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学报论文集
扬州大学学报论文集
1.熊 飞,王 忠,刘 萍,柳 敏,陈相辉,不同糯质基因型玉米颖果的发育.江苏农业研究,2001,22(4):14~17.2.熊飞,王忠,顾蕴洁,陈刚, <<植物生理学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初步应用>> 全国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2.103.熊飞,王忠,顾蕴洁,陈刚,网络环境下的<<;植物生理学>>;教学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39(4):365-366,4.熊飞,王忠,刘萍,柳敏,陈相辉.不同糯质基因型玉米颖果发育的比较,作物栽培与生理学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330-3345. 熊飞,王 忠,朱方丽,张志恒.小麦蛋白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省植物生理学会200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11.86.熊飞,王忠,朱方莉,张志恒.不同类型玉米颖果主要品质性状比较,作物学报,2005(31)2:259-2617.熊飞,王忠,陈刚,王珏,李波.不同专用小麦胚乳细胞淀粉体的比较研究,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1:73-768.熊飞,王忠,李波,王珏.鲜糯3号玉米颖果的发育,江苏农业科学,2005,5:24~ei,Wangzhong,Chen gang,Wangjue. Caryopsis Development and Ma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indica Rice Varieties,Rice Science,2005,12(4):238-24210.熊飞,王忠,陈刚,王珏.不同籼稻颖果发育及其结构品质性状,中国水稻科学,2006,20(1):43-46
吴礼权的主要论文
1.《试论孙炎的语言学成就》,《古籍研究》1987年第4期。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格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87年第6期。3.《中国现代史上的广东语言学家》(合作),《岭南文史》1988年第1期。4.《试论古汉语修辞中的层次性》,《淮北煤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5.《“乡思”呼唤着“月夜箫声”--香港诗人杨贾郎〈乡思〉〈月夜箫声〉赏析》,《语文月刊》1988年第5期。6.《中国哲学思想在汉语辞格形成中的投影》,《营口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7.《试论吴方言数词的修辞色彩》,载《语文论文集》,百家出版社,1989年10月。8.《试论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与成就》,《岭南文史》1990年第2期。9.《〈经传释词〉在汉语语法学上的地位》(合作),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 年第 期转载。10.《〈西湖二集〉:一部值得研究的小说》,权威期刊《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2期。11.《情·鬼·侠小说与中国大众文化心理》,《上海文论》1991年第4期。1994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论文奖。12.《点化名句的艺术效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学语文》1992年第4期。13.《情真意绵绵,绮思响“雨巷”--谈戴望舒〈雨巷〉一诗的修辞特色》,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2年第5期。14.《回顾·反思·展望--复旦大学组织全国部分青年学者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讨论综述》,《鞍山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15.《语言美学发轫》,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3年第5期。16.《汉语外来词音译艺术初探》,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17.《论〈文则〉在中国修辞学史上的地位》,《鞍山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18.《汉语外来词音译的特点及其文化心态探究》,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19.《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新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4年第4期。20.《试论赋的修辞特点》,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1期。21.《先秦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上海文化》1995年第2期。2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手法的范围》,《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3.《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5年第10期转载。24.《王引之〈经传释词〉的学术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5.《修辞结构的层次性与修辞解构的层次性》,《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6.《两汉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综合类核心期刊《江淮论坛》199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2期转载。27.《〈经传释词〉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中西学术》第1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28.《创意造言的艺术:苏轼与刘攽的排调语篇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5年第11卷第6期(总第126期)。29.《旧瓶装新酒:一种值得深究的语言现象》,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5年第4期(总第6期)。30.《改革开放与汉语的发展变化学术研讨会综述》,1995年11月《上海社联年鉴》。31.《〈经传释词〉之“因声求义”初探》,核心期刊《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1998年获上海市(1996-199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2.《谐译:汉语外来词音译的一种独特型态》,《长春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33.《英雄侠义小说与中国人的阿Q精神》,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1卷第8期(总128期)。34.《论修辞的三个层级》,《云梦学刊》1996年第1期。35.《音义密合:汉语外来词音译的民族文化心态凸现》,《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6.《咏月嘲风的绝妙好辞--晏子外交语篇的文本解构》,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2期。37.《论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几种独特型态》,《雁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38.《触景生情的语言机趣--陶糓与钱俶外交语言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2卷第6期(总138期)。39.《〈语助〉与汉语虚词研究》,《平原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40.《关于〈声类〉的性质与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41.《论夸张的次范畴分类》,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6期。42.《新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和我们的历史使命》,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43.《论委婉修辞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缘由》,核心期刊《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44.《清代语言学繁荣发展原因之探讨》,《云梦学刊》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8期转载。45.《论中国修辞学研究今后所应依循的三个基本方向》,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6期转载。46.《80年代以来中国修辞学理论问题争鸣述评》,《黄河学刊》1997年第2期。47.《论委婉修辞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效应》,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48.《中国修辞哲学论略》,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49.《论夸张表达的独特效应与夸张建构的心理机制》,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50.《训诂学居先兴起原因之探讨》,载《语文论丛》第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51.《语言美学的建构与修辞学研究的深化》(第一作者,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5期。52.《“夫人”运用的失范》,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7年第6期。53.《论〈马氏文通〉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54.《论委婉修辞生成的心理机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2期。55.《论孔子的修辞哲学思想》,《雁北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56.《“水浒”现象与历史变迁》,《人民政协报》1998年4月27日第3版《学术家园》。57.《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的省思》,全国综合性社科核心期刊《社会科学》(上海)1998年第5期。58.《修辞心理学论略》,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8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1998年第11期转载。59.《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走向语言美学建构的历史嬗变进程》,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0.《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丛书《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61.《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各个时期研究成就的估价问题》,载《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问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宗廷虎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2月。62.《潘金莲形象的意义》,台湾《古今艺文》1998年11月第25卷第1期。63.《进一步沟通海峡两岸的修辞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4期。64.《吴方言数词的独特语用效应》,载《修辞学研究》第8集,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年 6月。65.《中国风格学源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6.《语言理论新框架的建构与21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云南)1999年第1期。67.《修辞学转向与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2期。68.《论夸张》,载《中国第一届修辞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1999年6月。69.《论修辞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0.《平淡情事艺术化的修辞策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1.《修辞主体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72.《方言研究:透视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1999年第3期。73.《[请读我唇]三人谈》(与宗廷虎教授等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9年增刊。74.《看文人妙笔生花,让生命得到舒畅——评沈谦教授[林语堂与萧伯纳]》,台湾《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总508期)。75.《修辞学研究新增长点的培植与催化》(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4期。76.《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选摘。77.《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上)》,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4号(1999年)。78.《[金瓶梅]的语言艺术》,载《经典丛话·金瓶梅说》,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79.《中国古典言情小说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1期(总181期)。80.《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下)》,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5号(2000年)。81.《评黎运汉著[汉语风格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9日第2版。82.《论比拟修辞文本的表达与接受心理》,《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8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论中国文学中的双关修辞模式》,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4期(总184期)。84.《委婉修辞的语用学阐释》,载《语文论丛》第6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85.《修辞学研究的深化与修辞学教材的改革创新》,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1期。86.《比喻修辞文本的心理分析》,《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87.《论精细修辞文本的心理机制》,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88.《异语修辞文本论析》,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4期。89.《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学的建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90.《论旁逸修辞文本的建构》,湖南省一级学术期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91.《论拈连修辞文本》,《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92.《论结尾的修辞策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93.《顶真式衔接:段落衔接的一种新模式》,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2年第2期。94.《论顶真修辞文本的类别系统与顶真修辞文本的表达接受效果》,《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95.《论锻句与修辞》,《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96.《吞吐之间,蓄意无穷——留白的表达策略》,台湾《国文天地》2002年8月第18卷第3期(总207期)。97.《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武汉大学《长江学术》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98.《论事务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9.《从统计分析看“简约”与“繁丰”的修辞特征及其风格建构的原则》,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3年第2期。100.《与时俱进:语言学由理论研究走向应用研究的意义》,《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01.《基于计算分析的法律语体修辞特征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02.《论学习修辞学的意义》,《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103.《论起首的修辞策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4.《论口语体的基本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载《语文论丛》第8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105.《平淡风格与绚烂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6.《韵文体刚健风格与柔婉风格的计算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07.《庄重风格与幽默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08.《中国修辞学:走出历史偏见和现实困惑》,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09.《从<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与原本的比较看王希杰教授修辞学的演进》,载《修辞学新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110.《从计算分析看文艺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修辞学论文集》第七集,新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111.《评谭学纯、朱玲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12.《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8月出版。113.《话本小说“正话”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114.《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5.《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6.《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17.《话本小说“头回”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复旦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118.《论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119.《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四种特殊类型》,载《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120.《由汉语词汇的实证统计分析看林语堂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国人思维特点所作的论断》,《跨越与前进――从林语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与相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06年10月出版。121.《八股文篇章结构形式的渊源》,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2006年(平成18年7月)LXVII。122.《评朱玲[文学文体建构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123.《修辞学的科学认知观与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载《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2007学术论坛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124.《八股文“收结文”之“煞尾虚词”类型及其历史演进》,载《修辞学论文集》第十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125.《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转摘。126.《〈史记〉史传体篇章结构修辞模式对传奇小说的影响》,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27.《“用典”的定义及其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8.《段落衔接的修辞策略》,《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29.《南北朝时代列锦辞格的转型与发展》,《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09年第8期。130.《从〈全唐诗〉所存录五代诗的考察看“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1.《学术史研究与学科本体研究的延展与深化》,《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10年第1期。132.《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3.《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4.《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5.《不迷其所同而不失其所以异——论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010年第5期。136.《“列锦”修辞格的源头考索》,核心期刊《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137.《修辞学与汉语史研究》,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138.《“列锦”辞格在初唐的发展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39.《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1期.。140.《艺术语言的创造与语言发展变化的活力动力》,《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5期.。141.《网络词汇成活率问题的一点思考》(第一作者),《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42.《名词铺排与唐诗创作》,《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11,7出版。143.《海峡两岸词汇“同义异序”现象的理据分析兼及“熊猫”与“猫熊”成词的修辞与逻辑理据》,载郑锦全·曾金金主编《二十一世纪初叶两岸四地汉语变迁》,台湾新学林,2011年12月出版。144.《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45.《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6.《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同义异序、”同义异构“现象透析》,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147.《王力先生对汉语修辞格的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148.《由〈全唐诗〉的考察看中唐“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149.《孔子“正名”论的语言学阐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0.《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第一作者),《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51.《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在海峡两岸的存续现状探析——以海峡两岸对西方人名翻译的修辞行为为例》(第一作者),《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3.《先秦两汉诗赋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特点》,《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4.《元曲“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5.《“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经验及对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的启示》,《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156.《修辞的性别分野与女性修辞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157.《宋词“列锦”结构模式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158.《明清词“列锦”结构模式的发展演进考察》,《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三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肖军的发表论文
1、仉宝玉,肖军.基于GA参数优化整定的PI型广义预测控制.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367~3702、付秋峰,肖军,李书臣.基于微粒群优化和模拟退火的约束广义预测控制.石油化工高等学报,vol23(2),2010,6:89~923、张立国,肖军,佟仕忠.立式金属罐容积检定爬壁机器人本体设计.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0,2:37~414、裴硕,肖军,翟春艳.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算法.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4:900~9035、张勇强,肖军,付秋峰.基于ARM的供热计量和智能温控的应用研究.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0,1:68~706、刘威,肖军,翟春艳.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2:501~5047、王志超,肖军,赵国峥.炼油厂循环水系统油料泄漏点快速检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9,4:67~708、罗曦,肖军,佟仕忠.油罐无损探伤机器人及其作业路径规划的探讨.扬州大学学报,2009,(12):54~569、肖军,高德胜,吴云.错位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6404~640810、肖军,金太东.PLC与智能仪表PS-485串口通讯的设计与实现.中国高校通信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9:414~41711、肖军,白静.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器设计及仿真.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8,11(4)58~6112、栾硕,胡东方,肖军.智能交通系统模型的研究及算法分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2,9(6):69~7213、马静,李书臣,肖军.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河北工业科技,2006,23(1):8-1114、李书臣,肖军.模糊控制在聚合反应釜温控中的应用.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7,(1):32~3415、王玉武,肖军.聚丙烯反应釜控制系统.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5,(3)47~5016、于爽,张燕,肖军.基于MATLAB的过程控制系统课程仿真实验软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vol.25,2005,4:83~9017、肖军,李书臣.圆网纸机定量水份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1998,19(10):32~3318、仉宝玉,肖军.集散控制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5,1,2004,3:82~8319、翟春艳,肖军.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模型广义预测控制.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黄山,2004,5:172~174(ISTP)20、王杰,肖军.医疗网络信息系统方案设计.辽宁统计,2003,6:30~3121、王莉,肖军.基于C-R模糊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设计与仿真.全国系统仿真技术应用学术论文集,2003,422、肖军,井雷.模糊自适应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电子与信息学报,vol25,2003,4:213~21723、肖军,王莉.软水器的SCM控制设计与应用.全国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10:1127~113024、王玉武,肖军.PLC在小型加氢试验装置中的应用.国际东西方发明专利学术会(德国),香港新闻出版社,2001,925、肖军.基于MATLAB的CAI实验课件的开发及应用.微型电脑应用,2000,3:37~3826、肖军.现场总线在常压精馏试验装置控制中应用.基础自动化,2000,7(2):44~4627、吴云,肖军.应用绕组函数对同步电机电感量计算.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0,20(2):68~7228、李书臣,佟仕忠,肖军.聚丙烯反应釜仿真培训系统.系统仿真学报,2000,12(11):692~69429、肖军.模糊控制在自来水厂中的应用.自动化与仪表,1999,14(5):25~2630、肖军,李书臣.UPS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初探.基础自动化,1999,6:31~3331、王玉武,肖军.微机在小型常压精馏试验装置中应用.全国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学术论文集,1999,332、王玉武,逢玉俊,肖军.热电厂实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第一届全国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会议论文集,清华大学,1999,5:286~290
赵杏根的发表论文
2006论清初诗人杜濬,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1期,湘潭,湖南2005论《荆钗记》,传统文化研究第12辑,群言出版社,2005年,北京2004论元初山西佛教剧二种,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2004论《猛光王传奇》,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苏州,江苏2004《孟子》选论,先秦两汉学术讨论会,2004年5月,东吴大学,台北。后结集出版。2003清代苏州女诗人研究,传统文化研究第11期,白山出版社2003年版。沈阳,辽宁2003元代戏剧四种新解,人文杂志,2003年第26期,大丘大学,韩国。2003清代小说《谐铎》与佛教,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第3期。2003孟子“民贵君轻”新论,2003年10月“东亚人文学研究”国际会议,全北大学,韩国。后结集出版。2003桐城诗人刘大櫆,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3期。2003论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第一期。2003论唐前释氏辅教小说,寒山寺佛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版。2003论唐代释氏辅教小说《冥报记》,福田,2003年1月号。2003论郑廷玉佛教剧三种,福田,2003年2月号。2002佛经与《罗摩衍那》三题,福田,2002年第三期。2002清代浙西六家之一——钱载,浙江月刊,2002年5月号。2002唐代小说中的法术僧人和另类僧人,苏州铁道师院学报,2002第2期。2002略论唐代小说中的高僧形象,福田,2002年10月号。2002论明代无名氏佛教剧《龙济山野猿听经》,福田,2002年12月号。2002孟子“性善说”新论,东吴哲学,2002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2002苏州风雅缘——清代外地诗人与苏州,传统文化研究,第十辑,白山出版社2002年12月版。论佛经文学作品《智者大药》,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三期。2001清代浙西六家之一王又曾,浙江月刊2001年第一期。2001论诗人杨芳灿,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2001袁枚文章理论研究,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三期。2000论浙派诗人厉鹗,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2000论诗人杭世骏,浙江月刊2000年八月号。2000精灵与人类婚配故事中构件的变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期。2000论严遂成及其咏古诗,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四期。2000论诗人郑板桥,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六期。2000论诗人吴锡麒,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五期。2000论翁方纲的肌理说及其诗歌创作,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四期。2000佛教因果说与中国文学,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一期。2000论我国旧小说中的地狱与阎王,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三期。2000佛经文学中女性形象概观,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四期。2000佛经恶魔故事代表作简论,福田杂志,2000年七月号,169期。2000中国文学作品化用佛经情节举例,福田杂志,2000年十月号,172期。2000论孟子对士人的社会定位,孔孟月刊,2000年11月号,39卷第三期。200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仙,文史杂志,2000年第3期。1999高教走向世界点滴谈,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教学研究版。1998桐城派与江苏,文教资料1998年第五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1月号转载。1998论诗人汪中,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五期。1998论晚清宋诗派巨子郑珍,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四期。1997论语七章发微,孔孟月刊,1997年第十一期,第35卷第11期。1997论语导读,大学生必读书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997以色设缘与渔篮观音,文史杂志,1997年第一期。1996明清小说化用佛经情节举隅,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二期。1995文学作品中源于佛经的情节模式举隅,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增刊。1993五通考述,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二期。1993论城隍信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一期。1990论姚燮诗歌创作与其经历、素质之关系,苏州大学学报1990二期。1990姚梅伯年谱简编,明清诗文研究资料辑丛,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版。1989贯彻文学史撰写的整体性原则,苏州大学学报1989年二、三期合刊。1987读钱仲联先生三种清诗选注本,苏大学报1987年第四期。1986论清代诗人鲁一同的诗,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二期。1986论广西诗人朱琦,社会科学家,1986年创刊号。1986论姚燮诗歌的主要内容,明清诗文研究论文集,江苏古籍1986版。1986姚梅伯集外诗辑,明清诗文研究资料集,第一、第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986清史稿·儒林传补正,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二期、第四期连载。1985姚燮著述考,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二辑。1985论梅曾亮的散文,中国近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二期。1985论姚燮诗歌的主要风格,宁波师院学报,1985年第一期。1984论贝青乔的《咄咄吟》,宁夏大学学报1984年第一期。1982论宋湘,明清诗文研究丛刊,1982年第二期。
上一篇:收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下一篇:学术论坛出不出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