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牧业通讯杂志

发布时间:2023-12-10 14:57

中国牧业通讯杂志

  你好;可以吃。

  兔子肉 兔肉全身是宝。但就目前而言,兔肉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传统有说法:“年三十打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还有的说:“妇女食兔,生下孩子是豁嘴”......等等,这些民间传说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从医学观念讲,兔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并有保健作用。《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热、利大肠之功效。也有古诗赞誉:“兔肉处处有之,为食品之上味”、“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肉营养价值丰富,纤维细嫩,味道鲜美,适合现代生活对肉质的要求。兔肉与其他畜禽肉相比,它的营养价值与消化率均居于其他各种畜禽肉类之首,含有高达24%的全价蛋白,丰富的B族维生素复合物,以及铁、磷、钾、钠、钴、锌、铜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兔肉对老人、幼儿、孕妇、冠心病患者具有滋补作用。美国营养研究所所长柯甘,儿童行为研究所所长林梅兰和可尔曼博士等研究证明,兔肉中磷脂含量较高,它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体内可以形成一种有助于记忆、信息传递的物质-乙酰胆碱。所以若能经常食用兔肉,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商。还因为兔肉中的卵磷脂有较强的乳化作用,老年人经常食用后,可抑制血浆胆固醇保持悬浮而不沉淀,因此,可以防止和延缓动脉粥样化斑点和血栓的形成。总之,兔肉具有四高四低的特点,四高:即高蛋白、高赖氨酸、高卵磷脂、高消化率;四低:即低脂肪、低胆固醇、胝脲酸、低热量。正因为兔肉营养价值高,发达国家的居民对兔肉的消费量很大。如:西欧和东欧国家当今的人年平均兔肉消费水平2.0KG,其中,马耳他人均9.5KG、意大利6.0KG、西班牙4.0KG、法国3.0KG,而我国人均年消费不足150G(其中大部分为四川和沿海居民所消费)。专家们预测,兔肉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的重要食品来源之一。
  兔肉与其他畜禽的营养比较(世界粮农组织公布)
  项目 兔肉 猪肉 牛肉 鸡肉 羊肉
  蛋白质(%) 24.25 15.7 17.4 18.6 16.5
  脂 肪(%) 1.91 26.7 25.1 4.9 21.3
  赖氨酸(%) 9.6 3.7 8.0 8.4
  胆固醇(mg/100g) 60.0 126.0 106.0 90.0 70.0
  消化率(%) 85.0 75.0 55.0 50.0 68.0
  兔肉中烟酸含量最高,兔肉中烟酸含12.8毫克,是其它畜禽肉的2-3倍。烟酸又名抗赖皮病维生产素,常吃兔肉有益人的肌肤健美,所以,又被称为“美容肉”。另外,迄今为止,还未见因为食兔肉给人类带来疾患的报道。
  兔肉营养价值既然这么高,那么,我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应该发生变化。家兔饲养起来很方便,因为它是草食动物,所以具有宜饲养、投入少、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发展养兔不能不说是一条致富好路。城市里的居民们,在食物结构上,也应该抛弃那些传统的民间零碎传言,更讲究些科学,更讲究些实惠。这样,对农民的增收有利,对居民的健康有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人们普遍关注食物安全的今天,如何确保健康消费,广大民众倍感忧虑。兔肉具有很高的营养特性和保健功能,在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兔肉消费已成时尚,然而,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人们对兔肉消费还存在许多误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一些消费者对兔肉的优良营养特性尚不甚了解,为此,希望我们对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唐福坤会长的专访,能为人们健康消费提供新的更好的选择。
  记 者:兔肉究竟有哪些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唐福坤:“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是古人对飞禽走兽类食物营养作用与保健价值的精确概括,并给予兔肉营养价值的高度评价。现代营养学家和医学家研究表明,兔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美香浓、久食不腻。具有高蛋白(含蛋白质21~23%)、高赖氨酸(赖氨酸占蛋白质的9.6%)、高消化率(达85%)、高烟酸(高达12.8毫克/百克);低脂肪(仅为4.9%)、低胆固醇(为65毫克/百克)、低热量等特点。
  一是兔肉的蛋白质高于其他肉类。兔肉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是完全蛋白质。同时,兔肉含有较高的植物性食物中缺乏的赖氨酸、色氨酸。长期食用兔肉,可增进健康,具有强身祛病的功效。是高血压、肝脏病、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肉食品。专家据此称为“长寿肉”。
  二是兔肉肌肉纤维细嫩,容易消化。据测定,兔肉的消化率可达85%以上,高于其他肉类。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患者、幼儿、老人、病人和身体虚弱者最为理想的滋补品。专家据此称为“保健肉”。
  三是兔肉中脂肪、胆固醇含量低于其他肉类,而磷脂含量高于其他肉类。经常食用低胆固醇的兔肉,人血液中胆固醇不会升高,从而避免了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所以,兔肉是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和老年人最为理想的肉食品。同时,兔肉磷脂含量高,尤其是卵磷脂含量高,易被消化吸收。卵磷脂是补充人大脑组织细胞的主要营养素,有利于健脑益智,因此,专家认为兔肉是儿童、少年的益智食品,并能防止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据此称为“益智肉”。
  四是兔肉含碳水化合物高于其他肉类,并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烟酸含量高,是猪、牛、羊肉的3~4倍。烟酸(尼古丁酸)又名抗癞皮病维生素。若缺乏烟酸,会使皮肤粗糙,发生皮炎。因此,经常吃兔肉,能使人的皮肤细腻白嫩,保持容颜娇美,专家据此称兔肉为“美容肉”。
  五是兔肉中无机盐含量高。据测定,兔肉中的钙含量是猪、牛、羊肉的2~3倍,有利于儿童骨骼发育,因此,兔肉是儿童、孕妇、产妇、老年人及病人的天然补钙营养佳品。
  六是兔肉除具有自身的风味外,与其他肉类相比,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许多消费者认为:兔肉和什么肉一起烹调就是什么肉的味道,从不抢占其他肉的原味。同时,兔肉瘦肉含量高,与其他任何肉混合加工,可提高加工产品的瘦肉比例。加之兔肉本身含热量低,正好满足人们追求健康对低热量食品的消费需求。
  此外,兔血、兔胆、兔脑、肝脏、胰脏等器官和组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记 者:我国兔肉生产及消费现状如何?
  唐福坤:我国家兔养殖历史悠久,据记载,始于先秦时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但自1957年我国开始对外出口兔肉,拉开了肉兔商品生产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后,肉兔生产发展迅速,各级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将发展肉兔生产作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既保证了兔肉出口货源,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家兔教学、科研与生产的发展。使家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发生了巨变,取得了令世人触目的成就。
  据统计,2006年全国兔出栏量40367.7万只,比2005年的37840.4万只增加2527.3万只,增长6.26%;兔存栏量22216.6万只,比2005年的21764.14万只增加452.46万只,增长2.03%;兔肉产量54.48万吨,比2005年的51.1万吨增加3.38万吨,增长6.2%。
  出口兔毛44吨,同比增长204.59%;出口兔毛金额85.7万美元,同比增长1109.61%;出口兔肉10251吨,同比增长14.86%,出口兔肉金额2296.2万美元,同比增长9.05%。
  近十几年来,兔肉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的时兴肉食品,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马耳他等国,兔肉早已成为肉类的主要补充来源;我国的四川、重庆、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素有食用兔肉的传统习惯,四川、重庆等地在接待客人方面已形成“无兔不成席”的习俗,成都市及四川其他一些城镇有许多“全兔席酒家、饭店”等兔肉专营酒店,已形成兔肉消费的热潮。
  兔肉消费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年人均达3~5千克,而我国即使按全部兔肉产量计,年人均约0.3千克,表明销售市场有着很大空间和潜力。我国肉兔生产发展很快,鲜冻兔肉出口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下降很多。目前,我国兔肉消费除四川较为普遍外(人均5~6千克),开放较早的广东、福建和一些大中城市以及农村都已有较快发展。
  记 者:如何正确引导广大消费者吃兔肉?
  唐福坤:近年来,全国各地非常重视兔肉制品的研究与开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的兔肉加工产品种类达上百种之多,用鲜兔肉加工的菜品更为丰富,兔肉既可煲汤、烧烤(如:烤兔头、烤全兔、烤兔腿、烤兔排、兔肉烤串)、兔肉火锅、水煮兔肉、凉拌兔肉、油炸兔肉、兔肉丸子、兔肉饺子、各种类型的兔肉炒菜;深加工产品有:酥枣兔、金丝兔肉、酱兔肉、休闲兔肉食品、兔肉香肠、兔肉火腿肠、兔肉松、兔肉罐头及兔肉真空包装产品等。
  按加工方式可分为,腌腊制品(香风兔、腊兔、板兔)、酱卤制品(五香兔、麻辣兔、孜然兔、风味兔、扒兔、樟茶兔、香辣兔、酱香兔、香兔排、风味兔腿、兔肉丁、香酥兔)、熏烤制品(熏香兔、烤香兔)、干制品(风味兔肉松、沙嗲兔肉干、香辣兔肉干)、香肠制品(中国兔肉香肠、兔肉枣肠、兔肉香肚)、其他制品(鲜嫩兔肉丸、休闲小包装兔肉制品)等。
  同时,有四川广汉县的“缠丝兔”,河北张家口怀安县的“柴沟堡熏兔”等传统产品,也有对兔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出兔肉制品、宠物饲料、制药、制革、裘皮等十多个新产品;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内蒙、陕西等省开发的各具风味的熏兔、扒兔、酱兔肉、八宝兔等产品,更是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的结合。福建、广东的兔肉药膳等,为兔肉制品及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记 者:目前,国内兔肉消费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
  唐福坤:我国兔肉长期单纯依赖于出口,使兔肉生产与消费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一旦兔肉出口受到制约,国内兔肉价格随即下降,兔肉价格出现与其生产成本和营养价值不相适应的“性价比”。使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兔肉,不如靠广告狂轰滥炸高价炒卖概念的所谓“保健品”,甚至还不如矿泉水值钱。历代典籍早已记载兔肉的营养特性和保健功能,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兔肉的营养特性和保健功能尚不被消费者认可,客观分析兔业出现如此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各界对兔肉的营养特性的关注度与普及性宣传不够,绝大部分地区民众不了解兔肉的营养特性和保健功能,缺乏对兔肉消费的正确认识。
  二是由于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许多消费者不掌握兔肉菜品的加工方法和制作工艺,沿用传统的加工烹调方法,认为兔肉有土腥味,口感不好,对兔肉产品产生误解。
  三是有些地区民众对兔肉消费存在误区,如我国华北有些地方民众认为,怀孕妇女吃兔肉生孩子会出现“豁嘴”——兔唇。由此对兔肉产生排斥心理。
  记 者:我国兔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判定?
  唐福坤:基于对兔肉营养价值和优良特性的客观认识,本着改善人们膳食结构,丰富人们食物供应的目的。为突破制约我国兔业发展的瓶颈,切实解决我国兔业养殖、加工企业的后顾之忧,延伸兔业产业链,正确引导兔产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秘书处在业界倡导并通过理事会确立了兔肉节,旨在通过业界同仁和社会各界对兔肉节的宣传和推广,正确引导广大民众消费兔肉,逐步形成兔肉消费热潮。在时尚消费中分享兔肉的营养与美味,并动员学校、幼儿园、部队、敬老院等相关团体机构尽量在集体配餐中增加兔肉,以充分发挥兔肉的营养特性和保健功能,为民众的健康服务。尤其是加强对兔肉缺乏了解的一些地区和民众的消费引导,相关媒体及社会各界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充分利用兔肉营养价值高,在消费和销售推广方面的优势。利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实施食物结构调整的机会,增加对兔肉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适于妇女、儿童和老龄人消费需要的美容肉、益智肉、保健肉和小包装旅游食品,拓展城乡宾馆、饭店各种兔肉菜肴的经营,力争在全国各地形成兔肉消费新时尚,依托消费促进兔业生产。因此,今后我国兔肉销售应在不放松国际市场的同时,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开发与拓展。
  连接一
  兔肉节的由来
  基于对兔肉营养价值和优良特性的客观认识,本着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目标。为了突破制约我国兔业发展的瓶颈,切实解决我国兔业养殖、加工企业的后顾之忧,延伸兔业产业链,正确引导兔业生产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畜牧协会兔业分会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经与兔业界专家、学者及从事兔业生产、加工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的反复榷商,将每年“六月六日”确定为我国的“兔肉节”,以加大对兔肉消费的宣传力度,2003年6月6日定为“首届兔肉节”。
  一、组织形式:
  以“六月六、吃兔肉”为主题,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牵头,在全国选定30个兔业企业作为承办或协办单位。各承办单位自行聘请当地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领导、企业负责人、学校师生代表、幼儿园师生代表、老龄委代表、社区居委会代表、餐饮界名人、大型商场及超市营销经理、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参加“兔肉节”宣传活动。并邀请当地权威媒体参与,进行现场跟踪和全面报道。
  二、宣传办法:
  1. 由主办单位统一印发“兔肉节”的宣传材料,并组织国内电视、报纸、杂志等相关媒体进行全面宣传,使广大消费者普遍认识和了解吃兔肉好处,以形成全民吃兔肉的消费热潮,从而带动相关企业积极参与、紧密配合,以引导我国兔肉消费,推动兔业生产全面发展。
  2. 在“兔肉节”上由各地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牵头,本分会动员各地兔业企业予以密切配合,根据各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将兔肉加工制作成具有当地特色风味的食品,免费提供给广大消费者品尝,并配合大量的销售宣传。组织本分会规模化的兔业生产、加工企业积极配合这一活动。通过媒体的强力报道,加大对兔肉等产品的宣传力度,以期通过消费促进我国兔业的健康发展。
  三、活动宗旨:
  以解决本分会会员单位生产的活兔及兔肉加工产品销售为目的,在资金等条件成熟时,将策划首先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设“兔肉餐饮专营店”,用同一品牌运作,继而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和养兔主产区建立“兔肉连锁店”,以网络化销售推动我国兔业的发展。
  连接二
  吃兔肉的七大好处
  “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是古人对飞禽走兽类食物营养保健价值的精确概括,给予兔肉的营养价值的高度评价。我国古代医书曾记载:“兔肉为羹亦益人”,“兔肉性平无毒,主补中益气”。《本草纲目》记载:“兔肉主治凉血,解热毒,利大肠”,等等。可见,兔肉对人有祛病健身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兔肉具有高蛋白(含蛋白质21~23%)、高赖氨酸(赖氨酸占蛋白质的9.6%)、高消化率(达85%)、高烟酸(高达12.8毫克/百克);低脂肪(仅为4.9%)、低胆固醇(为65毫克/百克)、低热量等特点。
  第一,兔肉蛋白质含量高。其中有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这种完全蛋白质,是保证人体组织器官正常发育的主要营养素,专家据此称其为“保健肉”。
  第二,兔肉脂肪少,胆固醇含量也很低。人体内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卵磷脂含量较高,易被消化吸收,是补充人脑组织细胞的重要营养素,有利于健脑益智,是儿童的优质食品,也可防治老年痴呆症。专家以此将其称为“益智肉”。
  第三,兔肉有丰富维生素B族,尤其是烟酸含量高。它不但能促使其他营养素的转化与合成,也能消除皮炎,防止皮肤粗糙,使肌肤细嫩光滑。专家誉其为“美容肉”。
  第四,兔肉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钙含量较高。对胎儿、婴幼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缺钙易使骨质软化,严重者会患佝偻病,所以孕妇、儿童及老年人常吃兔肉,可保持骨骼健康生长使体质健美。
  第五,兔肉既能保证人体所需高营养素,又不致因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在血管中的沉积,可防止动脉硬化。因此,兔肉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是《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倡导发展的肉类。
  第六,兔肉肌纤维鲜嫩细腻,易于消化吸收,更适宜老年人、儿童、胃口失调者以及消化功能弱者食用。
  第七,兔肉高营养,低热量。高营养突出表现在其具有较高生物学价值和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兔肉低脂肪、低胆固醇,故热量比其他肉类低,据研究证实,如限制热量摄入,而同时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即可延缓衰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兔肉及其副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将不断被人们所揭示和认识,同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各种压力使现代人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尤其脑力工作者,更需要及时通过健脑益智食物来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因此,兔肉将是现代人的最优选择,并将由此体现出其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

请教谁知道《中国畜牧杂志》怎末投稿?如何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是否收取版面费?谢谢,急用!!

《中国畜牧杂志》(科技)投稿须知 《中国畜牧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畜牧学综合性期刊。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上半月刊(科技)主要包括专家论坛、遗传育种、繁殖生理、营养饲料、动物生产、综述等栏目,内容涵盖畜牧学的各个主要领域,主要刊登我国畜牧学各领域内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综述。研究论文要求试验设计合理,统计方法正确,数据可信,文字精炼,用词规范,图表清晰,论点明确,有创新性。综述应反映畜牧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 1 研究论文1.1 字数 研究论文一般为3~6个版面(约3 500~6 000字)。1.2 题目 要求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5个字,应包括主要关键词,避免使用不常见缩写词。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应相符。 1.3 作者及单位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者。单位应包括单位全称、省和市名、邮政编码。单位顺序出现。作者不超过6个,单位不超过4个。通讯作者肩标“*”。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半字线“-”,如:LIU Xu, WANG Hu-qu。英文单位名称应为本单位公布或认可的标准英文名称。1.4 摘要 要求简明扼要。内容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依次编写,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篇幅为250~350字。英文摘要要求语法正确,无拼写错误,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按Objective, Method, Result和Conclusion依次编写。1.5 关键词 选用在文题和摘要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3~5个规范词,用分号分隔。1.6 首页脚注标识1.6.1 基金项目 注明基金项目、攻关项目、专项项目等的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1.6.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包括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E-mail地址,手机或座机号码(以便编辑部和作者联系)。*通讯作者姓名,E-mail地址。1.7 引言 内容包括前人的研究进展(范围和背景)、本研究的切入点、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篇幅控制在400~500字。引言不编序号,不列标题。 1.8 材料与方法 内容包括试验动物和材料、试验设计和方法、数据计算和统计方法。各层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2.1.1”,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1.9 结果 应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字表述置于图表前。1.10 讨论 不要与结果重复。要突出重点,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不要离题讨论及不适当地引用参考文献。对结果分析应客观,并说明本研究有何新意。1.11 结论 高度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概括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1.12 图和表 表的结构应简洁,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图和表内容一致保留其一。横纵坐标表明项目,图、表中字母、文字等相关指示性标识需注释。 1.13 参考文献 ① 文中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以 [1]右上角标识在文中依次排列。② 不得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原文的文献。③ 尽量引用最新文献。④ 列出文献3个作者姓名(更多作者以“等”或“et al”表示);列出期刊全名,西文期刊刊名缩写。⑤ 文后著录格式用[1]、[2]等序号依次排列,并和文中标识文献序号一一对应。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数10个以内,综述论文参考文献数不要超过20个。⑦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1.14 量和单位 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单位用符号表示,如kg(公斤),mL(毫升),mL(微升,升用大写),天数表示“10 d”、第几天中天用汉字,其他时间表示同。ppb、ppm、M、rpm规范为mg/kg、mg/kg、mol/L、r/min,能量换算为“MJ”。图表中出现复合单位用“mg·kg-1”、“mol·L-1”形式表示。1.15 名词和术语 要规范、统一,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术语。缩写词除众所熟知的外,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先写出中文全称,后接带括号的英文全称或缩写词。1.16 标点符号 以国家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为准。1.17 数 字 能够量化的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数字范围间用“~”,时间范围用“-”,较大数字需加千分位。1.18字 体 题目(一级标题)黑体四号,二级标题黑体小四,“摘要”、“关键词”、图表标题黑体小五,摘要和关键词内容、参考文献、图表内文及注释宋体小五,正文宋体五号,数字、英文用新罗马(Times New Roman)。2 综 述 综述性论文一般不超过6个版面。引言后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分段叙述,最后一段为小结或结语。其他要求参见以上对研究论文的要求。3 投 稿3.1 要求所有稿件通过Word(2003)文档格式(*.doc)的电子邮件附件投稿,投至以下E-mail地址: 。邮件主题注明某某某投稿。投稿1周后如果没有收到编辑部发回的稿号,可电话询问编辑部是否收到。3.2 稿件文责自负,但本刊有权进行修改、加工。作者负保密和侵权责任,一稿多投一经发现,编辑部有权追补论文作者由此给编辑部造成的损失。整篇、整段抄袭他人文稿,作者将负有相应法律责任。4 (科技)编辑部其他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大动科院167室《中国畜牧杂志》编辑部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732723 《中国畜牧杂志》编辑部 2012. 5.30

国内最好的畜牧类杂志有哪些?

以下核心期刊可供你参考:
1.畜牧兽医学报;2.中国兽医学报;3.中国兽医科学;4.中国预防兽医学报;5.草地学报;6.草业科学;7.蚕业科学;8.中国畜牧杂志;9.中国兽医杂志;10.动物医学进展;11.中国草地学报;12.动物营养学报;13.黑龙江畜牧兽医;14.畜牧与兽医;15.中国家禽;16.饲料工业;17.中国饲料;18.中国畜牧兽医;19.家畜生态学报;20.饲料研究
望采纳!

洪涛的著作论文

著作:《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研究--兼论我国世纪之交的粮食发展战略》,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6月《中国粮食市场化大趋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月《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2003》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北京流通产业结构创新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5月《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模式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0月《行业协会运作与发展》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1月《高级电子商务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4月《中国商品交易市场30年——体制与模式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1月《中国流通产业改革30年——理论与实践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2月论文:1《论建立中国式的综合商贸企业集团——现代企业制度+连锁经营体系+综合商社的功能》1994年第9期 《财贸经济》核心2《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产权制度模式》1995年第1期 《求索》核心3《关于农村综合配套第三步改革--赴山东淄博市农村考察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4期核心4《1992-1995年粮食价格波动的分析》《财贸经济》1996年第7期 核心5《开放、竞争、保护、管理--外商进入中国零售业的思考》《财贸经济》1997年第8期核心6《我国跨世纪蔬菜产销体制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4期7《按市场化原则加快国有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集团化运营》,《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9期核心8《商品交易市场下一步如何走》,《经济日报》2005年2月25日核心9《升级改造、管理创新、诚信规范——2005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三大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商贸经济》2005年第11期核心10《流通产业迎接全面开放时期到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核心11《加快食品安全的法制体系建设》,《中国市场-现代商业》2005年第6期核心12《农产品现代物流需进入快车道》,《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7期核心13《商业开放与经济安全》,《中美经济评论》2006年12期(中英文版)核心14《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构建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4期、第25期核心15《浅析我国粮食交易市场体系创新》,《市场营销导刊》2008年第4期16《评选资源不可泛滥成灾》,《人民论坛》2006年第1期(总第167期)17《本土零售企业竞争制胜的四个关键》,《销售与管理》2006年第1期(总第39期)18《品牌创新是市场市场制胜法宝》,《服装时报》2006年1月20日19《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推进中国向贸易强国跨越》,商务部十一五规划社会征文三等奖20《2005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回顾,2006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展望》,《中国市场》2006年第3期21《2005年国内贸易稳步发增长》,《中国市场》2006年第3期22《突出优势,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中国畜牧业迎接2006年机遇与挑战》,《中国市场》2006年第3期23《2005年粮食15大特点,2006年粮食12大趋势》,《中国市场》2006年第3期(核心刊物)24《2005年四季度及全年外贸分析》,《中国市场》2006年第2期(核心刊物)25《尽快建设现代化的棉花物流交易市场》,《中国市场》2006年第2期(核心刊物)26《中国畜牧业面临开放经济的“大考”》,《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2月12日、19日27《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中国商报》2006年2月21日28《农产品现代物流需进入快车道》,《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7期(核心刊物)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物流管理》2006年第6期29《商业开放与经济安全》,《中国市场[现代·商业]》2006年第4期、第5期、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商贸经济》2006年第9期转载(核心刊物)30《商业开放与经济安全》,《中美经济评论》2006年12期16《创造需求 引导消费》,《中国市场》2006年第5期(核心刊物)17《现代流通——先进技术创造优质高效》,《中国市场》2006年第5期(核心刊物)18《畅谈白酒业商业文化竞争力》,《世界名酒》2006年第5期(总第42期)19《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第二次浪潮》,《中国外资》2006年第6期20《物流企业不应该多元化》,《现代物流报》2006年6月15日21《物流企业面临资本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报》2006年6月29日22《发展农村物流促进新农村建设》,《现代物流报》2006年7月13日23《如何提高商品交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商报》2006年7月14日24《零售企业增长模式之弊》,《全国商情·零售世界》2006年第8期25《在结构调整中提高商品交易市场竞争力》,《中国市场》2006年第8期(核心刊物)26《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名牌时报·超市周刊》2006年8月23日27《未来5年我国消费发展趋势》,《光彩》2006年第9期28《重视消费主导型经济特征》,《中国市场营销导刊》2006年第4期29《粮油交易市场:大型化趋势明显,盲目发展应该刹车——2005年我国亿元以上粮油交易市场增加96个》,《中国粮食经济》2006年第9期30《加快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建设》,《现代物流报》2006年10月19日31《在兼并重组中提高企业竞争力》,《名牌时报·超市周刊》2006年11月1日32《构筑和谐商业是时代的要求》,《中国市场·现代商业》2006年第10期(核心刊物)33《关注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建设》,《中国牧业通讯》2006年第21期34《走向国际化:从遵守规则起步》,《名牌时报·超市周刊》2006年12月6日35《重视和发展我国现代畜牧业物流》,《中国禽业导刊》2006年11月5日36《我国建材装饰市场电子商务与“装饰诚信通”革命》,《现代装饰市场》2006年第11期37《北京CBD商圈应有新商业概念》,《楼市》2006年第12期38《中国流通业开放存在“强国歧视”现象》,《中国商报》2007年1月12日中国人民报刊复印资料《商贸经济》2007年第6期转载39《2006年商业回顾与2007年商业前瞻》,《经济日报》2007年1月16日40《商品交易市场:调整与升级》,《中国市场》2007年第2-3期(核心刊物)41《商业地产:狂热与理性》,《中国市场》2007年第2-3期42《俄“禁商令”引发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反思》,《中国商报》2007年3月2日43《安全优质畜产品加速收回良性回报》,《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2007年3月11日《中国畜牧杂志》2007年第8期44《物权法出台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中国房地产信息》杂志2007年第3期45《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政策取向及其发展趋势》,《中国市场》2007年第2-3期(核心刊物)46《商业地产开发趋向精耕细作》,《中国商报》2007年3月9日47《把反“强国歧视”进行到底》,《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第2-3期(核心刊物)48《俄罗斯的非理性“禁商”》,《中国外资》2007年第4期49《市场集群与市场联盟创新》,《现代世界》2007年第4期50《商业品牌竞争——零售业发展的大趋势》,《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6期(核心刊物)51《加快提高零售企业竞争力水平》,《现代商业》2007年7月期(核心刊物)52《推广绿色流通科技 政府应首当其冲》,《中国商报》2007年7月13日53《完善协同机制,促进环渤海服务业发展》,《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5月第7卷54《加快我国现代易货贸易的发展》,《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核心刊物)55《论商业经济学会运作模式创新》,《商业时代》2007年第30期(核心刊物)56《转变流通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中国商报》2007年11月9日(人大报刊转载)57《我国流通产业已成为基础性产业》,《现代商业》2007.8.5-6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商贸经济》2007年第11期转载58《用四个统一监管商品交易市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59《中国商业对外开放的六个阶段》,《中国商贸》2007年第12期60《我国老字号衰退原因及发展策略研究》,《中华老字号》2007年第6期61《现代商道——智商 情商 逆商 律商的复合素质》,《北京观察》2007年第8期62《商品交易市场的2007’》,《中国市场·商品交易市场》2007年第12期(核心刊物)63《2007年商品交易市场大事回眸》,《纺织服装周刊》2008年第5期64《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走势与发展》,《纺织服装周刊》2008年第8期65《粮食市场营销模式与市场模式创新》,《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2期66《不容忽视的商品交易市场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年第10期(核心刊物)67《农产品流通中的“两大政策缺陷”》,《中国外资》2008年第5期68《我国建材市场的多资本运营模式探讨》,《现代装饰》2008年第4期69《奥运经济双刃剑》,《中国商贸》2008年第4期70《利丰集团的供应链模式》,《现代物流报》2008年5月9日71《活跃的流通企业资本运营》,《中国商贸》2008年第6期72《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走势与发展》,《中国市场》2008年第8期(核心刊物)73《转变流通业发展发方式势在必行》,《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期(核心刊物)74《十大举措拓展农村物流》,《现代物流报》2008年7月23日75《构建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经贸参考》2008年第15期76《购物中心、工厂直销中心及其他……》,《纺织周刊》2008年第28期(8月)77《“业态+连锁”——零售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纺织周刊》第30期(2008年8月18日)78《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构建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4期(8月30日)第25期连载(核心刊物)79《我国农村物流亟待拓市》,《现代物流》2008年8月29日80《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对策》,《北京投资》2008年第9期81《13大大问题 11大预警》,《中国商贸》2008年第9期82《浅析我国粮食交易市场体系创新》,《市场营销导刊》2008年第4期83《商品交易市场折射我国市场经济特色》,《中国商报》2008年10月14日84《保障奥运食品安全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85《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的水产品流通体系》,《渔业致富指南》2008年19期、20期(半月刊)86《企业多业态经营及其发展趋势》,《百货商业》2008年第10期87《抚前追昔——我国商品交易市场30年》,《中国商贸》2008年第11期88《流通体制改革13问题》,《超市周刊》2008年11月19日89《30年流通改革开放缺陷点析》,《超市周刊》2008年11月26日90《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核心刊物)91《创新流通产业理论问题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1期(核心刊物)92《流通理论分析》,《零售世界》2008年第期93《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巨变》,《现代物流报》2008年12月12日94《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历史功绩》,《现代装饰市场》2008年第11期95《构建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分析与思考》,《经济要参》2008年第75期96《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30年》,《经济要参》2008年第79期97《探索和谐流通业结构——北京和谐商业结构的政策建议》,《北京社科》2009年1-2期98《2008年中国零售业十大短板》,《2008年度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2009-1-2099《2008年中国商业十大并购案》,《2008年度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2009-1-20100《振兴农村物流刻不容缓》,《现代物流报》2009年3月10日101《我国消费市场运行分析》,《纺织服装周刊》2009年2月9日102《2008年商品交易市场回顾与展望》,《纺织服装周刊》2009-2-16103《金融危机下对流通业的展望》《中国市场》2009年第3期(核心刊物)104《中美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趋势探讨》《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第6期(核心刊物)

乔娟的学术成果

1. 乔娟、李秉龙、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著作,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31.5万字,科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2. 乔娟、李秉龙《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53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2006年8月。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 李秉龙、乔娟、王可山《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著作,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6年3月4. 李秉龙、张立承、乔娟、曹宏民《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著作,30万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出版,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4年5. 颜军林、乔娟、陈劲松《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中的“中国柑桔国际竞争力”,著作,2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通讯著作6. 乔娟《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出版,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2年11月。该著作于2004年12月获得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2004年首次评奖,“专著类”提名奖7.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著作,2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1996年8. 《农业经济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45.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1月,参编2万字(第四章农产品期货市场)9. 《农业标准化知识读本》“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知识读本丛书,编著,18.2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6月,主编1/2(乔娟、周云龙)10. 《市场营销学》营销学系列教材,编著,40.6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2008年4月,主编2/2(陆娟、乔娟)11. 《市场营销学》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系列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5年3月,主编1/312. 《畜牧业经济管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13. 《市场营销学》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编著,3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14. 《现代期货市场学》编著,50万字;经济管理出版社ISBN2003年,参加15. 《市场营销学》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0年,独立主编16. 《市场营销学》本校教材,编著,20万字;1998年,2/317. 《市场学原理与农产品贸易》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1995年,参编 1. 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探索与争鸣》43-45,2009(2),通讯作者2.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中国畜牧杂志》23-26,2008年第44卷第8期3. “中美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传导关系比较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7-93,2008,13(2),通讯作者4. “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31-37,2008.2,通讯作者5. “中美棉花期货市场功能比较分析”《价格月刊》67-70,2008.4,通讯作者6. “中国豆油期货市场功能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79-84,2008.4,通讯作者7. “质量投资模型下的安全食品生产实体决策行为分析”《技术经济》74-77,2008年第27卷第5期,通讯作者8. “国际垄断对中国大豆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69-73,2008第27卷第6期9.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农业展望》38-40,2008.6,第二作者10.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景”《农业展望》38-42,2008.3,通讯作者11. “肉牛产业加速下滑急需出台扶持政策”《中国畜牧杂志》6-9,2008年第44卷第10期,第四作者12. “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中国食物与营养》31-34,2008.7,第三作者13.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中国畜牧杂志》10-13,,2007年第43卷第6期14. “国有农场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系统的构建”《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2,通讯作者15. “中美棉花期现货市场价格之间传导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物价》23-26,2007.10,通讯作者16. “食品安全: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购买意愿和行为研究——北京市消费者调查” 《2007年中国青年农经学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0,通讯作者17. “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3,通讯作者18. “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4,通讯作者19 “农户社会资本及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乡镇经济》2007.12,通讯作者20.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7.421. “世界小麦的生产与贸易”《生命世界》2007.9,通讯作者22. “中国大豆进出口与豆油、豆粕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农业展望》,通讯作者23.“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6,第二作者24. “东北大豆优势产区国际竞争力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通讯作者2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条件探讨”《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326. “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性实证分析:1998~2004”《中国农村经济》2006.2,通讯作者27.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条件分析” 2006年全国中国青年农经学会论文集《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028.“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大豆进口”《新疆农垦经济》2006.5,通讯作者29. “构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制约因素及建议”《理论探讨》119-120,2006.6,通讯作者3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畜产食品的安全问题”《饲料科技与经济》2006.103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2006.21,18-2232. “解读“7+1”模式”《饲料科技与经济》2006.633. “我国实施畜产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限制因素及对策探讨”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6.123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 第九次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畜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1035. “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导刊》2005.436.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9月37. “我国生鲜食品超市业态成长的限制因素与对策分析”,《财贸经济》2005.9,通讯作者38. “新“零售之论”理论与生鲜食品零售业态演化”,《财经科学》2005.9,111-117,通讯作者39. “中美棉花价格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287-29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0月,通讯作者40.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与国内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11,通讯作者41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世界农业》2005.9,通讯作者42. “进口冲击下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3,通讯作者43. “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5.6,通讯作者44.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世界农业》2005.2,通讯作者45.“生鲜食品超市的业态成长:限制性因素与对策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05.4,通讯作者46. “中国优势奶牛产业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黑龙江A县和山西B县为例”,《新疆农垦经济》2005.3,通讯作者47. “中国鲜苹果在其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9,通讯作者48. “我国苹果在其主要进口国或地区的竞争状况分析”,《北方果树》2005.5,通讯作者49. “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2005.12,第三作者50. “中国大豆期货市场运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调研世界》2005.1,通讯作者51. “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问题》2004.1252.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粮食经济》2004.9,通讯作者53.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探讨及相应对策”,《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53. “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7-854. “中美小麦成本和价格比较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4.4,通讯作者5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效果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9,通讯作者56.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通讯作者57. “比较优势与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3,通讯作者58. “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2004.9,第三作者59. “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11,第三作者60.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 meat products”,《中国、欧盟、以色列持续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宣读,中国北京》2004.361. “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62.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第二作者63. “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3.1第66期64. “畜产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畜牧业经济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365. “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加入WTO后的两岸农业—投资与贸易》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7,第二作者66. “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67.“中国牛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68.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世纪展望》韩国光州?全南发展研究院2003.1269. “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2003.11,第三作者70.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771.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宣读》2003.1072. “中国柑桔鲜果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2.1173.“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研世界》2002.1074. “中国柑桔鲜果国际竞争力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通讯作者75. “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通讯作者76. “中国猪肉与世界主要出口国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2.0177. “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第二作者78. “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气象出版社2002.179. “中国大豆为何陷入困境”,《调研世界》2001.1080. “中国主要家畜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1.781. “中国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0.1282.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2000.7,第二作者83.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不断萎缩的原因探析”,《调研世界》2000.184. “论我国水资源的经济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785.“简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农业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586. “论棉花产销市场化及其政策选择”,《调研世界》1999.5,第二作者87. “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1999.388. “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粮食经济》1998.889.“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食品安全与比较优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790. “发育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意义与对策”,《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291. “影响我国统一农产品市场发育的成因与对策”,《学习与探讨》1998.192.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原因”,《农业经济问题》1997.10,第二作者93. “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农产品市场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594. “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97.10,第二作者95. “论农业税收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调研世界》1997.5,第二作者96. “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第二作者97. “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1997.2,第二作者98. “论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第二作者99. “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第二作者100.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第二作者102. “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103.“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04.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第二作者105. “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第二作者106.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农经理论研究》1995.2107. “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第二作者10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第二作者109. “市场经济与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110. “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9,第二作者111. “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农经理论研究》1994.2112. “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113. “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14.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二作者115. 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第二作者116. “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农业经济》1992.5117. “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118.“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第二作者119. “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120. “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第二作者121. 李秉龙、乔娟“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CSSCI122.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123. 乔娟“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124. 乔娟“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25.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126. 李秉龙、乔娟“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127. 乔娟“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农经理论研究》1995.2128. 李秉龙、乔娟“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29. 李秉龙、乔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130. 乔娟“市场经济与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131. 李秉龙、乔娟“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9132. 乔娟“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农经理论研究》1994.2133. 乔娟、李秉龙“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134. 乔娟、李秉龙“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35. 李秉龙、乔娟“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36. 李秉龙、乔娟“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137. 乔娟“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农业经济》1992.5138. 乔娟、李秉龙“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139. 李秉龙、乔娟“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140. 乔娟“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141. 李秉龙、乔娟“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

上一篇:青年文摘投稿邮寄

下一篇:红色文化主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