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与油脂投稿周期
粮食与油脂投稿周期
中国油脂杂志发表的周期也是很多作者都尤其关注的,但是由于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油脂杂志,所以对它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不知道从何了解,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中国油脂杂志发表周期、中国油脂杂志投稿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借鉴参考一下。
中国油脂杂志发表周期_中国油脂杂志投稿注意事项
中国油脂杂志应该也是现在很多人都比较青睐的一个期刊了吧,它在学术界也是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好评,所以会现在它投稿发表论文,对于作者来说都会关注杂志发表周期,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中国油脂杂志发表周期、中国油脂杂志投稿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借鉴参考一下。
中国油脂杂志发表周期
中国油脂杂志创始于1976,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拥有正规的国内国际统一出版刊号:61-1099/TS,国际连续性出版刊号:1003-7969。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规合法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周期严格来说还应当包括作者构思、写作论文的时间,从构思写作到投稿、审稿、修改、排版、见刊这些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应该都算作发表周期中的时间,这样一来,时间就长了,所以发表论文务必要尽早准备,这是一个漫长的周期。
至于中国油脂杂志发表周期具体需要多久,没有统一标准,毕竟作者不同,发表效率就不同,作者在开始写作前一定要结合发表刊物的周期和自己所面临的时间要求来准备论文。
粮食与油脂修稿中出版地写省份?
写。粮食与油脂修稿中出版地写省份,粮食与油脂修稿中出版需要填写省份。《粮食与油脂》创刊于1987年,是由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中国油脂是cscd的核心期刊吗
中国油脂-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中国油脂》(月刊)创刊于1976年,由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 《中国油脂》本刊是国内油脂专业的唯一专业科技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有全国大型浸出油厂,油脂精炼厂,外资油脂厂,个体油脂厂,...
求:生物类核心期刊(硕士毕业所需发表的刊物)排名
综合性大学的学报
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
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 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Q94--植物学
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 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
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分类学报 5、兽类学报 6、动物学杂志 7、昆虫知识 8、昆虫分类学报 9、人类学学报 10、四川动物
下面还有一些是农业和食品的看能不能靠上
第六编 农业科学
S--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华北农学报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3、西南农业学报 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安徽农业科学 18、上海农业学报
19、中国农学通报 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西北农业学报
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江苏农业科学
25、江苏农业学报 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农业学报 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广东农业科学
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湖北农业科学 33、新疆农业科学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6、贵州农业科学
37、河南农业科学 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
4、土壤通报 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水土保持通报
7、水土保持研究 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生态环境
10、中国水土保持 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灌溉排水学报 3、农业机械学报
4、节水灌溉 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农机化研究 8、中国农机化
S3,5--农学、农作物
S4--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 2、中国生物防治 3、植物保护学报
4、植物保护 5、农药 6、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7、植物检疫 8、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北方园艺 5、食用菌学报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浙江林学院学报 8、西北林学院学报 9、世界林业研究
10、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1、竹子研究汇刊 12、中国森林病虫
13、林业资源管理 14、浙江林业科技 15、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动物医学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
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渔业
TS2--食品工业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中国油脂 5、中国粮油学报 6、食品科技
7、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8、中国乳品工业 9、食品工业
10、茶叶科学 11、食品与机械 1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中国调味品 14、粮食与油脂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中国食品添加剂 17、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为:粮油加工) 18、中国食品学报
19、中国酿造 20、食品研究与开发
美拉德反应中斯特克勒讲解如何发生
No.12.2006
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和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经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精的反应。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
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共热时发现的,故称为美拉德反应。由于产物是棕色的,也被称为褐变反应。反应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胺、肽。反应的结果使食品颜色加深并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如:面包外皮的金黄色、红烧肉的褐色以及它们浓郁的香味。但是在反应过程也会使食品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大量损失,如果控制不当也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1反应机理[1]
对于美拉德反应机理,长期以来研究得还很不
彻底。食品化学家Hodge在早年作出了初步的解释,认为美拉德反应可以分成3个反应阶段。目前对于美拉德反应初级、中级阶段机理已经基本明确,但是终级阶段机理还不是很明确。以下用葡萄糖与胺反应说明美拉德反应整个过程。
1.1初级阶段
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反应经历了羰氨缩合和分子
重排过程。首先体系中游离氨基与游离羰基发生缩合生成不稳定的亚胺衍生物-薛夫碱,它不稳定随即环化为N-葡萄糖基胺。N-葡萄糖基胺在酸的催化下经过阿姆德瑞分子重排生成果糖基胺(1-氨基-1-脱氧-
2-酮糖)。初级反应产物不会引起食品色泽和香味的变化,但其产物是不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前体成分。
1.2中级阶段
此阶段反应可以通过3条途径进行。
第1条途径:在酸性条件下,果糖基胺进行1,2-
烯醇化反应,再经过脱水、脱氨最后生成羟甲基糠醛。羟甲基糠醛的积累与褐变速度密切相关,羟甲基糠醛积累后不久就可发生褐变反应,因此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羟甲基糠醛积累情况作为预测褐变速度的指标。
第2条途径:在碱性条件下,果糖基胺进行2,3-烯醇化反应,经过脱氨后生成还原酮类和二羰基化合物。还原酮类化学性质活泼,可进一步脱水再与
收稿日期:2006-05-16
作者简介:付莉(1979-),女,黑龙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食品化学。
简述美拉德反应
付
莉1,李铁刚2
(锦州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锦州121001)
摘要:综述美拉德反应的概念、反应机理、反应的影响因素、控制反应的条件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概念;机理;影响因素;食品工业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989(2006)12-0009-03
Reviewsonmaillardreaction
FULi1,LITie-gang2
(JinzhouMedicalUniversity,InstituteofAnimalScienceandVeterinary
Medicine,Jinzhou121001)
Abstract:Thearticlereviewsthechemistryofmaillardreaction,includingtheconception,theprinciple,thefac-torofinfluence,theconditionofcontrolandtheuseonfoodindustry.
Keywords:maillardreaction;conception;principle;thefactorofinfluence;foodindustry
专题论述
9
No.12.2006
胺类缩合,或者本身发生裂解成较小分子如二乙酰、乙酸、丙酮醛等。
第3条途径:美拉德反应风味物质产生于此途径。在二羰基化合物的存在下,氨基酸发生脱羧、脱氨作用,成为少一个碳的醛,氨基转移到二羰基化合物上,这一反应为斯特勒克降解反应。这一反应生成的羰氨类化合物经过缩合,生成吡嗪类物质。
1.3终级阶段
此阶段包括两类反应。即醇醛缩合:两分子醛
自相缩合,进一步脱水生成更高级不饱和醛;生成类黑精的聚合反应:中级阶段生成产物[葡萄糖酮醛、
3-脱氧Osulose(3-DG)、3,4-二脱氧Osulose(3,4-2DG)、HMF、还原酮类及不饱和亚胺类等]经过进一步缩合、聚合形成复杂的高分子色素[3]。
2反应的影响因素[1]2.1
糖
从发生美拉德反应速度上看,糖的结构和种类
不同导致反应发生的速度也不同。一般而言,醛的反应速度要大于酮,尤其是α、β不饱和醛反应及α-双羰基化合物;五碳糖的反应速度大于六碳糖;单糖的反应速度要大于双糖;还原糖含量和褐变速度成正比关系。
2.2氨基化合物
常见的几种引起美拉德反应的氨基化合物中,
发生反应速度的顺序为:胺>氨基酸>蛋白质。其中氨基酸常被用于发生美拉德反应,氨基酸的种类、结构不同会导致反应速度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氨基酸中氨基在ε-位或末位这比α-位反应速度快,碱性氨基酸比酸性氨基酸反应速度快。
2.3温度
温度相差10℃,褐变速度就可相差3~5倍。当
温度大于30℃,褐变速度较快;小于20℃,褐变速度较慢。
2.4pH
pH3~9范围内,随着pH上升,褐变反应速度上升;pH≤3,褐变反应程度较轻微。在偏酸性环境中,反应速率降低。因为在酸性条件下,N-葡萄糖胺容易被水解,而N-葡萄糖胺是Maillard特征风味形成的前体物质。
2.5水分含量
10%~15%含水量,容易发生褐变;完全干燥的情况下,褐变难以进行。
2.6金属离子
铜与铁可促进褐变反应,其中三价铁的催化能
力要大于二价铁。
2.7亚硫酸盐
在美拉德反应初期阶段就加入亚硫酸盐可有效
抑制褐变反应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亚硫酸盐可以和还原糖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氨基化合物发生缩合,从而抑制了整个反应的进行。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的需要,要对美拉德反应进行控制。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总结出控制美拉德反应程度的措施:(1)除去一种反应物:可以用相应的酶类,比如葡萄糖转化酶,也可以加入钙盐使其与氨基酸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2)降低反应温度或将pH调制偏酸性;(3)控制食品在低水分含量;(4)反应初期加入亚硫酸盐也可以有效控制褐变反应的发生。
3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3.1
美拉德反应与食品色泽
美拉德反应赋予食品一定的深颜色,比如面包、
咖啡、红茶、啤酒、糕点、酱油,对于这些食品颜色的产生都是我们期望得到的。但有时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又是我们不期望的,比如乳品加工过程中,如果杀菌温度控制的不好,乳中的乳糖和酪蛋白发生美拉德反应会使乳呈现褐色,影响了乳品的品质。
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颜色对于食品而言,深浅一定要控制好,比如酱油的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加工温度,防止颜色过深。面包表皮的金黄色的控制,在和面过程中要控制好还原糖和氨基酸的添加量及焙烤温度,防止最后反应过度生成焦黑色。
3.2美拉德反应与食品风味
通过控制原材料、温度及加工方法,可制备各
种不同风味、香味的物质,比如:核糖分别与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反应后会分别产生烤猪肉香味和烤牛肉香味。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后,产生的风味也不一样,比如:葡萄糖和缬氨酸分别在
100 ̄150℃及180℃温度条件下反应,会分别产生烤面包香味和巧克力香味[5];木糖和酵母水解蛋白分别在
90℃及160℃反应会分别产生饼干香味和酱肉香味。加工方法不同,同种食物产生的香气也不同,比如:土豆经水煮可产生125种香气,而经烘烤可产生250种香气;大麦经水煮可产生75种香气,经烘烤可产生
150种香气。
可见利用美拉德反应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的香精。目前,主要用于生产肉类香精。
肉中的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核糖,在加工过程中它们和肉中的氨基酸、肽、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风味物质。这些风味物质主要是含氮、硫、
专题论述
10
No.12.2006
氧的杂环化合物以及其他的含硫化合物,其中包括呋喃、吡嗪、吡咯、噻吩、噻唑、咪唑、吡啶以及环烯硫化物。另外,在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中有一些二羰基化合物,它们可以进一步和脂质以及硫胺素的降解产物反应,生成具有肉香味的化合物。目前在制备肉味香味料时通常采用含硫的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以及肽类,含硫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经过斯特勒克尔降解会产生硫化氢和氨,为大量杂环风味物质的形成提供前体物质。同时通过斯特勒克尔降解可产生氨基酮,2分子的氨基酮缩合会产生1分子二氢吡嗪,经过氧化生成吡嗪。烷基吡嗪是一种重要的香味呈味物质[2]。
目前国内已经研究出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牛肉、鸡肉、鱼肉香料的生产工艺。
艾萍等[10]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了牛肉香味料。宋焕禄[11]利用鸡肉酶解物/酵母抽提物进行美拉德反应来产生肉香味化合物。张彩菊等[6]利用鳙鱼的酶解产物、谷氨酸、葡萄糖、木糖、VB1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鱼味香料。
美拉德反应对于酱香型白酒的风味贡献也很大。其中风味物质主要包括呋喃酮、吡喃酮、吡咯、噻吩、吡啶、吡嗪、吡咯等含氧、氮、硫的杂环化合物[7]。
3.3抗氧化作用
美拉德反应的抗氧化活性是由Franzke和Iwainsky
于1954年首次发现的,他们对加入甘氨酸-葡萄糖反应产物的人造奶油的氧化稳定性进行相关报道[9]。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美拉德反应产物中的促黑激素释放素、还原酮、一些含N、S的杂环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某些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和合成抗氧化剂相媲美[4]。Lingnert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弱碱性(pH=7~9)条件下组氨酸与木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表现出较高的氧化活性,beckel、朱敏等人先后报道在弱酸性(pH=5~7)条件下,精氨酸与木糖的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佳[8]。也有人研究木糖与甘氨酸、木糖与赖氨酸、木糖与色氨酸、二羟基丙酮与组氨酸、二羟基丙酮与色氨酸、壳聚糖和葡萄糖的氧化产物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4]。可见美拉德反应产物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但是目前对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还不充分,对其中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机理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阚建全.食品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2]
马相杰,谢华.美拉德反应与肉味变化.肉品工业,2002,
(11):8-10
[3]蔡妙颜,肖凯军,袁向华.美拉德反应与食品工业.食品工
业科技,2003,(7):90-93
[4]毛善友,周瑞宝,马宇翔,等.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
粮食与油脂,2003,(11):15-16
[5]江志炜,沈蓓英,潘秋琴.蛋白质加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3
[6]张彩菊,等.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鱼味香料.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9):11-14
[7]庄名扬.再论美拉德反应产物与中国白酒的香和味.酿酒
科技,2005,(5):34-38
[8]万素英,侯银菊,李小六,等.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
能研究.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6):46-49
[9]FranzkeC,IwainskyH.Antioxidantcapacityofmelanoidin.
DtschLebensmRundsch,1954,50:251-254
[10]艾萍,张伟民.论述利用美拉德反应来制备牛肉香味料.
中国调味品,2002,(7):32-35
[11]宋焕禄.利用鸡肉酶解物/酵母抽提物-美拉德反应产生
肉香味化合物的研究.食品科学,2001,22(10):83-85
化合物名称香气特征
丙醛、乙醛等
鸡皮焦香,焦糖香,肉香
苯乙醚紫罗兰,玫瑰花香戊醛、氨基戊醛
炸土豆,面包香异西醛果香,巧克力咖啡香西醛酸、西醛
焦糖香,旧木香,鸡肉香3-甲基西醛甜巧克力香,干酪香
3-硫甲基丙醛酱香,芝麻香3-硫甲基西醛
酱香,雪菜味糠醛
杏仁,香蕉香3-甲基糖醛焦香,辛香,坚果香3-羟基西酮馊香,略带酱香
2,3-丁酮爽快的馊香,1mg/L时呈奶油香
2,3-丁醇微馊香3-硫甲基丙醇
肉香,酱香
表1
美拉德反应斯特勒克尔降解的醛、酮、醇的香气特征表2
几种香型酒中美拉德反应斯特勒克尔降解的
醛、酮、醇含量
物质名称酱香浓香清香
乙醛55058140丙醛19928异西醛17163异戊醛986815糠醛
2943942,3-丁二醛
1.61.41.4丁二酮250.28醋
8.06
5.4
1.4
专题论述
11
百度文库VIP已帮您省80元现在续费最低仅需0.3元/天
立即续费
简述美拉德反应
No.12.2006
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和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经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精的反应。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
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共热时发现的,故称为美拉德反应。由于产物是棕色的,也被称为褐变反应。反应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胺、肽。反应的结果使食品颜色加深并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如:面包外皮的金黄色、红烧肉的褐色以及它们浓郁的香味。但是在反应过程也会使食品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大量损失,如果控制不当也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第 1 页
1反应机理[1]
对于美拉德反应机理,长期以来研究得还很不
彻底。食品化学家Hodge在早年作出了初步的解释,认为美拉德反应可以分成3个反应阶段。目前对于美拉德反应初级、中级阶段机理已经基本明确,但是终级阶段机理还不是很明确。以下用葡萄糖与胺反应说明美拉德反应整个过程。
1.1初级阶段
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反应经历了羰氨缩合和分子
第 2 页
重排过程。首先体系中游离氨基与游离羰基发生缩合生成不稳定的亚胺衍生物-薛夫碱,它不稳定随即环化为N-葡萄糖基胺。N-葡萄糖基胺在酸的催化下经过阿姆德瑞分子重排生成果糖基胺(1-氨基-1-脱氧-
2-酮糖)。初级反应产物不会引起食品色泽和香味的变化,但其产物是不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前体成分。
1.2中级阶段
此阶段反应可以通过3条途径进行。
第1条途径:在酸性条件下,果糖基胺进行1,2-
第 3 页
烯醇化反应,再经过脱水、脱氨最后生成羟甲基糠醛。羟甲基糠醛的积累与褐变速度密切相关,羟甲基糠醛积累后不久就可发生褐变反应,因此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羟甲基糠醛积累情况作为预测褐变速度的指标。
第2条途径:在碱性条件下,果糖基胺进行2,3-烯醇化反应,经过脱氨后生成还原酮类和二羰基化合物。还原酮类化学性质活泼,可进一步脱水再与
收稿日期:2006-05-16
作者简介:付莉(1979-),女,黑龙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食品化学。
第 4 页
简述美拉德反应
付
莉1,李铁刚2
(锦州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锦州121001)
摘要:综述美拉德反应的概念、反应机理、反应的影响因素、控制反应的条件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概念;机理;影响因素;食品工业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B
第 5 页
文章编号:1005-9989(2006)12-0009-03
Reviewsonmaillardreaction
FULi1,LITie-gang2
(JinzhouMedicalUniversity,InstituteofAnimalScienceandVeterinary
Medicine,Jinzhou121001)
Abstract:Thearticlereviewsthechemistryofmaillardreaction,includingtheconception,theprinciple,thefac-torofinfluence,theconditionofcontrolandtheuseonfoodindustry.
第 6 页
Keywords:maillardreaction;conception;principle;thefactorofinfluence;foodindustry
专题论述
9
No.12.2006
胺类缩合,或者本身发生裂解成较小分子如二乙酰、乙酸、丙酮醛等。
第 7 页
第3条途径:美拉德反应风味物质产生于此途径。在二羰基化合物的存在下,氨基酸发生脱羧、脱氨作用,成为少一个碳的醛,氨基转移到二羰基化合物上,这一反应为斯特勒克降解反应。这一反应生成的羰氨类化合物经过缩合,生成吡嗪类物质。
1.3终级阶段
此阶段包括两类反应。即醇醛缩合:两分子醛
自相缩合,进一步脱水生成更高级不饱和醛;生成类黑精的聚合反应:中级阶段生成产物[葡萄糖酮醛、
第 8 页
3-脱氧Osulose(3-DG)、3,4-二脱氧Osulose(3,4-2DG)、HMF、还原酮类及不饱和亚胺类等]经过进一步缩合、聚合形成复杂的高分子色素[3]。
2反应的影响因素[1]2.1
糖
从发生美拉德反应速度上看,糖的结构和种类
不同导致反应发生的速度也不同。一般而言,醛的反应速度要大于酮,尤其是α、β不饱和醛反应及α-双羰基化合物;五碳糖的反应速度大于六碳糖;单糖的反应速度要大于双糖;还原糖含量和褐变速度成正比关系。
第 9 页
2.2氨基化合物
常见的几种引起美拉德反应的氨基化合物中,
发生反应速度的顺序为:胺>氨基酸>蛋白质。其中氨基酸常被用于发生美拉德反应,氨基酸的种类、结构不同会导致反应速度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氨基酸中氨基在ε-位或末位这比α-位反应速度快,碱性氨基酸比酸性氨基酸反应速度快。
2.3温度
温度相差10℃,褐变速度就可相差3~5倍。当
第 10 页
温度大于30℃,褐变速度较快;小于20℃,褐变速度较慢。
2.4pH
pH3~9范围内,随着pH上升,褐变反应速度上升;pH≤3,褐变反应程度较轻微。在偏酸性环境中,反应速率降低。因为在酸性条件下,N-葡萄糖胺容易被水解,而N-葡萄糖胺是Maillard特征风味形成的前体物质。
2.5水分含量
10%~15%含水量,容易发生褐变;完全干燥的情况下,褐变难以进行。
第 11 页
2.6金属离子
铜与铁可促进褐变反应,其中三价铁的催化能
力要大于二价铁。
2.7亚硫酸盐
在美拉德反应初期阶段就加入亚硫酸盐可有效
抑制褐变反应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亚硫酸盐可以和还原糖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氨基化合物发生缩合,从而抑制了整个反应的进行。
第 12 页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的需要,要对美拉德反应进行控制。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总结出控制美拉德反应程度的措施:(1)除去一种反应物:可以用相应的酶类,比如葡萄糖转化酶,也可以加入钙盐使其与氨基酸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2)降低反应温度或将pH调制偏酸性;(3)控制食品在低水分含量;(4)反应初期加入亚硫酸盐也可以有效控制褐变反应的发生。
3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3.1
美拉德反应与食品色泽
第 13 页
美拉德反应赋予食品一定的深颜色,比如面包、
咖啡、红茶、啤酒、糕点、酱油,对于这些食品颜色的产生都是我们期望得到的。但有时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又是我们不期望的,比如乳品加工过程中,如果杀菌温度控制的不好,乳中的乳糖和酪蛋白发生美拉德反应会使乳呈现褐色,影响了乳品的品质。
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颜色对于食品而言,深浅一定要控制好,比如酱油的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加工温度,防止颜色过深。面包表皮的金黄色的控制,在和面过程中要控制好还原糖和氨基酸的添加量及焙烤温度,防止最后反应过度生成焦黑色。
第 14 页
3.2美拉德反应与食品风味
通过控制原材料、温度及加工方法,可制备各
种不同风味、香味的物质,比如:核糖分别与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反应后会分别产生烤猪肉香味和烤牛肉香味。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后,产生的风味也不一样,比如:葡萄糖和缬氨酸分别在
100 ̄150℃及180℃温度条件下反应,会分别产生烤面包香味和巧克力香味[5];木糖和酵母水解蛋白分别在
第 15 页
90℃及160℃反应会分别产生饼干香味和酱肉香味。加工方法不同,同种食物产生的香气也不同,比如:土豆经水煮可产生125种香气,而经烘烤可产生250种香气;大麦经水煮可产生75种香气,经烘烤可产生
150种香气。
可见利用美拉德反应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的香精。目前,主要用于生产肉类香精。
肉中的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核糖,在加工过程中它们和肉中的氨基酸、肽、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风味物质。这些风味物质主要是含氮、硫、
第 16 页
专题论述
10
No.12.2006
氧的杂环化合物以及其他的含硫化合物,其中包括呋喃、吡嗪、吡咯、噻吩、噻唑、咪唑、吡啶以及环烯硫化物。另外,在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中有一些二羰基化合物,它们可以进一步和脂质以及硫胺素的降解产物反应,生成具有肉香味的化合物。目前在制备肉味香味料时通常采用含硫的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以及肽类,含硫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经过斯特勒克尔降解会产生硫化氢和氨,为大量杂环风味物质的形成提供前体物质。同时通过斯特勒克尔降解可产生氨基酮,2分子的氨基酮缩合会产生1分子二氢吡嗪,经过氧化生成吡嗪。烷基吡嗪是一种重要的香味呈味物质[2]。
第 17 页
目前国内已经研究出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牛肉、鸡肉、鱼肉香料的生产工艺。
艾萍等[10]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了牛肉香味料。宋焕禄[11]利用鸡肉酶解物/酵母抽提物进行美拉德反应来产生肉香味化合物。张彩菊等[6]利用鳙鱼的酶解产物、谷氨酸、葡萄糖、木糖、VB1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鱼味香料。
美拉德反应对于酱香型白酒的风味贡献也很大。其中风味物质主要包括呋喃酮、吡喃酮、吡咯、噻吩、吡啶、吡嗪、吡咯等含氧、氮、硫的杂环化合物[7]。
3.3抗氧化作用
美拉德反应的抗氧化活性是由Franzke和Iwainsky
于1954年首次发现的,他们对加入甘氨酸-葡萄糖反应产物的人造奶油的氧化稳定性进行相关报道[9]。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美拉德反应产物中的促黑激素释放素、还原酮、一些含N、S的杂环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某些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和合成抗氧化剂相媲美[4]。Lingnert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弱碱性(pH=7~9)条件下组氨酸与木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表现出较高的氧化活性,beckel、朱敏等人先后报道在弱酸性(pH=5~7)条件下,精氨酸与木糖的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佳[8]。也有人研究木糖与甘氨酸、木糖与赖氨酸、木糖与色氨酸、二羟基丙酮与组氨酸、二羟基丙酮与色氨酸、壳聚糖和葡萄糖的氧化产物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4]。可见美拉德反应产物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但是目前对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还不充分,对其中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机理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西北植物学报稿费多少
下一篇:四海兄弟2杂志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