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大众摄影杂志收藏

发布时间:2023-12-06 06:22

大众摄影杂志收藏

面向大众的摄影普及读物。内容近年来多以介绍照相器材为主,占篇幅的一半。介绍摄影技巧、摄影人物的又占剩下的大部分。摄影理论近年来几乎绝迹,读编互动稍有内容,拉人参加摄影活动不遗余力,费用高昂。

摄影家_刘俊阳_基本情况

1965年出生于重庆黔江的土家族摄影家刘俊阳,是一名体制内的官员,也是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刘俊阳是勤奋的,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业余时间都交给了摄影,这自然比起那些只谈论少实践的所谓爱好者甚至摄影家强很多,这也是他能快速提高技艺的关键;刘俊阳是好学的,在我创办摄影培训高级班一年里,他几乎每次课、每次点评都不落下,而且还奔走各地,听邓维、索久林等大师们的讲座,观摩连州国际展、第二十四届国展等著名影展,这是他不断自我纠正,增加艺术储备,完善创作思维的较好手段;刘俊阳是用心的,他不只是在拍摄,而且善于思考,关注社会,乐于助人,这是摄影作品提高到一定层次对摄影家个人修养的要求和必然选择。

摄影创作就是一种修行,是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也是摄影家灵魂的旅行。丰富生动的影像,在摄影人这种心灵旅行中吟唱,发出他自己内心深处的,而且是这个世界所期待的声音。

这些年,他的作品开始在网络和中国主流摄影媒体上频频亮相,受到广泛关注。《半边天》、《苗乡盛事》在《中国摄影》杂志发表;《家在黔江》、《掌中大世界》在《大众摄影》杂志发表;《苦练》、《基础》等作品在《中国摄影报》发表;《五彩生活》入选重庆市第十六届书法美术摄影联展;《苗乡盛事》入选2013年贵州梵净山国际摄影展;《掌柜午餐》在《大众摄影》最近的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级佳作奖;刚刚评选结束的2013首届“天翼手机杯”全国摄影大展中,他的《喜讯》获得了最高荣誉——金质收藏奖。

2

刘俊阳喜欢摄影的时间也不算太短,但前些年他的作品很少引起我的关注,过去的印象中他喜欢拍摄些自然风光、花卉小品、美女模特什么的。曾经让我感觉就是一般官员摄影群体和沙龙摄影的拍摄路数,玩玩小资情调,追求唯美和快乐。然而,最近一年多来,他的创作出现了明显变化,作品中多了对社会生态的观察,对人本意识的思考,对民生万象的关注。换言之,他的作品中有了更多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东西,语境出现了新的变化,语言的张力明显增强,作品显现出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看刘俊阳这些年摄影作品的发展和变化,让我想起了2013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告别经验。

在艺术渐渐沦为生产的时代,在摄影图片疯狂增长的今天,我们曾经拥有的艺术经验,不断受到批评和诟病。我们需要告别过去,告别经验,重构摄影理论的细节和评价体系,重新审视自己镜头和作品,重新思考我们所拍摄的图片到底要拿来干什么?它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这一年来,刘俊阳或许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思考、变化甚至是阵痛。

任何一种艺术创作最可悲的莫过于不断地重复自我。叙述方式、语言情趣、题材取向等已成了不少摄影家的包袱。每一张摄影作品都是摄影师内心世界的情感密码,他们感觉自己前面的路越来越窄,感觉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感觉自己的世界已经没有了秘密,甚至难以对他人的作品产生共鸣。这个时候,摄影家应该做的,就是和刘俊阳一样,果断地向经验告别,重新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更有利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创作方向。或者告别没有出路的天空,或者告别没有天空的出路,重新开始。

3

当代艺术不再强调形式感和装饰性,不再拥戴形式上的纯粹主义。1970年代以来,摄影转向用批判的目光看待视觉艺术,开始强调观念的表达和批判性实践。那些所谓权威和大师们按他们的经验制定的摄影艺术游戏规则,其实大可一笑而过,将我们的镜头指向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与困境,才是摄影作为当代艺术应该担当的责任,这也是摄影本质的所在,即便不把摄影创作当成艺术也没什么大不了。刘俊阳作品明显经历了这样的变化,特别是从他在《大众摄影》获奖而编的作品集《驿站》中可以看见这样的“告别”与“前行”。

《半边天》是刘俊阳第一次在摄影圈认可的几种专业媒体之一《中国摄影报》(2013年44期)上发表的第一张作品,或者叫严格意义的处女作。作品拍摄于重庆黔江濯水古镇上的小酒厂里,就是那种传统煮酒的作坊,水泥砖砌成的简陋的作坊里雾气升腾,红衣女在雾气中挥铲劳作,从酒锅里铲出酒糟。这口大酒锅,在广角镜前,只半边就占据了画面的一半,这半边锅的视觉形象就是这女人的“半边天”,形式感和空间效果是作者没有放弃的“经验”,也可能是这幅作品被编辑选择的理由。放弃了“陪体”之“经验”反而增强了内容的孤独感,突出了“女人能顶半边天”的中国式女性颂歌。这张作品后来又发表在《中国摄影》2013年9期上。

《苦练》首度发表于2013年59期《中国摄影报》。这幅作品貌似用定焦镜头、大光圈,靠近被摄对象拍摄,大光圈所营造出的虚实对比,很好地表现出点面的关系和纵深感,也突出了主体形象。准确的用光,有力的双手,下巴上欲滴的汗珠,极好地体现出行伍本色。严肃的神情中透露出军人的特质,也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从这张作品上可以看出刘俊阳良好的摄影技术功底和构图经验。

非常难得的是,《中国摄影报》发表《苦练》之后的下一期报上,紧接着又发表了刘俊阳的《基础》。暗光下的拍摄,再次证明了他的技术功底。这也是一张形式感极强的作品,柱基之下,深穴之中,工人依稀可见,柱洞形成的圆圈,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和节奏感。这一基础不只是城市建设之基础,也表达出对民工的情感,他们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之基础。由这幅作品,我看到了作为官员的刘俊阳,对基层民众的观注,对社会民生的解理,对人类发展的思考。

《苗乡盛事》首先发表于《中国摄影》2013年11期。拍摄角度也非常独特,构图上突破并告别了日常“盛会”拍摄的经验。仍然是他惯用的定焦头、大光圈手法,虚化了那些本来就不可能清晰的“盛事”,进一步突显主体,突出表现三个苗家女的头帕,很好地刻画了 “苗乡”女人服饰上的特点,完成了作品朴素而又准确的记录表达。

《五彩生活》这幅作品是我和作者还有其它几位影友一起拍摄的。同一画面的作品在国内多项比赛和展出中亮相。刘俊阳这一幅也入选了重庆市第十六届书画摄影展,并获得优秀奖。一面墙前,洁白的墙面上描绘着她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梦想,她们不是在自由创作,自由构思,自由抒发情感,她们不为浪漫,而是一种劳动,为了生活和梦想的劳动。画面中这个小小女生则是这幅作品成功的关键,是这张照片的亮点、焦点、兴趣点。成人与儿童、站与蹲、明与暗、心中之境与笔下之境的对比,也表达出民工孩子别样的周末或假日。作品真实再现了农民工的生活境遇,也表达了作者善良、客观而丰富的人本精神。从这些作品开始,我看到了刘俊阳摄影作品的根本变化,他开始了直面社会、直面生活、直面自己更真实的内心和摄影本真,也开始了作品生活化新风格之旅。

这张《掌中大世界》最初获得的是大众摄影杂志网络天地 “一级佳作奖”,并发表于《大众摄影》2013年第10期,后来又以《喜讯》之名,在2013首届“天翼手机杯”全国摄影大展获金质收藏奖。这也是他第一次获得全国大赛金奖。作品拍摄于重庆市正阳工业园区一个钢材销售企业库房。画面简洁而不简单,人物单纯而不单调。在夏天,这种钢筋圈里,是民工们午睡的地方,闷热时节,这里面反而显得凉快许多,钢筋圈里已经磨得光滑的稻草和纸板,可以看出这里是他们常常休息的地方。然而这个小伙子却没有睡意,他蜷缩在里面,专注于手机,甜美的神情中流露出幸福和快乐。这一刻,打工生活的种种体验丰满而充实。

《掌柜午餐》于近期获得了《大众摄影》微征集活动一级收藏奖,并获准免费印制了他的第一本作品集。作品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春节前夕春联摊点的故事。一个看摊的小女孩,看似中午正饿的时候,一边看摊,一边很满足地吃着烧饼。黄金分割线上的主体人物形象而生动,目光关注着这新年将至的时刻。温暖的红色透出浓浓年味,年味中自然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孩子们从小学习着生活的担当。这样的图片更显真实,更有生活气息,这是民俗事项很好的叙述方式,在生动的叙述中表达作者的真情。

刘俊阳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可让我们玩味,让我们为之感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分析,我们粗略了解了他摄影作品的变化历程,知道了他经历变化后作品的基本风格,也感觉到了他告别固有经验之后新的前行。

4

我以为,刚刚所分析的这些作品,是刘俊阳告别经验之后的影像行吟。然而这种告别还只是一种对自我经验的告别,还带着明显的他人经验或者说是摄影的固有经验。这应该是他继续前行中,摄影留给他的一个思考。

从他的作品中,观念和思想并不是一眼可以洞察的东西,他把这些都退到了影像的背后,把思考留给了读者。然后,对自我观念的表达,自己真的是清楚的吗?我们可以不把话说完,但不可以心中不清楚。因而我想,明确自己每一张作品的内在观念,应该是他可以突破的一个方向。

我相信,刘俊阳一直在努力将心像变为镜像,同时也在努力将镜像变为心像。因为映像中他一直努力于摄影的后期的学习和研究。从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印记。不过,我更愿意看到,有一天,他能够心镜合一,淡忘那些所谓的PS技术,少一些匠气,多一份自然,回到相机最初的功能上来,实现在影像语境中自由呼吸,以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方式直面社会,直面内心,创作出更多不但有档案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有人说摄影是“有钱、有闲”人的玩法,作为体制内的摄影人,要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特别是还要做到有所突破,有所收获,更不容易。刘俊阳有这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我祝愿他在摄影路上一路前行,并走得更好。

摄影类杂志有那些?

1、《大众摄影》

《大众摄影》是1958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月刊。《大众摄影》面向广大专业和业余摄影者,以传播图像文化为己任。

在这里,可看到对业界新信息的独到评述,读取鲜活的摄影观点和拍摄经验,领略一个个摄影家的独特经历和切身体会,品味一幅幅精彩的摄影佳作,更可以通过本刊“月赛”“数码排行榜”“演兵场”和各种摄影比赛展示才艺、大显身手;

同时,本刊注重知识性、实用性、用大量篇幅评测摄影器材,介绍器材知识、使用经验及拍摄、制作技艺,并通过问答形式帮助摄影者排疑解难。

2、《中国摄影》

《中国摄影》杂志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一本专业性摄影艺术月刊,它刊登国内外摄影艺术精品,提供国内外丰富的摄影信息,介绍最新摄影器材及现代拍摄技法,集提高性、学术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3、《摄影世界》

新华通讯社《摄影世界》创刊于1956年,《摄影世界》广泛地介绍国外摄影名家名作、实用摄影技术技巧;及时地报道各类摄影器材与数码影像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国内外摄影信息等方面突出风格与特色,保持可读性和实用性、权威性和时代感。

《摄影世界》着重介绍国内外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的佳作、拍摄体会以及实用的摄影技术和技巧。同时,全面跟踪数码影像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报道和介绍最新的摄影器材。

《摄影世界》一贯突出表现其“世界 性”的风格特点,重点介绍海外的摄影创作风格、技法等实用信息,保持其专业性、可读性、实用性、权威性、 服务性和时尚性等特色。

4、《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创刊于1983年。

面向影楼业者和广大摄影爱好者,以介绍优秀人像作品、摄影实用技术、后期技术技巧、专业器材知识、影楼实战经验、化妆造型技艺、摄影行业资讯等为主要内容,涉及艺术写真、婚纱摄影、儿童摄影、人体摄影、肖像摄影、纪实人像、广告人像等摄影种类。

5、《中国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杂志创办于198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综合类大型摄影专业月刊。《中国摄影家》杂志本着服务社会、贴近读者、关注“影”事作为办刊宗旨,已成为广大摄影人的“知心朋友”。

《中国摄影家》杂志一贯坚持权威性、学术性、综合性,并在此基础上全力提升其前沿性、普及性和可读性,为读者着想,急“影者”所需,传播影像文化;

普及摄影知识,时时将一个个精美的瞬间,一幅幅动人的图片呈现给广大读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贡献于中国的摄影事业,以其特殊的语言记录和书写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有什么值得收藏的杂志?

《瑞丽》、《女友》、《读者》、《电脑爱好者》……时尚、科普、励志、学习……林林总总的杂志没看个几十也有十几种,这些杂志,要不就是具有时效性,要不就是那些多有重复的小故事,要不就是一些熟烂于心的学习技巧,其收藏价值不高,往往看过记过就可以了。然而唯独《中国科技纵横》我觉得其最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不仅是因为具有知识性非常强的文章,专业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而且价钱非常便宜。小小的3.9元就涵盖了历史、科技、文化、民俗等等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同类的科普杂志中,可算是一佼佼者,不仅包罗万象,而且物超所值。看着家里收藏的二十几本的《纵横》,俨然一知识百科全书。

从来好事多磨,这我第一次喜欢到起收藏之心的杂志,竟停刊了,在我多次在报刊亭上寻找未果后,在网络上得知了。网上关于它停刊的原因众说纷纭,一是政治原因,二是经济原因。暂且不管其停刊原因为何,网上又一流传,《中国科技纵横》又复刊了,但是却不是随处可买的。这个好坏参半的消息就只能让我带着对旧刊的怀念,对新侃的期待,希望有一天手中能重新拿着那本《纵横》。

请教下列摄影杂志的各自特点和内容,谢谢大家!

《中国摄影》相对层次水平较高,是主流官方刊物,内容深刻,适合摄影专业人士.
大众摄影比较大众,摄影入门和爱好者的首选
摄影之友是广州那边的,适合资深玩家
摄影与摄像很认真刊物,主编温宁和他办的刊物一样认真,真实,内容评测和分析都比较可信,市场化操作不明显.
人像摄影和今日人像一南一北,都是商业人像和人像摄影的主要刊物,适合从业人员和人像摄影爱好者.
忘记写摄影世界这本杂志了,是面向新闻摄影的刊物,新化社办的,图片编辑和新闻拍摄是它的特色.
这些刊物都很好,其中有些我有收藏了它20年一本不少.

上一篇:电力系统专业论文

下一篇:时代经贸有杂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