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户外探险杂志羌塘

发布时间:2023-12-11 04:04

户外探险杂志羌塘

《七十七天》是中国首部户外题材3D探险剧情片,《七十七天》以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创作,影片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前期的筹备工作,正式展开拍摄之旅,影片开拍地选在了荒凉、寂寥却又别样美丽的可可西里,导演和全体主创人员将面临在极端环境下拍摄的重重挑战,而主演赵毅更是身负重任,不仅要挑战多变险阻的气候、地形,还要和各类藏区的野生动物做一次“亲密接触”。影片男主人公原型人物:杨柳松(网名:逆流之河)杨柳松的此次穿越前无古人,凶险程度远胜攀登珠峰,使中国探险运动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孤身77天穿越羌塘无人区的事迹,2010年9月首发于8264论坛,原名《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一经发表迅速拥有了庞大的读者群,原帖网络阅读量突破2000万,其他转载无数,广受媒体、读者关注,被誉为中国户外运动最伟大的探险旅程。  根据原帖出版的户外纪实《北方的空地》获得第六届户外金犀牛奖最佳出版物。影片女主人公原型人物:蓝天  蓝天毕业于中央美院,职业摄影师,在西藏墨脱徒步旅行时为拍摄星空摔伤,高位截瘫,面对厄运她曾经想过放弃生命,在朋友鼓励下重新振作,在拉萨开了一间客栈。当杨柳松深陷绝境时,是轮椅上蓝天的笑容激励着他一步步走出无人区……  这不是一部常规意义上的商业电影,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虽有上千万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但我们还没有一部与户外运动有关的电影诞生,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拍摄一部属于户外者自己的电影,一部荒原版的《少年PI》。电影主演、导演、编剧:赵汉唐  曾主演《大明宫词》、《壮志雄心》、《康定情歌》、《西藏秘密》等多部影视剧。  热爱户外运动,独自驾车旅行遍及青藏高原和西北边陲;攀登过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摄影作品和游记文章在国内多家有影响的旅游及摄影杂志刊登;创作多部高原题材影视剧本,影视界高原探险第一人。电影拍摄周期  综合羌塘的气候、地表状况,计划如下:  1、2014年9月中旬前完成前期筹备;  2、2014年9月15日开机,拍摄可可西里、藏北部分;  3、2014年10月30日转场青海雅丹、盐湖地貌拍摄;  4、2014年11月15日于北京特效棚、上海外景拍摄;  5、2014年12月25日杀青。  前期拍摄同时开始电脑特效、2D转3D后期制作。

北方的空地的内容简介

藏语“羌塘”,意为北方的空地,狭义指藏北无人区,实则是所有北方未知的土地。大羌塘包含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这四个无人区连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由于可可西里的概念被炒热,以至于大家一度用“可可西里”代替了这片广袤的荒原。实际上,可可西里不论行政疆域还是地理疆域都只是大羌塘这片荒原的一小部分。大羌塘,自由最后追逐之地。《北方的空地》相信,荒原彼端,云之落处远,方是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2010年9月20日,8264户外资料网游记攻略论坛,《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一贴,引浪千层,激膜拜驴友数十万人。短短几月间,此贴作者“逆流之河”名震户外,登峰造极之势不可匹敌,原帖点击量突破900万,预计一个月内将直逼1000万点击,此帖将成为中国户外运动的里程碑,也将是世界户外探险史上的里程碑。此次穿越的路线前无古人,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旅程。国内近百家网络媒体、论坛,几十家纸质媒体争相转载和报道。杭州日报2010年11月10日、户外探险2010年12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1年1月刊等先后用大篇幅专栏报道和转载。百度搜索北方的空地关键词条970,0000条,有行走在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读《北方的空地》,青藏神驴---杨柳松等读者评价,杭州日报以《英雄之路》为名做了大篇幅报道此次穿越,并全文转载了文字和图片。可以预计,这将是新世纪一部崭新的《亚洲腹地探险记》。《北方的空地》作者以自己孤身穿越这片最后自由之地的经历为出发,用生动的文字、富于冲击力的照片,用满含的激情与深邃的思考,为读者真实再现了这片神奇而瑰丽的土地,每一段文字,读来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每一章照片,都是那样恰到好处的精美,记录着羌塘的美丽、神秘和朴实。让读者阅读之后,不仅为大自然的雄奇瑰丽而深深震撼,满足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远足梦想,更能让心灵受到涤荡。

羌塘无人区在哪里?

羌塘无人区位于昆仑山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高达4700米,地形复杂,地貌共同,方圆百里都荒无火食,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山原面孔。羌塘无人区被很多人戏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是现当代界上最高的“阶梯”之一。

羌塘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高地”,特别是藏北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它是中国最高的台阶,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是地球上最安静的神秘地区,远离人类的入侵。

羌塘是无数探险家望尘莫及的圣地。

它是一个集极美与危险于一体的地方。这里有戈壁、草原、冰川、湖泊、山脉和各种风格的迷人景色,这可能是户外人群最大的吸引力。

据统计,羌塘现有湖泊近500个,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5%。

山系现代冰川有许多,如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羌塘高原现代冰川、唐古拉山现代冰川和昆仑山现代冰川。

关于羌塘无人区 77天穿越,独行侠是这样说的~

还记得那位独自一人穿越无人区的独行侠吗?2010年的“77天”广为人知,但那并不是他第一次接触广袤的羌塘。2009年初入羌塘,于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节点。其后几年,便一直以它为生活圆心,先后4次徒步穿越,单车自驾超过3万公里。一个人在荒原的最深处,记录着反复无常的大自然,也记录着内心的孤独。

杨柳松

作家、旅行家、探险家。代表作《结,起点亦是终点》、《北方的空地》。《北方的空地》讲述了他在2010年历时77天独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以其为蓝本所创作的,由江一燕、赵汉唐所主演的电影《七十七天》将于今年上映。

1

预见生死

你可以吓唬我荒原里的气候有多么极端恶劣,豺狼虎豹又如何残忍,但是不能用一个鬼故事去诛我原本虚弱不堪的心。”

对“情人”的幻想取代所有恐惧

第一次踏入羌塘旷野,只是意识反复挣扎后的必然结果。

那是2009年,清晰记得狮泉河小镇的那个夜晚。三个朋友砸开我的房门,惊恐之色令人诧异。他们魔怔般扯拉着我,劝说不要进入羌塘……那焦急、哀求、惊恐,伴着急泣的混乱场景让我心悸。 原来在他们的慈善总结会议中,有一人开小差,恍见一副场景,大意是我进入羌塘荒原再也没有出来,直白的意思就是死在荒原里了。 随后,他将这种不详预感分享众人。他们居然严肃地认定为先知警告?必定发生的凶兆?总之,他们在半夜闯进了我的小旅馆房间,演绎出了这么一幕劝生大剧。

我不想与他们的预感交锋,这个预感本身是否有意义,都不应热烈地去回应。我严厉地请他们离开房间,简单而粗暴地驱逐着他们的善心。

我的愤怒最终平息了这场闹剧,或者说我进入羌塘的决绝让他们死心。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用夸张表情说出那个预感后,我着实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分明是一个鬼故事嘛。并且,这个故事强有力地进入了我的心房,久踞盘旋。你可以吓唬我荒原里的气候有多么极端恶劣,豺狼虎豹又如何残忍,但是不能用一个鬼故事去诛我原本虚弱不堪的心。

我的愤怒其实来源于虚弱。

朋友们走后,我无法抑制地陷入恐慌中,虚弱内心最后一道庇护的城墙就这般无情地被摧毁了。没有人是绝对唯物的,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我理性分析着朋友们的言行,试图以摧毁他们的方式来重塑自己的内心。这个世界没人能说得明白,而产生了许多能说明白的理论。正是每个人内心都虚弱地沉浮着,才有了那不顾一切的执信。

我成功以否定别人的方式重塑了自己的内心,让他维系在一个脆弱却不至崩塌的状态。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还是如幽灵般不时掠过心田,发出两声渗人的冷笑。

彼时,我对羌塘的认识只是反复臆想的摸样,我从未置身于如此广袤的一片旷野。 犹如初恋,对于情人的幻想是甜美爱情的全部,当现实取代了幻想,爱情也就不复存在了。因而,进入羌塘的前夕,并没有太多体能、风险、未知与恐惧的困扰,幻想衍生出的淡淡欢愉始终萦绕着美丽的旅程。

2

深入荒原

那时,以我对羌塘浅薄的了解,并没有闯进土豪晚宴的喜悦,而只是,对这片荒原,对身处大自然中的我,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敬意。”

它总在激情消退时变出新戏法

一条穿越羌塘西部的路线,完全由鲜亮的梦规划。我用笔在地图上把心仪的山谷、河流、雪山、湖泊连成一条线,便是我的旅程了。

当果真身临那片旷野时,它没有给我与现实接触必然的失落感,反而是更爱,深爱。羌塘,是我必定要经历的地方。 进入荒原的第一次露营,是完美的夕阳,金色光芒抚慰着苍凉荒原,世间一切杂念与恶欲皆被抹去,我长久凝视着自己斜长的影子,看着他一点点延伸,然后冷淡下去。

随着旅行深入,时间流逝,那片荒原总是适时地在我激情消退之际,变出新的戏法。 陷在沙地里万分沮丧之时,他派来一只萌到翻的小藏羚羊,我有什么理由拒绝此番鼓励?当我被冰雹砸得抱头蜷缩后,一道彩虹悬挂在触手可及的身旁,我有什么理由拒绝欣赏此番盛景?陡峭的山梁之后是万顷碧蓝的波涛,我有什么理由拒绝登高?粘稠陷人的湿地里,同时也开满鲜艳的野花,在这荒凉的无人高原,我有什么理由不心心相惜、心生爱慕?

当我被一条河流迂回阻截,数十次趟着刺骨的水流周旋两岸后,我看到了一群群数目庞大的藏羚羊群,在河谷中欢快地列队奔跑着。那低闷密集的蹄声让我恍惚置身于《动物世界》里的非洲草原,又如同穿越到上世纪西方探险家对羌塘那如潮水般野生动物的描述中。虽然,山野中漂泊多年,但如此恣意奔放的盛景从未有过。 藏羚羊们并不十分惧我,但绝不会过度热情地亲近我。 我坐在一块干燥的石头上,凝视着它们矫健的身影。

在一条充满狂风、冰雹、湿地遍布的河谷里,我踽踽前行了5天。每天都有数量庞大的藏羚羊群擦身而过。后来,我知道了,那条山谷是羌塘西部藏羚羊一条非常重要的迁徙通道。早年,夏勒博士想探寻此道无功而返。若干年后,两个美国旅行家向北寻找这条迁徙通道,收获甚微。而在9月份,向外界关上大门独自狂欢的泥泞羌塘,却被我无意中闯入。 那时,以我对羌塘浅薄的了解,并没有闯进土豪晚宴的喜悦,而只是,对这片荒原,对身处大自然中的我,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敬意。

随后,穿过一条羌塘西部几大山脉交错的边缘山系后,我进入一个宽阔的湖盆地带。那里又完全是另一幅景象,雪山,湖泊,草地,自由的生灵,他们在夕阳下为我搭建了一个完美的梦幻场景。我恍惚,那年寒冷的冬天,我从地下深处走出来,看见阳光下明晃晃摇曳的旷野,就是此时脚下的这片大地。我的躯体不再被束缚,一切是那么的淡然,随意江湖。

3

与狼对视

第一次,面对狼,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来了。我们就这样对视着,风中无语,亦无过激的提防,彼此都充满了好奇。然后,它走了。”

过客 是我在荒原里的身份标签

荒原自有他的游戏规则,以此为家的生灵一样拥有无常生灭。每一个生灵生存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其他生灵毁灭之上。 野草吸食着大地的养分,牛羊咀嚼着鲜美的野草,豺狼在一旁窥视着自己丰盛的晚餐,最终,凶狠的豺狼也会被病魔或时光之剑杀死,腐烂成富饶的大地。生生死死,循环往复,这才是荒原最真实本质的一面。

第一次,面对狼,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来了。

我们就这样对视着,风中无语,亦无过激的提防,彼此都充满了好奇。然后,它走了。然后,我继续往前。此次短暂的相遇,我并不能确定有多么地了解狼了,但内心不再有盲目无知的恐惧。世界并不复杂,也非一眼洞穿的简单,总之,它与我们想象的永远不一样。我希冀着,能再次遇见这只狼,我们熟识为友了,一同坐在草地上聊天,彼此讲述初遇的感念。 我希冀着,有一天,我和草原上每一个生灵都能做到:在路上,你看着我,我也看着你,一个眼神就能明了,彼此的困顿与幸福。

当我决定游历羌塘前,已然思量如何避免介入荒原上的厮杀。我有我的宿命,但绝对不是在荒原弱肉强食的链条中轮回。一位试图穿越羌塘的人曾短信说,做了一张弩,箭头涂有毒汁……还有一位则认真欲讨论猎捕鼠兔作为有效补给。我屏蔽了这些人,异常反感此般论调。人类总是因为恐惧而希望先发制人,或者将自己塑造成食物链的顶端,其实,我们什么也主宰不了。

对于荒原,我们只是过客。作为客人,我们应是卑微的姿态和感恩的情怀。遇到友善主人,我们抱以诚挚的微笑,遇到刁蛮主人,我们时刻隐忍与耐心沟通。 带着刀和充满戾气的心,征服不了那早已不再属于我们的荒原。

我的一把随身小刀只是用来切大蒜和酥油,我的鞭炮从未试图点燃,我的防狼喷雾剂时常忘记放在了哪个口袋里。在末进入荒原前,我并不确定带着一颗过客的心是否能畅通无阻,是否过度理想化了我与荒原的关系?

过客不仅是我在荒原里的身份标签,也是我人世间游历的法则。 无论我们与谁相遇,相伴多远,在浩渺的时光洪流里都不过是短暂的邂逅,终将生离亦或死别。那些纠缠的恩怨情仇,不过是虚无中凭空生成的嗔怨。不要执著于彼此的关系,我们会被人辜负,也会辜负别人,但我们始终会别离。不去伤害,不被伤害,我们的轨迹即便交错,也只是温暖的传递。

4

牧点生活

我参与着他们的劳作,放牧、剪牛毛、挤羊奶、揉皮,在大雪覆盖的清晨拍打掉帐篷上的积雪。我享受着田园般恬静无争的生活,暂忘那无法应变的明天。”

那偏离预设轨迹的20公里

在完成羌塘西部的穿越旅行后,我应与边区牧点相隔100公里平行着走,然后在预设的牧点获得补给后掉头继续深入荒原。但正是在那个鬼故事的干扰下,我偏离预设轨迹近20公里,与牧点更为接近地平行。只为那个鬼故事果真灵验后,我可以迅速逃离。实际上,偏离20公里在客观上毫无意义,他只是满足了虚弱的内心,让自己看起来比之前强壮一些罢了。

没有预料的是,我对边区牧点的判断完全错误,我所偏离的20公里与他们撞个满怀。我被牧民热情地扣留了。牧民将我的证件送往乡政府,以便确定我的去留,那是离无人区最近的一个行政点,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往返了3天。因而,我在牧点魂不守舍地居住了3天。 3顶帐篷聚在一个土坡环绕的谷地,十来个牧民与世隔绝地相依共存,与一群牛羊终年重复着简单的生活。 帐篷是由牦牛毛编制而成的黑帐篷,这种原始帐篷已并不多见了。最初收纳我的帐篷,过于拥挤,一个年轻的孩子不得不与露天的羊群相拥而睡。

他们对我极为友善,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炖羊肉和至纯的酸奶,以及廉价却对我诱惑十足的烟草。他们对我并无提防,其实,我也无处可去。我参与他们的劳作,放牧、剪牛毛、挤羊奶、揉皮,在大雪覆盖的清晨拍打掉帐篷上的积雪。 我享受着田园般恬静无争的生活,暂忘那无法应变的明天。我所能回报他们的便是一本地藏王菩萨经书,他们对菩萨有着与生俱来的虔诚与恭敬,十分满意我的礼物。 经书是阿里朋友赠送的,他们劝留不了我,便将地藏王菩萨经书赠与我,佑护我在荒原里的旅行。

3天后,乡长开着车将我带回了乡政府驻地。即将离开牧点时,所有人向我挥手告别,不舍之情,无言以表。几天的相处,我无时无刻不在表明远行的执着,然而,我们都被卷入了一场无法把握的激流中。我强忍感怀,看着他们逐渐消失在视野,最终融化在无边的荒原中。就这样,我离开了荒原,沉默不语地离开。

我不断反思,那偏离20公里的轨迹,缘何就变成了前往相反方向的岔口?人生有多少时刻,是被这微小的力量毫无察觉地改变。

起点,我们皆为一致,在生命起源的混沌中走向明晰,在人类文明的洪流中相互裹挟,在无穷轮回的时光里生生灭灭。而生命的终结只是另一个生命的站起,我们累了,便随意躺在一片野花丛中,安静地沉睡,只待春日里的曙光将我们温柔地唤醒。无论我们拥有怎样空虚的内心,都要在曙光中无奈地飞出巢穴,在一个由我们共同创造的循环结构里疲于奔命。

行走荒原最大的障碍,其实是我们自己。心就那么大,你能去哪里。

户外探险的禁区有哪些

羌塘无人区

羌塘无人区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北面,是“地球的第三极”,这是“世界屋脊中的屋脊”,没有多少人能够进入这块“人类生命的禁区”,没有多少人能够探访这个“野生动物的王国”。如果您想要探索这里,那么小球只能送您一句:珍重。

北京“灵异”鬼地

看过《京城81号》的朋友一定会了解北京灵异鬼地的场所之一——老宅。夜里听到丝竹之声,夹杂有年轻女人幽怨的吟诗声?在胡同里游弋的冤魂?听上去太诡异了,但这却是北京许多老宅甚至像故宫等一大批皇家宫殿夜里经常发生的怪事。虽说我们都在说着唯物主义,但这些恐怖的传说还是让我们毛骨悚然。

鬼湖拉昂错

拉昂错,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与淡水的圣湖玛旁雍错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也许就是“鬼湖”之名的由来。这当然不是拉昂错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拉昂错的平面图看上去像一张剥开的人皮,空旷死寂人迹罕至。

河南封门灵异鬼村

在沁阳市郊外的一座无名深山内,河岸青翠古朴,虽有几处村庄,但几乎每个村庄都空无一人。云台村尚有三户人家居住,但封门村却阴深而立,上百间明清年代建筑风格的房屋坐落于深山老林之中。村内有一高宅大院,客厅内有把清代的太师椅,更为神秘的是,凡是坐过这把太师椅的人都已驾鹤而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

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家木在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失踪,而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就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恐怖的色彩。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可以说是没有一丝生气。

鄱阳湖的“魔鬼三角”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近30年间,有200多艘船只沉没,1600多人失踪,生还但被吓疯的不下30人。这一串惊人的数字就是来源于江西省鄱阳湖老爷庙的这片神秘水域。千百年来,这片水域一直是一个谜,在这里神秘失踪的船只不计其数,甚至有载重2000多吨的大船在此沉没。江西省九江市海事部门以及都昌县志有关记载显示,仅在1985年8月3日一天,就有13艘船只在此接连失事,这在世界沉船史上也是罕见。因此这片水域又被冠于“中国百慕大”的.称号。

昆仑山“地狱之门”

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宁愿因没有肥草吃使牛羊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这个谷地即是死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渲染着一种阴森吓人的死亡气息。

旷世清幽六盘山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银川、兰州市所形成的三角中心地带,二龙河是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也是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云雾飘缈、谷风习习、毛骨悚然,不时擦身而出的狍子、林麝、山鸡、野兔时常让人手足无措。下午五点以后,常有金钱豹出没。二龙河鬼门关景区是科考探险线路,没有景区专业导游向导,不允许进入。

瓦屋山迷魂凼死亡纬度线上旅游禁区

“迷魂凼,奇中奇,进得里面来,生还不容易。”由于迷魂凼的神秘恐怖,当地政府在开发瓦屋山资源时,不得不将其划为旅游禁区,防止游人误入迷魂凼。也由于它处的地理位置与百慕大三角在同一纬度上,被国内的地质工作者和探险者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许多年来,“瓦屋山迷魂凼现象”给世人留下一串串难解之谜。

温州世外桃源灵异变“鬼”村

温州罗垟古村这个美丽的村庄,在长三角一带驴友眼中素有世外桃源的美誉。然而,这6年来,这个偏僻的山村死亡76人,其中近半人暴毙。08年夏季,村里接连发生两次大火,烧毁了91间老屋,村民开始恐慌,“鬼村”的称呼不胫而走,而罗垟古村的毁灭也显得有几分的诡异。

上一篇:草地学报投稿须知

下一篇:小学教师校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