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二姐吕美荪担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妹妹吕坤秀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亦成为著名诗人和教育家。“旌德一门四才女”一说成为当时广为传赞的美谈,为时人所称羡。
  
  历史往往喜欢开玩笑。令吕碧城哭笑不得的是,当年吕碧城因被舅父责骂而出走,及至她创办女学时,这个舅父严凤笙却“因事被劾去职”,袁世凯竟指定他协助外甥女吕碧城参与筹备事宜,他无地自容,但只好“忍气权从”,但没过多久就辞职回了塘沽。对此吕碧城调侃地说:“然予之激成资助以迄今者,皆为舅父一骂之功也。”
    
  从总统秘书到皈依佛门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任大总统,吕碧城进入新华宫担任大总统的公府机要秘书。后袁世凯欲称帝,筹安会的一批人积极充当袁世凯帝制复辟的吹鼓手。吕碧城不屑袁世凯及其追随者之所为,毅然辞职,携母移居上海。她与外商合办贸易,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商人,生活极其西化、奢华。
  
  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四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字字珠玑,脍炙人口,传诵一时。
  
  1928年,吕碧城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并在日内瓦断荤。1929年5月,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物会的邀请赴维也纳参加大会,并盛装登台作了精彩绝伦的演讲,与会代表惊叹不已。在游历的过程中,她不管走到哪里,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言行,她认为自己在代表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她要让世人领略中国女性的风采。此后,她周游列国,宣讲动物保护的理念,成为这一组织中最出色的宣传员。
  
  吕碧城终身未婚,后逐渐开始对宗教发生兴趣。民国初年,吕碧城在北京见过天台宗高僧谛闲,若有所悟。不过吕碧城真正开始信佛,根据她自己的记叙,是在1929年前后。当时吕碧城旅居英国伦敦,友人孙夫人偶然在街头“捡得印光法师之传单,及聂云台君之佛小册”,孙夫人对此不屑一顾:“当这时代,谁还要信这东西!”但吕碧城立刻说:“我要!”“遂取而藏之,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即所谓十念法。此为学佛之始。”吕碧城的这一学佛因缘颇为奇特,连她自己也常常感叹道:“遇佛法于海外,已属难事,况此种华文刊品,何得流入英伦,迄今犹以为异。然倘不遇者,恐终身不皈大法,险哉!”
  
  吕碧城信佛后,守五戒,茹素,不再肉食,而且大力宣传动物保护。1929年,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物会的邀请,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保护动物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大力提倡素食,“护生戒杀”。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其佛教修行实践,以净土念佛为主。与太虚、常惺等当时著名僧侣多有往来。
  
  吕碧城的著作有《吕碧城集》、《欧美之光》、《观无量寿佛经释论》、《梵海蠡测》等。其中《欧美之光》介绍了欧美各国的佛学会、素食会、动物保护会。吕碧城旅居欧美时间很长,所到之处甚多,因此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而且还保留了许多非常珍贵的插图。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的硝烟比中国更浓,吕碧城深夜听到邻家的钢琴声,都好似杀伐之声。吕碧城由瑞士返回香港,先是住在香港山光道自购的一所房子中,后搬入东莲觉苑,1943年1月24日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享年61岁。遗命不留尸骨,火化成灰后将骨灰和面为丸,投于南中国海。
  
  李义山的《碧城》其一:“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晶盘。”或许正是吕碧城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的写照。她自己所作的《琼楼》一诗,则更能体现她对于人生的真切感受:“琼楼秋思入高寒,看尽苍冥意已阑;棋罢忘言谁胜负,梦余无迹认悲欢。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侧绕吟坛。”

上一篇:心理科学小论文

下一篇:中华医学会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