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杂志小编莫离
哲思杂志小编莫离
闲的无聊在家整理以前的图书,一大些从前的杂志勾起了一些难以忘怀的回忆。那一本本杂志,似乎是我整个高中所留下唯一的东西。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刚上高中。军训之前的某一天,我在书店里看见了这样一本杂志,它的颜色是树木一样的棕黄,这让它在那些花花绿绿的杂志丛书之中脱颖而出,或许就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让我一眼就选中它了。除了这外表,内在的却是我喜欢这本杂志最主要的原因。
青春向上,励志柔情。这是我对这本杂志的认知。《哲思》这一系列的杂志伴我走过了那最艰难的三年,每一次的挫败,每一次想放弃的时候,我总是能够从中汲取我所需要的东西,然后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努力。纵使如今的我依旧没有像我想象中一样去我想去的地方,但我依旧非常感激。
哲思家族,我一直都知道那是一个美好的家族,一群美好的人,写下一篇篇美丽动人的故事。我一直喜欢齐心,很多人叫她齐格格,我知道每一本《哲思》杂志的第一页都有从心开始的这样一个专栏,那便是齐心所写的,她写着最平凡的故事,但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温暖。除了齐心,还有好多的我,比如江城,这个名字让我见过一遍便不会再忘记了,江城便是武汉,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因为他喜欢武汉,才给自己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我记得《哲思2.0》里的大城小事便是这位所写的。雨欣,梦真,悠夏,苏禾,卷耳,洛溪,白茶,苏梦得,梅笛亚,莫离,许多许多的我,让我的高中生活变得没有那么枯燥无味。其实还有一位让我印象深刻,那位《恋恋中国风》的主编,我至今都还清楚的记得,哲思杂志是这样描述这位我的,她是姑娘却自诩公子,她赞叹君临天下的豪情万丈,她欣羡闯荡江湖的侠骨柔情!她便是小博公子,我想这样的女子一定是才女一般的存在吧。
曾经的我,会把每一期的《哲思》和《哲思2.0》都买回来,一本本都认真的读完,然后在笔记本上抄录下书上的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并且乐此不疲。那些逝去的岁月在我的记忆中深藏,那份无与伦比的美好,会成为一段美好的故事。
如今的我已经进入了大学,在那里的书店里也没有再看见《哲思》这一系列的杂志,但我依旧会利用手机电脑去关注一下他们的消息,关于哲思,那承载着是我的过去,我的青春,或许以后会渐渐被新的杂志丛书所吸引,但这本给与我无限力量的杂志永远不会被取代,也不会被忘怀。我也期待着它未来会更好。
哲思2013年1月里的一个小编,一段年华<天涯未远,江湖再见>全文
天涯未远,江湖再见
文/小博公子
他说,如果相识即是缘分,那么我与你的不期而遇倒真成了一场秋雨过后山水空蒙的邂逅,有种佛祖拈花,迦叶展颜的默契。这样的感觉应是静水流深的,从泉眼开始,漫长宛转,也许这便是美好,而在奔流之途所遇见的一切,都是必须的宿命。
跟冷云秋的遇见,是三年前,我从来没有想象过一段不曾谋面的情谊会维持这么多年,甚至更久。
大学一年级,突然没有了高中的升学压力和繁琐学业,一下子空出来的时间使很多人不知所措。我喜欢泡在图书馆看小说,坐靠窗的位置,任阳光倾泻而下,我只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实实在在的一个伪文艺小青年。那时还没有微博,在宿舍无事便时常在QQ空间闲逛,然后在一个黄叶落满长街的秋天,碰见了同样在网上闲逛的冷云秋。那时的我叫安小念。
互加好友之后,得知他是温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果然,我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解释,这名字缘于段成己的一句词“乱山明月晓,沧海冷云秋”。他跟我讲杨柳依依的温州,讲他的学校,讲学校的食堂。我跟他讲万花绚烂的郑州,讲我的学校,讲我年轻又有才华的老师。他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文人,以及他们的故事,我知道很多他不知道的网络歌手,以及他们好听的中国风歌曲。于是,天南地北,倒是于这番似水闲生中多了些熠熠光影。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想必也不过如此。
他说,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从前的样子,或许你不知道,能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是一种恩赐,应当珍惜。山川、河流、阳光,一样一样划过,我们都有值得怀念的过去,倒是幸事。他说,当生命的波浪几番跌宕起伏后,成败俱成过眼云烟,唯独留下袖底清风和水间明月不再挣扎与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我这个伪文艺青年都为能在大学遇见一个真正的文艺青年而感到庆幸,尽管不是在现实中。
熟识之后,他叫我安兄,我叫他冷兄,像是呼唤多年的知交。他说他喜欢简媜,喜欢她洗尽铅华后清新脱俗的文字,真情锐感,直指本心。我说我喜欢纳兰容若,喜欢他洒脱不羁却哀婉凄凉的忧伤,超逸脱俗,尽染悲凉。之后,便开始写信。我一直幻想他的字是否如他的人一般才华横溢,洒脱不羁。但事实证明,想象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收到他的第一封信时很激动,是申通快递,偌大的信封里只装了三张单薄的信纸,我数落他浪费败家,他却振振有词,邮局太远,申通就在楼下,方便。我无语。但什么是真正的无语是我在打开信纸的时候才知道的。像被风刮乱的野草一样“横尸”在破破烂烂泛黄的信纸上的字,我在半读半猜的情况下花了半天时间终于艰难地读完了整封信。以两字作结:死丑。他辩驳,哥的字那叫艺术,你这凡夫俗子欣赏不了。时光就这样停停走走,在指尖悄然流过,丝毫没有令人觉得烦闷与漫长。
少年不管,时光如箭。后来,我毕业了,工作了。我依旧跟他讲郑州,讲郑州的交通,讲我的工作,讲我们的杂志,讲我厌恶的但每天都要乘坐的520路公交车。他依旧跟我讲他的学校,讲学校的食堂,讲食堂里善解人意的阿姨。
我脾气不好,动不动就为一点小事生气,生气后便不再言语,对他亦如是。时间短了还好,知道收敛一下,时间一长本性便全部暴露。可他不知哪来的气度,每次都不跟我计较。
想给他看看我们做的杂志,便在新书发后寄给他一本,由于是平邮,我又没有写清他具体的院系名称,如果收不到,在别人眼里也是人之常情,甚至是我的错,而我却怒了。我数落他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不主动去找,为什么不把所有院系的收发室都找一遍,之后便不再说话。见我一直不理他,就不停地道歉,好言说尽,甚至把我从认识他到现在用过的网名都搬出来放一溜儿,有很多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我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把学校一个月之前的信件都翻过了,但还是没有。这是他后来告诉我的。
今年的一天,他说,我要去实习了,在一个初中教语文。那时恰逢五一,我说,冷老师,想这五一假期,风景宜人,我去听你讲课吧?半晌,他回复:相见何如不见,虽说我对你也挺好奇的,但我不愿你看到我柴米油盐,浮尘俗世的一面。其实我是开玩笑的,像我这种在郑州除了家门口随便一条路都会迷路的路痴,一个人坐火车这事是真心做不来,用我朋友的话说就是,估计你人还没走到火车站就被骗走而不自知呢。但我没想到他会给我这样的回复,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纵然知道人不会有十全十美,但还是一厢情愿固执地想在对方心里保持自己最美好的形象。
实习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过。他说,学生不听话,我在教室发飙拍桌子了。每次回到宿舍都生不如死,但一想到你又不想死了。我每次看到最后一句都会扑哧笑出声来。因为那一段时间,他不管说什么,最后都会加上这句话,我便笑,原来我的存在还可以挽救想要轻生的少年。
后来,他说他失恋了,我嘴笨,安慰的话说得不漂亮。不像他,会讲笑话,会讲故事,歪理也一大堆。我问他是什么样的女孩让他那么难过,他只说了三个字:好女孩。
再后来,他没留下一句话就消失了。
后来的后来,消失已久的他突然发短信说,我一直想要过简单的生活,我可以做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吃饭,睡睡觉,看看小说,玩玩游戏,种种小田,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但现实残酷,想必你是知道的。看完泪便湿了眼眶,泪水大滴大滴砸在手机屏幕上,溅出好看的形状。我一直以为我最亲爱的冷兄是个跳脱不俗的少年,洒脱,淡薄,谈笑风生,不被世俗所累,原来心底也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忧伤与惆怅。我们,都似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在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变得成熟稳重,不再稚嫩。
慢慢回忆,虽然我与冷兄素未谋面,甚至没有听过他的声音,不知道他的语气中,带有哪个地方的味道?但勾勒一个人的侧脸或背影,确实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想象他高谈阔论,从孔子批到朱子的模样;想象他如何将三盆袖珍椰子养到生不如死的境界;想象他一个人在大雨中狂奔啸喊的落寞;想象他站在车站靠着公交站牌等公交的冷肃……这些偶尔让人觉得心酸。不过再想一下他考试时,以“梅花三弄古今愁”对“丛菊两开他日泪”,不禁莞尔;更有甚者,他坚持认为社会的黑暗是因为没有开灯的缘故,让我哭笑不得。对一个人的了解不需要一生或者更漫长的时光,有时候只要一瞬、一息,前提是你能在荒野中遇见正确时间、地点里的那一个。
如果有那么一天,某一个城市,我与他在相逢在某一个街口,我一定亲口告诉他,你这个路过我的小半青春的少年,曾被我认真地写在属于青春的文字里,永不褪色。
天涯未远,我最亲爱的冷兄,愿岁月之间,江湖再见!
哲思杂志电子版在哪可以看
在杂志官网。
杂志《哲思》,创刊于2002年,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文化类月刊。自2005年起被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文摘类期刊之一”。
《哲思》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文化类月刊。创刊于2002年,以“寻求心灵共鸣,展现人性光辉”为办刊理念,通过清新的文字、灵动的版式、独特的视角、平等的姿态等深入读者心灵。是国家“双效”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
哲思励志文章
《哲思》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杂志,《哲思》里有很多很好的励志文章,那么哲思杂志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不会太圆满,我们要摆正心态面对酸甜苦辣。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回报。幸福是一件神奇的宝贝,它不会越分越少,只会越分越多。凡事不要太计较,心胸不要太狭隘,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人幸福自己幸福。
记住,永远不要埋怨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切,情感与事业。何以,人生总是烦恼无数,幸福却是少之又少。又为何,幸福总是围绕在别人身边,而烦恼却总是纠缠在自己的心间。
我们要学会用一颗简单的心来接受这个世界。风,静静徜徉,如诗般宁静;雾,淡淡飘散,如云般潇洒;心,落寞沉寂,如花般绽放,又如花般凋零。物,虽好,却难入心;景,虽美,却难心醉;路,虽远,却能澄清,能彻悟,能通透。
当忍则忍,能屈能伸,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都需要忍。忍耐是一种执着,一种谋略,一种修炼,一种人性的自我完善。在人生的历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正好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寒冬,才等得到花开。
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我们都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不是一件易事。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人一生,我们必须放下所有怨念,抛下所有伤痕,放弃所有悲伤,仰头面对阳光,扯开嘴角,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充满着温暖。
有时候,我会觉得什么都是假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发自内心地相信并爱着这个世界。有的时候觉得辛苦没了斗志,就会堕落一阵子。有的时候觉得辛苦,没了斗志,会想我的身上每个细胞都曾经是一颗小行星的影子,然后就挺过来了。
人生简单些更好,不需要把一切搞得复杂。珍惜生命中的所有能够相遇的人与经历,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份滋味与感受,看淡得失,善待自己。学会珍惜吧,只有懂得珍惜了,人生才会少几分遗憾,多几分幸福,少一些痛悔。
人,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繁花浮世本身就是一杯毒酒,我们总是想避之则吉,却总是一醉贪欢。金华名利本身就是一场噩梦,我们总想如梦初醒。
人生要用简单的心境,对待复杂的人生,最无情的不是人,是时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情感;最可怕的不是失恋,是心身不全;最舒适的不是酒店,是家里;最难听的不是脏话,是无言;最美好的不是未来,是今天。
朋友病了,大家去医院看他。离开后在医院门口感叹:“唉,这么年轻就生病了!”
另一人说:“去年底还听他说,等到工作状态好一点时,就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
听到这话,我心中闪过好几个类似这样感叹的场景。然后我想通了:状态永远不会更好。因为,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
“等到……我就……”是从小到大最常用的句型。
“等到考上第一志愿,我就可以谈恋爱了。”“等到当完兵,我就海阔天空了。”“等到找到天命真女,我就幸福了。”“等到找到工作,我们就可以结婚了。”“等到结了婚,我们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等到升了官,我就可以多花时间陪小孩了。”“等到退休后,我们就可以去环游世界了。”我们都说过类似的话,后来也都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两件事会发生,让这个句型无法成立。
一、我们考不上第一志愿、找不到天命真女、结不了婚,或升不了官。于是理所当然地说服自己,不能去谈恋爱、不能幸福、不能安定下来、不能陪小孩。怎么办呢?卷土重来,再试一次,或重造另一个比较容易成立的句子:“等到考上任何一所学校,我就可以谈恋爱了……”
二、我们考上了第一志愿、找到天命真女、结了婚,也升了官。但发现那样的状态并没有原本想象的好,我们还是不快乐。于是天真地以为:一定要达到下一个更高的目标,状态才会完美、快乐才会来临。结果第一个句子还没完成,又造了第二个句子:“虽然考上了第一志愿,但等到我第一名毕业,就可以‘真正’去谈恋爱了。”“虽然找到天命真女,但等到我发了财,就可以‘真正’幸福了。”“虽然结了婚,但等到我买了房子,就可以‘真正’安定下来了。”“虽然升了官,但等到我当上总经理,就可以‘真正’多花点时间陪小孩了。”
就这样,现在的状态永远不够好到可以放心去玩、去结婚、去陪小孩、去环游世界。我们坚持要等到更佳状态,才开始对自己好。人生永远在“等待”,谈恋爱、陪小孩这些简单的快乐,一直被排在重重关卡之后。我们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反而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胸怀大志。
就这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手段”。考上了第一志愿,是为了要第一名毕业。升了官,是为了要当上总经理。活着,永远是在布局。醒来,就开始算计。我们不敢开香槟,因为还要再接再厉。不敢休假,因为对手都在打拼。我们不允许自己快乐,不允许自己关机,然后给了这种生活方式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生涯规划”。
算计和规划没什么不好,没有算计和规划的人生,活不出浓度和深度。但算计和规划会上瘾,很少人能在过头之前喊停。
结了婚,要买房子。买了房子,要把房贷缴清。房贷缴清,要换大一点的房子。换了大房子,要换好一点的车子……
升了官,要当上总经理。当了总经理,要冲业绩巩固自己的地位。地位巩固了,猎头公司来找你当更大公司的总经理……
这样下去,永远不会“安定下来”,永远没时间“陪小孩”。
所以,人生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结果!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挣扎。人生不会等我们准备好,想快乐要扑上去。活着的甜美,不在于享受完美,而在于享受挣扎。过去,带着虚幻的美好。未来,可能不会发生。只有挣扎的现在 才是最好的状态!
1.你在按谁的时间表过人生?
现在女性容易焦虑,有个有形无形的时间表摆在她面前——几岁买房,几岁结婚,几岁要生第一个孩子。
晚一步就觉得天要塌下来。这是什么生活?人生难道可以预定吗?有必要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这时间表是谁定的呀?
这个问题真值得好好想想: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是我们想要的,还是别人放进我们心里的?
只要这些东西贴上一个共同的标签——“幸福”,大家就觉得,“那是我的!”“是我要的!”因为有“幸福”这层包装纸,你只看到外表,忘了这个幸福的概念是谁帮你种下的。可是,谁规定不按照同一张时间表过人生,就没资格幸福了?
2.你在用谁的概念做“自己”?
林奕华常年在香港大学给学生上通识课。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播放两则韩国房地产广告短片:一则画面里是一间极尽奢华的大房子,女主人穿着晚礼服,在房子里优雅地弹钢琴,喝咖啡,她站在窗前极目远眺,窗外星光灿烂;另一则是一个女人跟着朋友参观新家,边看边掏出相机,把见到的豪华冲浪按摩浴缸,大得吓死人的衣帽间、全套声控家电统统偷拍下来,脸上还不时流露出明显的羡慕嫉妒恨。
播放完毕,林奕华问学生观后感。学生回答:看完后好有压力,一方面羡慕这样高品质的生活,一方面又非常清楚背后不菲的代价。但林奕华的感受截然不同:我只看到一个博物馆和一个美术馆,我没看到一个家。每个家都有不同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商业社会打造出无数“你值得拥有”的美丽神话,于是“I deserveit,我值得这些好东西”成了时代金句。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态度:我是一个盘子,我这个盘子这么精致,这么珍贵,放进来的东西当然得是好的,不然岂不糟蹋了我这个盘子嘛!但是你想过吗?当你把自己当成一个盘子,你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了。
这些美好的东西,得不到就没资格幸福吗?为什么别人想要的也是我想要的?别人对我的感觉决定了我对自己的感觉?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可单单抛出这句话是空的。到底什么是“自己”?独立人格这个东西,不是我们每天多吃点维生素就能得到,也不是听广告说穿这条牛仔裤或去哪个地方旅行,就是“做自己”了。它需要你常常挑战自己,常常问自己问题。
比方说:我坐在这里,感觉舒服吗?然后你开始搜寻跟舒服感受有关的信息。这个光线让我感到舒服,但我想起昨天在一个光线暗淡的小会场做讲座时,感觉就不那么好。为什么?问自己多了,我就慢慢了解,原来我是个对光线强弱十分敏感的人。这就是你开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之后,你就有能力去帮助引领别人了解自己。你用这样的方法慢慢就会看到周围,看到全部,然后你就开始累积,变得有厚度,别人对你讲一句话,你自然很快就理解,别人看你会不一样。逐渐的,你变得不那么急了,凡事有把握,因为你都有底了。最后,不管你进入什么新环境,你都用这个方法觉知自己,看自己能放松到什么程度。而你所把握的每个觉知,就是所谓的“自己”。
3.你的幸福要让眼睛看见,还是让心看见?
林奕华有部直指幸福命题的舞台剧《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女主人公“宝贝”起初一直在两个男人之间挣扎——一个是相爱但贫穷的男友,一个是富有但并不爱她的男人,直到双目失明,她最后选择的却是第三个男人——一个平凡得掉进人堆就看不见人,但那个男人却最能抚慰她的心。
我们就是那个“宝贝”,以为看得见,其实只是一直在找我们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已,心是瞎的。
他曾让一个女生绑上眼睛,然后找个男生跟她交流,谈话过程非常愉快,女生也很开心。等聊完之后,女生把蒙在眼睛上的布打开,在场的每个人都亲眼看见,当那个女生一看到那个男生的庐山真面目时,眼睛里明显流露出失望——因为那个男生长得实在不怎么样。
聊的时候,女生很享受,因为她在心里为这个男生虚构了一个画面,认为他应该长什么样子,然后结果不如所愿。把这个例子倒过来,就是现实中常常发生的事:你看到一个外表很好的人,你会尽量找跟他聊得来的话题,大家在这个范围里产生极大共鸣。你或许很开心,却忘记了这一点点的愉悦,是彼此花了多少力气努力出来的,更不用说对方也在配合你。但当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比如新鲜感、亲密感过了以后,大家开始松弛懈怠,你这才突然惊觉——除了那一点点共鸣,其他更多不合拍的部分该怎么办?
眼睛往往带给我们很多痛苦,甚至让我们把看到的表象和内心真正的追求直接划上等号,比方一个男人打篮球很棒,但他一定是个英雄吗?说不定私底下还很怕蟑螂呢!情感和幸福最难跨过的第一个山坡,就是眼睛。你最好在眼睛看一层以后,再用脑子看一层,然后再用心看一层,起码看三遍,才能知道你现在在追求的,是不是心里真正渴望的。
4.你要幸福速成,还是慢火细炖?
当你看到铺天盖地的成功速成模式,还会有耐心慢慢按照自己的速度过人生吗?现代人全讲方便,甚至包括“快乐”,都希望最好来得很快捷。最好当我不快乐时,能把“快乐”拿到我面前,好让我看见。可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增味剂,全是加引号的。那么容易得到你想听的,想看的,想吃的,很快,你真正获得幸福的能力就退化掉了,就像长期不活动的人,四肢最后会退化一样。依赖那些增味剂来开心,你反而会越来越不开心。
人们这么急切想要速成幸福,是不是也与竞争和比较有关?不是有人说“我的幸福,就是要比别人幸福”吗?
这句话太典型了,它很微妙地透露出现代人的心态——有这个“比”字,表面上看是想在别人上面,其实是自觉落在别人下面。但问题是你用什么跟人比幸福?
幸福不能速成,也不是要赢过别人,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幸福?
上一篇:公司人力资源论文
下一篇:经济研究最新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