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橄榄古典音乐杂志

发布时间:2023-12-09 09:52

橄榄古典音乐杂志

无论是古典作品的现代演绎、经典版本的终极对比;还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作品、突破类型疆界的“出圈”之作。在今日纷繁复杂的音乐图景中,橄榄古典音乐邀请众多音乐家、艺术家、评论人、媒体人一起为你呈现属于今天的古典音乐聆赏歌单,并通过这些精挑细选的音乐作品,反思古典音乐之于现代社会的必要性。

我们关注古典音乐的最新发展,动态歌单“月度古典唱片推荐”将于每月首个周五定期更新。

此外,我们也关心古典音乐与今日世界的广泛对话。从冬奥会到近日的俄乌冲突,我们都尝试从古典音乐的角度与之沟通。

人们都说,音乐表达的内容远非文字可比拟,一般我们说起当代音乐,特指的是那些承袭西方古典音乐传统并在20、21世纪进行大步革新的新作品。

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不公平,难道那些在当代创作的流行乐、爵士乐、电子乐等作品不能被称为“当代音乐”?

但也不要过度迷信当代音乐这个标签,许多被媒体、唱片公司归类为当代音乐的,其实它们的创作观和方法论并不属于“当代”。

在这份定期更新的歌单中,我们尽量去芜存菁,呈现一个相对准确的“当代音乐”声景。

橄榄树的原唱是谁啊?

橄榄树的前世
开创流行古典风的一首《橄榄树》,1979年由齐豫唱红。《橄榄树》原唱者齐豫,当年因为参加台湾民歌比赛获得冠军,而一脚踏进音乐界。1979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橄榄树》,清新如诗的风格,受到了欢迎和肯定。齐豫并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但是带她走入这一行的启蒙老师李泰祥,却有着严谨扎实的专业学院背景,尤其他创作的《橄榄树》,更可以说是为流行歌坛开启古典新纪元之作。

李泰祥的音乐和三毛的词,因为偏向艺术风格,所以不容易诠释,不过遇到对音乐有着相同敏锐感受力的齐豫,却创造出令人惊喜又与众不同的风貌。齐豫出色的嗓音及独特的个人风格,为《橄榄树》注入了丰富的生命和情感。

词:三毛 曲:李泰祥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甚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麽流浪为什麽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轻音乐跟New Age音乐怎么区分?

  他们有关系吗?
  60年代末期,德国一些音乐家将电子合成器音响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兴表演方式,启迪了许多新进音乐家运用更多元的手法开拓新的领域。该时期的音乐己具备了New Age的发展雏形。到了70年代,在一群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New Age得以正名,他们把这种非流行、非古典、具实验性质的乐风取名为New Age,它指的是一种“划时代、新世纪的音乐”。90年代的今天,New Age音乐呈现出了更多样化的风貌。乐界已形成一股百家争鸣、各拥其妙的新势力。正因如此,New Age不只是一个单纯界定乐风区别的名词,而是象征着时代的演进、形而上精神内涵改良的世纪新风貌。
  到底New Age要怎么去形容呢?就以古典音乐中的“四大要素”来归纳出New Age的特性吧!

  1.节奏:
  New Age的节奏很多是存在于音乐自然的律动与音符的强弱之间。其实,大部分NewAge之所以要摒弃传统的节奏,是因为有了鼓、贝司与打击乐器,音乐的形态就会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着风一般的流线姿态。

  2.旋律:
  New Age的旋律就与流行乐完全不同,其即兴演奏的味道很浓。聆乐者不仅很难记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终止。这也就是New Age音乐结构赋予大家极大想像空间的原因之-。

  3.和声:
  New Age所用的和声大部分是相当和谐的,不协和音在New Age里使用甚少。这也是为何New Age听起来予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4.音色:
  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满朦胧氛围,老实说,听New Age听到深处时,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变幻。

  除了这音乐的四大要素之外,New Age最大的魅力就是赋予聆听者一个极大的想像空间,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无限的想像空间中驰骋。
  ————————————————————————
  所谓轻音乐,正确的定义应该是用现代的手法来表现古典音乐,用通俗手法改编或翻唱其他音乐作品,或流行音乐,或民谣等。

  在西方,其实没有“轻音乐”这个说法,所谓的“light music”,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在西方音乐辞典里,根本找不到这个词汇,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弦乐。在美国,轻音乐盛行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中期。到了80年代,重心逐渐转移到东方,到了90年后期,逐渐开始没落。

  轻音乐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中国,所谓的欧洲三大轻音乐团,都曾经派团到中国演出。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文化。在那个资讯匮乏的年代,轻音乐让人们陶冶情操,平稳自己不安躁动的情绪。80年代末,每天下午五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外国音乐欣赏》栏目里,几乎清一色轻音乐;而每个星期天早上10点半,乐迷们会事先备好1角6分钱一节的5号电池,准时打开三洋牌收音机,在《立体声之友》里聆听整整一小时的轻音乐。相对于严谨的交响乐,轻松的轻音乐更容易让大众接受喜欢。

  随着1985、1986年詹姆斯·拉斯特、保尔·莫里亚等欧洲轻音乐相继访华,理查德·克莱德曼1991年首次访华,用钢琴曲改编了《太阳最红》,80年代末90年初,是轻音乐在中国的全盛期。就在那时,欧洲三大轻音乐团,理查德·克莱德曼,神秘园等名字,开始成为音乐时尚的流行词语。

  三大招牌

  相对于交响乐,轻音乐没有太强的冲突,而以旋律的流畅优美为特征。当人们的内心充满烦躁时,它能掏空你的灵魂,揉碎后,再把你重新引向平静。在那些容易失眠的夜晚,人们常会用很小的音量,播放一些呢喃柔美的音乐给自己听。让优美的旋律,替代可怕的黑暗与寂静。不论是肯尼·G带着另类爵士风味的萨克斯风,还是神秘园里弥漫着令人销魂蚀骨的天籁气息,不论是班德瑞那呼啸的风声与排笛的共鸣,还是克莱德曼如泣如诉的秋日私语,曾经就这样熨平了无数心灵。

  三大乐团中,保罗·莫里亚的音乐最洋气。这位翻版演绎莫扎特乐曲的高手,却以改编流行金曲和电影音乐而著名,像《橄榄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大约在冬季》等。保罗对迪斯科和摇滚乐并不一味地排斥,而是将一些有特色的元素融入创作中。

  相对前者,詹姆斯·拉斯特的音乐更加典雅、亮丽。意境很完美,很大气,配器种类虽然不是很多,但弦乐效果很出彩。

  曼托瓦尼的技巧娴熟程度登峰造极。下飞机仅仅两小时,调音20分钟就立马演奏。没有深厚的配合功底,普通的弦乐乐队是绝对做不到的。曼托瓦尼是唯一没有亲自来华的音乐家,他的音乐结构严谨,比较偏向古典和学院派。或许是过于民族化,不易被东方人所理解。

  风华没落

  然而,然而作为一种介于古典与流行的音乐形式,轻音乐的地位变得越来越尴尬。随着摇滚、爵士等音乐在亚洲的崛起,轻音乐逐渐开始没落。

  如今,不论在欧美市场还是亚洲市场,轻音乐已经不再成为通俗音乐的主流。靠翻唱流行音乐和翻版演绎古典来赖以生存,注定了轻音乐缺乏自己独立的深刻内涵。流行的变异,只代表形式的转变,而并非其自身不可被其他音乐形式所替代。配器的刻板,让喜新厌旧的人们感到厌倦。随着文化的不断放开,音乐风格的多元化,使轻音乐迷们迅速分流。

  年轻一代的乐迷,喜欢不安分。他们爱听摇滚、Hip Hop,R&B,早已经把那软绵绵的“海蛰皮”音乐打入酒店与餐馆,让其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牙缝消遣。学院派们更是对其嗤之以鼻,认为其终究上不了大雅之堂。一些音乐学院的学生们甚至鄙视地称其为“music rubbish”(音乐垃圾),质问这些在西方早已没落的音乐,为什么要让我们中国听众来消遣?他们认为,轻音乐团来华演奏的受欢迎,并不代表它就是最好的。如果轻音乐再不思改变,突破自己的局限,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轻音乐会将会变成一场老人的聚会。

  一点儿也不错,翻翻那本名叫《轻音乐》的流行杂志,你一定会吓一跳。重金属的摇滚,节奏强烈的Hip Hop,让耳朵感到阵阵的压力。轻与重之间,那个名叫詹姆斯·拉斯特的老头儿,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仿佛已经化作上世纪被人遗忘的尘埃。

中国四大钢琴王子都获得过哪些国际奖项?

1.郎朗
朗朗可以说是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中国钢琴家,他曾经在五岁大时就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而9岁的时候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14岁又考入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15岁的时候就被全球最大的音乐经济公司签约,当时他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最年轻的职业钢琴家。
而朗朗第一次为全球所知,则得益于17岁时在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上,安德鲁·瓦兹的身体不适,从而他获得了一个好机会,代替安德鲁配合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最终也因此一战成名,后来全球一流的乐团都开始向他递出橄榄枝,最终他也成为了中国著名钢琴家中的天之娇子,世界上最贵的十个钢琴榜首朗朗就曾经演奏过。
2.李云迪
李云迪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丝毫不比朗朗差,在18岁的时候,李云迪就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收入囊中,他也因此享誉全球,甚至一度登上了美国财经杂志和日本时代杂志的封面,也是首位登上这两本杂志的中国钢琴家,同时杜莎夫人蜡像馆也因此为他定做了蜡像,李云迪随后被全球最大古典音乐唱片公司签约,被欧洲媒体称为"中国的肖邦”,所以也列为中国著名钢琴家的前列。
3.孔祥东
孔祥东曾经也被认为是钢琴界的天才选手,甚至被西方称为一个世纪才出一个的天之骄子,曾经巡演过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现代国际乐坛上最为活跃且著名的中钢琴家,所以他的影响力和技术也是丝毫不差于以上两位的。
4.吴纯
吴纯这个名字虽然相比前面三位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他也是非常著名的中国钢琴家,首先他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国际博士学位的钢琴家,曾经也同样受到了欧洲媒体的肯定,称他为"在欧洲闪耀的中国钢琴之星”,从4岁开始就学习钢琴,仅仅13岁就以榜首的成绩考入了武汉音乐学校,后来留学前往乌克兰,获得了16项的国际大奖。
诗人”、“中国的肖邦”。
郎浪月(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中国钢琴演奏家,联合国和平使者[1]。
1997年12月,郎浪月与IMG经纪公司签约,开启了职业演出生涯[2]。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进行100周年百年庆典巡演。2002年,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3]。2003年,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协奏曲名录》。2008年,获得美国录音师协会颁发的“艺术荣誉奖”"。2010年,获得国际门德尔松大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4]。2013年,获得“全英古典音乐奖"年度国际艺术家奖;10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郎良授予了"联合国和平使者"称号。2015年,凭借专辑《莫扎特》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颁奖典礼"年度器乐演奏家大奖〈钢琴类)。2017年8月,获得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音乐视频杰出贡献奖;12月,获得"商业星力量巅峰人物年度盛典"年度实力音乐人奖。2019年,获得"法国胜利大奖",成为首位中国获奖者。

上一篇:杂志检索号是什么

下一篇:湖北理工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