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孙雅男中国企业家杂志

发布时间:2023-12-11 19:42

孙雅男中国企业家杂志

正和岛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网络社交与资讯服务平台,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决策者俱乐部。为保证每个来的人都是对的,正和岛采取严格的实名制、会员制、收费制、邀请制。
创始人 刘东华
基本资料
  姓名:刘东华
  性别:男
  职务: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原社长、现任首席顾问。

正和岛的创始人

刘东华基本资料姓名:刘东华性别:男职务:正和岛董事长兼CEO、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原社长、现任首席顾问。经历介绍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先生,长期为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决策人群服务,洞悉他们的核心需求,并以健康的价值观和善于对结果负责的能力赢得了决策人群的深度信任。2010年,刘东华先生辞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创办正和岛,希望能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20年集聚的价值放大,可以服务更多的企业家群体。 刘东华先生于2006年底创立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现任常务副理事长,柳传志先生任理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由31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发起,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俱乐部。俱乐部创立了中国绿色公司项目、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中国绿色公司联盟以及《绿公司》杂志,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通过打造良性生态赢得可持续发展。刘东华先生曾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中国主流商业财经杂志公认的领导者。他还创办了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该年会已成功举办九届。刘东华先生同时兼任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学习型中国促进会主席和CCTV年度经济人物主任评委。刘东华致朋友们的一封信很多朋友知道,《中国企业家》的事业我是用命来做的,十几年来,我的名字也已经深深和《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等概念连在一起。我怎么可能离开这样一个事业?更何况,我要创办的新平台,只是过去的全部积累、全部追求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延伸和放大,只是为同一个人群提供更大价值、更好服务的新模式、新载体呢?为了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我已经等待了太久。直到创建新平台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呼之欲出,直至我彻底看清了两个残酷的事实:没有一个卓越的市场主体是在体制内的逻辑上生长出来的,《中国企业家》已经是个奇迹;没有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是传统媒体孵化出来的,要想创造新的奇迹,必须从自我颠覆、自我革命开始。正和岛应运而生。如果用一句话介绍,正和岛其实就是一个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家们建立起来的“好邻居俱乐部”。办好这样一个“俱乐部”有三大难题:一是严格确立“好邻居”的标准,二是六亲不认地为这个标准把关,三是让这些好邻居们聚到一起后觉得有足够大的价值。 值得庆幸的是,这三条正是大家对我们最信任、我们也自认最擅长的。这三条真地做到了,现实世界今天最缺、越来越缺的东西——诚信体系,也就初步在正和岛上建立起来了。然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把这个诚信体系从虚拟平台向现实世界延伸,“通过互联网建立并经营标准”,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关键是要找到这种追求的合适方式和载体。正和岛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越是清晰,我越是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过去的几十年都是为它而活,为它准备的!我终于找到了值得自己做一辈子,甚至一辈子都做不够、做不完的事情……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正和岛上恭候您的光临!刘东华大事记2011年—— 创办“正和岛”。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王石、宁高宁、马蔚华、马云、王健林、郭广昌、李书福、朱新礼、俞敏洪、田溯宁、曹国伟、吴亚军、胡葆森、刘积仁、李开复等一大批企业领袖都是正和岛的热情支持者与积极参与者。2008年 —— 创办《绿公司》杂志,创办“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之后推出“中国绿色公司百强榜”创立“中国绿色公司联盟”。 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的第一传播平台。2006年 —— 创办“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由31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发起成立,目前已成为商界领袖最向往的精神家园。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策划并组织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美国之行”及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英国之行”在中外都引发了广泛反响。2002年——推出“25位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榜单,创办“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打造出凝聚企业家精神、充分展现企业家逻辑与个性的年度顶级盛会。2001年—— 推出“21位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榜单,寻找中国企业的鲨鱼苗,创办“未来之星”年会。成为展现中国商业未来趋势和中国企业发展的风向标。1996年 —— 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带领《中国企业家》团队进行二次创业 ,打造出一个中国主流财经媒体领域公认的领导品牌。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核心理念,倡导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受尊敬的主流人群,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见证者。1992年 ——创办《经济日报》民营经济专版,推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百优十佳”榜。

董明珠的五大闺蜜:个个身家百亿!看看你认识的都有哪几位?

文/小睿

提及董明珠,看来很多人都早就耳熟能详。这是因为她是格力电器的掌教,在外面又称之为“铁娘子”,所以说家喻户晓、众人皆知,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听过她传闻。在董明珠的推动作用下,格力电器开创了不计其数的荣誉,做出了非常不错的销售业绩。尽管外面对她的评述也并不一致,但是没有谁可以否定,她是一个出众的女性实业家。

众人皆知,在公益捐款的过程中,实业家们一般说来基本都是以公司或企业的名义来开展公益捐款活动的,但是董明珠则是以自己本身的名义来公益捐款,而且是使用自个所闯荡的钱。在此次肺炎新冠疫情中,董明珠倾囊相助为武汉市捐了1一个亿,可以说:“取自于民,用之于民”。但是据原本公布的富豪榜详细了解,董明珠的身价仅为25亿,充分说明这1亿元的慷慨相助所蕴含的情义是有多厚重!

绝大多数人都感觉董明珠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高调实业家,但事实上她的实际能力素质很强。早先以前,她仅仅只是格力的一个最下层的销售人员,她自己奋发图强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管理层,终于在2012接任一跃成为格力中央空调的掌教。在这个30年岁月里,格力中央空调从一家小工厂稳步发展变成一个年销售总额多达2000亿的大型企业,董明珠确确实实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不仅如此,董明珠也是一个心系企业员工的实业家,持续性3年涨薪一千元,还为企业员工修房子,关注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生活起居,这类老板可以说令职员很暖心了!

董明珠的所有时间范围大部分都留给了格力中央空调,她自己本身的生活起居是非常少的,也很少看到她休假。在她30岁时,她的丈夫就已经辞世了,但她至今为止依旧未婚,早就独居35年了。他人问她为何不再婚,她总谈道“我为何要再找啊”,还时常把手机拿出来晒一晒她的子女,充分说明她对自己本身的生活起居很满足了。尽管董明珠至今为止未婚,但她却有一大群好闺蜜好姐妹,甚至是比她更出众,所以说,看看你都详细了解哪个吧!

1、 杜鹃。

杜鹃是黄光裕的妻子,在黄光裕拘役后,她独自便挑起了大任,变成了国美家电的CEO。先前,董明珠和黄光裕还曾因国美家电私下将格力中央空调产品降价打折优惠,导致两户搞得不愉悦,然而商场上仅存在永恒不变的协作盟友,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敌对势力。在杜鹃掌权后,两户内在联系渐渐地缓和。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全部都是女性的缘故,杜鹃和董明珠还变成了闺蜜。在杜鹃的助推下,国美集团2019年在中国民企500强中仍旧排到第10位。从这里可以看出,董明珠和杜鹃全部都是颇为出众的女性楷模。

2、 刘姝威。

刘姝威在证券市场上享有非同凡响的影响感染力。她是中央财大高等院校的领域专家。2001年,刘姝威用600字就将当时的证券市场神话传说蓝田集团公司一举击溃,揭开了其使用的骗局,使得很多股民避免了过多财产损失。紧随其后,刘姝威还一度变成了2002年CCTV年末年度经济人物。2015年时,她还曾怒批乐视官网是一场大型骗局。过后又在宝能集团把发展战略规划认准了格力中央空调时,刘姝威便当即公开斥责姚振华是“毁坏实业投资未来发展的千古罪人”,进而积极支持格力中央空调的未来发展。

在格力董明珠因提前信息披露格力电器的净利润,而被两工作部门安全警示时,刘姝威还举报美的的相似性行为表现,而且积极支持董明珠。不仅如此,她还曾公开性的表明董明珠是自个的好姐妹,由此得知她们二人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确实与众不同。

3、 何振红。

何振红毕业于我国武汉大学,是商业界内部人员最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传媒人士其一。现阶段是《中国企业家》刊物的总社长与主要负责人,值得一提的是她还身兼数职中国企业家书系编委会主任的委员。在2009年的时,《中国企业家》杂志期刊首开木兰汇模块,格力董明珠就是之中的组员其一。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家》总会按时刊登发布“商业界木兰—年末最具感染力的商业圈女性”的排名表,格力董明珠通常历年总会在这其中。在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家》领军人年交流会上,格力董明珠通常全部都是必要性的特邀嘉宾,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人的密切关系也是十分融洽了。

4、 孙伊萍。

孙伊萍毕业于中国农大高等院校。曾在中粮集团、可口可乐公司等知企业先后任职,还曾是蒙牛公司的总裁CEO。也是在2014年的福布斯榜商业圈女性排名表上,初次与华为公司集团董事长孙亚芳、格力电器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等商业界领军女性一并荣膺新精英的女性实业家。2015年,孙伊萍又顺利入选一下转变成木兰汇联席会议理事长,而且与格力董明珠的商务接待往来也变得颇为融洽和睦,两人的内在联系顺理成章就变得亲如手足了。

5、夏华。

夏华毕业于中国政法大,是依文集团的集团董事长,它是一家致力于打造男士服饰的企业。在一回科研开发中,她就发现了中国休闲男装销售市场的空缺,便开始致力于打造休闲男装的产品研发生产和加工经营。现今,依文集团在国内各地拥有500多家门店,年销售总额更是高达10亿,可以说成休闲男装界实至名归的佼佼者。除此之外,夏华和董明珠的关系也十分不错,两人同样也是好闺蜜,还曾一块儿为格力空调的发展壮大呐喊助威。

虽然优秀成功的人始终在孤单前行,可是这五人基本都是董明珠的好闺蜜,她们不仅拥有相似的性格特点,还都拥有非比寻常的工作能力。俗话说得好: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可以和格力董明珠变成朋友,她们自然而然也都是十分出色的。而董明珠作为一个立在高层的人,还能拥有这样的红颜知己,同样说明董明珠也是一个人际交往能力很强的人。而那些在网络上说董小姐没有朋友的人,此时此刻有没有打脸了呢?

重酬:我想知道一些知名公司(如:海尔、长江集团)的创业史,在创业其间遇到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其一

  海尔,1995年以来,一直把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作为努力目标。那一年即1995年,海尔销售额43亿元,是同年“世界500强”最后一名的十三分之一。到去年即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达到806亿元,已是同年“世界500强”最后一名(日本川崎重工,营业额101.7亿美元)的十三分之十二。今年前8个月,在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的大环境下,海尔国内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5%,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额;海外市场更是翻番增长。2004年,海尔的全球营业额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记者估计,明年7月,海尔将圆梦“世界500强”!

  如果海尔能在2004年跻身“世界500强”的话,其意义可非上汽集团2003年进入“世界500强”可比。因为上汽靠的是把国外品牌的汽车拿到中国来卖,海尔则是把中国品牌的家电,卖到全世界去。过个四五十年,比如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中国家电在世界上可能会有自己的“松下”,但中国汽车会有自己的“丰田”吗?

  如果再退回去,海尔就没脸进中国大使馆了

  10月13日下午,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首席执行官》电影招待会,来宾都是日本政界、商界和文化界的名流。150个位子的会场,临时加到了180个。

  电影放映前,中国新驻日本大使王毅先生,在大使馆接见了张瑞敏和吴天明一行。去年8月海尔广告点亮银座时,中国驻日公使参赞吕淑云女士出席亮灯仪式,曾让日本三洋公司的一位副社长十分感慨,说日本企业进军海外,就“得不到海尔这样的加油”。

  向王毅大使简要汇报过海尔进入日本市场的情况后,张瑞敏说:“日本是个非常难进的市场,因为日本是个家电王国,消费者非常挑剔。昨天,一位日本记者还说,海尔在日本市场即使做不成功的话,也没有关系,也不丢人,因为很多世界名牌在日本都失败了。但海尔既然进来,就不能再退出去了!再退回去,就没脸进中国大使馆的门儿了。”

  王毅问张瑞敏是第几次到日本,张说“很多次了”。张瑞敏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引进技术,后来是购买零部件,现在是开拓市场。以前到日本来,人家对你很客气,因为你买他的东西嘛。现在不太客气了,因为你要占人家的市场了。”

  王毅大使说,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应该像海尔这样,到海外去树立自己的形象;海尔到日本来,也是符合日本消费者的利益的。

  其实,“不太客气”的只是日本同行业的竞争者。东京的帝国饭店,就为张瑞敏的到来,专门在VIP通道插上了中国国旗,十几个管理人员站在门口,列队迎送。这是一个自强也尊敬强者的国度。遥想当年,张瑞敏初到日本,只能见到日本企业科长一级的干部;想参观一下工厂,人家也不让,只好装做分供方,混进日本企业的工厂里看看。一米八三的大个,晚上睡觉,脚都伸到床外……

  掌声响起,电影结束了。张瑞敏和吴天明站在使馆大堂,跟大家握别、留影,持续半个多小时,发光了携带的所有名片。一位日本老太太挤上前来,跟张瑞敏说:“很感动!中国企业,加油吧!”

  电影放映时,日本富士电视台来了17个人的强大阵容,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内采访张瑞敏。专访开始前,主持人看见别在张瑞敏衣领上的海尔徽章,问这“两个小孩”是什么意思。张瑞敏向她简要介绍了海尔创业伊始与德国企业的合作经历,然后把徽章摘下来,说:“送给你。”主持人十分高兴,说将来要戴着这“两个小孩”到青岛去找张瑞敏。

  经济衰退,但不能说日本企业没有竞争力了

  在东京的两天里,张瑞敏的时间几乎全部被日本记者占用了。10月13日上午,接受了《钻石周刊》、《日本经济新闻》和《朝日新闻》的三拨儿专访后,日本时事通讯社的记者,又坚持约了10分钟的采访。因为联络方面出了点问题,这位记者就一直等在帝国饭店的大堂里,直到下午1点半张瑞敏出来,在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汽车上,采访了张瑞敏。

  张瑞敏说:“海尔看好日本市场,主要是看好日本消费者的挑剔。海尔有句话:消费者的抱怨,是送给企业的最好礼物。日本消费者最挑剔,抱怨也就最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收到更多的礼物。如果海尔在日本市场站住了脚,从质量上讲,全世界到哪儿去就都没有问题了。一些韩国品牌在日本经营惨淡,但决不退出,可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在回答记者“日本企业如何恢复竞争能力”的提问时,张瑞敏说:“我不认为日本企业没有竞争力了。只是他们的某些做法,到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比如用工制度。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日本企业的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在技术方面,日本企业仍然具有中国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日本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速度不够快,使其技术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张瑞敏“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的管理实践中,多处可见日本企业的影子。比如“日清管理”,比如“造物先造人”等。“海尔学习日本企业,只有一条没学,就是‘年功序列’。”喜欢读书的张瑞敏对本报记者说:“当年,日本遣唐使到中国去,什么都学了,只有两条没学:一是科举制度,二是宦官制度。”

  张氏好学而又善思。那天早餐时,大家闲扯。刚刚在乌克兰拍完《牛虻》的吴天明,感慨在乌克兰即使到自由市场上买东西,也不骗人,也不用砍价。张瑞敏说这是因为还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缘故。“没进入的,不骗人;真正成熟的,也不骗人;只有转型中的,才可能骗人。”

  13日晚上,两天的首映活动结束后,张瑞敏从东京赶往大阪,去拜会海尔的日本合作伙伴———三洋电机的井植敏会长。井植敏的父亲,就是本文前面提到的三洋电机的创始人井植岁男。井植岁男的姐姐井植梅野,是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夫人。“松下王国”的事业,最初就是从这三个人起步的。

  因为12日晚上东京电视台的直播节目反响很大,昨天刚刚采访了张瑞敏的日本记者,一定要做后续报道,说“就10分钟,然后自己消失”。当晚,他果然拿着一个小DV,也上了“新干线”……

  国内颇有影响的《中国企业家》杂志,2003年9月发表过一项中日两国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松下幸之助和张瑞敏,分别成为中日两国企业家心目中最具知名度的企业家。在回答“未来5至10年,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将在哪个行业进行激烈竞争”的问题时,两国企业家同时把目光锁定在“家电”上面。

  15日上午,本报记者在大阪跟张瑞敏到日本著名的电器连锁超市BIC考察市场。两个小时,从一楼转到七楼。张瑞敏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不时地记点什么。

  看到海尔新型的“双动力”洗衣机跟其他品牌的产品放在一起,张瑞敏惋惜道:“这么好的东西,有点淹了。”记者注意到,这款容量6公斤的“双动力”洗衣机,标价44940日元。海尔的另一款5公斤波轮洗衣机,标价19800日元,低于日本品牌,与韩国品牌持平。2.3公斤的“小小神童”,标价20435日元。5公斤带烘干的滚筒洗衣机,标价62790日元,高于韩国产品的57500日元。

  海尔做海外市场,战略上讲究“先难后易”,战术上却是“先易后难”。在产品策略上,实行的是“缝隙战略”。可在家电王国的日本,记者真的看不出这里还有多大的“缝隙”。

  海尔日本公司的田中先生说,日本是高度饱和的市场,(从连锁店)出去一个才能进来一个,进来一个就意味着得出去一个。

  看过BIC,就要回国了。中午用餐时,张瑞敏问:“感觉怎么样?”

  我说:“我现在比较理解日本记者‘也不丢人’的话了!”

  桌上听得懂中国话的,一下都笑了。

  张瑞敏说:“将来如果海尔在日本市场失败了,可能除了你为我们做点辩解外,其他的就是一片声讨了……”

  海尔和张瑞敏,正是这种“中国精神”的典范

  在日期间,记者注意到,10月14日,日本各大报章同时刊发了一条消息:《日本恢复竞争力十杰》。报道说,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日本的排名由去年的第11位跃升到第9位。

  中国在此排行榜上,列第46位。

  谚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以占世界六十分之一的人口,拥有全球GDP的八分之一。中国,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拥有全球GDP的二十五分之一。换句话说,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30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跟韩国企业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不同,日本的经济衰退,多少有点“温水煮蛤蟆”的味道。近年来,尽管日本人从来不愿意公开表示向美国学习,但实际上,日本企业正在按照美国企业的价值观悄悄变革。比如,“为股东创造价值”这种典型的美国式语言,开始挂在包括索尼的出井伸之这样日本一流企业家的口上。

  技术创新上,美国无疑是日本企业学习的榜样;但对日本企业来说,眼下比技术更为重要或者说更为缺乏的,是创业的激情和创新的精神!正是靠着这么一股精气神儿,日本从战后的废墟上站立起来,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经历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失去的十年”后,他们十分怀念并希望重新找回这种创业的激情和创新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欣欣向荣的中国经济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在老一辈日本人眼里,一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吧……

  ———而海尔和张瑞敏,正是这种“中国精神”的典范!

  试想,中国的“无形”与美国的“有形”一旦结合,势必产生巨大的能量,或可催生出一个新的、充满生机以及欲望的日本?

  日本人拿海尔说事,期望通过这种“精神返销”重新唤起国人的创业激情;

  我拿“日本人拿海尔说事”再来说事,提醒同胞们时刻记着:家有强邻!

  ———也算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吧。

上一篇:elle杂志招聘信息

下一篇:最好的英语学习杂志