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夜雨投稿
重庆晚报夜雨投稿
介绍重庆的书籍排行榜 前十
1 《白沙码头》 小说 作者:莫怀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长江水边,山城重庆,一群嚣张的师兄弟,肆无忌惮地生死,肆无忌惮地爱恨。尤其八师兄,身为乐团首席小提琴,一把绝世名琴,一曲贝多芬,云南赌玉,重庆杀仇,爱麻疯女,恋女囚徒,琴心揽月,色胆包天。那嚣张的人生境界,那疑似的重庆性格,让人目瞪口呆,又热血沸腾。
2 《上清寺在哪里》 小说 作者:罗渝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一个初夏的雨夜,一个叫小敏的上海女孩来到重庆。她遵照父亲遗命,要将一个遗物交给在重庆上清寺出家的叔叔,但上清寺早在上个世纪很久前就消失了。在寻找上清寺的过程中,女孩得到“我”和老曾的帮助,得到了爷爷遗留的藏宝图,三人跟随着十二张藏宝图的指引,解开了一个个谜团。
3 《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我用画笔描绘重庆往事》 绘本 作者:裸奔的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网友评价:“为一个重庆人,对这本书是无法抗拒的!!”——作者用朴实真诚的文字,配上轻松、温馨的画面,真实再现了老重庆过去的生活:在巷子口、防空洞歇凉,4路电车,火锅和小面…………看完后让人回到自己小时候,回味那段无法倒回的时光。
一本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书。
4《重庆十八怪》 杂文选 作者:重庆晨报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重庆民间流传着“重庆十八怪”的说法,即七十岁叫“女娃儿”不为怪,八十岁喊“崽儿”很自在,男人染发装“老外”,女人的肚脐眼在衣服外,说话着急像比赛,“言子儿”又多又古怪,“麻辣烫”越热越要卖,不吃小面不自在,爬坡上坎当小菜,坐车没得走路快(堵车),路边打望(东张西望)好愉快,棒棒(力夫)满街找买卖等。
5 《重庆语文》 绘本 作者:蜂窝煤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用绘本形式表现的重庆方言词典,实际上,也是本四川话的方言词典。这是本好看好读的绘本,不仅是针对重庆、四川的读者,我们相信其他城市、其他地域的读者读了此绘本后,依然会或莞尔或捧腹或……
6 《重庆崽儿重庆妹》 杂文选 作者:重庆晚报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重庆晚报[市井]优秀短文选
7 《重庆-寻城记》 游记 作者: 田飞 / 等寻访人 / 黄波 / 李七渝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重庆——是你熟悉的山城 重庆——又是你陌生的古都 儿时的记忆、长辈的述说、耳熟能详的故事,一座熟悉的陌生都市,一幅真实的人文地图,本书是一个闪光的路标,带你寻觅重庆的真实和隐私……
8 《老重庆:巴山夜雨》 作者: 黄济人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应当承认,老重庆没有帝都遗韵,没有十里洋场,没有津门旧事,也没有秦淮旧影。但老重庆有自己的故事,而且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在这本《老重庆――巴山夜雨》中,昔日那混沌零散的老重庆的轮廓,如今渐渐清晰了。
9 《重庆攻略》 作者: 《重庆攻略》编写组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重庆最值得推荐的69个地方(内赠吃喝玩全地图)
10 《中国著名作家笔下的重庆》 作者:重庆作协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本书是一篇散文,收录了重庆的个性、对一个城市和一位老人的祝福成长的女孩、如何进入重庆等内容
巴渝十二景的重庆十二景
一、1760年清乾隆年间巴知县王尔鉴评定的“古巴渝十二景”二、1989年4月1日由重庆晚报、市园林局和重庆电视台联合发起的“新评巴渝十二景”活动,历时一年评出的“新巴渝十二景”三、2008年4月29日揭晓的“巴渝新十二景”(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四、2015年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第四次评选出来的2015新重庆巴渝十二景,评选出了自然景观类、人文胜地类和城市地标类各12处。 古巴渝十二景(1760年)的称誉,得名于清乾隆年间颇有文学和审美素养的巴知县王尔鉴,他在巴渝山水中圈定了十二处最能代表巴渝美色的景致,让其流芳百世,距今已有近三百余年历史了。据说,当年巴渝十二景的选定标准是:“其趣在月露风云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临俯仰,别有会心……空灵飘渺,在有象于无象之间,最称奇妙。别具幽趣,空灵不著色相……”因而,王尔鉴所选取的巴渝十二景,都说得上空灵,美的地方恰巧是难以说清楚的那一部分。当然,巴渝十二景并非完全是王尔鉴个人原创,事实上,在明代的地方志上就有“渝城八景”的记载,而王尔鉴的巴渝十二景,是在此基础上“汰三增七”产生的。古巴渝十二景简介古巴渝十二景分别是:金碧流香 黄葛晚渡 桶井峡猿 歌乐灵音 云篆风清 洪崖滴翠海棠烟雨 字水宵灯 华蓥雪霁 缙岭云峡 龙门浩月 佛图夜雨 1.金碧流香系巴渝十二景之首。从重庆解放碑的邹容路一直沿坡上行至临江位置的最高点人民公园山上,这个位置就是几百年前的“金碧流香”之地了。金碧山是古时巴山的顶峰,汉时在此分祀“金马碧鸡”,宋淳佑年间(1241—1250),制置使余玠在此垒石建金碧台,峭壁秀削。明代,郡守张希召于台上建金碧山堂。清代乾隆年间,郡守书敏也在此建过金碧亭。1929年被辟为“中央公园”,园内栽种有珍奇树木,养有野兽禽鸟。1939年5月3日、4日,日本轰炸重庆,金碧山堂被炸毁。1950年被更名为“人民公园”。金碧山是当时眺望重庆繁华地段的最佳处,在她脚下是重庆的府衙,左川东道衙,右巴县县衙、县学书院,真乃弹丸俯地,政权集中。早在清中期前,金碧山下就已成为重庆文化精英汇聚之地,政治和文化均在此聚首。文人们常吟诗作对结伴登高至此,正所谓居高临下,可俯瞰全城,举目远眺,又水阔天空。江城一览最妙的是当站在这观江制高点时,迎面清风徐来,四处无花无草,却暗香扑鼻。这前人道出的金碧流香,是流徜文人心中,被翻开的扉扉“书香”,和沉浸醉人、涓涓而出的怡然 “墨香”。王尔鉴曾赋诗:“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每一凭栏眺,清芬拂草莱。”2.黄葛晚渡黄葛渡因候渡者有黄葛浓荫庇遮得名,位于南坪涂山之麓,越江心珊瑚坝与南纪门隔江相望,今长江大桥下游、南岸宏声路附近。这是一个摆渡渡口。据考在北宋初年,黄葛渡就已形成,至民国时,渡口达到最为忙碌的繁兴时期。它是古时从重庆城中心通往南岸的重要交通口岸,每当夕阳时分,从此过江的人们延伸占据着很长的渡口,甚而出现着交相争渡的场面。宋人余玠诗曰:“龙门东去水和天,待渡行人暂息肩。自是晚来归兴急,江头争上夕阳船。”清人王尔鉴记载:“南纪门外大江对岸南城坪,有黄葛古树,偃盖渡旁。雨余月际,遥睇江烟苍茫间,舴艋往来,飘如一叶,亦佳趣也。”1980年7月1日,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几个世纪承载着繁忙人们的黄葛古渡就此停止了摆渡。如今时常还听得见家居南岸的人们,津津乐道着当年夕阳西下、人流攒动的盛景。尤其枯水时节, 从南岸登船渡江需经过百十米长的木竹跳板,两旁的栅栏上挂着夜间照明的灯泡,夜色来临,形成了远远就能望见的长长灯带,最早的山城夜景就在暮色夕阳下与长江水、天交映生辉。3.统景峡猿此景座落在现渝北统景风景区,古时名为“桶井”,集中有峡、河、泉、洞等。而“桶井”之名,是因“桶井”境内的峭壁峡谷,酷似桶状,当人入其中有如坐碧井观天之感。之后将“桶井”易为“统景”,也是谓喻此处:集自然山川之灵秀、统天下多种美景之缘故。 桶井峡以猴子和广阔幽深的溶洞闻名。崖上曾经猴子成群,猴儿或攀树援藤,或倒挂嬉戏,给幽静的峡谷带来勃勃生机。清人周开丰曾赋诗:“桶井多奇胜,寻源景不穷。好山偏窈窕,曲径更葱茏。挂树千猿跃,窥天一线通。桃源花落处,几度诳渔翁。”4.歌乐灵音歌乐山因“歌乐灵音”而得名。一说“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一说李冰之子二郎治水有功,玉皇大帝派天宫仙乐队表彰,乐作如闻钧天之音,仙乐风飘,响彻山林。清《巴县志》志载:“山崇五里,层岭密树,松杉翳日,清风倏来则万籁齐鸣,胜于鼓乐。”又云:“登其巅,两江九门宛在眉睫。松泛清涛,响传歌乐,风动谷应,松抛山面千里翠。”“歌乐山群峰耸秀,松桧参天,风雨过之,如闻万籁。”清人王尔鉴曾赋诗:“山回清音远,聿谁弄管弦。崖呜风度壑,松韵雨霏天。讵迓吹笙客,俨来御鹤仙。昔曾赓雅调,云顶响流泉。”相传“歌乐灵音”源于歌乐山顶峰的云顶寺,云顶寺始建于明朝,曾有铜钟一口,铜钟高4米,重3000余斤。昔日,僧众做法事鸣钟,远在20里外都可听到嘹亮的鸣声,大殿屋檐上还挂着12个铜铃,风一吹,铜铃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和着阵阵松涛翻滚十里,动听之极。可惜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为修筑高炉炼钢铁,云顶寺已被全部拆毁,松涛没了铜铃相伴,也就少了独有的韵味。现今的歌乐山在原云顶寺所在的山顶,仍常云雾渺漫,一年累计接近5个月的时间都是雾天,让山之秀色时隐时现,由来就是雾自缥缈松自隐。惜听偶尔传来的阵阵松涛,似又回到风、铃相伴的歌乐灵音。5.云篆风清云篆山距重庆巴南区鱼洞约八公里,形如鱼脊,高耸盘曲。明成化九年(1473年)山上曾建云篆寺,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和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曾进行修缮,后文革中寺庙被毁,几经沧桑,至今还可看到遗址。清嘉庆八年(1803年),这里又修了云篆大寨于山隘,为当时巴县县南五大寨之一,迄今只存一寨门。清人王尔鉴在《小记》中写道:“人行山脊,沿青林翠霭间,宛如云扶足下,随风荡漾,武夷九曲不啻矣。”又赋诗曰:“风送云为御,云盘山几重。如何非象马,偏是走蛇龙。涧影环飞瀑,江涛曲泛松。偶闻樵子唱,余韵袅前峰。”登临云篆山,只见绿树森森,云雾悠悠,侧耳倾听山风穿林,奇云变幻莫测,一会雨、一会雾。迎着拂面的清风,看错落有致、弯曲层叠的稻田,和一丛丛绿树掩映的农家房舍,自然闲雅,待清风将薄雾送向田野间时,天地悠悠山人合一,只想闭目张臂、欲似飞仙,除了空灵飘逸之感,烦恼全抛九霄云外,静观而坐,山风阵阵,鸟鸣声声,恍若与世隔绝。6.洪崖滴翠洪崖是指重庆渝中区沧白路以下,临嘉陵江的崖壁,因崖上还有一洞,此处也唤作洪崖洞。在崖顶上的新华路一带曾经是林木苍翠,树多则蓄水,于是一条小溪从山林间渗出,沿大阳沟、会仙桥一直流到洪崖洞附近,形成一道瀑布悬空而下,落至崖间再顺着岩石自上而下地汇作涓涓细流。在少雨的季节,水就呈星星点点往崖下滴,水珠儿被阳光映透得个个如绿珠碧玉,便有文人骚客们将其称为“洪崖滴翠”。据王尔鉴《小记》记载:“洪崖洞在洪崖厢,悬城石壁千仞,洞可容数百人,上刻洪崖洞三大篆字,诗数章,漫灭不可读。城内诸水逾堞抹岩额而下,夏秋如瀑布,冬春溜滴,汇为小池入江。石苔叠翠,池水翻澜,夕阳返照,五色陆离,莫可名状。至若渔舟唱晚,响答岩音,又空色之别趣也。”洪崖洞也是一处军事要地,在悠长岁月中,洪崖洞这一带相继有过江隘炮台、镇江古寺、东川书院、明代城墙、天成巷街等众多历史遗迹。还是清巴县知府王尔鉴对“洪崖滴翠”以诗吟诵来得妙:“洪崖肩许拍,古洞象难求。携得一樽酒,来看五色浮。珠飞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掩映斜阳里,波光点石头。”7.海棠烟雨溪北从南坪山坞出,沿壑带涧,曲折入江。溪边曾多植海棠,润比温玉。历代墨客骚人常于此曲水流觞,吟那淡烟细雨中的幽姿淑态,吟那朝晖暮霭中的红妆素裹。从前有海棠溪,发源于南山北坡,由西南向东北蜿蜒十余里,一路上接纳了好几条山溪涧流,又忽地转了一个弯,向北注入长江,溪边以前长满了海棠树,每当春雨降临,淡烟微布,细雨如丝,溪流映带,其趣无穷,海棠烟雨由此得名。唐代女诗人薛涛赞美“海棠烟雨”的诗中:“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珍卉异,竞将红缬染轻纱。”王尔鉴也曾作诗赞美:“溪邃怜香国,山容映海棠。轻烟笼晓髻,细雨点新妆。娟秀宁工媚,幽清却善藏。每望望江屋,独立临苍茫。”烟雨、晓月、海棠、溪,一组诗情画意的文字,组成了曾经的南岸区现滨江路段的一组地名。事实上,欣赏“海棠烟雨”的最佳地点并不在南岸海棠溪,而在渝中区储奇门江岸上。由渝中隔江观向南岸,亦真亦幻的雾纱朦朦胧胧地萦绕在整个路段的上方周围,联系它们的是交错有致的沟壑溪涧泛起的层层水雾,轻轻逸向那片曾经的海棠树林渐渐飘向迷离笼罩的南山。那溪是海棠溪,溪的两旁是烟雨路和晓月路。海棠溪的溪水,从南山林间蜿蜒而出,经过长满海棠的树林,再穿过单拱石桥汇入长江。那造型有如一弯新月的单拱石桥,把溪水两边高低有序的人家紧紧相联。每当山雨降临时桥上淡烟微布,丝丝细雨溪流映带,雾绕瓦屋逸然成趣,南岸山城的美景由此得名海棠烟雨。曾有人说“海棠烟雨” 贵在空灵缥渺,在无形和有形之间游离,是靠思、靠悟才能欣赏到的。现在,后来,海棠树早已不再,溪水也被填上了厚土,并筑上了公路(南坪到上新街段),烟雨缥渺的“海棠烟雨” 除了立上的字碑,其景业已消失。8.字水宵灯因长江、嘉陵江在朝天门交汇处的水流,几经曲折相互迂回而天然形成一个酷似“巴”字的古篆体,故有“字水”之称。夜幕下华灯初上时,波光凌照,“宵灯”映“字水”, 山城夜景得雅号“字水宵灯”。赏“字水宵灯”登高为妙,旧时赏“字水宵灯”的三处佳地,分别为“小梁子”(即今人民公园附近)它也是重庆老城的制高点,为观景第一佳处,其后两处为“江北城”(古时仅指现重庆大剧院那一处)和南岸“老君洞”。而现在人们最爱去的观赏点,便是南山“一棵树”,在此俯瞰,可将璀璨映月的双江灯火尽收眼底,看到的两江水有如金带遍绕山峦,山无穷、水无尽,灯海灿无边。清人王尔鉴在编修《巴县志》时曾写道:“渝州凿崖为城,沿江为池,重屋垒居。每夜万家灯火齐明,层见叠出,高下各不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与星月交灿”。9.华蓥雪霁雪霁,即雪停天空放晴那一刻。古时华蓥山为重庆属地。据考,华蓥山大雪初停之时景致使人震撼。华蓥山绵亘川渝四县交界之处,山麓四面环拱,诸峰直出云表。秋冬交际时,松柏苍翠丰满仍无衰败之意。最是引人入胜为冬雪初霁,碎琼乱玉,或无或有,掩映丛林翠霭。至若雪山万叠,日色破寒,琼楼玉宇,霁色斑斓,仿佛牟尼珠光,普现出一个白茫茫的小宇宙。 清巴县知县曾赋诗赞道:“最爱华蓥雪,新晴映玉林。何须披鹤氅,无事待立阴。长啸联风月,空山自古今。光流尘不染,清响度崖音。”10.缙岭云霞缙云山这一名字的由来有多种传说:一说黄帝时,有缙云氏后裔居此。据郡志载宋灵成侯庙碑云:“此山出于禹别九州之前,黄帝时有缙云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于巴(宗)以御魑魅,名基于此”,故得山名。二说因缙云寺而得名。三是据《重庆府志》,在王尔鉴的《缙岭云霞》诗中,其序云:“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古人以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遂为山名。缙云山山脉由东向西分别耸立着9座形态迥异的高峰,其中莲花峰最高,狮子峰最秀,香炉峰最奇,宝塔峰最著名。站在这些山峰上,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都有红霞相伴。暮日西下,置身于重庆北碚嘉陵江温塘峡畔的缙云山,九峰横亘、延绵不断,好似挂在天上的岛屿漂浮在赤色的云海中,赤多白少的云霞被古人形容为缙云,一早一晚斑斓绚丽地映满天空,远古传说里它叫做巴山,易名为缙云山后,由王尔鉴将其美景“缙岭云霞”纳入了巴渝十二景。缙云山素有“小峨眉”之称,国民党元老陈树人游缙云山,曾题诗纪之曰:“不负蜀中好山水,大峨眉又小峨眉。”它不光霞色缤纷,还由于山势落差大,植物多样性明显。上其峰顶“太虚台”可瞰看蜿蜒如碧玉的嘉陵江和北碚森林城市。11.龙门浩月向朝天门奔涌而去的长江,受南山山体阻挡,在过海棠溪后,被靠南岸的一排隆起的石梁顿时劈为内外两流。被“劈” 的长江在此转了一个大弯,石梁外江流湍急,梁内却浩如平镜,内外不同如此分明,巴人称这形似弯月、波平如镜的水湾为“浩”。凸出江面的石梁酷似一尊微微向外流倾斜的游龙,顺着江势连绵而居,中间有一断开处正好疏通着内外水系,由于形如龙门,南宋便有人在其内外两侧刻“龙、门”二字,龙门浩就此得名。清人王尔鉴在《小记》中说道:“水中二巨石,各大书‘龙门’二字,皆宋绍兴中刻......水脉横涌江心,回旋圆转,其形如月。”并作诗以咏之,诗曰:“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魄宁生月窟,月自耀云根。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旧时观之在洪水退去后,浩内水平浪静、浩外波涛汹涌,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每当皓月当空,江舟归来之时泊于湾内,月光照耀下的江面倒映着渔家人燃起的点点渔火,并泛着温柔橘色的波光。文人墨客颂咏此景为龙门浩月、朦胧如画。现“龙、门”二字,已于文革期被毁。新重庆建东水门大桥时,一施工桥墩正好座落于部分石梁上,现露出的部分石梁由于时间冲刷,已变得嶙峋怪异,政府又重新组织刻上“龙门浩月”四字,此湾成一新景,皓月依旧当空,龙门依旧皓月,只是景物全非。12.佛图夜雨建于渝中半岛上的旧重庆主城三面环水,只有西南山脊一线可通往“佛图雄关”,它是连接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谁都想把守这个离城十里的重要关隘,它是历史上诸多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这硬朗朗的历史背景后面却还隐透着“佛图夜雨” 的雅名,明代在这里有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夜雨寺,相传,夜雨寺前曾立有诗人抚摩过的夜雨石,后世逢月夜便有雨水渗出,地气蒸腾,使佛图关烟雨朦胧。大旱之年,井水山泉枯竭,这块青油油的夜雨石却仍在夜间浸润滴水,被老百姓视为灵物,夜雨寺也成了重庆城的祈雨之地。这不仅是传说,《巴县志》对夜雨石作了记载,《陪都要览》也记载道:“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浮图夜雨,以关内有夜雨寺,昔年寺门壁间有青石一块,虽亢旱经月,侵层视之犹津润若夜雨然。”《重庆文物总目》,上面记载:“夜雨寺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坐北朝南,悬山式屋顶。中为抬梁式结构,两旁为穿斗式结构。面阔五间19.2米,进深四间, 通高5.85米,基高0.8米,门前有垂带式踏道6级。位置在佛图关东门--迎庆门内(原114中学内)。”2009年5月,为修建渝中区职教中心的实习操作楼,夜雨寺被彻底毁掉。山临两江,地势高险,水气蒸腾,到了夜晚整个佛图关雨雾蒙蒙,云烟缭绕,宛如江上仙境浮岛。唐李商隐于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从巴州前往梓州任职途径佛图关,在此处借宿时写下的《夜雨寄北》就为佛图夜雨作出了最帖切的注释。佛图关众多古建筑和传说虽已淡出历史,但山上林木仍葱翠苍健,醒目的大黄葛树几百年生长下来,愈加变得枝叶昌盛,惬意山道穿行林间,再极顶远眺,碧玉如带的两江之水,有众桥横卧其上,看道路萦回,高城削天,南北美景,穷收眼底。 由来1989年4月1日,由重庆晚报、市园林局和重庆电视台联合发起的“新评巴渝十二景”正式启动。活动持续一年之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90年4月27日,重庆市第十一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政府对“新巴渝十二景”命名的决定。新巴渝十二景简介新巴渝十二景分别是:大足石刻 山城灯海 四面飞瀑 缙岭云霞 北泉温泳 南山醉花歌乐灵音 统景峡猿 长湖浪屿 独钓中原 南塘溪趣 朝天汇流 由来《重庆晚报》在1989年成功发起举办“新巴渝十二景”活动的基础上,从2006年5月起,又特邀熟悉重庆市景观历史文化背景和现状的职能部门,联合举办“巴渝新十二景”评选活动。评选过程自始至终坚持原则、采取全民推荐、媒体联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评出的景区得到了市民和专家的广泛认同,对提升重庆软实力有促进作用。这也是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全面激活重庆旅游市场的有益举措。2008年4月29日,“巴渝新十二景”揭晓。巴渝新十二景简介巴渝新十二景分为“巴渝新十二景自然景观”及“巴渝新十二景人文景观”,分别是:“巴渝新十二景自然景观”——阿依秀水 长湖浪屿 芙蓉滴翠 黑山幽谷 南泉溪趣 四面飞瀑天生三桥 巫山奇峡 统景温塘 黔江奇海 金佛崔嵬 黄水林海“巴渝新十二景人文景观”——朝天汇流 磁器古镇 山城夜景 彩云白帝 大足石刻 汉丰新城名碑金街 西沱天街 钓鱼古城 红岩丰碑 石宝琼阁 丰都鬼城 明天顺二年(1458年)崇因寺(今长安寺)钟上所铸渝城八景:金碧香风、洪岩滴翠、龙门浩月、黄葛晚渡、佛图夜雨、孔殿秋香、觉林晓钟、北镇金沙。“孔殿秋香”,即指今二十九中处(原为孔庙)桂花胜景。“觉林晓钟”,指今南岸下浩觉林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隐于风景如画的莲花山麓,居山环水,茂林盛竹,古柏参天,黄葛藏月。宋人余玠有诗咏之:“木鱼敲罢起钟声,透出丛林万户惊。一百八声方始尽,六街三市有人行。明朝末年,觉林寺毁于兵乱。清康熙二年,雪痕禅师重建此寺,他的徒弟月江禅师增修了山门和园林,构成了晓钟唤渡、莲峰垂露、龙桥夜月、泉水流香等觉林八景,成为繁盛一时的文人雅士游赏唱和之地。清光绪年间,耿宝煃任巴县知县,此人是个出了名的酷吏,外号“耿剃头”,他接到觉林寺僧违犯清规戒律的举报,遂下令逮办主事僧人,并关闭了寺院,用作幼稚院。从此,寺庙渐损,无人照理,终为废墟,只留得一个“觉林寺”的地名。虽然寺庙已经荡然无存,但巍巍报恩塔,仍旧可以令人领略那“诗成客去香林寂,却听钟声度远山”的韵致,也能感受那“一层快见一尊佛,千丈平临千仞山”的气势。”北镇金沙“指今江北区江北嘴,明朝时,江北隶属于巴县江北镇,故称“北镇”。因其居于长江和嘉陵江边,江北镇嘉陵江边冬季水涸,河滩多有河沙铺于岸边,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闪闪金光,故称“金沙”,远近闻名。
重庆市有多少人口
截止2020年1月23日,重庆市大约有3102.00万人。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城镇化率65.5%。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
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壮丽景观。
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1891年,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
1929年,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负责领导国统区、港澳及海外地区的党组织和统一战线工作,形成的“红岩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民盟、民建、九三学社和民革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均在重庆成立。
扩展资料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常住人口3102万人、城镇化率65.5%。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壮丽景观。
参考资料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市情简介
重庆主城有几大区,最繁华的是哪几个区?
1、重庆主城市区为9个行政区组成的重庆主城市区,通常称之为“主城九区”;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
2、重庆主城区内有五大商圈,分别为:解放碑步行街(渝中区)、南坪步行街(南岸区)、观音桥步行街(江北区)、沙坪坝三峡广场(沙坪坝区)、杨家坪步行街(九龙坡区)。这其中又以渝中区和江北区更为繁华。
扩展资料
重庆晚报讯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域划分的批复》国函[2011]129号),撤销万盛区和綦江县,设立綦江区;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截至目前,我市区县将由原来的40个变成现在的38个。
据了解,行政区划调整后,綦江区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口数将达到120余万,大足区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口将达到100余万。同时,万盛区、双桥区、綦江县、大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行使职权到綦江区、大足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选举产生为止。万盛区、双桥区、綦江县、大足县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别履行职责到新机构成立为止。
据悉,两个新区分别设立綦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大足区人民代表大会。2012年1月20日前,将选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间和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时间,与全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同步进行
参考资料:
人民网 重庆调整行政区
上一篇:现代数码摄影论文
下一篇:草业科学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