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田园乡村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08:00

田园乡村相关论文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陶渊明的田园诗其实只是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艺术特色。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所以,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进行讨论,定能学习领略到我们伟大田园诗人的情怀。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1 .情、景、事、理的交融

2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一.谈田
园诗离不开陶渊明,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如果仅从他的田园诗的字面上看,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是因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高门钜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等级森严,差别甚大。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出仕做了几年小官之后,终因不愿与腐败的官僚们周旋而宁可还乡归隐。当时的诗坛上也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在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而陶渊明却能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最终达到了同时代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俗话说愤怒出诗人,这说明只有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受者才会言之有物,正因如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但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不至于仅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是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
色。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2]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声吻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他的田园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他的田园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3]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创作:大都数田园诗都以“高远的理想与志趣;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田园贫困状况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为主要题材,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陶渊明的田园诗的代表作至今存留一百二十五首,其中九首四言诗,一百一十六首五言诗。其中《归田园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等,另有文、赋十余篇,也都成为传世之作。 田园诗是陶渊明创作的主要成就。 《归田园居》是一组清新自然的佳作,其中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生动地摹写了悠然恬静的乡居生活,表达了冲出"尘网"、"樊笼",复归自然的喜悦心情。写闲适生活、弄饴之乐的代表作之一是《和郭主薄》。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诗中写夏日清风,书琴时弄,蔬谷自给,美酒解颐,稚子绕膝,望云怀古的田园风情。写困顿生活的代表作之一是《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诗中写陶渊明向人乞贷,主人赠与并款待他。此时陶渊明非常贫寒,无法像韩信那样回报漂洗衣服的老妇,只能死后在冥府中报答主人。在"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涯中,陶渊明还写下了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深刻地表明力田自给符合人生之道,愿与古时隐士长沮、桀溺一样长年躬耕。

《归田园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更加细腻地写出了劳动中的切身体验。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折射出一种"自然"的哲学内涵,《饮酒》诗第五首是后世广为传诵的名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中反映了陶渊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悠远的心境,纯洁的秋菊,高峻的南山,自由的飞鸟等都寄托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操守与清纯高洁的理想。王安石对此诗大加赞赏,曰:"有诗人以来无此句"。此外,陶渊明还创作了一些抒写胸臆的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陶渊明在政治上一直若进若退,他曾经有过大济苍生,建功立业的猛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是,恶浊的现实使他壮志难酬,最后终于解绶归田。在他的诗作中,透露出一股亢壮之情。他以松菊、孤云自似,热情讴歌反抗强秦的荆轲,"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在《读山海经》之二中,愤世嫉俗的情绪表现得更为激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诗中讴歌了不向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同时又表达了他猛志难展的愤懑,黑暗的社会政治,使他徒有"在昔心",却没有偿愿的"良晨"。这类诗作表现了陶渊明的另一种风格。

陶渊明的文、赋和他的诗一样以质朴自然见长,《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自祭文》等是历来为人们传诵的名篇佳作。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赋中的代表作品,作于彭泽辞官归乡之际。这是一篇与官场诀别的宣言书,感情真挚,文笔畅达。欧阳修对此文推崇备至,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

《五柳先生传》也是一篇奇文,全篇百余字,以"不"字贯穿始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文中的五柳先生任情率真,超然世外,表达了陶渊明"自然"的人生哲学。

《桃花源记》在内容上接近于小说,因此被收录于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陶渊明在文中塑造了一个没有帝王,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稳定的理想社会。文中写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风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这个美轮美奂的聚落中,有儒家追寻的上古之世的淳朴,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的宁静,表达了动乱时代的广大人民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此外,陶渊明的诗文还被介绍到朝、日、法、德、英、美、俄、澳等国,由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在给中国诗人梁宗岱的信中说:"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日本著名学者大矢根文次郎在《陶渊明研究》中写道:"渊明文学在日本的流传,从古远的上代直到今天。不论时光如何消逝,各个时代的诗人、文人和画家们,对于他恬淡高洁的人格的憧憬,对于其诗文的无限热爱从未中断。他们把这些吸收到了的自己的作品中,化成了自己的血肉。他长期地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各个时代的人们都从其中得到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他充分地保持了纯粹属于东方文化的特征。今后的日本文学,还会继续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三.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1 .情、景、事、理的交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且看《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
“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正如《古学千金谱》所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拟挽歌辞》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荒草何莽莽,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语作结,统摄了全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破了。

陶渊明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涵着生活的情趣。他的田园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其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这些诗句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清人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养一斋诗话》),是中肯之论。

2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渊明的田园诗的风格,然而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平淡,它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它不仅仅是朴素,而且是在朴素中见绮丽。他的田园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春天来了,燕子双双回到自己的草庐。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有些朋友并不理解自己的态度,一再劝说出仕。可是燕子却翩翩而来,丝毫也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似乎燕子在问诗人:我的心是坚定的,你的心也像我一样坚定吗?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读山海经》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两个“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寻味。又如:“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平淡的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之美。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4],十分精辟。他的田园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5]例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掷”字、“贮”字,这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人读来初觉平淡,再咏则有“平中蕴奇、枯木茂秀”之感,诗人对于语言文字的提炼运用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正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意言。”

这是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我们看到“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事物的表现手法和意境的延伸是非同寻常的,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创立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甚至被看成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但笔者觉得陶渊明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他唱响的一曲心路之歌,或借物抒情,或以花讽世,或指桑骂槐……其实都是他发出的血泪呻吟,虽然那血没有流在竹简和纸上,但是他的血和泪都是在心里流淌,流出的是苦和悲,是徘徊和忧郁,是一代人无声的抗争,是一曲苍凉的悲愤之歌,是他恨世厌俗的铁骨发出的铮铮亢音。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注释:

[1]《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版.第2页

[2]《饮酒序》.陶渊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版.第4页

[3]《溪诗话》.黄彻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版.第46页

[4]《与苏辙书》.苏轼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版.第9页

[5]《论诗绝句》.元好问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文初.陶渊明论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3]朱自清.陶诗的深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邓安生.陶渊明年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怎么写三农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要求1500字

  “三农”问题与当代大学生是一对孪生兄弟,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给予”三农”问题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一方面,“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日上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大国,而对于现代中国,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极端重要性。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素有深入农村,解民生之多艰,满腔热血为农业,农村发展和亿万农民服务的优良历史传统,尤其是我们农大学子,作为中国最好的农科院校的本科生,更加应该心系”三农”,作为中国农业事业的先锋力量,时刻关注”三农”问题,并努力在将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份子。而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与新型农民的互动,必将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独特推动力量!

  为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农业形势和”三农”问题的实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与其它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走向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城乡差距大,农民负担重,农村矛盾多等经济社会问题进一步突显了出来。有人把”三农”问题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苦。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心中不禁有一种沉重感,但是,我们不会丧失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信心,我们会带着感情去体验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计之艰难,更会从理性的高度强化责任,激发热情,不断坚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生计的总体状况:

  我们先看中国农业的总体状况,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的扭转,从长远看,随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全国粮食需求增长量的趋势不会改变,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趋势不会改变,而且粮食单产提高的潜力不容盲目乐观。在建设现代化农业方面,据测算中国目前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总体来说才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而所谓的”农村穷”,反映的就是现代化建设中广袤农村公共财政收入长期不足,农村发展面貌落后的不合理状况,而所谓的”农民苦”,从总体上看,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缺吃少穿,而更多表现在收入增长缓慢,因而缺钱花,买不起商品,经济负担比较重,那些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就更困难。此外,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村户口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都比较低,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次,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地位和演化特点:

  一方面,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不断下降,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始终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地位不变。另一方面,农业就业比重和农村人口比重在现代化进程中趋于不断下降,但农民群体和农业劳动者的权益应始终予以高度重视,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再有,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逐步发生变化,正在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所以,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尽快促进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的根本转变,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从而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让我们来分析几个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典型:

  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改革很快就从农村开始了。根据专家调研,中国长三角农村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相对迅速,城乡一体化景象初露端倪。比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经济实力雄厚,公司企业拥有国内外一流设备,热电,线材,面料,服装,化纤,烟,酒等主导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家家住别墅,户户有存款,小汽车,中央空调,摄象机等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全村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被人们誉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第一村”!又如浙江省绍兴市新风村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实施旧村改造,分别建成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住宅园区,休闲娱乐园区,加强村庄绿化,农民公园,活动中心,义务教育,医疗服务和宽带网络等一应俱全,堪称”乡村田园,城市新区”,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还有不少传统农业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跌爬滚打,积累了发展经验,走出了又好发展的新路,比如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要不失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增强信心,正视”三农”现实问题,深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改革,不断加强农业,建设农村,支持和扶助农民,那么,建设小康社会,城乡更加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分析完”三农”问题的现状,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中央所提出的若干重大方针政策及作出的一系列的重要工作部署,从而更好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出台之前中央一贯的政策脉络,更好的理解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

  一,始终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其主要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等等。

  二,认真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三,大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四,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即首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次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和经营创新,最后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五,继续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

  对”三农”问题具有一定了解后,现在来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所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实际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党和国家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发展一贯的战略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多次使用这个提法。那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底新在哪里呢?我认为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能性与紧迫性,二是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新的更全面的发展目标,在这样的具体而实际的发展目标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通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近期阶段性任务,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远景展望,中长期规划与阶段任务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概念以后,让我们来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以及其近期工作:

  首先来明确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覆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主要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20字总体要求,具体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前景。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我们可以主要从三个层面阐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首先是新农村建设的长期艰巨任务,其次是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任务,再有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保障业务。

  最后来了解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近期工作: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发展生产这个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

  3,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气,提高亿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

  4,切实加强农民工工作,更好地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5,重视发展县城经济,加快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

  6,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7,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管理,为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土地载体;

  8,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没有市场,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9,抓住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新时期,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方面为我们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一方面为新型农民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继承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更加深入农村和农民,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建设新农村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而且,根据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只有深入农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国情,而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希望就在于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而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也正需要着我们这一代热血青年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我们的青春风采。所以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同样需要关注“三农”问题,需要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紧密的联系起来,热火朝天地利用一切机会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确实,我们广大青年作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舞台上书写当代青年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而这也预示了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明天!

田园风光四年级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田园风光四年级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人喜欢游人如织的名胜古迹,有人喜欢辽阔无边的大海,而我却喜欢朴实无华的田园。于是,我搭上了蜻蜓的翅膀,探亲访友。

我来到了纵横交错的小径。小径总是湿漉漉的,人脚踏不到的地方,长着黄绿色的、茸茸的青苔。小径两旁全是不知名的野花。有的匍匐在草地上;有的挺直腰板儿,已经高过膝盖了。这些花儿各有各的颜色,黄似金、白似雪、粉似霞、紫似蝶。一阵微风拂过,花儿一顺儿地点头哈腰,仿佛五彩缤纷的地毯一路铺开,又如一瞬间炸开的烟花,流星般地坠落。一棵粗壮高大的梧桐树像一把巨伞,撑在小径旁。梧桐花开了,紫色的繁花散发出如甘泉般的清香,沁人心脾!

我来到了欣欣向荣的菜园。油菜花结籽了,那骨瘦如柴的果荚和体态圆润的蚕豆相映成趣。那棵棵绿油油的卷心菜像一朵朵大牡丹争相开放。那紫莹莹的茄子像一把把弯弯的镰刀垂挂着。那半绿半黄的大蒜弯着腰,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还有那红艳艳的辣椒,像一串串迷路的感叹号,在翠绿的叶子下探出尖尖的脑袋东张西望。

我来到了瓜果飘香的果园。一个个枇杷如黄色玛瑙般成串挂在枝头,沉甸甸的惹人怜爱。细看去,有的还咧开了嘴。风过耳畔时,仿佛听到它们银铃般的笑声。黑紫色的葡萄也不甘示弱,它们更多地聚集在一块儿,好像在密谈着什么。圆滚滚的西瓜像个醉汉,挺着大肚子,躺在暖融融的阳光下呼呼大睡,有节奏地打着酣。蜻蜓带着我徜徉在田间,那种无拘无束的快乐,对我来说就好像爆米花“呯”的一下炸开,白花花的一大片,兜都兜不住。

乡村的田园精彩而富丽,每一块都是引人入胜的风景,我在这丰富多彩的田间惊讶着、欢笑着……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探亲。我们乘船,漂过蓝蓝的大海,来到了大海中的一块陆地——石城岛。

船刚刚靠岸,我就一个箭步跳下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哇!这乡下的空气可真是清新啊!有大海的味道,草儿的香气,花儿的芬芳。”我们乘车赶往姑姑家,一路上映入眼帘的全是浓浓郁郁的绿。来到姑姑家的小院,呈现在眼前的是枝叶繁茂的瓜架,千姿百态的或红或白或黄的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瓜,有的是弯的,像一轮弯月;有的是直的,像一只棒槌;有的上细下圆,像一个宝葫芦,好看极了。院子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绿绿的叶丛里结着尖尖的辣椒、红红的灯笼似的西红柿挂在秧杆上,还有那整齐的韭菜,芹菜……

姑姑一一指给我看,那是芸豆、这是黄瓜……许多去年收获的红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还挂在屋前……啊,好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吃过午饭,我和妈妈来到后院,哇,迎面就是葡萄架,上面结满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就像绿色的翡翠一样,令人垂涎欲滴,我随手摘下几颗尝尝,有些酸酸的……,突然,传来几声像小鸟儿一样的叫声,循声望去,我看见一群小鸡正跟着鸡妈妈在捉虫儿,呀,瞧,旁边还有那关在笼子里的兔子,它们正用力张开三半嘴开心地吃着菜叶呢,小红眼睛还不时地左看看右看看,有趣极了,此时的耳畔,还有那些藏在树丛中的知了在进行大合唱……

啊!美丽的海岛,诱人的田园,让我久久难忘。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去农村度假。我们驱车向北,一路上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让人心情都愉快起来。

过了晌午,到达了提前预定的农家院。接待我们的王伯伯正在杀鸡宰羊,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丰盛的大餐。农家院旁是一个巨大的采摘园,吃过午饭,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去当小“农民”啦!

掀起大棚的棉帘推门而入,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大棚里种满了蔬菜,有白菜、西红柿、茄子、黄瓜、芹菜等。黄瓜绿得像翡翠,弯得像香蕉,当地人认为这种黄瓜清脆、解渴、好吃,是他们的美食最爱。西红柿红得像小姑娘的脸蛋,头上带着绿帽子,挂在枝干上,让我们不忍心把它们摘下来。紫得发亮的茄子驼着背挂在空中。芹菜头上长满了绿色的香发,身体挺拨而不弯曲,标准的蔬菜“模特”。这满棚的蔬菜真可称得上“百菜园”。

环视一圈菜园,我们开始采摘了,带上一双比我手大一倍的巨形手套,走到了白菜地旁,我用尽全身力气拔出了一棵绿白相间的大白菜,它大概有30厘米长,根部沾满了泥土,捧在我双手里像是个胖娃娃。拔了白菜后我去摘黄瓜,我以为很简单,用手拽住了黄瓜,怎么使劲也没拽下来,这时管理员阿姨走过来告诉我:“摘黄瓜要摘把儿,然后一拧就下来了,还不会被刺扎到手。”我们按照阿姨说的方法,不一会儿,我和姐姐就摘了满满一筐的黄瓜。劳动结束,带着满满的收获,我们回到了农家院,这一天我过得真开心啊!

美丽的田园,热情好客的农民伯伯,乡村是彩色的,人们的生活也是彩色的!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是宋代诗人翁卷描绘乡村四月的优美风光,那么让我带你们一起去我家乡的乡村去看看,走走吧!

我的家乡在肇庆市高要区的一个普通乡村,虽然比不上甲天下做桂林,也比不上人间天堂的苏杭,但也算有着别样的风景吧!

一进村口,就看见一大片绿油油的禾苗。公路两旁栽满了竹子,它们迎着春天,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的滋润下,慢慢地长高再长高,变粗再变粗。在竹林旁,有许多鸡成群地觅食,公鸡在草地上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像个常胜将军似的,神气十足。

顺着村路直走,一个清澈的湖泊映入眼帘。那湖里养着成千只鸭,它们在悠闲地戏水,身体像一只小艇模型一样,摇摇晃晃,见人走过来,便侧着脸,高歌起来!“呱!呱……”,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顺着村路盘曲而上,来到了一个鱼塘,水面平静的时候,就像一面宝镜倒映着蓝天,高山。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好撒满了金子一般闪闪发光。鱼塘旁还种了一大片油菜花,时不时吸引蝴蝶来跟它们“留影”。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让人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听惯了城市的喧闹,一来到太姥姥家的农村,我便体会到了农村的静谧美。

听说太姥姥村里有冬枣树林和一大片玉米地,我就兴奋地拉着哥哥带我去玩。

我边走边瞧,发现每户人家房前屋后都种了很多蔬菜,有又大又绿的白菜,有又长又嫩的丝瓜,又扁又小的毛豆,又红又圆的西红柿,还有顶花带刺的黄瓜,我们平时吃的各种蔬菜都能看到。

我和哥哥有说有笑,来到的玉米地。刚进去没几步,我突然发现哥哥不见了,紧张得浑身发抖,心想:“这么多又高又密的玉米,我万一迷路了可怎么办……”这时,从前面闪过一个黑影,他钻出来吓我,哈哈大笑。原来是哥哥,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我们周围的玉米像牛角一样插在粗壮的秸秆上,正当秋收季节,玉米棒子露出了金黄的牙齿,冲着我们微笑。

出了玉米地,又走了一会儿,哥哥指着前面一片树林说:“看,那就是咱村的冬枣林了!”

我和哥哥跑到冬枣林里,:“哇,好想吃啊!”看着树上硕大翠绿的冬枣,我流着口水馋得要命。一位正在摘枣的伯伯看见我的馋样,从他摘枣的筐里捧了一把枣给我和哥哥,我们顾不上道谢,赶紧跑到林子边的小河把枣洗一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这新摘的冬枣真甜呐!”

不得不回家了,我坐在车上,看着窗外那大片的玉米地和远处的冬枣林,我不禁感叹这美丽的田园,这一切怎能不让人留恋呢?

一片优美的风景可以陶冶情操,一副魅力的山水画可令人赏心悦目,一片田园风光可令人荡气回肠。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蕴藏着一个感触心灵的风景。田园风光无疑是其中之最。

春风掠过,迎来了初夏。麦田由绿变为了灿黄。远远地望去,黄澄澄的,一直绵延在大山脚下。风儿轻轻地抚摸着,热浪里传来了酝酿已久的麦香。那香味即使在远远的海洋之外也可以闻到,迷人,芳香,温馨,扑朔迷离,令那激荡不安的心灵得到安慰。看,那麦粒儿,你挤我,我挤你,推着,笑着、闹着,随着风儿一波一波地涌动着,荡漾着。

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农民伯伯了。羊肠小道上,麦田里,满满的都是辛勤的人们。湿润的土壤气息里不仅洋溢着麦香,还掺杂着丰收的喜悦和幸福。

一家三四口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割麦子里。男的弓着腰,埋下头,手握镰刀一把一把地割着。女的则把割下来的麦子整齐地放好,捆成一捆儿一捆儿的。七、八岁的小孩儿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在田地里坐着,爬着,嬉戏着,或是捡被遗弃的麦穗儿,一根一根小心翼翼地握在手里。等多了许些时,他们会喊叫一声爸妈,晃一晃自己手中的`麦穗,天真地望着爸妈笑。爸爸妈妈也会说一句:“真是好孩子。”

晌午了,烈日下的老太太正颤悠悠地向自家地里走去呢。他们拄着拐杖,手里提着热腾腾的饭和水壶,小脚儿一晃一晃地来到田间地头。

不知不觉中,落日的余晖洒遍了田野。人们有的推着小车,吆喝着山歌回家了;有的坐在三轮上,伴着“轰轰轰”的车鸣声笑着,载着幸福回家去了。

夜幕降临了,山间又恢复了寂静……

在许多城市人的眼里,乡村就就是一个肮脏、落后的原始社会。但在我的眼里,乡村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美。

清早,我走在林荫小道上,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一片广阔的果园。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了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黄色的“波浪”。

我挎着小竹篮,哼唱着小曲,穿梭在果树之间。突然,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闯入了我的眼帘。此时眨眼间的功夫,它就“躺”在了我的手心中。它就像一颗红宝石光彩夺目,而且还散发着诱人的的香味。我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咕噜咕噜”地叫了。我迫不及待地将它在身上擦了两下,就咬了一大口,甜美的苹果汁直冲我的喉咙。真爽!!!

在深深的灌木丛中,偶尔还隐藏着几个橘黄色的大南瓜,稍不留神就会被它们绊倒。“哎呦!”就是什么扎痛了我的手?原来一颗棕褐色的栗子长在长满尖刺的外壳里,刚才正就是它的外壳在向我发动攻击。我轻轻地将它摘了下来,心想:以后再有哪个同学不听话,此时我就用这个扎他!嘿嘿!

我还采了许多水果,紫里透黑的李子、黄澄澄的鸭梨……品尝着自己亲手采摘的果实,体验着丰收的乐趣,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辛苦劳作的小农民。

我一直认为城市里的公园是最美的,花园里的花坛四季的景色都不一样,花儿们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但我去了一次乡村,看到那里的田园风景后,才发现原来乡村的四季风景更美丽。

在乡村的春天,我看到一片无边无际的麦苗田,麦苗都是一片绿色泛滥,没有其他掺杂的颜色,一片绿油油的。望到另一边,只见到一片金黄色的海洋油菜花田,金黄色的油菜花,仿佛是许许多多的金子在发光。再看到桃花园,像一片红艳艳的花海。粉红色的桃花挂满枝头,桃花漂亮得像爱俏的小姑娘。春风吹来飘来阵阵花香,引得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看着一大片桃花,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在乡村的夏天里,我看到了原本一片绿色的麦苗田,现在已全部穿上耀眼的金黄色新衣。向日葵上发出一阵阵清香,我走进向日葵田,弥散着清香的花田,使我流连忘返。在离去时,我身上沾着许多花粉,便招来了蝴蝶一起共舞。

在乡村的秋天里,一颗颗玉米树上的玉米都高傲地昂起头,脱下他们的绿色外套,露出了金灿灿、黄澄澄的衬衫。一棵棵石榴树上的石榴咧开嘴,笑眯眯地对我们笑,他们争先恐后地挤到前面去,生怕没有被我们发现。

在乡村的冬天里,我看到了在皑皑的白雪中生长的腊梅,天上的雪花仙子落到了花朵上,像是一个个模特在比舞。

家乡的乡村景色多么美呀!我爱田园美丽的四季风光。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是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描绘的美丽如画的乡村美景。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去我们的乡村看看吧!

我虽然生活在城市里,却在常常留念在外公老家的乡下生活。

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排很宽敞的平房,屋前有一个很大的鸡窝,几只母鸡有的在孵蛋,有的在安然自得地觅食,一只威武的公鸡在院子里踱着方步,像个大将军似的,保卫着自己的家园。在屋旁,有一个瓜架,长着一片片新绿。那里种着丝瓜,那些新生的叶子,软软的,绿的可爱。在绿绿的叶子之间还藏着一些青色的小丝瓜。可是它们头上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儿却把它们“暴露”出来了。那长长的瓜藤顺着架,蜿蜒地往上爬,一直爬到屋檐,给整个房子戴上了一条没有雕琢过的天然项链。

走进屋内,里面的装饰与城市的风格截然不同。两把靠椅,一张竹床,一台电视,一张桌子就是他们的“客厅”了。乡下人家可没有单独一间书房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的地方全在一起,偶尔得到一两本书,便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在屋子的后面便是一片菜地,里面种着一些蔬菜。菜园边沿还栽着一些小花,这样一来,菜园你的颜色就丰富起来,显得格外好看。

离房子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水面上有几只鸭子和几只大白鹅在欢快地嬉戏。有几个妇女蹲在石头上捣衣,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唱着歌,孩子们也来凑热闹,把水花撒得漫天都是。于是妈妈们的叫骂声,孩子们的嬉笑声,鸭子和鹅的嘎嘎声编织成了小河上的“乐曲”。

这些迷人的风景好像一幅有趣、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

我很小的时候,就被这个朴素而不失华丽的地方魂牵梦绕了。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就无可自拔地喜欢上了这里,喜欢它的一切:碧空如洗的蓝天,洁白如雪的云彩,争奇斗艳的花朵,绿如翡翠的小草,清澈见底的河水,自由自在的鱼儿……

那里的人们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的场地上种上几株花,芍药、凤仙、大丽菊、鸡冠花……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现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这里有一片碧绿的草地,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这里的草地十分柔软,赛过城市体育馆中的软垫。你可以在上面打滚、翻跟头、竖蜻蜓、摔跤……当你玩累了、喊渴了,你可以在树林里找毛毛头,或是寻找溪流,用毛毛头充饥,用溪水洗去疲惫。

在溪流中,你会发现许多小鱼在水中嬉戏打闹,你追我赶,东躲西藏,玩得可开心了!

通过水中的倒影,你可以看见一块“宝石”,上面有许多动植物模样的白云:有的像骏马,那撒开的四蹄会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有的像羊羔,那低下的头会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小羊羔正在吃草的景象;有的像雄鹰,那展开的双翅会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只雄鹰在蓝天翱翔的景象……

相信,仅仅这些美丽的风景,足可以让你魂牵梦绕了。

城里的科技十分发达,人们可以上网聊天、看电视、吃各种好吃的……但是和乡下一比,我还是喜欢乡下的田园风光。

就在这个清明节,我去了爷爷奶奶家玩耍,但没想到因为这次的乡下之旅,让我从此喜欢上了乡下。到了乡下时已经是中午了,我呼吸着乡下清新的空气,仰望着无边无际、碧空如洗的天空,心情十分愉快。只见天空中还有几只小鸟在嬉戏、玩耍,十分自由;田野上有几只小兔子,毛茸茸、雪白雪白的,十分可爱;瞧,那边还有几只腿粗如桩的烈马在奔跑着,快得我都看不清了;湖里的水清澈见底,小鱼儿游来游去,十分快活,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里游着,看那笨笨的游泳的样子,真像一群小丑,十分搞笑。

快吃中饭了,我自告奋勇地去生火,我拿起打火机把手里抓住的草点着了,然后放进灶里,又拿了许多柴往里添,可火苗还挺淘气地藏在柴下不出来,我看见旁边有一把扇子,便拿起扇子望火处使劲一扇,可火非但没有旺起来,还灭了,我急得团团转。这时,妈妈告诉我:“扇的时候,劲不能使太大,要轻轻的,不然会灭的。”我听了,赶紧用打火机把柴点着,轮到用扇子时,我认真轻轻地扇了几下,这次火可旺了起来,火暖了我的脸,也暖了我的心。

到了晚上,要回家时,看着这趣味多多的乡下,我很不舍。

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早上,公鸡起床了,用那动听的声音唤醒了天与地。顿时,万物复苏。麻雀唱起动听的歌声,雾像是为森林,大山穿上了一件白色的衣裳。小花、小草身上的露珠,像是为小花和小草戴上了一串珍珠项链。太阳公公出来了,天地间顿时变得明亮。

中午,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大地。知了不停地说:“热死了,我要被烤焦了!”小花、小草耷拉着脑袋说:“雨水啊雨水,你快来!我快枯萎了!”最热闹的要数菜园了。西红柿的脸被晒得红彤彤的,好像中暑了似的。卷心菜的头被太阳的机关枪射成了一个爆炸头,让人见了会被笑话的!南瓜可真忧郁,那是因为它有一层无坚不摧的皮。辣椒可惨喽,它们个个都被太阳晒得通红,看起来好像要爆炸似的,如果爆炸了,那么,这可要完蛋了,一定会被炸得面目全非的!

傍晚,太阳公公下山了。晚霞如同绫罗绸缎,又如同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一群白羊,后面又出来了一只大灰狼正在追捕那些绵羊呢!那些白云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朋友正在玩游戏,一会儿又变成了一辆汽车,前面又出现了一个小男孩,差一点被汽车撞飞。天气渐渐暗淡下去,月亮出来了。

夜晚,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完,好像每颗星星都在为人们照亮前方的山路、马路……太阳公公回去休息了,月亮姐姐出来替太阳公公站岗。荷叶上的青蛙开了一个音乐会,青蛙在唱歌,蟋蟀拉起了小提琴,萤火虫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盏灯,小蝌蚪在水中为主唱伴舞,小鱼也为主唱伴奏。

夏天,一天到晚都很热闹。不知其他三个季节也是不不像夏天一样热闹,我想:一定也会很热闹的。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每当读到这首诗,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幅这样的画面,乡间的小路上……

早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空气是那么的清新,也有鸟儿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声,真是清香袅袅。花朵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人们被公鸡的叫声从梦中吵醒了。

中午,太阳照着大地,骄阳似火。小狗吐着舌头,知了也在树枝上叫着:“知了、知了、知了…… ”地叫着。孩子们在小河里嬉戏,打水仗、玩皮球。还有一只大鸭子在河里率领一群小鸭子在学习浮水。也有妇女们在捣衣,鸭子们见了丝毫没有害怕的样子。

马上就到了黄昏,太阳照得小河,好似穿上了一件彩色的服装,晚霞好似火烧云啊!远远望去有的像小狗,也有的像只鸭子,还有的像只大狮子。鸟儿们归巢了,农民也回家了。这时村子里的院子里升起一缕缕烟雾。一阵微风吹来,还裹着香喷喷的腊肉味,真香呀。眼前的景象仿佛使我置身于梦幻般的童话王国,令我陶醉。该到吃饭的时候了,我们把餐桌搬到房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了,吃完饭,我们又踩着乡间小路去散步……

晚上,月亮又圆又大,星星眨着眼睛,家家户户都开着灯,从远处望去就像一片萤火虫在空中飞翔,美丽极了。

这就是田园风光,往往令我流连忘返……

在家里我是一位“大小姐“整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妈妈以为这样我肯定无忧无虑,异常开心。“不!“我喜欢的是在没有喧哗的田园生活。

我期盼那种美好的田园风情,自然风光,最喜欢的是青藏高原的纯朴。躺在蒙古包里暖洋洋地睡一觉,醒来再到草原上放羊。骑马。多开心呀!傍晚,到草原上开篝火晚会。唱歌。跳舞,该多美好呀!可是现在代替它们的却是一望无际的车海,一辆辆汽车正在扬眉吐气呢!啊!悠扬的音乐也变成了“滴滴“的汽车喇叭声了。啊!我渴望的自然风光什么时候才出现呀?

我盼着在辽阔的稻田里种下属于自己的秧苗,和小伙伴们唱着歌插秧苗,伴着笛声采野花,坐在树下吃桃子,看!这是多么开心的场面呀!看着自己用汗水种下粮食一天天长大,心里多自豪啊!再到养猪场抱出一只只刚来到人间的小猪,怎能不让人感到兴奋呢!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只小猪仔,每天细心地喂它吃食。喝水,我相信那时谁都不会觉得脏啦!这一切是多么美妙呢?

在美丽早晨,走进大森林,在山间小溪里高歌,在绿树红花的森林中跳舞,在薰衣草的草坪中闻着花香,美美的做一个薰衣草梦。真想去看一看那里,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真想骑马儿在草原上自由奔驰呀!真想在太阳公公跟前,对他大声说:“你起得真晚!“到那时连太阳公公都会嫉妒我吧?

我真不想在城市这个大笼子关一生呀!每天受着汽车尾气污染,听着刺耳的噪音,那会将我童年的快乐丢失的!

我盼着那美丽的田园风光,那安静、愉快的田园生活,我期待着……

田园风光是独特的,清新的空气,一碧千里的田野,五彩斑斓的花海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走出家门,看见的是一片翠绿的竹林,那一根根挺拔翠绿的竹子笔直地挺立在土地上,太阳洒下的一抹阳光,斑斑驳驳的洒在竹子上。微风轻拂,它们就翩然舞动。青的叶,绿的枝,无不展示它的风采。一口井在竹子前面安了家,竹子一手遮天,却为来到这里的人们遮挡强烈的阳光。继续往下走,翠绿的竹海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碧千里的田野,我极目远眺,四周全是金光灿灿的油菜花,就像一大片金光闪闪的金子,投下一抹缤纷的色彩。肥沃的土地上,农民伯伯满脸汗水,辛勤地为来年的收成做准备。“咔嚓咔嚓”的修剪声,演奏着一曲“田园交响曲”。

田野上,正在不屈生长的小苗颜色各异,天蓝色,紫蓝色,纯黄色,葡萄灰……明亮、娇小、纯洁的小花遍布在田野里,五彩缤纷,美丽极了!瞧,小花们争芳斗艳,一朵比一朵鲜艳。蝴蝶抖去了露珠儿,换上了新衣裳。小蜜蜂在花丛中和小花窃窃私语。雪白的萝卜花芽苞初放,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亮眼……这一切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顺着田间小路往前走,来到了我最喜欢的小河,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水拍打着岩石演奏着一曲清脆的自然之歌。河中,许多鱼虾游戏水中,尽情地享受着小河的恩惠。小河也是我们玩耍的天堂,小伙伴们带着小桶在水里捉小鱼虾,我和姐姐玩起了搭长城,水声,叫声,笑声,汇成了一幅欢乐的戏水图。

这就是我的家乡,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一种独特,迷人的魅力。

急需乡村旅游方面的论文和相关的参考文献,注意参考文献要在论文中出现尾注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上一篇:免费阅读英语杂志

下一篇:科普短视频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