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大理大学学报李明

发布时间:2023-12-06 14:02

大理大学学报李明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刊物国家 收录情况 卷期 排名  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外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应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国外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9基因修饰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位成骨试验研究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国外   Carroll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国外   Ponseti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分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国外   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四肢骨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国外   出版专著教材情况(注:在书名后注明教材或专著)  名称 类别 出版单位 日期 排名  小儿下肢及骨盆畸形的手术治疗 专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现代临床骨科学从书//小儿骨科学 专著 第二军医大学   成果获奖情况  成果名称 颁奖部门 等级 完成日期 证书号 排名  振荡磁场促超顺磁性明胶微球质粒释放的实验研究 省部 二等奖 科技进步奖   双极性陡磁声脉冲振荡磁场下磁性微球载体的靶向控释系统 国家 发明专利 发明奖 第1211799号 3   承担的主要项目  项目名称及下达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MPx结合不同载体技术在骨不连中治疗作用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   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pDsVEGF165Red1-N1)明胶控释微球早期修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项目指导

李明的个人简介

李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年11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咸宁学院人文院,通信地址 咸宁学院人文院 研究方向 唐宋文学 5 。一、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 周学时 专业 届数 总人数 课程类别 中国古代文学(本科) 4学时 中文 2002级-2003级 300人 专业基础课 大学语文 2学时 中文 1999级-2003级 400人 选修课 中国古代文学(专科) 4学时 中文 1997级-2003级 460人 专业基础课 唐诗品探 2学时 非中文 2000级-2004级 250人 选修课 论文写作 2学时 中文 1998级-2002级 250人 专业基础课 山水田园诗研究 2学时 中文 1999级-2003级 210人 选修课 二、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2001级、2002级实习生32人,指导毕业论文27篇 三、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中国古代多线性教学模式探讨 咸宁学院院级 20004年 主持 四、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以第1署名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近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敦煌变文文体研究(咸宁学院重点kw0407);承担的教研项目有:中国古代文学多线型教学模式探讨。参加工作以来,发表专著一部,论文17篇。 李明主要论著目录: 《唐诗品探》,群言出版社,2006。9 1,《山居秋暝》的景与情,《咸宁师专学报》2001.4 2,《论王维诗歌的人生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专辑 3,《论徐志摩诗歌的性灵美》,《咸宁师专学报》1998.3 4,《论王维山水田园诗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北方论丛》2001专辑 5,《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新论》,《全国第十六届中华诗词研讨会论文集》 6,《湖北地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学术研讨会综述》,《湖北大学学报》,2003.5 7, 《从看刘勰的文学观》,《咸宁学院学报》2004.2 8, 《探微》,《语文学刊》2004.3 9, 《从执着追求到诗意栖居——大众文化对王维诗风的影响》,《理论月刊》2004.4 10, 《王湾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7 11, 《以讹传讹一例——从一则文献的引用看引用文献的学术规范》,《编辑学刊》2005.2 12, 《敦煌变文的名与实》,《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 13, 《的文化内涵》,《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4, 《攫取大众人生智慧 透视民族文化心理——评王齐洲教授》,《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3 15,《钟嵘的情性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16,《研究札记》,《天中学刊》2005.4 17,《儒家中和意识对的影响》,《咸宁学院学报》2006.1

李明的著作

1. 李明,亚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作物学报,2011,37(3):1-62. 李明,李冬梅,于琳,胡海清,环境条件对亚麻纤维产量形成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5):17-213. 李明,于琳,贾新禹,胡海清,环境条件对亚麻纤维品质的影响,中国麻业科学,2007,29(1):20-234. 李明,亚麻进化与近缘种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麻业科学,2007,29(3):113-1175. 李明,卜丹,李冬梅,周亚东,刘锦红,脱胶过程中四个因素对亚麻纤维强度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9):16-206. 李明,李文雄,玉米产量形成与源库关系,玉米科学,2006,14(2):67-707. 李明,杨克军,刘刚,王刚,李文雄,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与产量的关系,玉米科学,2006,14(1):99-1048. 李明,王刚,蒋慧亮,王成伟,刘钢,源库限制对寒地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玉米科学,2006,14(6):17-229. 李明,从世界谷物生产看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专刊):31-3310.李明,刘刚,王刚,于琳,玉米品种源库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3):313-31911.于琳,张明,李明*,不同类型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形成规律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4):454-45812.李明,裴占江,张明,于琳,寒地高肥水平条件下玉米氮磷钾积累规律研究,玉米科学,2010,18(1):121-12513.李明,世界玉米生产回顾与展望,玉米科学,2010,18(3):165-16914.李冬梅,周亚冬,冷超,苏钰,李明*,Optimization of SRAP-PCR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nd system in flax,J of NEAU,2009,16(2):17-2215.周亚东,李明*,苏钰,姜硕,冷超,亚麻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分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9):21-2616.于琳,李明*,李冬梅,贾新禹,王克臣,不同施肥水平对亚麻氮磷钾积累量及生长动态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6):757-762。17.贾新禹,李明*,李冬梅,于琳,王克臣,脱胶过程中亚麻纤维品质变化特点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5):598-60118.高波,周亚冬,李冬梅,王克臣,李明*,乙烯利对高产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1):13-1719.孟英,李明*,SSR标记在水稻抗稻瘟病研究中的应用,北方水稻,2007,2:10-1320.王克臣,冷超,黄文功,李冬梅,李明*,亚麻不同阶段愈伤组织的蛋白组分初探,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15-1821.周亚东,李明*,世界油用亚麻生产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151-15422.冷超,王克臣,周亚东,苏钰,李明*,麻类韧皮纤维细胞骨架制备条件优化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3):90-9223.王克臣,冷超,李明*,亚麻形态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30-3424.王克臣,冷超,李明*,亚麻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195-719925.孟英,李明,等,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影响及相关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4) :150~15326.王克臣,冷超,李明,亚麻愈伤组织、不定根及不定芽的超微结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2:9-121、主编《亚麻优质高产栽培与加工技术》,黑龙江省科技出版社,2004.2。2、参编《作物栽培学各论》(于振文主编,北方本),负责麻类作物一章,农业出版社,20103、参编校内教材:《农学基础》(胡尚莲主编),《经济作物学》(赵宏伟主编),《粮食作物学》(金益、李卓夫主编)

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P6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P23

[3]王柳珍.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J].[EB/OL].2006

[4]B.A.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P22

[5]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专学报.2003,3.P89

[6]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7]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01

[8]卢彬彬.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01.

[9]程婷.近几年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P33

[10]韩丽萍.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新论.2009,11.P26

[11]李海英.赏识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P79

[1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P123

[13]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基础学科.2013,2.P21

[14]李小燕.小学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2012,3.P23

[15]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2006,2.P64—65

[16]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9.P56—57

[17]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P23—24

[18]崔学鸿.赏识教育出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8.P22

[19]周泓.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3.P36

[20]李睿鹏.简析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17.P37

[21]赖永健.“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西部教育研究.2010,12第10卷第4期.P88

[22]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3]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2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31

[2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P45

[26]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1]现代心理学流派[M].出版.2003.26—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2004.36—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1997.52—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2000.59—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2007.2—45

[8].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2001.12—142

[9]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2006.34—95

[10].学校管理实话[M].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2004.73—152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3]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4.10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着,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美]马斯洛着;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徐生娥.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1]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3]刘军宁.高一班级管理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4]范海强.科学—人文管理与民办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7]谢玥.量化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18]谭明进.对高中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19]刘彩凤,常桂英.班级量化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2)

[20]王俊江.量化管理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10)

[21]王随仁.怎样开展班级量化管理[J].河南教育,2000(4)

[22]崔为民.小议班级量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24]庞云凤.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25]李丽华,孙小芹.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6]霍永丽.班级量化管理的补充——班级软管理[J].班主任,2005(1)

[27]段炼,朱育婷.班级量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8(12)

[28]孙华.量化管理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J].教育导刊,1998(11)

[29]曾祖斌.浅议中小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0]宁学功.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23)

[31]高琪,张锐.班级量化管理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之友,2004(4)

[32]莫熙朝.班级量化管理的'背后[J].广东教育,2007(5)

[33]范学谦,吴国萍.奖惩预警机制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2007(2)

[34]张明芹.我们的态度"评优"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35]任语静.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人格修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3)

[36]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37]张春来.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J].教师之友,2001(11)

[38]陈学梅.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刚柔并济——班级公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39]曹红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4(24)

[40]刘明伟.论学校教育中量化管理的弊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41]王豫.对学校管理工作中量化管理扩大化的质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张铤.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4]徐鉴民.浅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J].甘肃农业,2006(7)

[45]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10)

[46]荣炳新.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2)

[47]黄正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班主任,2011(9)

[48]贺桂平.以"法"治班初体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49]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

[50]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

[51]陈志利,张新平.自下而上: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及贡献[J].基础教育,2012(4)

[52]刘建设.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3]龚舟.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54]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5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5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7]韩秀元.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1(8)

[58]杜永芳.班级量化管理的好处[J].青海教育,2007(5)

[59]龙永钊.谨防班级量化管理异化育人行为[J].班主任,2006(1)

[60]刘艳萍.浅谈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

[6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6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

[63]李可.数字量化:发展还是桎梏?[N].光明日报,2010,10(8):11

[64]杨柳.河北衡水中学的真实一面:半军事化管理,带橘子进教室要受警告[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8):12

[65]林祺,匡怡蒙."超级高考工厂"争议中前行[N].重庆晨报,2014,4(23):6

[1]袁佩奇.班主任工作细节之:感恩教育[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2]周传刚.弘扬传统美德 实施感恩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1).

[3]周容.寸草报春晖: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课外阅读,2010(7).

[4]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

李明的个人简历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党员。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骨科诊治中心主任,担任儿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外科骨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骨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小儿外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骨伤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重庆医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委,重庆市法医学会专家,重庆市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 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法国Montpellier大学医学院Lapeyronie医院小儿矫形骨科与创伤治疗中心研修学习,掌握了小儿脊柱畸形、四肢畸形及骨关节损伤的诊治,尤其是擅长脊柱侧弯、足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2010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彼兹堡大学医院学习。先后多次参加香港及台湾地区小儿骨科学术交流。 1984年7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一直从事小儿矫形外科(骨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已培养研究生18人。擅长诊治儿童骨、关节及运动系统的先天畸形和损伤,如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马蹄足畸形、脊柱畸形、股骨头坏死、大脑性瘫痪后遗畸形、各种运动系统损伤及特殊部位损伤(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滑脱及膝、踝关节骨折),在治疗上有独特技术。同时擅长诊治儿童各种骨病(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骨感染、骨结核、臀肌挛缩、骨肿瘤、肢体疼痛。2003年至2004年赴法国研修学习,在国际著名小儿矫形骨科专家io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目前治疗儿童四肢畸形尤其是足畸形(马蹄足、足内外翻畸形、高弓足、扁平足)、脊柱畸形、矮身材和肢体不等长以及运用微创技术治疗儿童运动损伤等最新技术和治疗方法。熟悉并掌握了儿童骨龄生长发育与生长曲线在诊断、治疗评价儿童骨科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使用价值,2008年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和报道。 全国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篇,IEEE 2篇,CSCD类2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四部,主译专业著作一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申请国家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承担国家级“863”子项目一项;重庆市科委及重庆市卫生局重点项目各一项,市科委及市教委科研项目各两项。获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资助及国家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各一项,2010年获重庆市卫生局科研二等奖一项。2008年在救治四川地震灾区受伤儿童工作中表现突出,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重庆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0年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因表现突出获重庆市、重庆市卫生局通报表扬。   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  小儿矫形外科

上一篇:软科学编辑部投稿

下一篇:科技创新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