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电影杂志1976

发布时间:2023-12-09 23:02

电影杂志1976

  《首映》杂志100最伟大表演 (The 100 Greatest Performances of All Time)

  1.彼得·奥图尔《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

  2.马龙·白兰度《码头风云》(1954)

  3.梅丽尔·斯特里普《苏菲的抉择》(1982)

  4.阿尔·帕西诺《炎热的午后》(1975)

  5.贝蒂·戴维斯《彗星美人》(1950)

  6.詹姆士·卡格尼《胜利之歌》(1942)

  7.达斯汀·霍夫曼《午夜牛郎》(1969)

  8.詹姆士·斯图尔特《风云人物》(1946)

  9.吉恩·怀尔德《新科学怪人》(1974)

  10.罗伯特·德尼罗《愤怒的公牛》(1980)

  11.丹尼尔·戴·刘易斯《我的左脚》(1989)

  12.杰克·尼科尔森《最后的细节》(1973)

  13.凯瑟琳·赫本《冬狮》(1968)

  14.罗伯特·杜瓦尔《温柔的怜悯》(1983)

  15.汤姆·汉克斯《飞向未来》(1988)

  16.加里·格兰特《美人计》(1946)

  17.丹泽尔·华盛顿《马尔科姆·X》(1992)

  18.埃米莉·沃特森《破浪》(1996)

  19.保罗·纽曼《大审判》(1982)

  20.阿尔·帕西诺《教父2》(1974)

  21.朱丽埃塔·玛西娜《卡比里亚之夜》(1957)

  22.强尼·德普《剪刀手爱德华》(1990)

  23.拉塞尔·克罗《惊爆内幕》(1999)

  24.亨弗莱·博加特《碧血金沙》(1948)

  25.葛丽泰·嘉宝《异国鸳鸯》(1939)

  26.玛丽亚·法尔科内蒂《圣女贞德蒙难记》(1928)

  27.马龙·白兰度《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

  28.罗萨琳德·拉塞尔《女友礼拜五》(1940)

  29.彼得·塞勒斯《富贵逼人来》(1979)

  30.詹姆士·斯图尔特《迷魂记》(1958)

  31.杰米·福克斯《雷》(2004)

  32.奥黛丽·赫本《第凡内早餐》(1961)

  33.达斯汀·霍夫曼《窈窕淑男》(1982)

  34.巴斯特·基顿《将军号》(1927)

  35.菲利普·西摩·霍夫曼《卡波特》(2005)

  36.费伊·唐娜薇《唐人街》(1974)

  37.吉恩·哈克曼《对话》(1974)

  38.卡洛·隆巴德《你逃我也逃》(1942)

  39.劳伦斯·奥利弗《理查三世》(1955)

  40.妮可·基德曼《不惜一切》(1995)

  41.赛缪尔·L.杰克逊《低俗小说》(1994)

  42.罗伯特·德尼罗《出租车司机》(1976)

  43.詹姆士·迪恩《无因的反抗》(1955)

  44.查理·卓别林《城市之光》(1931)

  45.里斯·威瑟斯庞《校园风云》(1999)

  46.汤姆·汉克斯《荒岛求生》(2001)

  47.杰克·尼科尔森《飞越疯人院》(1975)

  48.比尔·默里《土拨鼠日》(1993)

  49.丽芙·厄尔曼《假面》(1966)

  50.亨弗莱·博加特《马尔他雄鹰》(1941)

  51.亨利·方达《愤怒的葡萄》(1940)

  52.艾玛·汤普森《告别有情天》(1993)

  53.丹尼尔·戴·刘易斯《纽约黑帮》(2002)

  54.凯瑟琳·赫本《费城故事》(1940)

  55.西德尼·波蒂埃《炎热的夜晚》(1967)

  56.朱迪·福斯特《被告》(1988)

  57.麦克斯·冯·西多《征服者佩尔》(1987)

  58.西戈尼·韦弗《异形》(1986)

  59.凯瑟琳·德纳芙《白日美人》(1967)

  60.戴安·基顿《安妮·霍尔》(1977)

  61.拉尔夫·法因斯《辛德勒名单》(1993)

  62.加里·奥德曼《席德与南茜》(1986)

  63.吉娜·罗兰兹《权势下的女人》(1974)

  64.保罗·纽曼《江湖浪子》(1961)

  65.杰克·莱蒙《热情似火》(1959)

  66.霍莉·亨特《富贵浮云》(1987)

  67.斯宾赛·特雷西《向上帝挑战》(1960)

  68.加里·格兰特《育婴奇谭》(1938)

  69.葛洛丽娅·斯万森《日落大道》(1950)

  70.安东尼·霍普金斯《沉默的羔羊》(1991)

  71.梅丽尔·斯特里普《斯克伍事件》(1983)

  72.朱迪·嘉兰德《一个明星的诞生》(1954)

  73.约翰·屈伏塔《周末夜狂热》(1977)

  74.马德琳·卡恩《灼热的马鞍》(1974)

  75.朱丽·克里斯蒂《春花秋月不了情》(1965)

  76.伯特·蓝开斯特《成功的滋味》(1957)

  77.摩根·弗里曼《花街传奇》(1987)

  78.三船敏郎《大镖客》(1961)

  79.强尼·德普《加勒比海盗》(2003)

  80.让娜·莫罗《朱尔与吉姆》(1962)

  81.凯特·温斯莱特《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2004)

  82.乔治·C.斯科特《巴顿将军》(1970)

  83.希拉里·斯旺克《男孩不哭》(1999)

  84.安吉丽卡·休斯顿《千网危情》(1990)

  85.杰西卡·兰格《红伶劫》(1982)

  86.罗伯特·沃尔克《火车怪客》(1951)

  87.约翰·韦恩《搜索者》(1956)

  88.克里斯托弗·沃尔肯《猎鹿人》(1978)

  89.巩俐《霸王别姬》(1993)

  90.杰夫·布里奇斯《谋杀绿脚趾》(1998)

  91.简·方达《花街杀人案》(1971)

  92.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肮脏的哈里》(1971)

  93.琼·克劳馥《欲海情魔》(1945)

  94.彼得·洛《M》(1931)

  95.安吉拉·巴塞特《与爱何干》(1993)

  96.朱迪·荷利戴《绛帐海棠春》(1950)

  97.本·金斯利《虎视眈眈》(2001)

  98.芭芭拉·斯坦威克《双重保险》(1944)

  99.史蒂夫·马丁《大笨蛋》(1979)

  100.马尔科姆·麦克道尔《发条橙》(1971)

世界电影史了解的进来!

1895~1910  ● 12月28日卢米埃在巴黎大咖啡厅放映自制的十部影片(1895)
  ● 第一家专映有声电影的「留声影院」在法国成立(1900)
  ● 柏格森之喜剧论文《论笑》发表(1900)
  ● 维他公司vitagraph成立(1900)
  ● 爱德温.波特的《美国消防员生活》采用复杂的户外拍摄镜头,并以溶的手法连接镜头,开启之后剧情片的拍摄手法(1902)
  ● 四月,美国第一家长期放映电影的戏院「电化剧场」在洛杉矶开幕,由汤玛斯.陶利创立 (1902)
  ● 传记公司开始在室内摄影棚使用人工灯光(1903)
  ● 美国第一家「五分钱戏院」在匹兹堡设立(1905)
  ● 爱弥儿.考尔正试探动画影片的可能性(1905)
  ● 第一部卡通影片:《做鬼脸的步骤》,由詹姆士.史都华.布莱顿制作完成(1906)
  ● 李狄佛斯特发明的音管,指出电子声音扩音的可能性(1906)
  ● 澳洲的第一部警匪片《大盗凯利的故事》完成,长度约一小时(1906)
  ● 此年估计每周约有八千万美国人光顾五分钱戏院(当时美国人口约一亿人),而全美已有五千家以上的五分钱戏院(1907)
  ● 葛理菲斯到传记公司工作,因为影片生场量大,于是发展出分工模式,使得电影导演首度由不懂机器的人来担任(1907)
  ● 美国「国家检查局」成立(1907)
  ● 法国开始制作舞台式的艺术电影(1907)
  ● 爱迪生合组「电影专利公司」,授权拍摄、发行与放映电影(1908)
  ● 「火车大劫案」导演爱德温.波特与爱迪生公司决裂,爱迪生公司不久后停止拍片。至此 初始电影渐被剧情片取代(1909)
  ● 卡尔.德兰姆利用IMP公司旗下的女演员:法伦丝.罗兰斯的假死亡消息,造成明星风潮 (1910)
  ● 葛理菲斯率领公司的演员与工作人员到洛杉矶定居,许多电影公司相继搬到加洲的好莱坞地方发展(1910)
  
  重要作品: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1900/梅里叶/法国/黑白
  《美国消防员的生活》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第一部西部片的诞生。
  《灵犬救主记》Rescued by Rover
  1905/西希.赫普渥斯/英国/黑白
  开创在屏幕上说故事的技巧,是葛里菲斯之前剪辑最巧妙的作品。
  《鹰巢历险记》The Eagle’s Nest
  1908/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内容描述营救被老鹰捉去的婴儿的过程,葛里菲斯演出并在此片中学习到导演的技巧。 1911~1920
  ● 华纳兄弟开始制作电影(1912)
  ● 第一本电影杂志《影剧》在美国问世(1912)
  ● 赛纳特的基斯东公司成立(1912)
  ● 阿道夫.索克成立「名人公司」(1912)
  ● 威廉.福斯成立「票房诱力公司」(1912)
  ● 赛纳特制作第一部美国喜剧长片《泰莉的伤心罗曼史》,使卓别林踏上明星之路(1912)  
  ● 美国「环球公司」成立(1912)
  ● 葛理菲斯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1913)
  ● 西席.地米尔为了拍摄《番妻记》至加州,以每月七十五元租下好莱坞谷场(1913)
  ● 达达沙赫.法兰克完成第一部印度电影,器材则全部由英国进口(1913)
  ● 第一家重要的新型豪华戏院「河滨戏院」建于百老汇(1914)
  ● 霍金逊成立派拉蒙公司(1914)
  ● ●贝拉斯哥的灯光技术师布克兰至好莱坞(1914)
  ● 梅里叶拍完他的最后一部电影(1914)
  ●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许多国家管制敌国电影进口,间接为本国电影保留了发展空间(1914)
  ● 卡尔.兰姆建立宏大的环球摄影城(1915)
  ● 「电影专利公司」被法院宣判违反托拉斯法,宣布倒闭(1915)
  ● 葛理菲斯,英斯与赛纳特成立铁三角影业公司(1915)
  ● 「票房诱力公司」改名为「福斯公司」(1915)
  ● 1915~1917之间确立了好莱坞的经济模式(1915)
  ●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雨果.孟斯特堡写下《电影剧-心理的研究》(1916)
  ● 艾伦.瑞在《万神殿》中改良贝拉斯哥式布景(1916)
  ● 卓别林至转至「互助公司」发展(1916)
  ● 德国政府成立「乌发制片公司」,开始拍摄战争宣传影片,以压制国内的反战声浪 (1918)
  ● 莫斯科成立国家电影协会,俄国教育局电影部严格管制胶卷(1918)
  ● 法国电影受「百代公司」与「高蒙公司」垄断(1919)
  ● 苏联将电影收归国有,并设立第一个电影学校:「苏联国立电影学院」(1919)
  ●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掀起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高潮(1919)
  ● 葛理菲斯、卓别林、玛丽.毕克馥与范朋克成立「联美公司」(1919)
  ● 法国的路易.德.吕克创设第一个展示与保存过去电影的社团(1920)
  ● 苏联电影锐减,戏院关门4/5以上(1920)
  
  重要作品:
  《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大卫.葛里菲斯/美国/黑白
  美国第一部片长超过12本的电影,同时也是美国自有电影以来卖座最高的影片。但因电影中
  的种族问题而引起社会上很大的反弹,甚至禁演。
  《偏见的故事》Intolerance
  1916/大卫.葛里菲斯/美国/黑白
  制片费200万美金,同时为了电影中巴比伦一段故事而建了一段城墙。影片共分四段,内容深
  刻。可惜因为结构复杂而抽像,引不起观众的兴趣而票房惨败。又译为《忍无可忍》、《党
  同伐异》。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Cabinet Des Caligari
  1919/罗勃.韦恩/德国/黑白
  德国表现主义的滥觞,开启后来表现主义电影在画面处理上的独特手法。
  《寻子遇仙记》The Kid
  1920/查理斯.卓别林/美国/黑白
  当时卓别林官司缠身,为了怕这部影片被法院收押而在旅馆中剪辑,亦开启了他笑中带泪的
  风格。
  《杜丽的冒险》The Adventure of Dolly
  1908/大卫.葛里菲斯/美国/黑白
  葛里菲斯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因为大受欢迎而将每况愈下的传记公司扶持起来。1921~1930
  ● 战后经济困顿,列宁实施新经济计画,允许私人企业,电影制作环境因而改善(1921)
  ● 20年代,美国开始*纵全世界电影市场(1921)
  ● 20年代开始大量拍片的「乌发公司」发明平面式剪辑机(1921)
  ● 约翰.福特加入福斯公司(1921)
  ● 战后外片恢复进口,票房收入转用于本国制片(1922)
  ● 战后组「国家电影企业」,垄断本土电影制作、发行与进口,「教育委员会」则负责意识型态方向(1922)
  ● 苏联,维多夫开始制作「电影真理报」,实为半纪录、半宣导、半实验的非剧情片 (1922)
  ● 「美国电影制作与发行组织」(M.P.P.A)或称「海斯办公室」成立,是美国影片公司本身 的审查组织(1922)
  ● 列宁鼓励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制作(1922)
  ● 加拿大的罗勃.佛莱赫蒂拍出《北方的南努克》,是影史上第一部在世界各地的商业电影 院放映的纪录片(1922)
  ● 艾森斯坦开始接触电影,提出了「吸引力蒙太奇」(1923)
  ● 苏联政府再度将影业收归国有(1923)
  ● 美国的华纳兄弟公司正式成立(1923)
  ● 德国导演受聘到好莱坞发展(1923)
  ● 「人民电影企业」成立,负责制作与共党意识型态一致的政治电影(1923)
  ● 德国电影面临财政困难,愈来愈倚靠好莱坞出资,德国电影人材亦大量流向好莱坞 (19 24)
  ● 1924~1929为苏联电影的黄金时期
  ● 美国哥伦比亚公司与米高梅此年相继成立(1924)
  ● 华纳公司买下维他公司(1925)
  ● 英国成立电影学会(1925)
  ● 苏联将「国家电影企业」改组成「苏维挨电影托拉斯」(1925)
  ● 苏联政治局决议国家不干涉艺术形式,俄国蒙太奇运动得以全面发展(1925)
  ● 苏联宣称已发展出一种电影配音系统(1926)
  ● 20年代中期,贝尔以电传送声音和留声机的技术配合记录(1926)
  ● 首部彩色片《光荣历险记》完成(1926)
  ● 华纳公司发明维他风录音设备,福斯公司随后和通用电器发明穆菲通奠定有声电影基础(1926)
  ● 由特艺彩色拍摄的《黑海盗》出品(1926)
  ● 第一部有音乐声带的《唐璜》由华纳公司出品,影片的摄制费升高,但是较传统在戏院雇用乐团演奏更为经济(1926)
  ● 英国国会通过电影法来保障英国的电影事业(1927)
  ● 法国的手持摄影机发明(1927)
  ● 第一部有音乐、对话声带的《爵士歌手》由华纳公司出品,有声片流行后,许多默片演员成为过去式(1927)
  ● 霍金逊组成新「派拉蒙公司」(1927)
  ● 20年代末,苏联电影发展蓬勃(1927)
  ● 「美国影艺学院」由米高梅总裁路易梅耶提议创立(1927)
  ● 法国亚伯.冈斯的《拿破伦》首度向全世界展示由三个银幕构成的电影(1927)
  ● 好莱坞进入「古典好莱坞时期」,产生多位著名导演如:法兰克.卡普拉,约翰.福特等。类型电影在这时期发展至成熟,叙事手法产生通则如:连戏剪接、线性叙事等。(1928)
  ● 默片巨匠巴斯特.基顿结束自己的片厂,加入米高梅公司。但是大制片场的拍摄体系让基 顿无法适应,不久其电影生涯及告结束(1928)
  ● 艾森斯坦的《十月》受到苏联当局斥为「形式主义」(1928)
  ● 美国影艺学院管理委员会主席范克朋提出颁发金像奖的构想(1928)
  ● 完全有声对白电影《纽约之光》上映(1928)
  ● 雷电华公司成立(1928)
  ● 华特.狄士尼创造出米老鼠(1928)
  ● 2月10日首届奥斯卡金像奖产生,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饭店颁发,最佳影片是《铁翼雄风》(1929)
  ● 20年代晚期,大众的兴趣转向广播,默片市场已达饱合,法国的印象主义没落(1929)
  ● 超现实主义内部分列(1929)
  ● 艾森斯坦到好莱坞学习有声技术(1929)
  ● 1929~1937年,苏联电影*纵在薛姆亚斯手中,他使各形式主义的艺术家都合乎党的路线 (1929)
  ● 英国人约翰葛里逊拍摄出描写渔人生活的《漂流》大受好评,并且使他成功说服英国之E MB成立电影处,全力推动英国的纪录片运动(1929)
  ● 30年代的电影确定剧本是影片创作的基本原则(1930)
  ● 1930年代彩色底片广为流传,为彩色摄影的高亮度灯光出现,直接影响深焦效果(深焦摄 影)的拍摄手法产生,并成为40年代的特色(1930)
  ● 西电、RCA两家公司制片厂成为摩根洛克裴勒的拥有物(1930)
  ● 罗马天主教徒马丁奎格莱、丹尼尔洛德草拟好莱坞制片法案(1930)
  ● 隔音设备(隔音罩)可以直接包着摄影机,不必再连机带人藏在亭里,摄影机至此可活动 自如(1930)
  ● 日本电影大致分为时代剧与现代剧两类,重要导演包括衣笠贞之助、沟口健二、小津安二 郎等(1930)
  
  重要作品:
  《吸血鬼》Nosferatu
  1922/穆瑙/德国/黑白
  承继《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而来的表现主义电影,同时也是电影史上的第一部西血鬼作品。选择拍摄户外的自然景来对比古堡中的阴郁,塑造出极为恐怖的气氛。
  《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North
  1922/罗勃.佛勒赫提/美国/黑白
  美国纪录片之祖。这部作品并非完整的纪录片,以爱斯基摩人的人物和背景的经验去自然发 展电影,情感较为抒情。
  《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
  1923/西席.地米尔/美国/黑白
  全片最大噱头是摩西将红海分成两半的特技场面。这部片使西席.地米尔成为大场面电影的 权威。
  《波坦金战舰》Potemkin
  1925/艾森斯坦/苏俄/黑白
  每个画面以节奏性的正确秒数停留在银幕上,并透过不同镜头的相互对比而产生不同意义。 艾森斯坦的撞击蒙太奇的最佳表现。
  《将军号》The General
  1926/巴斯特.基顿/美国/黑白
  电影意念与导演技巧皆非常复杂,默片喜剧钜匠基顿的代表作。
  《大都会》Metropolis
  1926/佛列兹.朗/德国/黑白
  佛列兹.朗在德国时期的代表作,是一深刻的政治寓言电影。其中未来世界的画面成为后来 多科幻电影的模仿对象。
  《母亲》Mother
  1926/普多夫金/苏俄/黑白
  与艾森斯坦同时期的苏俄电影大师,比较不同的是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为「堆积蒙太奇」 。
  《拿破伦》Napoleon
  1927/亚伯.冈斯/法国/黑白
  首用三重银幕型式,对电影技术贡献良多。
  《安达鲁之犬》Un chine Andalou
  1929/路易斯.布纽尔/法国/黑白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滥觞。
  
1931~1940
  ● 有声片的准备阶段完成,好莱坞的概貌显现(1932)
  ● 美国多数电影公司与院线有很亲密的关系(1932)
  ● 8月6日「威尼斯影展」开始,是电影史上第一次影展(1932)
  ● 明星制度全面运作,片厂制度(美国片厂时代)亦继续发展。经济不景气未能对技术(如彩色、声音)全面投资开发(1933)
  ● 电影业第一次受经济低迷打击,票房猛跌,产品骤减。电影业的因应措施:两片联映,以渡危机(1933)
  ● 好莱坞制片法案通过实施(1933)
  ● 桃乐丝.雅兹诺的《Christopher Strong》描写一个女飞行员未婚怀孕及自杀的故事。是古典好莱坞时期唯一女导演,片中常出现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但限于当时好莱坞风气,多无好下场(1933)
  ● 电影公司渡过经济不景气危机,开始赚钱(1935)
  ● 特艺七彩的出现让弧形灯又重新问世。到了30年代中期,特艺七彩的花费减少,大片厂才在「钜片」时使用,如李穆林的《浮华世界》是全部彩色的剧情片(1935)
  ● 福斯与廿世纪公司合并成「二十世纪福斯公司」(1935)
  ● 所有八大电影公司的主要股源都在Morgan与Rockefeller两大银行集团中(1936)
  ● 英国制作225部电影,是当时世界第二多产国家(1936)
  ● 美国尝试用成本高的彩色底片拍摄,代替黑白,终获成功(1939)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演艺工作人员约有4万人从军,劳军活动与激励士气影片蓬勃 ,在国内市场兴旺,而剧情片产量减低(1939)
  ● 9月1日举行第一届的坎城影展,艺术电影在世界影展中获得肯定。此时期重要导演有尚.雷诺、卡尔.德莱叶、路易斯.布纽尔等(1939)
    
  重要作品:
  《城市之光》City Light
  1931/查理斯.卓别林/美国/黑白
  卓别林作品本质内涵的表征。
  《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1931/詹姆斯.惠尔/美国/黑白
  片厂时期美国环球片厂以恐怖片最为叫座,本片即为当时的代表作。
  《疤面人》Scarface
  1932/霍华.霍克斯/美国/黑白
  华纳公司以警匪片最为有名。
  《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法兰克.卡普拉/美国/黑白
  奥斯卡史上第一部大满贯(获得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的电影,也是美式神经 (脱线)喜剧的代表作。
  《礼帽》Top Hat
  1935/美国/黑白
  30年代美国歌舞片大受欢迎,其发源地为雷电华公司。这部即为当时雷电华旗下最有名的舞 王佛雷亚士坦与金姐罗吉丝的作品。
  《白雪公主》Soow White and Seven
  1937/华德.迪士尼/美国/彩色
  第一部动画长片。
  《游戏规则》The Rules of the Game
  1939/尚.雷诺/法国/黑白
  风格诡谲讽刺,场面调度淋漓尽致,描写爱情与道德相抗的故事。
  《驿马车》Stagecoach
  1939/约翰.福特/美国/黑白
  约翰.福特再创个人西部片的第二个高峰。
1941~1950
  ● 年仅26岁的奥森.威尔斯完成第一部剧情长片《大国民》,内容描述大人物的内心空虚与社会黑暗面,手法新颖独特,得到当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与奥斯卡九项提名,在影史上影响极大。(1941)
  ● 「新写实主义」是意大利影评人恩柏脱.巴巴洛讨论1942年的意大利电影所定之名词(19 42)
  ● 在墨索里尼时期,电影由其弟弟管辖。专注于历史宫闱片及煽情的上层社会通俗剧,即是 「白色电话电影」(1942)
  ● 墨索里尼1943年下台后,许多导演开始拍摄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形成以后的新写实 主义运动(1943)
  ● 政府支持与美国的援助,新写实主义运动能够维持,到了1948年以前,这个运动已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而少受到检查的干扰(1943)
  ●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停止拍摄政宣电影。欧洲电影因为战火而没落,致使美国 电影在市场上独大。苏联等共产国家强调国家主义的电影,因为冷战在西方国家中不复存在,电影又恢复其艺术特质。
  ● 1945年因为电影片厂受到战火的摧残,有声设备也极匮乏。因此新写实主义的场面调度大 量采用写实的外景,摄影品质也接近粗糙的纪录片
  ● 「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从1947年开始对好莱坞展开政治调查并引发「十君子」事件,好 莱坞的古典模式渐渐受到现实生活挑战
  ● 1947~1957年,法国政府以强制配额、贷款等手段辅助电影。且国际合作亦流行(1947)
  ● 40年代末,磁性录音带取代唱片,电子处理音乐的方法(剪接)出现(1948)
  ● 战后,美国最高法院对派拉蒙公司耗时多年的法案作出最后裁决,规定电影公司必须卖掉他们的戏院(1948)
  ● 米高梅宣布减薪与大量裁员(1949)
  ● 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好莱坞十君子」黑名单时期(1949)
  ● 美国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的「黑色电影」是在当时阴沉偏执的气氛中所产生结果(1949)  
  ● 法国的亚斯楚克提出「摄影机钢笔论」。十年后法国新浪潮实现,运用此理论拍片。法国新浪潮的导演如楚浮、高达等在电影会中结识。(1949)
  ● 黑泽明的《罗生门》对于西方电影的技巧与风格有深入接触,另一方面仍从日本传统中发 掘与创新(1950)
  
  重要作品:
  《幻想曲》Fantasia
  1940/华德.狄士尼/美国/彩色
  改变音乐在影片中的从属地位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大国民》Citizen Kane
  1941/奥森.威尔斯/美国/黑白
  电影鬼才奥森.威尔斯的导演处女作,使深焦摄影成为后十年好莱坞的标准技法。同时也是
  影评人票选的影史十大影片第一名。
  《枭巢喋血战》The Maltese Falcon
  1941/霍华.霍克斯/美国/黑白
  公认的黑色电影滥觞,改编自达许.汉密特的同名小说。
  《对头冤家》Ossession
  1942/维斯康堤/意大利/黑白
  对战后产生的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影响很大,改编自美国小说家詹姆斯.肯恩的小说,因为版权问题而被米高梅公司禁止在美国上映。
  《不设防城市》Open City
  1945/罗塞里尼/意大利/黑白
  战后第一部引起国际震惊与注目的意大利新写实主义代表作。
  《单车失窃记》Thief
  1946/狄西嘉/意大利/黑白
  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中最杰出的标记。采用非职业演员,并在父子寻找被偷的脚踏车过程 中,插入许多周遭社会现象。1961~1970
  ● 法国人类学家尚.胡许拍摄《夏日纪事》,利用轻便录音设备与摄影器材,创造出新的纪 录片拍摄风格:「真实电影」。强调整部电影就是「捕捉真实的实验」(1961)
  ● 美国罗勃.朱成立朱氏公司,采用多机作业与长时期跟踪拍摄对象,创造纪录片的「直接 电影」风格(1961)
  ● 德国拍摄短片的导演们发表「奥伯豪森宣言」:短片是剧情片的训练与实验场所。这个宣 言并非以创作或理论出发,而是以创造良好的制片环境为出发点(1962)
  ● 「青年德国电影处」提出无息贷款资助年轻导演拍片,如克鲁格、雪朗多夫等皆是。但是 电影界抗议辅导不公,之后将这笔预算的一半拿来资助商业电影。此时期德国电影发行管道 大都被美商把持(1964)
  ●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制片公司,也逐渐为大公司吸收(1964)
   大部份史家以为到了1964年,新潮的形式特质逐渐消失,而外国开始模仿如英国米尼.李 察逊所拍之《汤姆琼斯》,这个运动便算告罄(1964) (法国)
  ● 60年代中期,美国女性主义运动者开始拍摄纪录片,从自身经验出发,做翻案文章式的重 新寻找女性运动的渊源或彰显被凐没的女性成就
    
  ● 到了60年代中期,宽银幕电影 的革命已经跟1930年代的有声革命一样彻底,而且宽银幕 也和音响一样,成为新一代的电影美学基础(1965)
  ● 类似美国AFI的机构在欧洲存在已久,对于支持本国电影发展发挥相当大的功能。
  ● 海湾及西方企业收购派拉蒙,全美企业吸收联美。(1966)(美国)
  ● 塞内加尔的欧斯曼.桑宾拍出非洲第一部剧情片《黑女孩》(1966)
  ● 艾略特海曼 Eliot Hyman买下华纳(1967) (美国)
  ● 60年代末期,「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被大众广为接受,同时电视频道成为纪录片主要的放映管道与资金来源
  ● 冬季,戴高乐政府的文化部长安德烈马洛,撤换法国电影会亨利朗瓦的职务,在高达、楚浮的领导下示威,为二月示威运动(1968) (法国)

上一篇:推理世界投稿要求

下一篇:电脑爱好者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