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怎么选题
外国文学论文怎么选题
你要的是这个吗?外国文学论文论题
1.重读《美狄亚》
2.重释列那狐形象
3.重评希斯克厉夫(《呼啸山庄》)
4.对《日瓦戈医生》的再认识
5.解读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无命运的人生》
6.解读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
7.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
8.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母鼠》
9.解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10.解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
11.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象征内涵
12.解读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13.解读亨利希•伯尔的《莱妮和他们》
14.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
15.简论契诃夫笔下的女性世界
16.屠格涅夫笔下的农民形象
17.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18.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19.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诗歌
21.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分析
22.探析《钦差大臣》的狂欢化
23.从《小癞子》看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
24.论《断头台》的复调性(艾特玛托夫)
25.分析杜拉斯的《情人》的叙事技巧
26.如何理解困扰当代西方的“荒诞”观?
27.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人的异化问题
28.从悲剧《禁闭》看萨特的哲学思想
29.论萨特的《局外人》的现代意识
30.奈保尔的“殖民地文学”反映了被殖民者怎样复杂的思想?
31.论卡夫卡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贡献。
32.《钢琴教师》中主人公埃里卡的自残说明了什么?
33.解读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的现实意义。
34.谈谈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哲学启示。
35.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忏悔情结
36.关于勒·克莱齐奥
①勒·克莱齐奥与中国
②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乌托邦情结
③勒·克莱齐奥创作的文化解读
④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叙事艺术
38.布克奖、俄语布克奖
39.果戈理与中国(果戈理诞辰一百周年)
40.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结构看潜意识的作用41.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42.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形象比较研究。43.试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44.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
45.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
46.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47.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
48.《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49.《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
50.《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
51.劳伦斯小说艺术的现代倾向
52.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倍克与基督教文化
53.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识
54.茨威格小说人物精神世界探幽
55.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荒诞意识
56.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乡土情结
57.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
58.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60.沉默与爆发的魅力——试论苔丝悲剧中的性格因素
61.从海丝特的悲剧看《红字》对清教思想的批判
62.中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63.探析“雷雨”的审美内涵--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曹禺《雷雨》之比较
64.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
65.东西方戏剧“弃妇”形象比较研究
66.西方文学与宗教神话原型
67.中国近代戏剧形式与外来文化
68.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比较研究
69.《雷雨》与《娜拉》比较研究
70.《雷雨》中的宗教文化色彩
71.繁漪和伯莎比较研究
72安娜和娜拉比较研究
73.由简•爱、娜拉和安娜的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74《鲁滨逊漂流记》的基督教色彩
75.西方宗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76.中西长篇小说的结构差异比较研究
77.梁启超文学创作中的外来文化因素
78.黄遵宪诗文创作中的外来影响
79.徐志摩诗歌中的英国形象
80.朱生豪译品中的英国形象
81.英国浪漫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82.屠格涅夫和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自然人文景观比较研究
83.林黛玉与简爱形象比较
84.复仇母题研究---《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赵氏孤儿》等相关作品比较研究
85.陈白露与茶花女悲剧比较
86.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
87.拜伦的《该隐》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比较
88.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安娜与繁漪比较研究
89.安娜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90.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
91.郝思嘉与王熙凤比较研究
92.《俄狄浦斯王》与《雷雨》艺术魅力比较
93.郁达夫的“零余人”与西方文学的“多余人”比较
94.中西爱情诗比较研究
95.中西文学中的“负心汉”形象比较
96.中西“风尘女子”形象比较
97.屠格涅夫对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
98.中西文学中的“异化”母题比较研究
99.中西文学中的“死亡结局”对比研究
100.余华的《活着》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比较研究
101.屠格涅夫对中国文学作家的影响
102.尼采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103.中西十四行诗比较研究
104.“恋母情结”母题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对比研究
英美文学本科论文怎么开题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Gothicism in Wuthering Heights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 Survey of Gothic
1.1 Definition of Gothic
1.2 the Origin of Gothic Novels
1.2.1 Historical Reasons
1.2.1.1 Folklore in Germantic Nationality
1.2.1.2 Drama in the Renaissance
1.2.1.3 the Bible and Legends in Christianity
1.2.2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tself
1.2.2.1 Challenge of Romanticism to Rationalism
1.2.2.2 Sublime and Beautiful
2. Emily’s Gothic Heritage
2.1 Theme
2.1.1 Good and Evil
2.1.2 Revenge
2.2 Characters Description
2.2.1 Villain-hero
2.2.2 Delicate Young Girl
2.3 Atmosphere, Environment and Plot
2.3.1 Terror
2.3.2 Mystery
2.3.3 Supernatural
’s Gothic Innovation
3.1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3.1.1 Change of the Background
3.1.2 Use of Symbolism
3.1.3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3.1.4 Illusion and Subconsciousness
3.2. Description of Figure Emotion and Psychology
Reference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
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1)文献不足;
(2) 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1)论文指导第一周(学期第八周):学生完成初稿。
(2)论文指导第二周(学期第九周):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后发回修改。
(3)论文指导第三周(学期第十周):学生交论文第二稿。
(4)论文指导第四周(学期第十一周):指导教师审阅第二稿并发回给学生进一步修改。
(5)论文指导第五周(学期第十二周):定稿
(6)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交定稿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本。
(7)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本周星期五至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周)星期五,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写评语,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8)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十四周):星期三至论文指导第八周(学期第十五周)开展答辩工作。
2.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8条)
[1] Bronte, Charlotte. 1907. Charlotte Bronte’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Wuthering Heights. London: J. M. Dent Sons Ltd. p. 20.
[2] Gerin, Winifred. 1971. Emily Bront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Marie, Mulvey-Roberts. ed.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 83.
[4] Punter, David. 1980. 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M]. London: Longman. p. 6.
[5] 方平. 1993 .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译序)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24页.
[6] 盖斯凯尔夫人. 2000 .夏洛蒂•勃朗特传[M]. 张淑荣等译. 北京: 团结出版社. 第11—12页.
[7] 肖明翰. 2001.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
[8] 鲜于静. 2003. 神秘和怪诞的魅力——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的哥特艺术研究[MA].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
关于英语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很多学生在撰写英语毕业论文时,会因选题不当而引发烦恼,有的是选题方向过于大众化,写出的论文没有个性,难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的是选题过难,动笔后陷入中途写不下去的境地;有的是选题过偏,难以收集文章所需的资料,研究不出什么结果,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撰写的效益。那么英语毕业论文如何才能选好题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选题要新颖,避免“人云亦云”
文贵出新。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论文最忌随人之后,人云亦云。只有言他人所未言,补他人所不足,领他人之所先,才可能写出优秀的论文。因此,选题时要尽量避免“大众化”、“一般化”,力求新颖。一是观念要新。要把握时代脉搏,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大众普遍关心的事物入手,选择一些有现实针对性的题目。如:A Research on China’s DINK,即夫妻双方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但却不想生育孩子的“丁克”现象,这是当今中国初露端倪的一个社会现象,这样的选题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也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二是信息要前沿。要关注本学科的信息,使所选的题目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例如语言学专业的,可选科学技术对英语词汇的影响等做论题,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其渗透性的不断增强,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已越来越明显,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三是角度要新。“一树梅花万首诗”。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一写作对象,角度不同,写法各异,表达效果截然不同。要想使自己的论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选题时,就必须多角度去构思;对过去相关著作进行了解,从而,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见人之所未见,独辟蹊径。如“蚕”,通常颂扬其“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也可以从反面立意,写其“作茧自缚”,自我束缚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写出的论文凸现个性,给人以新知感。
二、选题要适当,避免“眼高手低”
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适当的题目,才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何为适当呢?一是难易要适当。选题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所选方向与自己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及写作经验的“匹配度”,尽量避免一些明显超过自己能力水平的问题。比如从英语文学选题的,应尽量从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方向切入,避开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方向,因为该理论知识的学习仍处在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从翻译学选题的,应尽量选取翻译活动研究方向,因为翻译活动可以是对一种语言现象的翻译、或一种修辞格的翻译的研究,相对适合本科生的水平,而翻译理论等方向则难度相对较高。由于英语毕业论文要求用英语来进行写作,所以在选题时还要特别注意选题方向与自身英语写作能力的结合性,避免因自己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不足等原因而导致论文撰写难以为继的情况。二是大小要适当。一般来说,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如果选题过大、过于宽泛,论述起来面面俱到,就不能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而且,短短几年的大学学习,对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讲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要独立地研究和分析一些大问题,还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再加上缺乏写作经验,很容易会淹没在繁多的材料堆里不能自拔,乱了头绪,最终论文很可能言之无物、肤浅空洞。如Language Must be Taught in Culture这样的选题,就过于宽泛,很难下笔。如果修改为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Teaching to Learners of English,不仅论证角度小、针对性强,而且容易深入研究。当然,选题的大小还得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理论素养好,知识储备多,英语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可以写大一点的选题。但就大多数学生而言,选题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为好。
文学艺术毕业论文怎么选题啊?
注意累到你哈,自己选择:外国文学方向
1 、 论古希腊神话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
2、 试论荷马史诗的时代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3 、 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和艺术风格。
4 、 从《俄狄浦斯王》看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成就。
5 、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悲剧艺术比较。
6、 东西方悲剧精神的比较研究。
7 、 论但丁《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8、 《巨人传》与法国文艺复兴精神。
9 、 堂吉诃德与桑丘 �6�1 潘沙形象研究。
10 、论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11 、试论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12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成就(四大悲剧或《哈姆莱特》)。
13 、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男性(女性)形象。
14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古典主义喜剧的艺术成就。
15 、试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
16 、论《浮士德》的思想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17 、论《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及其辨证思想。
18 、论浮士德人生追求的主题意义。
19 、从《恰尔德 �6�1 哈洛尔德游记》看拜伦浪漫主义诗歌特色。
20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美丑对照艺术原则。
21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2 、试论《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23 、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
24 、论《高老头》的典型人物及其主题意义。
25 、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26 、论《人间喜剧》的思想主题与“巴尔扎克式”小说的艺术特征。
27 、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的小说艺术成就。
28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简 �6�1 奥斯汀的妇女观。
29 、论《简 �6�1 爱》的艺术成就。
30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
31 、试论狄更斯前期小说创作中的“流浪汉小说”特征。
32 、论狄更斯笔下的“小人物”形象。
33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34 、论普希金《叶甫盖尼 �6�1 奥涅金》的艺术成就。
35 、论果戈理的幽默讽刺艺术(“含泪的笑”)。
36 、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研究(罗亭等)。
37 、诗意的现实主义?D?D屠格涅夫小说艺术研究。
38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艺术特点。
39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及其艺术特征。
40 、莫泊桑短篇小说研究。
41 、从《玩偶之家》看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艺术成就。
42 、偶然性与必然性?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命运主题。
43 、传统性与现代性?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悲剧意识。
44 、性格与环境?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人物形象。
45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46 、试论《战争与和平》的艺术成就。
47 、论《安娜 �6�1 卡列尼娜》的艺术构思及其主题意义。
48 、论安娜 �6�1 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心灵辩证法”。
49 、从《复活》的人物“复活”看“托尔斯泰主义”。
50 、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51 、论马克 �6�1 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52 、论《哈克 �6�1 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小说成就。
53 、论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
54 、论《母亲》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55 、论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
56 、试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及其文化价值观。
57 、论《儿子与情人》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58 、论《虹》的三代人情爱观及其思想意义。
59 、试论海明威长篇小说中的反战主题和“迷惘的一代”人物形象。
60 、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及其“硬汉性格”。
61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62 、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63 、论《荒原》的后期象征主义艺术特色。
64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主题。
65 、试论卡夫卡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66 、从《追忆逝水年华》看普鲁斯特的“回忆的诗学”。
67 、论《尤利西斯》的意识流小说艺术成就。
68 、试论存在主义小说、戏剧的现代哲理。
69 、试论东方文学的文明特质及其文化价值观。
70 、东方神话研究。
71 、论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72 、论印度两大史诗的文化影响。
73 、《圣经》文学研究。
74 、试论《源氏物语》的小说成就。
75 、论《源氏物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76 、阿拉伯民间文学杰作《一千零一夜》研究。
77 、试论泰戈尔散文诗《吉檀伽利》的艺术成就。
78 、川端康成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成就
上一篇:中国德育杂志电子版
下一篇:会计前沿讲座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