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杂志电子刊
中外管理杂志电子刊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作者),许是祥 (译者)
2、《管理的实践》
——彼得·德鲁克(作者),齐若兰 (译者)
3、《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彼得·圣吉(作者),张成林 (译者)
4、《中国式管理》、《中国式团队》
——曾仕强 著
5、《赢在执行》
——余世维 著
6、《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林毅夫,蔡昉,李周
7、《新卖桔者言》
——张五常
8、《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张维迎
期刊杂志类:
1、《企业管理》邮发代号:2-650,16元/期,全年价192元
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中央级经济类核心月刊。
2、《中外管理》邮发代号:82-477,20元/本,全年价240元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由著名管理学家创办与主编,并面向企业实践的财经媒体。
3、《经济管理》邮发代号:2-839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以管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月刊。内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栏目包括:政府经济管理(宏观视角);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中观视角);工商管理(微观视角);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管理学动态。
4、《经理人》邮发代号:46-164 ,20元/本,全年价240元
一本为CEO及准CEO阶层提供商业思想和解决方案的高端杂志。
管理类期刊排名
管理类期刊排名:
1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郑州,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以全球化视野,关注中国市场发展趋势,致力为中国企业指引方向,提供最先进的营销理念与实务方法工具,不断提炼实战案例,坚持执着专业研究。
2 、《商界》 重庆 ,商界传媒集团 ,报道商界动态形势,揭示商界深层问题,汇集商界经营之道,反映商界丰富人生
3 、《中国企业家》 北京,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 ,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为己任,着重报道、分析和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成就与热点问题,成为装备制造业舆论宣传的旗舰刊物
4 、《中外管理》 北京, 《中外管理》杂志社,面向企业中高层主管的管理专业月刊。
5、 《经理人》 北京, 综合开发研究院,提供全球领先的商业思想。提供对商业实践行之有效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思维:针对CEO及准CEO阶层在经营管理中遭遇的困惑、难题、挑战,提供包括战略理念、策略、路径、方法、工具等系统的解决方案。
6 、《商务周刊》 北京 ,中国商务出版社, 内容覆盖管理、投资、公司报道、商学院、科技、生活方式等多种领域。
7 、《卓越管理》 济南,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定位高端,模式独特,思想新锐,通俗生动的新闻理念,对中国企业的变革轨迹进行深度案例式描述。
8 、《环球企业家》 北京,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以“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为使命,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本以国际化为特征的高端商业杂志。
9 、《管理学家》 北京 ,国家信息中心,依托丰富的政府资源,特邀学界、企业界和政府资深人士解读时势政策、阐述管理理论、传播管理思想,深度挖掘并总结归纳中国的管理实践。
10 、《IT经理世界》 北京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技术商业”视角,关注IT、互联网、生物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商业和社会变革潮流,推动商业创新与变革。
彭罗斯:企业如何成长?《中外管理》杂志网站
关于企业成长的问题,从宏观上而言,是一个经济学的话题,而在微观上,它显然是一个管理学的话题。尽管彼得·杜拉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相对系统地提出了“企业成长问题”,并由此引发了理论界与实践界探讨企业成长问题的关注,但遗憾的是,杜拉克并没有在这个领域作更为深入的探讨。推动这一理论形成并逐渐完善的,是一位叫伊迪丝·彭罗斯(Edith Penrose)的英籍女经济学家。作为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界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伊迪丝·彭罗斯首次将企业成长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企业成长的动力之源来自于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驱动,从而开创了从企业内部探究企业成长机理的先河。1959年,彭罗斯出版了著名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编者注:此书中文版由本刊专栏作家赵晓教授翻译),自此有关企业成长特有的规律性与系统性的理论探讨,开始成为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 企业成长的本质 与亚当·斯密认为专业化与劳动分工所引发的报酬递增现象,为企业成长和扩张提供了必要前提,从而认为企业成长在于外部力量驱动这一观点不同,彭罗斯第一次从纯粹内因角度剖析了企业成长过程,强调了管理能力对企业成长的核心作用。而成长的源泉,是企业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各类资源集合。企业对此资源集合的运用能力,决定着企业所能够挖掘到的特殊机会,从而形成各种生产性服务,以促进企业成长。特别要指出的是,彭罗斯认为:这种生产性服务所提供的机会,可以与企业的规模毫不相关。换而言之,小企业也可以拥有与大企业相同甚至更高的成长速率。有关企业成长的内涵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指纯粹数量上的增加,例如:销售、产量的增长。而另一种是指企业“质”的改变,如: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知识技能的积淀,以及更为细化的专业分工所导致产品质量的提升,并最终引发组织机构的变革等。这一质变过程与自然界生物的成长相类似,生物内部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体型与外部特征的不断改变。彭罗斯所关注的企业成长,就是这样一个内部特征所引发的动态复杂过程。其中的规模,只是对企业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客观描述。彭罗斯首先假定了管理者热衷于企业可赢利性业务的扩张,因而管理者对利润的追逐为企业成长和扩张提供了重要前提。随后,彭罗斯分析了企业成长中的三个限制因素:管理能力、产品和要素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三个限制因素分别涉及了企业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以及两者的综合。彭罗斯认为:企业是构建在一定管理框架之内的一组资源组合。企业运用其管理职能将其自身拥有的独特资源转变为各种服务,是企业突破三个限制因素,最终实现成长的核心推动力。通过分析资源的不可分割性、不均衡性以及管理能力的有限性,彭罗斯指出:企业中的资源总有部分未被利用,从而导致剩余的生产性服务,而这正是企业成长的根源。她认为企业成长的本质,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管理能力的匹配下所开展的一系列动态演化过程。 企业家概念的延伸 在这个过程中,彭罗斯特别强调了人的能动作用,并将“企业家”的概念进行了延伸,泛指在企业中能够提供企业家服务的一切个人或团体,不论这些人在企业中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别,也不论他们职位的高低。而企业家服务则是指一切能够创造性匹配内部资源与外部生产性机会,从而对企业运营和发展有价值、有贡献的服务,例如:提出对企业发展有帮助的新策略、产品技术上的变革、客户群体的重新定位,以及管理组织机构的改变等——这就将企业家的概念扩展至企业的整个管理层。彭罗斯进一步将企业家分为“帝国缔造者”类型企业家和“生产型思维”企业家两类:前者热衷于用收购以及击溃竞争对手的方式实现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并且立志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而后者喜欢致力于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的改善,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帝国缔造者”类型的企业家往往具备相对“生产型思维”企业家更为卓越的进取心与更加强劲的冒险精神,他们往往肩负着设计企业未来发展宏伟蓝图的重任,并且极具创新精神,不断推动企业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与企业核心业务的重组,从而促使企业实施一次次的飞跃式扩张。而“生产型思维”的企业家往往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并倾向于规避风险与不确定性,他们热衷于对利润的攫取,致力于促进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稳步推进。“帝国缔造者”类型企业家好比是企业这艘“大船”的“船长”,而“生产型思维”的企业家就好比是“舵手”,“船长”负责制定“船”的最终目的地,“舵手”则确保“船”沿着正确的线路航行。领导者对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正如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到的:“超凡魅力的领导人的影响力往往来源于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和想像力”。毫无疑问,企业的成长历程同样是受到管理者的理性指引,高层管理群体的喜好、决策以及判断力,常常决定了企业成长速度以及扩张方式上的差异。高层领导人对企业成长的作用相当强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当人们谈论起苹果公司今天的辉煌时,它必然与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密不可分。乔布斯是苹果公司当之无愧的“救世主”,他超凡的领导魅力以及伟大的创新天赋将苹果公司推向了事业的巅峰。而乔布斯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利用积累的各种知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供给消费者“意想不到”的产品,持续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而不是仅仅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这种领导人卓越的进取心,以及超凡的管理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使得苹果公司进行的生产性服务与环境中所蕴含的新“生产机会”不断相互匹配,其结果就是苹果公司现在强劲的市场表现。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企业家进取心的强大能动作用,对企业在环境中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的重要影响,强调了管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知识积累以及经验继承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认为伴随着企业成长在管理实践中得到提升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会导致企业在处理外界不确定信息与应对一系列复杂决策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这一系列不断挖掘企业自身各种资源的动态不均衡过程,使得现实中的企业能够源源不断释放管理资源,并通过具有非凡“进取心”的企业家创造性的发现和利用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生产机会。最终引导企业打破各种瓶颈,进行持续的成长与扩张。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报的优点
下一篇:教育信息化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