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地质队员的文章
歌颂地质队员的文章
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地质勘探队员,找矿探矿是人生的价值追求,而找矿探矿成就卓著,就是个人价值的具体体现,事业成功的标志。很多杰出的地质工作者被世世代代的人赞扬歌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歌颂地质工作者的文章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清廉,地质人的本色
无边无际的草原,
闪动着我们的身影;
杳无人烟的沙漠,
撒落着我们的足迹。
我们像草原雄鹰,
天边掠过、傲骨铮铮;
我们像沙漠骆驼,
默默远行、执着坚定。
我们像奔驰骏马,
踏踏实实、奋勇争先;
我们像无名小草,
实实在在、染绿大地。
帐蓬里灯光,
点亮了找矿新方向;
钻机的隆鸣,
奏响了希望新乐章。
风尘仆仆的地质人,
坚守信仰、日夜兼程,
尽情彰显大地情怀,
光明磊落,风清气正。
信仰是“三光荣”精神,
根本是风清气正。
风清是我们的品质,
气正是我们的力量。
我们是大地的骄子,
驰骋千里、追赶太阳;
我们是光荣地质人,
行走四方、两袖清风。
光荣在于无私奉献,
光荣在于艰苦奋斗,
光荣在于找矿立功,
光荣在于两袖清风。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常年在无人区工作。地质工作者或多或少遇见一些事情,对待一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地质队员都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即不赞同迷信的解释,也不认同以牵强的科学解释来掩盖真相的行为。我是从一所地质院校毕业后分配到一个综合地质队,在祖国的边疆省。在岗前培训完之后,我被分配到一分队。对岗前培训中只记住一句话:今年局里给我们队2个死亡名额,我们要保证把人数控制在2个以内。带着这句话的阴影和刚参加工作的新鲜感,还有很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信心,来到了第一个工作地——一个距离边境只有40公里的大山中。一分队有八个人,在矿业还不景气的时候算大分队了,在跟几个年轻人混熟之后,枯燥的时间还好打发点。
一、第一次与草爬子亲密接触
第一份工作是地质填图,我和黄毛,曹大棒子分一个小组。黄毛是赣州地校毕业的,离异家庭的孩子,很有性格,留一头黄色的莫西干发型,在死板的技术单位算另类。为了他发型队里团书记还专门做了思想工作,不惜以扣全年奖金做威胁,这小子留下一句:你敢扣我钱,我过年就去你家,我反正爹妈不管,女人没有,你要觉你能安生你就扣。把53岁的团委书记气的据说住院一年。曹大棒子40岁,17岁北京地大毕业,混了23年只是个大组长,因为此人早年敢想敢干,得罪了不少队里老泰斗,结果一直郁郁不得志,考研成功7次,都因为不放档案荒废了。一个口头禅就是:当年我没去海南,去了的话王石还蹲海边打鱼呢。一个悲剧性的老哥,因为根本不服人,到处点火,人称曹大棒子。
人头渐渐熟悉后,工作也有了默契,开始不敢说的话也可以说了。有一天,我们填图路线遇见一座陡山,只好绕过去,要过一片高草沟时。曹大棒子突然喊停,让我们把裤腿和衣服袖子都扎起来,衣服领子要竖起来。我照他说的做了,黄毛直接甩了句:屌,带头冲进那片大半人高的草丛。曹大棒子着急了,上去一把将黄毛托回来,黄毛狠狠的看着曹大棒子,曹大棒子说:跟我喊屌,你的屌肯定没有,里面肯定有草爬子,你不想要蛋了是不是?我赶紧问:什么是草爬子?曹大棒子说:一种六脚虫,很耐活,地质锤砸下去,肚子烂了一星期不吃不喝还不死,专门爱顺裤管叮人的蛋。
黄毛说:叮么,我蛋蛋有2个,叮一个我捏死一个。曹大棒子一下子火了,说:你知道刘头为什么48岁了还没有孩子么?就因为当年我和他一起出野外的时候,他拉野屎被草爬叮了蛋,他着急没拿火烧草爬子的屁股,直接用手把草爬子掐断了,结果那半截直接钻到他阴囊里,一个蛋都差点被医院割了,后遗症就是结婚20年没个孩子,离婚都离4次了,你要不是我手下我今天看草爬子叮你蛋蛋。黄毛不服气的问:你怎么知道这里有草爬子?曹大棒子说:这里草长这么好,连个动物粪便都没有,说不过,肯定有些虫子或蛇之类的,草爬子最有可能。
曹大棒子数落完黄毛后,看着黄毛把衣服收拾好后,说:把边上长的瘦高的草都捡点,做个烟把子,我在前面走,你们走后面,千万别出声,有什么动静了一定大声喊,相互只准喊代号,不能喊名字,也别拍对方的肩膀,谁肩膀被拍了只准超前跑,不准回头,记住了,千万别错!我前面,才子中间,黄毛后面,把地质锤都拿出来。曹大棒子看我张嘴想问,直接说:有什么问的,回去再说,我们绕过去就到计划汇合点了,回去喝酒说。我和黄毛赶紧按照大棒子的指示捡干树枝和瘦高的草,扎了一个草把子点着后递给曹大棒子,曹大棒子接过后,带头就冲进高草沟,扑面一股青草的清澈香气还有淡淡花香,曹大棒子没半点观景意思,大步朝前,我和黄毛为赶上他走的前胸贴后背。三人狂奔半小时才走了高草沟的一半,黄毛大声喊停。曹大棒子一边骂他嘴比腿强,一边警惕的环视周围,看我大口大口的喝饱水,张嘴想问,曹大棒子说:才子,什么别说别问,现在尽快通过这里,马上走,太阳落天了。我说好,拽起黄毛就开始狂奔,又走了一个小时,全身湿透,终于出了高草沟。黄毛累的躺倒一块大石头上就开始嚷嚷:屌,我看我好好的,也没你说的虫子,也没什么别的东西,把老子我紧张半天,被你吓半死,走了半死,要不是看你让我喝免费酒,我就不捧你的唱给你当小弟了。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地质工作无可厚非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质专业人才成为了问题探索、研究和解决的关键。
高等地质教育肩负着培养我国地质事业人才的使命,大学正是培养这些人才最主要的场所。 近年来,地质行业受到国家重视,然而受社会价值取向、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地质类学生由于思想准备不充分,对于地质工作的认识不足,在择业时紧盯条件优越的大中城市、科研院所,不愿意深入基层和一线工作。一些地质类毕业生不能适应地质工作的艰苦环境,思想基础不牢固。有的甚至试用期未满就出现辞职或跳槽的现象。“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精神有所淡化。
在与陕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相关领导和专业人员一起的座谈会中,他们突出强调了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吃苦耐劳的重要性。“如果你热爱这一行,就要时刻做好出野外的准备,我就出了二十年的野外。”其中一个主任如是说。当谈到地球物理专业的就业问题时,他们表示地球物理现在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如果能真正掌握好专业知识,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他们还表示,个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不会因为是本科生就不让其带项目,只要能力够,都可以带。公司对各个层次的人才都很需要,并不会只收研究生。当然研究生在以后的竞争中会占优势,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
“现在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已经偏向于西部偏远地区和深部地区。”,其中一位领导这样强调。随着地球物理的发展,深部地球物理勘探有了各种新技术,如多波地震勘探等。现在国内地球物理不是钱的问题,有进口的装备,技术也不是问题,关键是人才的问题,有没有真才实学,能不能分析处理,反演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后勤保障这一块,你们大可放心,我们的车上会有专门的做饭工具,保证能让大家每顿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讲到这里,大家不由得都笑起来。地质行业也不会完全不收女生,只要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地质行业也绝不会将女生拒之门外,这是一种性别歧视。不过,企业会对女生有特殊照顾,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让女生出野外的。
陕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相关领导还给我们一行人提出了一些建议,也是对所有地球物理本科生的一些建议:“对于你们大二的本科生而言,现在就关注就业还为时过早,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学好基础知识,工作后你们会发现,专业基础知识甚至比你学到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这一块,一定要掌握得非常过硬。还有就是地质方面的知识,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一定都要扎扎实实的学,现在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偏向于通才,不仅仅是掌握你主修的一门技术,而是对重、磁、电、震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会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听了他的一番话,我们获益匪浅。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获取了与专业相关的很多重要信息,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坚定了自己学习的信心,纠正了自己对专业很多认识上的错误,相信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也会大有裨益。
地质队员的新奉献——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八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有许多地质队伍担任了攻坚的主力,他们唱着勘探队员之歌,一如既往地发扬着“三光荣”精神,投入到实地核查工作之中,打了一个又一个硬仗,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地质队员的凯歌。
这里记录的,是发生在重庆市一三六地质队的几个小故事。
“扣掉你们的红高粱!”
2009年7月,重庆市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矿业权实地核查专题工作组的要求,必须于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的外业实测工作。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承担了全市15个区(县)的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是全市承担工作量最多的单位。
勘查现场
短短5个月的时间,完成15个区(县)的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谈何容易。接此重任,作为队长的陈建忠首先成立了以他为第一行政负责人的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组,制定了实地核查工作方案,出台了奖惩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并立下军令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军令状如何落实?陈队长面对承担任务的各实体第一负责人严肃而又不无诙谐地宣布:“如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我就扣掉你们的红高粱!”在队部随后下发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延误工期的实体,扣除该实体班子成员年薪(不含基薪)的30%。”严厉的保证措施立刻让各实体负责人明白了问题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全队上下克服重重困难,紧密配合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想尽一切办法收集资料,深入各个矿山企业和矿权地调查研究,圆满完成了13个区(县)矿业权实地核查实施方案,开展了全市15个实测区(县)的矿业权实地核查测量工作,共提交807宗矿业权实地核查报告,完成GPSE控制点982个,圆满完成了任务。提交的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经重庆市矿业权实地核查专题工作组验收,质量全部达标,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同时也是全市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完成时间和进度最为超前的单位。
“不能给地质队丢脸!”
一三六地质队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技术总负责人是队勘测院院长王泽河。
在开展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初期,一些技术人员对矿业权核查工作的任务不是十分了解,现场对井口的定位及老窑的调查不够认真,导致部分整合矿井口实测不完整、开采煤层调整不准确,在自查中发现问题后,王泽河决不放过任何疏漏,亲自带领项目部深入一线,要求作业人员必须补测。
实地核查人员在埋设矿区控制点
2009年年底,还有几天就是春节了,矿业权实地核查外业工作已全部完成,内业也快收尾了,忙了一年,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总算可以轻松回家团圆了。这时,王泽河在审查到巫溪县的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时,发现龙泉煤矿井巷工程拐点巷道方向与以往测量资料相比有偏差,他将此矿的地质地形图重新调出来反复核对,发现方向有问题,但究竟是以往数据有问题还是本次数据有误难以判断,有的同志认为纠正一下数据、调整一下坐标就可以了。王泽河说:“我们不能给地质队丢脸!为保证质量必须重新实测,且必须将周边近井点一同联测!”其时矿山已经放假,没有工人配合,他们只好在寒冷的山上,自己背起全站仪连夜下井,对龙泉煤矿及周边矿山进行重新联测,最后终于得到了第一手准确的数据。
在开展实地核查工作之前的一次职工体检中,王泽河己被查出肾结石,医生要求尽快做手术,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却一直坚持奋战在一线,使得病情几度加重,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在工作附近的诊所输点液、吃点药,直到成果数据全部验收通过后,才在同事们的“逼迫”下,住进了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那一夜,我没能入睡”
2009年12月中旬,重庆市开县磨盘山上早已是冰雪覆盖,刺骨的寒风就像刀子一样割在人们的脸上。一三六地质队开县实地核查项目组一大早匆匆吃完早点,仔细检查完所带的仪器,背上干粮和水就坐上了冰凉的车直奔工区。寒冬里的磨盘山雾气蒙蒙,山中的路格外湿滑。10多度的盘山公路一直绕着悬崖向上蜿蜒,仿佛是在考验人们的胆量和意志。
野外实地核查
“兄弟伙,快下车,车打滑了!”行进中,猛然听到司机一声大喊。大家打开车门,往外一看,右边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后面的路面烙印着深深的急刹车印,前方不时还有碎石滚落下来,车轮距悬崖边已不足40厘米,好险哪!好在司机师傅经验丰富,沉着冷静,及时刹住了车。当大家把车一步步推离了险境时,一个个已是浑身汗湿,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了。下午3点左右终于来到了开县三喜煤矿第一个设计点位,大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架设好仪器开始工作,然而三喜煤矿系多个小矿组合多井口分布直线距离最远达到3千米,且被高山阻隔,卫星信号接收困难,大家在20多度的山坡上背着全站仪手脚并用,一直干到晚上8点天已黑尽不能继续工作才下山。
一位队员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静静地听着同伴们乐观的说笑声,思索了许多许多。在此次实地核查工作中,经历的事情数不胜数。新时期的地质队员真是可歌可泣最可爱的人。那一夜,我没能入睡。”
“我不能让别人分担我的工作!”
2010年10月12日,是一三六地质队金灿公司铜梁县矿业权实地核查组在铜梁工作的最后一天。
当时已经过了零点,工作也接近了尾声。活泼开朗的李亚带头唱起了《勘探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疲劳和寒冷,……”。在慷慨激昂的歌声中,队员们仿佛在冰天雪地中燃起了熊熊篝火,振作精神,迎接着最后的胜利。
凌晨2点半,该矿实地核查测量全部完成。“我们终于完成了!”队员们一阵欢呼,如果不是因为井下空间有限,都恨不得蹦跳起来!大家一起收拾好仪器,踏上出井之路。出井的坡度很陡,地面非常潮湿,上去时必须手拉着上山的绳子脚踩着木梯子往上爬。当上行至30米左右的时候,顶板突然掉下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一路飞速往下滚落,啪的一声闷响,正砸在李亚的胸口上。巨大的撞击力使他当时已无力说话。如果岩石砸到后面队员的头上,那么后果会更加严重可怕。
专家组现场检查核实资料
出井后,李亚立即被送往铜梁医院。到达铜梁医院已经是凌晨4点多,医生给李亚做了全面的检查和救治,所幸的是岩石没有砸中要害,医生要求李亚休息一个星期才可以继续工作。可当时还有许多工作要开展,技术人手严重缺乏,“我不能让别人分担我的工作!”李亚谢绝了队友的劝阻,只休息了两天便拖着疲惫的身体投入了新的工作中。
弘扬地矿“三光荣”传统唱响地矿文化主旋律
欧德琳
(贵州省地矿局 贵阳 550004)
摘要 贵州地矿文化,根植于贵州高原,独具地矿行业特色,是以 “三光荣”精神为核心、以“找矿兴黔”为精髓的文化。30年来,出作品,出人才,建阵地,获殊荣,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化现象”。为国土资源文化和贵州多彩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三光荣”贵州 地矿 文化
地矿文化是地矿事业的命脉,是地矿职工的精神家园。贵州地矿文化,作为根植于贵州高原独具地矿行业特色、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形成了以“三光荣”精神为核心、以“找矿兴黔”为精髓的地矿文化,激励着一代代地矿工作者,丹心献贵州,辛勤探宝藏,当好先行兵,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保障。
贵州省地矿局作为全省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的主力军,建局5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勘高山探峡谷,艰苦跋涉在贵州高原17.6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在把贵州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磷化工与钡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锰系铁合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及磨料、磨具生产基地、全国新兴的黄金生产基地、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煤电基地,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展现了以“三光荣”为代表的地矿时代精神,创造了富有贵州高原特色的地矿文化。
1 在“三光荣”旗帜下,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化”现象
“三光荣”提出30年来,贵州地质工作者的创业和奉献,使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史流光溢彩;贵州地矿文化独有的特色和贡献,使多彩贵州文化和国土资源文化丰富灿烂。
1.1 出作品
全局职工创作出版一大批引起社会反响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作品100余部,出版专著30多部,创作了10多部电影、电视剧。全局职工创作的文学作品已愈1000万字以上。贵州地矿局在电影、电视、小说、诗歌、散文、科普等领域创作出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作品,走在了全省和国土资源部行业文学创作的前列。欧阳黔森出版10多部,《雄关漫道》、《绝地逢生》、电视剧和长篇小说在全国引起轰动;袁浪出版《黄鹤儿女魂》等4部;李绍珊出版《岁末集》等作品4部;刘龙材出版《刘龙材文集》科普文学作品等7部;陈履安出版《两难困惑中的抉择》等作品4部;李绍珊、袁浪、冉正万、何毓敏、冯飞、陈跃康、李文炎、李承钰、管利民等都出版了文学作品专著。2000年,贵州地矿局编辑的地质文学丛书《高原拓荒人》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地质文联第一部文学作品之集大成。这部丛书分报告文学卷、小说卷、诗歌卷三大卷,计120万字,汇集了1984~2000年间全局地矿职工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丛书的写作主体是地质工作者,其作品内容更是以地质工作为主要创作对象。集中展示了贵州地矿局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和贵州地矿职工的精神风貌。
拍摄电视专题片。在上世纪90年代末,贵州地矿局和省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电视专题片《高原拓荒人》,这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第一部反映地质工作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的专题片,塑造了地质工作者艰苦创业的时代群像,歌颂了贵州地质工作者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此片在贵州电视台播出后,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2007年1月,在贵州地矿局建局50周年之际,贵州局和贵州电视台合作拍摄的9集系列电视专题片《苗岭先行兵》,在贵州卫视黄金时间播出,获得贵州省第八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选影视类一等奖,同时选送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获得“中国十佳行业片奖”,这是贵州省专题片获得的最高奖。2011年,反映贵州地矿局抗旱打井的电视专题片《甘霖行动》,作为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专题片使用,产生了良好反响。
1.2 出人才
培养了文学创作队伍。目前,地质文联这支文学创作队伍有32人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和贵州省作家协会,陈国栋当选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当选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袁浪两度担任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在地质文联的作者和《杜鹃花》的编辑中,有一批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通过群众性文艺活动,贵州地矿局培养和输送了近300人的文学创作人才,形成了颇具影响、令省内外瞩目的作家群。欧阳黔森、冉正万、何毓敏、刘龙材、陈跃康、管利明等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科普文艺作品和多部影视文学剧本,有的作品在省内外文坛引起了轰动。
1.3 建阵地
坚持以“地矿特色、边陲特色”,办好《杜鹃花》文学杂志。以《杜鹃花》为阵地,出作品出人才。地质文学刊物《杜鹃花》创刊于1984年,作为地质文联会刊。(2000~2009停刊10年)。2009年6月复刊出版,被《中国国土资源报》评为2009年度国土资源文化十件大事之一。《杜鹃花》至今出版了39期,共发表近800万字的文学作品。在贵州省文艺界和全国地矿系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被誉为“贵州地质文学的摇篮”。刊登在《杜鹃花》杂志上拍成电视剧的有,王蔚桦的10集电视剧《悠悠赤水河》、《黄金高原》;拍成电影故事片的有,袁浪的《血溅秋风楼》、《无名三侠客》。同时,30年来,地质文联7次邀请著名作家叶辛、王蔚桦、何文等到黔西南金矿、务正道铝土矿、铜仁锰矿和地质队采风,前后共完成100多篇文章,总计70多万字。
1.4 获殊荣
1989年成立的贵州地质文联,在贵州地矿局党委的关怀和省文联、中国国土资源(地质)文联的帮助指导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贯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精神和“团结、鼓劲、务实、繁荣”的指导思想,坚持扎根地矿沃土,唱响地矿主旋律,展现地矿风采,始终结合地矿行业实际,深入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成绩。1994年,地质文联被地矿部文联授予“文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地质文联被省文联评为优秀文联,受到表彰。2006年8月,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优秀企业文联”称号,是全国地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局。2009年,贵州地质文联再度获贵州省先进文联称号。在贵州省一至十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奖中,贵州地矿局每届均以10多个奖项名列前茅,均获得组织奖。
贵州地质文学的异军突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化”现象。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贵州地质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能成为“贵州地质文学现象”,体现了一个群体团结进取、勇于超越的精神。丰厚的生活土壤、积极的人生态度、浓郁的文化氛围、无私的团队核心最终成就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还专门成立了“贵州地质文学分会”。独具特色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为国土资源文化和贵州多彩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 光大 “三光荣”传统,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近年来,贵州地矿局坚持光大“三光荣”传统,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紧密结合地质工作实际,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同等对待,作为凝聚职工、激励职工、教育职工、展示职工的大事抓落实,抓出实效。
2.1 进一步激活文学创作
一是贵州地质文联重新注册登记,成立文学、摄影、书画、艺术四个分会经常开展活动;现有会员200多人。《杜鹃花》复刊出版,被《中国国土资源报》评为2009年度国土资源文化十件大事之一。众多优秀作品也在历届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是每年公开出版一部以上书籍:如记载贵州地矿局50年奋斗发展历程的《贵州地矿局局史》、反映贵州地矿局打井抗旱的报告文学集《甘霖行动》、《贵州地矿摄影书画作品集》等。三是组织采风活动,弘扬地矿文化。组织了“地质找矿突破文学创作采风活动”。邀请作家、记者深入地质一线进行采访,详细了解并报道贵州地矿局近年来在地质找矿、地下水勘查开发中取得的成果。一批弘扬主旋律,褒扬先进的报告文学、通讯、小说、诗歌发表后,在省内外引起反响。
2.2 《杜鹃花》、《贵州地矿》 报与地矿网站信息共享
成为繁荣地矿文化的载体和阵地。《贵州地矿》报获得省新闻出版局“2010年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优秀奖,且排名首位。贵州地矿网站4年来为省政府门户网站质量评比前3名。
2.3 对外宣传形成声势
贵州地矿局首次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两个国家级最高新闻媒体发表反映地矿局工作的新闻报道,每年在国家、省、部主要新闻媒体发表文章200多篇。拍摄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甘霖行动》,提升了地矿文化软实力。
2.4 群众性文化活动独具特色
每年轮流举办全局职工体育节或职工艺术节,开展活动的时间安排相对固定,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特色,项目设置突出地矿行业特点,适合职工年龄差异及不同年龄层段,展示地矿精神风采,活跃职工文体生活。广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抢答赛、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基层单位还建立一些业余文艺演出队和体育专业骨干队伍,开展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如2007年,贵州地矿局组织6个职工家庭登上中央电视台3套《神州大舞台》,通过歌曲、舞蹈、器乐、书法、绘画、杂技、魔术等,展示地矿职工个人才艺,男女老少一起登台表演,充分展示了地矿职工家庭的时代风采,在全国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2.5 构筑贵州地矿精神高地
2012年初,贵州地矿局隆重召开了“贵州地矿文化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地矿文化建设促进地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举办了“贵州地矿文化建设成果实物展”,近千件文化成果交相辉映,琳琅满目,令人振奋。省领导评价说,贵州地矿局不但是地质找矿的先行者,也是文化建设的先行者。
在全局开展“贵州地矿精神”大讨论活动。系统内26个基层单位认真开展了群众大讨论、专题征文、专题研讨会、专家归纳梳理、专题研究浓缩等活动,上万人次地质职工、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参与了大讨论,经反复推敲、提炼,最后通过全局干部、职工投票推荐,经局党委研究确定:
贵州地矿精神为“找矿兴黔,求实创新”。
贵州地矿核心价值观为“找矿为本,科技为先,和谐为基,奉献为荣”。
贵州地矿精神释义如下:
找矿:体现我局资源保障的职能职责和艰苦奉献精神;
兴黔:体现我局在兴黔富民过程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求实:体现我局发扬传统作风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创新:体现地质工作科学发展动力和与时俱进时代特征。
局党委对“贵州地矿精神”进行宣传、教育、培训,以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方式,让“贵州地矿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在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中“入目入耳、入脑入心”。《贵州地矿之歌》在职工中广泛传唱,地矿精神高地在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心中构筑。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地矿局利用建局50周年及55周年契机开展系列活动,地矿文化得到了集中展示:如编写并公开出版了一部局史及大事记、拍摄并在贵州卫视播放了9集电视专题片;举办了文艺演出、出版获奖地质成果(论文)专著等。
最近,贵州地矿局与贵州省作协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联合创作、拍摄一部反映贵州地矿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由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牵头;这将是贵州地质文学创作活动的一个重要突破。
3 弘扬“三光荣”精神,打造地矿文化品牌
在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新时期,做好地矿工作,实现找矿突破,构建和谐地矿,需要我们弘扬“三光荣”精神,在为贵州工业化、城镇化战略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树立地矿形象,打造地矿文化品牌。我们的体会是: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局党委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培育优秀职工队伍、打造贵州地矿品牌的大事来抓,在资金、人员、时间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和大力支持,每年安排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在100万元以上;二是制度建设是保障。先后制定了《贵州省地矿局加强地矿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塑造“贵州地矿”品牌形象指导意见》等文件,将文化人才纳入专家和骨干管理,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保证;三是阵地建设是基础。全局基层单位全部建设成为文明基地,各单位普遍建起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运动场、健身场;局专门修建了贵州地矿体育文化中心,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为北部、东部、西部和新天寨片区分别修建了室内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不断提高一报一网一刊的质量。四是开展活动是载体。各种地矿文化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打响了地矿品牌,提高了地矿职工整体素质。五是促进发展是目的。通过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地质找矿新突破和地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地矿事业正处在“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和环境保障重任在肩,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迫切需要我们高扬地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旗帜,加强地矿文化建设,打造地矿文化品牌,增强地矿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建设产生的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等,促进地矿事业科学发展。
地矿行业“三光荣”是一种精神,激励着地质人找矿报国,艰苦奉献,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三光荣”是一种传统,30年来薪火相传,引领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地质,献身找矿。未来10年,贵州地矿文化发展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地矿文化灵魂,进一步弘扬“三光荣”精神和贵州地矿精神,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地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建立地矿文化创新体系和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文化人才体系,地矿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使之成为凝聚职工、激励斗志、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品牌形象、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文化强局战略中创造辉煌。
赞美地质女性的诗歌
清廉,地质人的本色;无边无际的草原,闪动着我们的身影;杳无人烟的沙漠,撒落着我们的足迹。我们像草原雄鹰,天边掠过、傲骨铮铮;我们像沙漠骆驼,默默远行、执着坚定。我们像奔驰骏马,踏踏实实、奋勇争先;我们像无名小草,实实在在、染绿大地。帐蓬里灯光,点亮了找矿新方向;钻机的隆鸣,奏响了希望新乐章。风尘仆仆的地质人,坚守信仰、日夜兼程,尽情彰显大地情怀,光明磊落,风清气正。我们像沙漠骆驼,默默远行、执着坚定。我们像奔驰骏马,踏踏实实、奋勇争先;我们像无名小草,实实在在、染绿大地。帐蓬里灯光,点亮了找矿新方向;钻机的隆鸣,奏响了希望新乐章。风尘仆仆的地质人,坚守信仰、日夜兼程,尽情彰显大地情怀,光明磊落,风清气正。信仰是“三光荣”精神,根本是风清气正。风清是我们的品质,气正是我们的力量。我们是大地的骄子,驰骋千里、追赶太阳;我们是光荣地质人,行走四方、两袖清风。光荣在于无私奉献,光荣在于艰苦奋斗,光荣在于找矿立功,光荣在于两袖清风。
上一篇:电子与信息学报复审
下一篇:世界体育杂志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