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的论文
创新课堂教学的论文
浅谈创新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小学 语文 想象 质疑 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 小学 语文 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神圣职责。通过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质疑求异,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 语文 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发挥 语文 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是小学 语文 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在小学 语文 课堂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才能孕育诞生,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个性,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 1.正确对待学生,发现其闪光点 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起着引导和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的作用。我首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每一名学生,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赏识他们的言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尊重别人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由于身体、环境、家庭背景的差异,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各校各班都有。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要注意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不仅把目光对准学优生,同时也关注学困生,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思维活跃,学有所获。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有所提高,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2.科学对待答错或“插嘴”的学生 教师要宽容学生的不成熟和学习中的错误,鼓励学生在尝试错误中学习,避免引起儿童害怕的压力。有些学生答错题,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惹得同学哄堂大笑。这时教师不应简单地给予对或错的评价,而应深入思考该生的回答中有无创新的成分,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能源”。 课堂上,常常有些学生爱“插嘴”,扰乱了鸦雀无声的课堂秩序,很多教师往往不予理睬或者加以训斥。事实上,课堂上“插嘴”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情不自禁而主动发言。学生的插嘴常常体现了求异思维、创新精神。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明确告诉学生:提问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你有疑问尽管提出来,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二、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语文 教学一旦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习活动便会情趣横生,引人入胜。 1.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人的想象力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个良好的情境对于激发人的想象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譬如在《荷花》一文的教学中,我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趣导入,再配着乐曲富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花的动态美。随后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进入积极的状态。 2.抓住“空白”,引导学生想象 空白思维,渗透于 语文 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小学 语文 教学中,教师利用课程中的“空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用想象填补“空白”,可以获得对作品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譬如,在教学《小姗迪》一文,利用“空白”填补的方法,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想象小姗迪被马车轧坏身子以后,在血泊中寻找硬币的情景。 小姗迪的伤情如何?他是怎样拖着受伤的身子回来的?以及假设小珊迪如果不退还那13个便士,他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等……抓住这些细节,引导学生开展合理想象,使学生感受到了饱受饥寒的小姗迪的美好品质,明白了做人就要像小姗迪那样诚实、善良。 三、引导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要大胆鼓励学生说“不”,支持学生求新、求异,并敢于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只有敢疑、多疑、善疑,才能从疑问中不懈地寻找新办法、新答案,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1.设计提问,启发质疑 质疑就是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质疑是创新活动的开始。小学生发现了问题,创新思维或活动就有了方向。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比如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针对“阳光千万缕”,我提示大家思考“什么叫千万缕;阳光无处不在,为什么会出现千万缕”;学生开始思考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随即我又趁机进一步引导:“既然千万缕阳光能照射到草地上,那怎能说森林被封得严严实实?”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学会了抓住语句,从“什么”、“为什么”等思维角度去质疑的方法,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2.变通思路,注重求异 所谓求异,即不苟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或方法,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应该说,创造性潜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的。一个人的创造性无法展现的原因,不是因其没有这种潜能,而是因为受到外部条件或内部因素的限制,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开发所致。 在课堂上,老师不应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的模式而对学生各式各样的答案予以否定,而应听取学生不同的见解。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变通思路,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那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教师必须彻底更新教学观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让学生敞开思路。只有这样, 语文 课教学才会生动活泼,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候典慈.以创新为灵魂实施 语文 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5,(6). [2]张金甫.小学 语文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9).
新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论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我整理新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论文,以供参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让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播者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劝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要改变这种形式,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讲,互相交流。
二、教学中要“活用”教材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主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询问、调查、阅读,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另外一方面也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他们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快乐,有自己学习的乐趣,而不是通过听老师空洞的、抽象的讲解而了解。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到外的生成,而不是由外到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法。让他们亲身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比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只管记忆效果好得多,这样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四、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归根到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数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要看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所取得的进步,全面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
要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形式的灵活性,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尽量鼓励每一个学生,使其建立成功的信念,认真学习,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认真阅读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精神,改变角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新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关于创新的议论文800字
随着“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方案》指导思想出台,“二期课改”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改革教材教法的精神,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掀起了一层震荡波,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去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需要我们去深刻认识与面对。
学习“二期课改”精神,实践课堂教学的创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去注入以强化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为突破口,我在尝试中有了一些体会。
在报考美术特色学校的学生中,除一部分学生是因爱好美术而选择特色学习外,更多的人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文化学习的基础,成绩不理想,冲着美术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而选择学习美术专业的。而现实是:这些学生在高中的三年中,既要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又要完成文化课的学习,参加六月份的高考,其学习的任务并不轻松。由于学生们的基础相对薄弱,又要同其他普通完中一样完成高中阶段统编教材的学习,所以他们无论从时间的分配上,还是从学习兴趣和精力的投入上都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各门学科都普遍存在着“差生”(Students of low Achievement)的原因,其中以英语学科尤为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于学生实际水平的教材、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启思与训练、充分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完成受学者多种能力的有效开发,是我们的主要工作。
学习“二期课改”精神,我体会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等,方方面面都制约着课堂教学实效的发挥。而英语作为学生认知、学习及掌握的对象是客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本身的思想认识问题,更新观念。教师应当创造条件尽量发挥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不要将学生单纯看做是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社会经历,从根本上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作为学生吸取教材知识的主体。最能反映这种观点的依据课堂用语是:Do you understand it? 或者是:“你们都听懂了吗?”如果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教师就满意地进行下去。但好景不长的是,没过多久,就会听到教师训斥学生“我讲过多少遍,你怎么还是不会!”我们暂且不谈“你怎么还是不会”也不讨论“懂了就一定掌握了”这个问题。我们分析一下“我讲过多少遍”所包含的教学观念。“讲”就是传授知识,英语课上的“讲”就是把词性转换、短语结构、语法规则等语言形式或语言知识都一一讲清楚。“讲过多少遍”并不表示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已经完成,而只是做了第一步,对于美班的学生来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因素,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在“二期课改”的实践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促进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结合,做到语言形式为表达语言意义服务,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使learning和doing互相促进和融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使用语言。
我觉得教师在教的同时,亦要考虑到学生的学。培训学习策略,开发多元智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又一课题。我们说: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英语技能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多元智能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策略,其区别在于优秀者善于把好的策略和语言的学习及运用结合起来。而那些学习不够理想的学生,往往无法根据学习任务调整策略,达不到两者的协调结合。也就是说,“差生”的学习策略常常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二期课改”的实践中,课堂上对学习策略的培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有计划的观察和有针对性的培训。了解学生缺少哪些有用的策略,然后集中在课堂上培训,从而达到强化之目的。
二、根据学习的内容或训练的要求,确定专题培训目标,在课堂上一次或多次集中进行策略培训。例如:单词记忆策略的培训,英语写作中自由联想(brainstorming)策略的培训或者是交际中回避(avoidance)策略的培训。
三、课上当堂发现的个别问题进行即时培训。
四、针对个别学生学习中的策略问题,在课堂上对全班学生进行培训,以点带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提高。
五、策略培训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坚持在长期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策略问题,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有意义交流的课堂活动任务,使学生在完成这些交际活动的同时,既能学会运用语言形式表达语言意义,又能使自己的策略能力得到提高。
赞可夫先生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把握课堂教学拓展的宽度与广度,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循循善诱,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课程的完美整合。其次要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在坚持“三线一面”、“三位一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完美人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优势,从而达到“二期课改”的根本目的。
上一篇:历史研究投稿平台
下一篇:南风杂志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