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论文摘要模板
日语论文摘要模板
日语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标准的日语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现状微探
摘要 近年我国大学日语教育在目的和方法上,正逐渐从“主要教授日语文法”向“注重日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变。为此,教师从教学法到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日语影视作品因其兼备画面与声音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语教育当中。教师们在应用日语影视作品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关键词 日语教育 日语影视作品 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of Application of Japanese Film Works in JapaneseEducation
TIAN Xiaol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u'nan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Japanese education in our county's colleges, it is gradually changes from "focus on grammar" into "focus on communication ability". For this aim, the teacher attempt a lo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media, Japanese film works are popularly used in Japanese education for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s and sounds, in this process, they receive many achievement, but there still are some problems.
Key wordsJapanese education; Japanese film works; application status
1 对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现状进行考察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近年我国大学日语教育在目的和方法上,正逐渐从“主要教授日语文法”向“注重日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变。但是,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例如张慧霞(2008)对关于我国日语教学目的设定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时,指出了如下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注意了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要求培养语篇水平以上的交际能力,应该说是在试图超越语言技能和知识的局限。但它没有将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上升到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层次,而是始终聚焦在语言运用能力上。”
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承载语言的文化,这一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倡。提倡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在谈及日语教学时,我们不能将日语学习的学习,生硬地割裂成日语语言的学习和日本文化的学习这两个部分,而应该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细川英雄(2002)指出:“语言的学习绝对不是仅仅机械地记忆语法和句型,而是要通过和他者进行相互交流,并且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社会和文化等进行思考”。就我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要顺畅地与自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日本人进行交流,加强日本文化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学习日本文化,跨文化能力培养和训练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网络与多媒体设施的普及,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者一种教学素材而被应用于日语教学当中。在我国的日语教学中,日语影视作品也在多门课程里有所应用。
因其兼备画面与声音的特性,日语影视作品可以向日语学习者提供模拟体验(日语称为「拟似体験」)。这比起由纸张和油墨而制成的传统教材来说,能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加强在日语教育中对日语影视作品加以应用,或许能给日语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帮助。
正因为日语影视作品同时兼备可视可听的特性,所以在日语教学中对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不能只单方面注重日语语言的学习或日本文化的学习,必须根据影视作品属于媒体的一种这一特性,对其进行综合性应用。即,可以将日语影视作品作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资料来进行应用。
基于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教学的有益性和日语影视作品自身的特性这两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对我国综合性大学日语教育中的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教学有哪些具体的益处、实际的日语教学中教师都使用着哪些日语影视作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特点和问题等等。明确这些问题,对更有效地利用日语影视作品大有帮助。
2 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的现状
日语影视作品作为教学手段或教学资料,在国内外的日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一部分,笔者收集了国内关于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现状进行了描述。主要从“教师对应用日语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持肯定态度”、“日语教育中所应用到的日语影视作品”、“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现状进行描述。
2.1 教师对应用日语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持肯定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很多大学都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教学。网络化的实现,奠定了在日语教学中能运用日语影视作品的物质基础。这一物质基础的具备,使教师能够更方便地使用兼备视听特性的日语影视作品来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日语影视作品通过画面与声音,可向日语学习者提供身临其境般的模拟体验,因此被广大日语学习者所欢迎。铁军(2003)在回顾我国日语教学手段时,对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做了如下评价。“这种动感画面配有音声的传媒方式,可生动地再现所需场景。可就一个专题,如:敬语使用、被动态、使役态等进行生动演示,使学生从抽象的讲解中解脱出来,获得听觉、视觉的综合效果”。
通过考察,我们得知很多日语教育者或研究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应用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教学有所帮助。那么,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用过哪些种类的日语影视作品,是本文需要明确的问题。
2.2 日语教育中所应用到的日语影视作品
关于哪些日语影视作品被使用于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的日语教育当中这一问题,2009年12月期间,笔者进行了一次名为《我国综合性大学日语教育中的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武汉大学等四所大学的日语专业的学生。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这四所大学的日语教育中均应用过日语影视作品进行教学,并且所使用的日语影视作品有日语动漫、日语电影、日语电视剧、日语新闻等。
但是众所周知,市面上出售的日语影视作品,原本并不是为了日语学这一目的而生产的,它们原本属于影视产品。虽然有如由国际交流基金制作的『日本语教育用TVコマーシャル集』等专用于日语教学的影视作品,但因其数量很有限,无法满足我国的日语专业的教学活动,因此,很多教师才在日常的日语教学当中使用普通的日语影视作品。在此,笔者认为在讨论日语影视作品的教学作用时,因生产目的和用途的不同,须将专用日语教学的影视作品和普通的日语影视作品相区别分析。
表1
日方在传播日本 文化方面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传播特质,制作的专用于日语 教育的日语影视作品,取得了我国日语教师不错的评价。“由于该 软件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在日语基础教学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孙逊(2004)在讨论日语专用影视作品『写真パネルバング』的作用时曾对专用日语影视作品作此评价。不仅日方制作了专用于日语教学的日语影视作品,我国的日语教育界也有制作专用日语教育的日语影视作品的探索。如由李妲莉主编制作的《日本语初级综合》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尽管中日双方都有制作专用于日语教学的日语影视作品,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日语影视作品总体数量上还是非常少,远远无法满足在日语教学中的 应用。因此,市场上普通的日语影视作品才被教师选择性的、作为补充资料应用于日语教学当中。
为了方便 总结,笔者用表1做一个关于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状况的总结。
2.3 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
虽然不少教师认为在日语教育中应用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教学有所帮助,但是在应用中也因教师的不同而出现了各种不一样的应用状况。
首先,日语影视作品在日本文化和日语视听说这两种课程中被应用的比较普遍。因每个学校课程设置上的不同,日本文化这门课程,有时又被称为日本概况、日本事情等,而日语视听说这门课程也有时则被分为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本影视鉴赏等。以下我们主要从日本文化和日语视听说两种课程来探讨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
(1)日本文化课程中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很多教师认为,在教授日语时不能忽视教授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如王华、李琪(2008)认为:“利用音像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录音或者电影等能反映日本各方面文化的多种形式,直观地了解日本 社会的风土人情、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从而加强对 语言应用于实际的理解。” 但实际上,在我国日语教育中的日本文化课程中,“现在的课堂上基本上以老师讲解为主,教学手段还是采用黑板、粉笔的传统形式,多媒体可见的利用几乎为零”。由此可见,日语影视作品在日本文化课程中主要是当作辅助资料进行应用的。
(2)日语影视作品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传统的日语听说课程中,一般都是利用磁带或者CD等进行教学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很多不足之处。“①教学方法简单。传统的日语听力课几乎都是一台录音机、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②课程教材单一。在听力课教学中教师从头到尾都依赖于一本教材有的院校甚至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由于不同的任课老师而使用不同的教材”。
随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 发展,很多学校也将日语听说课程逐渐转变为了日语视听说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就做了此类转变。“1994年日语专业曾随着全校一同修改过一次教学 计划,对1987年以来使用的教学计划做过比较大的修改。将以往的日语听力课改称为日语视听说。使单纯的听力训练,转变为融视(录像)、听(录音)、说(包括对话在内的口头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日语能力训练课程”。这样的转变过程,客观上成为了普通日语影视作品被大量应用的契机。加之“日语影视作品在中国有非常高的人气”,这也是日语影视作品被大量应用的另一个原因。
宫伟(2007)指出:“对大多数的国内日语学习者来说,如何创造一个人为的、模拟的日语 环境,使他们能够轻松地掌握并熟练运用日语便成为日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教学中引入包括电视、电影、电视剧等在内的影视教材,应该是一条捷径。” 杨钰卉(2006)、张晓燕、王运丽、侯铭铎(2005)、郭玉杰(2007)、李莹(2007)等,也与宫氏持同样的态度。通过以上分析,得知不少教师认为日语影视作品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是相当必要的。
其次,根据日语影视作品的不同,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被应用的方式也不同。
日语电影、日语连续剧、日语动漫等,因其有丰富的台词和对话,往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日语学习者的听力和会话能力等。“目前的大学日语教育中,角色扮演训练法(role play)受到重视,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达成学生的一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日语新闻里则没有大量的台词,因此教师通常将日语新闻当作练习日语学习者的听力能力的素材进行利用。为了方便区别,笔者将上述应用状况总结为表2。
表2
3 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到 实践都证明,在日语教学中应用日语影视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主要有三大问题。即,在对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过程中,日语学习者对日语影视作品的读解能力、教师的“把关员”角色、教学设计中“议题设置”这三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看日语学习者对日语影视作品的读解能力这一问题。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从生活到学习都被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外部环境所包围,但是信息环境毕竟不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坏境,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日语影视作品也属于传播媒体,因此当日语影视作品被应用到日语教学中时,日语学习者必须面对如何读解日语影视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影视作品读解能力这一问题。日语学习者尽管是大学生,但是其价值观、人生观等都还仍然处于需要积极构建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日语影视作品与传统的纸张媒体不同,其传达的信息量非常大,牵涉到的问题面也非常广,如果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影视作品进行学习的时候,缺乏了教师的指导,会产生一些困扰和问题。因此,谈及日语学习者的对日语影视作品读解能力问题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强调教师的“把关员”作用。
“把关员”这一概念来自传播学理论。笔者之所以将此概念引入对日语影视作品的研究当中,是因日语影视作品本身属性所决定的。教师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播放和应用浩如烟海的日语影视作品,必定会在大量的日语影视作品中甄选适合教学的作品进行播放和应用。这样一来,甄选作品的教师,在向日语学习者传授或传播学习信息的时候,无形地在教学环节中就担当了“把关员”的角色。教师如何甄选、甄选的标准是什么、甄选了什么日语影视作品、甄选那些作品的目的是什么、甄选后是如何应用的等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日语教学的状况和效果。因此,在探讨日语教学中的日语影视作品应用这一问题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把关员”角色这一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议题设置”这一问题。教师的担当“把关员”这一角色,不是一个短期的责任。如果一个学期按20周、每周4个小时的课程量来计算的话,一个学期下来,能播放的日语影视作品(一集连续剧按30分钟计算)量也不是很多,这样一来就更加凸显了教师“把关员”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好比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一样,日语影视作品必然也有作品所要传达的意思。教师选择某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必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该影视作品所要传达的意思。一个学期下来,担当“把关员”这一角色的教师,所进行的“议题设置”作用就很明显。如教师在应用日语影视作品时,选择了反映哪些主题的作品、通过播放和应用这些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学习者强调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和知识、通过对这些作品学习后日语学习者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是否有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探讨日语教学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时很关键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但是这些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长期地探讨和研究才能得到有效的完善。
随着 网络等科技的发展,日语影视作品因其可视听的优势也渐渐被广泛应用到日语教学中来,实践证明,这对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都有所帮助 ,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急待解决。此文旨在抛砖引玉,笔者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促进对有关日语教学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探讨的不断深入。
注释
①张慧霞.试论日语专业日语教学的属性.日语研究,2008第6辑.商务印书馆.
②细川英雄.言叶と文化を结ぶ日本语教育.凡人社,2002.
③铁军.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于手段的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1)(总第112期).
④孙逊.多媒体在日语基础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12(2).
⑤詹香桂.跨文化教育中的《日本概况》教学内容.日本学习于研究,2007(3)(总第130期).
杨红,范晓军.多媒体和网络在日语听力课教学中的运用.时代教育,2007.7.
宛金章.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1)(总第112 期).
侯越.论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3)(总第130期).
宫伟.日语高年级听说课中硬是教材的导入.外语于外语教学,2007(7)(总第210期).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标准的日语论文范文
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格式
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格式
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格式是怎样的呢?只有了解了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格式,才能顺利的开展论文的撰写。欢迎阅读我整理的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格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封面:全校采用统一格式(见附表1),正标题使用3号MSゴシック字居中,副标题使用4号MSゴシック字居中(前加破折号),其他项目使用4号楷体字。
2、开题报告(见附表2)
3.任务书(见附表3)
4.成绩评定表(见附表4)
5.目录:另起页;标题使用3号MSゴシック字,“目录”两字中间空3个汉字字符格;内容使用4号MS明朝字,要求标明页码,每项内容与对应的页码之间要求使用省略号分隔开。
6.中文摘要(含关键词):另起页;标题使用3号黒体字,两个标题各自独占行,居中,“摘要”两字中间空3个汉字字符格,“关键词”三字每两字中间空1个汉字字符格;内容使用小4号宋体字,20磅行距。
7.日文摘要(含关键词):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同页,空2行;标题使用3号MSゴシック字体,两字中间空3个汉字字符格。两个标题各自独占行,居中;内容使用小4号MS明朝字体,20磅行距。
8.正文:另起页;
正文文中标题:正文首页不要论文题目,以一级标题“はじめ”开始;余白:3CM,下同;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MSゴシック字,不加粗,独占行,左对齐,末尾不加标点号。一级标题与另一级标题之间空一行;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二级标题以下不空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其它内容全部使用小4号明朝体,20磅行距。
9.谢辞:另起页;标题使用3号ゴシック字,“谢辞”(不用“あとがき”)两字中间空3个汉字字符格,独占行,居中;内容使用4号MS明朝体,单倍行距。
10.参考文献:另起页;标题使用3号ゴシック字,标题汉字之间无空格,独占行,居中;内容使用小4号宋体字(日语文献使用小4号明朝体),单倍行距。
11.注释:另起页;标题使用3号ゴシック字,“注释”两字中间空3个汉字字符格,独占行,居中;内容使用小4号明朝体字,单倍行距。用以下形式:[注1][注2]等……
12.附录:另起页;标题使用3号ゴシック字,“附录”两字中间空3个汉字字符格,独占行,居中;内容使用小4号明朝体字,20磅行距。
13.封底:另起页,空白。
14、“附表2:”“4号宋体”“行距”等类似的字符是对作者的提示,交稿时须删除。
知识扩展:论文写作过程中日语论文答辩稿
こちらの各位の先生、こんにちわ!私は日本语科の四年生xxxともしま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愿いいたします。私の论文のテーマは中日若者の结婚観の比较です。この论文はx先生に指导されて完成できますので、ここで特にx先生に向って深い感谢の気持ちを表して、それに他の先生が忙しところを、私の论文の答弁に参加して心から感谢しております。
社会は発展して、人々の思想もとても大きいな変化が発生して、高い要求、高い品质な生活を求めて、自由を追求する。しかしどんな制限がない自由だったら、人々は婚姻に対してあこがれを満たして、でもとても恐れ慌てる。间もなく婚姻が嫁がせる年齢を议论することに直面して、文章を书く原因は若者をいくつか助けをあげることができるとおもいます。
本论文は四つの部分からなっている。
第一部分は中国の若者と日本の若者の结婚観の特徴、両国に存在する社会现象を简単にまとめる。
第二部分は両国の结婚を绍介する。恋爱観や结婚観の変化の原因を探し。
第三部分は両国の若者の结婚観の优れた点と欠点を通して、共通点また差异、解决本を研究する。
最後に、この论文はたくさんの不足なところが存在して、ご高教を仰ぐ。
翻译:
这里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日语系四年级的xxx,请多多关照。我的论文题目是中日年轻人的结婚观的比较。这篇论文由x老师指导完成,所以在这里向特别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的心情,并且其他的老师也在忙碌的地方,参加我的论文的答辩从心里感谢。
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高高的要求,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追求自由。但是,如果没有什么限制的自由,人们就对婚姻充满了憧憬,但是很着急。不久就要面临婚姻的年龄,写文章的原因可以给年轻人或帮助。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的结婚观的特征,简单地归结两国存在的社会现象。
第二部分介绍两国的婚姻。寻找恋爱观和结婚观的变化的原因。
第三部分通过两国年轻人的结婚观的优秀的点和缺点,共同点又差异,研究解决书。
最后,这篇论文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存在,请指教。
拓展阅读:日语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一、论文答辩——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三、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四、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五、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六、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七、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八、论文答辩——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日本文化日语论文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反映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之中,离开语言所依赖的文化背景,就很难真正学好一门外语。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日语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从日语构造和日语运用看日本文化
摘要:“人的思考习惯”是指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共同拥有的一种认知习惯的总和,它是人们每天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思考和行为模式的基本,这些集合起来就成了文化。总之,用某种语法构造说出来话的意思是以说话人的认知习惯为前提在文脉中产生的。在这里面,又是和作为文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要弄清楚作为文化基本要素的人们的思考习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语言。
关键词:言语文化学;言语意识;言语表现;日本文化
牧野成一说过,言语文化学既不是用文化来解释言语,也不是用言语来解释文化。假定可以显示某种言语现象和文化现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那就要通过明确地提出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来证明言语与文化的有机性,有缘性。总之,所谓言语文化学,是一门以已经作为社会习惯确定下来的言语的,文化的各个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和两者有关系的普遍的媒介物,达到科学的记述的目的。本文即从日语的言语文化分析的视点,弄清楚日语和日本文化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一、日语构造里的文化
(一)词汇与日本文化
作为单词的总和的词汇,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生活在里面的人们的思考方式。
1.词汇中反映的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错
日语词汇里,反映了日本固有的要素和外来要素混合的文化。例如:和语•汉语•洋语混在一起。比如我们仅限于衣食住方面的话,衣方面,有「着物」「ゆかた」「帯」「寝巻」和「シャツ」「パンツ」「パジャマ」等,食方面,有「米」「汁」「豆腐」「すき焼き」「酒」和「スープ」チーズ」キャンディー」等,住方面,有「玄関」「ふすま」「縁侧」和「ドア」「ベランダ」等。所有的都包含三种语种,这三种语种的竞争,正反映了日本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错的姿态。正是这种二重构造才是日本文化的特征。
2.特殊的一群――拟情词(拟声词•拟态词)
金田一春彦教授认为,在很多言语的词汇体系中都是空白部分的拟情词的存在是日语词汇独特的一个特点。都说日语里拟声词和拟态词多,虽然不能说这是日语独有的特色,但是这种单词的多用是感觉的,非分析性的事物认识的一个例证。例如:イライラ•ムシャクシャ•ヤキモキ…等等,对外国人来说很难理解吧。ホットする•ハレパレとした気分•スッキリした•(胸の中が)モヤモヤしている•ウンザリだ•ガッカリだ……等等,总是把感情状态分得特别细,有时描写很激烈的动作的状态的语句非常丰富,被经常和频繁地使用。ショゲル•フサギコム•ムクレル•ムカツク•ジレル•イラダツ•侘ビル……等等,对于把这种不断地感情的摇摆的心情分得如此之细的日本人来说,如果让他们生活在没有拟情词的“意思世界”里的话,他们一定会感觉到非常痛苦。
(二)语法里的文化
1.语序
日语是所谓的SOV(主语+宾语+动词)的语序。即:不仅是句子的信息,句子基本的意思构造不到句末是不能理解的。例如: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した。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たかったんです。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したか。
句子是记叙句,否定句,还是疑问句不到句末是不知道的。可以说一直到句末都有悬念。如果把句子的信息当作是内部的话,像日语这种语序的语言,到达内部的过程就不显得唐突,比较缓和。从听者来看,不能从句首就能把握整个句子,而是从外部慢慢地到达内部。
2.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使用选择
(1)不使用“他动词句”而选择使用“自动词句”
お茶が入りましたよ。(自动词句)
お茶を入れましたよ。(他动词句)
这是说话人给对方倒完茶之后的场景。这个时候,不用他动词句「お茶を入れましたよ」,而是多用自动词句「お茶が入っていますよ。」通过用说“茶已经倒好了”这个显示结果的句子,来抹掉主语“我”,这是一种不涉及到是“我把茶倒好了”的说法。如果使用他动词的话,就成了包含有“我为了你把茶泡好了”这种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恩惠的说法,会让对方不愉快。
(2)取代使用“自动词句”而选择使用“他动词句”
部屋を散らかしていて、すみません。(他动词句)
部屋が散らかっていて、すみません。(自动词句)
前者和后者都经常被使用。前者的他动词句子是说明把房间弄的很乱的是自己,有一种给对方带来不愉快而道歉的表达方式。后者的自动词句子只是说明“房间很乱”这个状态,至于是谁的责任则比较暧昧的说法。这种情况下,比起用自动词句,用他动词句对道歉的心情更强烈些,会给对方更好的印象。
使用自动词句还是使用他动词句有以下的倾向:
自己(动作主人)直接或间接的会给对方带来负面的影响的情况,如果使用自动词句,容易招来“回避责任”的误解,所以为了确实的给带来麻烦的对方传达道歉的心情,比起用自动词句,有更多的会选择使用他动词句的倾向;
自己(动作主人)特意采取给对方带来正面效果的行为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他动词句,可能会给对方一种“强加于人的好意”“自我主张”等的印象,所以更倾向于使用自动词句,而不是他动词句。
二、日语运用中的文化——言语
意识和言语行为(一)定型化的寒暄语――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所谓寒暄是指人和人见面的时候或分开的时候互相交换的礼貌的行为或语言。通过说这些话语向对方显示敬意或亲近的心情,使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顺畅。
说到寒暄语,包括:①人跟人见面的时候,“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元気ですか”等;②表示欢迎的时候,“いらっしゃいませ”等;③分开的时候,「さようなら」「おやすみなさい」等;④回家的时候,“ただいま”“お帰りなさい” ;⑤出门的时候,“いってきます」”“いってらっしゃい”等;⑥吃饭的时候,“いただきます”“ごちそうさま”等。
日语中说这种固定的寒暄语是非常普通的习惯。 “毎度ご来店くださいまして有难うございます”“毎度ご乗车有难うございます” 像这种固定的寒暄语在日本社会中也是非常广泛地使用。而在很多其他语言中这种固定的句子是一个空白的部分。但是,对日本人来说,根据用不用寒暄语,用什么样的寒暄语,可以显示对人关系的很大的不同。有可能出现只是因为没有用寒暄语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而相反,也有只是一句寒暄语而成为点亮了对方心里的暖灯的情况。总之,寒暄语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油被使用,如果没有寒暄语,就会成为一个很难居住的世界。
(二)支配敬语行为的心理
谁都知道,日语的敬语非常发达。尊敬人的心情在哪个国家都能见到,但是把它发展到整个语法和词汇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不能不说是日语的一个特色。在日语里,除了身份,地位等社会地位以外,职业以及相关的业务里自己从属的社会、年龄、性别等的差别等等这些要素规定了当事人的用语。不仅如此,这种不同,在谈话双方之间产生了落差的时候,必须选择可以均衡这种关系的话语。
一般使用的敬语的规则是,根据对方或话题中出现的事物跟自己的关系(上下•亲疏•利益关系),使用相适应的词句。当然也会考虑“待遇表现”或“品格语”。支配日本人言语行为的条件有很多,最主要还是由“敬意” 的表达方式和微妙的对人意识里的“心里距离”的拿捏这两种来决定的。总之,就是是否把对方和对象纳入“自己人”的范围,根据这种和自己心里距离的远近来决定采用何种用词。
三、结语
日语和日本人的意识互相影响,成为一体,形成了日本列岛上独自的一个精神空间。可以被称作“民族的精神空间”。这也同时可以称作“民族的言语空间”。“日本人像”也好,“日语像”也好都可以从中得到反映。本文以日语的言语文化分析为视点,从日语构造和日语运用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日语像”和“日本人像”。可以说通过一些词汇,语法和几个言语表达方面,一定程度上弄清楚了日语和日本人的认知习惯及日本文化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日语和日本文化的联系仅就在以上两个方面也都远远不止这些。例如,还包括日语中反映日本这个民族擅长和不太擅长的方面,日语中可以反映喜欢用自动词发想的日本人,授受动词的多用,被动语态的妙用,沉默的日本人,人称代名词的省略,暧昧表现,婉转的拒绝等等。这些都当作今后的课题来讨论。
参考文献
[1]佐竹秀雄, 西尾玲见.『敬语の教科书』[M]. ベル, 2005.
[2]田洼行则. 『视点と言语行动』[M]. くろしお出版, 1997.
[3]彭飞. 『日本语の配虑表现に関する研究』[M]. 和泉书院, 2004.
[4]彭飞. 『外国人を悩ませる日本人の言语惯习に関する研究』[M]. 和泉书院, 1990.
[5]牧野成一. 『ウチとソトの言语文化学』[M]. アルク, 1996.
[6]水谷信子. 『心を伝える日本语讲座』[M]. 研究社, 1999.
[7]森田良行. 『日本语の视点』[M]. 创拓社, 1995.
[8]森山卓郎.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日本语』[M]. 岩波书店, 2004.
[9]芳贺绥. 『日本人らしさ构造』[M]. 大修馆书店, 2004.
[10]渡辺実. 『日本语概说』[M]. 岩波书店, 1996.
浅析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影响
摘 要: 成语是民族语言发展的产物,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是语言词汇的精华。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会在语言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促使成语的形成。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论述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产生、发展及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日语成语 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积淀,更是文化的映像”[1]。语言中存在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与其民族和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息息相关。正如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所说:“言叶はそれを生み出した社会的文化であり、文化的视点を离れて言叶を考えることは生きた本当の言叶を眺めることにはならないであろう。”[2](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成语作为语言文化中文化性最强的一个部分,更是民族文化精华的体现。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势必在语言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促使成语的形成。学习和掌握成语既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文化能力,文化能力的增强必将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日本文化纷繁复杂,并且吸收多国文化的精华,拥有大量的成语。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三方面简述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引起人们对成语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视,进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日语成语,并在语言实践中准确地表达成语的意义,避免由于不了解日语成语的文化背景而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日本权威词典《国语大辞典》这样解释成语:“古人が作って、昔から屡々用いられて来た语句、合成语、熟语など二语以上が缠まってきた言叶。”(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词句、复合语、熟语等由两字以上构成的语言)可见日语成语包括汉语中的二字四字词组、谚语、惯用语句、格言、歇后语等。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必将与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3]。日本人自古以来生活在四面环海的岛国,盛产各种鲜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从最普通廉价的「鰯」到最稀少昂贵的「鲷」都大量出现在成语中。「鰯の头も信心から」(精诚所至);「鲷の尾より鰯の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鲭を読む」(故弄玄虚);「鳗登り」(扶摇直上);「鲍の具の片思い」(一厢情愿);「虾で鲷を钓る」(抛砖引玉);「山芋が鳗となる」(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鲈庖丁」(尔虞我诈);「鼈が时を作る」(异想天开)等。正是因为“鱼”是日本民族饮食的主角,所以在日语成语中鱼的种类被详细地划分,各类鱼的形象特点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因为日本的海产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海产品,所以日本民族对食品调料便不像大陆民族那样急切和讲究。在日本很长时间只把「塩」和「味噌」作为调料品。「塩」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因此各家各户味道都一样。但是用大豆做的「味噌」每个人做的味道都不相同。如果自己做的「味噌」比别人的都香,就是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于是便有了日语成语「出前味噌」和「味噌が上がる」(自吹自擂);「味噌を擂る」(阿谀奉承)。但是如果配方比例出了问题,「味噌」就会做失败,所以「味噌を付ける」就是“丢人现眼”的意思。此外,「味噌もくそも一绪にする」(好坏不分);「味噌が腐る」(指嗓音太坏)等。
日本列岛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特别恶劣,以种植水稻谋生。引水灌溉是种植水稻的重要必备条件,因此各家各户经常发生水源纠纷,成语「水挂け论」(争论不休)。日本民族以大米为主食,相关成语有:「他人の饭は白い」(家花不如野花香);「花より団子」(舍华求实);「朝饭前」(一蹴而就);「冷や饭を食う」(坐冷板凳);「饼は饼屋」(无论做什么事情还得依靠行家);「同じ釜の饭を食う」(亲密无间)等。
日本频繁受到台风、地震、海啸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古代日本民族对一切自然现象都十分恐惧、敬畏,他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灵魂的,都是神的化身。日本民族信奉「神」「霊」「鬼」,认为「鬼」是「神」从天上、海上、山上派遣来到地上后的变形,它力大无穷、冷酷无情,非常可怕。由此产生「鬼に金棒」(如虎添翼);「鬼の空念仏」(虚情假意);「鬼の井沼に洗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心の鬼にする」(横下一条心);「鬼を酢にして食う」(天不怕地不怕)等。在威力无比的神和大自然面前,人要生存下来就必须祈求神灵的庇佑。日本全国各地遍布大大小小的「神社」,里面供奉着不同的「神様」,每年都要举行各式隆重的祭祀活动,日语称之为「祭り」。「最初の祭り」指非常隆重、热闹;而「後の祭り」指错过了时机,毫无意义。
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在日本列岛上生存繁衍,岛国文化是日语成语的生命源泉。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文化形态的象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4]。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会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成语。
日本民族自古以来信仰「言霊」,认为语言具有不可思议的灵验力。这种灵验力既能带来吉祥,又会招致灾祸。心里期盼的吉祥如果随便说出来,「言霊」就会失效。日本民族对自己的语言慎之又慎,主张「言叶多きは悪し」(言多必失);「沈黙は最大雄弁なり」(沉默是最佳的雄辩);「口は祸の门」(祸从口出);「言わぬが花」(不说为妙)。由动词「言う」构成的成语绝大部分带有贬义:「言い落とす」(信口开河);「言いふらす」(散布谣言);「言いまくる」(口若悬河)等充分反映日本民族对发言的消极认识。
「花道」「茶道」在日本民族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闻名世界境界极高的艺术。成语「草花三年」指学习插花是从最一般的插草花开始练习的,但是要插得好至少要勤练三年,以此成语强调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茶道」的礼仪作法非常难,但是早晨吃的普通的「お茶の子」是谁都会做的最简单的事,由此便有了成语「お茶の子さいさい」(轻而易举)。茶艺不精,随随便便泡茶有了成语「お茶を浊す」,指含糊其辞、马马虎虎。以茶为题材的成语还有「茶にする」(爱理不理);「灭茶苦茶」(乱七八糟);「番茶も出花」(旧貌换新颜)等。日本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日语成语生存的肥沃土壤。 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朝夕相处。
某些动植物的特性在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日语中就有很多以动植物设喻的成语。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自古以来深受日本民族的喜爱。樱花花期极短,但它齐开齐落、绚丽缤纷、轰轰烈烈的“集团主义美”,在凋谢前依然保有高尚风范,这些都是日本民族毕生所追求的崇高品质。在日语中有许多以樱花为主题的赞美的成语:「桜は花に现れる」(才华横溢);「桜は七日」(在短暂的一生中也要干出宏伟的事业);「三日见ぬ间の桜」(世事无常)等。日本两大重要的节日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一定要插「菖蒲」,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一定要装饰「菊」。但是节日第二天六日的「菖蒲」和十日的「菊」就没有任何用处。成语「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就表示错失了良机,没有任何价值,意同汉语的“雨后送伞”。
「河童」是日本神话故事中虚构的动物形象,擅长游泳,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深得日本人的喜爱。「陆に上がった河童」(虎落平川);「河童に水泳に教える」(班门弄斧);「河童の川流れ」(淹死会水的人)。「鹈」是专门吃鱼的,它吃鱼时是一口将鱼整条吞下。借用这种现象成语「鹈呑みにする」比喻不求甚解,或是上当受骗。「亀」是日本民族非常喜爱的动物,人们认为「亀の甲より年の功」(姜是老的辣),希望「亀は万年」(像龟一样长寿)。日本民族认为自己的体内都栖息着「虫」,这些「虫」长得什么样、藏在体内什么地方谁都不知道,平常这些「虫」潜伏在体内某个地方一动不动,让人没有任何感觉,但是一有时机它们就会行动起来令人难以对付。这些「虫」操纵指挥着每一个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于是产生了很多以「虫」设喻的成语。「虫の居所が悪い」(心中不快);「腹の虫が纳まらぬ」(怒气难消);「虫すが走る」(令人作呕);「虫の知らせ」(事前预感);「泣き虫」(爱哭的人);「弱虫」(胆小鬼)。而「虫がいい」指体内的虫子在洋洋得意地任意摆布着人的行为,不管别人的感受,意同汉语的“自私自利”。此外,日语中还有很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猫、狗、牛、马等设喻的成语,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动植物是日语成语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对于这些带有特殊民族文化烙印的成语,一定要在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才能避免误解、误译、误传。
三、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会给人的思维产生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动力。思想文化渗透同时伴随着语言渗透,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再现不同的文化传统。
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经历多个时期。中国的“道教”最早传入日本,日语成语「六神主なし」(六神无主),「六神」就是指道教中的“心、肺、肝、肾、脾、脏”六脏之神。随着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中国古代提倡的“修己治人”的儒学也传入日本。儒教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成为日本民族为人处世的原则,并对日本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产生很多蕴含儒教思想的成语如:「孔子の倒れ」(人无完人);「犬に论语」(对牛弹琴);「男は松女は藤」(男尊女卑)等。公元六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日本人的人生观,成了日本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佛教中把善恶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最高的无色界称“有顶天”,能登上这一最高境界当然是欣喜若狂,于是有了日语成语「有顶天になる」(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僧人们每天赤脚行乞,晚上回到寺院一定要洗净脚才给信徒们讲经说法,所以「足を洗う」表示洗手不干。和佛教有关的成语还有「仏顶面」(板着面孔、绷着脸);「仏の颜も三度」(事不过三);「お释迦に経を闻かせる」(班门弄斧);「有为转変は世の习い世」(世事无常)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日语成语已深入日本人的生活。宗教信仰给日语成语提供充足的养分。
综上所述,日语成语丰富多彩,充满智慧和创造力,是蕴含日本文化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更是日本文化的精华和核心的体现,在文章和交流中使用率极高。我们必须重视对日语成语的学习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并不断提高日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苏金智.语言·社会·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出版社,1994.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尚学図书辞书编集部.故事·俗信ことわざ大辞典[M].日本:小学馆,1982.
[6]古学谦,刘鸿鳞.汉日成语谚语对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日语论文的はじめに都写些什么,我看日语论文范文的はじめに一般都分三个部分,都写什么内容啊?
はじめに 在中文论文里就是“前言(摘要)”的意思。写的内容包括有:
1 、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动机是什么
2、这篇论文是怎么个论证过程。用什么手法论证。
3、这篇论文最终要起到个什么作用。对作者,对论文写的对象有什么影响。
论文摘要的书写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做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
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
扩展资料:
论文书写一般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关键词定义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论文装订
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文
上一篇:老挝会计准则论文
下一篇:时尚杂志封面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